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看见》柴静有感范文

若水1147 分享 时间:

“在这本书中,我没有刻意选择标志性事件,也没有描绘历史的雄心,在大量的新闻报道里,我只选择了留给我强烈生命印象的人,因为工作原因,我恰好与这些人相遇。他们是流淌的,从我心腹深处的石坝上满溢出来,坚硬的成见和模式被一遍遍冲刷,摇摇欲坠,土崩瓦解。这种摇晃是危险的,但思想的本质就是不安。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看见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看见读后感1

“我渴望呆在最寂静的角落里,被最热烈的声音包围。”

——来自柴静的日记。

这个时代盛产“名人”,特别是和媒体沾边的,有人说把一头猪放在CCTV演播室里也会出名。这话虽然有褒奖CCTV之嫌,但也不算很夸张。

初闻柴静出书是去年冬天的事了,当时自己没有太大的感觉,“哦,柴静也出书了”,心想。那时也不知道她早先出过一本书。反正名人都出书吗,白云都出了,柴静差啥呢。

后来看了她的新书发布会,决定入手。白岩松说,人们怀念的世界未必都是美好的,人们号称最幸福的岁月其实往往是最痛苦的,只不过回忆起来非常美好罢了,你经历的时候或许觉得很慢很难甚至很痛很苦,但经历过再回首的时候往往却非常怀念。十年的心路,愿意并能够呈现出来就值得一看,尤其还是柴静,勇敢、务实而又颇具文艺范的这种作者,我们喜欢。

当当下单后很快就收到了书,看到封面立即想起了某网友的“批评”:“不带这样的,只PS柴静的脸,任由大爷们一个个跟陈实似的”。呵呵,权当是花絮了,其实我倒觉得封面照片蛮亲切。估计柴静也是有所考虑,所以在新书发布会上还特地说明了关于封面的设计思考。《看见》有405页,挺厚的,乍一看觉得还是对得起它的价钱。装帧朴素,没有一上来好几个大彩页,没有众多大牛的联袂推荐,让人感觉很踏实。书脊上的“理想国”三个字像天边的.彩虹。

@舒浅浅同学先行阅览,春节之后轮到了我,从黑龙江回天津的火车上开始,当然,我是平常心读柴静,没有刻意崇拜,也不带有“柴静只是徐静蕾和朱军的合体”之类的偏见。我平时读书是很慢的,这次还是很慢,但也有不同,因为书中的内容,偶尔会呼吸困难、甚至心痛唏嘘,打开这本书,你就不禁跟着她的文字,在那些人群与往事里穿行,看见……

初见陈虻,比“你对成名有心理准备吗”这样幼稚的问题更幼稚的是柴静那份幼稚的心高气傲。

进入央视,溃败紧跟着溃败,但或许溃败就是蜕变的躯壳,就像她书中后来的数次蜕变,没完但总有益。

非典,在我们还在大学里因为不能出校门玩而抱怨的时候,柴静和她的团队出生入死奋战在阻击非典的第一线。那次是她生命的一次大开阖,原来温暖窄小的自我,瞬时被生命拉开了无限的可能。

山西,山西。故乡情节是每个游子最深切的感情,然而这里文字的沉重让我感到悲伤,悲伤于那样深深的恋下,眼看失去的无能为力。当然,这段故事也同样贯穿于着柴静与奶奶的那段温暖记忆。

卢安克,无能的力量,一切成熟的逻辑被推翻,重建,又被消灭,反思。

当人们全在咒骂药家鑫和虐猫女的时候,柴静给我们讲述了两个怎样由于不同悲剧造成的悲剧。“人最大的慈悲是给生命一个救赎的机会”。而我们要学习的,是如何看见、面对那苦难与原罪的种子,甚至是恶开出的花。这些,普遍存在于我们这些“善良”人的心里。

陈虻,以及老范、老郝,这些亦师亦友的伙伴,与他们的感情犹如血肉已经伴随生命而结合在了一起,走过人生最难忘的日子、最精彩的路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向陌生的人传递这些成长的记忆,是一种功德。这里面有痛,有泪,有苦难,有微小的欢乐杂阵其中,这一切,构成繁复生命的每一面,有待我们去遭遇,看见。

《看见》是记载柴静个人的心路历程的白皮书,是中国社会发展变迁的备忘录,想怎么定义,因人而异吧。但那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为什么它会这么受欢迎,我想,大概是因为柴静不断拾取令人感动的过去,令人心碎的回忆,更难为珍贵的是那触及灵魂的思考,在这物欲横流、犬牙交错的时代,让人们体会到人性的感受和生命的感悟,永远是我们心中最原始而迫切的需求所在。

“生和死,苦难和苍老,都蕴含在每一个人的体内,总有一天我们会与之相逢。”

“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中。”

多有禅意!

