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教学资源 > 教案 > 语文教案 > 初三语文上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备课教案

初三语文上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备课教案

若水1147 分享 时间:

初三语文上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备课教案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中国著名文学家鲁迅在民国时期所著的一篇杂文,最早于1934年刊发,后编入《且介亭杂文》。作于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反驳了当时社会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以及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的言论,鼓舞了民族自信心和抗日斗志。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初三语文上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备课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初三《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一

  【教学目标】

  1、掌握字词

  2、结合当时背景,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把握文章主旨。

  3、学习本文通过驳论证来反驳论点的方法。

  4、学习本文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相结合的方法。

  5、学会本文精辟含蓄的语言特点。

  6、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课时划分】2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掌握字词

  2、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

  3、结合当时背景,把握文章主旨。

  【学习重难点】

  1、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

  2、结合当时背景,把握文章主旨。

  【学习过程】

  课前预习

  1、生字注音

  搽()玄()虚省()悟渺()茫脊()梁诓()骗

  2、解释词语

  诓骗:自欺欺人:

  玄虚:怀古伤今:

  前赴后继:为民请命:

  3、快速阅读课文,标记文章段落序号,了解文章大意。

  4、朗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⑴本文的体裁是什么?

  ⑵对方的论点是什么?

  ⑶作者的论点是什么?

  5、把你在阅读时遇到的问题、疑惑写在下面。

  课堂学习

  一、情景导入

  我们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读到过鲁迅对自由快乐生活的向往,是的,鲁迅就是一位毕生追求中华民族的民主自由的战士。1936世时,上海民众在他的遗体上覆盖了写有“民族魂”三个大字的白布,以表达对鲁迅伟大人格的深深敬仰。鲁迅先生博大精深的思想至今仍有极大的现实意义。今天,我们学习鲁迅先生的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再次聆听先生的教诲。

  简介时代背景:

  本文写于“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中国近代本来就国运积弱、屡遭欺侮,“九一八”事变又在许多中国人心中投下失败的阴影,国内悲观论调一时甚嚣尘上,然而鲁迅却凭着对社会现状的洞悉,发出中国人当自信自强的呐喊,实在难能可贵。

  课题《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聚焦当时社会的热点问题,把要谈的对象——“中国人”和事件——“失掉自信力了吗”直接放在标题上,能引起读者的思考和阅读欲望。

  二、自主合作学习

  (一)出示学习目标

  (二)交流预习情况,展示预习成果。

  (三)朗读课文,自主完成下列问题:

  1、对方的论点是根据什么得出来的?

  2、作者的正确观点是根据什么得出来的?

  3、作者指出要如何评价中国人?

  4、文章结尾得出了一个什么结论?

  三、点拨讲解

  知识补偿:

  议论文从论证方式看,一般可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立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提出并阐明自己的见解或主张。驳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批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或主张。

  一般说来,批驳对方的论点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驳论点。二是驳论据。三是驳论证。

  四、当堂训练

  1、文中的“状元宰相”“地底下”各指什么?

  2、指出下列各句中的“中国人”的含义。

  ①要论中国人,……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②然而……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的中国人在。()

  ③中国人现在是发展者“自欺力”。()

  ④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⑤那边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

  五、达标测评

  (一)达标练习

  1、填空:

  本文作者是(),原名(),我国伟大的()家()家()家,前面我们学过他的一篇文章是()。

  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文后问题:

  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1)联系上文,选文第一段中加点的“这一现象”指的是什么?

  (2)文中最有嘲讽力量的两个词是、

  (3)“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中“麻醉着自己”的意思是什么?

