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雨霖铃教案3篇

若水1152 分享 时间:

  】《雨霖铃》词牌的来历:这首词调名《雨霖铃》,就是取唐时旧曲翻制。据《明皇杂录》云,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避地蜀中,于栈道雨中闻铃音,起悼念杨贵妃之思,“采其声为《雨霖铃》曲”。所以这支曲本来就是寄托相思的,词调极尽哀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了雨霖铃教案,希望你们能喜欢。

  雨霖铃教案一

  1.熟读课文,结合课下注释初步理解宋词内容,然后完成本学案;

  2.认真思考,规范书写,独立完成。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有关词的文体知识;知人论世,结合背景理解内容;

  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品味语言,理解意境,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写作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热爱古典诗词的感情,提高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

  【知识链接】

  1.有关词的知识:

  (1)词,是诗歌的一种。古代的词都合乐歌唱,故唐五代时多称为曲、杂曲或 。词体萌芽于 之际,盛行于 代。句子长短不一,故也称 。另有 、 、琴趣、乐章等别称。宋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又一座高峰。

  (2)宋词习惯上分为 和 两派;婉约派以写闺情、离绪为主,以清丽婉约见长,代表作家有 、李清照等;豪放派扩大了词的题材,对社会生活的种.种感受皆可入词,大气磅礴,飘逸洒脱,代表作者有 、 等。

  (3)词的分类:按结构分为: 按字数分为: 小令 ──( 字以内)、 中调 ──( — 字)、 长调 ──( 字以上)。又分单调 (一片)如《如梦令》、双调 ( 两片/阕)、三叠、四叠 等。

  2.柳永:北宋人,原名 ,字耆卿,排行第七,世称 。本热心功名事业,但仕途坎坷,47岁才中进士,做过几任小官,终官于屯田员外郎,世称 。

  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他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沉溺于旖旎繁华的都市生活,在“倚红偎翠”、“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之中寻求寄托。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心作词的词人,柳永在词史上有重要地位。他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写作了大量的慢词,发展了铺叙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内容上,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女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愁思。柳永词作流传极广,时人云“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

  3.“雨霖铃”一作“雨淋铃”。相传唐玄宗避乱入蜀,到斜口,霖雨连日,他经过栈道耳闻铃声勾起往事,于是创作此曲悼念杨贵妃寄托哀思。大家可以想见这一词调悲怆低回、凄楚欲绝的情味。当时柳永由于仕途失意,心情郁闷,决定离开京城到外地去,于是与恋人痛别。本词正是他当时心境的体现。

  【自主学习】

  1.完成上面知识链接部分的填空。

  2.词中哪句话是反映中心的主旨句?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3.概括上下阕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上阕: 上阕主要写词人与有情人临别时的难舍情景;

  下阕: 下阕主要写词人想象二人别离后的思念情景。

  【合作探究】

  1.从时间的角度看,这首词可以划分成三个层次 , 依次是 离别前 、 离别时、

  离别后 。

  2.这首词的重要特点之一是情景交融,词中哪些是景语?哪些是情语?

  景语: “寒蝉”句、“念去去”和下阕中“今宵”句。

  情语:“都门”、“执手”二句和“更那堪”等句 。

  3.这首词的另一特点是虚实相生,词中哪些是实写?哪些是虚写?

  实写:上阕前三句是实写 ;

  虚写:上阕最后一句和整个下阕四句。

  【知识反馈】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

  A.催促 军帐 噤若寒蝉 胜券在握 B.暮霭 竞然 不勘入目 不屈不挠

  C.天堑 箫鼓 寥若辰星 九宵云外 D.嘉宾 夜暮 嘻笑怒骂 童叟无欺

  2.下列对词句中画线词语的解释,有错误的一组是( D)

  A.帐饮无绪(没有心绪,没有好心情) 市列珠玑(泛指珍珠)

  B.兰舟(船的美称)催发 重湖叠巘(山峰)

  C.竟无语凝噎(因为激动或悲伤而说不出话) 羌管弄(吹奏)晴

  D.此去经年(经过一年) 图(描绘)将好景

  3.古代诗歌中,因声律的要求,常常颠倒词序,下列诗句中颠倒了词序的一项是( B )

  A.留恋处,兰舟催发  B.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C.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D.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

  4.下列诗句所用表现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B )

  A.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环境描写,氛围渲染,融情入景,暗寓别意。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珠玑”和“罗绮”两个细节,暗示出杭城声色之盛。

  B.留恋处,兰舟催发──写实,以精炼之笔刻画了典型环境与典型心理。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对仗工稳,情韵悠扬,互文见义。

  C.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语言通俗而感情深挚,形象逼真,纯用白描手法。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铺叙手法,略带夸张。

  D.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情景交融,衬托出旅人前途茫茫。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烘托出西湖之美,照应开头。

  5.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下列问题。

  八声甘州(柳 永)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1)上阕的景物描写对抒发感情有什么作用?