也很喜欢书中的另一句话:“很多事情,是因为有人相信,才会存在”。

想起王筝的那首歌,《我们都是好孩子》,“我们都是好孩子,异想天开的孩子,相信爱可以永远爱……”。

相信吧,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一场梦的旅行。

相信吧,因为很多东西唯有你相信,才会拥有。

就象陈锡文发给柴静的短信里说:“我们做的事情,都是为了让人们继续对明天有信心”。

看见读后感2

由于最近比较忙,看了接近两个月,终于把《看见》看完了。感触颇深。其实感受最深的是文章所采用的细节,几乎所有的东西都是从细节方面着手写的,觉得更有画面感,更感动。

现在读完这本书后总是想写一篇读后感来纪念一下,但是受这本书的影响,总是不敢提笔,总想要更深入的去了解一些东西。

“第二章 那个温热的跳动就是活着”

年,非典那年。当时还在小学的我并没有多么的恐惧,一个是因为当时我所在的小城市并没有发现非典的病例,还有可能就是当时真的太小了,对于“生命”这个词还没有太多的理解。只是觉得每天都在检查体温,很新鲜的每天上学都拿着体温计,甚至很开心的放了一个小长假。而对于当时每天在电视上报道的今天的死亡人数新增了多少,对于小区新增的门禁都不是很感冒,因为他并不影响我和小朋友之间的玩耍,不影响我写个作业,看个电视。等到自己长大,渐渐地淡忘了这件事情,也少了一份大灾之后的思考和认识。而直到我看了这个第二章,我才真真实实的开始反思当时的情景,才真正体会到了生命的可贵,才真正的对生命有了一分敬畏与珍惜之情。

当我看到说“在整个病区里,只有三个病人,没有医生,没有护士,没有鞋底在水泥地上的摩擦声,没有仪器转动的声音,没有金属托盘在什么地方叮当作响,这个病区没有任何声音”的时候,我的眼睛是控制不了的干涩感,整个人像是喘不过气来的难受,我不知道那三个病人当时是怎样的心里状态,但是我可以想像的到他们眼神里的那种绝望,那种被社会抛弃的苦痛。生命对每个人来说都只有一次,当他们孤单的躺在床上的时候是不是已经害怕到了不害怕的地步,绝望到了没有任何的思想和感觉。

很多人都说是从非典那个时候开始认识柴静这个人的,才开始认可这个勇敢的记者。其实我原来对柴静的认识还远不及此,知道我看到这本书,看到这篇文章我才深深的感受到他的勇敢。里面有一句话我印象特别的深刻,就是他们从医院录完当天非典的状况,回到酒店之后一个人的一句话——“觉得么,像是《卡桑德拉大桥》里头的感觉,火车正往危险的地方开,车里的人耳边咣咣响——外面有人正把窗户钉死。”在那个时期,每个在医院的人,无论是病人、医生、护士还是在医院采访的记者,都像“火车里的人”,说不上绝望,却肯定做好了死亡的准备。

医院里的医生,基本都不怎么采取防护措施,就是简简单单的戴个蓝色的薄口罩,采访时他们的回答是“我们靠精神防护”。这又让我想到了前面有人曾经问过柴静,说你害怕非典吗,柴静的回答是:“我不怕它,但是我憎恨它。”不知道为什么,看这一段的文章的时候感觉在当时在医院里的人们回答所有的问题都是那么的短促,虽然短促,但是直入人心。短促到让你更加尊敬他们的坚强,尊敬他们的勇敢,也更增加了自己对于生命的认识,对于生命的'敬畏。

“第七章 山西山西”

