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关于电影《八佰》观后感5篇

若水1147 分享 时间:

电影《八佰》原型为1937年发生于上海的四行仓库保卫战,此战为淞沪会战最后一役,故事围绕“八百孤军血战四行仓库”展开。。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电影《八佰》观后感,来欣赏一下吧。

电影《八佰》观后感篇一

七尺之躯,既许国,何以许家!

生活在和平年代,难以想象战争是怎样的残酷。尸横遍野、枪林弹雨对我们而言只是一个个普通的词语。我们没有经历过生死只在一瞬间的残酷和无奈,断然不会有身临其境的感同身受!

《八佰》这部电影,导演管虎通过小人物视角向我们展示了中华民族在遭遇外辱时表现出来的英勇顽强。历史上记载,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士兵单兵作战能力远远不如侵华日军,因此,国军的胜利,往往是以几倍于日军的牺牲换来的。这种差距,可能有诸多原因造成:如:中国士兵训练差;单兵装备配置差;陆空协调差或者说没有;军事指挥不统一等等。但在四行仓库保卫战这场战役中,400中国守军,十几次打退进攻日军,打死打伤日本200人。这种战绩充分说明了中国军人不比日本侵略者差,中华民族保家卫国的精神远远要比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强大。

影片中有一个镜头:日军企图通过爆破楼梯的方式进攻,在千钧一发之际中国守军身披炸药纵身一跃,以血肉之躯与日寇同归于尽,日军多次组织进攻,均被守军以这种方式阻止。那些纵身一跃的军人,他们也是父母生养,在赴死之际仅仅留下一句遗言:不孝了!

历史不应该被遗忘,因为正是那一部分人保护了我们绝大多数人;因为正是历史上有那样一部分人,中华民族才能延续数千年不灭,在近代曲折又多难的历史中重新崛起。因为正是现在和将来都需要更多的像那样一部分人的中国人,中华民族之辉煌才能亘古不灭。我不能记住这四百壮士每个人的姓名,但是这段历史确实是被铭刻在历史上。至今,我仍然对中学时,历史书中关于这段历史铭记在心。

这个世界从来就没有放弃使用武力强取豪夺!自有人类文明以来,侵略与扩张从未停止,战争伴随着文明而来,不管近现代以来世界各国如何标榜文明,世界第一大国如何宣扬其自由平等博爱的价值观,其在局部地区直接或间接掀起的战争都应是令人痛斥的。若不图强卫国,谁能保证下一个挨打的不是我们?

近两年,美国针对中国才取了一系列制裁措施,包括打击华为、腾讯等公司,派遣军舰在南海甚至台湾海峡寻衅。根本原因还是国力不强,科技落后,综合实力远远不如对手,中华民族唯一的出路就是团结一致谋发展。

中国未来的发展规划是在本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希望那个时候的我还能有一个强健的身体亲身感受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电影《八佰》观后感篇二

这两年这种红色爱国情怀片太多了,真的是有些疲劳,再加上网上的各种好评,搞得我真的落差有点大,让我在出影院的那一刻有点傻,但我认为电影的魅力不在于内容上的精彩,而是在影片背后对于现实的思考,而八佰的迷惑剧情之下,确实有值得反思的问题

抗战的胜利来之不易,它的的确确是无数的抗日英雄舍弃生命所换来的,他们所希望的并不是得到人们的纪念,他们更希望自己的生命可以为后代换来太平的生活,对于我们,不应只是纪念和尊敬,在这个和平年代,能感悟生活、独立思考才是对先烈生命最好的尊重

有时候理智,会被所谓正义所埋没,就像影片中,所谓的“逃兵”,他们知道这场战斗的胜算,在危机情况下作出自保的选择,却被战友坚持舍生忘死的革命当场击毙,到了最后,他们也逃回了租界,并美其名曰战术撤退,在桥上无数牺牲感动租界人民,可回想之前的“逃兵”,只是比他们提前一步做出了这个撤退的决定而已。更加值得悲哀的地方就是,我们撤回一个本属于自己的土地,却需要外国的同意。

