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雎》公开课教学实录

若水1875 分享 时间:

《关雎》是人类文明的春天,是初生天地的源头活水,开阔、丰盈、简单、洁净。课后,让我们进一步聆听华夏先民的吟唱,吟诵优美文字,传唱古老歌谣,进一步感受我国古代文明之辉煌。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雎》公开课教学实录,供您阅读,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关雎》公开课教学实录1

《诗经 关雎》教学实录 导 入 语 :

朝 吟 风 雅 颂 , 暮 唱 赋 比 兴 , 秋 看 鱼 虫 乐 , 春 观 草 木 情 。

回 溯 华 夏 文明 的 源 头 , 从 《 诗 经 》 开 始 。

当 代 作 家 王 安 忆 曾 这 样 说 的 :

“《 诗 经 》 本身 就 是 一 条 河 , 一 条 文 字 之 河 。

我 们 永 远 生 活 在 《 诗 经 》 的 下 游 , 感 受其 芬 芳 , 接 受 其 哺 养 。

”翻 开 《 诗 经 》 , 首 卷 便 是 那 流 传 千 年 的 诗 句 :“关关 雎 鸠 , 在 河 之 洲 ”。

今 天 我 们 一 起 溯 洄 《 诗 经 》 之 畔 , 聆 听 《 关 雎 》 的爱 情 箴 言 。

板 书 《 关 雎 》 学 习 目 标 :

鲁 迅 先 生 著 述《 汉 文 学 史 纲 要 》,提 出 “三 美 ”——音 美 以 感 耳 ,形 美以 感 目 , 意 美 以 感 心 。

告 诫 我 们 学 习 诗 歌 要 善 于 体 会 诗 歌 的 美 。

所 以 我们 学 习 本 课 。

目 标 有 三 个 :

读 诗 , 读 出 节 奏 音 韵 之 美 ; ( 节 奏 美 、 音 韵 美 ; 重 章 —叠 句 ) 解 诗 , 解 出 故 事 画 卷 之 美 ; ( 画 面 美 ) 品 诗 , 品 出 意 境 内 涵 之 美 。

( 意 境 美 、 形 象 美 、 内 在 美 ; 行 为 美 ;品 德 美 ) 教 学 过 程 :

板 块 一 :

读 诗 , 读 出 节 奏 音 韵 之 美 。

师 :同 学 们 ,“书 不 厌 频 读 ,诗 须 放 淡 吟 。”请 大 家 捧 起 书 来 ,高 声 朗读 , 读 准 字 音 、 读 对 节 奏 。

学 生 :

关 关 雎 鸠 , 在 河 之 洲 。

窈 窕 淑 女 , 君 子 好 逑 。

…… 教 师 :

诶 ? 我 刚 才 听 到 有 同 学 读 错 了 一 个 字 。

PPT 上 有 显 示 , 这 里它 应 读 “hâo”还 是 “hào”?

你 来 说 , 嗯 , 说 得 有 理 有 据 。

他 说 :

“逑 ”这 里 指 “配 偶 ”, 前 面 的 “好 ”是 修 饰 “配 偶 ”,作 形 容 词 ,应 该 读 成 三 声 。“好 逑 ”,合 在 一 起 指 美 好 的 配偶 。

( 解 读 真 细 心 , 请 坐 。

) 师 :

读 准 了 字 音 , 让 我 们 带 着 自 己 的 理 解 齐 读 一 下 这 首 诗 。

师 生 :

关 关 雎 鸠 , 在 河 之 洲 。

窈 窕 淑 女 , 君 子 好 逑 。

……( 一 读 :

读准 字 音 ) 教 师 :

同 学 们 的 声 音 可 真 清 悦 。

《 诗 经 》 , 这 出 自 中 原 大 地 最 厚 重的 沃 土 、 最 能 体 现 先 民 真 实 性 情 的 歌 唱 , 这 汉 民 族 传 统 的 基 岩 缝 中 汩 汩流 出 的 清 泉 , 总 是 在 不 经 意 间 拨 动 我 们 的 心 弦 , 召 之 即 来 , 挥 之 不 去 ,才 下 眉 头 , 却 上 心 头 。

请 同 学 们 用 四 字 词 , 说 说 你 初 读 《 关 雎 》 时 的 内心 感 受 。

老 师 举 一 个 例 子 :

生 :

内 容 简 短 , 浪 漫 唯 美 。

好 ! 这 位 同 学 举 手 了 。

生 :

句 式 整 齐 , 对 仗 工 整 。

( 不 错 , 你 发 现 了 诗 经 的 结 构 。

) 同 桌 :

音 调 悠 然 , 语 言 优 美 ; ( 真 好 , 不 仅 关 注 到 了 语 音 语 调 , 还关 注 到 了 文 字 本 身 。

) 后 面 的 同 学 说 一 说 。

你 说 :

朗 朗 上 口 , 富 有 韵 律 ; ( 你 找 到 的 是 节 奏 , 嘤 嘤 成 韵 , 有 金石 之 声 。

抓 住 了 诗 歌 的 精 髓 之 一 —音 乐 美 。

) 师 :确 实 如 此 ,《 关 雎 》出 自《 诗 经 ·国 风 》,两 字 一 拍 ,琅 琅 上 口 ,节 奏 鲜 明 ( 节 奏 美 ) 板 书 。

另 外 , “鸠 、 洲 、 逑 ”以 及 “流 、 求 、 友 ”韵 脚 相同 ; 而 “辗 转 ”一 词 双 声 叠 韵 , 读 来 , 意 味 悠 长 , 音 韵 和 谐 。

