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教学资源 > 教案 > 语文教案 > 人教案高中语文《短新闻两篇》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案高中语文《短新闻两篇》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若水1147 分享 时间:

人教案高中语文《短新闻两篇》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新闻报道除了要真实、准确,具有时效性外,还必须具有强烈的可读性。学会用“眼睛采访”,多写实录性新闻,就是增强新闻可读性的有效途径之一。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人教案高中语文《短新闻两篇》课文原文及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原文《别了,“不列颠尼亚”》

  在香港飘扬了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在这里降落后,接载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这是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

  英国的告别仪式是30日下午在港岛半山上的港督府拉开序幕的。在蒙蒙细雨中,末任港督告别了这个曾居住了二十五任港督的庭院。

  4点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根据传统,每一位港督离任时,都举行降旗仪式。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再有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了。4时40分,代表英国女王统治了的彭定康登上带有皇家标记的黑色“劳斯莱斯”,最后一次离开了港督府。

  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近一个半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

  晚6时15分,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在距离驻港英军总部不远的添马舰军营东面举行。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临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此时,雨越下越大。查尔斯王子在雨中宣读英国女王赠言说:“英国国旗就要降下,中国国旗将飘扬于香港上空。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国管治即将告终。”

  7点45分,广场上灯火渐暗,开始了当天港岛上的第二次降旗仪式。一百五十六年前,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

  当然,最为世人瞩目的是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统治宣告终结。

  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两分钟前,“威尔士亲王”军营移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开始接管香港防务。

  零点40分,刚刚参加了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第28任港督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在英*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海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一百五十六年五个月零四天。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作者:亚伯拉罕·迈克尔·罗森塔尔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

  这真像一场噩梦,一切都可怕地颠倒了。在布热金卡,本来不该有阳光照耀,不该有光亮,不该有碧绿的草地,不该有孩子们的嬉笑。布热金卡应当是个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的地方,因为这里曾经是人间地狱。

  每天都有人从世界各地来到布热金卡——这里也许是世间最可怕的旅游中心。来人的目的各不相同——有人为了亲眼看看事情是不是像说的那样可怕,有人为了不使自己忘记过去,也有人想通过访问死难者受折磨的场所,来向他们致敬。

  布热金卡在波兰南方城市奥斯维辛城外几英里的地方——世人对奥斯维辛这个地名更熟悉。奥斯维辛大约有12000名居民,距华沙120英里,地处被称为摩拉维安门的山口的东头,周围是一片沼泽地。布热金卡和奥斯维辛一道组成了被纳粹称为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工厂的一部分。

  十四年前,最后一批囚徒被剥光衣服,在军犬和武装土兵的押送下走进毒气室。从那时起,奥斯维辛的惨状被人们讲过了很多次。一些幸存者撰写的回忆录中谈到的情况,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所无法想像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司令官罗道夫·弗兰斯·费尔南德·霍斯在被处决前也写了回忆录,详细介绍了这里进行的集体*和用人体作的各种试验。波兰人说,共有400万人死在那里。

  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

  现在,布热金卡和奥斯维辛都是很安静的地方,人们再也听不到受难者的喊叫了。参观者默默地迈着步子,先是很快地望上一眼;接着,当他们在想像中把人同牢房、毒气室、地下室和鞭刑柱联系起来的时候,他们的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导游也无须多说,他们只消用手指一指就够了。

  每一个参观者都感到有一个地方对他说来特别恐怖,使他终生难忘。对有的人来说,这个地方是经过复原的奥斯维辛毒气室。人们对他们说,这是“小的”,还有一个更大的。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还有一些参观者注视着毒气室和焚尸炉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然而,一看到玻璃窗内成堆的头发和婴儿的鞋子,一看到用以关押被判处绞刑的死囚的牢房时,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原来,在女牢房,他看到了一些盒子。这些三层的长条盒子,6英尺宽,3英尺高,在这样大一块地方,每夜要塞进去五到十人睡觉。解说员快步从这里走开,因为这里没有什么值得看的。

  参观者来到一座灰砖建造的建筑物前,这是在妇女身上搞不育试验的地方。解说员试着推了一下门——门是锁着的。参观者庆幸他没有打开门进去,否则他会羞红了脸的。

  现在参观者来到一条长廊里。从长廊两边的墙上,成排的人在注视着参观者。这是数以千计的照片,是囚徒们的照片。他们都死了——这些面对着照相机镜头的男人和妇女,都知道死亡在等待着他们。