整个影片中我认为唯一可能催泪的情节,是战士们自报家名的同时,身披炸药从楼上跃下,确实体现出了我们军人的无惧死亡,他们值得尊敬。租界中姚晨饰演的富家小姐说了一句“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为”这句话说到关键点上了,但可悲的就是,说这句话的人,本身也并无什么作为,到最后也没有像唐艺昕饰演的女兵一样,做出实际的有效行动,这也证明了国人并非皆“如此”

对于本片我最想说的就是升旗,人给我看傻了?既然知道升旗会惹怒日本人导致失守为何还要升,问谁不想然后臭骂一顿,最后为了护旗,死伤无数,结果用众多战士的尸体,供起了那一面国旗,这个情节看着很感人,可实际上这分明是没必要的牺牲,为了那可笑的正义感和士气而升旗,这不就是现实中形式主义的表现吗?既然为了坚守,何必要惹怒对方,旗子固然是信仰,但和战士们的生命相比,到底哪个更加重要

尽管如此,我却不认为这是一部烂片,仔细想想,这部影片的情节也许也反应当时的真实情况,倒是很讽刺现实,我们抗战的胜利,真的是很值得炫耀的一件事吗,我们所谓的胜利,并不是战术的优势,而是众人用鲜血堆积出来的,那些我们纪念的英雄,在战斗中唯一的信念就是献出生命,这是无畏,但有句话说“无知者无畏”,我们通过这场悲壮的战争中应该思考、反思,为何我们几千年的大国,当年会任人宰割,连日本这种小国都敢随意侵略,试想,如果没有美国珍珠港事件导致美国参战,我们真的有把握取得抗战的胜利吗?闭关锁国,自认强大,古时的教训,放到现在仍需要引以为戒。

爱国,不应该只是关注国家的强大,赞扬国家的繁荣,我们更应该透过外在,去深入找到问题,理智的去看待,找到问题并解决才能促进发展,而不是盲目自信,自我封闭,最后将国家命运交给“义和团”们,历史值得我们去纪念,更值得去思考,这个时代需要的是真正理性的思考,一味的“勇”只会最后被当作杂牌兵去垫后,这个时代从不缺聪明的人,真正缺少的是有想法的人,看待事情有属于自己的理解,才不辜负了那些战士的英勇牺牲吧。

电影《八佰》观后感篇三

“桥那边是天堂,桥这边是地狱”谢晋元站在四行仓库的顶楼,看着对面灯红酒绿的法租界,很感慨的对小湖北他们说。

谢团长深邃的眼眸难掩内心的波澜,坚定的表情透漏出对胜利的渴望,桥这边的战士们浴血奋战,为的是能让桥那边国泰民安,虽然两军兵力悬殊,但誓死捍卫上海不被沦陷的决心却一直未变。

这部爱国题材的电影拍得真心很棒,影片中很多细节处理的都非常到位,每一个人的爱国情怀都通过不同的方式和细节来展现,让我们看到了相同的爱国主义却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

小女孩的突然敬礼、老教授天天拿着望眼镜观望对面的四行仓库、壮士过桥时,蓉姐拧着两箱吗啡奔跑相送、枪林弹雨中,老铁独自一人扛起旗杆,升旗、白马一次又一次独自往外奔跑。

许多类似且不同的场景都让人为之感动落泪。

影片中也不乏有些搞笑的片段,端午被子弹擦伤脖子时的胆小、老铁的唯唯诺诺、抵抗日军时,老算盘的懦弱无能。张译塑造的老算盘一角,可谓是让人啼笑皆非,无论是整体造型还是面部神情,无不诠释了一个胆小怕事渴望生存下去的人物形象。

有一个场景,朱队长让老算盘他们用枪去打日本鬼子的时候,老算盘慌了,他不敢,他说家人在老家给自己找了一个圆圆胖胖的媳妇,等着他回家结婚,可是他到现在都没有见过“媳妇”,他不想死,他就是普普通通一算账的,他想活下来。看着老算盘眼镜框下那双迷离的小眼睛,那个无辜微凉的眼神,真让人心疼。没错,对于普通的中国人来说,他们只想活着,活着一切都才有意义。单从活着这个角度来看待,其实大家都没有错。