  (二)作业设置:

  请你为题为《中国人从没有失掉自信力》的议论文写三个论据。

  初三《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二

  教学目的:

  1.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2.学习写驳论文的方法。

  教学重点:

  1.体会鲁迅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

  2.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

  3.学习文章的写作技巧。

  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增强感知、感悟。

  2.品读法。读重点语句,品味其思想和写法。

  3.讨论式。在讨论中互相启发。

  4.探究式。在讨论的基础上,对某个或几个问题变换角度思考,拓展思维。

  5.比较阅读法。在比较中完成对知识的迁移或延伸。

  媒体设计

  录音机、电脑、投影仪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新世纪,申奥成功、加人WTO、国足出线等等,喜事不断,中国人感到从未有过的幸福、自豪;然而,70多年前的中国是怎样的面貌呢?那时的中国人又是怎样的精神状态呢?当时,有一位思想的巨人、顽强的战士,以犀利的目光洞悉着这一切,一次次振臂呐喊、一次次冲锋陷阵——他,就是鲁迅先生。

  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板书课题 ),看看我们能 从中得到什么新的启发,学到怎样的做人、作文的方法。

  二、解题

  本文是一篇驳论文。这种文体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从广义上来看,这又是一篇杂文,杂文 短小精悍、写法灵活。鲁迅的杂文有“投枪”“匕首”之喻,由此也可窥见鲁迅杂文风格之一斑。本文收入《且介亭杂文》,属鲁迅后期杂文。鲁迅写这篇文章之前的一个月,就发烧,“自觉肋痛”,肺病已相当严重。文章写完之后的两个多月,写了《病后杂谈》,还致信杨霁云 ,自称是在敌人和“战友”的夹攻下的“横战”。可是,健康的恶化和精神的压力,并没有影响他对世事的热忱关注。

  本文写于“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中国近代本来就国运积弱、屡遭欺侮,“九一八”事变又在许多中国人心中投下失败的阴影,国内 悲观论调一时甚嚣尘上,然而鲁迅却凭着对社会现状的洞悉,发出中国人当自信自强的呐喊,实在难能可贵。课题《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聚焦当时社会的热点问题,把要谈的对象——“中国人”和事件——“失掉自信力了吗”直接放在标题上,能引起读者的思考和阅读欲望。再则,它以这种问句的形式出现,悬而不论,这是很巧妙的。若用陈述句或反问句,则太直白,没有张力;而现在的标题既有对错误论调的反诘,又有对己方观点的自信,或也包含投向大众的关切和询问……而这几方面内容又 是交织在一起的,这就使标题非常丰富。鲁迅向来擅长在标题上做足文章,这篇也是一样。

  三 、研习课文

  (一)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速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2.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

  明确: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因为信“地”信“物”信“国联”,从来就没有相信过自己;而现在的求神拜佛,则是在自欺了。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因为有过去和现在的事实为证。 (解说:这是让学生整体感知,迅速筛选信息,摄取要点。学习议论文,整体把握的方法之一是初读时迅速圈画出观点和论据。)

  (二)具体研习,突出重点、难点

  1.诵读第1—5段,讨论探究:

  (1)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

  明确:首先承认对方说的是事实,但通过分析事实后,发现对方要说的其实不是自信力的问题,这样,对方的观点就不存在了。

  这是驳论的一种方式,由真实存在的依据推导出错误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指出对方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不成立,这是驳论证。它欲擒故纵,先“抬”后“贬”,好像抖包袱,吊起读者的胃口,达到讽刺的效果。

  要驳论证,关键要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因为对方或因为己方利益或因为认识上的局限,往往用事实掩盖了真相,这就需要作者能拨乱反正。因此驳论证比驳论点、驳论据更能体现智慧的力量。

  (2 )第5段有一段加点的文字,国民党检察官曾删掉这段文字,这说明什么?

  明确:“求神拜佛”恐怕是国民党在山穷水尽时自欺和欺人的最后一招。鲁迅是个现实感很强的人,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求神拜佛”的危害和严重后果,这自然触到了国民党的痛处,并且,让他们陷入捉襟见肘的境地。所以,检察官惟恐去之而不及。从加点文字也可以看到鲁迅的境况,但鲁迅却不惮于在枪林弹雨中为民众奔走呼号,其无私无畏的精神令人敬佩。

  2.品读第6—9段,讨论探究:

  (1)“中国的脊梁”指什么人?为什么他们的牺牲不能为“大家”所知道?

