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学生作文 > 读后感 > 读后感大全 > 沉默的大多数小说读后感

沉默的大多数小说读后感

若水3636 分享 时间:

王小波,在当代中国作家中,从没有人像他那样获得数不清的赞誉和追捧,从没有人像他那样有无数青年自愿充当其“门下走狗”。小编特地准备了沉默的大多数小说读后感,欢迎借鉴学习!

沉默的大多数小说读后感1

《沉默的大多数》这本书是偶然购得的,当时以打发时间为目的到一家书店里面随便找了几本书看看,这本书翻了几页感觉还挺有眼缘,于是就买回来看了。

这本书是收录的王小波的一些杂文和随笔,这种杂文集在内容方面没有一个清晰的主线,但正因为这本书的内容是作者在不同时期、在不同的背景下创作的作品的集合,从而使得读者得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窥探”作者的思想世界,对作者的感受和认识来的更为立体。结合着对作者的认知以及书里面的部分章节,这里分享一些读后感受。

这本书的第二章叫做《思维的乐趣》,在这个章节,作者的观点可以用他于本章节中引用的罗素先生的一句话——“须知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本源”来概括,即作者认为获得快乐的前提是能接触到不同的思想文化,因为只有在开放式的环境下,才能验证思想理论的科学性和真实性,理性的思维模式才有机会形成,而秉承着科学的精神、独立思考的态度在大千世界中追求新奇、探索真知的过程则是随之而来的乐趣。反之他认为如果一个人仅仅在小范围内被动的接受一种固定的模式的宣传教育,或没有渠道开放性的接触不同的思想文化,则这个人基本不会产生独立自考的意识以及明辨是非的能力,从而更无谈思维的乐趣了。

我想编者把这个章节放在了全书的前端也是旨在把作者的这个思想传输给读者,了解作者的思维模式再阅读他的作品大概会获得更多的共鸣吧。对于我个人也有所启发,我发现自己阅读时独立的思考是欠缺的,随后我试着在阅读的时候减少自己的“代入感”,从一个“聆听者”转变为一个“沟通者”,逐渐感觉可以从书中获得更多收获,也从过程中感受到了思维的乐趣。我知道这种阅读习惯可能很多人在更早的时候就养成了,我只能算初入门径,但我感觉如实的分享自己的感受没什么丢人的。

我想分享的第二点是阅读这本书的同名章节——《沉默的大多数》的感受,这个章节提出了几个概念,首先是“权力即话语(话语即权力)”,这个很好理解,多少人混圈子、削尖脑袋往上爬为的就是话语权。但是这个章节作者想要阐述的重点不在于此,而是在“沉默者”这个群体,这个群体并不是指真正的哑巴,而是我们前面引入的“权力即话语”的对立面,也就是说“沉默者”是“话语圈(权力圈)”之外的人,有可能是往话语权而不得,也有可能像作者那样主动选择沉默的,这些人被归为“沉默的大多数”。

作者在这个章节围绕“沉默者的话语”做了一些论述,他写到:圣贤的话语是自愿的捐献,而沉默者的话语则是强征的税金。这个里面如果具象化之后,可以通过一些例子来阐述。比如一个“沉默者”同一个“话语圈”内的人在一起吃饭的话,酒过三巡后,往往画面是后者口沫横飞的讲述一些“职场圣经”或者人生经验等等,而前者则要努力的跟上后者天马行空的思路以免在应和的时候驴唇不对马嘴,我想这里“沉默者”的话语可以归为强征的税金。

如果“沉默者”的税金仅止于此,倒不是难以接受,但是如果在一些相对极端的情况,造成的后果可能就不止于此了,这里就找两个虚构的例子吧。在乔治奥威尔的《1984》中,温斯顿和裘莉娅这对情人在酷刑的审讯中都说出了背叛对方的话,在被释放后的相逢中,虽然那些话是违心的,但是他们都知道这些话说出来之后他们的感情回不到从前了。在影视作品《霸王别姬》中,段小楼在被批斗的时候被揪出他的爱人在旧社会是青楼女子,迫于形势段小楼说出了同自己爱人划清界限的话,她的爱人当时也在场,绝望的她回家之后选择以一条白绫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经历过“亩产万斤”的年代,作者明白就算是违心的话语依然可以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他想一直保持沉默。然而在我们的社会发展历程中,往往是加入或者依附“话语圈”才能跻身上层阶级,这样注定逃避不了上缴“言语的税金”。但是像王小波那样逃避“话语圈”的人真正能做到远离喧嚣还能活的凑合不才一个符合广大群体利益的社会生态吗?毕竟我们大部分人都属于那个“沉默的大多数”。

莫言先生在诺贝尔奖的获奖讲话中说道:当众人都哭时,应允许有的人不哭,当哭变成一种表演时,更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所以衡量一个健康社会的标准是不是沉默者可以保持体面的沉默?

