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1吨有多重(认识吨)》教案模板四篇

若水1147 分享 时间:

  “1吨有多重”是本单元的第二课时,主要是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掌握1吨=1000千克,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吨有关的简单问题。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三年级数学《1吨有多重(认识吨)》教案模板,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三年级数学《1吨有多重(认识吨)》教案模板一

  教学目标:

  1、学生亲身体验和经历中初步建立1吨的概念。

  2、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简单的转化。

  3、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及操作的能力,对学生进行数感的培养,激发求知欲。

  4、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这节课是在教学了克、千克、吨这三个重量单位的基础上进行的的探索教学。1吨的重量是非常抽象的。如何让学生准确感知1吨的重量,一向是教师们冥思苦想的一个问题。而引导学生建立1吨重的质量观念恰恰是本节课的重点。于是我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联系生活在体验中学习数学。

  第一个环节: 教学1吨有多重, 特别是"1吨"的现实意义是教学的难点。如果没有相应的经验支撑,纯粹记忆1吨的概念是无意义的。因此本节课设计了一个学生乐于参与,容易参与的活动。全体学生在经历了470克——1千克200克千克——5千克——10千克(1吨)的感受过程(很轻——轻——重——很重)。整个过程环环相扣,学生学得主动,学得轻松从游戏中感受。通过用吨作单位的物品的展示和为什么不能带这样的物品到现场的提问,以及与带来的物品比较初步感受到用"吨"作单位的物体是很重,很大的。

  第二个环节: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实践作业《一吨有多重》在合作者用到了推算,精算,和估算,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并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第三个环节:小组汇报合作结果,让学生用准确、完整的语言来汇报小组推算的过程。用课件出示给学生从视觉上带来更大的冲击力。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及推算的能力,对学生进行数感的培养,激发求知欲。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创设情境,揭题导入

  一、创设情境,揭题导入

  (1)感受

  师:我们玩一个猜一猜的游戏,老师准备了四样物品,分别是一袋大米、一盆花,一个篮球、一个铅球。它们的重分别是470克、1千克200克、10千克、5千克,谁能来拎一拎,猜一猜给他们找出对应是物品。

  师:你能来说说你是怎么猜的

  师:一吨的物品你能拎起来吗,

  生1:太重了,拎不动

  师:那么一吨有多重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一吨有多重?》(出示课题)

  活动2【活动】小组合作、探究实践

  二、小组合作、探究实践

  (1)、实践

  师:老师这里有四样物品,请同学们选择一样物品的重量进行推算,算一算多少个这样的物品的重量大约是一吨,也就是1000千克。并在课堂上完成这张 实践作业。

  师:小组内先商量一下,你们选择哪个物品的重量?

  生:10千克、5千克

  师:为什么不选这两个?470克和1千克200克

  生:不好算。

  师:办法总比困难多,想一想怎样把它变成容易算的?哪个小组愿意来挑战困难?

  师:鼓励表扬

  师:出示小组合作要求,请同学上前大声阅读并逐一解释要求

  生:小组合作

  (2)交流感受

  小组合作完毕

  师:那组愿意上来交流你们的想法?

  生1:10千克 10个10千克就是100千克,100个10千克就是1000千克,

  师:我们来看大屏幕,(出示动画演示)

  10个10千克就是100千克,100个10千克就是1000千克,

  生:2:2个5千克时10千克,20个5千克就是100千克,200个5千克就是1000千克就是1吨。

  生3: 1千克200克看成1千克,10个一千克就是10千克,100个1千克就是100千克,1000个1千克就是1000千克。

  生4:470克约是500克2个500克是1千克,20个500克是10千克,200个500克是100千克,2000个500克就是1000千克。

  活动3【练习】练习

  师:出示课件动画演示如果老师把20个篮球装一筐,能装多少筐呢?

  活动4【讲授】小结

  师:今天我们通过掂一掂。算一算感受了一吨的重量,在生活中还有更多有趣的数学知识等待我们去探索。

  小学三年级数学《1吨有多重(认识吨)》教案模板二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 21、22页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认识质量单位 “吨”,掌握 1 吨 =1000 千克这一单位换算公式。

  2.能力目标:能用 “吨” 表述物体的质量,能进行吨与其它质量单位的换算。

  3.创新目标:提高学生认识抽象事物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情感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的实际质量,初步建立吨的质量观念。

  教学难点:

  掌握“1吨 = 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模式:

  创设情境 — 感知探究 — 拓展延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故事激趣

  在美丽的森林里,动物医生要给动物们体检,大象第一个到,请你猜猜它的体重是多少?(课件演示测体重的过程。)小熊、小牛、小马和小鹿四个好朋友也从河对岸赶来体检,可到了小桥边,它们却停下来了。你知道为什么吗?原来,到了桥边,小马准备和大家同时过桥,可小熊指着桥边的提示牌说:“限重一吨”。于是它们犹豫了。同学们,你给出个主意吧!它们能不能同时过桥?