  明确:“中国的脊梁”是指脚踏实地地为民族的进步而奋斗的人们,他们是使中国挺立起来的“脊梁”,他们往往来自下层或代表着广大民众的利益。但由于中国长期的专制奴役统治,“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值,至多不过是奴隶”(《灯下漫笔》),许多事情 自然 无权知道真相。另外,近代以来的许多社会变革多缺乏对广大民众的宣传发动,这样一来,对于为他们的自由尊严而牺牲的先驱者,他们多半表现出“看客”的心态,不能知道在某种程度上演化成不愿知道丁。对于这一点,文中虽然没有提到,但结合当时的社会现状,不能说没有这个因素。

  (2)“状元宰相”、“地底下”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明确:“状元宰相”是指统治阶级的御用文人;鲁迅曾评述御用文人“他的帮法,是在血案中而没有血迹,也没有血腥气”,他们的功能就是为世道搽上“自欺欺人的脂粉”。“地底下”指变革社会的积极力量,因为它来自民众,故称“地底下”,在当时,这股力量指中国共产党。他说:“那切切实实,足踏在地上,为这现在中国人的生存而流血奋斗者,我得引以为同志,是自引以为荣的。”(《答托洛斯基派的信》)把“状元宰相”、“地底下”相对比,可看出鲁迅的“立人”精神和民本思想。 (解说:这样可以让学生结合背景深入揣摩语句的深层含义,并学习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揭示深刻的道理。)

  (三)欣赏品味

  1.揣摩第1段话,三个副词“总”、“只”、“一味”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

  明确:不能。“总”让人看到国民党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时的洋洋自得,同时“总”又写出夸耀者的底气不足,因为,夸来夸去只能夸这一样,且惟恐别人不知,这也暗接“只求国联”的必然性:“只”是抓救命稻草时的“执著”,仰人鼻息之状跃然纸上;“一味”则是深陷而不能自拔,沉迷于 其中的滋味因而也不愿自拔。这三个副词准确地写出了国民党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事实”,极富讽刺意味。

  2.揣摩下列加点字词的表达效果:

  ……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那简直就是诬蔑。

  明确:“总”写出当时社会的黑暗程度,并间接讴歌“中国的脊梁”屡挫屡战的精神。“简直”表达了作者的激愤之情。

  (四)课堂训练

  1.作者用什么方法反驳对方的错误论调?

  明确:用了驳论证的方法,即指出对方的论据不能证明观点,然后正面立论:“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2.“中国的脊梁”在当时有什么意义?

  明确:当时国民党到处散布悲观论调,广大民众也因“中国的脊梁”的总被摧残、被抹杀而看不到光明。鲁迅反复赞扬“中国的脊梁”,

  可以鼓舞斗志,增强中国人的自信力。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习了驳论文的一种写作方法,理解了鲁迅关于“中国人自信力”的 阐述,“中国的脊梁”在当时的社会曾大大鼓舞国人的士气,在今天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同时,鲁迅杂文的语言技巧和讽刺手法的运用也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四、布置作业

  1.阅读下列一段文字,说说它和本文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有什么异同。

  多有“不耻最后”的人的民族,无论什么事,怕总不会一下子就“土崩瓦解”的,我每年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 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

  2.分小组搜集资料,写一份调查报告《中学生阅读鲁迅作品的现状调查》。

  初三《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驳论文有关知识,理清课文思路,学习驳论文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 学习文章结构严谨、逐层进行论证的方法。品味辛辣犀利、带有讽刺意味的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

  学习重点 理清课文批驳思路,体会驳论文的行文特点。

  学习难点 了解作者批驳的“突破口”及逐层推进的论证方式。结合写作背景和当时的社会背景对文中一些句段,进行深层理解。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法;合作交流法。