(音 韵 美 )板 书 师 :

同 学 们 , 《 关 雎 》 篇 之 前 , 有 一 段 序 言 , 我 们 通 常 称 之 为 《 毛诗 序 》 。

《 毛 诗 序 》 在 谈 到 《 诗 经 》 创 作 缘 起 时 曾 这 样 说 :

“诗 者 。

情 动于 中 而 形 于 言 , 言 之 不 足 , 故 嗟 叹 之 , 嗟 叹 之 不 足 , 故 永 歌 之 。

”可 见 ,

《 诗 经 》 在 古 代 是 可 以 合 乐 而 唱 的 , 下 面 请 同 学 们 随 着 音 乐 来 诵 读 《 关雎 》 。

师 生 :

关 关 雎 鸠 , 在 河 之 洲 。

窈 窕 淑 女 , 君 子 好 逑 。

( 伴 乐 朗 读 ) 板 块 二 :

解 诗 , 解 出 古 诗 画 面 之 美 。

师 :

余 音 绕 梁 , 三 月 不 知 肉 味 。

如 闻 其 声 , 如 临 其 境 。

陶 醉 之 余 ,谁 能 用 简 洁 的 语 言 概 括 一 下 诗 歌 的 内 容 呢 ? 来 , 你 笑 了 , 你 来 说 。

哦 , 你 说 :

这 首 诗 写 的 是 一 位 君 子 对 一 位 淑 女 的 爱 慕 。

同 桌 迫 不 及 待 地 补 充 :

爱 慕 、 追 求 却 求 而 不 得 的 过 程 。

( 你 俩 可 真是 珠 联 璧 合 , 心 有 灵 犀 。

请 坐 ) ( 像 这 样 在 诗 中 叙 事 ,在《 诗 经 》中 ,我 们 把 它 叫 作 “赋 ”( 板 书 ))。

引 导 语 :

“赋 ”即 为 铺 陈 直 叙 。

诗 歌 作 为 传 情 达 意 的 文 学 题 材 , 它 有着 “诗 言 志 ”、 “诗 缘 事 ”、 “诗 言 情 ”的 独 特 功 能 。

《 关 雎 》 , 用 它 那 质 朴 生动 的 文 字 讲 述 了 一 个 缠 绵 悱 恻 的 故 事 , 同 时 , 也 用 它 那 清 新 明 丽 的 笔 调勾 勒 出 一 幅 幅 和 谐 美 丽 的 画 卷 。

那 假 如 现 在 让 你 把 《 关 雎 》 拍 成 一 个 短视 频 , 你 准 备 拍 几 个 场 景 来 展 现 这 首 诗 呢 ? 宣 传 委 员 已 经 站 起 来 了 , 果 真 是 术 业 有 专 攻 啊 。

她 说 要 拍 四 个 场 景 。

两 只 雎 鸠 鹤 立 洲 头 ; 窈 窕 淑 女 采 摘 荇 菜 ; 翩 翩 君 子 追 寻 淑 女 ; 惨 遭 拒 绝 梦 中 相 遇 。

教 师 :惊 才 绝 艳 呐 ,你 真 是《 关 雎 》的 知 音 哪 ,远 景 ,近 景 ,特 写 ,虚 实 结 合 , 如 此 看 来 , 《 诗 经 》 确 实 经 久 不 衰 , 斑 驳 的 岁 月 未 使 它 锃 亮的 意 象 生 出 铜 绿 , 无 涯 的 空 间 未 使 它 丰 富 的 思 想 消 失 殆 尽 。

你 勾 勒 出 了如 此 唯 美 的 画 面 ,我 们 再 来 读 一 读 ,读 出 它 的 画 面 美 吧( 画 面 美 )板 书 。

师 :

好 诗 不 厌 百 回 读 。

这 一 遍 读 , 大 家 的 感 情 进 去 了 。

板 块 三 :

品 诗 , 品 出 诗 经 内 涵 之 美 。

引 导 语 :

同 学 们 , 《 关 雎 》 , 《 诗 经 》 之 首 , 《 诗 三 百 》 之 首 , 魅力 独 特 ,内 涵 深 邃 。请 大 家 在 “密 咏 恬 吟 ”之 余 ,说 说《 关 雎 》除 了 富 有 节奏 美 、 音 韵 美 和 画 面 美 之 外 , 它 到 底 还 美 在 哪 儿 ? ( 提 示 :

从 诗 歌 内 容和 人 物 形 象 等 方 面 分 析 。

) 五 分 钟 后 , 请 小 组 代 表 发 言 。

好 。

第 一 小 组 已 经 举 手 。

这 位 同 学 说 , 《 关 雎 》 美 , 美 在 意 境 。

( 板 书 ) 她 说 :

雎 鸠 鸟 、 碧 水 , 小 洲 , 淑 女 , 君 子 , 人 和 自 然 和 谐 共 处 , 美不 胜 收 。( 真 是 明 眸 善 睐 。而 且 只 “关 关 ”二 字 领 衔 ,灵 动 地 展 现 出 了 一 对雎 鸠 鹤 立 洲 头 , 未 见 其 形 , 先 闻 其 声 。

