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若水1147 分享 时间:

你知道怎么写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吗? 笛声“这篇课文主要记叙了聂守信小时候受老木匠的笛声吸引,跟随老木匠学吹笛的故事。表现了聂守信对音乐的酷爱。一起看看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欢迎查阅!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1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语境中学生自主理解“渴慕、茫然若有所失、莫逆之交”等关键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体会老木匠那神奇、美妙、变化多端的笛声中走进聂守信的心声,并通过想像聂守信和老木匠的对话,进一步感受聂守信对音乐的酷爱。

3、体会本文中首尾呼应表达方式的特有韵味。

教学重点:

通过对描写老木匠笛声的语句的品读,以及对聂守信心理活动的揣摩,引导学生由笛声走进心声,感受聂守信对音乐的酷爱。

教学难点:

想象聂守信向老木匠拜师学艺的过程,加深对聂守信的认识。

教学准备:

制作教学课件。

收集有关聂耳的生平介绍。

一、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1、听,这是什么乐器演奏的? 出示介绍我国民间乐器——笛子的一段话,让学生边欣赏笛声,边自读感受。

笛是我国最古老、特色的吹奏乐器之一。笛子音色清脆、明亮,表现力很强,无论演奏舒缓、平和的旋律,还是演奏急促、跳跃的旋律,都有其独到之处。此外,笛子还擅长模仿大自然中的各种声音,能把听众带入鸟语花香或高山流水的意境之中。

2、板书课题:34 笛声

3、齐读课题。

4、认识首尾呼应的写法。

出示句子: 听,笛声又响起来了。 听,笛声又响起来了。

找一找,这两句话在课文的哪里?读读课文,看看有什么发现? 交流、随机板书: 老木匠 聂守信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师:由老木匠的笛声到老木匠和聂守信的共同笛声,中间发生了什么事?通过刚才的朗读,同桌讨论完成这个填空: 课文主要写了聂守信小时候被 ,随后跟随 区校本培训展示课,最后两个人成为 。

笛声 老木匠 聂守信 莫逆之交

2、理解: “莫逆之交”(板书:莫逆之交)

三、走进笛声,感悟心声。

1、走进笛声

快速默读课文2-6节,用直线划出描写笛声的句子。

交流,并出示有关句子,通过朗读指导,让学生感受笛声的神奇魅力。 出示句子

●当天边被夕阳染成胭脂色的时候,嘹亮、悠扬、激越的笛声,在静静的甬道街荡漾着,慢慢地消失在街道尽头。

这句中有三个描写笛声的词语,谁愿意来念一念? 笛声富有变化,你能通过这三个词的朗读表现出来吗。

师:当天边被夕阳染成胭脂色的时候,那是什么时候呢?生交流:傍晚。 文中还有哪些表示傍晚时分的词句? 你能说一个吗? 这么美的傍晚,优美的笛声在静静的甬道街荡漾,慢慢的消失在街头,这种意境多美啊!我们再来有感情地朗读

●它时而像在无限清幽的深谷里啼啭;时而仿佛在春天的林木深处喧噪;时而又变为群鸟的啁啾„„ 这里有三个描写鸟叫的词谁来读读看。

(生:啼啭、喧躁、啁啾) 这美妙的笛声,仿佛像 ,仿佛像 ,转而又变为 。(引读)

出示:它时而 ,时而 , (师生合作读。)师:是呀,那是多么好多么叫人心爱的一支笛子呀„„(简直就是一只有灵性的小鸟,一只能歌唱的小鸟)听,笛声像鸟儿婉转的叫声,难怪文中说鸟儿在------(无限清幽的深谷里啼啭);再听,那笛声大了起来,热闹了起来,仿佛鸟儿在------(春天的林木深处喧噪);不一会儿,那笛声又变为------(群鸟的啁啾),是的,鸟儿怎样唱歌„„(老木匠的笛子就也怎么歌唱)

2、走进心声

师:如此悠扬美妙的笛声使聂守信不由得出神了,他入迷了。再读课文,哪些句子体现他入迷了?用曲线划出来。

集体交流:(媒体出示句子)