  他们表情木然。但是,在一排照片的中间,有一张特别引人注目,发人深思。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

  参观者被带到执行绞刑的地下室去看一眼,这时,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育目标

  1.了解新闻报道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

  2.了解香港近百年的发展史。

  二、能力训练目标

  1.培养阅读新闻作品的能力;

  2.培养在阅读中筛选信息的能力;

  3.学习两篇文章短小精悍、语言简练、概括力强的特点。

  三、德育渗透目标

  1.通过学习第一篇文章,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引导学生认识法西斯的暴行,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的美好情感。

  教学设想

  一、播放有关香港回归的纪录片和反映纳粹暴行的影片,设定好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课文。

  二、通过介绍香港近百年的发展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讨论纳粹暴行(扩展至南京*)对于我们人类的戕害,以及我们应该从中吸取什么样的教训。课外查找一些香港历史和纳粹暴行的背景材料,以辅助阅读。

  三、分别找一些香港回归和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新闻报道,比较一下写法的不同。

  重点、难点

  重点:新闻报道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培养阅读新闻作品的能力。

  难点:新闻报道如何既报道事实,又抒发感情。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生活在信息社会里,每天都会从报纸、广播、电视中接触大量的新闻报道,那么,如何从新闻报道中及时而准确地筛选信息,成为当今社会人的一项重要能力。而要提高这种能力,就必须了解新闻报道的特点,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两篇典型的短新闻。(板书课题)

  二、明确目标

  1.了解新闻报道的结构方式;

  2.筛选两篇新闻报道的基本信息。

  二、整体感知

  (一)《别了,“不列颠尼亚”》

  在众多关于香港回归的报道中,《别了,“不列颠尼亚”》是最别致的一篇,作者没有写交接仪式现场多么庄严,也没有写欢庆回归的人们多么激动,而是选择了英方撤离这样一个角度,并且把末代港督乘英国皇家游艇“不列颠尼亚”号撤离香港这一事件放在一个历史的背景中,更加突出了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消息一般由导语和主体两部分组成。导语放在开头,由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或者依托新闻事实的精辟议论组成;而主体则具体展开新闻事实的叙述。本文就是以这样一种结构组织材料的。

  第1段是导语部分。它告诉我们,香港末任港督乘“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这标志着长达150年的英国统治的终结。

  下面的主体部分按照时间顺序。具体叙述了英国殖民者的告别仪式。文章共有10段,有8段写的是现实的场景,分别是:末任港督的降旗仪式,彭定秉离开港督府,英国告别仪式,降旗仪式,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这些仪式的叙述都很简洁,作者突出仪式本身的涵义,这表现在介绍了每一种仪式之后,作者总要引用一些背景材料,使得每一个仪式都显示出历史的跨度,有着历史的意义。作者并不直接出面发表议论,但是情感和评论都暗含其中。比如:

  港督降旗仪式,作者说“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强调这次降旗不再是以往港督换任的重复,它是具有标志意义的最后一次。

  对于在驻港英军总部附近举行的告别仪式,作者也只是提了一句,但作者随后捕捉到了一个典型的镜头:“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象征英国统治的“不列颠尼亚”号,与象征香港回归祖国的特别行政区区旗,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启示人们发现这一仪式的深厚。

  7时45分的第二次降旗仪式,也只是一笔带过,但作者把这一事件放在历史今昔的对比上,有一种历史沧桑变化的感觉,使得曾经的坎坷,在人们脑海中“积淀成了神圣而执著的理性”,也使得“今夜的喜悦变得更加凝重”。

  另外还有两段,一个是第4段,交待的是有关港督府的一些背景材料:一个是最后一段,作者又一次把历史的今昔放在一起相互对照,深化了主题。

  原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建立的的集中营,被称为二战期间纳粹德国的“*工厂”,据统计报道有400万人在这里遭到了杀害。这篇消息是美国记者罗森塔尔战后访问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之后采写的,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的佳作。这主要得益于他独辟蹊径,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即记者在新闻中毫不掺杂个人情感的写法)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做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字里行间灌注着个人的情感。

  文章一上来的议论就有震撼人心的效果。作者无一句正面控诉,却强烈表达出自己的愤懑,字字句句敲打着读者的心,让读者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

  接下来,作者引入了一些背景材料,介绍了里斯维辛集中营可怕的历史。作者说,那些“惨状被人们讲过了很多次”。所有的事情都已经是旧闻了,奥斯维辛也不再有“可供报道的新闻”了。但是到这里访问,作者却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是记者的良心在催促他,“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这里指出了作者写作此文的原因和心境。

