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关于范仲淹作文

若水1873 分享 时间:

范仲淹的一生,勤奋、正直,为国为民的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国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品格也传承升华为中华民族的品德,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高二关于范仲淹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高二关于范仲淹作文1

范仲淹应友之邀,在岳阳楼上挥毫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自此,这成了为官的准则。

范仲淹先生生活在兵戈四起,战火纷飞的北宋王朝,这注定了他纵然奇才旷世,纵然忧国忧民,也终究免不了被朝廷所抛弃。

北宋的重文轻武使这个脆弱的王朝面临着严重的戎狄外患。国难当前,范先生以书生之躯毅然奔赴战场,弃笔提刀。“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恰似当年的将军,将敌人拒之于边关之外,以换江山社稷无忧,黎民百姓安康。

边关风沙烈,漠北霜雪寒,但范先生始终认为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因为他和众将士们在这里受的每一分苦,都是为了他们的君王不受辱,百姓不受战火之苦。为祖国分忧,这应当是他的骄傲。

然而,“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并非所有的一腔热忱都能换来惺惺相惜,黑暗腐败的朝廷远比边关苦寒可怕。

回朝之后,范先生对存在问题的朝政提出质疑,与朝中一众奸佞斗智斗勇,可命运与君王并未眷顾于他。一次又一次的不低头,换来的是一次又一次的贬谪。被贬的地方越来越偏远,前来送行的官员也越来越少。朝中的黑暗势力一手遮天,已经不是他可以抵抗的了。

即便如此,他也没有忘记天下的泱泱众生。他的君王可以不要他,但他祖国的人民需要他。

他数年如一日吃着白粥与咸菜,把自己的钱财匀出来资助投奔来的穷苦求学者。他提携了不计其数的后生,救助了不计其数的百姓。就连他辞世的前夕,还忙碌在赈灾的事上。或许他的日子还没有大部分百姓过的好,可却乐在其中。

范先生谥号“文正”,意为立德立功立言者,算是一个安慰吧。他的一生都在为了天下忧愁,为了天下欢乐。不得不说,范仲淹这一生,便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最鲜活的写照。

高二关于范仲淹作文2

西塞罗说过:“我们不为自己而生。我们的国家赋予我们应尽的责任。”他所说的“不是为自己而生”就是在告诉我们,人不能自私地只为自己而活,只要来到这个世界,就要时时想着对自己和他人负责,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去帮助他人、服务社会。所以我认为,责任是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门必修课。

纵观古今中外,大凡取得过伟大成就的人都是懂得负责任的人。

我眼中的责任是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从小就失去了父母,尽管家境贫寒,但心中一直有报国之志,总是忧虑着国家的大事。有人见他这样,说他傻,这么小乱想什么,真是瞎操心。但他却说:“忧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试想,如果范仲淹也和别人一样,整天吃喝玩乐,又怎么可能在作学问的时候想国家大事呢?正是由于他知道把国家,民族的利益摆在首位,清楚自己身上应该肩负的责任,所以才有了远大的抱负,并为之努力,最终成为宋代的伟人。

无独有偶,最美教师支月英也是一个负责任的人。

支月英年少时,就来到了边远山区来教学,当时父母极力劝阻,可她却坚持原则,坚守在条件艰苦的边远山区,奉献自己的青春年华,一心为学生撑起美好的未来。她之所以无私地付出这么多都缘于对学生的负责。她36年如一日的坚守着,成为了学生中的“最美妈妈”。支月英之所以能达到其他人不能达到的敬业高度,是因为她养成了负责任的好习惯。她拒绝了父母的好意,是因为她心里始终铭记着这一份责任,愿意用自己的爱心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小朋友。“最美妈妈”对于责任的坚守,做出了最好的答卷。

责任是精神支柱,是民族的灵魂。如果我们也能像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喊出像文天祥那样“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对家国无悔的誓言,就是真正懂得了“责任”这两个字的含义。

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社会里,我们更要意识到责任的重要。一句话,生命因责任而异彩纷呈,生命因负责而光芒四射。

高二关于范仲淹作文3

那是你吗?

你是文人墨客挥毫书写的诗篇,你是迁客骚人唇边的一缕若有若无的叹息,你是“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悲壮,是那“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的责任…… 你是忧,抑或说,你还有一个名字叫爱。

你独自坐在狭窄阴暗的茅屋之中,望着天外阴沉的天色和连绵的细雨。这已经不能算是个屋子了,落脚之处没有一处干爽的地方,你闻见茅草发霉腐朽的味道,你听见风吹雨打的声音,你看见孩子在濡湿的被子里,不适的翻了个身,你看见了,又仿佛没看见,你的脑海中是另一幅画面…… 骄奢淫逸的帝王,没有太平的帝都。“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处处是一副战乱后民不聊生的图景,哪还有半点繁华昌盛的模样。你看见那些饿死的百姓,那些受冻的寒士,你看见那些惨遭战乱的农民颗粒无收,你看见国都破败荒芜不似当年模样,你叹息。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你满头的白发浸润了你的忧虑,而那篇半干的诗中,装的却是你对天下黎民的爱。 你手中拿着刀,面无表情地将面前冻成一块的粥划为四块。你无所谓吃些什么。在你眼中,这些不过是维持你生存的一种途径而已,你最最需要的,是精神食粮。