  2、小组讨论,指名回答。

  3、学生自由发言,引出课题。(板书课题)一吨有多重

  那我们先来研究一下一吨到底有多重,然后再帮助它们过桥好吗?

  二、感知探究

  课件出示情境图

  1 、猜一猜:一头水牛、1 袋面粉、1 桶油的质量和一名三年级的小学生的体重各是多少?

  2、用称称一称,验证猜想。(课件演示)

  3 、试一试

  (1)让学生背一背体重25千克的同学。

  (2)提一提质量50千克的油桶。

  4、看一看,算一算。利用课件逐一出示一个个情境,让学生看一看,算一算

  课件出示

  1 桶油质量是 100 千克,这样的10 桶油正好重1吨

  1 袋面粉质量是 50 千克, ( ) 袋面粉约重1吨

  三年级的小学生的平均体重大约是 25 千克。( )人大约重 1 吨

  一头水牛重 350kg , ( )头水牛约重1吨

  小结:吨是一个很大的质量单位, 1 吨 =1000 千克; 1t=1000kg (板书)教师强调:计量较重的或大量物体的质量时,常用到吨。

  5、说一说。

  通过上面的探究活动,我们知道了 1 吨大约有多重,哪位同学来说生活中计量哪些物体的质量要用吨做单位。(强化认识)

  (学生自由发言。)

  6、解决问题:它们能否同时过桥(出示情境图)

  (1)现在谁来说说它们能不能同时过桥,为什么?

  (2)它们谁和谁能同时过桥?(小组讨论)

  小朋友的方法真多、真好,牛大哥它们用了你的方法都安全地过桥了,它们非常感谢大家的帮助。

  (3)如果我们全班同学也去这个地方游玩,我们能同时过这座桥吗?为什么?

  指名发言,教师评价。

  三、知识应用(智勇大冲关 )

  第一关:填一填。

  4千克=(  )克 3吨=( )千克

  5000克=(  )千克 ( )t=2000 kg

  18t=(  )kg ( )kg=6 t

  (分组完成,请几名学生汇报方法。)

  第二关:在○里填上“>”“<”或“=”。

  8000千克○8吨 4500克○4千克  3t○3600 kg

  (学生独立思考再反馈交流,请几名学生汇报方法。)

  第三关::帮小明改日记

  (课件出示日记并播放录音)

  今天,阳光明媚,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动物园玩,我们先到超市买了1克苹果和2吨梨,又买了1个50千克的鸡蛋。我看见超市里有电子秤,上去一称我的体重,哎呀,我的体重都30克了。

  到了动物园。动物园里动物可真多,我估计了一下,一头狮子大约重350克吧,大象挺重的,最少也有2克吧,还有会说话的鹦鹉大约重120千克。大水牛少说也有338吨重。

  参观完动物园,我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学生抢答,教师评价)

  四、全课总结

  谈谈这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板书设计

  1吨有多重

  1 吨 = 1000 千克;

  1t = 1000kg

  计量较重的或大量物体的质量时,常用到吨。

  吨用字母“t”来表示。

  小学三年级数学《1吨有多重(认识吨)》教案模板三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吨,了解1吨有多重。

  2.掌握“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3.结合具体情境,提高对物体质量的估计能力,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1.建立1吨的概念。

  2.结合具体情境,提高对物体质量的估计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导探索

  1.故事引入。

  师:同学们听过“曹冲称象”的故事吗?谁来讲给大家听一听?其他同学一定要认真听,听完故事还要回答提出的问题呢!(师可随之出示挂图或多媒体画面,并请一位同学讲“曹冲称象”的故事。)

  师:故事讲得很生动,同学们听得很认真,你们想一想,大象到底有多重呢?

  (生可能回答:一定很重,会用克、千克作单位,也有可能用吨作单位;也可能发出疑问:那得有多少千克呀?)

  师引导学生思考:用我们学过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说明大象有多重,你认为合适吗?

  吨是较大的质量单位,那么1吨有多重呢?

