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1000字议论文作文大全

若水1873 分享 时间:

写作文时可以草拟一份提纲,根据积累,理清文章脉络,必要时,灵机一动的名言警句也标注旁边,有时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高一1000字议论文作文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高一1000字议论文作文1

苏轼在其《赤壁赋》中慨叹:“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身处这个变幻莫测、气象万千的世界,我们自身也不断发生着改变。由一时看去,强与弱似乎天壤之别,难以逾越,但若放开眼界,从长远来看,又将如何呢?

正如毛泽东同志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所述:“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强弱之变,正如人的身体状况,是时时变化的。生而强大依之恃之,强者未必恒强;生而弱者不自我放弃,弱者亦可转化为强。当前,世界正进入百年未遇之大变局,我们更应合理看待强与弱的关系,巩固强项而不滥用,补齐短板而不自弃,以“居弱图强绽光芒,风物长宜放眼量”的气魄与格局,行稳致远。

以强自恃,滥用天资,可使强者落寞沉寂。

君不见,当年“秦皇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何其威风!一面勤于政事,日理万机,建成千秋功业。一面又恣意所为,赋敛无度,穷奢极欲,横暴跋扈,从而埋下灭亡祸根。秦帝国二世而亡,身死族灭,为天下笑,其教训颇为后世所借鉴。君不见,“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西楚霸王,虽然地位显赫、兵力雄厚,却自矜功伐,鼠目寸光,他的胆略和骁勇中夹杂着粗俗与盲目,在经历楚汉之争后,项羽竟败给了曾经那个根本不能称之为对手的刘邦,落得霸王别姬、乌江自刎的可悲下场,为后人唏嘘不已。

由此可见,强者不一定始终是强者,毕竟,“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至强,最终也许会转化为至弱。因为天资不似“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可以“取之无禁,用之不竭”。生而强大固然难得,但更难得的是如何守成,使强者恒强。愚以为,强者居安思危,克勤自律,让这份强力物尽其用,不因骄矜自傲的滥用而枯竭落寞,方为上策。

居弱图强,补齐短板,可使弱者绽放光芒。

君不见,“当代愚公”毛相林不等不靠,敢想敢干,七年坎坷,敢向绝壁要天路,最终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君不见,中科院博士黄国平真情剖白:“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论文送到你们面前”。他在博士论文《致谢》中回顾自己如何一路走出小山坳、二十二载求学路上和命运抗争的故事,打动无数网友,让人热泪盈眶。

身为弱者,当以毛相林、黄国平等为标杆,正视其弱,以求增益不足,臻于至强。王勃曾言:“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冯骥才也说:“生命的力量在于不顺从。”的确,不安于劣势,不屈于逆境,正是人性光芒闪耀之处,亦是人生价值达成之所。于这些奋斗者、抗争者而言,身处劣势,让他们发现了自我提升的空间;身为弱者,让他们深信拼搏的价值,负重前行的人生也因此不再满是泥泞。

强而不恃,弱而自勤,可使天地万象更新。

所谓强弱之辨,从来不是固化的标签,而是一把浮动的标尺,提醒强者仍有更强者,切莫固步自封,滥用其长处;鞭策弱者勤自锻炼,向上向好发展。强与弱的无形相化,乃使万

化皆变,万象更新。“风物长宜放眼量”,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坚持读书、学习、思考,不断打破知识边界,不断更新思想观念,在新时代的洪流中,勇担新青年的时代重任,处强不自恃,居弱而图强,绽放自己的独特光芒。

高一1000字议论文作文2

作家白落梅曾言:“要相信你自己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没有必要活在别人的风景里仰视。”

的确,世间芸芸众生,纷呈万象,构成了最美的风景,而每一道风景都是独一无二的。身为弱者又何妨,古语有之云:“勤能补拙。”其为强者又如何,如果一味居功自傲,必将黯然凋零。所以,没有必要去沾沾自喜,更不必悲天悯人,把握好自己的状况,相信自己,其实我还好。

