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文学阅读 > 励志文学 > 励志文章 > 书籍文摘励志文章精选

书籍文摘励志文章精选

若水1147 分享 时间:

书籍文摘励志文章精选

  每次成功都源自其一点一点的奋斗这是一种可贵的人生态度,是一种宝贵的意志、品质。为了不断的走下去,我们必须奋斗,为了理想不低头,不放弃,直到成功!下面由小编与大家分享书籍文摘励志文章,希望对你有用!欢迎阅读!

  励志文章1:因为不容易,所以更努力

  如果你选择了摘星星的那条路,那注定会有太多太多的不容易。

  因为不容易,所以更努力

  01

  我学妹前天跟我说,她最近去过一次酒吧,看到了一个年级小小的姑娘在一群色狼中间周旋,明显能看得出那姑娘不愿意,可还是堆着满脸的笑容,她喝了很多酒,每喝一杯酒,男人就往她低胸的领口塞人民币。后来她去洗手间的时候,看到那姑娘蹲在马桶旁边吐边哭,她看着心酸,实在忍不住上前拍了拍姑娘的背。

  学妹说,看到这一幕,她觉得生活真不容易。我没有亲眼目睹,却也让我挺感慨的。

  02

  十年前,我家还住在一个不足30平米的房子里,没有所谓的客厅,我就睡在一家人吃饭的小饭桌旁一张一米宽的小床上。

  那是一个不通透的房子,夏天真的生不如死。小小的电风扇根本不顶用,我睡不着觉,会起身打开书包拿出练习册,把不会的题再做一遍。我爸妈看见我开了灯,就走出来,一家人坐在那张又是饭桌又是书桌的小桌子前,一言不发。

  过了一会儿,我妈说别做了,明天一早还要起来上学,妈妈和爸爸给你扇扇子。我的后背已经捂出了一身痱子了,我妈几乎是强忍着眼泪说出的那句话,他们一直给我扇啊扇,直到我睡着了,他们才离开。

  那个时候,我觉得生活真不容易。

  后来,我去了一家住宿学校读书,每周的生活费是50块钱,这个生活费是和普通家庭差不多的标准,所以我吃喝并没受过一丝一毫的苦。每周回到家,那张我等会儿要俯身趴在上面做作业的小书桌上摆了好几个我爱吃的菜,有鱼有肉。我甚至有一种错觉,我们家并没有我想象中这么穷。

  有一次,吃饭的时候,我爸从厨房单独端出了一碗牛肉米粉,我抢着要吃,我爸说这么多菜,你干嘛跟我抢。我说我就是想吃牛肉米粉嘛。他说,那下顿我去给你买,这碗上次买多了坏了。我想抢过来倒掉,我爸笑笑说,没事没事,大人吃了没事。

  那个时候,我觉得生活真不容易。

  03

  一转很多年过去,我上了大学,除了基本的生活费,想要给自己添置新衣服、去旅行或者吃大餐就只能靠自己了,所以我想尽一切办法打工。

  有一次学长介绍了一个一天100块但要穿着人偶一整天派单的活。因为是夏天,所以其他同学都不愿意去,我说我去,闷两天抵四天,划算。

  但派单的地点离学校挺远,下午派完已经回不去了,只好找了一个10块钱一个铺位的小旅店。那床单又脏又难闻,带着发霉的味道让我辗转反侧,我只能摸一摸刚赚的那100块,找一点心理安慰。

  我旁边的床位,有个妈妈的孩子在哇哇大哭,他把屎拉在了床上。这个妈妈一边咳嗽一边紧张地清理着床单,口中还嘀咕着:哎呀,要是让我们赔可怎么好啊,今晚上怎么睡啊。那天晚上,她还是在那个脏床单上睡了一夜。

  第二天大家还在熟睡,她就带着孩子走了,我眯缝着眼睛看着这一切,猜测她恐怕是担心天亮了,被旅店的人看到会让她多给钱。

  那个时候,我觉得生活真不容易。

  04

  小时候,我一直盼着长大。在我的意识里,只要长大了,我就能赚钱了。只要赚钱了,我就能给爸妈买一个有空调的大房子,我就能买最新一期的杂志,我就能给自己买一条花裙子。

  我以为长大了,生活就不会这么不容易了。

  刚大学毕业那会儿,一时间没找到合适的工作,为了裹腹,我曾在一家星级酒店兼职做过客房服务员。有一次住客打电话呼叫服务员,我就去了,他问我有没有特殊服务,我说我只是一个客房服务员,不懂这些。他色眯眯的盯着我说:小姑娘你做不做?多少钱?