●那笛声如同一只无形的大手,只要一吹响,聂守信就情不自禁地循声走向老木匠那里。

“情不自禁”是指„„ 谁来读?指名读。 引读:那笛声多么神奇啊------(如同一只无形的大手),只要一吹响,聂守信就-----

(情不自禁地循声走向老木匠那里)。

●于是在木工间门口,就会出现一个小小的脸旁,满脸渴慕的神情,一双聪颖发亮的眼睛,似乎正在寻找童话中的秘密。

这句话中你能感悟到什么? 聂守信多么渴望能学会吹笛子;梦想能吹笛子,句中哪个词可以看出(渴慕) 教师小结:美妙的笛声吸引了聂守信,使他产生了学吹笛子的强烈欲望。每天傍晚他都会在木工间倾听,他迫切想跟老木匠学吹笛子。所以,他想:----------(出示下面的句子,指名读,齐读)

●啊,要是能学会吹奏笛子该有多好!

师:(引读)当又见红霞飞上西天,聂守信却没有等来老木匠的让他出神、让他渴慕的笛声时,他------(茫然若有所失,急急来到木工间),原来--------(老师傅正忙着赶制一个大件,顾不得休息。) “茫然若有所失”用四个字的一个词就是指„„(茫然若失), 茫然若失是一种怎样的感觉?

(有点不知所措,坐立不安、心神不宁的感觉)

师:听见笛声,他感觉非常陶醉,听不到笛声,他感觉到(茫然若有所失)。那天在木工间里发生了什么?和老师再来一起朗读7、8节。

3、走进师徒的笛声。

(1)师:一个在木工间劳动的老木匠,一个是沉醉在笛声中的小男孩。那天工作之后,老木匠和聂守信会说些什么?说一段两人之间的对话。

交流 师:是啊,他们在交往的过程,他们之间建立了怎样的感情?

(2)出示填空:在共同的( )中,在共同的( )中,这两个年龄相差半个世纪的邻居成了( )。

师:现在你对“莫逆之交”是怎么理解的?(对音乐的热爱)

(3)(配乐)师:听,笛声又响起来了。此时此刻,聂守信和老木匠正一起在木工间忘我的吹着笛子。齐读最后一节。

五、总结全文,拓展信息。

1、师:就这样一位普普通通的老木匠就成了聂守信的启蒙老师。长大后,聂守信报名加入“明月歌剧社”,任小提琴师。由于他的耳朵特别敏锐,大家都叫他“耳朵先生”,后来,改名为“聂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就是聂耳创作的。

2、作业

(1)收集介绍聂耳的相关资料。

(2)摘录课文中表示时间是“傍晚”的词句,并能再写两句。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2

教学目标:

1.识字,重点理解“嘹亮、悠扬、激越”、“啼啭、喧噪、啁啾”、“莫逆之交”等词语的意思。

2.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欣赏、积累描写笛声的语句。

3.课文内容,理解聂耳对音乐的向往,体会师徒之间的一段音乐情愫,一份莫逆之交。 (提高:对于聂耳从小善于从民间学习音乐的这段经历与他将来成为“人民音乐家”的内在联系,引发了解与思考的兴趣。)

一、乐曲导入 ,简介聂耳

1.赏乐曲,知道笛子是中国的民乐,板书课题。

2.过的词语来表达这笛声带给自己的感受。

3.聂耳简介,默读了解,简要说说感受。

教学说明: 启发学生用以前积累的词语描绘笛声,挖掘学前的语言基础,进而引导学生明确目标指向,通过学习课文,积累文中精彩而丰富的描写笛声的语句,了解生平,知道其“人民音乐家”的称号]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自由读文,自学新词,思考:围绕“笛声”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简要概括。

2.引出文章首尾,比较阅读,理清脉络

●读着开头和结尾,你发现了什么?

●同样的语言,表达的内容一样吗?