以上是我读过这本书之后的几点思考,只摘了其中两个章节,相信大家如果阅读之后会有更多的收获。

沉默的大多数小说读后感2

这本书本来是想写到每周推荐里的,一不小心,写得有点多,这个篇幅不太适合放到推荐中,故而当做读后感单独发一篇。逻辑不是很清晰,显得有点啰嗦杂乱,想到哪儿说到哪儿,大家见谅。

一开始看到这个书名以及听别人介绍误以为这本书想表达的意思就是中国的大众太沉默了,大家面对问题都选择不说,于是作者鼓励大家说出自己的想法,鼓励民众意识觉醒。现在读完我知道当时的理解太简单了,沉默的大多数只是这本书里的一篇文章,书里还有很多文章讨论了其他的一些社会问题。而在当时那个年代,光是能有意识去思考这些问题就很不错了,何况还够胆写出来,非常不易。王小波说他曾经也是沉默的大多数中的其中一人,现在变得不沉默了,想要说点什么,但我认为他并不是鼓励大家都去说,毕竟,有独立思考能力,有批判精神并敢于说出来的人还是少数,多数人只是复制粘贴别人的说法而已。所以重要的不是说不说,而是思不思考。

其实自古以来,不思考的人是居多的,有些是不愿意思考,有些是没有能力思考。也只有这样社会才能稳定,如果人人都“没事瞎捉摸”,去思考人生意义,去思考社会问题,那么社会就容易动荡,而统治阶级是厌恶动荡的。所以我们这个民族一直就习惯性的沉默,从小父母就教我们做人要低调,做事也不能张扬。到了学校老师教我们,沉默是金,多听少说,韬光养晦,厚积薄发。进入社会,越来越多的人生经验也告诉我们枪打出头鸟,祸从口出,一定要谨言慎行。

有人说这是中国人自卑的劣根性导致的,鼓吹西方文明敢于表达自己,直抒胸臆的坦率。我倒不能完全认同这种妄自菲薄的说法,这其实是两种文化的差别,没有高下之分。直话直说有它的好,沉默以对也有它的利,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

暂且不论沉默是不是一种美德,但我相信沉默是很有力量的,不是空洞的沉默,而是有自己思考和韧性的沉默。就像我前不久的一篇文章里提到的,我很欣赏把说话的功夫都用来做事的人,很酷。但是,如果真有话想说,实在也无需强忍。就像男儿有泪也可轻弹,没有眼泪不用硬挤一个道理,憋久了容易憋出内伤。

某种意义上说,我也算是一个沉默的人,虽然偶尔写写随笔,咋咋呼呼的。但其实真正看我文章的人应该知道,我表达的东西都是比较中立的,态度也算谦逊。会刺痛别人的话我一般是不说的,一方面是我本就持着多元的价值观,认为很少有东西是非黑即白的,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不愿去和人争执,从小养成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惰性。

坦率的讲,我在某些方面的独立思考能力是欠缺的,所以读到这本书感触颇多。因为刚看完《乌合之众》,所以对于《沉默的大多数》里提到的一些观点算是加强了认知。比如群体是盲目无知的,并不以理智去判断和决定,而且再优秀的个体陷入群体之中都容易变得愚蠢,另外群体意见的传染性也是极强的。

我想也正是因为这样,王小波的文字里没有那么多的煽动性,从他的文章里看不出愤怒和呐喊,他只是以一种隐喻、缓和的方式说自己的思想,讲自己的道理,因为他本人就很反感洗脑,所以他不是要把他相信的一套灌输给你,而是提醒你应该去独立思考。他想去感染的也并非一帮愚昧的群体,而是希望启发一个个理智的个体,当这些个体的数量达到一定规模的时候,量变也就可以产生质变了。所以说这样的作家和这样的文章可以算是社会质变的催化剂,对社会精神文明的进步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但我不敢说自己喜欢王小波,因为我确实没这个资格,迄今为止,我只读过他的这本《沉默的大多数》,所以对这个作家我远远谈不上喜欢。但是我觉得他的文字确实有理有据,而且能启发我去思考。如果说读这本书需要花5个小时,那我认为因这本书去思考起码需要50个小时,几乎每一段话都值得细细琢磨。