此 种 笔 法 开 后 世 诗 人 无 数 法 门 。杜 甫 的 诗 句 “绿 垂 风 折 笋 ,红 绽 雨 肥 梅 。”这 两 句 也 是 倒 装 句 ,译 为 :风 吹折 了 绿 意 浓 浓 的 竹 笋 ,雨 催 肥 了 色 如 胭 脂 的 梅 子 。这 样 特 地 将 “绿 ”和 “红 ”两 字 置 于 句 首 , 意 象 鲜 活 , 意 境 优 美 , 给 读 者 以 深 刻 的 印 象 。

我 们 再 来读 这 句 ,关 关 雎 鸠 ,关 关 ,关 关 ,有 没 有 余 香 满 口 ,余 音 袅 袅 的 味 道 呀 ?中 国 的 汉 字 , 才 是 世 界 上 最 美 丽 的 文 字 , 含 情 , 达 意 , 蕴 藉 , 风 流 。

每一 个 字 都 是 力 重 千 钧 , 掷 地 有 声 。

) 第 二 小 组 说 , 哦 , 你 说 《 关 雎 》 美 , 美 在 淑 女 的 形 象 。

( 板 书 ) “窈 窕 ”一 词 尽 得 风 流 。

师 :

不 错 , 善 于 发 现 课 下 注 释 , 你 果 真 有 一 颗 慧 心 。

其 实 , 《 诗 经 》 采 集 广 泛 , 涉 及 人 物 形 象 也 颇 多 , 其 中 女 性 形 象 最为 丰 富 。《 诗 经 》中 不 仅 有 “窈 窕 淑 女 ”身 姿 之 优 雅 ,也 有 “舒 窈 纠 兮 ;舒优 受 兮 ;舒 夭 绍 兮 ”体 态 之 风 骚 。当 然 还 有 “巧 笑 倩 兮 ,美 目 盼 兮 。”以 及 “‘美目 扬 兮 ’、 ‘美 目 清 兮 ’、 ‘清 扬 婉 兮 ’”意 态 之 韵 味 。

同 学 们 , 我 们 读 《 诗 经 》

呀 。

能 读 出 太 多 活 泼 泼 女 性 形 象 , 今 后 , 你 们 肯 定 还 要 走 更 远 的 路 程 ,还 要 读 更 多 的 书 本 , 还 要 见 识 到 更 美 好 的 人 物 形 象 :

倔 强 独 立 的 简 爱 小 姐 , 狡 黠 灵 动 的 伊 丽 莎 白 , 美 艳 绝 伦 的 艾 斯 美 达拉 , 精 明 强 悍 的 斯 嘉 丽 , 他 们 各 自 有 动 人 之 处 , 但 是 , 每 当 你 回 想 起 我们 那 窈 窕 淑 女 , 心 中 总 会 激 起 一 阵 涟 漪 , 柔 肠 百 转 , 这 是 我 们 最 中 国 的女 性 , 她 之 后 是 刘 兰 芝 , 是 木 兰 , 是 罗 敷 , 是 婴 宁 , 是 小 倩 , 是 黛 玉 ,是 湘 云 , 是 无 数 的 无 数 , 那 些 女 子 , 那 些 花 儿 , 是 我 们 中 国 的 , 健 朗 ,明 快 , 向 上 ! 第 三 小 组 , 这 位 同 学 也 要 发 言 :

她 说 淑 女 除 了 形 象 文 静 美 好 , 还 很勤 劳 。

她 圈 点 勾 画 了 诗 中 反 复 出 现 的 “采 荇 菜 ”“左 右 流 之 、 左 右 采 之 、 左 右芼 之 。

”可 以 看 出 淑 女 勤 劳 持 家 、 娴 雅 有 度 。

师 :

( 眼 光 真 独 道 , 已 经 读 到 了 文 字 深 处 。

大 家 仔 细 看 “采 ”这 个 字 ,是 不 是 像 一 幅 画 一 样 无 言 地 诉 说 着 它 最 初 的 含 义 ,没 错 ,它 是 个 象 形 字 。采 莲 南 塘 秋 , 江 南 可 采 莲 , 上 山 采 蘼 芜 , 采 采 芣 苢 , 中 国 的 文 学 史 , 就这 么 在 采 采 中 延 续 下 来 。

) 课 代 表 也 要 补 充 , 你 来 接 着 说 。

你 说 , 《 关 雎 》 美 , 美 在 淑 女 的 内 涵 。

( 板 书 ) 师 :

淑 女 不 仅 亭 亭 玉 立 、 勤 劳 持 家 , 她 还 很 有 内 涵 。

何 以 见 得 ? 生 七 嘴 八 舌 。

师 :对 ,她 对 爱 情 不 随 便 ,当 男 子 对 她 求 爱 之 后 ,她 却 拒 绝 了 男 子 。由 此 可 以 看 出 , 淑 女 自 尊 自 爱 , 内 外 兼 修 。

真 好 ! 所 以 , 我 们 女 孩 子 就应 该 要 像 淑 女 那 样 , 自 尊 自 爱 , 做 一 个 秀 外 慧 中 的 女 子 。

其 实 ,《 毛 诗 序 》在《 关 雎 》开 篇 就 提 到 :“关 雎 ,后 妃 之 德 也 ,风 之始 也 , 所 以 风 天 下 而 正 夫 妇 也 ……” 可 见 《 关 雎 》 将 生 命 意 义 上 的 男 女 恋情 升 华 和 规 范 为 伦 理 意 义 上 的 夫 妇 之 德 ; 而 汉 儒 对 《 关 雎 》 则 具 有 “风 天

