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学生作文 > 观后感 > 观后感范文 > 2022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观后感范文

2022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观后感范文

若水1865 分享 时间:

2022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观后感范文5篇

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创设于2020年,邀请优秀新闻工作者作为讲述人,汇集优质新闻资源,更好地引导我们新闻学子认识中国国情、坚定“四个自信”、树立新闻理想、提升专业能力。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2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观后感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2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观后感范文

2022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观后感范文篇1

践行“四力”永远在路上

贫困之深,数据支撑。四川省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有4970万人,88个贫困县,11501个贫困村,其中凉山彝族自治州贫困人口最多,全州当时17个县里有11个国家级贫困县,3747个村中就有建档立卡贫困村2072个。记者选择了最具典型的凉山腹心地带的昭觉县,去当地人都不愿意去的支尔莫乡的勒尔村——后来被称之为悬崖村。悬崖村具备一切新闻的要素,它盘踞悬崖绝壁之上,脚下是万丈深渊,进村之路触目惊心,甚至是心惊肉跳。

要想富,先修路。悬崖村村民们世世代代的最大愿望就是修路,因为修路带来的就是出行方便,可以干养殖业、盖新房、娶媳妇。留给我映象最深刻的一件小事是,悬崖村的村民也学习邻村种植脐橙,果实成熟后要把脐橙人工背下来,然而一些黑心的贩卖者以村民肯定不会再人工把橙子背上去的事实来压低他们橙子的出售价。一方面体现的是人心的恶劣,更让大家发愁的其实还是交通问题。悬崖村的贫困,悬崖村的万众瞩目,追根到底其实是交通方式赋予它的独特性,天梯式的上山路,随时随地可能掉下悬崖的危险等等都让人们深刻认识到这个地方脱贫攻坚的困难和阻力。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记者亲身经过4个多小时的攀爬,了解了村子实际情况之后,又经过4个多小时之后终于下山,之后用了三个多月的时间与老乡同吃同住同睡获得第一手的新闻资料,又用一个多月时间每天在编辑室黑白颠倒的剪片子,最后在半年后播出,引发社会重大反响。这是对践行“脚力”的一次深刻体现。好的新闻题材从来都不是坐着等就自己走过来的,而是需要记者深入基层,深入实践,一步一个脚印的实干出来的。

扶贫先扶智,扶贫先扶志。落后的思想意识、因循守旧的生活习俗,由于交通不便带来的幼小阶段适龄儿童的入学问题,都是扶贫工作需要一以贯之去解决的问题。扶贫工作不单是拿着政府的钱发给贫困户这么简单,而是要精准到户,真正帮助村民用政府资助的钱创收,获得可持续的资金收入。就像讲述中提到的领补贴款发给村民,让村民成立养羊合作社,采用入股制,创收之后大家一起分红,这才是所谓的长期精准和实干兴邦。

认识贫困,解决贫困。报道样本本就应该是普遍但不普通的,记者的报道也从来都不能是简单的炒作成为一个扶贫的盆景。就像他们自己提到的一样,悬崖村的价值不在于刺激和猎奇,而在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提供实事求是的样本价值。而报道出来的最大意义是让公众认识到贫困的问题,从而去着手解决贫困。

践行“四力”永远在路上,记者要有发现新闻的一双“慧眼”、要有耐得住寂寞的“笨功夫、要有在大事大非面前敢于斗争的清醒思维、更要有妙笔生花的写作功底。这四个要求其实也正深刻体现出“四力”的真正内涵。

2022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观后感范文篇2

增强四力与新时代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

于2018年8月22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这对新时代卓越新闻人才的培养指明了方向,新闻工作者加强四力的培养,不断提升自己的脚力、眼力、脑力和笔力,是成为新时代卓越新闻人才的基本要求,也是写出高质量新闻作品的重要保证。

