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教学设计范文

若水1875 分享 时间:

《梅兰芳》是一篇内容浅显,含义深刻的文章。学完课文之后,很多学生都表示领会到“只有凭顽强的毅力苦练本领,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内容,供您阅读,参考。

《梅兰芳》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积累词语,区别“硬”的不同意思。

2、仿照例句,尝试把句子续写完整。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只有凭顽强的毅力,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重点难点:

理解句子:“他不是学戏的料子”、“祖师爷没给你这碗饭吃”、“像针一样刺痛他的心”等。

教学工具:

多媒体工具

教学过程:

一、引题

1、出示梅兰芳的剧照,(板书:梅兰芳)简介梅兰芳。

2、你们知道吗?在成功的背后,梅兰芳付出了多少艰辛,今天要了解的是他苦练功夫的故事。

(板书:练功)

二、整体感知

1、师范读课文。

2、听了梅兰芳的故事,你有什么感受?

三、学习课文

1、引读第二节。

理解:“学戏的料子”(学戏的人才)先生为什么说梅兰芳不是学戏的料子?

出示句子:“祖师爷没给你这碗饭吃,我也没办法。”

学习生字:祖 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2、听了先生的话,梅兰芳是怎么想的?指名读第三节。

出示句子:“梅兰芳下定决心,一定要学好戏,闯出个样子来。”

指导朗读。你又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3、从中可以看出梅兰芳是个怎么样的孩子?(有志气)

4、齐读第二、三节。

5、过渡:梅兰芳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不仅有志气,而且有毅力。

小组学习第四~七节,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划出表现梅兰芳练功有毅力的语句。

6、学习生字:砖(换部首) 肿 设 使(和“便”比较)

7、指名分节读课文。

8、交流:

(1) “梅兰芳为了练出过硬的功夫,硬是咬着牙坚持着,连腿都站肿了。”

查字典,选择“硬”在“过硬”和“硬是”中的不同解释。

指导读句。

练习续写:梅兰芳为了使自己的跷功更上一层楼,( )。

(2)“梅兰芳身上经常被摔得青一块紫一块。每次跌倒,他都立即爬起来,继续练。” 想象说话:被摔得浑身是伤的梅兰芳心想:,,,,

指导朗读。

(3)“练功练功,一日不练三日空。”

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9、有感情地朗读第四~七节。

10、引读第八节。

学习生字:凭(读准后鼻音) 蜚(理解“蜚声”)

(板书:终获成功)

四、总结全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梅兰芳从“不是学戏的料子”到成为“蜚声海内外的京剧艺术大师”,你从中悟出了什么?

《梅兰芳》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能独立认识10个生字“曾、拜、跷、砖、踩、肿、设、跤、凭、蜚”,在阅读过程忠积累9个词语。通过查字典,能区别词语“过硬”和“硬是”中“硬”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梅兰芳刻苦练功的故事。

3、懂得“只有凭顽强的毅力苦练本领,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梅兰芳刻苦练功的故事。

2、懂得“只有凭顽强的毅力苦练本领,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入课题

师:京剧是我国的国粹,在众多京剧表演艺术家中,有一位人人称道的了不起的大师,他就是——梅兰芳。

1、要求学生用一句话介绍自己知道的梅兰芳的某一方面的情况

梅兰芳,我国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出生于北京的京剧世家,8岁学戏,11岁登台,演青衣,兼演刀马旦。抗日战争时期留居香港、上海,蓄须明志,拒绝为日本人演出,表现了高尚民族气节。解放后任中国京剧院院长。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梅兰芳小时候练功的故事。

2、出示课题:17梅兰芳练功(齐读)

二、初读课文,预习反馈

1、轻声读全文,注意: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各小组内反馈预习情况:交流自学的字词

三、细读课文、加深理解

师:梅兰芳是举世闻名的京剧表演大师,他的戏唱得这么好,可他小时候学戏时,先生对他说了什么?

1、学习2——3节

(1)轻声读2、3小节,划出先生对梅兰芳说的话。

(2)出示句子,指导朗读

“祖师爷没给你这碗饭吃,我也没办法。”或“说他不是学戏的料子。”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先生为什么这么说?怎么读好这句话?

(3)师生接读第3节,想象说话

先生的话常常在梅兰芳耳边响起,像,他常想:。

2、过渡:梅兰芳在挫折面前没有倒下,而是立志要好好学戏,闯出个样子。他这么说,也这么做了。

3、学习4——7节

(1)默读4——7节找找:4——7节中写了几个梅兰芳刻苦练功的事例?分别是哪几小节?(两个事例,分别在5、7小节)

(2)反复读5、7两节,划出梅兰芳刻苦练功的句子。

(3)出示句子,仔细品读

①开始,梅兰芳一站到那么高的地方,心里就很慌张,站一会儿腰又酸,腿又疼。梅兰芳为了练出过硬的功夫,硬是咬着牙坚持着,连腿都站肿了。

结合理解“过硬”和“硬是”中的硬的不同意思,并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②冬天,他自己浇了一个小冰场,踏上高跷,在冰场上跑。那光滑的冰面,不要说踩高跷,就是在上面走路,也难免要摔跤。梅兰芳身上经常被摔得青一块紫一块。每次跌倒,他都立即爬起来,继续练。

从哪些地方最能感受梅兰芳练功时的刻苦顽强?