  我居然想问,他能给多少钱?因为我快交不上房租了。我也被自己的想法吓了一跳,当然最后我并没有问,而是仓皇而逃。

  后来我又遇到了一个男人,是毕业后去的第一家广告公司面对的甲方客户。他对我各种暗示挑逗,我不敢过多吭声,只好简短的回应着。他约我吃西餐,我明知道这个男人其心不正,我居然想答应,因为我已经吃了快一个月的老干妈配白米饭了,我多想能吃上一顿肉。

  我没想到长大了,生活变得更不容易了。

  我的另一半,我好像从来没在文章里提及过。他爸爸六年前胃癌花光了本就不富裕的家里所有的积蓄,所以两个穷孩子要想过得好一些,没有别的指望,只有靠自己。

  我们聚少离多,异地几年,为的是早日能有一个自己的家,如果你们尝试过这样的异地恋也许能理解,期间我们有过几次闹分手的经历,还好我们现在还在一起。终于买了房买了车,眼看着就苦尽甘来了,我希望他不要在大山里修高速公路,我们不要再异地。

  可他爸爸又病倒了,每个月都要花一两万治疗费。我们只好把他回来的计划又搁置了,我连几十块一篇的软文都接,每天每夜都熬到很晚才睡觉,有些人说你真是掉钱眼里了,我从没向外人道过这些。

  05

  现在我已是奔三的年纪了,这么些年,经历的这一切,让我明白了生活在哪里都是不易的。但凡你有那么一丁点野心要去够那些你现在能力还够不着的东西,你都会觉得生活很不容易,所有你会遇到的阻力都是生活的不容易。

  现在每当有人羡慕地对我说,你真厉害啊,靠自己能买房买车。我都会感谢这些有时候看起来特别糟糕特别让人绝望的不容易。

  正是因为我明白了不容易才是生活的原色,我才更有力量与勇气去跟生活抗争,我觉得这是我今天所有取得一点点微不足道的小成绩的原因。

  就如同我最喜欢的作家之一刘瑜说的那样,有时候,人所需要的是真正的绝望。真正的绝望跟痛苦、悲伤没有什么关系。它让人心平气和,它让你谦卑,它让你只能返回自己的内心。

  绝望不是气馁,它只是“命运的归命运,自己的归自己”这样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

  我知道在我出生之时,命运没有送给我一对可以一飞冲天的翅膀,可我仍有翱翔的梦想,仍有想摘下一颗璀璨星星的野心。我记得生活的那些不容易,所以永远都不敢放弃努力。不止为了自己,还有那些为我分担过不容易的人,比如父母。

  苦难真的一点儿都不值得歌颂,可我想给每一个遇到过不容易的你们说一句:请给不容易的自己一些时间,给我们能体面一场的生活多积攒一些力量。

  如果你选择了摘星星的那条路,那注定会有太多太多的不容易。直到你能ko那些曾经让你耻辱过、绝望过的不容易,未来你才有机会摘星辰。

  谨以此文送给每个不容易的你。

  励志文章2:为什么毕业十年后,人与人的差距这么大?