虽然我不是很喜欢这种题材的电影,但是此刻安静的坐在电脑屏幕前,细细的回忆着影片中的情节,真得有很多很多画面能够触碰到我心底的泪点。第二场战斗时,倭寇军强攻不成便在墙上凿孔,将炸药包塞进孔里爆破,此时四行仓库里的军人们一个又一个背上炸药包往楼下跳,每一名跳下去的战士都大声报出自己的名字、来自哪里、有什么话要说,其中陈树生第一个跳下去,喊了一声“我叫陈树生,这个给我妈”,然后就听到砰的一声炸裂声。就这样一个又一个不怕死的战士为了保卫上海,壮烈牺牲。面对此情此景,桥那边的何香凝凝视着双眼,说了句“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这九个字,铿锵有力,是对我国人民英勇抗战最大的肯定。

这部电影整体上讲述了1937年淞沪会战中“八百壮士”保卫四行仓库的英勇事迹,是他们的舍生忘死激起了国人抗战的决心。战争年代,有人不畏生死,舍生取义,这种品质值得子孙后代去铭记。

电影结束了,爱国情操却永久不息。

电影《八佰》观后感篇四

昨天徬晚在IMAX电影院看了《八佰》,场地宽敞,每排之间的间距够大,前排完全不会阻碍后排的视线;屏幕够大,不仅演员的细微表情变化都可以看得很清楚,而且宏达的场面更震撼。

整部影片中看下来没有很多说教,让人融入进去接受并感受杂牌农民军从贪生怕死的懦弱到自尊的苏醒再到勇敢的舍生取义,小人物转变为英雄过程中的挣扎、纠结、血与火的洗礼、蜕变、牺牲前的最后心愿是那么地真实,不像有些影视剧中描写的那样遥远与刻意。比较之下,正规军的机智有勇有谋、果敢、刚硬之下的对弱者的爱护、对亲情的挂念更让其形象有血有肉。军人不是生来打仗的机器,不是政 治 权 术玩弄的机器,但是其的天职又是服从命令听指挥,只能在有限的范围类扩大或重新赋予其行动的价值与意义。谁都不容易。

他们素质不同,原来聚在一起的目的不同,最后在残酷的战斗过程中,经过了血与火的洗礼后,大家意愿一致了。

特别感动我的几个特殊的线条:

1.

几处体现了历史文化(不限于文字,还包括如戏曲,口口相传等)对他们起到了精神信仰的作用;还有亲情的可贵,也是他们坚持的理由;最后才激发出了血性。

1-1.

有个场景是小湖北看戏曲,脑海呈现出一人骑马在坡上对敌,让人脑海中一下子想到了长坂坡的张飞英勇护主。

小湖北脑海的张飞形象是模糊的,当他哥哥勇敢牺牲后,他在看戏曲时,张飞的年谱就变成了他哥哥的脸。

这个一方面说明一河之隔的戏班在给他们鼓劲,一方面说明戏曲对人的精神洗礼或者对心灵的唤醒与精神的升华作用是很大的。记起蒋勋谈起他小时候很喜欢看戏曲,好像记得他说过认为文化的传承不仅仅限于文字,戏曲更能形象生动地呈现给不识字的人。

团长劝小湖北撤退时,小湖北说:真地要撤退吗?我爷爷说(不记得台词了)我们国家都被人占领了,都不打仗的话,我们家就没了。

1-2.

姜武演的老铁开始很懦弱怕死,最后是敢死队一员,到楼顶上护旗时是唱着大戏进行着角色扮演。

1-3.

晚上,李晨演的山东兵根据地球仪画出了展开图,然后在展开图上演皮影戏。用皮影戏来抒发感情鼓舞士气。

2.