朗读训练:谁能读好这句话?

(4)齐读4——7节

4、师生接读第8节,结合理解“蜚声”的意思。积累表示很有名的词语。

5、梅兰芳从“不是学戏的料子”到成为“蜚声海内外的京剧艺术大师”,你从中感悟出什么?

小结: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要有顽强的毅力,敢于面对失败和挫折,才会取得成功。

四、完成练习、适度拓展

1、给下面的字加部首变成另一个字再组词。

2、试试你身手,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3、收集通过刻苦学习而获得成功的人物故事。

4、对京剧、越剧等剧种中角色种类进行了解。

五、练习

1、加部首成字,再组词

例:每——海(海水)梅(梅花)莓(草莓)

尧——

采——

中——

2、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1)小明躺在硬邦邦的木板床上,一夜睡不安稳。

(2)小张在百米赛跑中跌倒了,硬是要咬牙爬起来,继续冲刺。

(3)杂技演员练就了一身过硬的基本功,易碎的瓷碗在纤细的棒尖上飞快地旋转着。

《梅兰芳》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在阅读过程中,自主识记本课生字10个”曾、拜、跷、砖、踩、肿、设、跤、凭、蜚”;积累词语“拜师学艺、跷功、想方设法、顽强、毅力、扎实、蜚声”通过选择解释条,区分“硬”在“过硬、硬是”中的不同意思。

2、继续培养在阅读过程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抓住关键词句,展开合理的想像,理解“顽强的毅力”,感受到梅兰芳刻苦练功;并且能正确、熟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借助“为了……为了……”说说梅兰芳练功的具体事例,从而感受梅兰芳刻苦勤奋的毅力。

4、明白只有成功源于顽强的毅力;初步感受梅兰芳艺术成就,激发探究京剧的兴趣。

教学重点:

梅兰芳如何从“不是学戏的料子”转变成为“蜚声世界的京剧艺术大师”?

教学难点:

通过对梅兰芳言行的描写中体会到他是凭借着顽强的毅力而成为一代京剧宗师。

教学过程

一、了解京剧,检查预习,引出课题

1、播放梅兰芳的京剧片段,引出梅兰芳。

刚才大家欣赏的这是什么戏呀?

对,这就是(京剧),唱这段京剧的是一位(有名的京剧演员),他就是(梅兰芳照片)梅兰芳。

让我们一起来写写他的名字,特别注意“芳”的笔顺。(板书:梅兰芳)

2、反馈预习,了解梅兰芳艺术成就。

已经预习了课文,大家对他有了一定的了解?请用一句话来说说看,谁先说?     关注三点:

的京剧表演艺术家

蜚声海内外的京剧艺术大师

小时侯不是学戏的料子(他小时候是什么样的?)

◆ 蜚声

这个生字是第一声,我们一起把它读准了。

预习课文时,借助课后注释,我们知道了“蜚声”是什么意思? 蜚声海内外的意思就是(扬名海内外、名扬海内外)

蜚声海内外 (板书:蜚声海内外)

请同学们来试着换个词说

(举世闻名、世界闻名)

◆ 众多的演员中有一定成就,能够脱颖而出的,才能成为一名——(艺术家),这其中艺术成就的,才称得上是——(艺术大师)。梅兰芳就是这样一位——(蜚声海内外的京剧艺术大师)。

◆ 许多人是这样赞美他的,大家齐读来赞美他。

(真正的演员,美的创造者。美的化身。一位非常卓绝的,非常难得的京剧大师。)   3、引出课题,理解题意。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个“功”指的就是功夫。作为一名京剧演员,要练的基本功就有好几百种,大致分为四类,统称四功(唱念做打)。今天我们就学习梅兰芳练跷功的故事。补充板书: 梅兰芳练功

4、这个“跷”字,从字形上看,指的是哪里的功夫呢?预习课文时,我们看到课后注释是这样说的,谁来读读。

(跷功:京剧称旦角踩着有踏脚的木棍表演走路、舞蹈叫“踩跷”,表演时踩的木棍叫“跷”,这种功夫叫“跷功”。)

(图示——跷)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这位京剧艺术家,一起来学第20课(齐读课题)

二、预习质疑,分类筛选

通过预习后,我们还有哪些问题不太清楚呢?

预设:◆ 一炷香

请大家注意这个炷的字形,与什么有关?对,用火烧香。这是古代人的一种计时方法。点上一炷香,完全燃尽就表示15分钟。

◆ 怎么浇小冰场的?