  在我小的时候,我常常听到我妈说:这个同学小时候家境很好的,我们都很羡慕,可惜,现在却在农村种田。

  以前我想,这大概是命运不公平造成的,等到了我20几岁,我知道真正造成一个人、一个家庭十年之后境况迥然的原因是——思维的落后、知识的欠缺。

  (一)

  光凭努力,不能拯救你的人生

  我的大学同学,小时候她父亲做物流运输,那时候他们家做的早,又能吃苦,很快就积累了一笔财富。她小学已经跟着父母去北京上海各地旅行。到了初中,他父亲车祸去世,他们家失去了经济支柱,很快她就从天之骄子变成了寄人篱下的小孩,母亲苦苦打工维持着她的学业。

  而与之相反的是,我的另一个大学同学,每年他就已经开始有一笔钱可供支出,当我们还在苦哈哈节衣缩食的时候,他已经能自己出去背包旅行,缘于他父母超前的理财意识,早就给他准备好了一笔教育基金。

  在我后来的人生经历中,我亲眼见证到,一个赚钱能力极强的朋友,顷刻之间什么都没有了。

  我才更加理解一件事:努力只能确保你能够像自来水龙头那样,当你打开开关,你就能接到水。可如果你没有足够的智慧,这些水会哗啦啦的流走,并不会蓄积起来。

  等到哪天,流年不利,或者不走运的时候,你会发现,身后空无一人,无所仰仗。

  20几岁的时候,大家身体健康,都很努力,但为什么赚同样的钱,有的人,日子过得更加自如,而你却每月月光。

  30几岁的时候,你赚的或许比别人更多,但你却总觉得捉襟见肘,处处都缺钱。

  经营生活,远比我们20几岁以为的更困难,因为真的不是靠努力就可以了。

  你必须不断的学习,才能更好的发挥你的能力,让你的努力更加值钱。

  经营家庭,也不只是智商情商的问题,驱动一个家庭良性健康发展的,一定有好的财务状况做支撑。

  所以,我最幸运的一件事是,遇到一个学经济的男朋友,孜孜不倦教导我各种经济常识,后来他成了我的先生,耐心教我、信任我,让我成了这个家的掌门人。

  抛开爱情之外,我们的感情稳定,也是因为我们有共同的财富观念、财富规划。

  我们之所以那么努力,都是为了在40岁之前实现家庭的财富自由。

  (二)

  不成功,也可以达到财富自由

  罗辑思维发过一篇文章《你需要理解什么是“财富自由”,像理解吃饭睡觉一样透彻》。

  什么是财富自由?

  财富自由,是指你无须为生活开销工作,你无须只是为钱而努力工作。

  简单的说,你的资产,产生的被动收入必须至少等于或超过你的日常开支。如果进入这种状态,我们就可以无须为钱做被动无奈的选择,也可以进入退休或其他各种名称。

  我和先生刚结婚的时候,两个人要还房贷车贷,过的都非常节省。但经过三四年的共同努力经营、投资,30岁之前我们家庭财政已经相对宽裕。所以,在我怀孕的时候,老公可以很坚定的说:没事,我养你。

  但为什么现在我依旧像打鸡血一样继续努力工作?我的朋友们都问过我这个问题,以你们目前的状况,你完全可以在家做太太了,为什么还要这么努力。

  如果说30岁之前,我是为了钱在努力工作。那么30岁之后,我其实是为了自由在工作。我现在的状态,比我十年前刚工作时要累的多、辛苦的多,而且角色也更复杂,可最大的差异是:身体更疲惫,但我的内心比十年前要平静的多了,很少有觉得难过、忧郁、熬不下去的时刻。

  因为内心很清楚,我最终要去的目的地是什么,是让自己和家庭获得更多的选择自由,可以真正养得起父母和孩子,能够让先生不用一个人支撑养家的重任。

  如果哪一天先生跟我说,他有理想要去实现,我也可以坚定的对他说:没事,我养你。如果未来孩子跟我说,他想做的事业并不是那么赚钱,我也可以坚定对他说:妈妈支持你。

  每当想起这些目标,就觉得这些辛苦不算什么。

  前几天和一个朋友聊天,说起这一年太忙,陪伴孩子的时间明显少了,但这是一个她必须做的选择,她希望未来能够给孩子更高质量的生活,也可以成为他更好的榜样,让他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选择生活。

  而不是像她这一代人,完全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样的生活,就懵懵懂懂变成了一个不开心的成年人。

  (三)

  如何实现财富自由?