身边真正喜欢王小波的朋友,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特点,独立思考能力较强,具备批判精神。这正是在如今这个信息泛滥的年代显得尤为重要的能力,如果没有基本的对信息的辨别能力,就只能人云亦云,甚至盲目粗暴。这也是为什么会有所谓的“爱国志士”去烧砸同胞的汽车,为什么会有网络喷子无脑喷人,为什么一些没有意义的东西会莫名爆火。

而有着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往往也会选择沉默,也许是觉得说了没用,又或者是觉得说得太多显得轻浮,自己心里明白就好。这其中又有一部分人是看不起其他人的,看不起不会思考的人,同样也看不起把自己的思考说出来的人。当然这种清高或者说傲慢也是有道理的,这是每个人的权力,我认为也应该尊重这种真实表达的傲慢,尊重这种可能推动社会进步的沉默。

但是我还是想就此多说两句,我们当中很多人学到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批判精神,然而却没有学到的是对其他人的尊敬,我说的是发自内心的尊敬而非表面假装的谦逊。就算思想比别人独立,懂得明辨是非,没有随大流,那也不能说明你就高人一等,我没发现王小波的文字里有对愚民愤怒的戾气,也没有站在道德制高点的冷嘲热讽。在我看来,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是聪明的人,但真正在聪明的基础上还懂得尊重他人的人才能算的上有智慧的人。

我很尊敬的一个人告诉我:凡是人,皆须敬。这是我从他那儿学到的第一课也是最重要的一课。现在有的人很喜欢通过卖弄自己的权威,来辱骂或为难别人以达到心理的满足,其实这是一种很无知而懦弱的表现。他们不知道,大家绕开脏东西走,不是因为害怕它,只是害怕弄脏了自己而已。

所以,最后说一句。对己,多一些思考,对人,多一些尊敬。

沉默的大多数小说读后感3

《沉默的大多数》是收录王小波杂文最全的一本。我个人比较喜欢他的杂文,作为一个自由人文主义者,王小波终其一生思考并快乐着。

王小波说:我正在出一本杂文集,名为《沉默的大多数》。大体意思是说:自从我成人以来,所见到的一切全是颠倒着的。在一个喧嚣的话语圈下面,始终有个沉默的大多数。既然精神原子弹在一颗又一颗地炸着,哪里有我们说话的份但我辈此刻开始说话,以前说过的一切和我们都无关系——总而言之,是个一刀两断的意思。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中国要有自由派,就从我辈开始。

“在公众场合什么都不说,到了私下里则妙语连珠,换言之,对信得过的人什么都说,对信但是的人什么都不说。起初我以为这是因为经历了严酷的时期(运动),之后才发现,这是中国人的通病。

王小波的杂文别具特色,自成一体。幽默的笔调,使得文章妙趣横生,捧腹之余更多的是深深地思索。品读时,你能体会到阅读的快感和思维的乐趣。如《椰子树与平等》、《卡拉ok与驴鸣镇》、《驴和人的新寓言》和《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等都是异常幽默犀利的好文章。椰子树与平等;卡拉ok与驴鸣镇,这些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被他拉到一齐,说出了个性的味道,有点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如在《驴和人的新寓言》一文中,他从驴的角度去谈父子与路人的行为,说他要替受罪的驴说话,当翻译义不容辞。文中驴被老子和儿子四脚抬起的时候叫喊,“我得罪谁了,你们这么捏咕我!”得出了这篇新寓言的寓意是:“闭上你的臭嘴,让别人走路”,与原先寓言的寓意:“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大相径庭,但同样意味深长。而且,在论述的过程中,幽默诙谐之处信手拈来。许多口语的使用,让文章更为生动,不但没有削弱反而大大加强了文章的穿透力和说服力。

王小波说,选取沉默的人就应是有什么隐衷或者干脆是因为对语言产生了厌恶感。

我并非如此,只是觉得在被这个社会同化着。年小时口没遮拦别人还能够不予计较,因为把你看做孩子。等有一天真正走进了社会,这种特权就自动被剥夺了。说话不留意很好,请自己承担祸从口出的后果。于是我们最后变得沉默,同时年少时的锋芒毕露、棱棱角角也就被慢慢磨圆了。当然沉默只属于成年人,小孩子们是不屑于此的,他们总是天真可爱的,有话要说时,完全是“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心中想说的话,不一次说尽是绝不会罢休的。我真是羡慕孩子们的执着,也期望自己能够再回到童年时代,不是为了逃避现实,只是因为我对那时的真实有着一种特殊的怀念,那时的我是不沉默的。