◆ 两个“硬”各是什么意思?(我们读文时来解决。)

◆ 梅兰芳:为什么要站那么高练跷功呢?

什么是一日不练三日空呢?

为什么跷功有长进了,他还不满足?

◆ 吴先生:吴先生严格,为什么又让梅兰芳休息?

三、研读课文,体会毅力

(一)、作为顶尖的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练就了一身(过硬的功夫)。前面讲到了梅兰芳小时候不是学戏的料子,文中哪些部分讲了梅兰芳小时候学戏的经过?(2、3小节)

先生:说他不是学戏的料子-----“祖师爷没给你这碗饭吃,我也没办法。”

梅兰芳:像针一样刺疼他的心------下定决心

板书:下定决心

指导朗读,读出暗下决心的语气

过渡:下了决心就要有行动,梅兰芳是如何行动如何练就过硬的功夫呢?

(二)、请大家默读5-7小节,用横线划出梅兰芳开始练跷功时感觉是怎样的,用波浪线划出梅兰芳是怎么说的。

交流出示句子,重点指导

1、出示梅兰芳练跷功的句子:

开始,梅兰芳一站到那么高的地方,心里就很慌张,站一会儿腰又酸,腿又疼。梅兰芳为了练出过硬的功夫,硬是咬着牙坚持着,连腿都站肿了。

(1)现在我们来做个小试验,听好要求:每位小朋友把一只脚跷起来,单脚站立,并且垫起脚尖,好,我们轻轻地站起来,按照要求做,坚持住!大家来谈谈你的身体、你的腿有什么感觉?

指名交流。

(2)再来看看云和堂的吴老师当时是怎么要求梅兰芳的呢?谁来读有关句子?

◆ 一炷香——15分钟,时间很长

◆ 不准休息——连续15分钟

(3)指名读。

(4)现在你能不能根据刚才的亲身体验,再结合课文里的句子来谈谈梅兰芳练跷功难在何处吗?

(5) 一边交流,一边适时地进行朗读指导。

◆ 慌张

◆ 腰酸腿疼

◆ 腿肿

说得很好,让我们读好这些句子,来体会梅兰芳硬是咬牙坚持练功。

(6)文中出现了两个“硬”字,他们的意思一样吗?(出示解释条帮助学生选择“硬”的正确义项,区分“过硬、硬是”中“硬”的不同意思。)

中国的汉字内涵丰富,相同的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意思可能不同,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正确理解。

板书:硬是 过硬

(7)说话训练

梅兰芳练跷功,比我们学习难多了,苦多了。你能想像他当时的情景吗?书上只用了一句话来介绍,老师请大家借助下列提示来具体说说?

出示——

起初,梅兰芳一站上去,就 。不一会儿,就 。你看,他的头上 ,脸 ,全身的衣服 。眼看快要坚持不住了,可他心想 。

交流。

梅兰芳面对这样的困难,硬是咬牙坚持着。那是多么顽强的毅力呀!让我们拿起课本,一起有感情地读读这段话。

(三)、学习第六小节:

1、 过渡出示

就是凭着这样一种顽强的毅力,梅兰芳练了整整——(一个秋天),他的跷功——(大有长进),从一炷香,到两炷香,甚至三炷香,梅兰芳站得越来越稳,腰腿也就越来越有劲了。吴先生看了也——(连连称赞),但是梅兰芳却——(并不满足),他为什么还不满足呀?

2、学生交流

(想方设法要使自己的跷功更上一层楼)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想方设法

理解:想方设法

(四)、研读第7节,联系上下文理解说说梅兰芳是如何凭着顽强的毅力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跷功的呢?

1、出示:梅兰芳为了使自己的跷功更上一层楼, 。

指名说

2、根据学生的交流适时地问:你们溜过冰吗?摔倒后感觉怎么样?体会梅兰芳不怕疼不怕苦的精神。

3、出示:梅兰芳身上经常被摔得青一块紫一块。每次跌倒,他都立即爬起来,继续练。

指导朗读(抓住“经常、每次……都、立即、继续”等词语读好句子。),赛读。

4、引读第7节:是呀,为了使自己的跷功更上一层楼,梅兰芳自己浇了一个小冰场,在冰上跑,困难真大呀!——(那光滑的冰面,不要说踩着跷,就是在上面走路,也难免摔跤。梅兰芳身上经常被摔得青一块紫一块。)但是他凭着顽强的毅力——(每次跌倒,他都立即爬起来,继续练。)吴先生看见后,劝他休息几天,梅兰芳却说——(先生,您不是常说,练功练功,一日不练三日空吗?)

5、出示:“先生,您不是常说,练功练功,一日不练三日空吗?”