里面几处特别体现出人性,男性简单地对女性美的爱慕,还有男性对性美好的渴望,人对亲情的渴望。

2-1

端午刚到仓库时看着对面的歌舞升平的花花世界,看着妖娆美女后的心潮起伏,然后从水道游到对岸,亲眼看了美女,美女对他肯定地笑了后,他满足地微笑着轻快地往回游去。虽然还有害怕,但是他坚定地站在了革命地。

最后在楼顶护旗时射击飞机时竟然不自知已中枪,等倒下时挂念着弟弟,才想起来来上海的目的是为了一起照张相。

2-2

姜武演的老铁向王千源演的羊拐说他摸过女人,要羊拐给他一盒烟才告诉羊拐摸女人是什么感受。

最后他们两人自愿报名成了敢死队队员后,羊拐递烟给老铁,问老铁摸女人的感受,老铁甜爽地回忆着,老铁脸上的笑和羊拐的细细思量以及最后说“下辈子好好感受”时,在残酷的战争背景,那种悲凉却从心底慢慢渗透出来了。

3.

很多场景体现出了对一些小人物的包容,对不同身份的包容。

3-1.

方记者身份立场几次的转变体现出了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之大。开始是向日军通报信息,到在租借贩卖消息参与赌博,当外国人问他:似乎这场战争与他无关时,他窘迫地逃离,再到做为战地记者到仓库拍摄战士们的情况,再到过桥时回头舍弃了相机却捡起战士们给他带出的信物,再到搭把手拉受伤的战士。

3-2.

王千源演的羊拐去修战壕时,说年轻的端午就不要去了,让老铁和老算盘二选一,可老算盘抛两面都是字的假币,老铁和算盘争吵时,端午起身了。

4.

对谢晋元的镜头不多,但是最后确却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整部影片浮夸的地方不多,是在一丝诙谐一丝无奈一丝心痛几分震撼中慢慢堆积起了感动,感动于环境对人的改变,感动于祖国的和平来之不易,感动于弱国被欺凌时的无力,即使以前对国民党没什么好感也感谢他们曾经为中国奋斗牺牲。

电影《八佰》观后感篇五

6月初,我有幸参加了《八佰》的一场内部交流观影。160分钟左右的时间内,置身于82年前那个特殊战场,苏州河两岸,一边是繁华的英美租界,一边是四百多名士兵浴血奋战的四行仓库。管虎不愧是老辣的导演,用最简洁的空间重建,即实现了对整场战役的全方位还原,解决了战争片最困难的微观战场与宏大叙事之间的矛盾。这样举重若轻的结构,甚至连《敦刻尔克》也无法做到。

如预期中的,《八佰》中的确不乏“燃”点、“泪”点,某种程度上填补了我对四行仓库保卫战中壮怀激烈的想象,但是这种填补因为审慎而让我刚看完时甚至微微有点不满足,觉得导演在对这场战役的正面褒扬也即“热血”的叙事上稍显吝啬,让人看到了更多热血之外的多角度审视。然而回头细想时,又恰好是这些多角度的审视让战役更加真实和耐人回味。

比如说,影片一开始就是从逃兵的视角进入的。这是一个不同凡响的开场。几个老百姓以及逃兵误打误撞被编入了四行仓库的国民革命军第八十八师“524团”(其实是第一营,为了对外营造仓库内有一个团的守军的假象,在通讯中用“524团”代替第一营)。这些人中有从乡下来的青年和孩子,本来想见识大上海的繁华,被误当成逃兵抓起来,送进四行仓库;也有积极领饷消极上阵的老兵油子,“不幸”成了敢死队的一员。这些本来习惯于置身事外的形形色色的中国人,被迫经历这场特殊战役的洗礼,成为热血写就的“八佰”。




2020年关于电影《八佰》观后感影评5篇相关文章:

2020关于电影《八佰》的观后感影评5篇

2020电影《八佰》影评观后感

2020《八佰》电影观后感最新5篇

2020《八佰》电影观后感心得最新5篇

2020电影《八佰》观后感800字5篇

2020电影《八佰》观后感5篇

2020年《八佰》点映会观后感心得5篇汇总

电影《八佰》观后感范文精选5篇

电影《八佰》观后感

关于电影八佰的观后感

2020年关于电影《八佰》观后感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06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