你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于是你就真的做到了不追求享乐奢华,固守清贫,安平乐道;你说:“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于是你就真的做到了不因升迁贬谪而悲喜,只忧国君与苍生。你负手于岳阳楼上,看景致四时变化,听别人满腹牢骚抱怨,你看见春天百花争奇,夏天鱼翔潜底,秋天繁茂热烈,冬天安静祥和。你微笑,多么美好的一片河山。 因为爱,爱这片神奇秀丽的土地,因为爱,爱这片土地上勤劳朴实的百姓,你开始忧了。你为国家的前途未来担忧,你为百姓苍生的生计担忧,你为这片富饶美丽的土地担忧。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你的微笑浸润了你的爱,你的诗文则是你忧的心声。

忧与爱相辅相成,共为一体,之所以忧的原因是爱,而爱的外在表现就是忧。忧与爱是一杯有着缭绕浓香的茶,忧是初入口齿的苦涩,爱则是甘甜了四肢百骸的回味余香。我们炎黄子孙就在这余香中成长起来,逐渐成熟,强大,成为屹立不倒的存在。

高二关于范仲淹作文4

在宋朝写词作文的人中,我常想起的,是范仲淹。

我所以常想起他,最初是因为他那些写离愁别绪的词句特别能打动我的心:“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客居异乡的我,每每读了这些词句总能引起心的共振。后来知道他曾在西部边陲守边四年,率兵御西夏,更对他生了佩服之心,自己身为军人,当然知道戍边的那份辛苦和不易。再后来读史书知道他在朝中做官时,敢于上书直谏,力主改革施行于民有利的新政,更对他生了钦敬之心。再后来晓得了他的家事,知道他两岁丧父,母亲带着他改嫁,幼年生活十分贫苦,长大后发奋读书,昼夜苦学,终于凭自己本领考中了进士,对他便越加敬佩了。

令我常常想起他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他在我的故乡邓州曾做过一任知州。邓州在做过一回邓国的都城,风光了一些年之后,长时期陷入了默默无闻的境地。直到范仲淹被贬降到邓州做知州时,邓州的名字才又渐渐响亮起来。他的任期虽短,可给邓州我们这些后人留下了不少值得记住的东西。

1046年的范仲淹,已是五十七八岁的老人了。而且就在前一年,他在宋仁宗支持下施行的“庆历新政”改革失败,被罢去了参知政事职务,逐出京都。若是一般人,此时肯定是牢骚满腹,得过且过,喝喝闷酒,骂骂娘,亦或是像某些做官的,找一个“小姐”,沉在温柔乡里做罢,再不会去努力做什么了。但范仲淹不,他上任伊始,就四处察访民间疾苦,了解百姓之忧。之后,他就开始做两件事,一件是重农事,督促属下为百姓种粮提供方便,让人们把地种好,有粮食吃;一件是兴学育才,在城东南隅办花洲书院,为邓州长远的繁荣培育人才。

就是他办的这后一件事让邓州的名字在大宋国里又响亮起来。据传,他亲自踏勘书院地址,亲自审视书院的设计。他从远处为书院请来讲学的老师,他还抽暇亲自为书院学生讲学。据传,他在书院倡导有讲有问有辩。花洲书院的名字随着范仲淹的名字开始向四处传扬,一时令远近州县的学子们激动起来,有人步行来书院观览盛景,有人骑马来求留院学习。据说,连北边有名的嵩阳书院也派人来问传授学问之法了。

也就在1046这一年,范仲淹的好友滕子京在湖南岳州主持修缮城池,当岳州城面向洞庭湖的西城门楼———岳阳楼修复工程告竣时,滕子京写信给范仲淹,并附“洞庭晚秋图”一幅,派人到邓州请范仲淹为重修后的岳阳楼作记。现在已不知道信使抵达邓州时的具体情景了,我猜想,那可能是一个黄昏,就在新修的花洲书院里,范仲淹接过了信使呈上的老友来信,他边在夕阳里读信边想起了与滕子京在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同时考中进士的那种欢欣之状,想起二人曾共同参与修复泰州海堰工程的情景,想起两人当年在润州共论天下事的'豪情,想起在西北前线二人一同领兵抗击西夏侵略的往事,想起两人一同遭陷被贬的现状,一时百感交集,遂转身进屋,展纸提笔就写,于是,千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的散文杰作《岳阳楼记》,便诞生了。