“一日不练三日空”(泛红)

你怎么理解这句话的?(指名交流)

梅兰芳说得多好呀!难怪吴先生听后——(不住地点头)。

(五)出示第8节,复习巩固理解句义的方法。

正是凭着这种顽强的毅力,梅兰芳从小打下了扎实的功底,后来终于成为一名蜚声海内外的京剧艺术大师。板书:顽强的毅力

引读长句。练习因为……所以/是因为句式。

正是凭着 ,梅兰芳 ,后来终于成为一名 。

因为梅兰芳 ,所以成为一名 。

梅兰芳终于成为了一名 ,是因为 。

四、总结提升

1、小结全文:

今天,我们学习了梅兰芳练功的故事知道,当先生认为梅兰芳不是学习的料子时——(出示句子,生接:梅兰芳下定决心,一定要学好戏,闯出个样子来。)当他的跷功有进步时——(出示句子,生接:梅兰芳并不满足,想方设法要使自己的跷功更上一层楼。)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正是凭着——(出示句子,生接:这种顽强的毅力,梅兰芳从小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后来终于成为了一名蜚声海内外的京剧艺术大师。)

2、总结板书:

梅兰芳8岁开始学艺,11岁登台演出,他从小(指板书)下定决心,(写“+”想方设法练好功夫,(写“+”),凭着自己的顽强毅力打下了扎实的功底,最后终于(写“=”)获得了成功,(板书:成功)成为了一名蜚声海内外的京剧艺术大师。

3、让我们怀着敬佩之情,再来读读课文第8小节,一起来深深地赞叹一下吧!(齐读)

4、梅兰芳成功了,他的努力不禁让我们回想起以前学过的一些名言。

指名交流。(多请几位学生)

大家说得真好,从梅兰芳苦练跷功的故事中,让我们体会到了勤能补拙的道理,请大家跟老师一起把这个成语端端正正地写在课题的下面 。

板书:勤能补拙

五、布置作业,课外拓展。

京剧艺术,博大精深,要练的功夫有许许多多,跷功只是做功中的一个。梅兰芳在他60余年的学艺生涯中,一直在不懈的努力,真是不容易啊!请同学们课后到上网去找一找,看看梅兰芳是如何练眼功的?并用上(出示词语)“经常、每次、都、继续”这几个词语,写三到四句话。

《梅兰芳》教学设计4

一、教学内容

《梅兰芳》这篇课文是s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述了现代著名的京剧艺术家梅兰芳生平中的一段动人的事迹:抗战时,占领上海的日本侵略者想利用梅兰芳粉饰太平,梅兰芳得悉后愤然离开上海,避居香港。抗战八年,他蓄须明,始终拒绝日本人演出。这充分显示了梅兰芳强烈的爱国思想和崇高的民族气节。这是一篇很好的爱国教育的文章。

二、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认识梅兰芳高尚的爱国情感和坚定的民族气节。

2、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体会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深刻含义和思想感情。

3、帮助学生会认课文中的二类生字,会写四字词语以及理解部分重要的四字词。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认识梅兰芳高尚的爱国情感和坚定的民族气节。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体会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深刻含义和思想感情。

四、教学准备

课件及相关资料 教学时数:2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出示梅兰芳的艺术形象图片,

1、音乐响起,教师深情叙述:55年前,只有67岁的梅兰芳先生突然离我们而去,一代京剧大师,他那一个个有优美的艺术形象,永远留在我们的脑海中,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他的京剧艺术和他强烈的爱国之情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一起用心去理解和感受这个伟大的人物,让我们一起来深情地呼唤他的名字。(课件出示课题)

2、复习旧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梅兰芳,回忆一下课文围绕着梅兰芳的爱国之情写了哪几件事?哪几件事写得详细具体,哪几件事写得比较简略?

指名回答并相机板书。

婉拒播音

发怒拒演

躲港拒演

蓄须拒演

自伤拒演

板书:婉拒 怒拒 躲拒 蓄须拒 自伤拒

爱国

(两件事写得十分简洁,比较详细地写了后面三件事)

(二)、找准切入口,直奔主题

1、对于梅兰芳先生的这些事,我国著名画家丰子恺是怎样评价的呢?快速浏览课文,在课文中找一找。(出示课件)

著名画家丰子恺曾慨叹:“茫茫青史,为爱国而摔破饭碗的‘优伶’,有几人欤?”作为当时的中国四大名旦之首——梅兰芳便是其中之一!

什么是“优伶”?“欤”是什么意思?丰子恺这话是什么意思?(生答) 把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茫茫青史,为爱国而摔破饭碗的优伶,没有几个人。”

这是从民族气节的高度给予梅兰芳的高度评价!想想,我们该用什么语气、带着怎样的情感读?(反问的语气,感慨、赞叹的情感)谁能读一读?

指名名读,齐读

(初步体会梅兰芳的爱国之情。)

丰子恺的评价居于文章什么位置?起什么作用?