  每一个人、每一个家庭的基础、条件、期望都不同,你不能说,我想像马云那样生活,有自己的私人飞机就是财富自由。

  财富自由,不是说,我有任意挥霍不完的钱,我喜欢吃牛肉我天天吃,我喜欢爱马仕就买一柜子的爱马仕。

  它提供的其实是内心相对恒定的一种安全感。

  财富自由,是能让你在责任、义务、角色之内,能有SAY NO的权利。

  我累了,我就可以休息,因为我有足够的钱支持我休息,并且生活质量不降低。

  我可以离开那个男人,因为没有他,我依旧可以维持我的物质生活水准。

  我能面对父母的各种担心,因为我有足够的能力,让他们晚年不用为钱发愁。

  财富自由,是一个成年人应该去学习理解的思维,是你后半生幸福自在最重要的一个通关密码。

  除了努力赚钱,我们更需要去学习如何留住钱,如何钱生钱。

  不管你多么节省、抠门,你会发现,钱一定是流动的,所以,一个现代人必须要学习如何让钱在流动中获得复利。(这个名词也是我后来才学习到的。)

  十几年前,我是一个对钱、房子、股票、基金,完全没有任何概念的一个人。

  感谢我的先生,让我从一个只知道诗和远方却内心动荡的文艺女青年,变成一个心中仍有诗和远方,但内心笃定的文艺女总裁。

  励志文章3:你营造的努力感,才是成功的头号大敌

  前两天是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查分的日子,我收到了几位在校大学生的留言,其中有一个就说,自己那么努力了,为何还是没通过考试呢?难道真的是努力不够吗?

  我突然想起自己当年考大学英语六级的那段过往。

  也就是那段过往,让我第一次真正意识到,做任何事情,一厢情愿地死干蛮干并不值得效仿,那种状态会被很多人认为很“努力”,但其实只是一种“努力感”。

  真正的努力,其实恰恰是最不值得一提的,因为只有你自己清楚,你不过是顺应了成人世界里的游戏规则,弄懂了这个规则里具体的玩法,你的努力才会奏效。

  如此说来,其实在成功的所有因素里,努力往往最容易被人误解,甚至一度被人为夸大,乃至于成为很多人失败的万能归因。

  一、

  十多年前的今天,网络并没有如此普及,那个时候我们大学英语六级的分数要通过打电话的方式查询。

  没有抱任何希望的我拨通了查分热线,在输入了一长窜号码之后,电话的那头报出了一个成绩。

  “我竟然通过了!”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于是又拨了一次,确认自己过了之后,不禁雀跃起来。

  这对我而言不亚于一个意外。

  说起来,我在六级考试上就没花多少时间和精力,我根本看不进去厚厚的那本牛津词典,也没早起过一天背诵该死的英语单词。

  要说我那个时候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跑到英语角和学校里的英语大牛们聊天,虽然经听常不懂他们在说什么,但每次也会点头微笑,以至于对方总会说的很爽,然后慢慢地他们对我就有些印象了。

  在适当的时机,我向这些英语大牛们诉说了我的烦恼,就如何准备六级考试询问他们的经验。

  其中有个大牛直接给了我一本辅导书,具体名字我忘记了,但整本书的中心思想简单而粗暴,就是教人如何应对六级考试的,而编写辅导书的人更牛掰,据说但凡英语考试,什么四级六级雅思托福GRE,这位编者都能应对自如,并且每次都是高分。

  我花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啃完了这本辅导书,最后的结果就是,我可以做到对着选项根据书中总结的规律进行判断选择,而自己对原文一无所知。

  我就这样上了考场,在没有背诵一个英语单词的前提下,本着能答就答不能答就蒙的原则,根据一个月的时间潜心研究的考试规律,稀里糊涂就答完了题目,考完试整个头脑都是懵的,我想,如果这次真没考过,真的一点也不亏,如果真不幸要补考,我早已下定决心要老老实实背单词了。

  结果一查分,我不仅过了,并且分数还不错,我的三观得到了洗礼和刷新。

  我第一次认识到,原来学霸真的不是靠一味苦学出来的,他们都有个特点,那就是特别擅长总结规律,所以常常能做到举一反三,在学习上真的比只知道用功不懂得方法的学生轻松许多。

  二、

  有了那次经历之后,我突然对“努力”这件事产生了怀疑。

  仔细想想,如何界定“努力”呢?是不是每天晚睡早起捧着书本就是努力?是不是停用朋友圈不刷微博就是努力?