宇野千代说过:“弱点不是拿来隐藏的,而是拿来利用的。”日本女作家齐藤里惠长相可人,但天生口哑,无法说话。高中时又因成绩差被退学,退学后染上了酗酒的恶习。在朋友的帮助下,她到一间酒吧任职陪酒女郎。一次一位客人一直抱怨是是非非,她便在纸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辛与幸只有一笔之差,一步之遥。所谓辛苦,正是通往幸福的途中。自此之后,齐藤里惠抛开过去的不快和天生的缺陷,无法用嘴说话,她便用一支生花妙笔,写下了许多美丽的句子,成了享誉盛名的作家。曾经在他人眼中的坏女生,曾经歆羡别人天生健全的自卑女孩,如今已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沈从文先生说:“正视自己的弱点,正是一个人伟大的开始。”如果齐藤里惠一味地活在自卑中,总想着自己的短缺处,那她也不会是现在的自己,日本的文学殿堂里也就缺损了一个耀眼的明珠。

强者不可喜,弱者不可卑。生命就是一个不断转化的过程,你只管努力,其他的交给有时间。舒婷曾言:“心境,心态的差异犹如不同程度的光折射在山水上,衍出千变万化的景观来。”

“就算没观众,自己第一个被感动。”当俞灏明的歌声流转于我们的耳畔时,我们知道,曾经阳光如他在经历了毁容之后依然坚强,振作起来,用歌声完成人生逆转;滴滴公司首席执行官柳青并没有因为父亲柳传志而在蜜罐中过活。进高盛,升经理,创滴滴,做融资,全凭自己的能力。即便是身患乳腺癌,也不忘记自己是滴滴的总裁,员工都要领薪水,一边同病魔抗争,一边正常工作,赢得了社会和员工的尊重。身处困顿之境,摆正好自己的心态,相信生命不会辜负每一份感动,必将奉上一个更美好的自我。

反观当下,那些生活优渥,聪明伶俐如方仲永的年轻人,没有认识到学业的重要性,贪图安逸,不去奋斗,沉溺网游,自甘堕落,空负一副新青年的美好模样,最终泯然众人矣。部分事业有成的成年人利令智昏,沉迷权钱的交易不能自已,全然断送了之前努力的积淀,变成了人人喊打的老虎、苍蝇,这实在令人扼腕叹息。

《纸牌屋》里经典之句:“一个人的品性不取决于他怎样享受胜利,而在于如何接受失败。”无论自己处于何等境地,都要清晰地认知自己,努力提升自己,让自己的弱势得以改变,让那与生俱来的的优势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让自己的青春熠熠生辉。

高一1000字议论文作文3

逆锋起笔,中锋用笔,停滞迂回,描而为“人”。字如人生,人生若能悟得其中要义,造此三境,自也可得有为,成圆满。且听细说……

逆境中,缓缓出头,厚积薄发

居逆境中,周身皆针砭药石,砥节砺行而不觉。人生路上,荆棘处处。而身处逆境,当有穷且益坚的毅力,不坠青云的志向,积小流,砌累土,厚积薄发。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可见,成大事者,即使在逆境中也应不弃不馁,不急不躁,缓缓用力,最终腾跃而上。而蛰伏之后,便是兀自努力。

奋斗时,谨行致远,不偏不倚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这是几千年以前,孔子所提出的一个至高至善的为人境界。几千年后,中庸之道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当今社会,机会与挑战并存,故而更需要“中不偏,庸不易”的思想内核,方能在纷繁芜杂的社会中站稳自立。具体说来,就是拥有一技之长,得到一己之位,在其位尽其力,不忘初心,无论顺逆,中正平和,凡事不偏不倚,如此方能得长长久久。草根博士黄国平就是中庸之道的最好践行者。从小失去双亲,成长路上艰难困苦,每一步都走得那么不易,却靠着对未来的憧憬,坚定不移的信念,一路拼搏,读到博士。一封《致谢》感动无数网友,爆红之后,他前行的脚步并未停止。屏蔽所有浮华,继续潜心科研,以余生之力回报祖国和人民。黄国平像一缕春风,吹进了万千人民的心里,也为当今社会树立起了一根正确的价值标杆,中庸之理,无论何时,都可成为人立之于世的行事之道。

