新时代新思想主题征文优秀范文十篇(3)

时间:2020-09-19 14:58:18 1147

新时代新思想主题征文范文八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十四专题的《在新的起点上做好军事斗争准备工作》一文中,习近平主席指出,“要把我们这支英雄的人民军队建设得更加强大、更有战斗力。”强大的军队,离不开强军目标的牵引。强军目标是习近平强军思想的核心,是取得国防和军队建设成就的逻辑起点与原动力。全军唯有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自觉践行,矢志不移朝着实现强军目标砥砺前行,方能锻造成为党和人民放心的精兵劲旅。

铸牢听党指挥这个强军之魂。听党指挥关系我军性质和宗旨、关系社会主义前途命运、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是我军的立军之本和建军之魂。90多年来,我军之所以能够始终保持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之所以能够成为威武之师、文明之师、胜利之师,国防和军队建设事业之所以能够不断开创新局面、取得新胜利,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坚决听党指挥。听党指挥是我军战无不胜的制胜秘诀,也是所有敌人最惧怕的一点。习近平主席强调,“听党指挥是灵魂,决定军队建设的政治方向。”当前,我们正处在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关键期,全军官兵应当铸牢听党指挥这一永远不变的军魂,全面深入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不断增强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优越性和强大感召力。

扭住能打胜仗这个强军之要。能打胜仗是强军目标的核心,强军说到底就是要强在部队战斗力上。追溯历史,从鸦片战争开始,我国签署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国家主权丧失殆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列强特别是我们相邻的日本,之所以从落后迅速崛起,其资本的原始积累就是从我国攫取的。为何我国会沦落至此?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军队打不了胜仗。军队打不了胜仗,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就得不到可靠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主席强调最多的就是能打仗、打胜仗。这明确了能打胜仗在强军目标中的重要地位。强军之“强”,必须体现在能打胜仗上,把能打胜仗作为核心要求,强军兴军就有了硬性标准,就能在全军上下形成练精兵、谋打赢的正确导向,就能激发广大官兵建设部队、献身使命的热情动力,就能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任务,扛起强军兴军的重任。

夯实作风优良这个强军之基。作风优良是我军克敌制胜的传家宝。我军在历史上之所以能够战胜一切国内外强敌,经受住一切严峻复杂的考验,从小到大、积弱成强、从胜利走向胜利,作风优良是重要的保证。只有过硬的作风才能锤炼英勇善战的部队,只有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才能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习近平主席指出:“我军要强起来,作风必须过硬。”能否发扬我军的优良作风,“关系军队生死存亡,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兴衰成败,关系社会主义红色江山会不会改变颜色。”新形势下,全军要按照习近平主席的指示要求,持续深入大抓作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和韧劲,坚持严字当头、全面从严、一严到底,深入推进我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要深入开展纪律教育,严格纪律执行,用铁的纪律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军。

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新使命开启新征程。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既是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支撑。全军只有矢志强军目标,聚焦备战打仗,锤炼实战本领,方能成为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精兵劲旅。

新时代新思想主题征文范文九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理论学习是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是我们党的思想结晶,是党员干部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有力、最生动的教材。党员干部要掌握好理论学习之策,勤读、善思、深析、笃践、细悟,掌握新理论、践行新思想,处理新问题、解决新矛盾,在新时代展现新作为,做出新贡献。

全面系统“读”,奏响“博闻强识”的前奏曲。“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中国自古便重视读书,凿壁偷光、萤囊夜读、悬梁刺股、程门立雪……一个个故事都在告诉我们,勤奋是读书的必由之路。理论学习也是如此,勤读才能知其意,明其理。延伸到广大党员干部,全面系统“读”,是掌握理论知识的题中之义。学习理论时,党员干部要带着一颗求知心,以“望尽天涯路”的执着,拿起书本,一字一字细看,一句一句通读,认真领会新思想的内涵,深入挖掘新思想的精髓,武装政治头脑,提升理论修养,做个“博闻强识”的“行家”。

多维角度“思”,奏响“深谋远虑”的进行曲。“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思,是理论学习的精髓。俗话说,只学习不思考,使人迷茫困惑而无所得。在学习理论时,不思考,就意味着一字一句死学硬背,就意味着浅尝辄止、走马观花,那么学得再多也只会使“人憔悴”,毫无意义。在学习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广大党员干部要学会跳出思维局限,多维角度去“思考”,全面深入地将理论弄通弄透,深深感悟理论的魅力,真正领会理论的核心要义,巧拥“深谋远虑”之智慧。

聚焦问题“析”,奏响“追根溯源”的主题曲。“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深析”是理论学习的重要一环。在工作中,会分析问题,就意味着拥有辩证思维,也能更好地解决问题。在理论学习中,党员干部会读、会思,也要会分析。分析不仅能锻炼党员干部们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能更好地领悟理论知识的本质。在理论学习中,分析的目的便是“追根溯源”,分析,不仅能够使党员干部深入理解理论的来源,深入领会理论的发展,还能够钻研出理论的真谛,坚守理论的“初心”。