下 而 正 夫 妇 ”之 政 教 意 义 的 肯 定 , 不 仅 与 早 期 儒 家 夫 妇 伦 理 观 念 相 一 致 ,而 且 与 早 期 儒 家 《 诗 》 学 观 一 脉 相 承 ;我 们 恰 当 理 解 《 关 雎 》 诗 旨 , 才 能有 效 解 读 其 蕴 涵 的 礼 乐 教 化 与 美 善 之 德 。

这 位 男 生 很 急 切 ,你 来 说 ,哇 ,你 的 想 法 很 独 特 ,你 说 君 子 想 得 美 。哪 里 想 得 美 了 ? 啊 , 他 爱 淑 女 , 但 是 求 婚 却 惨 遭 拒 绝 , 只 好 在 梦 中 花 好月 圆 。

唉 ! 你 的 观 点 立 即 就 有 人 反 驳 。

哦 , 我 听 见 旁 边 的 男 生 说 :

这 明 明是 克 制 的 爱 , 他 爱 淑 女 , 但 是 将 这 种 爱 在 被 拒 绝 之 后 , 埋 在 了 心 里 , 藏在 了 梦 里 。所 以 ,这 位 男 生 说 :《 关 雎 》美 ,美 在 君 子 的 行 为 。( 板 书 ) 你 说 的 对 , 克 制 的 爱 , 真 的 爱 你 , 就 是 宝 玉 对 黛 玉 的 发 乎 情 , 止 乎礼 。

万 般 怜 惜 , 心 心 相 印 , 读 过 红 楼 梦 吗 , 宝 玉 和 黛 玉 两 小 无 猜 , 共 读西 厢 , 嬉 笑 故 事 , 写 诗 作 赋 , 但 宝 玉 从 不 敢 对 黛 玉 有 轻 慢 唐 突 之 处 , 越是 深 爱 , 越 是 小 心 啊 。

这 仅 仅 是 行 为 美 吗 ? 如 果 我 们 的 境 界 再 高 远 一 些呢 ? 对 , 《 关 雎 》 美 , 美 在 君 子 的 品 德 。

( 板 书 ) 这 样 的 男 子 , 堪 称 “君子 ”呀 。

而《 关 雎 》就 是 通 过 诗 歌 的 方 式 阐 释 “君 子 ”与 “淑 女 ”的 内 涵 。孔 子 将其 编 在《 诗 经 》之 首 ,意 在 通 过 它 为 男 男 女 女 树 立 一 个 美 好 爱 情 的 标 准 ,以 “风 天 下 而 正 夫 妇 ”———在 诗 一 般 的 理 想 境 界 中 ,什 么 样 的 女 子 可 称 为“淑 女 ”,而 值 得 你 去 追 ;什 么 样 的 男 子 可 称 为 “君 子 ”,而 值 得 你 托 付 终 身 。大 家 都 清 楚 了 吧 ? 当 然 《 关 雎 》 还 告 诉 我 们 , 不 管 爱 或 者 是 被 爱 , 都 要 讲 究 美 德 , 讲究 嘉 言 懿 行 。

最 后 一 个 小 组 要 总 结 陈 词 了 。

你 说 ……《 关 雎 》 之 美 , 美 在 形 式 。

一 唱 三 叹 , 回 环 往 复 。

对 , 这 样的 手 法 , 我 们 把 它 叫 做 “重 章 叠 句 ”( 板 书 )

总 结 语 :

同 学 们 , 奇 文 共 欣 赏 , 疑 义 相 与 析 。

《 关 雎 》 还 有 很 多 的美 ,像 她 的 艺 术 手 法 :“赋 、比 、兴 ”;她 的 丰 富 含 义 “后 妃 之 德 ”, 她 的 爱情 观 “乐 而 不 淫 , 哀 而 不 伤 ”。

这 些 也 使 整 首 诗 变 得 特 别 有 韵 味 , 有 美 感 。尤 其 是 “赋 、比 、兴 ”作 为 诗 歌 表 达 的 基 本 手 法 ,有 其 独 特 所 指 。古 人 认 为 :“赋 ”即 为 “铺 陈 其 事 ”;“比 ”即 为 “借 物 譬 物 ”;“兴 ”即 为 “托 物 起 兴 ”。聚 焦 赋比 兴 手 法 的 运 用 ,这 个 是 难 点 ,我 们 下 节 课 还 要 做 专 题 研 究 。少 年 读 诗 ,杯 中 窥 月 , 一 首 好 诗 , 我 们 需 要 用 一 生 去 解 读 。

以 后 你 长 大 了 , 再 读 诗经 , 再 见 《 关 雎 》 , 定 会 有 故 人 重 逢 的 喜 悦 。

我 们 为 什 么 会 甘 心 情 愿 拼 上 一 生 的 时 间 徜 徉 在 诗 经 中 呢 , 因 为 它 美 呀 :