我很喜欢王小波,调侃、睿智,在玩笑中说着智慧和讽刺,这是一种洒脱和无奈。《沉默的大多数》很不错,王小波是比较深切体会什么是自由的并且努力过着一种内心自由的生活,能够说他很有观察力也很诙谐。

沉默的大多数小说读后感4

前几天,有幸读到王小波的《沉默的大多数》,略有感触。

文章以王小波的自身经历为线索,先讲述了他怎样选择沉默的经过。从小时候的大跃进,到大学时候革命及让人啼笑皆非的现实,很难让人联想到所谓的美好。周围很多人喊着所谓的口号与教条,以此来成为这个主流群体“话语圈”的一部分。从内心鄙视话语圈的王小波,选择了沉默。选择沉默,是因为一些话在某一环境下无法说出口,或说出了也无用。沉默有自己的语言。他举了一个例子,如果有人常在你楼道门口放了一辆自行车,妨碍了你的进出,而你又是一个认真的人。你劝告他,或去跟居委反映,说:同志,五讲四美,请你注意。对方的很有可能,会说你这人真“事儿”。同时你也可以用沉默的方式来表达你对这种行为的厌恶,把他车胎的气放掉,当然是在四周无人的情况下。

一种文化必有一些独有的信息,沉默也是有的。戈尔巴乔夫说过这样的话:有一件事是公开的秘密,假如你想给自己盖个小房子,就得给主管官员些贿赂,再到国家的工地上偷点建筑材料。这样的事干得说不得,属于沉默;再加上讲这些话时,戈氏是苏共,所以当然语惊四座。还有一点要补充的,那就是:属于沉默的事用话讲了出来,总是这么怪怪的。

沉默也可以传播。在某些年代里,所有的人都不说话了,沉默就像野火一样四下漫延着。把这叫作传播,多少有点过甚其辞,但也不离大谱。在沉默的年代里,人们也在传播小道消息,这件事破坏了沉默的完整性。好在这种话语我们只在一些特定的场合说,比方说,公共厕所。最起码在追查谣言时,我们是这样交待的:这话我是在厕所里听说的!这样小道消息就成了包含着排便艰巨的呓语,不值得认真对待。另外,公厕虽然也是公共场合,但我有种强烈的欲望,要把它排除在外,因为它太脏了。

我属于沉默的大多数。从我懂事的年龄,就常听人们说:我们这一代,生于一个神圣的时代,多么幸福;在甜蜜之余也有一点怀疑:这么多美事怎么都叫我赶上了。

沉默的大多数小说读后感5

毋庸置疑,本人是很喜欢王小波的,这本书是王小波的杂文,也就是扯东扯西的言论,其实也就是对自己所看见的,所听见的,所感觉到的扯蛋一番。

这本杂文,王小波写得有点累,言辞之中显得有些紧张,看来知识分子还是不太好批判的啊!想要不沉默做一个总是大声嚷嚷的长舌兄弟也不是意见容易的事情。

王小波是比较重视自己的小说的,也就显出了他不怎样喜欢写杂文,只是他脾气好得很,只要是别人开口,他一般都理解,也不管自己到底是不是真的想写。

作为一个表达自身思想的途径,文章也就好像任何的艺术形式一样,能够从文章的字里行间看出作者在写这些东西的时候情绪是什么样的,我感觉王小波在写这些杂文的时候,心里是憋屈的。

但是,作为王小波的崇拜者,还是要说,此书持续了王小波想什么扯什么,看什么不顺眼就刺什么的风格,若你想了解王小波又或者你想了解王小波说怎样刺那些喜欢保表象的人的话,此书还是要必看的。


沉默的大多数小说读后感相关文章:

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700字5篇

《猫城记》读后心得感悟心得5篇

猫城记读后感

猫城记读书心得体会5篇

中国人史纲读后感

《猫城记》有感心得体会5篇

推荐精选的老舍《猫城记》读后感五篇合集

老舍《猫城记》个人观后感600字5篇

沉默的大多数小说读后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964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