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要坚持“三个常修”

来源: 网络资源 作者: 未知 本文已影响: 在线投稿

  广大党员干部要将“两学一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就必须把修身作为终身课题,坚持“三个常修”,形成高度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才能练就“金刚不坏之身”,赢得广大群众的信赖和支持。
 
  常修党性之心。正心方能修身,心中正则行不偏。党员领导干部肩负党的干部和人民公仆“两个角色”,就应该常修符合党性要求的忠诚之心、宗旨之心、律己之心。常修忠诚之心,就是要始终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自信”,使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融入血液、深入骨髓,补足精神之“钙”,做到在大是大非面前不当“墙头草”,保持清醒认识、站稳政治立场,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在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中不当“和事佬”,洗涤思想、净化心灵,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纯洁性和对党的赤胆忠心。常修宗旨之心,就是要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上,多想怎么能跟群众交上朋友、如何能为百姓多办实事,消除“命令式”的思想观念、“行政式”的不良心态,把爱民之心、为民之举、富民之策融入日常工作,为群众排忧、克难、解苦,让群众放心、安心、舒心。常修律己之心,就是要始终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以过硬作风树正气、祛歪风,得到群众的认可和支持。努力成为“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好干部,在终生为党的事业奋斗大舞台上有为、有位、有威。
 
  常修为民之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身为党员干部,常修为民之官德,既是立身之本、从政之要,也是做事之基。然而,有些干部缺乏官德修养、忘了为民之本,不是为人民和基层服务、而是为自己和少数人谋利,不是密切联系群众、而是密切联系与个人利益相关的人,不是想着如何贯彻落实上级精神、而是想着如何满足自己私欲。领导就是服务,为官就得为民。身为领导机关和党员干部,就应该以“想做事”的心态知民情,常到下面走一走,真知基层的所需所盼。常找群众聊一聊,真知百姓的所忧所难,增强筹划民生工作、办好民生实事的针对性,进而提升基层群众的信赖感和满意度;就应该以“多干事”的劲头办民事,凡是有利于基层发展、群众利益的事,容易做的事要做、不容易做的事也要做,见效快的事要做、见效慢的事也要做,通过常干事、多干事,使基层看在眼里,让群众记在心间。要以“做成事”的标准得民心,说了就得干、干了就得成,见到困难不退缩,遇到矛盾不推卸,不解决问题不撒手、不见成效不收兵,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取信于民、服务于民、谋利于民。
 
  常修作风之行。作风反映一个人的素质,体现领导干部的能力,关系党和政府的形象。不良作风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抓一抓有好转,松一松就可能反弹。要让人民群众不断看到改进作风的成效和变化,就必须把转作风作为常修课,以“常、长”二字抓作风,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干劲一抓到底。一是要坚持思想净化。领导干部要有强烈的政治责任感,以自我革命的精神触及灵魂,改变深层思维和习惯做法,从内心深处消除特权思想,并持之以恒地进行“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思想净化,切实守住自己的心、管住自己的行,将转作风内化为共产党员的精神追求和自觉行动。二是要坚持实在行动。领导干部要带头防止“转作风、一阵风”现象,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要从“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衙门作风抓起,从庸、懒、散、奢等不良作风改起,将作风转变的决心融入到一言一行、一规一矩之中去,把作风转变的成效落实到具体的行动。
 

    TAG标签:
    分享到
    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