  后面的部分,作者随着参观者的脚步,把读者带进了集中营,从毒气室、焚尸炉、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一直写到绞刑室。作者并没有详细描写这些地方多么的阴森恐怖,他的目光始终盯在参观者身上,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传达他们内心的感受?以此感染读者,引起读者的共鸣。

  有一些细节很耐人寻味。比如,“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这样的景象的确让人难忘。也许是讽刺,任纳粹刑罚多么*,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也许是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还有,那个照片中的姑娘,临刑前她在想什么?这不仅是作者的疑问,也是绐读者提出的问题。

  除此之外,作者还有一些很精辟的议论值得琢磨。比如作者说“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做祷告,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保佑。但是在奥斯维辛,做祷告的地方是没有的,因为刽子手丧失了人性,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他们是不可能向上帝祷告忏悔自己的罪行的;而无辜的人们成为刽子手刀俎上的肉,无计可逃,他们也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保佑。

  最后一段,与标题和首段遥相呼应,突出了文章的主题,也显得文章首尾相贯,浑然一体。

  三、总结两篇短新闻的结构特点。

  布置作业

  完成“研讨与练习一”。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学习两篇文章短小精悍、语言简练、概括力强的特点;

  2.学习两篇短新闻既报道事实、又抒发感情的特点;

  3.通过学习第一篇文章,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认识法西斯的暴行,激发学生热爱和平的美好情感。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提问】如何理解“别了,‘不列颠尼亚’”标题的含义?

  【明确】标题有两层意思。从字面上看,参加完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消失在茫茫的南海夜幕中,这是现实的场景。另一方面,“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告洗刷。

  2.【提问】《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中,现实的场景和背景材料是如何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

  【明确】现实的场景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文章的纲,每一则背景材料的引人都对应于一个现实的场景,依靠一些关键词衔接在一起,比如提到彭定康离开港督府,就引入一些关于港督府历史的背景材料;而降旗的仪式,则让人联想起156年前,英国殖民者踏上香港的首次升旗。自然的衔接,使得这些背景材料看上去并不是杂乱无章的,它们靠现实的场景串在一起,与之融为一体。另外,背景材料的引入也使得现实的场景有历史的纵深感,让人更加体会出仪式本身的现实。

  3.【提问】为什么说英国的告别仪式是“日落仪式”?

  【明确】英国曾经占领了非常广大的殖民地,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喻指在它的领土上,永远都有阳光照耀。香港作为英国在东方的最后一块殖民地,于1997年脱离英国的统治,回归祖国,可以说在中国香港的土地上,英殖民统治的太阳落了。所以把英国告别的仪式称为“日落仪式”。

  4.【提问】《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里有很多否定句,应该怎么理解?

  【明确】本文用了一连串的否定句,像一条线串起了全篇文章,使文章具有统一的风格,同时把奥斯维辛这个被纳粹颠倒了的世界展现在读者面前。每个句子都具有深刻的,值得细细体会。比如:

  标题就是一个典型的否定句,类似的句子文章中又出现了两次:一次是介绍完背景材料之后,作者说“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这句话承上启下,一方面奥斯维辛太出名了,人们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的确没有什么新闻可以报道了;另一方面,即使没有新闻,作者还是要写一写,因为他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第二次是结尾“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除了呼应前文之外,还突出了文章主题。意思是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鲜东西了,每一个参观者都看到同样的东西,也都有同样的感受,那就是震惊,甚至窒息。看到这些遗留的东西,就有这样的感觉,如果看到那些真实的场景,又会有怎样的感觉呢?这样,虽然话语貌似平静,却表现出对纳粹罪恶的深刻揭露。

  5.【提问】《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消息与我们常见的消息有什么不同?