  (引出课题:1吨有多重,并板书)

  (二)探究交流,感知新知

  1.⑴哪些物体的质量是1吨呢?教师用课件(或图片)逐一出示一个个情境图,让学生看一看,算一算。

  350×3=1050(千克)3头水牛约重1000千克

  100×10=1000(千克)10桶油约重1000千克;

  50×20=1000(千克)20袋面粉约重1000千克;

  25×40=1000(千克)40人约重1000千克。

  (2)小组汇报。

  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吨=1000千克,并介绍用字母表示:1t=1000kg。

  2.联系生活,理解新知。

  (1)举例说明生活中有许多物体要用到质量单位吨。

  (挂图或多媒体出示)让学生说一说每幅图的意思,教师进行补充。

  (2)让学生再举几个生活中的例子,师生共同进行分析。

  (三)综合应用,巩固拓展

  完成书上的练一练(重新调整练习题的顺序),师巡视,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

  1.填上合适的单位(克、千克、吨):第3题

  2.填一填。第1题

  4千克=()克3吨=()千克

  5000克=()千克()t=2000kg

  18t=()kg()kg=6t

  学生做完后,教师实物投影展示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集体订正。

  3.学生先独立完成练一练的第2题,然后与同桌说一说思考方法。

  在○里填上“>”“<”或“=”。

  8000千克○8吨4500克○4千克

  3t○3600kg

  学生独立思考再反馈交流,请几名学生汇报思考方法。

  4.数学故事。

  (1)估算。

  刚才同学们听了“曹冲称象”的故事,大家一起来看一看,曹冲称了几次才称完?(挂图或多媒体出示)

  船上的石头称了8次才称完,记录表如下:

  第几次12345678

  质量/kg280220250300230250270350

  你知道这头大象有多重吗?请看一下记录表,我们先来估算一下。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然后找生汇报。

  (2)请同学们讨论:曹冲为什么可以采用这个办法称象,你还有更好的办法吗?

  (3)这头大象到底有多重呢?先独立计算大象的重量,再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计算结果。

  各组汇报计算结果。

  (四)集体反馈,反思总结

  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小学三年级数学《1吨有多重(认识吨)》教案模板四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P7-8千米的认识。

  二、教学准备

  课前让学生走走100米的一段路,感受100米的路有多长,同桌准备一根米尺与课件。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1、目标确定

  (1)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这一长度单位,并通过操作、推想、交流等活动感知1千米有多长,初步建立1千米的观念。

  (2)知道1千米=1000米,并能进行简单的化聚。

  (3)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认识千米,让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在与同伴交流中体验学习数学的愉悦心情。

  2、教学策略选择

  (1)让学生成为建构新知的主人

  数学教学过程是学生对有关的数学学习内容进行探索、实践与学习的过程。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是通过引导、组织及与学生的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建构新知时,要以学生为主,让他们去亲自体验。本节课我主要通过以下环节突破重点:第一,回忆活动,建立表象。课前让学生通过“走一走100米”、“扣一扣时间”、“数一数步数”等活动,建立学生对100米的表象,从而让学生推出:10个100米是1千米,在100米的路上来回5次是1千米,大约走15分钟是1千米......第二,学生描述1千米的长度。学生对千米的初步认识后,我放手让学生利用身边的数据来描述1千米的长度,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讨论,留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和广阔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自己学习。

  (2)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新课标强调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和学生心理特点,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感性材料,在课堂上创设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例如在教学“千米的认识”时,我就录制一段录像放给学生观看,就可以告诉学生,我们刚才走了1千米。运用媒体教学一方面学生亲身体会到1千米到底有多远,把一个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另一方面,学生观看时,每看到一处自己熟悉的事物,就指着说:这就是“什么”。学生情绪高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这些信息的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和社会生产实际,拉近了学生与千米的距离,从而也达到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使学生体会到原来千米就在我们身边,原来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四、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一、情境导入(课件出示一些路程指示牌)

  平阳瑞安

  50千米38千米

  乐清灵昆

  45千米20千米

  师:小朋友见过这些牌子吗?你能看明白指示牌的意思吗?

  师:千米也叫公里,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生活中以千米作长度单位是很常见的,1千米有多长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千米。(板书课题)

  二、建立模型

  (一)初步感知1000米的长度

  师:昨天我们一起测量了从百里路小学的校门口到丽都美容院刚好是100米的路程,同学们分小组走了走这100米的路程

  (课件出示图片,引起回忆后交流)

  汇报交流:

  师:小朋友走100米大约用了多少时间?走100米大约用了多少步?

  师:从校门口到丽都美容院是100米,1000米里面有几个这样的100米呢?(板书:10个100米)

  师:根据这100米的路程,你还可以怎样描述1000米的长度?(一般学生会从来回次数、所需的时间和总的步数来回答)

  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物引入,增强了数学知识的现实感和亲切感,课伊始就吸引学生的目光,为学习新知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矗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的材料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相联系时,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兴趣,数学才是有生命力的。教师找准了教学内容与学生知识经验的“切合点”,在学生建立