第4自然段在课文中,既是对前面两件事的总结,又是后面三件事的总起,是承上启下的过渡段(是全文的中心句)。

(三)、品读词句,把握形象

我们在上一课学习了“拒绝播音”、“拒绝登台演出”前两件事的基础上,这节课我们再深入地读读课文4——13自然段,学习梅兰芳如何“滞留香港避演”、“蓄须明志拒演”、“自伤身体”,深入文章的字里行间去体会梅兰芳的爱国情怀。

第三件事:躲港拒演(

5、6自然段) 自学提示:

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第

5、6自然段

2、圈画出能表现梅兰芳爱国情怀的语句。并批注阅读体会。

3、交流、汇报。

(1)学生汇报,可能会汇报的内容:

句子1:(课件)只要梅兰芳答应登台演戏,一切奢华的生活唾手可得。然而,他对这些不屑一顾。他不愿也不可能为侵略者粉饰太平。

句子2:(课件) 他宁愿每顿只有一碗饭、一点点罐头食品或者一小块咸鱼,宁愿时刻提心吊胆地面对头上呼啸而过的炸弹,也不愿失去作为一个真正的中国人所应当具备的民族气节。

师补充资料:当时梅兰芳有一笔演出的收入存入香港银行,但日寇将这笔高额存款全部冻结,无法取出。梅兰芳拒绝日本人登台演出之后,一直靠利息过日子的他,家庭生活顿时举步维艰。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他曾经卖过画,出卖自己多年收集的藏品,卖掉自己的房子,甚至举债度日。虽然这样,但梅兰芳一直坚持民族大节。

同学们想象:“奢华的生活”是怎样的生活?结合内容相机理解“唾手可得”“不屑一顾”,体会日本侵略者“粉饰”的是什么?相机出示日本侵略者残害中国人民的图片。学生谈体会。

相机板书:有民族气节 指导感情朗读,指名读。

(2)所以,作者说:尽管他视艺术为生命,但在民族存亡关头,他毫不犹豫地将艺术让位于民族气节。

“毫不犹豫”这个词让我们体会到什么?(坚决与果断)我们感受到:梅兰芳爱____,.............更爱________,他视_________________利益高于一切。他的行为表现出一个正直的中国人,一名真正艺术家的良知和高风亮节。

谁能读出这种坚决与果断之情?指名读,齐读 (3)师述:难怪著名画家丰子恺先生这样慨叹道:

生齐读“茫茫青史,为爱国而摔破饭碗的优伶,没有几个人。” 过渡语:第七自然段。

学习第四件事:蓄须拒演(7—12自然段) 自学提示:

1、快速浏览7——12自然段

2、想想梅兰芳为什么蓄须、蓄须意味着什么,他真的如孩子们所见到的那么轻松幽默吗?

3、梅兰芳的内心何等的痛苦?为什么?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去表现?

4、小组合作学习 学习汇报:

蓄须是为了拒绝日本人一次又一次的骚扰。梅兰芳是演旦角的,一旦蓄须,便是宣告不再登台演出了。孩子们看到表面轻松的梅兰芳,虽然暂时为找到了一种拒绝日本人的有效方法而“得意”,他的内心其实十分痛苦。

作者以比喻的手法来描写梅兰芳的心理活动,表达他内心对于艺术追求不能实现的痛苦。

(多少次,他冲上太平山顶,想狂歌,想飞舞,积聚在内心的对唱的渴望与对舞的向往,就像是被挡在堤坝后的滚滚洪流,澎湃激荡,却又无法冲破阻隔,奔腾万里。)

(1)用“蓄须”来对付日本人,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对他这样一个视艺术为生命的名角来说,不能演出,不能创作,这是多么痛苦的事情呀!梅兰芳为了爱国而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2)想一想,应该用怎样的情感来读这句话?

(3)(指名读)(齐读)读出人物内心的压抑、痛苦和无奈。

(4)抓住“多少次”引导学生想象写话:梅兰芳可能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冲上太平山顶,想狂歌,想飞舞?

格式:每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时候,他冲上太平山顶…… 师生合作读:

(师引)每当想到为了抵抗日本人,连嗓子都不敢吊的时候,(生齐读)“他冲上太平山顶,……”

(师引)每当想到为了抵抗日本人,不能创作出一个个观众喜爱的舞台艺术形象的时候,(生齐读)“他冲上太平山顶,……”

(师引)每当想到为了抵抗日本人,不能在舞台上与心爱的观众见面的时候,(生齐读)他冲上太平山顶,……

(5)师述:难怪著名画家丰子恺先生这样慨叹道:

生齐读“茫茫青史,为爱国而摔破饭碗的优伶,没有几个人。”

过渡:然而,蓄须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当梅兰芳在已经成为日本占领区的香港生活得不愉快,返回他在上海的家后,日本人、汉奸又轮番上门,他又该怎么对付他们呢?