  后来我渐渐发现,我们所谓的努力多半是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叫“努力感”。

  “努力感”有两个孪生兄弟紧紧相随,一个叫“满足感”,一个叫“负罪感”。

  考会计证的梅子有阵子天天发朋友圈,她发朋友圈很有规律,通常在晚上十点和晚上十一点,先是晒一下台灯下摊开的书和笔记,接着就是晒每天夜里加餐的食物。

  有一天我禁不住好奇问她,为何每天晚上发完书和笔记要晒吃的呢?

  她倒也坦诚,说每次看到自己书和本子的图片,艾玛感觉自己实在太努力了,不吃点好的感觉都对不住自己,可每次吃完又无比愧疚,隐约感觉身体又开始贴膘了。

  这种感觉每个人或许都有过。有段时间我喜欢发自己练瑜伽的图片,不知道的还以为我多厉害,只有我清楚自己是有多心虚,但每次只要看到自己练瑜伽的照片,我就感觉自己好辛苦,然后总是情不自禁找一处好吃的大快朵颐,可吃完之后自己又懊恼不已,满满的罪恶感涌上心头,于是就在这几股力量的撕扯下,我像上瘾一般,每天磨皮美图发瑜伽照,然后大吃一顿,接下来继续后悔……

  直到有一天,我突然意识到一个无情的真相,那就是,我之所以热衷于发照片,是因为我很享受自己看起来很努力的样子,为之后的胡吃海喝找到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三、

  前不久我去外地学习的时候才明白,原来能力的修炼有四层,第一层是无知无能,第二层是有知无能,第三层是有知有能,第四层叫做无知有能。

  基本上在我们有意识感觉自己很努力时,这种状态大多停留在第二层,有知无能阶段。

  所谓的有知无能,是指我们停留在获取知识的阶段,后面还需要继续实践,才能将这些知识转化成能力;而能力的最高阶,就是“无知有能”阶段,那个境界的人早已忘却了努力这回事,他们把能力化作了一种天赋,练到了本能反应的地步,也就是到达了传说中的“人剑合一、浑而不觉”的境地。

  不知你发现没有,真正厉害的人反而没觉得自己有多努力,他们做任何事情都能游刃有余、收放自如。

  我曾经见识过一个销售高手分享他的销售经验,他说了一段话让我记忆犹新,大意是“努力也要用对了方法”。

  他举了个例子,在销售行为中,其实最关键的不是销售什么,而是要学会揣摩顾客的心理,学会顺水推舟,这样的销售往往会达成双赢的结局;如果你只顾着拼命推销,自己感觉确实很努力,可这些推销、喋喋不休甚至算计的部分,在没有掌握到客户的核心需求前,都显得很多余,有时甚至会起到物极必反的效果。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那些感觉自己很努力却满腹委屈觉得全世界都亏欠了自己的人,根本原因就是在于用力过猛,对努力这件再平凡不过的事抱有了太多不切实际的奢望。

  四、

  如果你再进一步思考就不难发现,成人世界里,只要付出就有回报的事其实很少。

  打个最简单的比方,步入职场后的我们会发现,加薪升职不是自己努力就能说了算的,因为我们还没有强大到制定职场游戏规则的地步。既然存在游戏规则制定者,就像当年有高考命题组一样的道理,表面上看每个人都在努力,但事实上能获得成功的多是那些能契合命题人或领导者思维方式及做事风格的人。

  努力只是人生常态,做任何事情都要努力,但努力不代表一定会有回报,因为回报这个层面涉及的因素往往纷繁复杂,不是我们主观意志所能左右的。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当你越知道自己是怎么回事,就越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内心的平静就会在这个时候油然而生。