成功后,善刀而藏,巅而不露

培根说:“顺境的美德是节制。”而一代名厨庖丁深谙成功之道,依理谨慎解牛之后,踌躇满志,善刀而藏,敛其锋芒。文惠君由庖丁之言悟到了养生之道,而我们也收获了人生之学。成功不易,守护更难。古今中外,无数事例告诉我们成功之后若不懂隐其锋芒,最后势必一败涂地。关羽败走麦城,项羽自刎乌江,曹操被火烧连营,拿破仑惨遭滑铁卢……处顺境内,眼前尽兵刃戈矛,销膏靡骨而不知。所以,我们需要以史为鉴,要像毛主席在《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所提出的“戒骄戒躁,永远保持谦虚进取的精神”,顺境不惰,逆境不馁,以心制境,方得久安。

综上而知,若能为此三境,人生自能通达有为。人如此,治国亦如是。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顽强的中国人民忍辱负重,浴血奋战,将一个四分五裂、满目疮痍的中国归于完整;几十年的建设之路,一步一趋,走得谨慎却从未行差半尺,一路不偏不倚;如今以昂扬之姿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强盛如此,却从不锋芒毕露,恃强凌弱,反而谦虚为怀,脱贫攻坚、一带一路,自主创新,向世界展示着全新的中国面貌。

建设祖国的接力棒已经交到我们手上,我们应该更加克己复礼,勇攀三境,成有为之人,共建更美中国!

高一1000字议论文作文4

先人为躲避外世纷扰,举族遁入山林,绝迹于世。

后人为冲破闭塞,劈山凿道,斫榛焚茅,只为取得与外界微茫的联系。

大山是一堵屏障,横亘在人与社会之间。它斩断了社会对个人的纷扰与逼压,为渴慕宁静、伤痕累累的避世者保存了最后的清静之所;却也剪断了渴望展翅高飞、摆脱桎梏者的羽翼,令其望洋兴叹。入山与出山,是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抉择,而这座大山,便是永远高悬于世人心间凝重而无可奈何的矛盾,是进是退,是出是入。

大凡圣人与俗人都避不开这一矛盾。春风得意时,我们一心乘风破浪,策马扬鞭,许下宏图大志,唯恐时不我待;而一入阴郁之境,膨胀之心又急剧坍塌萎缩,陷于低迷的循环,只愿沉入暗处独饮伤痛。入世如孔子,亦知道之不行,“吾已矣夫”,“乘桴浮于海”;豁达如苏轼,念起宦海沉浮、人生漂泊,亦长歌当哭,“孤客自悲凉”,“归来欲断无肠”。面对进与退这一人生矛盾,没有人能真正豁达释怀,一笑了之。人生于世,个人与外世的周旋本布满荆棘,时而畅通,时而坎坷,而情随世迁,感慨系之。

人的天性中有保全自我的因素,又有出山入世的欲望。人们不甘囿于自我的孤寂,试图融入社会的大酱缸中。然而,入世意味着要与社会缔结契约,势必要让渡部分权利,侵占完全的自我。这一缺损引发人们自保的天性,产生对外界的斥力。当世界不断压缩自我,裹挟个人往不情愿的方向前进,以至陷个人于绝境时,人于是不堪其扰,退却之心遂生。人们便是在这一对吸力与斥力间,在个人与社会的碰撞、交融、分离中,在进与退的矛盾运动中,一路风尘,一路劳顿,一路憔悴,一面高歌奋力前进,一面不时忧虑地回望。

进退之难终不可免,人们所能把握的,或许只是两者间微妙的平衡,在人与社会之间寻求平衡点。五胡乱华之际,河西学者遁入祁连山谷,凿窟耕读,于乱世中开化一方,保存文脉,传承儒学道统;于起用时赴命东迁,为国制礼作乐,为后世之一统熔铸文化根基。河西儒者真正践行了“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准则,坚守了属于学者的灵魂净土。孤傲厌世者为全身之察察,逃入山间云深不知处;鸢飞戾天者为争名逐利,全身扑入泥潭与世人皆浊。在进与退间保持平衡,或许是在山麓搭一间栖身小屋,进则出山,退则入山,永远与社会他人保持联系,却不陷入纷争之旋涡。

