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议论文1000字

时间:2019-06-18 17:10:14

  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高二议论文1000字,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高二议论文1000字:冷眼看网红

  最近几年来,随着网络的迅速普及,“网红”这一新生事物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并呈现出一派方兴未艾的趋势。

  但是,和一切新生事物一样,人们对“网红” 的认识需要一个理性的过程;“网红”的良莠不齐,注定它的发展道路不可能做到一帆风顺。

  人们对于“网红”的态度,从一开始的好奇追捧,再到厌恶,网红一次又一次的刷新了我们的三观。前有凤姐做的作为,令人作呕;后有上海的网红,穿日军侵华的军装,在抗战爱国教育文物前丑态百出,令人愤怒。现在“网红”似乎已经成为垃圾的代名词,特别是那些恶搞、娱乐没有底线、没有原则的“网红”。

  虽然一部分想成为“网红” 的人所作所为,对“网红” 这个职业 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但不可否认现在“网红” 作为新生事物,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而且必将成为人们文化生活中的一部分内容。因此,对于“网红” 我们不能采用“堵”的方法,而应该进行正确的引导。

  诚然部分网红的素质急待提高,但我们也不必大惊小怪的喊杀喊打,我们的眼光应该看的是网红的主流。网红的大多数人恪守做人的原则,在社会上传播正能量。因此你不妨换个角度,放下心中的成见,也许你眼中的,会是一个不一样的网红世界。

  当韩国“萨德事件”出现的时候,我们惊喜的发现,当时的网红利用网络的优势,及时准确的把事情的真相告知了民众。网红利用各种形式的节目,既表达了中国人民对“萨德事件” 的不满,又积极引导民众理性表达爱国之情。

  党的19大召开之际,网红又在将自己所了解到的关于19大的一些消息告诉人们,引导人们关注19大,为人们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全面看待网红,又怎能不为他们的行为点赞?

  而且我认为,网红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国家对这个职业的监管要及时跟进,特别是相关的法规和法律的制定要有前瞻性的行动。比如说,组建专门的部门,对方红队伍进行组织和监管,对网红从业人员要有一定的职业规范要求;制定相关的法律,规定哪些事情网红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否则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我认为,国家的管理和监管必须具有前瞻性,这样才能保证新生事物的合理有序健康发展,同时,这样的管理和监管也是对这个职业的保护。否则由于在这一领域缺乏立法,对一些无耻网红的惩戒也只能是板子高高举起,轻轻落下,而这些无耻网红对社会造成的恶劣影响也是明显的。

  我们相信,在国家的及时的监管下,网红这个职业必将沿着健康的道路发展,网红也必将为我们社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高二议论文1000字:且待到花开那日

  秦俊涛是上海同济大学博士,由于家境贫困,五六年前父母为供他读书而去扫马路。他在节假日也去帮父母的忙,打扫马路。对此,有人称赞,有人批评。

  李之春是某企业的高级经理,年薪二十多万,为照顾九十三岁***亲,毅然放弃高薪的工作,回到家乡当电工,月薪两千四十元。对此,有人赞同,有人批评。

  我赞同他俩的做法,钱俊涛是在校大学生,如果因为家庭的贫困,而放弃学业,终是可惜;但如果他坚持完成,学业,学有所成,必将成为国家某个方面的人才,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而他帮父母扫马路,去完成学业,这是一种自食其力的表现,值得称赞。

  李之春辞职照顾老母亲,这是他的责任和义务,也是社会上所有做儿女的人的榜和楷模。毕竟,老母亲年事已高,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的时间有限,能日夜守在***亲这身边,陪伴***亲度过这人生,最后一段快乐的日子,何乐而不为呢,虽然,经济上会产生一些损失,但钱损失了还可以挣回来,而母亲去世了,再想着孝敬母亲却只能,只能成为永远的遗憾,正所谓“子欲养而父不待”。

  父母为养育子女付出了自己毕生的精力和心血,在父母年老体衰时,儿女赡养父母理所当然,这是人之常情。在我们国家,孝敬父母历来对视为传统美德。在现代社会,赡养父母被纳入了法律义务的范畴,就是对这种传统美德的肯定。

  在浩渺如烟的历史长河中,能做到孝敬父母的人又何其多呢?

