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味道初三记叙文

若水1147 分享 时间:

市井的味道是上海的味道,烟火的味道也是上海的味道,柔软的人情味更是上海的味道。上海的味道就藏在每个大街小巷里,最平凡的生活中。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上海的味道初三记叙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

上海的味道初三记叙文1

过年时,连续数顿大鱼大肉,味蕾似乎有些麻木了。中式的、西式的、日式的交替着往肚子里塞(改为“轮番轰炸”,使语言更加生动有情趣),肚子是填饱了,舌尖却总是觉得缺了些什么。我便来到王家沙,寻一份清淡的上海味道。(修改为:熬到初八王家沙终于开门营业了,一大早我便兴冲冲来到王家沙寻找一份久违的上海味道。)

(没想到一大早王家沙排队人还是蛮多的)排了许久的队又等了许久,才等来了一小碗热腾腾的酒酿圆子。等我迫不及待夹起一个吞入腹中(放入口中),却莫名地有些失望:甜,自然是极甜的,只是压根没有酒酿的香味;小圆子不够糯,最里面还没有煮透,实在是无从欣赏。

王家沙也不过如此,那么有生之年我恐怕再品尝不到(修改为:不知何时才能再次品尝到)童年时吃的正宗的酒酿圆子了……(这里过渡比较自然。思绪不禁飘到了童年时期。)

记忆里的酒酿圆子,浓稠的汤散发着诱人的清香,白白胖胖的小圆子挤挤挨挨在白瓷碗中。我往往一勺铲起五六个,一起送进唇齿间。那QQ的糯米和酸甜的酒酿让人迫不及待地想吃第二口。于是,一大碗下肚却只在须臾,也是常有的事。(描写细腻有味,读来令人也垂涎欲滴。)

记忆里的酒酿圆子,特色在于上面的几点桂花,带着秋天的香味。小时候,坐在小院里那棵老桂树下吃酒酿圆子,闻着桂花,越闻越香,不禁产生“吃桂花”的想法。于是,趁着外祖母不注意,抱住树干猛摇几下,那桂花便纷纷扬扬落在白瓷碗里,吃了几口才感觉桂花并不甜。不像经过外祖母特殊酿制的桂花那般香甜。但倘若被外祖母撞见我“偷”桂花,便要被大惊小怪地说教几句,然而,我却总有自己的应对方法——傻笑!日子,便在傻笑声中一天天过去……(修改为:外祖母见了大笑:“小傻瓜,桂花要用糖腌制了才能吃的……”我也憨憨地笑,日子就在祖孙俩的笑声中溜过……)

记忆里的酒酿圆子,最难忘的还在于其制作过程。不同于现在超市里的袋装半成品,童年时的酒酿圆子,可是纯手工的!从磨糯米到搓糯米团,都是外祖母亲手做的。常常,她一边制作圆子,一边给我讲故事。那些美好的童话故事,连同我那童话般美好的童年,似乎一同被揉进一个个糯米团子中。煮圆子时,我坐在小木板凳上,看小圆子在水中沸腾、翻滚,耳边则悠悠回荡着外祖母的故事。袅袅轻烟飘渺在锅沿,模糊了外祖母脸上的皱纹。我深吸一口气,满屋的清香温暖。(细节描写到位。这恐怕便是外面永远也吃不到的味道吧。)

小时候吃酒酿圆子,一定要等腹中实在塞不下才停;小时候吃酒酿圆子竟会做出“吃桂花”的傻事;小时候……(此处还可加一句:小时候守候小圆子时还能听到外祖母动人的故事……)

寻一份,寻一份心底的童年。(收尾自然,有韵味。)

上海的味道初三记叙文2

上海的味道是餐桌上精致的美食。

清晨伊始,总有那一缕阳光穿过薄薄的窗帘,星星点点地洒在我的身上,而阵阵的香气透过鼻息,轻轻地唤醒我,那是妈妈在为我准备早餐。

走进厨房,看见妈妈忙碌的身影。只见妈妈起锅烧水,氤氲的水汽静静地升腾起来,把“晶莹剔透,米正馅靓”的八宝饭材料端置锅中。等到扑鼻的香气缭绕时,八宝饭就出锅了。热腾腾的八宝饭冒着白气端上了餐桌,雪白的半圆形的米饭包裹着红枣,桂圆,枸杞,葡萄??红红绿绿,很是好看。我迫不及待地挖了一大口,妈妈笑着说道:“不急,慢慢吃。”听了妈妈的话,抿了一小口,那香甜的糯米和软软的豆沙沁入我的心脾,唇齿间弥漫着上海的味道。

