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说读书笔记800字5篇

若水1147 分享 时间:

《浮生六记》是清朝长洲人沈复的自传体散文,本书已经流传了二百余年,可以说影响了好几代人,这本书如今又在市面上出现,说明人们对于此类文学的热衷。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浮生六记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浮生六记读后感1

在阴雨连绵的夏日,读一部《浮生六记》,感受“浮生若梦,为欢几何”的无奈之憧憬,感动于沈复与陈芸简单平凡却又充满诗情画意的爱情。

《浮生六记》一书分为《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六部分,分别记录了沈复与妻子陈芸相依相伴、游历田园山水以及沈复在妻子去世后经历各种艰难困苦与人生坎坷、痛失爱子与父亲等故事。所记所叙虽然都是日常琐事、平淡无奇,却情真意切、秀丽清新,毫无忸怩作态与过分讲究学究之气之意,读来如一股清风扑面却又拂进心房,感人肺腑,让人不禁泪如雨下。

书中最令我感动的便是沈复与陈芸的爱情,他们坦诚相待至死不渝,一生平凡却光明磊落、善良美好、超脱世俗。书中写陈芸道:“其形削肩长颈,瘦不露骨,眉弯目秀,顾盼神飞,唯两齿微露;似非佳相,一种缠绵之态,令人之意也消。”这是沈复眼中的陈芸,由此便可看出沈复对陈芸的爱意之浓烈。此处为沈复记叙婚后生活的开始,往后,二人看花枝堆锦绣,听鸟语弄笙簧,一任他人情反复,世态炎凉,优游闲岁月,潇洒度时光,令人羡慕不已。但二人之间终有不幸,嘉庆八年陈芸离世,离世当晚本应避着,沈复却因不舍陈芸,欲与其魂魄短暂相聚而克服恐惧,可见其对陈芸的情之深、意之切。陈芸死后,沈复可谓是:“从此熙熙攘攘,又不知梦醒何时耳。”二人曾只为了看月亮而到亭中对酒闲谈,此可谓人间至简至真之幸福,二人单纯朴素地相伴,只为了快乐与幸福,将一切杂事繁乱挡于心外,令人深深感动。

纵观全书,两人的恋情并非旷世绝恋,也并不惊天动地,更未被后世传颂成千古名唱,却容易让人铭记于心,久久不能忘怀夫妻间饮茶谈诗论词,春日三白(沈复字三白)携芸远足,夏日因芸头戴茉莉花夫戏妻谑,笑俗为雅,二人都想给对方带去最单纯的快乐,虽处于封建社会彼此间却平等相待,超前的思想令人赞叹不已。然而世事无常,终归是“夫妻恩爱不到头”,三白失妻之恨令人唏嘘不已……

书中曾写道:“世事茫茫,光阴有限,算来何必奔忙!人生碌碌,竟短论长,却不知荣枯有数,得失难量。”这是沈复饱经磨难后的人生感悟,也许是对生命的一种释然。但在我看来,纵然世事茫茫,光阴有限,也要为了自己的梦想与追求二而奔忙。虽然在奔忙之时,自己可能会受伤、会失去、会劳累,但为了梦想奔忙过,即使最后失败了也毫无遗憾。虽沈复对安静闲适人生的追求也不无道理,但我更倾向于追求拥有有意义的奔忙的人生。因为在我看来,只有活在奔忙之中才能看到安宁闲适的.可贵并珍惜这种生活,倘若一直处于安静闲适的生活之中,终会对这种生活感到厌倦,到最后甚至连人生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都想不清楚。可贵的事物正因为稀少难得才显得可贵,若每日均可得知,何来可贵?且不奔忙,也未必能得个安宁闲适。

“荣枯有数,得失难量”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正是人生的神奇之处。“难以计量的得失”会让我们的生活有惊喜也有惊吓,这便使人拥有了一段波澜起伏的人生,不至于平平淡淡。虽平淡实为生活之根本,但这平淡也是有快乐、有真情、有情调的平淡。同一件事情,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其情如此,令人唏嘘。

浮生六记读后感2

《浮生六记》道:“富贵贫贱,总难称意;知足即为称意,山水花竹,无恒主人,得闭便是主人;人心至灵至动,不可过劳,亦不可过逸,惟读书可以养之。闲适无事之人,整日不观书,则起居出入,身心无所栖泊。耳目无所安顿,势必心意颠倒,妄想生嗔,处逆境不乐,处顺境亦不乐也.......”