  我想起几天前六级考试失利的女孩,她一再向我追问这次考试的失利是不是自己不够努力,我实在不知如何回答,我唯一能告诉她的就是去吃点好吃的,再去逛逛街,等糟糕的心情过去,再调整调整状态,约见一些学校里的英语牛人,请教下他们的方法,或许会有茅塞顿开的启发。

  也许有一天她会明白这其中的道理,但到底她什么时候能够明白,也不是我能左右的;同时我也清楚,今天她所走的弯路也是她人生中必经的部分,就像我后来走过的很多职场弯路一样,除非她能认识到这一点,否则她一直会认为自己的学习很受挫,这样的心智模式延伸到职场中,也可能会让她在早期的职场中经历一些坎坷,她可能会没有成就感,甚至一度怀疑自己,但没有办法,这就是一个再现实不过的成人世界。

  你抱怨,你沮丧,你困惑,你迷茫。

  你需要从此忘记努力这件事,在人生这场马拉松里,你只能面带微笑,做个深长的呼吸,然后,抚慰下内心深处那个失落的自己,继续跑下去。

  别无选择。

  励志文章4:你的人生,凭什么要交给别人选择?

  何怀宏先生说过:我们总是过于的匆忙,似乎总是要赶到哪里去。而我想问,我们之所以那么忙碌,是不是因为我们在活自己的时候,也同时临摹了别人。

  很多听众问我:蕊希,我是应该按照父母的意愿选择他们希望我从事的工作,还是应该自己按照兴趣遵从自己内心的选择。我是应该接受父母安排的相亲,和那个在他们看来一切条件都很好的人在一起,还是应该凭着自己的感觉去找一份我真正想要的爱情。我是应该留在家乡这座小城安安稳稳又没有压力的度过一生,还是应该趁着年轻去大城市闯闯,给自己的人生一些新的可能。

  我看过太多太多这样的提问,我特别清楚这种矛盾的感受。因为我也曾经有过这样的阶段,我也因为害怕伤害别人而违背自己真实的想法。但是后来我发现,自己的人生,不可以交给别人来替我们做选择。

  我们应该要能听进别人的建议,但最后又能拿出自己的魄力。结果怎样真的没有那么重要,因为在走到终点前,本来就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知道结局是好坏。可是没关系。只要那是我们自己选的,就是没有遗憾的,就是无愧于心的。

  别人替你选的,是你真正喜欢的吗?

  别人说,浪费光阴还无所事事碌碌无为的人,都是不尊重生命过程的。所以,我们就开始拼命醒着拼命工作,丢掉假期丢掉休闲,生怕一停下来就落后,生怕一舒服就被认为是不努力。

  别人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所以,我们又开始以找寻远方为由,漫无目的的游荡。将手头的工作视为鸡肋,抽空负重抽空责任。而你有没有想过,追求远方或是着眼于前,你的重要决定是你真的想要并热爱的吗?

  三人成虎的故事如今愈演愈烈,若是有人要想让你信服他的观点,难免会夸大其词。如同道德底线的问题,有人横加指责,有人为之辩护。这两样依照辩证思维都是正确的,都是经过一群人的思索探究得出的结论。

  但很多时候,当我们自己面临这样双面性的问题时,就成了秋草的飘荡。哪一方的论证更加有强劲、更具说服力就倒向哪一方。然后,我们就逐渐了失去自己找寻观点的能力,我们变得被动,变得不会自己做决定做选择。

  你不是选择恐惧,你是根本不知道想要什么

  人生中有很多需要征求别人意见的时刻。挑选哪个颜色的窗帘,选择哪份从事的工作,早餐吃甜粥还是汤面,零食是饼干还是薯片。在生活里这些无处不在的选择中,我们很少完全独立的去做选择。我们总是喜欢并习惯性的问着,自己到底应该选择哪一个。

  可是不管别人说了什么,最后的决策权都在我们自己手中。做任何决定最重要的就是,要满意最后施行者的自己,不然此后的任何不满都会变成我们抱怨的戾气。

  因为人都有这样的一种心理,总觉得自己手里的没有别人手里的好,总觉得自己买走的那件比不上还摆在货架上的那款。总觉得如果当初选择的是另外一样,就会有比现在更好的结果。然而,选择是自己做的,别人的建议也只是别人的判断。到最后还能对自己负责的,只有自己。

