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案人口普遍增长的地区差异教案总汇

若水1152 分享 时间:

  编写教案的繁简,一般是有经验的教师写得简略些,而新教师写得详细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好的内容,希望你们能喜欢,

  高中地理教案人口普遍增长的地区差异教案总汇一

  教学目标

  1.能够通过实例,分析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分布;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本地人口资料,分析人口问题的表现;通过案例分析,培养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

  2.通过案例研究,加深对人口增长模式的理解,认识我国基本国情,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3.通过分析我国人口的变化,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分布特点;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

  难点: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

  环节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这节课我们继续来探究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分布。

  环节二:新课教学

  一、“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分布”

  展示世界各大洲、地区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图分析人口增长模式,完成自主探究1:

  (1)分析欧洲、非洲、拉丁美洲的人口模式。

  (2)完成下列表格。

  二、人口问题

  【展示图片】印度人坐火车、中国春运。

  播放语言材料:德国人口问题

  据《德国之声》报道,德国人有时候怀着妒嫉的心理望着法国——因为那里没有“后继无人”这个问题。法国“费加罗”报不久前曾骄傲地宣称:“我们有六千二百万法国人”。正当德国人口在减少的时候,而法国人口却在增长。有不少时事评论家和媒体刻意渲染德国社会走上了穷途末路,同时他们使用了像“出生率崩溃”或者“生育罢工”这样的夸张辞藻。

  思考:结合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差异,总结人口问题的表现积极思考,结合材料,思索人口问题的表现。

  【模拟记者招待会】教师扮演记者,以采访德国、印度总理的形式,展现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积极配合,选出两位同学,分别模仿两国领导人回答提问。

  三、人口空间分布不均

  自主探究问题2:“人口空间分布不均”。

  展示1900—20_年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完成自主探究问题2:

  (1)目前哪个大洲的人口最多,哪个大洲的人口最少?

  (2)从1900年以来,哪个大洲的人口增加得最多,哪个大洲的人口增加得最少?读图,理解人口的空间分布不均状况,完成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问题3:“人口增长速度”。

  展示世界人口增长率示意图,完成自主探究问题3:按各大洲人口增长速度由快到慢进行排序。

  自主探究问题4:“中国人口分布”。

  教师板图:中国轮廓图、黑河——腾冲线。

  思考:

  (1)中国人口分布的大致状况是怎样的?

  (2)哪些因素导致了中国东西部人口增长模式的不同?调动回忆初中已学知识,温故知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人口增长模式的因素。

  环节三:小结作业【课后思考,论文呈现】播放语言材料:关注中国,关注民生。20_年,我国总人口达到13.2亿,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67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2.5%。未来几十年,我国人口总量高峰、就业人口高峰、老龄人口高峰相继到来,我国人口政策面临巨大压力。人口政策既面临稳定低生育水平的艰巨任务,又要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突出矛盾与问题。新世纪的人口政策该何去何从呢?

  展示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两种观点:1.坚定不移的实行计划生育政策;2.鼓励生育,缓解人口老龄化,要求学生课后思考,以论文形式呈现。

  高中地理教案人口普遍增长的地区差异教案总汇二

  一、教学目标

  1.能够通过实例,分析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分布;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本地人口资料,分析人口问题的表现;通过案例分析,培养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

  2.通过案例研究,加深对人口增长模式的理解,认识我国基本国情,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3.通过分析我国人口的变化,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分布特点;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

  难点: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这节课我们继续来探究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分布。

  环节二:新课教学

  一、“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分布”

  展示世界各大洲、地区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图分析人口增长模式,完成自主探究1:

  (1)分析欧洲、非洲、拉丁美洲的人口模式。

  (2)完成下列表格。

  二、人口问题

  【展示图片】印度人坐火车、中国春运。

  播放语言材料:德国人口问题

  据《德国之声》报道,德国人有时候怀着妒嫉的心理望着法国——因为那里没有“后继无人”这个问题。法国“费加罗”报不久前曾骄傲地宣称:“我们有六千二百万法国人”。正当德国人口在减少的时候,而法国人口却在增长。有不少时事评论家和媒体刻意渲染德国社会走上了穷途末路,同时他们使用了像“出生率崩溃”或者“生育罢工”这样的夸张辞藻。

  思考:结合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差异,总结人口问题的表现积极思考,结合材料,思索人口问题的表现。

  【模拟记者招待会】教师扮演记者,以采访德国、印度总理的形式,展现人口问题及解决措施积极配合,选出两位同学,分别模仿两国领导人回答提问。

  三、人口空间分布不均

  自主探究问题2:“人口空间分布不均”。

  展示1900—2006年世界人口增长示意图(中图版教材P8图1-1-9)完成自主探究问题2:

  (1)目前哪个大洲的人口最多,哪个大洲的人口最少?

