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寺说明文作文

若水1147 分享 时间:

寒山寺曾是中国十大名寺之一,位于苏州市姑苏区,始建于南朝萧梁代天监年间(公元502~519年),初名“妙利普明塔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寒山寺说明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

寒山寺说明文1

今年的国庆节加中秋节一共有八天,听说是近几年来最长的黄金周。为了丰富国庆期间的快乐生活,爸爸妈妈很早就计划了,准备带我出去玩玩,看看外面的世界,让我见识广大些,对以后的学习生活有好处。

五号一大早,爸爸妈妈带我还有大伯一家人开车出发了,此行目的地是苏州寒山寺。我们快速在行驶在高速路上,只见路上的车辆真多啊,象是一只只蚂蚁在路上行走,密密麻麻的,看到这么多车子,我就问爸爸“他们也都是出来玩的吗?”爸爸告诉我:“对呀,国庆期间大家都想趁这个时候出来旅游一下”。一路上,我和大伯家哥哥有说有笑,到吃午饭时间了,爸爸和大伯进了一个服务区,我们一看,人太多了,我们想吃饭,但吃饭的人排成了很长很长的队。大家一商量还是吃方便面吧,节省时间。于是,爸爸买来方便面,在水不开的情况下泡吃了,没办法,人太多,等也不是办法,只好将就了。到了苏州后,我们在一导游的陪伴下来到了“寒山寺”,一到这我们就听见隐隐约约的钟声。进去后,在导游阿姨的带领下,我们一边聆听阿姨讲解一边欣赏着来来往往游客的背影或人头这一“美景”,人实在是太多,尽管如此,但人们还是专心地拿起手机、相机拍照留念。只见到处都有描写寒山寺的诗句,其中最熟悉的就是那首《枫桥夜泊》了,“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孤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确,寒山寺的环境、钟声等在诗中得到了最好的体现。我喜欢写字,特意让爸爸给我在那些名字名画前照片留了影。

此次游玩给我的感受有:一是感觉中国发展了,高速公路四通八达、高架桥上下穿梭、各种小汽车满街都是;二是寒山寺幽雅、古老,赋有诗情画意,特别是那隐隐约约的钟声,让人心旷神怡,留恋往返。三是为祖国有这么好大好河山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寒山寺说明文2

寒山问:“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置乎?”

拾得曰:“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这一问一答,清简了多少红尘琐事。若饮食男女能做到此,世间少了多少纷争。

据说寒山是隋朝王室杨氏后人,隋朝灭亡,苟延在盛唐,只因相貌缺陷而屡试不第。顶着遗老的帽子,满腹才学无人问津。后机缘巧合遁入空门,从西京流亡到江南,礼佛侍经,再无心仕途。看淡了出身,丢掉了红尘,置身于重岩,只有飞鸟经过的白云缭绕的所在,从此晨钟暮鼓,做百岁僧人。拾得,是天台山高僧森林中拾到的婴儿,因怜悯带回寺庙抚养,后与寒山结为莫逆之交,一生向佛,被后人称为和合二仙。

这些简要的介绍来自许多年前父亲的故事中,曾经居住在乡村的多少个夜晚,父亲的一个个传神的故事伴随着我成长,寒山与拾得是其中的一个。今日进入因寒山拾得得名的姑苏寒山寺,父亲的故事情节又活泛起来,二三十年了,未曾褪色。我在想父亲居于乡野,未曾进入学堂,他如何知晓呢!我不得而知,即便我问,父亲也便是淡然一笑,似乎许多故事天生嵌入在他脑海中一样。

唐朝的某一个夜晚,诗人张继夜宿枫桥,夜半听寒山寺的钟声,寒霜漫天的秋夜,家国忧思随秋霜弥漫开来,后寒山寺因张继的诗而闻名,而后人读着这首诗,也许体会不到诗人的忧愁,更多的却是对姑苏城外这座寺庙的向往与臆测,到底它的钟声有着什么样的魔力,让羁旅的人写出这首名垂千古的诗篇。

早秋的清晨,来到寒山寺,走过寒拾殿,看和合二仙的雕塑,双手合十跪拜,心得一缕安宁,替父母祈求平安,告诉父亲我在寒拾殿重温了孩童时代你给我讲述的故事。在空旷的寺院里随意漫步,来到闻钟亭下听寺院的钟声,据说寺庙的钟声以108次为吉利数字,一年有12个月,一年有24个节气,一年有72候(一年360天,5天为一候),把这些数字加起来刚好108。敲满108次意味一年烦恼尽消,尽善尽美。浑厚的钟声,多么美好的寓意,这便是佛家宁神之境吧。

坐在亭内,看婆娑树影,听钟声,听风吹过的声音,游客渐多的时候,抽身离开,拾得宁静清晨、宁静一隅的安宁,再走入市井,过尘世人生。

寒山寺说明文3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想象当中的寒山寺,是一座极美的寺院,带着这样的心情,来到了苏州城西运河畔的寒山寺,一眼便看到一面黄色的大墙,这就是著名的寒山寺照墙。照墙像一面屏障耸立在山门之前。墙上嵌有三方青石,刻着寒山寺三个大字。