美 , 美 在 音 韵 和 谐 ; 美 在 意 境 高 远 ; 美 在 内 涵 深 邃 ;读 着 它 , 就 会 生 发 一 种 满 血 复 活 的 、 满 满 的 幸 福 感 啊 ! 同 学 们 , 诗 歌 因 其 形 式 内 容 的 特 有 美 感 和 蕴 含 情 绪 的 深 沉 丰 富 , 成为 优 美 、 细 腻 、 丰 富 、 浪 漫 的 代 名 词 , 成 为 一 种 具 备 无 线 延 展 性 的 艺 术形 式 。有 其 独 特 的 美 感 ,请 大 家 再 来 看 老 师 的 板 书 ,学 完 这 首 诗 歌 之 后 ,这 么 多 的 美 , 就 在 我 们 心 中 留 下 了 一 个 大 大 的 “美 ”字 。

人 生 自 有 诗 意 , 诗 歌 浸 润 人 生 , 愿 《 关 雎 》 厚 美 , 永 存 心 间 。

我 的 分 享 完 毕 , 谢 谢 大 家 !

《关雎》公开课教学实录2

关雎 初中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了解〈诗经〉分类及表现手法。

2.能流畅地、有感情地朗诵此诗直至背诵。

3.了解诗的节奏。

4.将此诗改写成现代诗。

5.品味诗歌,把握诗的情感,体会诗歌之美,提高审美情趣。

2学情分析

3重点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诵此诗。

2.品味诗的内容,把握诗的情感。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评论(0)

新设计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同学们,前几天我参加了一场婚礼,发现对联德文横额是“钟鼓乐之”,你们知道这句话出自何处?明白他的意思么?【学生发言,由此引出《诗经》】

二、走近《诗经》

1.出示《诗经》。【激发学生了解《诗经》热情】

2.学生根据注释、资料简介《诗经》。

3.教师介绍《诗经》类别:风、雅、颂。

【师过渡:现在和同学们一起学习《诗经》第一部分“国风”的第一首《关雎》】

三、板书课题。【关雎】

1.读准字音,记住字形。与“睢”字比较。

2.读注释明白题意。

3.媒体显示,了解雎鸠。

四、聆听录音。

1.将生字新词做上记号。

2.把握节奏。【二二分法】

五、媒体显示,强化字词。

荇 窈窕 寤寐 芼

六、学生比读,师生评价。

七、诗歌品读。

1.诗中写了那些物象?

A、浏览全诗,划出物象。

B、观看媒体,熟悉物象。

【板书:雎鸠 淑女 君子

2.他们各有那些表现呢?【学生边读边划,尔后交流】

3.题目是“关雎”,诗中为什么花大量篇幅写淑女和君子呢?【学生找出其相似点,教师点明“起兴”手法

4.淑女、君子各是怎样的人?【由此把握诗的主题】

八、分组分章将此诗改写成现代诗。

1.教师示范。

雎鸠关关真欢畅,双双栖息小洲上。美丽文静好姑娘,她是我的好对象。

2.学生交流。

九、赏析表达。【以“——真美,美在——”句式表达自己的感受】

十、诵中感受。【读出“爱慕——追求——不得——友之——乐之”情感变化】

十一、唱中升华。【媒体播放《关雎》歌曲】

板 书

雎鸠———淑女 君子

关关 流之 求之

采之 思服

芼之 友之

乐之

《关雎》公开课教学实录3

师:学习诗歌最重要的方法是什么?

生:朗读。

师:朗读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生:读准字音、节奏、重音。

生:还要注意语气感情和表情。

师:看来,同学们掌握了不少学习诗歌的经验。现在,请大声自读课文,对照注释,读准字音和节奏。

(生自读,师板书课题。)

师:哪位同学来读一读?

(指名读)

师:他读的怎样?

(生说,师评。)

师:齐读一遍,读准字音和节奏。(齐读)

师:字音、节奏把握的不错。听着同学们琅琅的读书声,老师也忍不住想来读一读,请同学们边听边思考,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师配乐朗读)。

(师读完,掌声响起。)

师:说说看,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

生:这首诗写一个青年男子对一个女子的爱慕、追求而又求之不得的过程。

师:语言准确、简洁。这首诗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优美动人的爱情故事,请同学们选择你喜欢的读书方式,可以大声朗读,可以小声吟诵,还可以闭目沉思,想像故事中的一幅幅画面。老师先给同学们做个示范,希望能够抛砖引玉——我在读“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这句诗的时候,眼前不禁浮现出这样的情景:碧蓝如洗的天空下,一条玉带似的河流静静流淌。河中的小岛上,芳草如茵,一对对雎鸠鸟在草丛里、河水边悠然自得地玩耍嬉戏……你的眼里心里会出现什么情景呢?请同学们边读边想。

(生自读,想像画面)

师:说一说,你看到了哪些画面?

生:我在读“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这几句诗的时候,好像看到了这样的画面:清清的小河边,一位身穿粉红色衣裙的少女正两手不停地在水中采摘荇菜。她黑瀑似的长发轻束脑后,直垂腰际。她双袖挽起,露出了如玉似的手臂,她眼波流转,笑容粲然,像三月桃花一样美丽。

师:好一幅清新怡人的少女采荇图。

生:我在读“优哉游哉,辗转反侧”时仿佛看见了这样的情景:夜已深沉,明月高悬,万籁俱寂,屋子里满是明月的清辉。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在床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眠。采荇少女的美好身影使他魂牵梦萦,意醉神迷。

师:生动的语言描摹了君子寤寐思服的画面。

生:我在读“琴瑟友之”、“钟鼓乐之”这两句诗时看到了这样的画面:红对联,红窗花,红蜡烛,红衣,红盖头……锣鼓阵阵,鞭炮声声,喜气盈盈。

师:君子淑女,相亲相爱,比翼双飞,好生让人羡慕。这是现实吗?