  教学过程

  环节一

  “九一八事变”以后,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在践踏了东北三省之后,又向关内步步进逼,悲观失望的情绪主宰了一部分人的头脑。1934年8月27日《大公报》社评《孔子诞辰纪念》哀叹:“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力,既已荡焉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悲观失望的情绪影响了一部分中国人,部分人不断散布悲观论调: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1934年9月25日,鲁迅先生在他53岁诞辰时,写下了这篇著名的杂文,有力地驳斥了这种悲观论调。

  环节二

  一、助学资讯

  文体知识:杂文就是用文艺性笔调,形象化手法来议论说理的文艺性议论文。其写作特征是“大中取小”,立意则“因小见大”。它往往把各种表达方式溶为一体。

  二、字词积累

  1.读准字音。

  慨叹(kǎi) 省悟(xǐng) 诓骗(ku226;ng) 抹杀(mǒ)

  拐弯抹角(mò)玄虚(xuán) 前仆后继(pū)

  2.理解词语。

  玄虚:空而不切实,不可信。

  渺茫:因遥远而模糊不清,因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期。

  诓骗:说谎话骗人。诓,哄骗。

  诬蔑:捏造事实,毁坏别人名誉。

  怀古伤今:怀念过去的事情,对现在的事感伤。 指一种寂寞、悲观的思想情绪。

  为民请命:替老百姓说话。

  环节二

  埋头苦干:专心一意地刻苦工作。

  前仆后继:前面的人倒下来,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形容英勇战斗,不怕牺牲。

  自欺欺人:用自己都难以置信的话或手法来欺骗别人。

  舍身求法:原指佛教徒舍弃肉身去追求佛法,后来比喻为追求真理而不惜牺牲个人的生命。

  三、整体感知

  自读课文,初步把握文章思路。

  第一部分(1-2):揭示对方论点及论据,暗示对方的论证以偏概全。

  第二部分(3-5):直接反驳:失去的是“他信力”并发展着“自欺力”。

  第三部分(6-8):间接反驳。用事实证明正面论点的正确,从而反驳敌论点。

  第四部分(9):得出结论:中国人自信力的有无要看中国人的筋骨和脊梁,不要被表面现象迷惑。

  环节三

  一、研读课文,理解内容。

  1.树靶子(1-2)

  (1)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其依据是什么?

  对方观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对方论据:(一)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

  (二)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

  (三)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

  2.批靶子(3-5)

  (1)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

  首先承认对方说的是事实,但通过分析事实后,发现对方要说的其实不是自信力的问题,这样对方的观点就不存在了。

  (2)鲁迅是怎样直接批驳对方的观点的?

  先承认对方论据是事实,然后顺着对方论据分析,得出信“地”、信“物”、信“国联”都是他信力,而非自信力;求神拜佛则是自欺力,也非自信力,所以他们失掉了“他信力”,发展着“自欺力”。

  (3)这是怎样的批驳方式?有什么好处?

  驳论证。对方的论据根本推不出敌方的论点,也就是说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出了问题,对方靶子已经摇摇欲坠。

  3.立观点(6-8)

  (1)鲁迅从正面提出了怎样观点?其依据是什么(正面立论,间接批驳)

  论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论据:从古至今有“中国的脊梁”。第7段作者通过举例论证,举了“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2)“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这句话的“中国人”指谁?

  “中国人”指广大人民。这句话用对比的方法,指出同失掉“自信力”的国民党反动派及御用文人相反,还有具有“自信力”的革命人民在信心百倍地积极抗战。

  (3)“埋头苦干的人” “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 “舍身求法的人”各指什么样的人?你能举出几例吗?

  “埋头苦干的人”指广大劳动人民,包括为人类做出贡献的知识分子,如毕升,李时珍。

  “拼命硬干的人”指反对国内剥削阶级和外来侵略者的革命志士、民族英雄,如陈涉,李自成,岳飞,文天祥。

  “为民请命的人”指同情人民,为人民鸣不平,伸张正义的人,如杜甫,白居易。

  “舍身求法的人”指英勇献身,追求真理的人,如法显,玄奘。

  这几种人是对上文“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的具体说明。这对中华民族光辉历史的赞颂,这些具有“自信力”的人是中国的支柱,民族的希望。

  4.作结论(9)

  (1)作者得出了怎样的结论?

