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烧塔作文精选

若水0 分享 时间:

今年的9月19日是中秋节。在我的印象中,中秋节是一个合家团圆、喜庆吉祥的好日子,家家品着香甜的月饼,观赏着夜空中的明月,那种意境真美!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中秋节烧塔作文精选5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中秋节烧塔作文1

说起泉州的中秋习俗,那可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拜月娘妈盼好运;笋江泛舟诗意浓;博饼声中状元来……而我最喜欢安平桥畔月下看烧塔。

晚上7点,我们来到晋江市安海镇安平桥附近的空地上散步赏月。咦,桥的不远处伫立着两座约三米高、底部半径一米多的砖塔,,与十几米开外的白塔交相辉映。我好奇地问:“这里要举行什么活动?”爸爸耐心地解释:“这是安海镇一年一度的中秋烧塔习俗。”我赶忙打破砂锅问到底:“什么叫‘烧塔’。”爸爸笑着说:“中秋夜孩子们拾碎砖搭成塔状,塞入柴草点燃,就是‘烧塔仔’的游戏。”了解什么是烧塔,我的兴趣更浓了,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两座尚未点燃的塔。

晚上八点多,月亮升起来了,形成月映古桥的有趣景象。就在这里,点火令响起,“轰”的一声,塔内的稻草和木柴被点燃,一阵浓烟过后,大火熊熊燃烧起来。奇怪,围观的人群怎么纷纷往塔里抛撒白色的粉末呢?我想了想,说:“一定是在撒米,希望五谷丰登。”老爸摆摆手,说:“是在撒盐巴。”这又是为什么呢?我可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爷爷摸了摸我的脑袋,说:“撒上盐巴火会烧得更旺,象征生活红红火火。”原来是这样呀,我高兴地向旁边的小孩要来一点盐巴,用力往塔里一扔,立刻听到“噼哩啪啦”的声响,火苗一下子窜得老高。

多么有趣的中秋烧塔活动,可我心中还有一个“未解之谜”:“奇特的习俗是怎么产生的?”爸爸当起民俗专家,说:“元朝时泉州百姓反抗残暴统治者,中秋起义时以烧塔为号,逐渐演变成孩童的娱乐活动。”

中秋月下看烧塔,我观赏到圆圆的月亮;认识本地的风土人情;感受到热闹、祥和的气氛,真是一举三得呀。

中秋节烧塔作文2

我的家乡在武夷山的一个边远农村,有许多独特的风俗习惯。今天,我向大家介绍的是——中秋之夜烧宝塔。

每到中秋节傍晚,我们村的孩子们自发地组成小组,或三、五人,或七、八人,搬来石头、砖、瓦、柴火,放到操场上,在直径约1.5米左右的圆周上把砖一块一块地垒起来,每块砖之间有一定的空隙,垒砖时一层比一层向上缩小,在最底下用三块大石头垒一个大灶门,留灶门有个讲究,一定要朝有河的方向(水能灭火)。垒到一米左右,便开始垒瓦,垒瓦也要一层比一层缩小,垒到顶端刚好能搁下一片瓦为止。这种用砖瓦垒起来的空心锥形圆塔,我们村的人就称为“宝塔”,年年要垒的。

宝塔垒好了,大家推选一位在场观看的长者把柴点燃,再由四五个大孩子负责烧火,也就是不断地把柴往灶口塞,让火烧得旺旺的。当然烧火的人要有一定的经验,否则会把宝塔捅倒。烧宝塔的柴大部分是孩子们在村子四周“偷”来的,按我们村的风俗,中秋节晚上柴被“偷”去烧宝塔,主人们是不能(也不会)骂人的,有的长者会鼓励孩子们多“偷”些柴。村民们家中柴被“偷”心里却是乐滋滋的,因为村民知道,中秋之夜柴被“偷”去烧宝塔是非常吉祥的事。有些年长者还特意放好几小梱柴在自家门口,让孩子们来“偷”。

砖瓦烧红了,就往塔上泼煤油、柴油、或者白酒,而这些煤油、柴油、白酒是围观的大人们掏钱,或是由小孩子们到每家商店“讨”钱来买的。经营煤油、柴油、白酒的商店老板会主动赠送一些。当煤油、柴油、或者白酒等往烧红的宝塔泼时,宝塔上顿时熊熊的烈火直往上冲,有时火焰可高到几十米,那场面十分壮观。

我们村中秋之夜烧宝塔的习惯由来已久,据说始自唐朝初年。传说唐贞观年间,李世民有个女儿长得很丑,有一天,李世民戏言: “你长得这样丑,白贴给人家都没人要。”这位公主一气之下离家出走,辗转来到崇安(今武夷山)星村境内的一座风景秀丽的山上出家为尼。因父亲的戏言公主就把这座山起名为“白贴山”(崇安方言“白贴山”与“白塔山”谐音,因此“白塔山”一名就流传至今)。唐朝公主来到白贴山成天闷闷不乐。有一年中秋节,公主爬上白贴山顶峰,向四处远眺,突然发现远处火光冲天,便开心地笑了。老尼姑见公主第一次露出这样开心的笑容,便四处打听起火的地点、原因。原来这是陈口村(现武夷山汀前村)火烧房子,当时陈口村烧了几十栋房子,火光直冲云霄。老尼姑为了让公主开心,便告诉陈口村民:如何搭宝塔,如何烧宝塔,每年中秋之夜把宝塔的火烧得旺旺的,就能祈保村庄一年之内不会发生火灾,陈口村民每年都照做了,果然没发生过火灾,于是中秋之夜烧宝塔的习惯就流传下来了。