学习第五件事:自伤拒演(第13自然段) 自学提示:

1、默读第13自然段,并思考:梅兰芳为什么要自伤身体?他是怎么自伤身体的?你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读后交流学习情况,并谈体会。

2、师述:难怪著名画家丰子恺先生这样慨叹道:

生齐读“茫茫青史,为爱国而摔破饭碗的优伶,没有几个人。”

过渡:是呀,梅兰芳坚持大节,勇于献身的精神真是令人钦佩啊!

师引读最后一段:

就这样年复一年,虽然不能登台演出,生活日渐窘迫,但梅兰芳坚持着,等待着抗战的胜利。

a、出示课件理解:“年复一年”指的是哪些年?梅兰芳“始终坚持”的又是什么?你体会到了什么?

b、师总结:整整八年,……人的一生有几个青春的八年,然而,梅兰芳却这么坚决,这么毫不犹豫,这么义无反顾地在这八年里与侵略者进行精神与肉体的殊死搏斗。这是何等伟大的爱国之情!

C、师述:难怪著名画家丰子恺先生这样慨叹道:

生齐读“茫茫青史,为爱国而摔破饭碗的优伶,没有几个人。”

(四)升华情感,直抒胸臆

1、出示诗句:一代大师梅兰芳

蓄须明志表衷肠

拒演举债八年整

梅兰芬芳四海扬

同学们,面对这样一个伟大的艺术家,请把你心中的歌,化作笔下的情,把对梅兰芳先生的怀念、敬佩之辞表达出来吧!生畅所欲言

2、总结:是啊,茫茫青史写春秋,抗战八年,梅兰芳始终拒绝为敌人演出,表现了一代京剧大师不屈不挠的刚强骨气。这一动人事迹成为神州大地感人的佳话,在中华儿女中广为传颂,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奋勇抗战的决心。他的高尚情操照耀千秋万代。我相信,这种精神将在我们身上传承下去,直到永远,永远……

板书设计:

24 梅兰芳 婉拒

怒拒

爱国

躲拒 有民族气节

蓄须拒 自伤拒

布置作业:

1、利用课余时间看电影《梅兰芳》

2、搜集有关梅兰芳的故事、画传、照片、邮票,办一份小报,自己命题目。

《梅兰芳》教学设计5

【教材分析】 课文通过梅兰芳小时候拜师学艺,苦练眼神,终于成为举世闻名的京剧大师的故事,说明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抓住梅兰芳苦练前后的眼神的变化,充分展现了他苦练基本功的过程。

【教学要求】 1、德:使学生懂得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教育他们从小苦练基本功。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学会本课生字,认识1个偏旁,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明白勤学苦练可以弥补先天的不足。【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2、解题,介绍梅兰芳生平。 3、学习词语:学艺

二、初读课文。 1、自由练读课文。

要求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词,找出难读的句子。 2、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1) 出示小黑板。 (2) 指名认读词语。 (3) 抽读生字卡片。 3、试读课文。

(1)指名说说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4、教师范读。

5、填空,出示小黑板。

这篇课文讲的时梅兰芳小时候拜师(

),苦练(

三、作业:1、练读生字词。 2、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抽读生字卡片。 2、指名朗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 1、细读第一自然段。 (1) 指名读课文。

(2) 说说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3) “不是唱戏的料子”是什么意思? (4) 师傅为什么说梅兰芳不是唱戏的料子? (板书:不是料子) 2、细读第三自然段。

,终于成为世界闻名的(

)

)的故事。 (1) 指名读课文。

(2) 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 (3) 理解:世界闻名、大师

(4) 学过第一段和第三段,你有什么想法? 3、细读第二自然段。 (1) 自由轻声读课文。 (2) 初步理解句意。

这一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3) 进一步理解句意。

在什么情况下,梅兰芳学艺的决心没有动摇?这说明什么? 梅兰芳是怎么做的?

梅兰芳为什么看空中的鸽子?看水底游动的鱼? “紧盯、注视”是什么意思?这里可以换成看吗? “常常”是什么意思?说明什么?

梅兰芳的眼睛渐渐灵活起来,好像会说话,这说明了什么? 4、再读第三自然段。 (1) 齐读课文。

(2) 说说文中那个词语概括了第三段的意思。 (3) 指导朗读。

(4) “勤学苦练”、“终于”、“世界闻名”要重读。

三、指导背诵 1、齐读课文 2、看板书逐段背诵。

四、课堂练习

1、口头扩词 :神/决/底

2、口头填空: 梅兰芳常常(

)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

)水底游动的鱼儿。 第三课时

一、复习检查

1、指名有感情朗读课文。 2、指名逐段背诵课文。

二、教学生字词,指导书写。

1、教学“或”

出示“或”,认读。教学“戈”,戈字旁。 2、出示“兰、者、注”