驻足留影后,迫不及待的绕过这面墙,进入山门,来到了前院,前院是大雄宝殿,殿后有一条长廊,长廊两侧立满了各式各样的石碑。细细看过,所有的诗碑上都刻着同一首诗,那就是大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这里不乏历史上许多名人大家的遗迹,其中最有名的是清代学者俞樾题写的诗碑。每天,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来到寒山寺长廊诵读经典,感受千古遗风,这风景也许只有寒山寺才有吧。

走过长廊,一阵悠扬的钟声从远处传来,顺着钟声来到了藏经楼南侧,一座六角重檐亭阁映入眼帘,这就是钟楼,当年的古钟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口巨大的仿古铜钟,铜钟高八米,重108吨,上面刻着7万多字的经文,大钟的裙边上有九幅精美的飞天图和七万多字的经文,这便是现在称为“天下第一佛钟”的寒山寺仿古铜钟。一声声悠扬的钟声,仿佛帮我们洗净了铅华,把我们带到了诗人的年代。

一座寺因一首诗而闻名,一声钟声从唐朝流传至今,只有来到寒山寺,置身如画的江南水乡,你才能真正体会到夜半钟声的独特意境。

寒山寺说明文4

记得在去年国庆,我去了寒山寺。在姑苏城的湖里,我坐在船上,船躺在湖里。

远处的山上有几点小屋、小寺、灯火,近处的湖里荡着几条小船,坐在摇晃的船上,眼里的景色充满诗情画意。秋夜里,好凉快!湖上的渔灯将我带回了千年前的那个秋天的不眠之夜。“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我看见了张继。

不眠的他也许是因考场失意落榜而踌躇的吧?在拥挤的人群中,他挤破头想看见自己是否上榜有名的情形,我想象到了。无论是谁,若如此,定将彻夜不眠,也正是湖上的那一夜成就了一个失意考生的千古绝唱。在那个秋夜既是张继失败之时,亦是他的成功之夜,他带着满怀的怨与恨写下了枫桥夜泊。

我仿佛看见了他,看见了掩面叹息的他,他好像就在湖上,又好像在千年之前,我坐着与张继相似的船,就在一个湖上,就在同一个湖上,就在相似的秋夜里,看寒山寺,赏一湖秋波秋水,这是何等神奇的事情!我似乎跨国了千年的时空,看见了夜里失眠的张继。

这失眠的夜对张继来说是福是祸?是福吧?这夜成就了他在文学史上的不朽。是祸吧?他未当上达官贵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是多么的愁!让一个人忘记了时间,踌躇直至午夜,张继的愁我并未体会过,但他的愁有血有肉,竟渲染了我。

月,在云纱中时隐时现,船,在湖水中荡来荡去。我坐在床上,船躺在湖里,寒山寺的秋夜好美!

渔火渐渐弱了,暗了。水里的涟漪荡着荡着。船靠岸边,鸟停枝间,时光逝去,千年前的张继化做枫桥夜泊成了永恒。

寒山寺说明文5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歌声到客船。

唐代诗人张继在夜晚停泊在寒山寺外,看着江村桥和枫桥,听着寒山寺的钟声,有感而发写了这首诗。寒山寺也因此而扬名海内外,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

今天,我们一家和刘峻玮父子俩一起来到这里,欣赏寒山寺的美丽景色。

走进大门,首先看到了一座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大石碑,它是全世界最高的刻诗石碑,石碑总高15。855米,而诗的内容就是张继的《枫桥夜泊》。

再往里走,是一个高8米、重达108吨的大铜钟。一敲,就发出震耳欲聋的响声,场面十分壮观。据说佛教认为人有108种烦恼,敲钟108下就能解除人们的忧愁。

接下去,就是各书法家和名家所写的字,内容都是《枫桥夜泊》,很多字我都不认识,我就不一一细讲了。

我们从江村桥边上了船,随船游览了江村桥和枫桥。古老的拱桥、白墙黑瓦的房屋,倒映在翠绿的水面上。古色古香的船在水面上慢慢行走,非常有古典气息。我们坐在船上,想象着张继当时夜泊枫桥边的场景,不禁感叹古人的伟大。

出了寒山寺,我们来到了相隔不远的香格里拉酒店,整个下午,我们都在快乐的时光中度过。打三国杀、看电视,好不自在!

四点左右,我们坐地铁去了临顿街,开始逛吃逛吃。臭豆腐、烧麦、鲜芋仙等,边走边吃。看看时间差不多了,我们又坐上了地铁,去往金鸡湖。

这时天已经完全黑了,金鸡湖四周亮起了璀璨的霓虹灯。在游船上,我们远远地望见了“秋裤”。“秋裤”本是一个著名的建筑,名叫“东方之门”,高有三百多米。因为样子就像是一位巨人出去旅游,把秋裤落在家里了,所以“秋裤”就立在了那里,等待巨人归来。

听着导游的介绍,望着各个美景和船激起的浪花,我觉得这真是神仙般的享受!


寒山寺说明文作文相关文章:

园林说明文初一作文2020

桥说明文作文600字初二

我家乡的桥说明文600字

关于除夕的说明文600字

紫砂壶的说明文初三优秀作文5篇初中

小学生关于茶具的说明文400字5篇

小学五年级与美食有关作文600字5篇最新

寒山寺说明文作文

寒山寺曾是中国十大名寺之一,位于苏州市姑苏区,始建于南朝萧梁代天监年间(公元502~519年),初名“妙利普明塔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寒山寺说明文,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寒山寺说明文1今年的国庆节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19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