  【境界寥廓,气势磅礴,绮丽悲壮;景中含情,寄寓离别之情。】

  (2)简析“误几回、天际识归舟”的意境。

  【遥想佳人在妆楼上天天盼我回家,看到多少次天边驶回的船帆,还以为是我的归舟呢。从想象对方思念自己的情景落笔,进一步深化了自己的盼归之情。】

  雨霖铃教案二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柳永其人及其词作风格;

  2、以读带析,在朗读中体味《雨霖铃》的思想感情和凄清意境;

  3、深刻体会《雨霖铃》的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能力目标:

  1、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2、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品赏词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3、通过理解文句,分析意境,提高学生理解和鉴赏词的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在朗读中品味这首词的意境;

  2、引导学生体味这首词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

  1、引导在了解词作内容的基础上把握诵读技巧;

  2、引导学生深刻分析这首词的艺术特色。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讨论法;

  3、点拨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投影;《雨霖铃》MTV;朗读flash。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宋词可以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代表人物是(苏轼、辛弃疾),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是(柳永、李清照)。

  传说苏轼曾问一个善于唱歌的幕士:“我词何如柳七(柳永)?”这个人回答:“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由此大家可知这两个流派的不同特点。。

  能让苏轼与之一争高下的“杨柳岸晓风残月”出自(《雨霖铃》),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板书)

  二、关于柳永:

  柳永,原名三变,排行第七,世称柳七。他少年时到汴京应试,由于擅长词曲,熟悉了许多歌妓,并替她们填词作曲,表现了一种浪子作风。当时有人在仁宗面前举荐他,仁宗批了四个字说:“且去填词”。柳永在受了这种打击之后,别无出路,就只好以开玩笑的态度,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在汴京(即开封),苏州,杭州等都市过着一种流浪的生活。大约在少年时的“怪胆狂情”逐渐消退时,才改名柳永,考取进士,在浙江的桐庐、定海等处做过几任小官。晚年死时家无余财,群伎和金葬之于南门。

  他精通音律,变旧声为新声,在唐五代小令的基础上创制了大量适合于歌唱的慢词,这首词调名《雨霖铃》,就是取唐时旧曲翻制。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避地蜀中,于栈道雨中闻铃音,起悼念杨贵妃之思,“采其声为《雨霖铃》曲”。所以这支曲本来就是寄托相思的,词调极尽哀怨。”柳永充分利用这一词调声情哀怨、篇幅较长的特点,写委婉凄侧的离情。此词当为词人从汴京南下时与一位恋人的惜别之作。

  三、整体感知:

  1、范读《雨霖铃》。

  (让学生感受词的感情基调。)

  师:能感受到这首诗的感情基调吗?

  生:能。哀婉、悲伤、凄清。(板书)

  2、指导诵读。

  我们讲过诗词诵读要把握的几个要点,首先要读准字音;

  其次要读出节奏,宋词不比唐诗那样整齐划一,每句是不同的。再注意韵脚的读法,要短促而清晰;带领学生试读一遍,划分节奏。

  最重要的要读出感情,刚才大家已经感受到了,现在就试读一遍,自己体会体会。

  学生自由朗读——指明学生朗读——学生齐读。

  3、疏通词句:(注释中有的不在讲解之列。)

  寒蝉:初秋乍寒时的蝉,偶尚自鸣,但短促无力,至深秋则噤。

  烟波:烟雾弥漫水波动荡的水面。

  无绪:古,没有心思。今,没有头绪。

  念去去:想到将来……(“行行重行行”)。

  应是:即便是。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诗歌。

  2、搜集柳永的诗歌进一步赏析。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鉴赏:

  学生自读,思考:从时间角度看,这首词的层次应如何划分?

  明确:别前、别时、别后。(板书)

  师:这首词的重要特点是情景交融、虚实相济。(板书)

  鉴赏时注意词中哪些是景语,哪些是情语?哪些是情景和说?词中哪些是实写?哪些是虚写?

  上片: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师:起首三句写什么?是情?是景?