要求学生用熟字记忆生字。 3、出示:底、脸、神 4、指导书写。

或、者、兰:要居中写,结构要匀称。练、注、神:左窄右宽。紧:上中下三部分要写紧凑。 5、学生进行描红。

三、课堂练习。 1、抄写词语: 2、组词:

三(

)

决(

)

者(

)

住(

) 兰(

)

块(

)

都(

)

注(

)

资料:

(一)生平

梅兰芳(1894-1961),本名澜,又名鹤鸣,小名裙子、群子,字畹华,一字浣华,别署缀玉轩主人,

艺名兰芳,祖籍江苏泰州。清光绪二十年九月二十日(1894年10月22日)出生于北京李铁拐斜街的梨园世家。1961年8月8日病逝于北京,终年68岁。他是我国现代杰出的京剧表演艺术家,也是一位受人尊敬的社会活动家。他把毕生的精力都献给了祖国的艺术事业,为祖国戏曲艺术的发展和国际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成为享誉中外的文化名人。

(二)苦读的幼年时代

梨园世家:梅兰芳的祖父梅巧玲, 是十九世纪著名的京剧演员,兼擅青衣花旦,被列为“同光十三绝”之一。父亲梅竹芬,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京剧演员,可惜英年早逝。伯父梅雨田是一位出色的京剧器乐家,号称“六场通透”(即所有场面上的乐器都能拿起来伴奏),长期给谭鑫培伴奏。自幼受到的艺术熏陶,为梅兰芳在京剧艺术方面的开拓发展奠定了基础。

梅兰芳幼年的生活相当艰苦。他父母早逝,依靠伯父伴奏的收入来维持生活。8岁开始学艺,11岁登台演出。这期间他除了学青衣戏外,还学花旦戏、武功、昆曲等。同时还看戏,用心比较、琢磨前辈艺术家们的艺术精华。

除了演戏练功外,他的业余爱好十分广泛,特别喜欢养鸽子、养花和书法绘画,而这些爱好对他提高表演艺术起了很大作用。幼年的梅兰芳眼睛微微近视,有时还迎风流泪,眼珠余转也不灵活,因此每当黄昏时分,他让鸽子翱翔空中,让自己的眼睛随着鸽子转动,认真锻炼眼力。久而久之,双眼灵活自如,透亮传神。

他认为京剧的服装色彩、化装、脸谱、舞台装置都和美术的密切关系,最好自己能画。1913年至1914年两次赴沪演出,他与老画家吴昌硕结下了忘年之交,于是开始了绘画生活。先请王梦白教画。后向陈师曾、姚茫父学习画佛像,向齐白石、汤定之学习画草虫、松梅等。

梅兰芳对电影艺术的贡献也为人称道。早在1920年,就拍摄了无声舞台纪录片《春香闹学》和《天女散花》。

(三)博采众家,自建梅派

梅兰芳20岁时,已经是一位驰名京沪的京剧演员了。

1913年11月,梅兰芳第一次和王凤卿应邀去上海演出。上演了一二本《虹霓关》,开创了在同一剧目中一人演两个不同行当、不同扮相、不同演法的先例。“枪挑穆天王”轰动了大上海。

1914年秋冬,梅兰芳再次应邀赴上海演出,增加了《贵妃醉酒》等剧目,历时45天,场场爆满,盛况空前。曾以22万多张票,当选为“伶界大王”。

两次赴沪演出,是梅兰芳一生在戏剧方面发展的一个重要关键。他在艺坛上的地位明显得到巩固。

梅兰芳回到北京后,开始创作《一缕麻》等反对封建包办婚姻、揭露官场黑暗的时装新戏,对推动京剧艺术的革新和发展起了不小的作用。

不久,他又尝试排演了古装新戏,如《黛玉葬花》等,刻画了那些追求自由和幸福的妇女形象,创造出新的妇女装束和扮相,丰富了京剧舞台服装。这些取材于文学的古装新戏,为观众喜闻乐见。

1915年4月到1916年9月,梅兰芳编演了11出新戏,同时还整理和上演了许多传统戏,比如《宇宙锋》、《花木兰》、《考红》等。1921年,编写的《霸王别姬》,刻画了一个善良、有见识、富有感情而又坚贞不屈的的虞姬形象。此剧后来成为梅派保留剧目中比较优秀的一个。

他集京剧旦角艺术的大成,综合青衣、花旦、刀马旦的表演特点,创造出自己特有的表演形式和唱腔——梅派。后来被誉为京剧“四大名旦”之一。

(四)艺术使节

梅兰芳一生曾应邀出访10余次,他先后访问过日本、美国、苏联、英国、德国、意大利、埃及、印度、朝鲜等国。与许多艺术大师交流经验,并结下深厚的友谊。他是把京剧艺术介绍到国外的先驱者,为促进国际文化交流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1919年