生:想像之景。

师:雎鸠和鸣、少女采荇、君子寤寐思服、君子淑女琴瑟和谐的画面,一一展现在我们眼前。请同学们任意选择你喜欢的一幅画面,同桌互读,看能否读出情感,读出韵味。(生读,做陶醉状。)

师:哪两位同学读一读君子长夜难眠的诗句?

(两生读)

(师生同读)

师:刚才同学们读得挺投入,现在,请同学们有感情地齐读这首诗。(生齐读)

[美不胜收品味《关雎》]

师:好诗不厌百回读,同学们一遍比一遍读得好,可见入情才能入境。古人说: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关雎》被冠于《诗经》三百篇之首,一定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请同学们深入研读这首诗,小组讨论交流,以“我从(     )这一句、这几句或这首诗中,品出了《关雎》的(      )美” 的句式,说一说你的思考和发现。

(师板书“美”;学生分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了解学习进展,引导分析,最后全班交流。)

生:我从“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这几句诗中,品出了《关雎》的人物美。(师板书“人物”)

生:这几句诗写出了采荇女的勤劳能干,心灵手巧。

生:我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几句诗中,品出了采荇女是一个文静美好,贤淑善良的女子。

生:我从“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优哉游哉,辗转反侧”这几句诗中,品出了《关雎》的人物美。诗中的年轻人对爱情非常执著,他爱慕、追求美丽的采荇女,求之不得时,日思夜想,辗转难眠,可见,他是一个重情重义之人。

师:你很有发现的眼光。

生:我从这首诗中,品出了《关雎》的语言美。(师板书“语言”)

师:何以见得?

生:押韵,读起来很好听。

师:有道理。仅此而已吗?

生:“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句式大致相同,听起来悦耳。

师:大多数句子相同,少数字词不同,这是《诗经》特有的艺术表现手法,叫(停顿)——

生:重章叠句。

师:除这几句外,还有哪些诗句也是重章叠句?

生:“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窈窕淑女,寤寐求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生:刻画了采荇女的勤劳能干。

生:使采荇女的形象深入人心。

生:可以看出君子对她爱慕之切。

生:表现了君子对爱情的执著专一。

师:同学们还有新的发现吗?

生:《关雎》的语言美还体现在用词的准确传神上。

师:能举例说明吗?

生:如“流”、“采”、“芼”这三个动词,“流”是“捞取”的意思,“采”是“采摘”,“芼”是“挑选”,它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采荇女劳作时的情形,严谨有序,一丝不苟。

师:除此以外,还有哪些字词用得好?

生:“参差”二字修饰“荇菜”,写出了长短不一的荇菜在水中漂流的具体情态。

生:“窈窕”用得好,刻画了淑女的美好品德。

生:“优哉游哉”的“悠”用得好,“悠”,“长”的意思,这个词惟妙惟肖地描写了小伙子长夜难眠、辗转反侧的情形。

师:这首诗用词准确传神,同学们找的词也极具代表性。从字里行间,同学们品出了《关雎》的人物美,语言美,用心品味,相信同学们会有更多发现——

生:我从这首诗中,品出了《关雎》的意境美。(师板书“意境”)

师:简述你的理由。

生:“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这两句诗写了关关鸣叫的雎鸠鸟,碧水悠悠的河流,芳草萋萋的河洲,还有参差的荇菜,美丽的采荇女,多情的君子,有景物,有人物,有故事,有画面,有情感,交织融合,意境优美。

师:由景及人,触景生情,这就是《诗经》特有的艺术表现手法,叫“起兴”。

生:我从这首诗中还品出了《关雎》的情感美。

师:何以见得?

生:君子初见淑女时,心中充满着喜悦和爱慕之情,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可以看出来;君子追求淑女时,特别是“求之不得”时,内心一定是焦虑、苦闷、失望的,从“优哉游哉,辗转反侧”可以看出来,情极生幻,睡梦中、向往中,出现了和淑女相亲相爱的愉悦情景,此时此刻,君子的内心一定会满溢着陶醉和幸福之情,“琴瑟友之”、“钟鼓乐之”可以为证。因此,我认为这首诗抒发的情感是生动细腻、健康明朗、质朴直率的。

师:从字里行间,同学们品出了《关雎》的人物美,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其实,它的魅力,它的佳处,还远远不止这些。这首诗既写对爱情求而不得的相思之苦,但又不限于难于自拔的低沉哀吟,难怪孔子说它“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看来,被冠于《诗经》之首的《关雎》的确名不虚传。

[诗趣盎然美读《关雎》]

师:美诗若美读,定能锦上添花,别有意趣。现在,分男女生两大组配乐朗读《关雎》,比一比,看哪个组的朗读技高一筹。(生充满期待,跃跃欲试。)

(男生、女生配乐齐读)

师:男同学读出了阳刚之美,女同学们读出了柔情之美,平分秋色,不相上下。现在,老师想和同学们合作,共同演绎《关雎》之美。

(师领读前四句,全班齐读前四句,第五句开始男生先读,女生后读,形成一种参差错落之美,最后两句诗男生读两遍,和女生的朗读合在一起。师再轻声朗读前四句。)

(师生美读,其乐融融。)

师:美诗可美读,美诗也可以歌唱,因为诗歌本是可以和乐而歌的。同学们想不想听今人谱曲的《关雎》?