阳明先生曰:“只要良知真切,虽做举业,不为心累。且如读书时,知强记之心不是,即克去之。有欲速之心不是,即克去之。有夸多斗靡之心不是,即克去之。如此,亦只是终日与圣贤印对,是个纯乎天理之心。任他读书,亦只是调摄此心而已,何累之有?”录此以为读书之法。

有鉴于此,愿心灵探索之旅的扬帆起航能与大家共同探讨分享人生的喜怒哀乐!

现借千古奇文《寒窑赋》与大家分享,失意之时读之,能舒缓郁闷之心,得意之时读之,能平抑高傲之心……。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蜈蚣百足,行不及蛇;雄鸡两翼,飞不过鸦。马有千里之程,无骑不能自往;人有冲天之志,非运不能自通。

盖闻:人生在世,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文章盖世,孔子厄于陈邦;武略超群,太公钓于渭水。颜渊命短,殊非凶恶之徒;盗跖年长,岂是善良之辈。尧帝明圣,却生不肖之儿;瞽叟愚顽,反生大孝之子。张良原是布衣,萧何称谓县吏。晏子身无五尺,封作齐国宰相;孔明卧居草庐,能作蜀汉军师。楚霸虽雄,败于乌江自刎;汉王虽弱,竟有万里江山。李广有射虎之威,到老无封;冯唐有乘龙之才,一生不遇。韩信未遇之时,无一日三餐,及至遇行,腰悬三尺玉印,一旦时衰,死于阴人之手。

有先贫而后富,有老壮而少衰。满腹文章,白发竟然不中;才疏学浅,少年及第登科。深院宫娥,运退反为妓妾;风流妓女,时来配作夫人。青春美女,却招愚蠢之夫;俊秀郎君,反配粗丑之妇。蛟龙未遇,潜水于鱼鳖之间;君子失时,拱手于小人之下。衣服虽破,常存仪礼之容;面带忧愁,每抱怀安之量。时遭不遇,只宜安贫守份;心若不欺,必然扬眉吐气。初贫君子,天然骨骼生成;乍富小人,不脱贫寒肌体。

天不得时,日月无光;地不得时,草木不生;水不得时,风浪不平;人不得时,利运不通。注福注禄,命里已安排定,富贵谁不欲?人若不依根基八字,岂能为卿为相?

吾昔寓居洛阳,朝求僧餐,暮宿破窖,思衣不可遮其体,思食不可济其饥,上人憎,下人厌,人道我贱,非我不弃也。今居朝堂,官至极品,位置三公,身虽鞠躬于一人之下,而列职于千万人之上,有挞百僚之杖,有斩鄙吝之剑,思衣而有罗锦千箱,思食而有珍馐百味,出则壮士执鞭,入则佳人捧觞,上人宠,下人拥。人道我贵,非我之能也,此乃时也、运也、命也。

嗟呼!人生在世,富贵不可尽用,贫贱不可自欺,听由天地循环,周而复始焉。

浮生六记读后感3

初见这本书时,它被放在书店的书架上,首先,是它的素雅洁白引起了我的注意,然后,便是书封面上那几个淡淡的文字“浮生若梦,为欢几何”让我有想要阅读它的冲动。

《浮生六记》为清朝苏州人沈复所著,因同为苏州人,便对书中所写的园林有一种亲切之感。沈复居于沧浪亭旁,他的家也是园林一样古色古香的建筑。书中有介绍园林的地方,我因幼时去参观过,能大致在脑海里勾画出园林的样子,便不觉得枯燥乏味。

这本书让我印象深刻的,并不是沈复,而是他的妻子陈芸。正如林语堂先生所言:“芸,我想,是中国文学中最可爱的`女人。”,芸娘的可爱之处在于,在一个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时代,她生而颖慧,幼时“即能成诵”《琵琶行》,还自己学会吟诗作对,对于诗歌,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她的可爱之处还在于,她贤淑能干,懂插花、叠盆景、焚香、画虫草,还自己设计出活花屏和梅花盒。梅花盒很漂亮精致,是一种食盒,形如梅花,内置中五六只瓷碟,装上饭菜,如装于花瓣中。芸娘还曾女扮男装,同沈复一起参加庙会。因那时并不是一夫一妻制,芸娘还真心真意的帮沈复物色小妾,要既漂亮又有韵味才行,后遇到憨园,芸娘很喜欢憨园,但因种.种原因,沈复未能娶到憨园,这也让后来芸娘的病情更严重。

