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学习资料 > 阅读训练 > 阅读答案 > 涉江采芙蓉古诗阅读答案

涉江采芙蓉古诗阅读答案

若水3633 分享 时间:

从长远角度考虑,语文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非一日一时之功。它需要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多关注最新信息,多阅读名家名著,开阔视野,增加实践。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涉江采芙蓉古诗阅读答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涉江采芙蓉古诗阅读答案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诗歌首句写“采芙蓉”赠给所思之人,营造了素雅的意境,给人以美的联想。

B. 诗歌选取了“芙蓉”“兰泽”以及“芳草”三个美好事物为意象,以乐景写乐情。

C.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两句自问自答,很自然地体现了诗歌的情感转变。

D.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承“远道”而来,“还顾”有很强的动作性和画面感。

E. 诗歌“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两句采用了《诗经》中常用的比和兴的手法。

2. 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最后两句所包含的情感。

【答案】

1. BE

2. ①坎坷失意,漂泊无为的愁苦心境。诗歌写采芳草赠所思而不得,望旧乡而路漫漫,可见其是一位漂泊异地失意之人,最后两句的“离居”“忧伤”体现了此种心境。②对同心人的深厚情感和思念之情。“同心”形容的是夫妻生活的`和谐美好。“离居”展现的是现实的凄苦处境,既体现了对对方的爱也有着深深的思念。

【解析】

【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B项,“以乐景写乐情”错,应该是以乐景衬托哀情。E项,"比和兴”错,只有“起兴”。故选BE。

【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题干要求分析“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最后两句所包含的情感。”解答该题应分析诗歌,然后抓住关键词句体会诗人情感,本诗主要内容是“踏过江水去采荷花,到兰草生长的沼泽地采兰花。采了花要送给谁呢?想要送给那远在故乡的爱人。回想起故乡的爱妻,却又长路漫漫遥望无边无际。漂泊异乡两地相思,怀念爱妻愁苦忧伤以至终老。” 此诗借助他乡游子和家乡思妇采集芙蓉来表达相互之间的思念之情,深刻地反映了游子思妇的现实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痛苦。诗歌最后两句:“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如果从游子的角度看,是在悬想的境界中发出,不但表现出一种无奈,更表现出了对“同心而离居”的妻子的思念。如果从妻子的角度看,表现出了对丈夫爱的坚强决心。即使丈夫不回家,即使想念的“衣带渐宽”也“终不悔”,爱到老死也心甘情愿。可以说,这样的结尾明白晓畅,表现出这对夫妻同心离居的痛苦与无奈中那爱的决心。诗歌写采芳草赠所思而不得,望旧乡而路漫漫,可见其是一位漂泊异地失意之人,最后两句的“离居”“忧伤”体现了坎坷失意,漂泊无为的愁苦心境。

【点睛】鉴赏作者的思想情感的答题思路:(1)抓关键词: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 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这些词往往是“诗眼”。(2)抓关键句:指最能概括诗歌思想内容或感 情的句子,一般是抒情性或议论性的句子。这样的语句一般出现在诗歌的结尾。(

3)紧扣诗题:不 少诗歌的题目对诗歌的内容和诗人情感起着重要的提示作用。(4)抓意象:意象就是含有情感的物 象,以诗歌的意象作为切入点来解读作者的情感,往往可以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5)抓注释:注 释一般是对题目、作者、朝代、写作背景等与诗歌内容相关的解释或提示,很多情况下它们对我们的 解题起着重要的作用。

语文学习法     

1、了解

看课文、看注释、看课后的“思考与练习”,看单元知识和训练,了解了这些信息后,对单篇课文和整个单元就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和全面的了解。    

2、查相关的背景知识和扫除文字障碍

利用字典、辞典及相关的教辅书把重要的字词读音及含义标记清楚并记忆。     

3、独立思考

重要的是根据提示、文章、练习题进行思考。如提示的内容是否真懂了,文章主题的概括、层次的划分、段意的归纳、句子的理解、写作特色的分析等问题能否解决,课后习题能否回答。那些基础知识扎实、自学习惯好、自学能力强、有钻研精神的同学,在“思考”方面要适当地自我要求高一些。     

4、批注

在不懂的地方标上符号。如不懂之处用“?”,重点之处用“※”,课前自学批的字,最好用铅笔,听课后批的字可用钢笔写,以免时间一久,将自己的见解和老师的观点搞混了。    

5、质疑

对文章的见解、修辞手法、表达方法等提出疑问,这是成为一个批判型学习者的第一步,学生只有成为一个批判型学习者,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例如在《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古典小说中有许多将对将的单独拼杀,同学们就应该想一想这可能吗?如果不可能,作者又为什么这么写?     

6、记笔记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笔记是一种良好的听课习惯,好笔记不是全记,不是漏记,不能只听不记,更不能只记不听。可以记在课本上、教学内容附近,这样记录的内容不易丢失,又易和教学内容相联系,既实用,又利于今后复习。

7、作业

布置作业的目的是巩固学习的知识。多数学生为了完成任务,不复习就急于做作业,这不利于知识的巩固。做作业前首先阅读一遍课本内容,和老师讲课的内容对照一下,看一看是否一致。这样做等于及时地复习了一遍,然后再做作业,既快速又能保证作业质量,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做阅读的注意事项

1、语文阅读以及作答的时候,一些基本的技巧要掌握。比如段落,掌握段意较为方便的办法是抓“主句”,也就是抓住说明全段主要意思的句子。或者文章的脉络主旨,有的文章标题就说明了中心思想;有的在文章开头和结尾点明;有的则通过主要事件来表达,只要根据主要事件,就能很快确定......阅读理解答题里面也是有很多套路,也就是相对固定的回答方式,总之平时要多留意,梳理总结。

2、阅读作答之后,可以与参考答案作比较:有哪些点是你没想到的?又有哪些点是回答得不够准确的?不要看了答案之后只是“哦,原来是这样”就过了,一定要学会分析你为什么没答上来,比如审错题意、阅读抓取关键信息能力差等方面。

3、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大多得益于课外阅读。要提高自身的阅读技巧和能力,只依靠课内的阅读是不够的,还需要通过有计划的、大量的阅读,以及进行多种阅读方式的训练。

课外阅读的内容是比较宽泛的,基本的你可以根据课内阅读进行延伸,因为文章,包括阅读理解都会有来源说明。人选书不好选,但书选书就容易多了,你多的书越多,你就越知道怎么选。

对于学生来讲,平时课业也较多,想要大量的课外阅读相对也是有难度的。所以对于课外阅读,建议学生学习掌握快速阅读的技能,提高一下自己的阅读效率和能力,比如我练习过的“精英特快速阅读”,掌握到一两千字每分钟的阅读速度是非常容易的。

4、课内外阅读的过程中,不仅仅是读,要多注意收集摘录,平时一有时间就可以拿来翻翻,久而久之这些故事或名言精句等就会转化成自己的东西,活跃在你的脑海和文章中。


古诗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2021流逝的古典现代文阅读答案

2021家书胡凯现代文阅读答案

2021外婆家现代文阅读短文答案

2021高考语文答案

2021正直现代文阅读答案

2021秦有尊卢沙者文言文阅读答案

阅读训练方法

2021雪白现代文阅读理解及答案

2021八年级语文寒假作业答案大全

2021双桅船古诗阅读答案

931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