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祠作文说明文

若水1147 分享 时间:

陈氏书院,俗称陈家祠,位于广州市中山七路。陈氏书院筹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二十年(1894)落成,是广东省各地陈氏宗族共同捐资兴建的“合族祠”。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陈家祠作文说明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

陈家祠作文说明文1

陈家祠坐落于广州市的荔湾区,它散发着浓郁的古风情,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这就是我要推荐给同学们的好地方。

走到大门两侧的外墙,能看到雕刻着各种故事的挂线砖雕,而“挂线”形容雕刻得精美。仔细观察的话,你还能发现上面刻着很多的人物。其中一幅《刘庆伏狼驹图》讲述的是北宋大将军刘庆驯服狼驹的故事。看着眼前这幅《刘庆伏狼驹图》,仿佛这匹凶猛的狼驹在我面前跳跃,只见刘庆大将军突然俯身到它身上,一下子把它降伏了。这些挂线砖雕真是精细,把这些故事刻画得活灵活现!

走进大门后,映入眼帘的是一扇巨大的木门,门上雕刻着精美的木雕。它们不仅仅是镂空雕刻,还是两面对称的!灵巧逼真的酒杯“加官进爵”、精致大气的“岭南第一福”跃然于木门上。它们甚至藏着吉祥的寓意:“加官进爵”暗藏升官发财之意、“岭南第一福”则蕴含多福多寿之意。我不禁起赞叹古人巧夺天工的技艺,感叹他们细腻、缜密的心思。

穿过木门,我们来到了月台,这里有着中西合璧的结晶——铁铸栏板。栏板是由西方的建筑风格——铁筑制而成。而上面刻着中国的传统图案:有展翅飞翔的凤凰、有威风凛凛的麒麟、有气吞山河的龙等中国古代神兽。它们栩栩如生,仿佛要冲出铁板跃于眼前。在栏板上方的石柱也刻有许多石雕,上面雕刻着杨桃、凤梨和荔枝等岭南地区盛产的水果。这些水果惟妙惟肖,仿佛还飘来阵阵果香,引得我们垂涎欲滴。

同学们,这就是我要给你们推荐的好地方——陈家祠。在这里不仅可以了解深奥奇妙的岭南艺术文化,更可以知晓各种妙趣横生的历史故事。参观过后,你肯定会和我一样为岭南艺术有这么深厚的文化而自豪!

陈家祠作文说明文2

昨天,我们去参观了一个很有趣的地方,你们知道我们去的地方是什么名字吗?我来告诉你吧,那里叫做陈家祠。

一走进陈家祠,我抬头看到门口有两个又高又圆,好像大鼓一样的东西,老师讲给我们听:“这是门当,只有当官的家庭才有,而且官当得越大,门当就越大越高。”我心里想:“哇,这门当比我高哦,肯定这里的人当很大的官啊!”

陈家祠的大门很高,好像有几十米吧,在那里还有两个很大的狮子呢,看起来陈家祠显得很威武!我还看到两位高大的门神贴在大门上,我们的老师说:“两位门神的故事是这样的:从前有一个皇帝每天都做噩梦,有两个人愿意帮他就站在门那里,那天晚上皇帝睡得很香,从那时起,人们就把他们的样子画出来贴在门口,我看着这个高大的门和两位威风的门神,想着:“哇,真了不起啊!”

我最喜欢看的东西是象牙雕,因为我从来没有看到那么美丽的象牙雕,比如这个牙雕是用整个大象的牙齿做成的:它看起来很像一个号角,上面雕刻着各种各样的小动物,有一个阿姨跟我说:“如果想做一个象牙雕,必须要很有耐心,慢慢的雕刻,一件牙雕要做好几年才能成功。”

我还看见另外一座用象牙雕成的桥,在这座小小的桥上刻着许多树,还有几座小小的房子。这座桥可真精美!我仿佛陶醉了,心想:如果把这个美丽的桥买下来了,肯定要好几十万啊!