《浮生六记》中的闺房记乐是它的独特之处。正如陈寅恪指出:“吾国文学,自来以礼法顾忌之故,不敢多言男女间关系,而于正式男女关系如夫妇者,尤少涉及。盖闺房燕昵之情意,家庭迷盐之琐屑,大抵不列于篇章,惟以笼统之词,概括言之而已。”一般人不会写闺事,夫妇生活,而沈复以直率平实的语言叙述闺中乐事,写出了夫妇之间真挚的爱情,琴瑟和鸣,伉俪情深。后来,沈复仕途坎坷,芸娘病重,家中贫穷,生活艰难,芸娘仍为沈复想办法赚钱,去讨一份工作。这夫妇之间的真情令人感动,不幸的是芸娘红颜薄命,沈复漂泊各地。

“浮生”应就是指沈复浮荡不定,如浮萍般的人生。他的前半生,与芸娘在一起的时光虽短暂,但很欢乐,美好,但相比较他后大半生坎坷游历,那些欢乐的时光便如梦境一样虚幻飘渺,昙花一现。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浮生六记读后感4

清秋夜雨,灯影映窗红。看完了 浮生六记 也该写点什么很少看这种言情类的货色,但,我感动于沈复与陈芸的爱情。我赞慕着他们的平常生活的诗情画意,我倾心于他们的诚挚恩爱至逝世不渝,我仰望着他们毕生平常却心怀磊落,心无羁绊,超然脱于尘俗。

《浮生六记》,分为《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崎岖记愁》,《浪游记快》,后两记疑是伪作《中山记历》和《摄生记逍》,这个我是百度来的。这是一本自传体散文集,四记交叉相联,所记所叙固然都是日常琐事,平铺直叙,然情真意切,一点不腼腆作态,更无学究之气,惟是灵秀冲淡,读来如一缕嫣然清风渐渐拂面。

打开《闺房记趣》,沈三白刻画了一个清丽灵妙的女儿形象:“其形削肩长项,瘦不露骨,眉弯目秀,顾盼神飞,唯两齿微露,似非佳相。一种缠绵之态,令人之意也消。” 这是他年少时初见陈芸的情景。 那夜,芸给他吃自制的腌菜暖粥,吃的正香时,芸堂兄挤身而入,戏谑笑道:“我要吃粥你不给,本来是专门给你夫婿筹备的!” 呵呵,当时沈陈二人就酡颜了。读此处我亦莞尔微笑,圆满姻缘一粥引之。

尔后便是两人成亲,一段最幸福美妙的时间。我一遍遍地被他们的真爱打动着。他们的恋情并不惊天动地,也非旷世绝恋,更非千古名唱。我只是为他们最平凡最轻微的日常生活中点点滴滴而深深激动。

夫妻饮茶谈诗论词,芸曰:“杜(甫)诗锻炼精绝,李(白)诗洒脱落拓;与其学杜之深严,不如学李之生动。”

春景,三白欲携芸远出远足,芸巧扮男装,见人问则以表弟对之。呵呵,竟无人识辨。

夏日,芸头戴茉莉花,三白戏谑说佛手为香之君子,茉莉为香之小人,何以亲小人而远君子,芸亦笑说:“我笑正人爱小人。” 夫戏妻谑,笑俗为雅。

浮生六记读后感5

初识《浮生六记》,是因为人教版教材中有一篇《童趣》,文章挺有韵味。当时就觉得作者沈复真是一个有情趣的人。

今读《浮生六记》,却发现沈复之所以有情趣,除了和他自身的爽直性情有关,还因为他背后有一个更有情、有趣、有才的贤惠妻子。林语堂先生曾把这本书翻译成英文,介绍到国外,可见他的喜爱,而且对沈复的妻子陈芸也有很高的评价,称之为“芸是中国文学中一个最可爱的女人。”是啊,读了这本书,才发现陈芸怎一个可爱了得。