  【明确】不同之处就在于记者在文章中的参与程度不同。记者对于所报道的事件有三种参与的情况: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身份出现,只是纯客观记叙,不掺杂自己的感情和判断,只是由事实本身说话;另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出现,但会在叙述事实的同时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者渗透自己的感情;还有一种,记者作为事件的参与者.文章直接描写他的所闻所感。我们平时读报纸所看到的消息大都是第一种和第二种情况,主要还是一种客观叙述为主的写法;而本文有所不同,把作者自己参观集中营的感受当成了主要的内容来写,是一种纯主观性的报道。

  总结、扩展

  《别了,“不列颠尼亚”》选取了英国撤离香巷的一系列场景,并把它们放在一个历史的背景中,使香港回归这一历史事件有了历史的纵深感;《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打破客观报道的传统,直接叙述自己的感受。它们和同类题材的新闻选取的角度有很大的不同。要求学生阅读“背景材料”中的新闻报道《奥斯维辛,历史不会忘记》,比较一下和两篇课文的写法的不同。

  布置作业

  完成“研讨与练习二、三、四”。

  教学笔记

  【教学笔记】

  〖资源、背景〗

  1、张晓风散文创作:

  为了使读者对他的全部散文有一个横向平面的概括性了解,我将张晓风散文作品中的思想情感概括为三个渐次展开,互有渗透交叉不断扩大其涟漪和波浪的“反馈圈”:一是,她对大自然,大地上山川草木只有宗教性的虔诚才可以相比拟的感恩情感;二是,她对敌国明月镂心刻骨般的相思情愫;三是,这位女作家那涵天负地般的广阔胸襟,以辽阔思维空间为背景的对生命价值的沉思。这三个方面的情感思想,也可以说是一种类型构成,贯穿她整个创作生涯中每一个向前迈进的段落。

  评论赞辞说她“笔如太阳之热,霜雪之贞。篇篇有寒梅之香,字字若缨络敲冰”,可以说是对她诗意散文的第一次感性素描。

  ──摘自《张晓风散文论》,《文学评论》1994.7

  2、有关生命的名言:

  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别人(包括活着的人和死去的人)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分量来报偿我领受了的和现在还在领受着的东西。我强烈地向往着简朴的生活,并且常为发觉自己占有了同胞的过多劳动而难受。

  ──爱因斯坦

  生命属于人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已把自己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全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奥斯特洛夫斯基

  3、例文:

  漫长的人生道路上会有许多“第一次”,参加工作后便有了更多的令人忘怀的第一次:第一次穿上崭新湛蓝色的税务*,第一次填开完税证,第一次进驻企业翻开第一本帐簿,第一次走进银行销缴第一笔税款……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本应值得珍重的“第一次”渐渐被我们忽视了。

  记得1989年夏天,我第一次走进集贸市场收零散税,当填开万一张税证的时候,把“定额”写成了“定税”,当时我就象一个做错了事的孩子一样,羞愧地抬手把头上的大檐帽压得很低,好象害怕纳税人看出我的过错……

  那年年底我在个人工作总结的结尾写道:“在平凡的岗位上,年轻的我要做出不平凡的追求,要永远把自己的目标定高定远。”老局长看后第一次表扬了我,我当时高兴得夜不能寐……

  今天,也许我不再有第一次填错*时的不安:错了,写上“作废”,再填一张不就完了吗?或许也不会有第一次受表扬时的兴奋:各种获奖证书一大摞,一句表扬的话顶什么?然而,也正是这第一次的不安,第一次的兴奋,伴随着我的成长,促进了我的进步。“第一次”的价值是永恒的!愿我们大家把每一天所做的每一件事视为“第一次”,那么,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充实,我们的人生就会更有意义。

  ──摘自《承德日报》

  〖对各家见解、*的比较和认定〗

  1、青岛的郑卫国老师用两课时来完成本课教学。第一课时教学《行道树》。要求:反复朗读课文,体会形象化的语言;理解行道树的无私奉献精神。第二课时教学《第一次真好》。要求:认识人生第一次的重大意义,珍视第一次经验;学习以小见大和详略得当的写法;了解选材的典型性。这要求学生做好充分的课前预习,就课文主要内容和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列出思考题,准备讨论发言材料。郑老师把本课作为讲读课来处理,所涉及的知识深而广,是对学生主动学习能力和固有语文素养的一大挑战。需要学生有很好的基础。教学设计中体现着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和学习方式,符合新的课程理念。

  2、任志鸿老师用一课时来完成这篇课内自读课文。要求:把握文章的点睛之笔,扣题抓尾,引导探究,理解篇目主旨。联系人生体验,融会贯通,获得生命体验。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研习《行道树》,然后指导学生自主完成《第一次真好》。