  在天气预报说是晴天的下雨天被淋湿,我们经常是责怪不够准确的机器。在自己请客的饭局上不合口味如同嚼蜡,我们也常常是抱怨别人之前的提议。我们都习惯了听取他人的意见后,再从他人身上找原因。

  你听从父母的意思,为你安排的大学专业和就职岗位,你办公桌上跟随别人意愿去购买的绿植和摆件。可关键是,这些是你真正想要的吗?

  为什么你自己的人生,总要让别人选择?

  淘金的狂潮和前赴后继的淘金者,人们所视的铁饭碗和蜂拥而上的人群。我知道,极力的模仿是因为生活终归是太苦,总要在前行者身上找寻休憩的滩涂。可前行者也正是因为打破了更早的前行规则,他们才被认为是有价值的前车之鉴。

  无数本的名人传记里传授的不是希望你比着他的模型生活,而是让你看到他们是怎样去选择的。老人有老作为,新人有新成就,既然什么都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那你为什么就不能完成一次独立的思考,去给自己的人生做个选择。

  梭罗说过,他希望世界上的人越不相同越好,每一个人都能谨慎地找出并坚持他自己的活法,而不是简单地因袭和模仿他父亲的母亲的,或是邻居和别人家孩子的生活方式。既然一个圆能画出多少条半径就有多少种活法。那为什么我们总要去尾随着别人的路线,亦步亦趋的走钢丝呢?

  有句话说:"一厢情愿,就要心甘情愿。"这是两个人的关系中,付出更多爱的那个人的写照。《最好的我们》里面,路星河不就是这样吗。其实活自己和一厢情愿也相差无几,虽然悲伤,但你怎么知道他不是甘之如饴。如果你问我,我希望我们的生命,宁可特立独行到不被看好,也不要失掉灵魂总在学习着别人生活的模样。因为至少,我还是我自己,而不是其他人。

  走在自己热爱的路上,才能用尽力量

  其实,我真的是以个在坚持自己观点上不想委曲求全的人。而我这样的性子在生活中,也经常被人称作是倔脾气。但起码,我是走在自己热爱的路上,所以我有持续不断的热情,所以我愿意付出更多的努力。所以如果你问我,为什么一定要自己做人生中的许多选择,就是这个原因。因为是自己选的,所以很快乐,所以一定会为了那个选择而用尽力量。

  春夏秋冬,哪一个是最好的季节。东南西北,哪一个是最准确的方向。谁也不知道,谁也没办法做出一个能够说服所有人的选项。就好像是盐和糖,谁更重要。一生中我们会遇到的没有正确答案的问题实在是有太多太多。

  有理由的选出最喜欢的,至少不是在随波逐流后的自我安慰和催眠。有一些路,就是无法复制粘贴才称得上是独属于你的。并不是刻意的去标新立异与众不同,只是只有真心,才能让我们做好手头的事情。

  不多求不妄求,坏牌赌一张,好牌也只赌一张。心脏只有那么大,想要的也并不多。需要面包,需要美丽,和需要一个可以祈祷的地方。

  励志文章5:那就做只有梦想的咸鱼吧

  周星驰的电影里有句经典台词:“做人如果没有梦想,那跟咸鱼有什么分别?”

  一样米养百样人,当然也会有百种生活方式。这些生活方式,有时候只是一种选择,并不能武断地用“好”或“坏”加以区分。每一个人都有各自喜欢的生活方式,你可以让自己全力冲刺,为了成功奋斗不懈,不达目标不罢休;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当条咸鱼,安安分分地过日子,不去做梦、不去奢求。毕竟,只要是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就是最正确的生活方式,没有人有资格指责你、纠正你。

  其实,当条咸鱼并没有错,但前提是,你是发自内心地觉得这样很好,并且完全安于现状。如果在你的内心深处,还有一点点对于梦想的渴望,那就代表,你并不只甘于当一条没有梦想的咸鱼,你也不会想一辈子都这样过下去。