  生:写景。

  明确:对。写别时景。点明了季节、时间、地点和事件。勾勒了一个情人离别的典型环境。

  师:地点呢?(长亭)时间呢?(晚上)季节(秋季)

  提到秋季会有怎样的感觉?(萧瑟)

  时当秋季,景已萧瑟;且值天晚,暮色阴沉,而骤雨滂沱之后,继之以寒蝉凄切:词人所见所闻,无处不——凄凉。加之当中“对长亭晚”一句,句法结构是一、二、一,极顿挫吞咽之致,更准确地传达了这种凄凉况味。

  起首句已给全诗定下了基调:“凄切”。

  “都门畅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师:这写什么?(写情)极写饯别时的心情,委婉曲折,欲饮无绪,欲留不能,依依不舍,难舍难分。

  恋人在都门外长亭摆下酒筵给他送别,然而面对美酒佳肴,词人毫无心思。(问:为什么?他的思绪正在想什么?)正专注于恋人,所以词中接下去说“留恋处、兰舟催发”。这七个字以精炼之笔刻画了典型环境与典型心理:一边是留恋情浓,一边是兰舟催发,这样的矛盾冲突何其尖锐。

  关于这样的环境和心理描写古人有很多。

  林逋《相思令》云:“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欲平。”这仅是暗示船将启碇,情人难舍。刘克庄《长相思》云:“烟迢迢,水迢迢,准拟江边驻画桡,舟人频报潮。”虽较明显,但仍属含蓄之作。可是柳永的“兰舟催发”,却以直笔写离别之紧迫,虽没有他们含蕴缠绵,但却直而能迂,更能促使感情的深化,可见留恋之情浓。

  于是后面便迸出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师:这句写情态。语言通俗而感情深挚,形象逼真,如在目前。

  启发学生想象这副画面,把语言形象化进而图象化,以体会诗的意境。

  (提示:两人相对而立,手握手,眼对眼,泪眼婆娑。是“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是“此时无声胜有声”,是“相对无言,惟有泪千行。”也既然这么不舍得,那词人为什么要离开呢?也许是统治者不欣赏,也许是迫与生计。总之是不得不离开。古往今来恋人离别都是一样的。所以江淹在《别赋》中说:“黯然消魂者,唯别而已矣!”)

  后来传奇戏曲中常有这样一句唱词:“流泪眼看流泪眼,断肠人对断肠人”,语出于此,然却不如柳词凝炼有力。词人“竟无语凝噎。”那么词人凝噎在喉的是什么话呢?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念去去”二句便是他的内心独白。

  师:这句写什么?

  生:写景。

  这里的“念”字用得特别好。“念”字是上声还是去声?(是去声。)“名词转折跌荡处,多用去声,何也?非去则激不起。”此词以去声“念”字作为领格,承上启下,表明是设想别后的道路遥远。

  “念”字后“去去”二字连用,则愈益显示出激越的声情,读时一字一顿,遂觉去路茫茫,道路修远。“千里”以下,声调和谐,景色如绘。既曰“烟波”,又曰“暮霭”,更曰“沉沉”,着色可谓浓矣;既日“千里”,又曰“阔”,空间可谓广矣。

  (提示学生想象这副画面:作者站在河边,放目远眺,面前所见:一望无际的海面,远处山色朦胧,海面上层层灰蒙蒙的雾气升腾,整副画面是灰色调。好象一副山水画。)这样的画面给人怎样的感觉?(生:压抑、苦闷)诗人想到前路茫茫,自己将越走越远,离心爱的人越来越远,心越来越苦,愁思也越来越深。全句写景,又全句写情。

  下片: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师:下片换头写情,叹息古往今来离情之可悲。“伤别离”点名这首词的主旨。“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一句,又推进一层,更何况我正在这冷落凄凉的秋季,多么难以忍受!江淹在《别赋》中说:“黯然消魂者惟别而已矣。”柳永把这种感受融化在自己的诗中,又扩大了这种感受,以“更那堪”衬托自己的离情比古人更深。

  师:“清秋节”一词,照应前面哪句?