据长者说:现在中秋之夜烧宝塔,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祈求秋天的好收成;二是一年之内村庄不会发生火灾。

家乡烧宝塔的风俗一代代传下来。中秋之夜就要到了,我们又可以去看烧宝塔了。

中秋节烧塔作文3

“烧塔仔”,是孩童们在节日里最大的娱乐。中秋将近,孩子便三五成群,拾碎砖和瓦片,叠造“塔仔”。塔仔大小不一,但都靠叠造,不用泥土糊粘。用柴草烧时,火便从瓦片的空隙中熊熊吐射出来。至砖热瓦红,大家便争相洒盐于塔间,于是“哗哗叭叭”响声激烈,震彻夜空,颇为壮观。传说烧塔仔也也杀元兵的义举有关。

过去中秋,闽南孩童有烧塔仔的习俗,捡瓦片,叠塔仔,盖到七层就不会再往上高了。扫来树枝树叶放进塔中烧,烧得通红通红的,如今可是很难得一见了。

有的老先生说,以前从农历八月十四到十六连续3天,几乎每个村的空旷地都可以看到玩“烧塔仔”的孩子和熊熊火光下那一张张开心的笑脸。

火力猛时,塔仔犹如一座座“烽火台”,极其壮观。

所谓“塔仔”,就是用碎砖和瓦片砌垒成的圆窑形小砖塔。“塔仔”一般有2~3尺高,当然也有5~6尺甚至一丈多高的。中秋月儿初上之时,便开始赛烧塔。其规则是把瓦塔烧得全身通红则胜,在燃烧过程中先倒塌的则负。烧塔仔的整个过程可以延续数个小时,甚至从晚饭后烧到下半夜。如果肚子“咕咕”叫,还可以把番薯和芋头埋进膛内热灰烘烤。就这样,一边玩一边吃,既可大饱眼福又不会饿着,可谓一举两得。

据传,“烧塔仔”的习俗源起元朝末年,当时汉族人民反抗残暴统治者,便相约于中秋起义时举火为号,杀戮鞑子。从此,“烧塔仔”便成为中秋习俗相沿下来。

中秋节烧塔作文4

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我们全家人吃完晚饭,就一起迫不及待地去刘家坡看烧塔。

我远远望着那皎洁的月两,像一个白玉盘,水清玉静,皎洁的月光照在大地上,为大地换上一件银装。我们到了刘家坡,我就看见这里人山人海的,刘家坡的中间有一座又高又大的塔,这座塔大概有十多米高,塔身是由红砖一块一块砌成的。在塔的下面有一个小门,里面已经装好了许多干柴和稻草。

此时,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了这里,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点燃了火塔,塔里的火慢慢地,慢慢地,火越来越大,鞭炮声,欢笑声在刘家坡飘荡着,我不解地问爸爸为什么要烧塔呢!爸爸高兴地对着我说:“因为烧塔能让我们的日子更加红火。”

在我们回家的时候,我看见有许许多多的孔明灯在空中飘动着,就像流星一样从天上划过去,我也卖了一个孔明灯,并写上了我的愿望,放完后,我就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中秋节烧塔作文5

今年中秋节的那天,我们一家三口早早的起床了,开车回到了老家过团圆节。这是我最喜欢的节日。我很期待精彩时刻的到来,烧火塔。

为了以后村里的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火塔烧的越旺越好。村里的小伙子们。一大早就为烧塔做经济准备,从村庄公路过往的摩托车和汽车收起“过路费”,一元,二元,五元十元,都是自愿的,大家笑呵呵呵的,参与到公益活动……小伙子们忙碌了一上午。

下午正式购买煤球,看见了一大伙人在空地上看砌火塔,他们先用大红石做了个塔底,然后又煤球一圈一圈的往上砌,不过,中间留了很多小洞。不到半小时时间,一个结实的火塔砌好了。

烧火塔是晚上进行的,天色刚刚昏暗,火塔周围早准备了几十捆柴火。也挤满了村里的男女老少。开始烧火塔了,先放鞭炮和烟花,大哥哥在煤球上泼汽油,一点火,就燃烧起来了。一点一点的往塔了放柴火,不时燃烧的很旺,大家禁不住齐声尖叫起来。小小的火苗烧的满天飞。突然,由于用力过猛,塔上的煤球倒了,大家正感到遗憾……这是,烧塔的哥哥,把柴火一捆一捆的往上放,火烧的更猛了。大家的心情也随之欢快起来,欢快的尖叫声一次比一次响了……我还偷偷的拿了棍子打燃烧的灰尘……

这是我看到烧的最旺的火塔,明年的生活一定会更加红红火火。我喜欢过中秋节,喜欢这样的风俗习惯。长大后,我也要当烧塔的小伙子……

中秋节烧塔作文精选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079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