  (2)从1900年以来,哪个大洲的人口增加得最多,哪个大洲的人口增加得最少?读图,理解人口的空间分布不均状况,完成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问题3:“人口增长速度”。

  展示世界人口增长率示意图,完成自主探究问题3:按各大洲人口增长速度由快到慢进行排序。

  自主探究问题4:“中国人口分布”。

  教师板图:中国轮廓图、黑河——腾冲线。

  思考:

  (1)中国人口分布的大致状况是怎样的?

  (2)哪些因素导致了中国东西部人口增长模式的不同?调动回忆初中已学知识,温故知新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人口增长模式的因素。

  环节三:小结作业

  【课后思考,论文呈现】播放语言材料:关注中国,关注民生。2009年,我国总人口达到13.2亿,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67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2.5%。未来几十年,我国人口总量高峰、就业人口高峰、老龄人口高峰相继到来,我国人口政策面临巨大压力。人口政策既面临稳定低生育水平的艰巨任务,又要解决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突出矛盾与问题。新世纪的人口政策该何去何从呢?

  展示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两种观点:1.坚定不移的实行计划生育政策;2.鼓励生育,缓解人口老龄化,要求学生课后思考,以论文形式呈现。

  高中地理教案人口普遍增长的地区差异教案总汇三

  【教学重点】①土壤的肥力特性;②土壤的形成

  【教学手段】土壤标本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土壤是陆地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地理环境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土壤的含义是什么?

  (阅读教材“汉字‘土’的含义”示意图思考)什么是土壤?

  (板书)一、土壤及其作用

  1.土壤的概念

  (阅读教材“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地位”示意图思考)土壤在地理环境中能够起到什么作用?

  (板书)2.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承转)土壤与生物圈的关系体现了土壤的肥力特性,土壤肥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板书)二、土壤的特性及其重要性

  1.土壤的组成——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

  (观察土壤标本或教材中“理想土壤的成分体积比例”示意图)土壤由哪几部分组成?这些组成物质有什么特点?属于什么物质形态?适宜农作物生长的理想土壤中各组成物质的比例是多少?物质组成与土壤肥力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板书)2.土壤的肥力特性——提供水、养分、空气、热量

  3.土壤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阅读教材中“土壤的形成和发育示意图”思考)土壤的四种物质组成与其形成之间有什么关系?哪种要素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形成是否有影响?

  (板书)三、土壤的形成过程

  1.形成过程

  ①——露岩石风化→成土母质;②微生物和低等植物附着→原始土壤;③高等植物着生→成熟土壤。

  2.生物的改造作用

  3.人类活动的影响

  【设计思想】

  由于学生对本节教材涉及的内容既熟悉又陌生,因此教学中教师尽可能利用学生对土壤的感性认识,并迁移已有的关于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等知识,使学生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认识,教学中通过对土壤标本的观察,或实地土壤剖面的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教学中列举实例的目的可以使学生将所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认识人类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及人类应如何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关系。

  板书设计

  第五节 陆地环境的组成——土壤

  一、土壤及其作用

  1.土壤的概念

  2.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二、土壤的特性及其重要性

  1.土壤的组成——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

  2.土壤的肥力特性——提供水、养分、空气、热量

  3.土壤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

  三、土壤的形成过程

  1.形成过程

  ①——露岩石风化→成土母质;②微生物和低等植物附着→原始土壤;③高等植物着生→成熟土壤。

  高中地理教案范文篇三:

  教学目的:理解洋流的形成以及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教学知识点:

  1. 什么叫洋流?

  2. 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是什么?以及洋流的分类。

  3. 影响洋流流向的主要因素以及大洋环流系统有哪些? 4.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哪些?

  5. 世界洋流的分布有哪些?试找出分布规律。

  重点:①洋流的分类②洋流的分布与流向③洋流的影响

  难点:洋流的分布规律

  教学方法:讲授法 讨论法

  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新知,全班参与讨论什么是洋流,是怎么引起的。解说:什么是洋流?→洋流又称海流,海洋中除了由引潮力引起的潮汐运动外,海水沿一定途径的大规模流动。(5分钟)

  第二步:图文并茂,深入讲解。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是什么?→最根本的动力是太阳辐射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而后带动海水运动,产生现在的洋流形式的主要原因是太阳辐射的南北差异,海陆分布和地球自转带来的地转偏向力,也就是地心引力和离心力的合力。(10分钟)。