看完了象牙雕我们又去看瓷画,我看到一幅瓷画很美,那里画九个女孩:有的在玩,有的在跑,有的再睡觉,有的在玩游戏……

我看做瓷画的人很辛苦,要在哪里画好几个小时才画完,而且他画得很好啊,我真想去学瓷画啊

这是我们留学生班2015年第一次外出,我不仅玩得很开心,而且在我参观象牙雕和瓷画的过程中还知道了不管做什么事情要坚持才能成功的道理。

陈家祠作文说明文3

坐落于广州市中山七路的陈家祠堂又称“陈氏书院”,始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光绪二十年(1894年)落成,它是由清末广东省七十二县的陈姓联合建造的,是广东省著名的宗祠建筑。陈家祠堂的建筑结构可分为三轴、三进,建筑面积达8000平方米。祠堂的每进之间既有庭院相隔,又利用廊、庑巧妙地联接起来。整个祠堂共有九座厅堂,其中各种各样的装饰随处可见。院落、祠堂的整体布局上下对称,殿堂楼阁,虚实相间,气势雄伟。

陈家祠的建筑风格以装饰精巧、富丽堂皇而著称于世。木雕、石雕、砖雕、泥塑、陶塑、铁铸工艺等各种各样的装饰,遍布在内外的顶檐、厅堂、院落、廊庑之间。既有大型的制作,也有玲珑的小作品,装饰风格或粗犷豪放,或精致纤巧,各具特色。祠前的壁间有六幅画卷式的大型砖雕,每幅砖雕长达4米,是用一块一块的青砖雕刻好了以后再连接成一体的,立体、多层次的画面里有神话传说、山水园林、花果禽兽、钟鼎彝铭等等,就像是民间的艺院一般。书院中数量最多、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是木雕艺术。首进头门梁架上雕的“王母祝寿”、“践士会盟”等就是取材于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的木雕。而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三国演义》中曹操大宴铜雀台一组,描绘曹操坐在铜雀台上观看校场各员大将比武的场面,突出刻划了徐晃与许褚在比武后为了锦袍而争夺得难解难分的情景。

陈氏书院坐北朝南,其整体结构布局严谨、虚实相间,厅堂轩昂,庭院宽敞幽雅。中进大厅聚贤堂为书院建筑的中心,是当年族人举行春秋祭祀或议事聚会的地方。屋顶上的陶塑瓦脊长27米,全高4.2米,是清代广东石湾陶塑商号文如璧的作品。堂前有白石露台,石雕栏杆嵌以铁铸的花卉等图幅。堂宽五间,27米,进深五间,16.70米。用柁墩抬梁,设斗拱,21架6柱出前后廊,属通堂木框架。中进东西厅面宽三间,14.05米,进深五间,16.70米。又有21架6柱山墙承檩,出前后廊。后金柱正间装设4扇双面镂雕隔扇,后金柱次间和厅前后设通花隔扇。后进大厅三间是安设陈氏祖先牌位及族人祭祀的厅堂。大厅面宽五间,27米,进深五间,16.40米。用瓜柱抬梁,21架5柱后墙承重,前出卷棚式廊。厅后老檐柱之间装有5米高达7米多的木镂雕龛罩。东西厢房均用瓜柱抬梁卷棚式瓦面,出前廊。厢房用通花格嵌套色蚀花玻璃上落窗装饰,光线柔和,显得十分清新幽雅。

陈家祠堂是珠江三角洲地区清代晚期特有的建筑装饰工艺,集中体现了广东民间建筑装饰艺术之精华。在1958年修缮后辟为广东民间工艺馆。郭沫若同志曾在1959年参观陈家祠堂后留有一首五言诗:“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如。果然造世界,胜读十年书。”可以说,陈氏书院是广东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装饰最精美的古代艺术建筑,不愧为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