深学笃用“践”,奏响“知行合一”的协奏曲。“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是检验理论的试金石,也是学习理论知识的关键一环。对于党员干部来说,理论学习不是“花拳绣腿”的“假把式”,而且“学以致用”的“真功夫”,在工作中,要首先把实践当成学习理论知识的目的,坚持以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做到学而用之、践履笃行,用新思路、新方法打开干事创业新局面,让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落地生根,将理论真正坐实,在“灯火阑珊处”领悟真谛,做“知行合一”的“践行者”。

举一反三“悟”,奏响“俯拾仰取”的后续曲。“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细悟”是理论学习的归宿。党员干部理论学习的“悟”,便是在实践中的领悟,要时常感悟自己还能做些什么?还能在哪些方面有所进益?在回答问题的同时,启发党员干部牢牢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灵魂,不断“咀嚼消化”,从中汲取本领智慧,切实从理论学习的过程中,提升政治高度,夯实理论深度,拓宽思维广度,增加修养程度,做“俯拾仰取”的“理论达人”,为祖国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新时代新思想主题征文范文十

(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八个专题“增强忧患意识,防范化解风险挑战”中,第三篇《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有感。)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上曾强调,“广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顽强奋斗”。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面临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但中间的不确定因素也逐渐增多和显现,发展面临着一系列重大风险考验。能否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是摆在全国人民面前的一道新的必做题,需要引起重视和着重解决。党员干部作为新时代的领路人,面对各种斗争挑战,要时刻保持头脑清醒,坚定斗争立场,把握斗争方向,做好充足的斗争准备,做到在各种重大斗争考验面前“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

要时刻保持斗争精神,做一名无惧无畏的勇士。“狭路相逢勇者胜”,我党屡屡从逆境中奋起,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都是在不断斗争的过程中实现的,可以说斗争精神是共产党人的印在骨子里刻在心里的深深印记,需要不断保持和发扬。要坚定立场。时刻秉承共产党人的斗争精神,在干事创业中始终发扬吃苦在前、斗争在前的宝贵品质,关键时候不向组织和人民谈条件、诉苦水、发牢骚,始终能够与党和人民同心同德同向同行。要居安思危。不安于现状、坐享其成,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将忧患意识和发展意识装在头脑,敢于撕毁“功劳簿”,不做事业的“守摊人”,始终保持一个奋进者的姿态,在干事创业中再创佳绩。要敢打敢拼。面对困难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心态,勇于担责领责,不居功自傲,不推诿扯皮,时刻保持必胜的心态,敢抓敢管、敢作敢为。

要持续增强斗争本领,做一名艺高胆壮的武士。斗争能不能取得全面胜利,关键是要靠斗争本领来说话,当然增强战斗本领的过程是一个持久的过程,不在一时之功,还要久久为功。要强化思想淬炼。既能拿得起也能放得下,不墨守成规,也不过度“遵规守矩”,不断总结规律,在求真务实中开拓创新、大胆探索中实现突破、拓宽思路中推行举措,将守正出新推向新高度。要强化政治历练。注重新思想新理论的学习吸收和借鉴,时刻把准政治大方向,保持政治定力,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防止政治麻痹症,勇于同错误思想言行作斗争,确保绝对旗帜鲜明讲政治。要强化实践锻炼。敢于主动走出办公室舒适区,俯下身子在基层一线、艰苦地区中安营扎寨淋风雨、见世面,在急难险重任务中摸爬滚打,在实践锻炼中不断增长才干,磨炼自己的金刚不坏之身。

要不断提升斗争技巧,做一名有勇有谋的智士。斗争不是盲斗,也不是蛮斗,斗争精神是前提、本领是基础,关键还是要掌握一定技巧,有“勇”有“法”也有“谋”,斗争起来才会事半功倍。要透过表象看本质。斗争的过程也是发展的过程,要时刻利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眼光全面分析问题,不被表象所迷惑,抓住关键求突破,真正跳出问题看问题、深入思考想问题、联系实际解问题。要分解整体变个体。有些斗争挑战看似复杂严峻,让人望而生畏,但绝非克服不了,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发扬愚公移山精神,化繁为简、化难为易,集中精力,各个击破,小目标都达到了,总目标也就达到了。要借助群体成群力。树立“一盘棋”“一幅画”思想,正确面对竞争与合作、先行和群至的关系,在关键斗争中,放下私心,同心同向,真正将群体数量优势转变为群体智力优势,从而形成攻坚克难的巨大合力。

和平年代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涛汹涌,“中国号”巨轮在前行的过程中还要不断跨越新的“娄山关”“腊子口”,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党员干部要在党的引领下,不断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不断取得新的胜利,推动“中国号”巨轮行稳致远。


新时代新思想主题征文优秀范文十篇相关文章:

致敬新时代的奋斗者优秀范文|壮丽七十年 奋斗新时代征文10篇

新时代,新思想,新青年优秀范文总汇

砥砺奋进做“新时代”的筑梦人主题征文5篇

奋斗新时代主题征文

辉煌七十年,奋斗新时代主题征文|共圆中国梦 奋进新时代优秀范文

2019做新时代的“筑梦人”话题优秀作文5篇|筑梦新时代主题征文

2019新时代新青年新担当新作为主题征文活动学生优秀范文14篇

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的建国70周年征文1000字优秀范文10篇精选

2019不忘初心,筑梦新时代大学生主题征文8篇

新时代新青年新担当新作为学校征文比赛优秀作文精选1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