  而如今的社会,人们追逐功名利禄,而看淡亲情。

  有些家庭中,儿女为赡养父母互相推诿责任,甚至发展到打官司解决问题的地步;有些家庭中,子女和父母生活在同一屋檐下,每天说不上一句话;有人数十年在外地工作,只在节假日给父母打电话问候,而见面时则是父母入殡,这难道不令人痛心吗?

  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渗透到了几千年来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某种意义上,中国文化可谓“孝的文化”。孝在中国文化中的作用之大、地位之高,以至于如果谈中国文化而忽视孝,即非于中国文化真有所知。

  当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随着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我国家庭养老的功能有日益弱化的趋势,传统的孝道观念也开始淡化,歧老、虐老的事件也不时发生。在这样的情况下,宣扬传统的孝道文化,积极倡导尊老、敬老、助老的传统美德,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今天的中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从当前的社会现状出发,弘扬孝道对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构建和谐家庭、和谐社会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孝道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管社会如何进步,文明如何发达,什么时候都不应该丢弃。

  所以,我想说,父母养我之恩大,我报父母养育恩小,愿意天下所有人都能爱父母,陪伴年老的父母,愿天下的父母都笑口常开,享受天伦之乐。

  高二议论文1000字:梅花香自苦寒来_

  世间的花千姿百态,颜色各异,但大多数的花都选择在温暖的春天开放,在春光里争奇斗艳,唯有梅与之截然相反,它在白雪皑皑中绽出一点鲜红,在寒冷的空气中散发出一丝芬芳。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精神。人应当具有这种“梅花香自苦寒来”的精神。

  梅花香自苦寒来,需要不畏艰苦,迎难而上的精神。著名的科学家霍金身患“肌肉萎缩侧面硬化症”,全身只有三根手指可移动,但即使在如此严重的疾病和巨大的苦难中,霍金还是没有放弃对科学的追求,身处逆境,还保持着求知的欲望和学习的热情。最终以坚韧的意志力完成了《时间简史》等科学著作,为人类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西汉时期的司马迁,因触怒皇帝,被施以宫刑,蒙受牢狱之灾。但他的心却没有因挫折而变得脆弱,反而愈加坚强,以毕生的心血创作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

  正是因为不屈服命运的心和坚韧干拔的意志力,霍金和司马迁都以自己的方式实现了人生价值,留下了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奋斗之香。梅花香自苦寒来,需要心怀希望,坚守信念。苏武,那个漂泊于漫漫黄沙中的人影,是那个贝加尔湖畔怀抱公羊的牧羊人。十几年的风沙,没有动摇他生存的希望,匈奴的封锁,没有改变他坚贞的信念,他常登上高山,眺望家乡。在十九年的坚守后,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回到阔别已久的汉朝。唐三藏,是那个敢于向西前进的人,他带着大唐皇帝的任命和期盼,前往印度取经,期间坎坷、困难不计其数,但他取经的信念始终不改,最终取得真经,回到唐朝。正是因为对信念的坚守,苏武和唐三藏创下了苏武牧羊的佳话和西天取经的装备,留下了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坚守之香。

  梅花香自苦寒来,需要不露锋芒,隐而不发。公元前496年,吴越之间爆发战争,越国败北,勾践请降。吴王夫差以越王质吴为条件,许降撤兵。勾践在吴期间,隐忍不发一如夫差的臣子,为夫差鞍前马后,甚至在夫差犯病时,勾践竟愿亲常夫差粪便,以配合太医用药。于是在三年后,夫差放勾践回越国。回国后,他卧薪尝胆,励精图治,使越国逐渐强大起来,并于公元前475年攻吴,最终取得胜利。勾践隐而不发,是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隐忍之香。

  当人能做到迎难而上,坚守信念,隐而不发时,他就自然具有“梅花香自苦寒的精神,可以直面困难。

  高二议论文1000字:欲治天下,先修其身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见,平天下的基础在于修身,只有把自身的本领搞好,才能为后续的事业夯实基础。所以,欲治天下,必先修其本身。