不过是一个时辰的挥笔书写,却给多少代人带来了阅读快感和深思。就在这篇不长的散文里,范仲淹记事、写景、言情、说理,把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宽阔胸怀展示了出来,并给我们留下了忧国忧民的千古警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从此,人们只要一说到这个警句,就会想起范仲淹,也跟着会想起《岳阳楼记》和它的诞生地———中原邓州。邓州这个地方因一篇文章而长久地留在了人们的记忆里。

人们直到今天还不断重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个警句,是因为天下仍有忧有乐,人们尤其是知识者和官场中人,面对忧乐时,取先乐后忧或取只乐不忧的,还大有人在。不是还有人在用公款胡吃海喝?不是还有人贪了国家钱财后潜逃国外游山玩水去享福了?不是还有人拿了老百姓的钱去满足赌兴一掷千金?任何事情的出现都不会是无缘无故,包括一个警句的时兴。

范仲淹用他的文章给天下人也包括给邓州人送去了美的享受和千古警示,人们包括邓州人自然不会忘记他。前不久,邓州人千方百计筹款,重修了他当年修建的花洲书院,使书院再现了当年的那幅盛景。如今,当你在书院的讲堂里、小院中、游廊内和荷池旁踱步时,你会不由得想起那个以天下为己任的被贬知州,会不由得猜测他在哪所房子里写下了《岳阳楼记》,会不由得去猜他来邓州上任时的那份复杂心绪。

范仲淹是在写完《岳阳楼记》的六年后去世的。我估计,在他挥笔书写《岳阳楼记》时,疾病可能已经缠上了他的身子,只是他浑然不觉,仍在为天下忧虑,为百姓和朝政忧思。1052年他在徐州与这个世界做别的那一刻,他应该是心神两宁的,因为不论是作为一个官人还是作为一个男人亦或是作为一个文人,他都做了他所能做的,都做得很好,他对他的时代问心无愧。也是因此,他值得我们后人尊敬。我身为一个军人一个文人一个男人,每一想到他,就会觉得,他值得我效仿的地方真是很多。每一想到他,我也常会问自己:范仲淹在近千年前做到的,你都能做到吗?我还会经常想起你,老前辈!

高二关于范仲淹作文5

一如既往地,一头扎进厨房中,弯着背,双手不停地在水池与锅铲间来回移动。见我过来,便习惯性地抛出了一个微笑。

可我分明见到,在今日的微笑中,夹杂着些许特殊的神情。那倦怠的眼神,仿佛向我透露出一个不眠的夜晚。那丝丝飘挂在耳边的零乱的秀发,也似乎一直拨动着我的心弦。

兴许是因为今日与众不同,母亲往日里十分熟练的工作在今日看来却显得十分笨拙。

是因为紧张么?我竟不知,一向稳重平和的母亲会像这般忘东忘西。连刷牙的工夫,母亲也不忘跑过去看一眼时间。死死地盯着那秒针,这时的母亲,像是一位监测员,不允许出现任何差错。

今日的交通,也像是母亲的心情一般,那样的急促,那样的忙乱。我拿起书看着,可眼神却时常飘向母亲的脸庞。那几缕头发,依旧坚守着它们的阵地。

母亲眉间的距离越发窄了,直至出现了一条深深的沟壑,才肯作罢。“今儿的车有点堵,不过没事儿,来得及。”母亲转过头,此时,我与母亲的眼神交汇了。那道深深的沟壑像是从未出现一般,猛得消失了,留下的,却是母亲那浅浅的微笑。

一辆大巴不守规矩,几次三番栏着道路,母亲看着时间,手不停地打着方向盘。

红灯亮起,车辆刹时间全部停止,我刚开口抱怨大巴司机的无礼,只见母亲拉开车门,径直冲到了大巴司机的车门口,猛猛地敲着车窗,那人车窗紧闭,只听得母亲大吼:“你这人怎么这么不守规矩,我们家孩子急着去高考,要是迟到了你负得起责任么……”

到绿灯亮起,母亲才肯作罢回到了车上。远远望去,我依稀地看到,那是一个五大三粗的男人,我的母亲,一个平日里待人柔善的女人,是什么给了她这么大的勇气?

我笑了,夸母亲勇敢,可我分明感觉到一阵暖流正在汹涌地冲出我略微弯曲的眼睛。我打开车窗,望着窗外,尽量抑制着那阵暖流的汹涌气势。

丝丝的雨轻柔地打在我的脸上,我的视线变得模糊。是细雨模糊了我的视线么?我不得而知。

微风夹带着些许的寒意,可我却分明感觉到一阵温暖。

如今我伏案笔耕,我知道母亲的心全然在我这里。

母亲,这时的你是否在人群中探着头遥望着我?我仿佛又见到你那缕飘扬的秀发了……

高二关于范仲淹作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092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