3.交流、概括板书 [教学说明] 通过初读课文,交流直觉感受,在整体感知中了解课文大致内容,初步体会“聂耳”、“老木匠”、“笛声”这三者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读懂首尾呼应的写作特点。]

三、品读“笛声”,欣赏积累

1.再读课文,划出直接描写笛声的句子,欣赏朗读。

2.品读句1 当天边被夕阳染成胭脂色的时候,嘹亮、悠扬、激越的笛声在静静的甬道街荡漾着,慢慢地消失在街道尽头。

(1)在读中体会“嘹亮”、“悠扬”、“激越”这3个词语的不同意思。

(2)个别读、齐读。

(3)引读:在静静的甬道街荡漾的笛声是那样的„„是那样的„„是那样的„„,听着听着,聂守信不由得出神了。 板书:出神听 [教学说明] 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通过师生引读,体会这三个词语描绘的是不同的笛声,这是对聂耳所听到的笛声的总的概括,通过提示性引读,体会三个词语的并列关系。]

3.品读句2 那是多么好多么叫人心爱的一支笛子呵!简直就是一只有灵性的小鸟,一支能唱歌的小鸟。它时而像在无限清幽的深谷里啼啭;时而仿佛在春天的林木深处喧噪;时而又变为群鸟的啁啾„„

(1)聆听笛声,理解“啼啭”、“喧噪”、“啁啾”的不同含义。

(2)指导朗读。

(3)引读积累。 在聂耳听来,那是多么好多么叫人心爱的一支笛子呵!„„ [教学说明] 在理解“啼啭”、“喧噪”、“啁啾”这三个词义的基础上,进而体会笛声的出神入化并通过朗读来表达,这是一个教学难点。我们尝试通过让学生聆听如小鸟般鸣唱的笛声,借助教师的肢体语言来体会那时而清脆婉转,时而热闹灵动,时而此起彼伏的美妙笛声,在化解难点的同时,通过诵读,感受聂耳对音乐的悟性。]

四、理解“渴慕”,品悟““莫逆之交”

1.填空提示,理解“渴慕” 于是在木工间门口,就会出现一个小小的脸庞,在那满脸渴慕的神情中,在那一双聪颖发亮的眼睛里,我们似乎感受到聂耳

2.联系上下文,将描写笛声的语句串读品味。 [教学说明] 通过填空练习,启发学生的思维,挖掘学生的语言,体会聂耳对音乐的向往,对学习吹笛的渴望,自然地理解“渴慕”一词,通过串读,再度积累描写笛声的语句。]

3.理解“茫然若有所失”,积累近义词(茫然若失、若有所失) [教学说明] 先理解“若有所失”,再加上“茫然”一词进一步体会,强调听到笛声,聂守信就不由得出神了,听不到笛声,他就好像失去了重要的东西,心神不宁,魂不守舍。这位民间的老木匠吹奏的笛声深深地吸引着他。]

4.引导概括,梳理文脉,板书归纳。 板书:渴望学 学会吹

5.再读课文,根据提示,想象补白 (什么时候) ,静静的甬通街荡漾着 的笛声,那笛声 在小小的木工间里, 老木匠和小聂耳会做些什么或说些什么 ,于是 。

6.理解 “莫逆之交”,板书归纳。

7.读中悟情。 小结:在共同的劳动中,他们成为了知己,在共同的志趣中,他们成为了知音,这就是一位人民音乐家成长的故事。 [教学说明] 关于聂耳向老木匠学吹笛这一内容,课文只有一句话:“在共同的劳动里,这两个年龄相差几乎半个世纪的邻居成了莫逆之交。”上下文有较大的跳跃,缺少具体生动的情节,通过组织学生想象他们的对话,来补充文本的缺失,丰富文本的内容,从而走进人物的心灵世界,体会聂耳对笛声的迷恋,对吹笛的向往,进而理解在共同的志趣中一老一小成为了知己,成为了知音,成为了莫逆之交。]

五、总结课文、作业布置

1.摘录、积累描写“傍晚时分”的语句。

2.搜集资料,进一步认识到聂耳是当之无愧的“人民音乐家”。

板书设计:

人民音乐家 聂守信出神听 渴望学 笛声 莫逆之交 学会吹 老木匠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3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阅读老奶奶培育白色金盏花的故事,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持之以恒”精神的可贵之处。

教学重点、难点:

从老奶奶培育白色金盏花的过程中体会“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精神,明白这种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出示图片)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花吗?(不知道)这种花叫做金盏花(板书:金盏花)。能说说你刚才看到的金盏花是什么颜色的吗?(红色、黄色)金盏花除了金色、红色,就是棕色。同学们,现在有这样一则消息。(出示消息:美国博培公司悬赏两万美元,征全世界第一朵纯白金盏花。)(板书:白色的)你愿意试一试,种一种吗?(愿意或者不愿意,愿意的继续追问:你能坚持种植多长时间?)。1954年爱荷华州有一位老奶奶就看到了这样一则消息,同学们想知道她是怎么做的吗?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快乐读书屋去寻找答案。

二、初读感知

1.请同学们把书翻到105页,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并思考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2.为了能把课文读得更顺畅,我们首先要扫清阅读障碍。老师现在要考考大家。(出示词语:悬赏枯萎沮丧呵护兑现金盏花遗传学橘黄播种)

3.课文读过一遍,你知道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吗?