  生:起首一句“寒蝉凄切”

  师:前后照应再次点明离别时的凄清氛围。比起首三句的以景寓情更为明显、深刻。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今宵”三句蝉联上句而来,后来竟成为苏轼相与争胜的对象。那么它究竟好在什么地方?————词中有画,景中含情。(提示学生想象画面:一舟临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弯残月高挂杨柳梢头。)

  联系特定情境。画面出现在“酒醒”之后,离人借酒消愁,但举杯消愁愁更愁,帐饮时已然无绪,更何况酒醒之后?诗人此时,前晚“执手相看泪眼”的图景依然鲜明的留在心上,而前路是“千里烟波”,继续前行离爱人越来越远,可以想见他的心情。

  感受画面色调。古人有折柳送行的习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折柳送行,取其依依之态。另外,“柳””留”谐音,折柳赠人有挽留之意。所以古代文人写离别之情,往往要写到杨柳。清秋的晓风是凉的,恰合别后心境的凄凉。残月清冷的形象暗合凄清冷落之感。词人寓情于景,借景传情,以风之凉,月之残透露离情别绪。

  结合全诗旨趣。这首词的主题句是“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这两句叙述全篇本意,是词的主文,“今宵酒醒何处”两句烘染本意,将诗人的立意渲染为—幅深秋羁旅图。“杨柳岸”、“晓风”、“残月”三个典型意象“列锦”式的组合在一起,引起读者无尽的想象和遐思。这两句诗暗含旨趣,画面生动。

  师:整个画面的基调如何?

  生:整个画面充满了凄清的气氛。

  师:客情之冷落,风景之清幽,离愁之绵邈,完全凝聚在这画面之中。比之上片结尾二句,虽同样是写景,写离愁,但前者仿佛是泼墨山水,一片苍茫;这里却似工笔小帧,无比清丽。词人采用了画家所常用的点染笔法。“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二句点出离别冷落;“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在上两句的基础上进一步渲染这种离别时的凄清。这四句密不可分,相互烘托,相互陪衬,中间若插上另外一句,就破坏了意境的完整性,形象的统一性。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此去经年”四句,构成另一种情境。因为上面是用景浯,此处则改用情语。他们相聚之日,每逢良辰好景,总感到欢娱;可是别后非止一日,年复一年,纵有良辰好景,也引不起欣赏的兴致,只能徒增枨触而已。

  师:“此去”二字,遥应上片“念去去”。“经年”二字,近应“今宵”。在时间与思绪上均是环环相扣,步步推进。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益见钟情之殷,离愁之深。

  其以问句做结,更留有无穷意味。

  如此归纳全词,犹如奔马收缰,有住而不住之势;又如众流归海,有尽而未尽之致。

  师:我们再回头看整首词,情语在写情,景语也并非只写景,每句中都包含无限情思。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诵读时注意体会词融情入景的特点。

  再就是虚实相济。哪些写虚?别后想象。写实?别时情景。

  再想想词中的三副画,给人的感觉都是:哀婉、无奈、凄清。这是这首词的特点,也是婉约词共同的特点。

  二、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婉约词的代表作《雨霖铃》,重点让大家把握词融情入景,虚实相济的特点。另外还让大家品位词中意象,体会作者感情。在此基础上了解婉约词的风格。

  学生齐背《雨霖铃》。

  三、作业

  1、背诵诗歌。

  2、选一句诗,做幅画,再现诗中意境,体味作者感情。

  板书设计:

  雨霖铃

  上片,离别中悲痛:

  饯别景----饯别宴---饯别情----饯别景

  寒蝉、长亭、骤雨---帐饮---泪眼、凝噎--烟波、暮霭

  下片,离别后悲愁:

  虚写离情-----实写离景------虚写离思

  伤、那堪---杨柳、晓风、残月---虚设、与何人说

  雨霖铃教案三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宋词相关知识,及柳永词作的特点和创作风格。

  2积累字词及名句,流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过程方法

  1通过感受形象,领会情景交融虚实结合的写法和所表现出来的意境美,体会作者低沉伤感之情。

  2品味语言,学习艺术特色,掌握鉴赏诗词的基本技巧。

  情感态度价值

  培养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及纯正的文学趣味,使学生感受词的魅力,感受古人离别时幽怨伤感之情,伤离别,重真情。

  教学重难点:

  1、掌握虚实结合,情景交融的艺术表现手法。

  2掌握鉴赏诗歌的技巧,做到“举一反三”。

  教学方法:诵读法提问法点拨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离别是永恒话题,穿越时空,永驻于岁月长河。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江淹《别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徐志摩《再别康桥》

  二、词的相关知识

  词的起源: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并在宋代发展到高峰。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所以又称“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歌词”等。

  慢词是宋词主要体式之一,“慢”是延长引伸的意思,歌声延长,就唱鍀迟缓了。

  按长短规模分,词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一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