此时,才发现美食是一种生活的品味。

上海的味道是弄堂里童谣的记忆。

“笃笃笃,买糖粥……”熟悉的童谣在耳边乍然响起,将我的视线拉向了窗外。我瞧见有两个小姑娘在跳房子,愉快的笑声伴着上海童谣一并传到耳朵里,使我的思绪飘回那充满上海味道的弄堂岁月。

天色已经很昏暗,依稀可见几点星光了落在薄薄的天幕中。我搬出我的小凳子,坐在弄堂中,读着童谣“落雨喽,打烊喽,小八腊子开会喽。”。“为啥要读这个呀?”大妈妈用上海话问着我。“因为好白相!”我斩钉截铁地回答道。“不。”大妈妈摇着我,轻声说“这是上海的味道。”

时过境迁,才发现童谣是一种传统的文化。

上海的味道是人与人之间真诚的善意。

深夜,父亲、叔叔与我驶在上海的高架上,繁星点点却令人昏昏欲睡。半睡半醒之际,路的另一头却打来了晃眼的远光灯,一时间竟使我睁不开眼。“怎么打远光灯啊?”我不住地抱怨着。“嘿嘿!”叔叔却神秘地笑了笑:“想让我也试试新装的远光灯,看看谁的比较亮!”“别这样。”父亲劝道,“人家说不定近光灯坏了又或者说是一个新手看不清路呢,再忍忍。”

一会儿,果不其然对面的大卡车换起了近光灯,柔和,平静。

大卡车与我们的小轿车逐渐接近,时间却一时间冻结了起来,透过两扇漆黑的车窗,我隐约看见那大卡车中一位中年大叔脸上漾着憨厚,纯朴的笑容。夜很黑,灯很亮,看着一道又一道亲切的近光灯,不知怎的,我失了神,感觉像是嗅到,触碰到了上海人善良的味道。

在弄堂的童谣中,在精致的早餐里,在善良的上海人的心中,我寻到了上海的味道。

“笃笃笃,买糖粥,三斤葡萄四斤壳……”

上海的味道初三记叙文3

“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这就是上海的精神。对上海人来说,美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到和平饭店的浓油赤酱,小到乔家栅里的小笼包,上海人虽然不像广东人那么追求美食的精致,但也热爱着美食。

我的最爱就是小笼包,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来说,从小就接触小笼包,几乎一个月就要吃三次。还记得第一次看到小笼包时,就被它吸引了,还没蒸前,小笼包一个个白的,皮似薄似厚。蒸完后,小笼包就变了一个样,小巧玲珑,呈半透明状,晶莹剔透,香气喷鼻,让人看着就眼馋,如果乘热吃上一个,更是一种享受,真恨不得把整个蒸好的小笼包一口吞掉。马上我点的小笼包就蒸好了。刚蒸完的小笼包发出了一丝淡淡的香气,对于肚子饿得咕咕叫的小吃货来说真是极大的诱惑。我急忙拿起筷子,夹起这个小雪球,蘸一蘸醋,迫不及待地送进我的嘴里,刚嚼了一下,我就感觉到了汁水就像千军万马往我嘴里奔跑,鲜美无比。它的皮很薄但却很有嚼劲。它的肉鲜嫩多汁,咬一口顿时感受到新鲜的肉馅夹杂着咸中带甜的味道,让你吃了还想吃。我一口气吃了整整一盘。吃完不禁感叹到:”此物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

上海城市的高速变迁,就像高楼大厦一样层出不穷,但上海菜的地位在人们心中从未改变。对新上海人来说,上海菜可能并没有那么好吃,因为上海菜中浓浓的家庭味,人情味从来都是上海味道中举足轻重的一种味道。上海是许许多多上海人长大和成人的所在,有着他们的情怀,即使看那白云在浦江之上,看河流汇聚成海,都会觉得幸福无比。

上海的味道初三记叙文4

飞来佛,氽来钟,金字莲花经,神树,金鸡,玉斧,玉筷,是为七宝。而有着一千余年历史的七宝老街,也堪称最有上海味道的地方了。

七宝老街是一个秀丽的古镇。这里的客流量很大,很多人来这里吃最地道的小吃,顺道踩个点、拍个照、打个卡。来到七宝老街,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大牌坊,牌匾上赫然镶嵌着四个金字——七宝老街,顶上檐角小兽形象逼真,傲然挺立,守护着一方安宁,诉说着古街的繁华。沿着石块铺就的道路往里走,两边都是一些小吃店和工艺品店;而在道路的中段就是七宝古镇的入口。古镇大门处就是一个广场,有坚硬的石砖,碧绿的小池,千奇百怪的假山,是游客拍照的好去处。前方的三层小塔楼,就是氽来钟的安身之所,矮矮的楼梯,红色的窗,灰色的瓦,金色的顶,气派又不失精致。