其实,在刚刚读完这一章的时候并没有多么大的感触,感觉就是身为公众人物对于环保这个热门话题的呼应。直到我看完另一本书《额尔古纳河右岸》我才真真切切的明白这个话题的深度。这一章开头的一幅和妹妹柴敏小时候在纺织厂的照相馆里拍下的照片。下边写到“我妈在工厂的理发店给我烫个卷发,隔了这么多年,脑袋上包个黄色蛇皮袋的烫热感还有,是文明让人不舒服的启蒙。”

文章中谈到了山西很多地方严重的污染问题,具体的情况真的是让人很心疼。让我想到了《额尔古纳河右岸》里的一首鄂温克族的人的歌:

“熊祖母啊,

你倒下了,

就美美地睡吧。

吃你的肉的,

是那些黑色的乌鸦。

我们把你的眼睛 ,

虔诚地放在树间,

就像摆放一盏神灯!”

可能有很多人不是很理解这首歌里的话,但是看过这本书的人肯定会很理解。当时的情景是这样的,其实这本是一首很普通的歌曲在鄂温克民族,但是到了后来,伐木工人去了山上他们砍了大量的树,让山上的很多动物和植物都没办法生活,包括鄂温克这个古老的民族。政府开始让鄂温克人下山,下山的理由是,你们在这里生活,你们到处迁移,你们的驯鹿到处走动,会破会这里的植被。于是这个仅存的酋长的女人以这首歌回应了这些人。

“第十九章 不要问我为何如此眷恋”

这一章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作者柴静与她的同事老范、老郝之间那深深的友谊。其实到现在为止,对于什么样的人会成为真正的朋友,自己还是不是很清楚。我觉得这是一个没有固定答案的问题。也是一个没有必要去弄懂的问题,而什么样的人能够成为真正的朋友也没有什么必须的条件。而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珍惜身边的朋友,因为在一起的时间不是我们说了就算的,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出什么样的状况,几年之后现在的朋友都到了什么地方,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是无法预知的,到时候我们是否还是关系很近的朋友也是未知的,所以我们唯一需要做的就是珍惜。也没有必要去羡慕说谁谁有一个什么样的朋友,因为我们也有他们没有的朋友。

其实文章中的感动之处还有很多,每一个事件都会去插叙很多别的事情,每一个事情又有着很多细节的感动。只能等着自己在经历了更多之后再慢慢回味这些感动。细细品味,你会有不同的收获。

看见读后感3

人,常常被有意无意忽略,被无知和偏见遮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这些思维,就埋在无意识之下。无意识是如此之深,以至于常常看不见他人,对自己也熟视无睹——柴静《看见》。

花了一个周末的时间,读完了柴静的《看见》,心里的滋味很复杂。我曾以为这不过是一部让我看看一个优秀的记者如何成长的书,而令我始料未及的是,在阅读这本书时,每一次停顿,我都在思考着自身。

最初知道这本书,是在手机应用one上看到其中的一篇文章《山西山西》。纯美的的开头,让我以为这只是一篇追忆童年的散文。却原来那只不过是引子,引出的是一件让人愤慨痛心的大事——环境污染。而柴静在触目惊心的数据和现状描写中穿插的童年往事,为这篇文章加入了情感,从而拉近了读者与环境污染这件事的距离。环境污染,并不只是书面上的文字,口头上的口号,而是生生吞噬了我们的童年和美梦的近在咫尺的野兽。接着看到柴静的博客《新书的交待》,其中的一段视频深深吸引了我。我想,这段视频吸引我的地方,和《山西山西》吸引我的地方一样,就是一个记者,在用一种冷静客观的态度追寻着一个新闻一个事件的时候,不曾抹去心中的'那一点情感。

看完书,再回过头来看那段视频,我才真正懂得视频中的一些话语。柴静在书中引用了很多她这十年来在央视工作、采访的新闻和事件片段,但是她在写这些片段的时候,并不是简单地重复,更不是在展示过去的荣耀和辉煌,恰相反,她一直在诉说着过去的错误和迷失。换言之,她在写的,是自己这十年中走过的路,她自身的成长。这不是柴静对自己生活工作的记录,而更像是一本凝聚着感悟和思考的“心得”。