  洋流的分类→①洋流按成因分为风海流、密度流和补偿流。风海流亦称吹送流,漂流:在风力作用下形成的。盛行风吹拂海面,推动海水随风漂流,并且使上层海水带动下层海水流动,形成规模很大的洋流,叫做风海流。世界大洋表层的海洋系统,按其成因来说,大多属于风海流。密度流在密度差异作用下引起。不同海域海水温度和盐度的不同会使海水密度产生差异,从而引起海水水位的差异,在海水密度不同的两个海域之间便产生了海面的倾斜,造成海水的流动,这样形成的洋流称为密度流。补偿流因为海水挤压或分散引起。当某一海区的海水减少时,相邻海区的海水便来补充,这样形成的洋流称为补偿流。补偿流既可以水平流动,也可以垂直流动,垂直补偿流又可以分为上升流和下降流,如秘鲁寒流属于上升补偿流。②按冷暖性质分为暖流和寒流,暖流:本身水温比周围水温高,来自水温低处,寒流,亦称凉流,冷流:本身水温比周围水温低,来自水温高处。③按地理位置分类:赤道流、大洋流、极地流及沿岸流等。(20分钟) 影响洋流流向的主要因素以及大洋环流系统有哪些?→一般的,除了北印度洋和中国沿海的洋流之外,其他地区洋流流向是稳定的,不受季节影响,而北印度洋和中国沿海洋流的流向转变均是受季风改变的影响。北印度洋冬季受东北季风影响,洋流逆时针运动;夏季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洋流顺时针运动;而中国沿岸洋流冬季受大陆西北和东北季风影响,流向向南;而夏季受到西南和东南季风影响,流向向北。

  洋流系统:表层环流系统以中低纬海区的副高为中心的反气旋型大洋环流。以北半球中高纬海区的低压区为中心的气旋型大洋环流,赤道为低气压区,由赤道两侧吹向赤道的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驱动赤道两侧的海水由东向西流动。北面的称为北赤道暖流,南面的称为南赤道暖流。赤道暖流到达大洋西岸时,受陆地阻挡,其中一小股回头向东形成赤道逆流:大部分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沿海岸

  向较高的纬度流去,至中纬地区受西风吹动形成西风漂流。当它们到达大洋东岸时,一部风沿大陆西岸折向低纬,成为赤道暖流的补偿流;另一部分沿大陆西岸折向高纬,构成极地寒流。南半球中纬海区的西风漂流。在南极大陆周围形成的绕极环流,称为南极寒流。反气旋型大洋环流:信风漂流、信风漂流遇大陆后向高纬转向的补偿流、西风漂流、西风漂流遇大陆后向低纬转向的补偿流,便构成各大洋副热带海区(仅指大洋的如下海区:北太平洋、南太平洋、北大西洋、南大西洋、南印度洋)的反气旋型大洋环流。气旋型大洋环流:由西风漂流、西风漂流遇到陆地后向北分支形成的补偿流、极地东风带形成的中高纬大洋西岸的洋流组成北半球中高纬海区的气旋型大洋环流。南极绕极环流:在极地东风带的吹拂下形成环绕南极洲大陆一周的南极绕极环流,再往低纬方向为环绕南极大陆一周的西风漂流,因本海区自然特征比较一致,有些学者把南极外围海区称为南冰洋,另一部分学者认为大洋应有其对应的大洋中脊而不承认“南冰洋”这一称谓。(25分钟)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有哪些?→对气候的影响:总体来说,暖流增加温度和湿度,寒流降低温度和湿度。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寒暖流交汇的海区,海水受到扰动,可以将下层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有利于鱼类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诱饵。对海洋污染的作用:有利也有弊:既可以使污染物因迅速扩散而加快其稀释和净化的速度,也相应地使污染范围扩大。

  世界洋流的分布有哪些?

  洋流的分布规律:1.中低纬海区,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反气旋型大洋环流高中地理教案,北半球顺时针流动,南半球相反。2.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域,形成逆时针方向流动的大洋环流。3.南极大陆外围,在南纬40°~60°附近海域终年受西风影响,形成横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的西风漂流,其性质为寒流。4.北印度洋,形成“夏顺(时针)冬逆(时针)”的季风洋流,这主要与该海域夏季刮西南季风,冬季刮东北季风有关。(20分钟)

  第三步:回顾知识点,有任何疑虑的向我提问。

  课后总结:大部分学生能了解洋流,以及洋流的分布。

高中地理教案人口普遍增长的地区差异教案总汇

编写教案的繁简,一般是有经验的教师写得简略些,而新教师写得详细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好的内容,希望你们能喜欢, 高中地理教案人口普遍增长的地区差异教案总汇一 教学目标 1.能够通过实例,分析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分布;理论联系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515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