在南非荒漠有一种生石花,休眠期时与砂石无异,而短暂的雨季一到,立刻花开艳丽,于转瞬之际享尽绚烂至极,随后归于沉睡。在进退间周旋,就如生石花,逢时则生,时去则凋。世界不能为我们所掌控,我们所能把握的,或许只有我们自己、我们面对旋转飞驰的世界的态度。

前人为退而入山,后人为进而出山。人类数千年的沧桑历史便凝炼于这一出入轮回间。

高一1000字议论文作文5

强弱嬗变,古今之鉴何其多也。

我首先想到的是《伶官传序》。欧阳修在叩问五代历史之后感慨: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而身在20世纪初期中国贫弱交加风涌云卷之中、意图谋中国之出路的毛泽东,定有更加切身的体会,于是一篇《体育之研究》以身体的健弱为喻,深刻揭示了弱者可由“勤自锻炼”而变强,而强者因凌弱失道亦可“转为至弱”的道理,这不仅暗合百年中国发展的规律,更对今天的我们有极强的警示意义。

生而强者如果不用其强,甚至滥用其强,那最终也会转为至弱。《伤仲永》的教训声犹在耳。《滕王阁序》自是千古奇文,王勃本来惊才绝艳,鸿图大展指日可待,然而他自大冒进,最终亲手将自己的前途葬送;“日不落帝国”走向沉寂的历史警钟长鸣;而秦灭六国一统天下,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然而最终荒淫无度,“戍卒叫”“函谷举”,何其“衰”也;由此观之,虽有千里之能,应该更注重后天的“人为”。唯有清醒的自我认知,崇高的目标追求,自信的正义道路才能避免“转为至弱”的黯淡下场。

而若是生而弱者,妄自菲薄,自卑自弃也大可不必。但凡堪当大任之人,则必须接受命运的苦涩,若非如此,则又如何去感受那片甘霖的可贵?“三轮车夫博士”蔡伟,虽高考落榜,只能通过摆摊艰难生活,但他从未放弃对古文字的热爱,最终被知名大学破格录为博士。通过自己努力走出大山、感动全中国的黄国平博士亦是如此;中国共产党最初召开一大时全国只有五十几个党员,当年的旁观者自然是嘲笑黄毛小儿不知天高地厚。可是他们“勤自锻炼”,在中华沃土上以星星之火燃起红色火焰,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如今正带领我们走在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之上!我想,正是这种不向命运屈服的精神和“勤自锻炼”的奋斗,才最终能换来这“曾益其所不能”的结果。

揆诸当下,我们中国发展已然进入全新时期,高速列车、深海潜航、超级基建、航天工程、5G通信……一张张中国名片让世界眼前一亮。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全新起点上,我们自然应该思考持续发展之道,但我们也必须充分警惕“强大”带来的幻象;我们远不能沉浸在自我感动之中,而应该正视中西方在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上的差距,以不断看齐、超越自己的精神向远方和未来求索。

而当代中国青年,作为国家发展的青春力量、中流砥柱,更应该明白“事在人为,人定胜天”的道理,更应该明白唯有乾乾之心才能行稳致远。百年前的青年可以通过“勤自锻炼”由至弱转为至强,当代中国青年也须通过“勤自锻炼”让我们深爱的祖国由至强变更强!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就让我们吾辈青年凭着“人为”之风,生羽翼,直上云霄;就让中国乘着自强自健之风,扬远帆,破万里浪!


高一1000字议论文作文大全相关文章:

高一议论文满分作文5篇

高一议论文800字范文5篇

3篇精选高中优秀作文范文1000字

高一议论文优秀作文5篇

议论文高一优秀作文5篇

以成长为主题的作文1000字

高一期末考试作文议论文范文5篇

2019年关于高一写人经典作文1000字参考范文【五篇】

梦想作文900字议论文

1000字毕业作文高中优秀作文精选5篇

高一1000字议论文作文大全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896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