  较之郑卫国老师来说,任老师的教学思路更为贴近自己所教的学生的实际情况。因为教学要立足学生的实际,备课不仅备教材,更要备学生。

  〖个人对教材的认识与思考〗

  《短文两篇》中,《行道树》借行道树的形象表达无私奉献的人生信念。奉献的事业是神圣的事业,“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第一次真好》通过两个事例抒写人生的一种体验。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新鲜而刺激,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多姿多彩。这是一篇课内自读课文。在理解课文内容方面,要联系自己的人生体验,深入思索,反复咀嚼,领悟课文深长的意味。同时注意学习托物抒情,在记叙的基础上进行画龙点睛式议论的方法。采用的教学方法如下:

  1、朗读法:

  通过朗读,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阅读过程中指导学生抓住文眼为品味思考定向,整体感悟中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2、研讨点拨法:

  两篇短文有叙有议。引导学生探究文中的精辟议论,调动积极思维,并适时适当地点拨指导,使学生深入全面地理解课文内容。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行道树奉献者的形象。

  2、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抒写真实感受。

  二、能力目标

  1、学习托物抒情的方法。

  2、学习在继续的基础上进行画龙点睛式的议论。

  三、德育目标

  1、感悟奉献者自豪快乐的情怀。

  2、体验人生第一次的真切感受。

  〖教学设想〗

  一、重点、难点、疑点

  1、为什么说“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2、为什么说“第一次真好”?

  二、课型及基本教学思路

  课内自读课:

  抓住议论性的语句,展开讨论,把握文章的主旨,然后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培养学生勇于实践、大胆探索的精神。

  〖媒体平台〗

  1、教具学具准备:

  挂图、投影仪。

  2、素材准备:

  行道树幻灯片、小鸭孵化的挂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放行道树幻灯片的同时)同学们,这就是马路两边的行道树,人人都见过。下面就请同学用优美的语句给大家描述一下你所看到的行道树。(让学生充分发言后)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台湾女作家张晓风为我们描绘的行道树。(板书文题、作者)看看为人们所礼赞的行道树的形象和精神是怎样的。

  二、课前热身

  1、在你眼中,行道树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2、行道树这样的形象,在你心中是不是第一次有这种感受?你还有什么印象比较深刻的第一次?

  三、合作探究

  1、整体感知:

  《行道树》中的行道树形象就是无私奉献者的形象。作者借行道树的自由,抒写奉献者的襟怀,赞美奉献者的崇高精神。《第一次真好》中作者详写第一次看见结实的柚子树、看见十姊妹孵出的小鸟等,表达生命中的第一次越多就越精彩的思想感悟。

  2、四边互动:

  互动1:自由朗读《行道树》,用一句话概括作者的创作意图。

  明确:作者想借行道树赞美奉献者崇高的精神。

  互动2:作者笔下的哪些语句可以直接传递给我们这样的感情?

  明确:“这种命运事实上是我们自己选择的,……但是,也只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

  互动3:如何理解文中“堕落”一词的意义?

  明确:行道树离开了家,离开了原始森林,立在城市的飞尘里,生活条件和自身的形象大大跌落了,不是平常我们所说的意义。

  互动4:既然行道树是心甘情愿地立在城市飞尘里的,为何又自叹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

  明确:这一句前面说“充满车辆与烟囱的城市”,车辆、烟囱不断制造烟尘,污染城市。城市居民早已麻木不仁,早已习惯于污浊了,他们并不珍惜清新。树木的感觉是非常鲜明的,在他们看来,城市充满烟尘,实在令人悲凉,一行绿树只是点缀,改变不了悲凉的局面,所以说“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

  互动5:文末说“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为什么忧愁?忧愁什么?

  明确:上文说,“或许所有的人都早已习惯于污浊了,但我们仍然固执地制造不被珍惜的清新”,污浊严重损害着市民的健康,遗憾的是,人们竟然习惯了麻木不仁了,不想办法治理污染。行道树尽管尽力制造清新,但是毕竟有限,改变不了大局,他们为城市空气污染而忧愁,为市民健康而忧愁。

  互动6:第一次关注城市烟尘中的行道树,让我们感慨万千。《第一次真好》中作者又列举了哪些第一次?

  明确:浏览课文,画出文中所列的“第一次”:第一次看见结实累累的柚子树,第一次看见十姊妹孵出小鸟来,第一次去露营,第一次动手做饭……

  互动7:“第一次真好”到底好在哪里?

  明确:引导学生找出文中议论性的语句: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然后作答。可用书中的原话如:“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值得你低回品味”“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等回答。

  互动8:是不是第一次的感觉都很愉快呢?