  有的只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

  按创作风格分,大致可以分成婉约派和豪放派。

  三作家作品简介

  (1)(约980--约1053年),福建崇安人,原名三变,排行第七,世称柳七。狂放不羁,擅长词曲,熟悉许多歌妓,经常流连于秦楼楚馆,为她们填词作曲,表现了一种浪子作风。还说“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当时有人向仁宗举荐他,但仁宗闻其名说:“此人任从风前月下浅斟低唱,岂可令仕宦!”“何用浮名,且填词去!”遂落第。柳永在受了这种打击后,别无出路,只好以玩笑的态度,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在汴京、苏州、杭州一带过着流浪的生活。大约在少年时的“怪胆狂情”逐渐消退时,才改名柳永,54岁方考取进士,做过几任小官。晚年客死襄阳,家无余财,群妓合金葬之南外。

  (2)柳永才情卓著,但一生仕途坎坷,在北宋词人中,他的官位最低,但在词却占有重要地位。他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者,也是第一个大量写作慢词的词人。他的词在当时便为人传唱,据说“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他精通音律,能自制新曲,变旧声为新声,在唐五代小令的基础上创制了大量适合于歌唱的慢词。柳永在与歌妓一起生活中得到了感情上的慰藉,同时他深深了解歌伎们的生活,同情她们的不幸遭遇。所以他的作品,很多是反映同她们在一起的悲欢离合,感情真挚。《雨霖铃》便是其中的一首,这首词写的是他离开都城汴京时与一位红颜知已缠绵悱恻、哀婉动人的别离情景。

  四解题

  《雨霖铃》词牌名,也写作《雨淋铃》。此曲就是柳永取唐时旧曲翻制而成。相传,唐玄宗入蜀时因在雨中闻铃声而思念杨贵妃,故作此曲。曲调自身就具有哀伤的成分。

  五整体感知

  1齐读《雨霖铃》(让学生感受词的感情基调)明确:哀婉、悲伤、凄清,指导诵读,纠正字音。

  2播放音频,让学生把握感情基调。

  3说说作者是如何通过写景(选择什么意象)来准确传情的。

  意象:

  蝉、长亭、雨、兰舟、烟波、暮霭

  柳、风、月

  作用:

  渲染凄清意境,烘托人物感情。

  六精读课文

  1、上阙分析: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1)起首三句写什么?是情?是景?(写景)

  点明季节、时间、地点和事件。勾勒了一个情人离别的典型环境。

  2)地点(长亭)时间(晚上)季节(秋季)提到秋季会有怎样的感觉?(萧瑟)

  明确:时当秋季,景已萧瑟;且值天晚,暮色阴沉,而骤雨滂沱之后,继之以寒蝉凄切:词人所见所闻,无处不--凄凉。景物特点:“蝉”是“寒”的,特指是秋后的蝉,秋有萧索感受,而蝉在凄凉急促地鸣叫,傍晚时分让人有落寞之感,更兼雨后带凉意。再看词人,一个“对”让我们联想到他的动作可能是“呆”对着长亭。所以,起首句已给全诗定下了基调:“凄切”。

  “都门畅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1)这写什么?(写情)明确:极写饯别时的心情,委婉曲折,欲饮无绪,欲留不能,依依不舍,难舍难分。

  2)恋人在都门外长亭摆下酒筵给他送别,然而面对美酒佳肴,词人毫无心思。为什么?

  明确:正专注于恋人,所以词中接下去说“留恋处、兰舟催发”。这七个字以精炼之笔刻画了典型环境与典型心理:一边是留恋情浓,一边是兰舟催发,这样的矛盾冲突何其尖锐。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你怎么来看待这句的意境美(引导学生发言)明确:这句写情态。语言通俗而感情深挚,形象逼真,如在目前。

  2)那么词人凝噎在喉的是什么话呢?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念去去”二句便是他的内心独白。)

  明确:这句写什么?(写景)“念”字后“去去”二字连用,则愈益显示出激越的声情,读时一字一顿,遂觉去路茫茫,道路修远。“千里”以下,声调和谐,景色如绘。既曰“烟波”,又曰“暮霭”,更曰“沉沉”,着色可谓浓矣;既日“千里”,又曰“阔”,空间可谓广矣。这样的画面给人怎样的感觉--压抑、苦闷。诗人想到前路茫茫,自己将越走越远,离心爱的人越来越远,心越来越苦,愁思也越来越深。全句写景,又全句写情。

  2、下阙赏析: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1)下片换头写情,叹息古往今来离情之可悲。“伤别离”点名这首词的主旨。“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一句,又推进一层,更何况我正在这冷落凄凉的秋季,多么难以忍受!江淹在《别赋》中说:“黯然消魂者惟别而已矣。”柳永把这种感受融化在自己的诗中,又扩大了这种感受,以“更那堪”衬托自己的离情比古人更深。

  2)“清秋节”一词,照应前面哪句?(寒蝉凄切)

  明确:前后照应再次点明离别时的凄清氛围。比起首三句的以景寓情更为明显、深刻。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1)“今宵”三句蝉联上句而来,后来竟成为苏轼相与争胜的对象。那么它究竟好在什么地方?