陈芸虽自幼聪颖,但四岁即丧父,生活的艰辛并未让她变得粗俗鄙陋,反而更加自信优雅。她不但靠女红养活一家,而且成为自学认字的才女。和沈复结为夫妻后,两人志趣相投,夫唱妇随。沈复赞妻曰,蕙质兰心,神采飞扬,视为知己。陈芸则待人温柔谦恭,处事井井有条,闲暇之余还能陪伴夫君“研习书卷,谈论历史,品月评花”,犹如神仙眷侣,羡煞不少人。

在沈复的心中,对爱妻一直赞赏有加,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得到。因为两人不但可以共话诗文,就连夫君的兴趣爱好,陈芸亦是如影相随、献计献策,实乃锦上添花,让人叹服。如沈复喜欢花草,对盆景插花也挺有研究,陈芸为其推荐绘画之中的“草虫之法”,仿效之后,看到的人无不叫绝,沈复赞曰:“今恐未必有此会心者矣。”还有陈芸教华夫人的两个女儿做“活花屏”,在乡间,一切藤本香草植物随地都能拿来使用编织,确是乡居的绝佳方法。

人们常说,“贫贱夫妻百事哀”,可沈复和陈芸夫妇不是这样,在穷困潦倒之时,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生活就是生动地活着”,这当然是靠了陈芸的一颗慧心和一双巧手。虽然生活不宽裕,但沈复是个有生活情趣的人,爱喝酒爱交友。陈芸就用惠而不费、价廉物美的烹调手段,把瓜蔬鱼虾做出了意外的好味道。当家里朋友络绎不绝时,她竟卖了自己的钗子来做沽酒的费用,没有半点犹豫之色。沈复的小帽领袜等衣服的边角,都是她自己织作的,衣服破了,她便有法子移东补西,总之能让衣服整齐洁净,既能见客人,也能家常穿着。房间暗,就用白纸糊了墙壁变亮堂;窗外无栏杆感觉空洞,就用竹帘代替,横竖交错,寻旧布条裹住缝上,达到了有遮拦、做装饰、不费钱的效果;荷花初放时节,芸用小沙囊,撮少许茶叶,放于荷花心,第二天早晨取出,烹了雨水来泡茶,香韵尤其绝妙。

这就是那个会过日子、富有情调的芸娘,她用自己的贤惠智慧、温柔宽容、感性优雅,把平凡的甚至困顿的'生活过成了一首诗,一首清新美丽的写意诗,一幅画,一幅淡雅隽永的水墨画。

一提起“安贫乐道”,我们总能想起刘禹锡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豁达乐观;周敦颐的“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傲岸;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恬淡,《浮生六记》让我们又认识了沈复陈芸夫妇,真可谓是“安贫乐道”的典范,如芸所说“布衣菜饭可乐终身”。读了《浮生六记》,我们方能真切感受到“安乐”的奥秘。

纵观全文,沈复是不幸的,爱妻早逝,徒留伤感;但沈复又是幸运的,能拥有陈芸这样的聪慧雅致、富有才情的女子,夫复何求!

回归现实,我们常常感叹,生活如此平淡,或者生活如此艰难,看来还是缺少像沈复陈芸夫妇二人的真心真意真性情啊!若是今后能学到心中有真意,把生活过得有情趣,也算是没有白读此书啊!

后记:虽然对沈复的真性情很是欣赏,但对于他作为男性,有陈芸这样的爱妻,还流连于之场所(纵然有时代的局限性),真的不赞同,还有陈芸主动为丈夫纳妾之事,对公婆的隐忍,看了实在让人心疼。不过,沈复能把这些如实写出,也实在是难能可贵了,正如他在前文所说,记的是实情实事,这也算是体现了他心中的真意吧!或许,这正是这本书的魅力所在!


白说读书笔记800字5篇相关文章:

圣经读书笔记800字5篇

常识读书笔记800字5篇范文

丁立梅散文选读书笔记800字5篇

根鸟读书笔记800字5篇

城南旧事读书笔记800字5篇

《月亮与六便士》读书笔记优秀范文800字5篇

高老头读书笔记800字5篇

常识高中读书笔记800字5篇

稻盛和夫读书笔记800字5篇

药读书笔记800字5篇

白说读书笔记800字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84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