  在很多人眼中,“梦想”是一个很不切实际的名词,而且,不一定每个梦想都很伟大,也不一定每个梦想都会有着落,但它确实是让人想翻身的第一个契机。而无论多么微小的契机,往往都会带来更巨大的成就。

  作家杨索从小生在一个困顿贫穷的家庭,母亲有精神疾病,却又生下一堆孩子;父亲嗜赌如命,每每将家当押在赌桌上,将一家大小的幸福全赔进十赌九输的赌局里。在那样捉襟见肘的贫穷岁月里,父亲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地做些生意,有一段时期,她总先准备好许多吃食,再推到夜市贩卖。

  当时才念中学的杨索,必须一早就与姐姐开始备料、炊煮、熬汤,等到一切前置作业都完成了,还得与父亲推着载满滚烫油汤的推车到夜市做生意。几乎每一个摊贩在灯火闪烁的夜市里,都拥有自己的一方之地,唯有杨索一家例外。

  由于没钱租摊位,杨索与姐姐还有父亲只能推着推车到处逡巡,只要当天有摊贩休息,他们便进驻那个摊位,开始做生意。有时候,碰巧没有其他摊贩休息,他们三人便只能一直推着沉重的推车,无助地在夜市里来回绕行,却又不甘愿放弃可能出现的机会,既疲惫又无能为力,就像身处一场难以获胜的赌局。

  在一个小小的夜市里,也没有自己的立足之地。这种凄凉的感觉笼罩在杨索幼小的心灵上,当时的她发誓,以后一定要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摊位。

  也许,就是因为这个梦想的萌芽,让杨索不再注定只是一个在社会底层挣扎的卑微小人物,不再只是一条没有梦想的咸鱼。

  人一旦有了梦想,就等于有了动机,接着便会有信念、有动力,最后才有可能形成自己的气魄。或许就是因为有了这股气魄与决心,一旦有了自主能力,杨索马上离开了那个破败吵闹,又带给她许多痛苦的家,独自在外工作生活。经过一段时间,已经在报社工作,并且陆续发表了许多动人文章的她,有天突然想起,小时候的梦想是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摊位。

  当然,她并没有真正地实现最初的梦想。可是,这并不代表她失败了。

  在夜市里有属于自己的摊位,看起来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梦想,但也正是这个梦想,给了她启航的勇气与决心,催促她上路。

  由于家境太差,她的众多兄弟姐妹长大成人后,大多都还蛰伏在社会底层,为了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奋力挣扎。唯有杨索,挣出了一条大相径庭的路,为自己的家族、童年做出反思与书写。至今已经发行了两本散文集,其中收录的文章都让人动容不已。

  这时候的杨索,就算没有真正实现最初的梦想,也不至于感到追悔与憾恨,因为她已经在另一方面获得了人生的成就,也不再是在夜市要看人脸色讨生活的穷苦小孩。

  有时候,心中的梦想也许很小,但是它会成为一个支柱,让你从现状的泥淖中振作起来,试图往前走。

  老实说,在这世界上没有人能保证,只要努力梦想就一定会实现。但是,人一旦开始努力,就会引起连锁效应。这些效应会带来许多超乎你意料的撞击,同时也会在你眼前撞开更多不一样的道路,供你选择。也许,届时你会发现,原来自己有更大的能耐,拥有更高、更远的梦想,你就会为自己准备更多的体力与心力去应战;因为你知道,自己已经不再是过去那条没有梦想的咸鱼,而是个敢于做梦,并且勇于追梦的人。

  人,会不会一辈子都只是条咸鱼,最关键的决定权还是在于自己。你不想当咸鱼,才会让老天有机会帮你一把;然而,如果你只想放任自己永远是条咸鱼,老天想帮,也不知道从何帮起。


相关文章:

1.读者文摘励志文章

2.5本励志书籍:整理房间就是整理自己的人生

3.励志书籍读书心得4篇

4.青年文摘励志文章

5.励志书籍读后感范文5篇

6.励志书籍读书心得

7.读后感励志书籍

66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