  明确:不一定。就作者举的例子看,也可以知道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例如见那两团小小的粉红色的肉球,“但觉它的样子很难看,竟因此而吃不下饭”,这一次并不愉快。又如露营,有时也会遇到困难,睡得也不可能舒适;第一次动手做饭,也不一定愉快,说不定做的饭就让人难以下咽呢。

  四、达标反馈

  1、填空:

  ⑴《行道树》一文节选自(《张晓风自选集》),行道树,指种在道路两边的树木。作者借行道树热情歌颂了(奉献者)的崇高精神。

  ⑵《第一次真好》节选自周素珊的(《无言歌》),作者通过若干次“第一次”的描述,表达了(“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的感悟。

  2、简答:

  ⑴如何理解“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这句话?

  明确:行道树认识到,自己的事业是神圣的事业。为什么神圣呢?社会需人们需要的事业就是神圣的事业。居民需要新鲜的空气,行人需要绿荫,城市需要迎接太阳,行道树愿立在城市的飞尘里,从事神圣的事业。

  ⑵为什么说结实累累的柚子树是“一幅秋日风情画”,不说是“风景画”“风光画”?

  明确:可让学生查找工具书。“风情”这里指风土人情,柚子树生长在南国,作者所见的柚子树,旁边又有人家,这景色很见南国风土人情。

  ⑶“雏形”与“具体而微”有什么区别?

  明确:关键在词义辨析:“雏形”未定型前的形式。“具体而微”则具备了整个形体,可见外形有差别。把肉球说成雏形,把长大了的小鸟说成具体而微,是十分恰当的。

  五、学习小结

  1、内容小结:

  通过这两篇短文的学习,让我们领悟到: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只有奉献才会活得充实而自豪;生命的意义在于尝试,只有尝试才会获得快乐的体验,生命也才能焕发无尽的光彩。

  2、方法归纳:

  留心观察生活,从身边景物的生存状态中悟出人生的哲理;大胆探索,勇于实践,从自己的经历中获得成长的乐趣、成功的激励。及时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并进行合理的理论升华。

  六、延伸拓展

  1、链接生活:

  ⑴假如你是行道树以前在森林中的伙伴,看到行道树现在灰尘满面的样子,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目的:帮助学生学习奉献者的牺牲精神,培养自己坚持不懈、不为外因*的献身品格。

  ⑵选择你认为最精彩的“第一次”,写一段300字左右的短文。

  目的:引导学生用夹叙夹议的方法记录自己生命中的“第一次”,从而激发他们热爱生活,勇于开拓的品质。

  2、实践探索:

  ⑶实践活动:采访同学所经历的印象深刻的“第一次”,然后对照各人现在的性格特点,看看经历和人的性格有什么关系。

  ⑷巩固练习:

  ①给加粗字注音:

  贪婪()雏形()丰硕()

  累累()点缀()苦熬()

  ②造句:

  多姿多彩:

  玲珑剔透:

  具体而微:

  回味无穷:

  ③为什么有的“第一次”不能尝试?

  目的:引导学生明辨是非,不可以盲目无知地去尝试任何第一次,这里的“第一次”应该是利于自身健康成长的第一次。

  【板书设计】

  短文两篇

  行道树立足飞尘制造清新→无私奉献其乐无穷

  第一次真好低回品味印象深刻→大胆尝试生命多彩

  教学反思

  1、做好的老师。导语设计非常重要。好的导语能使学生消除延续思维,激发学习兴趣,快速进入新的课堂教学情景,为下一步教学预设好的效果。本课导语设计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使学生感受到主体地位满足的快乐,带着愉悦的心情走入新的课堂教学。再者,问题的设计要紧贴学生实际,才能激发兴趣。如在“拓展延伸”中:记录自己生命中最为精彩的“第一次”。从学生的切身体验出发能更为有效地落实练习夹叙夹议的写法,同时对学生也更为有效地进行了热爱生活、勇于开拓的情感教育。

  2、实际教学效果与预想效果存在差距。

  ⑴教学过程的整体感觉是前紧后松。

  ⑵教学过程*不明显。原因:学生预习不到位,加之自己对实际情况的预想不够充分。今后对学生严加督导,把预习落实到位。自己在教学上对课堂进度的把握力争准确。

  3、整个教学过程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和学习方式,使学生的学习始终处于愉悦主动状态。主要体现在、“四边互动”这一环节中。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教师只做适时引导和点拨。尽管这堂课的收效小于预期效果,但使学生巩固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学习方式,得到了一种自身体验的满足。

133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