在阅读中的我,在《看见》这本书中一直在寻找着自己的影子。并不是我的经历与柴静有何相似之处,但是我想,每一个个体,在成长的道路中,不管经历过什么或者没有经历过什么,总有相似的心路可循。初入职场的青涩和倨傲,迷失了自我的慌乱和惶惑甚至想要放弃自己的“出溜”,压力下的或软弱或尖锐,这些感受我们都曾有过。所不同的是,有些人,在走过了这么多路以后,把自己包裹地越来越深,最终只留下了一个勉强适应社会标准的模糊的影子,糊涂地过着千篇一律的生活。而柴静,一次次地放下包袱,越来越走进自己的内心,从而也能够走进更多人的内心。

看完这本书,我的心里一直在重复着两个字——独立。独立地思考,意味着不从众不偏颇。摆脱任何别人的影响,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而更难的,是摆脱“自我”的影响。像“金刚经”里所说的,“念起即觉,觉即不随”。察觉自己的每一个念头,看住他而不是跟随他。在“自我”的影响下,依然保持独立的思考,这才是真正的自由。

我不能被概念化,被模式化,不能让自己毁灭在自己的意识,谢谢柴静的《看见》,让我自己看见。

看见读后感4

知道这本书,还要说起柴静的新闻发布会。我原本以为这只是一本厚厚的采访稿件,或是一本记录十年里的荣誉自传,但出乎我的意料,她在这本书里着重记下的,是那些新闻里的人,也是她这十年里的成长路程——从一个被别人批评后就会眼泪打转的小女孩,到一个挥洒自如的女强人。说实话,这并不是本好看的书,看了总觉得心里堵。

书中,一章就是一个专题的采访。二十章,二十个故事。带给我们的是感动,也是沉重。这些故事并不是刻意挑选的标志性事件,也不是描绘历史的雄心。在大量的新闻报道里面,他们只是那些留给了作者深刻印象的人。“他们是流淌的,从我心腹深处的石坝漫溢出来,坚硬的成见和模式被一遍遍冲刷,摇摇欲坠,土崩瓦解。这种摇晃是危险的,但思想的本质就是不安。”柴静这样说道。

《那个温热的跳动就是活着》这章中,描述的是非典时期的故事。平凡的文字中间,没有过多的渲染感情的辞藻,却能轻易带我们进入那个大锅一样的北京。没有让强求柴静做这期节目,甚至连她自己也不能确定能不能做出来,能不能播。“但我管不了那么多,心里就剩了一个念头,我必须知道。”那个集中病患的天井,就是四周楼群间的一块空地,一个楼与楼之间的天井,加个盖,就成了个完全封闭的空间,成了输液室,发热的病人都集中到这里来输液。二十七张床几乎完全挨在一起,中间只有一只拳头的距离。白天也完全靠灯光,没有通风,没有窗户,只有一个中央空调的排气口,把病菌传到各处。那些病患大都是SARS的感染者。我无法想象来到这个地方需要多大的勇气。那沉闷的、带着死亡的气氛似乎比病毒更能侵蚀人的身体。病房中凌乱的被褥和四脚朝天的椅子,意味着逃命般的撤退。但是对于一个记者来说,她很少感到恐惧:“有一些比这更强烈的感情控制了人。”——尽管,她活在每天早上测量体温以确保自己并非感染了非典这样的噩梦之中。

书中有一张照片给我印象非常深刻,柴静蹲在地上,为一个哭泣的男孩擦拭眼泪——那是双城时间中一个失去及姐姐的男孩。这个饱受非议的镜头让很多人怀疑她是不是“表演性主持”,甚至有人因此戏称她是“新闻戏剧主义”的代表人物。其实,柴静表现的是最纯粹的真实,让很多不习惯真实的人感觉她不真实。这样的真实用冷漠的视角去看待,自然也就蒙上了矫揉造作的影子。之所以书中常有有这样的真情流露,因为她希望一本书是关于‘人’,而不是关于‘我’。

我原以为这只是一本记录一个记者在十年以来的采访,或是一本记录十年里的.荣誉自传,但出乎我的意料,她在这本书里写下的,是自己的错误和失败、内省和反思,这是一本记录她成长的书。