  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地底下”比喻处于地下斗争的各种革命力量。

  “状元宰相”指的是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

  (2)“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这句话中“中国人”指谁?这句话如何理解?

  “中国人”指除极少数顽固分子以外的广大中国人民,这句话告诫广大中国人民,不要被一小撮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的反动宣传所迷惑,要看到革命的力量,要看到抗日战争的光明前途。

  二、品味语言,体会感情。

  (1)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

  “公开的文字”巧妙地暗示了国民党反动派还有许多不愿也不敢公开的事。

  (2)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

  “总”含着“一向”的意思。形象地写出了夜郎自大是由来已久的,表现出国民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时洋洋自得的样子,也写出了夸耀者的底气不足,因为夸来夸去只能夸这一样。

  (3)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

  “被摧残”“被抹杀”“消灭”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残暴嚣张。“总” 写出当时社会的黑暗程度,同时间接讴歌“中国的‘脊梁’”屡挫屡战的精神。

  (4)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只”含有“惟一”的意思,刻画了国民党政府不相信自己,一副仰人鼻息、抓救命稻草的形象。“一味”含有“死心塌地”的意思,充分表现了国民党政府沉陷其中不能自拔、顽固不化的样子。这些副词尖锐泼辣,极富讽刺意味,刻画出悲观论者的嘴脸。

  (5)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简直”表达了作者的激愤之情。“诬蔑”斥责对方,肯定了中国存在有自信力的人。

  三、探究写法

  1.直接批驳与间接批驳相结合,又破又立。

  对方的论据也是事实,错误在于这些事实论据只是一部分事实,不是全部事实的总和,不能一概而论,加于全体,悲观论者从部分事实中概括出一个普遍性的结论,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鲁迅从驳斥对方论证入手,又“驳”又立,二者紧密结合,直接批驳。就对方的事实论据加以剖析,从而揭露悲观论者早就失掉了自信力,是由“他信”走向“自欺”。正面立论也是间接批驳,摆出从古以来和现在的事实,证明“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批驳了对方的谬论,鼓舞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

  2.尖锐泼辣,富有战斗性,带有嘲讽意味的语言风格。

  文章揭露了国民党当局和所谓的“社会名流”的本质,富有嘲讽意味。“总自夸着‘地大物博’”“只希望着国联”“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极其简练地勾画出三种嘴脸:始而妄自尊大,继而仰人鼻以

  息,最后竟至求于泥塑木雕。三者相互映衬,又从变化中显示出悲观论者精神上的节节败退,可谓入木三分。

  环节四

  文章主旨 作者针对当时有人散布中国人对抗日前途失去信心的悲观论调进行了有理有据的批驳,明确提出了中国人的绝大部分没有失去自信力,极大鼓舞了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心,表现了作者一颗爱国的赤心。

  教学板书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鲁迅

  信“地”信“物”

  树靶子 信国联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一味求神拜佛

  直接批驳:失掉的是“他信力”,发展着“自欺力”

  批靶子 观点: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间接批驳

  论据:从古至今都有充满自信的“中国脊梁”

  得出结论:中国人自信力的有无要看中国人的筋骨和脊梁。

  (9)

  环节五

  阅读鲁迅的《“友邦惊诧”论》,感受鲁迅杂文的论证艺术和语言艺术。

  教学反思

  本课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进行教学:

  1.通过对驳论文有关知识的介绍和时代背景的介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2.将本课的教学重点放在学驳论与立论相结合的写法上,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一步步驳倒对方,并在驳斥谬论的同时提出和论述自己的正面观点。

  3.在朗读中让学生品味文章辛辣、尖锐的语言,特别是体会文章在驳斥对方时嘲讽的语言和阐述正面观点时中肯、坚定的语言特色。

129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