生:(大声)想。

师:现在,让我们和着音乐,一齐深情吟唱这首传诵千古、经典古朴的爱情歌谣。

(课件播放歌曲《关雎》,师生齐唱)

[结束语]

(音乐再次响起)

师:《诗经》是人类文明的春天,是初生天地的源头清水,开阔、丰盈、简单、洁净。课后,让我们进一步聆听华夏先民吟唱,吟诵优美文字,传唱古老歌谣,进一步感受我国古代文明之辉煌!

点评]

《诗经》二首之《关雎》是一首古老经典的爱情诗歌,尽管其中有些诗句人们耳熟能详,但对于初三学生来说,真正理解起来却并非易事。周老师的这堂课,却巧妙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令人耳目一新:其一,教学过程简洁流畅,一唱三叹吟诵《关雎》、美不胜收品味《关雎》、诗趣盎然美读《关雎》环环相扣,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其二,琅琅书声一直贯穿课堂教学始终,以读代讲,以读促品,读书方式灵活多样,范读、自读、指名读、齐读、师生同读、美读相映成趣,特别是老师的范读,声音甜美,感情饱满,如春风拂面,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很好地体现了老师的示范作用,回归了语文教学的本来面目。其三,这节课较好地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教与学有机结合,课堂气氛活跃,师生之间其乐融融。

这堂课的不足之处在于,品读诗歌时,教师的启发诱导不够深入,故而学生体会有失肤浅,譬如,关于“语言”,关于“人物”,可赏析的美点还可以更深刻一些;另外,设置一定的句式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思维。

《关雎》公开课教学实录4

画家乡教学实录及反思

【教学目标】

1、认识"宽、虾"等12个生字,会写"原、贝"等6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学习运用语言,表达对自己家乡的热爱。

4、鼓励学生用画笔画出自己的家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瞧,这是什么?(出示中国版图)这是我们中国的版图,它就像一只大公鸡。在祖国辽阔的大地上,到处都生活着祖国母亲的各族儿女。有的生活在城市,有的生活在乡村。有的在山区,有的在草原,还有的在沿海呢!今天,我们班上来了几位小画家,他们都画下了自己美丽的家乡。(板书:画家乡)想看看吗?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二、图文结合,朗读感悟:

1、请大家一边看大屏幕,一边听老师范读。想一想,这五位小画家分别来自哪里?你认为谁的家乡美,美在哪儿?

2、自由说,初步感知课文。

3、引导学习第2自然段。

(出示第一幅图)瞧,这就是涛涛的家乡,说一说: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涛涛到底画了什么呢?把这部分读一读。

4、朗读感悟:

⑴引导读出两个“那么”,感受大海的美及对大海的喜爱,并用“那么……那么”说话。

⑵引导读第二句话,抓住"满"字,感悟鱼虾很多的样子。

⑶画上的涛涛在干什么呢?你认为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高兴)

⑷全班齐读第2自然段。

⑸此时此刻,你想对涛涛说点什么吗?

⑹假如你是涛涛,怎样向其他小朋友介绍你的家乡呢?(学生自由介绍)

5、合作学习第3段。

(出示第二幅图)分四人小组学习第3段。按照前面的学习方法,看图感情朗读,说说山山都画了什么,作导游介绍,然后进行展示。(教师相机进行朗读指导,重点指导两个“那么”“又高又大的树”等词语)

全班感情朗读。

6、选择喜欢的部分自学。

还有平平、青青和京京的家乡没去,小朋友,最想去谁的家乡呢?请选择你最喜欢的一段,仍然按照刚才的方法进行自学。

全班交流自学体会。

7、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背诵。

【实践活动】

1、引导学生画出自己的家乡。

五个小朋友的家乡多美呀!我们的家乡也很美,请大家拿出纸和笔,用绚丽的色彩来画一画自己的家乡吧!(学生画家乡)

2、回家向爸爸妈妈介绍自己的画。

【教学反思】

《画家乡》一课文中五个孩子以画画的形式介绍了自己的家乡,向小朋友们展示了我们祖国清新美丽的山水。读着《画家乡》,好象置身在一座百花盛开的大花园里旅游观光。你看,那浩瀚的大海,掀起万倾波涛,海底蕴藏着丰富的宝藏。你看,辽阔的平原,像无边无际的绿色海洋;茫茫草原一碧千里,别有风光。你看,连绵群山,威武雄壮;一座座现代化城市,高楼大厦耸入云霄。你将再次感受到我们祖国是那么伟大,它像巨人一样屹立在世界东方,像一只高昂着头的雄鸡在放声歌唱。课文图文并茂,情景交融,可以说是一幅极具人文色彩,适合欣赏、领悟的风景画。学生在欣赏美的同时受到了美的熏陶,积累了美的语言,获得了美的享受,培养了美的情操。一幅幅的优美的画面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了祖国的美丽与家乡的可爱,更激发了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使孩子们不由自主地想拿起笔去画自己的家乡。