看这本书,总让我很容易联系到自身。从刚开始的“不知天高地厚”说出:“我知道我能达到的高度。”的柴静;到被工作和现实打击得一败涂地的柴静;再到激励自己,站起来告别过去,重新出发的柴静;最后是延续至今——一直完善自身的柴静。从这些柴静中,我似乎能看到自己,看到过去,现在,未来的自己。每个人的成长之路都不同,但总会有相似的心迹。我并没有像柴静那样轰轰烈烈的成长过程,也无幸像柴静那样有那么多人为她点燃明灯。事实上,我的成长之路才刚开始。曾经,我很害怕成长,很抗拒成长,因为成长之路没有那一条是平顺的,这条路上都布满的荆棘,我害怕我会承受不住,我害怕我会在这如迷宫的路上迷失,在《看见》这本书里,诚如我所想,我看到了未来的我将要承受的东西,看到了逼迫自己成长的艰难,也看到了破茧成蝶的痛苦,但在最后落入我眼睑的,是她的成功,或者说是她一步一步蹒跚向前的足迹,又或者说是她不时回首反思的身影。这些都使我的心安静下来,这些对于我来说都是解渴的甘泉,饱腹的美餐,从她身上我找到了一个能助我顺利通过成长之路的工具,使我能坦然的等待和接受现实将要给我的挫折。

听过别人评价柴静的一句话:“柴静给人的感觉是一个很瘦弱的女孩子,但她的节目很有力量。”柴静的节目我在之前从未看过,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在网上搜索了一个,看的是《告别卢安克》。在这个节目里,她的出镜率并不是非常高,但她在镜头前总是很冷静,无论是煽情的场景还是失控的场面,她总保持一贯的冷静客观,在没有用多少笔墨写自己并且像白描似的《看见》里面也一样。但即使是这样的冷静,这样没有装饰和点缀的《看见》,也能让读者感受到此中的酸甜苦辣。看了《双城的创伤》后,我的心情很抑郁,这种感情不浓却化不开;在《山西,山西》一章里,书记跟老头儿的那一番“国家是先发展再治理”、“有钱就能治理”的话,回荡在心头凝成郁结;在《真实自有万钧之力》一章中,看到那个没能求出小女孩,最终只能够给她两个糖的记者在嚎啕大哭时,我虽没有泪眼婆娑,但心里犹如被蚁啃噬一样。柴静带给人的力量,不是来自这些故事本身,而是来自于柴静认识人,了解人,感受人,理解人,她在认识人的过程中认识自己,也让我们跟随着她去认识我们自己。在《看见》的宣传片里,柴静说以前别人认为她是一个如林妹妹般的人物,但我现在看到的是一个挥洒自如的女强人;书中以前的柴静是一个被批评后会“眼泪打转”的女孩,但现在的柴静无论面对什么都能够镇定自若;曾经的柴静一个心气高傲的文艺女青年,现今的柴静已经化茧成蝶。《看见》是这十年来柴静看见的别人的故事,也是这十年来柴静看见的自己的故事。

十年之间,从非典、汶川地震,到家庭暴力,几乎都能发现柴静的身影,而如华南虎照、征地等刚性的调查报道她也多有制作。在书中,她作为讲故事的人,记录下淹没在宏大叙事中的动人细节,为时代留下私人的注脚。

正是透过这些注脚,我们才得以真正地看见。

看见读后感5

一个春风沉醉的傍晚,我从语文老师口中得知了看见,得知了柴静。我想一个主持人、一个记者能看见什么呢。自己在心中揣测:她一定是向读者介绍一些采访背后的故事,教育引导我们该如何去看待记者,看待新闻。

直到后来,我庆幸的买到了这本书,带着探究的心理读完了这本书,我才知道自己的揣测是多么的片面和浅显。看见确实向我们介绍了一些采访背后的故事,但柴静并没有想去教育、改正、统一我们对新闻的看法。正如她所说,她只是尽最大可能诚实的描述每一个事件,每一个事件背后的人。

一本书,二百八十八页纸,二十六万字,能描述些什么。很私人的觉得它描述了柴静在央视十年的历程,既是她个人成长的告白书,在一定程度上又是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