  100米长度的表象基础上感知1千米的长度,在真实的生活体验中引领学生建立数学模型。

  【备芽若学生提出同学间所需时间和总的步数相差较大,可以让学生讨论为什么会有相差,然后得出全班的大约值。

  (二)介绍1千米=1000米

  1000米用“千米”做单位,可以写作1千米。

  板书:1千米=1000米

  (三)进一步感知1千米的长度

  师:我们用10个100米来描述1千米的长度,走1千米大约用15分钟的时间,走1千米大约用了2000步等分式来描述1千米的长度,同学们能不能观察、测量自己身边的物体长度,再来推想1千米有多少个这样的物体?用你自己的方式来描述1千米的长度。

  1、观察、测量后与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汇报

  (四)强化感知1千米的长度

  课件出示学校周边的地图:从学校向右走,从校门口-麻行僧街-大榕树-百里东路-市二医大约1千米。从学校向左走,从校门口-一百超市--江心码头-江滨西路-郭公山-勤奋

  水闸-现代概念大约1千米

  师:其中第2条路是老师每天回家的必经之路,老师骑摩托车以每小时40千米的速度从学校出发到现代概念大约用了1分30秒,现在就让我们一起随着镜头来感受一下(课件播放录象)。

  三、千米和米的换算

  (一)教学换算

  师:千米除了表示比较远的路程以外,它还可以用来表示河的长度、桥的长度、水的深度、山的高度,以及描述速度等......(边说课件边出示图片)

  师:火箭的速度大约是每秒4千米,也就是多少米?

  板书:4千米=()米(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师:雅鲁藏布大峡谷水深约达5000米、南京长江大桥的长约6000米,能把它们成用千米作单位的吗?

  板书:5000米=()千米6000米=()千米

  (同桌互说想法,然后全班交流)

  (二)练习:

  1、9000米=()千米800米+200米=()千米

  4千米=()米3千米-1000米=(米

  2、把每小时行的路程与合适的交通工具连一连。(略)

  (三)解释与拓展

  课件出示高速公路的指路标志,限速标志,汽车、摩托车上的速度表等让学生能说说指路标志、限速标志的意思。

  四、总结评价

  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让你感到最深刻的地方在哪?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五、家庭作业

  与同伴在家的附近或学校附近走1千米的路程,体验1千米有多远。

  此环节的设计让学生通过多方位、多角度的材料感知建立1千米的丰富表象,学生举例身边的事物并用具体的数据来描述1千米的长度,给学生提供操作、交流与想象的时间和空间,在提供学习资料的基础上现场生成学习材料,在交流中进一步感受1千米的具体长度,在头脑中比较清晰的建立1千米长度的“模型”,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在学生具有大量的感性基础和丰富的表象积累上,以直观、动态的录象播放让学生感知摩托车行驶1千米路程,用另一种的方式感知和感受1千米,强化了对1千米有多长的感受性。

  此环节的设计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联系生活提供丰富学习材料作为数学教学的活教材,使数学不显得枯燥而是充满真实感和亲切感,感受数学与生活密切的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

  四、教学片段实录

  片段一:初步感知1000米的长度

  师:昨天我们一起测量了从百里路小学的校门口到丽都美容院刚好是100米的路程,同学们分小组走了走这100米的路程

  (课件出示图片,引起回忆后交流)

  汇报交流:

  师:小朋友走100米大约用了多少时间?(大约用了1分30秒)走100米大约用了多少步?(大约走了200步)

  师:从校门口到丽都美容院是100米,1000米里面有几个这样的100米呢?(板书:10个100米)

  师:根据这100米的路程,你还可以这样描述1000米的长度?

  生:从美容院回到校门口一个来回是200米,1000米里面有5个来回.

  生:走100米大约用了1分30秒,按这样计算,走1000米大约需要15分钟。

  生:走100米大约用200步,走1000米大约需要走2000步

  ......

  片段二:进一步感知1千米的长度

  师:我们用10个100米来描述1千米的长度,走1千米大约用15分钟的时间,走1千米大约用了600步等分式来描述1千米的长度,同学们能不能观察、测量自己身边的物体长度,再来推想1千米有多少个这样的物体?用你自己的方式来描述1千米的长度。

  (1)观察、测量后与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汇报:

  生1:教室的2块地砖的长度大约是1米,2000块这样地砖的长度约是1千米。

  生2:一根米尺长1米,1000根米尺连接起来就是1千米。

  生3:教室门高约2米,500个门叠起来的高度约是1千米,快冲天了!

  生4:一张课桌的长约1米,1000张课桌连起来约1千米

  生5:一个同学把两臂张开伸直大约是1米,1000个同学手拉手大约是1千米。

  生6:教室的黑板长约4米,250个黑板连起来大约是1千米。

  生7:学校操场跑一圈是200米,跑5圈是1千米。

  生8:体育中心泳池的泳道长是50米,游10个来回就是1千米。

小学三年级数学《1吨有多重(认识吨)》教案模板四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33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