4、5月间,梅兰芳应邀赴日演出,这是中国京剧演员第一次出现在外国舞台上,受到热烈欢迎,日本剧评家高度评价了他的艺术造诣。

1924年10月,他第二次率国赴日本演出,获得了更大的成功。还将《廉锦枫》和《虹霓关》中的“对

枪”折成电影。从此声名远播世界许多国家。

同年,结识了印度大诗人泰戈尔,在北京开明戏院为其专演一场《洛神》。现在沿用下来的“川上之会”一场的布景,就是根据泰翁的意见设计的。

1926年10月,瑞典王储夫妇(后来的古斯塔六世)访华,要求观赏梅剧,梅兰芳在家中为他们演出了《琴挑》和《霸王别姬》中“舞剑”一场,从此双方结下深厚友谊。1957年夏,国际舞蹈协会授予梅兰芳一枚荣誉章,表彰他在艺术上的精深造诣。

1929年12月,梅兰芳率团24人,赴美国演出,历时半年之久。所到之处,均受到当地政府、各界人士,特别的文艺界的热烈欢迎和盛情接待。美国学术界也极为重视这次访问演出,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和波摩拿学院授予他文学博士荣誉学位。一时间京剧艺术风靡了美国。美国电影界认为他的表演艺术对电影具有宝贵的参考价值,将他演的《刺虎》一拍摄成有声电影新闻片,这是第一部中国戏曲的有声电影。

1935年2月,苏联政府特派“北方号”专轮到上海迎接梅剧团访苏。在莫斯科和列宁格勒共演出8场,历时一个半月。在此期间,梅兰芳有幸结识了一批世界闻名的作家和戏剧家,如高尔基、小托尔斯泰、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等,还有正在苏联的英国作家肖伯纳、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及皮斯卡特尔。

建国后,梅兰芳继续致力于保卫世界和平、促进文化交流的工作。

1952年12月,他出席了在维也纳如开的世界人民和平大会,回国途中,又经苏联莫斯科作短暂的访问和演出。

1952年春和1953年11月,两次率团赴朝鲜战场作慰问演出。

1956年,率中国京剧团到日本访问演出。

1957年,参加了中国劳动人民代表团赴苏联庆祝十月革命40周年。

(五)爱国志士

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军国主义在我国东北阴谋筹建傀儡满洲国,曾多次派人请梅兰芳前去演戏,以示“庆祝”,他每次都严辞拒绝了。

1932年,梅兰芳全家迁居上海。为鼓舞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斗志,梅兰芳与叶恭绰等一起编演了《抗金兵》。他又把《易鞋记》改编为《生死恨》演出。

抗日战争爆发后,梅兰芳身居沦陷区,不为敌伪的威胁利诱所屈服,毅然蓄须明志,8年不曾登台演出。由于长期停演,梅家经济陷入困境,他只好把北京的住宅卖掉。后来又靠卖画甚至典质度日。这段时间,他曾作“达摩面壁图”,上面题了双关的跋语:“穴居面壁,不畏魍魉;壁破飞去,一苇横江。”

1938年,梅兰芳蜇居香港。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很快沦陷了。当时梅兰芳未及撤离。一天,日军侵港司令酒井派人强行将梅接去,当时梅兰芳蓄须已久,酒井惊讶地问他为何留须,他回答说:“我是唱旦角的,年岁大了,扮相、嗓子都不如以前,应该退出舞台了。”酒井无奈,终于没有提出什么要求。又有一次,在酒井举行的茶会上,许多新闻记者想把梅兰芳和酒井握手的镜头抢拍下来,用作宣传。梅都机智地避开了。以后,日军几次请梅兰芳唱一出京剧,他又以牙痛为由回绝了。

1942年秋,大汉奸褚民谊突然来访,提出请梅兰芳轮回演出,以庆祝所谓“大东亚圣战”一周年纪念。梅立芳立刻拒绝了。日伪见软的不行,就出面胁迫,勒令梅兰芳必须参加演出,否则军法从事。后来在朋友献计下,请医生打了一针预防伤寒病针,顿时使体温升高到40度以上,经日军军医检查确是“病重”,才算作罢。

1945年8月8日,抗占胜利的消息一传出,梅兰芳高兴得当天就剃掉了唇髭。没出两个月,他就在上海美琪大戏院重登舞台了。那时,他已经52岁了。

梅兰芳

剧照《天女散花》 剧照《宇宙锋》

梅派优秀保留剧目之一

剧照《贵妃醉酒》 梅兰芳扮演天女

梅饰装疯的赵艳容

《霸王别姬》

梅饰杨贵妃


《梅兰芳》教学设计范文相关文章:

语文教案简案四年级模板

二年级语文上教学跟课随笔5篇

高中文化创新的途径政治备课教案范文合集

政治备课教案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范文

语文听评课意见建议及心得体会

高中生政治的教案模板

《梅兰芳》教学设计范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810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