陈虻说:“想要了解一个事件,先要了解事件中的人”。我很恨自己之前怎么会不知道这样一个人。一个钟情于围巾,外表似邻家女孩般清秀,但柔和的声音中透露着坚持与不可退让的央视主持人。我恨自己整日埋头在学习和玩耍之间,却对国家大事漠不关心的态度。当柴静面对华南虎事件,面对学术造假,面对上海倒楼,以一名新闻记者的良知与正义,剥丝去茧,退去一层层伪饰的泡沫,向观众呈现事实真相的时候,我在干什么?或许在抱怨课堂的枯燥,或许在为一点点小成绩沾沾自喜。当她在非典前线冒着生命危险采访,在汶川地震中的杨柳坪村体验着死亡的伤痛时,我在干什么?我在上学。后来想想其实也没什么,柴静的初衷一直是真实客观的报道新闻,报道新闻中的人;而我的初衷在考上大学之前都是好好学习,考上一个自己喜欢的大学。我们只是在各自的年纪干着各自的事,坚守着各自的初衷。

当还未踏足新闻记者行业的时候,二十三四岁的柴静面对高高在上的陈虻坚定地说,“我关心新闻中的人”。确实十年历程她都坚守了自己的初衷。看见中也到处体现着人性的矛盾与光辉,体现着人性中本能的善与恶。

在看见中我了解了社会最隐私角落的一些事,一些值得我们关注和反思的事。家庭是最小的社会单元,门吱呀一声关上之后,在这里人们如何相待,多少决定了一个社会的基本面目。当多年的隐忍与承受终于在那一刻海啸般爆发时,往往是施暴者结束了生命,被施暴者走向了监狱,从此各自灰暗的人生更加灰暗。我看见了李阳将自己的家庭暴力归咎于民族文化中的大男子主义,看见了人们对家庭暴力的习以为常。施暴者有时候会后悔但这阻挡不了他们下次的暴力。正如人性里从来不会只有善与恶,但是恶得不到抑制,就会吞吃别人的恐惧长大。倘若我们的法律能更加完善从而严格的制约家庭暴力,或者我们每个人都能够设身处地地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那么会不会少一些家庭暴力,少一些因为家庭暴力有心理疾病或走上歧途的孩子。人性中的善会不会变的比恶多一点,至少我们不会助长恶的火焰,从而给善一个生长的环境。

如书中所说:“没有夯实的报道为基础,评论只是沙中筑塔”,人生亦是如此。通过看见我认识到一个人终将在经历过各种各样的事情之后,才会真正的成长起来,而我们个人要做的就是不断的反思和完善自己。而且我们要坚持自己的想法,就算是某些错误的想法,如果我们不付诸行动怎么才能让别人来纠正自己或者是通过别人的反应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呢?如果这种错误不能及时被改正,那正确的想法就永远不会产生。就像书中药家鑫的父亲一直认为自己强硬的教育方式是对的,直到这种教育方式间接导致药家鑫杀人惨案发生后,他才开始带着沉痛的心情和深深地悔意去反思自己。而也是因为反思和完善才使柴静从开始的冷冰冰,见谁就灭谁,咄咄逼人的采访风格改变成现在这种宽容、理解、准确的采访风格。

一个以揭露真相为己任的新闻记者,面临的诱惑与威胁绝不会少,这也是现在各种假报道泛滥真相越埋越深的原因。庆幸的是我们在看见中看见了许多真相,在面对金钱与威胁而面不改色的柴静身上看见了新闻职业人的操守,看到了信仰的力量。只有我们有自己的信仰,有自己的初衷,我们才能坚守自己的道路,不为各种诱惑所扰。

由于年龄和阅历的局限,我对看见的理解可能达不到它所想要达到的高度,但书中对人性的挖掘、对自己成长的突破让我受益匪浅。十年前,柴静说:她关心新闻中的人;十年后,她做到了。她没有忘了自己为什么出发。

我们呢,是否还记得自己的初衷?十年后敢不敢对自己说:我曾有梦,未忘初衷!


读《看见》柴静有感范文相关文章:

看见读后感范文800字5篇

看见读后感800字5篇优秀范例

读看见有感范例800字5篇

读看见有感800字5篇范文

《看见》读书心得800字5篇范文

看见读书心得800字5篇范文

看见读书笔记800字5篇范文

《看见》作文800字初二最新

看见大学读书心得800字5篇

以看见为话题的作文800字

读《看见》柴静有感范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482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