  明确:词中有画,景中含情。联系特定情境。画面出现在“酒醒”之后,离人借酒消愁,但举杯消愁愁更愁,帐饮时已然无绪,更何况酒醒之后?诗人此时,前晚“执手相看泪眼”的图景依然鲜明的留在心上,而前路是“千里烟波”,继续前行离爱人越来越远,可以想见他的心情。

  2)在此句中词人写到了一些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典型意象,如酒、柳、风、月,这些意象给你什么样的联想呢?请同学们给合之前所学,讨论3分钟,谈谈看法。

  明确:关于酒:常言借酒消愁,酩酊大醉后,把一切苦恼抛诸脑后,依依惜别时,“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就痛快地一醉而别。自欺欺人也好,逃避现实也罢,“醉翁之意”已不在酒了。(学生自主讨论)

  总结:柳有“留”意,残月西挂,伊人不再,晓风侵人,徒添冷意,借酒消愁愁更愁。“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作者组合了最能触动离愁的景物入词,酿造意境,增添了抒情色彩,渲染了浓烈的气氛,更能展现出微妙的心理活动,挑动读者的心弦。这两句叙述全篇本意,是词的主文,“今宵酒醒何处”两句烘染本意,将诗人的立意渲染为-幅深秋羁旅图。“杨柳岸”、“晓风”、“残月”三个典型意象“列锦”式的组合在一起,引起读者无尽的想象和遐思。

  3)词人采用了画家所常用的点染笔法。“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二句点出离别冷落;“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在上两句的基础上进一步渲染这种离别时的凄清。这四句密不可分,相互烘托,相互陪衬,中间若插上另外一句,就破坏了意境的完整性,形象的统一性。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1)“此去经年”四句,构成另一种情境。因为上面是用景浯,此处则改用情语。他们相聚之日,每逢良辰好景,总感到欢娱;可是别后非止一日,年复一年,纵有良辰好景,也引不起欣赏的兴致,只能徒增怅触而已。

  2)“此去”二字,遥应上片“念去去”。“经年”二字,近应“今宵”。在时间与思绪上均是环环相扣,步步推进。“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益见钟情之殷,离愁之深。其以问句做结,更留有无穷意味。如此归纳全词,犹如奔马收缰,有住而不住之势;又如众流归海,有尽而未尽之致。

  七整体归纳:我们再回头看整首词,情语在写情,景语也并非只写景,每句中都包含无限情思。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诵读时注意体会词融情入景的特点。词中采用了虚实相济的写法,别时场景实写,别后情景虚写,虚实相结合,营造出一种哀婉、无奈、凄清的别离氛围。

  八拓展思维:鉴赏诗歌的技巧?

  1总思路:意象--意境--表现手法--情感(通过哪些景物?景物有何特点?描绘怎样的画面?表达什么感情?)

  措施:看题目,典型景物,关键字词。

  2你最喜欢那句话?原因是什么?

  九板书设计:

  雨霖铃

  景情

  别前寒蝉骤雨长亭悲戚

  (实)

  别时兰舟烟波暮霭楚天不舍愁苦

  (实)

  别后杨柳晓风残月孤寂落寞

  (虚)

  十总结:今天我们学了婉约词的代表作《雨霖铃》,重点让大家把握词的融情入景,虚实相济特点。另外还让大家品味词中意象,体会作者感情。在此基础上了解婉约词的风格。全词以“离情”为线索来贯穿全篇。以时间而论,先点出“秋天”,后点出“傍晚”,再想到“今宵”,又遥想到“经年”,不管时间怎样变化,处处都是只写“离情”。以空间而论,从送别都门的“长亭”,到暮霭沉沉的“江上”,到“晓风残月”的远方,空间转换,仍然不离写“别情”。全篇如行云流水,自然流畅,主题突出,不愧是婉约词派的代表作品之一。

  十一作业:背诵,把词描写成片段。

  十二教学反思

高中语文雨霖铃教案3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45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