再往古镇里走,有一条清澈的河流,那就是蒲汇塘,河水沿着笔直的河道,无声无息,慵懒地流淌着,桥边的码头旁停着几条挂了红灯笼的带蓬小船,岸边的小茶楼在水面上倒映着朦胧的身影。河上有座小桥,叫蒲汇塘桥,相传七宝中的玉斧就藏在桥基之中。

过了河,走一段路会遇上一座大戏台,红色的柱子撑起高高的檐,异常气派,虽然空空荡荡,却仿佛又有余音绕梁,让你一旦置身其中便开始无限遐想。

来古镇的另一个诱惑便是地道的当地小吃了。古街道路狭小,但是游客却众多,摩肩接踵,热闹非凡,每个人都会在这里变得异常悠闲自得,有充足地时间驻足每一家小吃店,生怕错过了任何一份美味。

话说七宝最出名的不过汤团和羊肉。这里的白切羊肉非常正宗,肉头紧致,肉香四溢,没有一点羊膻味,配上特制的酱料,口感绝了。七宝古镇的汤团店都不大,汤圆都是手工现做的,店门口支着一口大桶锅,里边煮着各式汤圆,不同的口味外型上有着细微的差别,我们分不清楚,但是卖汤圆的人却绝不会弄错。我爱吃芝麻馅的,面皮有股淡淡的甜味,糯糯的。里面的芝麻糊入口是沙沙的感觉,入口即化。吃完一口汤圆,浑身又充满了活力,这时感觉人由内而外,从肠子到五脏六腑都是温热的,额头结出细密的汗珠来。除了上海本地的小吃,这里还聚集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各式小吃,臭豆腐、海棠糕、冰粉、狼牙土豆等等,真的让你一次尝遍中国小吃。逛得差不多了,还可以买点糕点回家,让亲戚朋友都来感受一下七宝古镇的上海老味道。

七宝老街就是一个“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好地方。古老又不失活力,传统中夹杂着现代的元素。灰墙,黑瓦,石板路,窄巷子,古朴又现代感十足的店铺,这条街上所见皆为上海的缩影,繁荣与传统并存,互相依存,相互融合,互相进步,生生不息,这就是上海的味道。

上海的味道初三记叙文5

自小到大,家里人一直跟我说上海话,所以当现在很多小朋友都不会说上海话的时候,我却能说出一口流利的上海话,甚至引以为豪。其实在我眼里,沪语就是一种独特的上海味道。

我能说上海话大多是受训于我外公。每天,外公都会一边烧菜一边和我说地地道道的上海话,听得久了,我也就能自然而然、声情并茂地说上海话了。

平时我喜欢吃蛋,也经常吃炖蛋,每当我看到外公把那“蜡蜡黄”“踏踏滚”的炖蛋端上饭桌时,我总会迫不及待地去品尝那“呼呼烫”的炖蛋,这时外公便会叫我“吃得慢点,不要急吼吼……”外公那简单而又幽默的话语,让我心中一阵温暖。

我之所以上海话能说得流利而又标准,也是得益于每天一家人都要把电视调到娱乐频道七点档,一起听舒悦《嘎讪胡》。起初,我觉得这个名字很滑稽,就会问外公:“为什么叫‘嘎讪胡’?”这时外公就会眉飞色

舞地告诉我:“‘嘎讪胡’么就是老多人在一起聊闲话。”我就很感兴趣地边看边听,不仅了解了许多上海街头巷尾的闹猛新闻,还不知不觉把上海话说得更标准了,居然还看上了瘾,每天不听上几句舒悦讲上海话心里就痒痒。

每当过新年,我总是要到外公家拜年,每次外公都会笑盈盈地拿出一个大红包。边递给我边说:“这可是赤刮辣新的钞票啊。”我好奇地问外公:“新钞票为什么要说成赤刮辣新?”外公便会乐呵呵地说:“赤刮辣新就是新钞票发出擦啦擦啦的声音。”我心想:多么形象多么有节奏感的上海话呀!拿着红包,心里乐滋滋的。

如今的上海海纳百川,普通话已经很普及了。说上海话的人却越来越少,特别是90后00后的孩子。作为一个上海人,我想应该把这样有魅力的上海方言传承下去。上海话是上海独有的味道,是上海人的情怀,是上海人的品味,海纳百川的上海仍需要保留这独有的味道。


上海的味道初三记叙文相关文章:

上海的味道记叙文作文

上海中考满分作文记叙文范文四篇

初三的味道作文600字5篇

关于味道的优秀作文初三5篇

九年级味道为题800字作文5篇

初三描写味道的作文700字5篇

作文难忘的味道记叙文初三高分作文5篇

初三味道话题作文范文5篇

初三半命题作文的味道800字

青春的味道优秀初三作文记叙文5篇

上海的味道初三记叙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63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