三、交流感悟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老奶奶为什么要种植金盏花,她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结果如何?找到答案后和你同桌交流交流。(出示要求)学生根据学习提示,自主学习。

2、汇报交流。

★指名汇报(出示:一年又一年,春种秋收循环往复,老奶奶从不沮丧怀疑——依然满怀信心地种植金盏花„„)指名读。在这20年中,老奶奶无数次的遭到家人的反对,可她——从不沮丧怀疑,一直坚持着;老奶奶的儿女远走了,丈夫也去世了,生活中发生了许多的事,可老奶奶依然——满怀信心地种植金盏花。同学们,这段的结尾出现了省略号,你能想象一下老奶奶在培育白色金盏花的20年中还可能遇到哪些困难吗?

(学生自主交流)

尽管老奶奶的生活遭遇了很多变故,可她仍然满怀信心的种植金盏花。“功夫不负有心人”,老奶奶终于种出了白色的金盏花。齐读第四自然段。(出示扩句练习:老奶奶种出了金盏花)你能通过刚才的学习完成这个练习吗?看谁完成得更加出色。组织交流。

★至此,一个连专家都感到束手无策的大难题,竟在一位对遗传学一无所知的老太太手中自动,这不能不说是一个莫大的奇迹。当老奶奶种出了白色的金盏花之后,她会怎么想,怎么做呢?请同学们发挥想象,动笔写下来。集体交流。

(出示:她甚至不知道现在那则启事还是否有效,也不知道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是否早就有人培育出来纯白色的金盏花)指名读,谈谈自己的理解。重点抓住两个“不知道”加以体会。(第一个“不知道”说明老奶奶不贪图“重金”。她根本没有关注“重金悬赏”,所以她不在意“启事是否有效”;第二个“不知道”更进一步说明老奶奶不关心“重金”是否能到手。两个不知道揭示了老奶奶纯洁、正直、朴素的品格,表明她培育白色金盏花毫无功利目的,只是想为社会做贡献,为园艺事业作贡献。)齐读,体会老奶奶的高尚情操。

★一年之后,当老奶奶知道赏金不能兑现的时候,她是怎么说的呢?你感受到了什么呢?(这是老奶奶在听到园艺所所长电话后的回答。为美化社会,为繁荣园艺事业,她愿意继续无偿地做下去,这才是真正的“无私奉献”!)

3.曾经那么普通的一粒种子,也许谁的手都曾捧过,却因为少了一份以心为圃、以血为泉的培植与浇灌,才使得自己的生命错过了一次最美丽的花期。可这位爱荷华州的爱丽丝·凡克奶奶却创造了这个奇迹,你觉得老奶奶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4. 我们能从老奶奶培育白色金盏花的故事中,体会到什么呢?(学生谈体会)

四、续写练习。

同学们,老人用了20年的时间创造了奇迹,不但如此,她还想要种植黑色的金盏花。你愿意把接下来的故事写完吗?请同学们动笔续写这个故事。(生动笔写,集体交流、评议)

五、总结

持之以恒地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成功的日子就会日益接近。同学们,记住:只要天天进步,小进步也会创造出大奇迹。

板书设计:

白色的金盏花

持之以恒

创造奇迹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相关文章:

四年级下册语文人教版教案模板

四年级英语下册第三单元教案模板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模板

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大使馆妈妈》教学设计案例三篇

四年级下册语文语文园地三第一课时教案模板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教案设计模板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教案模板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蝙蝠和雷达》的教学设计

小学四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教学反思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幸福是什么》教学设计【三篇】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你知道怎么写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吗? 笛声“这篇课文主要记叙了聂守信小时候受老木匠的笛声吸引,跟随老木匠学吹笛的故事。表现了聂守信对音乐的酷爱。一起看看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案!欢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14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