  修身包括多个方面:渊博的学识,强健的体魄,高雅的气质,都是新时代的青年们努力的方向。

  修身,要有求知若渴的动力。学习最本能的出发点是好奇心。因为对世界一无所知,我们才甘愿俯首勤读,以填补自己空白的灵魂。习近平主席正是抱着这样一种求知若渴的态度在下乡的七年里,非但没有荒废学业,反而为日后的知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一物不知”到“遍观天下”,习主席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求知若渴的精神是学习的不竭动力,有如生命之源,汩汩之泉,续学习之水一世绵延,汇修身之海万里无边。

  修身,要有脚踏实地的毅力。修身之路苦且艰,并非处处鸟语花香,若遇绝境,就要有坚韧不拔的毅力开垦前行路,这毅力,便需要脚踏实地的品格做支撑。从田间到地头,习主席没有一刻松懈过一点一滴的积累,认认真真的做好每一件小事,才能轰轰烈烈地成就一番大事。大国工匠李云鹤是敦煌壁画的守护人,几十年如一日的磨砺,让世人看到了一幅幅辉煌的画作,探索出一个个雄奇的世界。李老手写的关于壁画修复的笔记小有半人之高,他的执着,他的坚守,他的奉献,感动着你我,也感动着世界。他所凭借的便是脚踏实地的毅力,让他扎身于艰苦的工作环境之中,游离在功名利禄之外。一生只做一件事,做,就要做好!

  修身,要有志存高远的魄力。青年人当有热血,当立壮志,当志存高远。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如果我们把自己的本领修练到家,管他什么日新月异,也总有我们发光发热的地方。凌云壮志太过空泛,只要符合自身需要,迎合社会发展需求,就可称为“壮志”。人一旦有了志向,就有了努力的方向,前进之路即使艰难险阻,世界也会为你让路。有了志向的人往往会给人一种器宇轩昂之感,是一种由内而外散发的魅力,凡尘难挡。

  欲治天下,先修其身。正如习主席所言,现在条件这么好,我们更要把学习,把自身的本领搞好。我们脚下的路还很长,要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巩固自身实力,从修身做起。

  高二议论文1000字:念念不忘,未必回响

  三岛由纪夫曾感叹:“苦恼的人,大多是因为身体在前进,精神却总向后看。”长期如此,灵魂与肉体便离开了,人就成了行尸走肉。

  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如此,对往事念念不忘,困于狭隘的过往,作茧自缚。一旦被迫与前方花团锦簇的世界短兵相接时,便生出无限仓皇与凄然。

  念念不忘,未必有所回响。

  爱翻旧账的人,痴迷前尘往事的人,多是心中意难平。祥林嫂逢人便说她可怜的“阿毛”,是因为悲伤和痛苦,可最终惹得众人厌弃,潦倒结局。张爱玲饱受家庭的冷漠,苦于感情的受挫,最终自评自己“是紫色悒郁屏风上,织金云朵里的一只鸟,老了,死了,都在屏风上。”总念过往,何时才能追忆完苦涩的人生?懂得放下才能真正超越。

  加缪说:“重要的不是对过去念念不忘,而是带着伤痛生活。”由此观之,重要的不是对过去念念不忘,而是携着不可改变的历史继续前进。我们之所以苦恼,便在于视野的狭小使我们无法逃脱惨痛的过往,阅历的浅薄使我们无法解答内心的疑惑。

  记得汪曾祺的父亲在文革期间去世了,此时被当做“右派”的汪曾祺还在劳动,父子二人甚至未能见上一面。汪曾祺没有沉溺于逝父的痛苦中,相反,他把这当作一种“受戒”,默默地劳动、创作,直至平反。而作为社会评论家的熊培云,无数次被人言论攻击,若全放在心上,时刻念着旧账,他也难以明白“自由在高处”。

  念念不忘,只会折损精神。若我们始终盯着旧事,不去时代的地平线外旅行,不去光阴深处化缘,困于从前的迷茫与苦恼,便只能苦楚一生。倘若抛却过往,将目光释放于天地,便能体会出“香菱学诗”的幸福与喜悦。

  前方有诗、有花、有音乐,有美味的甜甜圈,我们为何总是惦记甜甜圈上的洞呢?

  电影《阿甘正传》里阿甘的妈妈说:“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味道。“总去想前一颗巧克力的话,什么时候能品尝下一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