陈家祠作文说明文4

广州的陈家祠是座美丽的大庭院。

刚来到广场前,就能看见大理石门上雕刻着“古祠流芳”几个字。穿过大门,走过群花斗艳的广场,就来到了陈家祠门前。抬头一看,一座古色古香的庭院就展现在你眼前。看!一幅幅精美的壁画雕刻在屋顶、屋檐上,每一个人物的动作、表情都刻画得那么精、那么细,栩栩如生,让人看了过目不忘。每隔几米就有一条鳌鱼,它代表吉祥,是古代极为精美的艺术雕刻,手法精细,走到屋檐下(大门前)能看见墙上贴着一副对联,横批是:陈氏书院。

走进陈氏书院,来到主厅,前面是漂亮而有点古式的的院子。院子周围还有顺着走廊往里走,都能看见大大小小的厅屋,每个厅屋都展示着不同种类的展品。特别是雕塑类的。比陈氏书院屋顶的雕塑仔细多了。打比方说“孔雀十一层船”的雕塑作品吧,作者把船上共十一层的乘客每一个的神态、服装、姿势都刻出来了,整体看上去像真的一样,活灵活现,轻易让人们融入到里面去,好像自己也在船里面。还有“羊城八景”、“群仙祝寿”……让人赞不绝口,啧啧称奇。

前院的“西厢”厅屋里的展品也不错,是陶瓷、剪纸类的。每幅陶瓷作品下面都写着这幅作品的名字,还配着一首妙趣横生的小诗和解释名字的意思、含义。

有“西厢”自然就会有“东厢”。东厢在后院。主要展览古代家具类的。里面有姑婆房、客厅……弥漫着一股古朴的气息。

从西厢厅屋里出来,就是前院。前院有许多雕像,还有两个巨大的古式水缸,里面养着鱼,还可以见到有人扔钱进去。沿着走廊往后院走,后院可比前院大多了!后院被一条横槛分成两部分。里面的厅屋和种类比前院更多、更丰富,包括前面说的雕塑类的和东厢。沿着走廊继续往后走,踏进左边的厅屋……哇!你猜,看到什么了?原来墙上挂着一幅幅画。“那有什么稀奇的?”你也许会生气地说。别急,你仔细看。嗬!原来那些画都是用极细的线绣成的!看着那一条条细细的线,自然而然地就会想到:那将是多么庞大、多么精细的工程啊!

从厅屋里出来,沿着走廊走到尽头,就是后花园。后花园也有雕像,还有假山草地和石子路。游客们如果累了,可以在后花园歇息一会儿,提一下精神,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再踏上旅途。

陈家祠的景色说也说不尽,还有许多种类等着你去细细品味,让你体验老广州的气息。希望你以后有机会去细细游赏。

陈家祠作文说明文5

昨天,我们去了广州一个著名的景点-----陈家祠。

从外面看,我觉得陈家祠像我从电视里看到的皇帝的书院,让我感觉到很古老,它的屋顶全部都是用石雕做成的:有的是狮子、老虎、小鸟等动物;有的是各种各样的神仙;有的是陈家祠的大门失分高大,每扇门上有一个两米多高的门神。

走进大门,我们第一时间看到了木雕,一串串香蕉像真的一样,我都想摘一颗下来吃呢!我在澳洲从来没有看过这些木雕,澳洲只有用石头做的人雕。

从大门往右拐,我们来到一个叫做象牙展览馆,我看到了一只用象牙雕刻成的穿,非常精美。象牙雕的做工十分复杂,如果你想做一个三层立体的圆球,首先要把象牙切成一个圆,然后挖好多个圆圈,再挖第二层圆球,第三层圆球,你要很细心才可以完成象牙雕。

陈家祠的商店里面的工艺品十分精美,里面有一个大艺术家在描瓷画,我们班新来的韩国同学朴镐宣看得如痴如醉了。

我以前在中国读过一二年级后去了澳洲读书, 这是我从澳洲回来中国第一次和同学们出去参观,我非常开心!

我喜爱陈家祠,因为那些石雕、木雕、象牙雕太神奇啦!

陈家祠作文说明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77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