因此,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有兴趣地朗读课文,积累自己喜欢的语言,识字、写字,画一画自己的家乡。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的孩子要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激发阅读兴趣在低年级教学中是重要目标之一。因此,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结合课文插图,向孩子们展示了祖国各地的秀丽风光,把学习课文变为和小画家交朋友到他们的家乡去游览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孩子们去祖国各地游览、观赏。这时,读课文不再是一件枯燥的事,而是一次有趣的旅游。学生在愉快的读书活动中走进了文本,感知了课文内容。这样既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又激发了学生对学习课文的兴趣。

在上这篇课文时,最大的遗憾是没有课件,没能向学生展示无边的大海,苍翠的群山,一望无际的大草原,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大城市。如果有这些生动的画面,学生一定会更深刻的理解课文。

《关雎》公开课教学实录5

《关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诵读中,把握诗的情感变化。

2、掌握本诗的艺术特色:比兴手法、重章叠句。

3、积累古诗中的文言词语及相关文学常识。

4、解读君子、淑女人物形象,体会诗人对心中理想对象的执着追求和强烈思念。

【教学重点】

多种方式反复朗读,体会诗歌内容和情感。

【教学难点】

掌握并学会运用比兴的艺术手法。

【教学方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课前放吟诵版《关雎》

1、以孔子家训“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导入

有一天,孔子独自一人站在庭中,他的儿子孔鲤快步从庭院走过,孔子叫住儿子问:“你学诗了吗?”孔鲤回答,“没有呀。”孔子便教导他:“不学诗,无以言。”于是,孔鲤回去就学诗。又一天,孔子又独自一人站在庭中,他的儿子孔鲤快步从庭院走过,孔子又叫住儿子问:“你学礼了吗?”孔鲤回答,“没有。”孔子便说:“不学礼,无以立。”于是,孔鲤回去就学礼。

“诗”就是《诗经》,意思就是说不学《诗经》,在社会交往中就不会说话学诗可以提高文化修养,满腹珠玑才能够谈吐如云;不学礼,在社会上做人做事,就不能立足。

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礼记·经解》)孔子还说过一个地方的人如果温柔敦厚(待人温和宽厚),那便是《诗经》教育的结果。

可见孔子对《诗经》的推崇。

2、介绍《诗经》及其地位: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集了从西周到春秋中期的305首诗歌,反映了500年间的社会生活。

相传周代设有采诗之官,每年春天,摇着木铎(大铃)深入民间收集民间歌谣,把能够反映人民欢乐疾苦的作品,整理后交给太师(负责音乐之官)谱曲,演唱给周天子听,作为施政的参考。这些没有记录姓名的民间作者的作品,占据诗经的多数部分,如十五国风。

《诗经》分为“风”(大多为民间歌谣)国风是当时当地流行的歌曲,带有地方色彩。、“雅”(多为贵族文人创作的宫廷乐曲歌词)、“颂”(宗庙祭祀乐歌)三大类。《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尤其“国风”保存了大量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具有浓厚的民歌特色。这部分诗歌的内容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特色,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生活处境及思想意识、审美观念,表达了他们对社会生活的真实感受和深刻认识。

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关雎》被冠于诗经之首。

有同学问老师,这首关雎的作者是谁、淑女是谁,很遗憾他们的姓名已经无法考证。还有同学问老师这首诗为什么叫《关雎》,《诗经》作品的题目是作者或编者在《诗经》成书时,统一给添加上的,一般取自该诗的第一句。(提醒学生关注注释)

所以这首诗是讲什么的?——爱情(生答)

对,今天我们来学一首很美的爱情诗。

3、朗读,感知音乐美

大声朗读文章是语感形成的必走之路,大声读文章有利于“诗性美”的再现。带着感情去朗读,更能快速体会到作者的情感。

1、读准字音

2分钟的时间自由读,借助注释,给陌生字词标注音节,并尝试理解诗歌意思。

由一位同学试读。

注意窈窕、荇菜、好逑、钟鼓乐(使动用法)之

2、读准节奏(四言诗怎么读)

二二拍,两个音节一顿,尾音稍微延长一点,这样读诗的韵味儿就出来了。

生齐读。如果读得不好,师就示范读第一句,齐读第二遍,读出韵味。

2、问:读过之后,我们发现《关雎》的语言有何特点?

预设:1、句式一致,“窈窕淑女”和“参差荇菜,左右...之”都反复出现。

——引出重章叠句

这是诗经常用的一种手法,叫作重章叠句,即上下句或上下章基本相同,只是更换其中的几个字。(PPT)

其实我们以前学过的一首汉乐府民歌里出现过这种手法。《木兰诗》“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夜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贱贱。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问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当时我们说这种手法叫作复沓,在《诗经》里叫重章叠句。重章叠句是诗经非常重要的手法,我们看早读读过的《蒹葭》、《式微》、《子衿》里都有重章叠句。

好处:在内容和主题上:深化意境,渲染气氛,强化感情,突出主题

在诗歌表现力上: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美,带给人一种委婉而深长的韵味。(百转千回、一咏三叹)


《关雎》公开课教学实录相关文章:

初中语文诗经关雎教案优秀范文大全

一等奖公开课教学实录5篇

诗经氓教学实录

《短歌行》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

《边城》公开课教学实录

高中语文优秀教案设计模板

《临死前的严监生》公开课教学实录

高中语文优秀试讲教案模板

《秋天的雨》公开课教学实录

《葡萄沟》教学设计公开课实录

《关雎》公开课教学实录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54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