脚力在四力中排在第一位,其实这说的是新闻人的看家本领“脚底板底下出新闻”。一个作品被评为好新闻的标准之一就是,作者是否扎根一线。只有深入基层,在实践中追寻新闻真相,才可能有不可替代的收获。最佳人物报道一等奖作品《255空中漫步》,讲述了保障成贵高铁西溪河大桥安全运行的桥隧工的故事,三位新华社记者跟随工人完成了整套检查流程,最高爬到了拱桥的顶部。他们走进基层一线,才能体会出最接近采访对象的感受,才能写出真情实感的故事。

新闻工作者增强眼力,就要练就一双慧眼,这样才能看得清看得透。眼力不济,就无法捕捉到沾泥土、冒热气的鲜活故事。新闻工作者一方面要增强观察力、发现力,眼光敏锐独到,对事件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另一方面要善于发现人民群众的需求,从人民群众需要解决的小问题中发现事物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做到回应社会关切、弘扬社会主旋律、把握时代发展潮流。

新闻工作者增强脑力,需要练就缜密的思维,想的细致、想的全面和深入。脑力缺乏,就难以挖掘新时代下市民的新风貌和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奋斗和追求。首先,新闻工作者要坚持党的领导路线和思想方针,坚守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其次要做到善于创新,媒体融合趋势深度发展,媒体转型迫在眉睫,新闻工作者也应该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把自己塑造为综合型人才。

新闻工作者增强笔力,就要写得好,说得好,做得好。脚力、眼力、脑力的成果最终都要通过笔力来呈现。文字的力量是巨大的,新闻工作者要运用好手头的笔杆子。有的新闻工作者说的好,但却写不出好作品,归根到底还是功力不够。写出好文章需要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因此新闻工作者需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用阅读经典理论著作武装自己,并积极投身实践,在实践中找短板,不断提高自己的实务能力。新闻工作者要淬炼笔力,在精确表达中浑然一体,致力于为时代书写大文章。

于2016年2月19日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引导广大新闻舆论工作者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新闻工作者只有不断增强自身四力,努力成为新时代卓越的新闻人才,才能肩此重任。

2022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观后感范文篇3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央视媒体人用叙事性的镜头语言拍摄现场观众的表情和状态,展现天安门广场的壮阔场面。在技术创新上,使用AI智能拍摄设备捕捉拍摄高速飞行的歼20的近景;首次在气球车、鸽子笼上安装了直播微型摄像机,以全新特殊的视角展示鸽子气球升空的瞬间;在献词环节,使用Trinity无线稳定拍摄设备呈现了30多秒的长镜头;首次实现了空中视角跟随拍摄,以天安门为背景,国旗升到顶的经典镜头。

人民日报新媒体部从年轻人视角寻找策划突破口,创作改编《少年》MV,创作人们喜闻乐见、接地气的作品。短视频的时代已经到来,一方面,《少年》MV围绕十四五所创作,其家国情怀和传播效果双双体现,另一方面,此MV与读者共情,对百年征程的追求,通过特殊的剪辑风格,运用苦难的中国社会故事叙事,让红色故事有言值又有颜值,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挖掘红色故事。在全国两会期间,该作品既有主旋律,让更多青年干部追随信仰,同时又能与青年学子共鸣,传递情感,从多维度增强脚力和眼力,突出时效性。

新媒体技术突破传统媒介的限制呈现出全新的认知和把握世界的角度,新闻工作者传播信息,激浊扬清,靠的就是多元的视角,借助无人机拍摄、传感器采集,VR、AR临场化呈现,大数据抓取等新技术手段,记者拥有了更广阔的视角、更沉浸的场景和更具体的事实,掌握这些新技术可以有效提升新闻工作者观察和分析问题的层次和能力,进而炼就一双火眼金睛。在互联网碎片化和移动化的语境下,信息的深度和理性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应对这一现实,正确引导网上舆论,更需要我们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去看待问题,碎片化不等于支离破碎,只要我们用正确舆论导向和主流价值去驾驭引领就能形成弘扬主旋律和传播正能量的舆论场。

《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是一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大课,为我们青年学子传播了主流之声。在新时代,在新媒体传播的环境下,认真践行“四力”,是我们新闻舆论工作者更好地完成使命、履行职责地必然要求。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地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四力是作风的体现,媒体融合的脚力体现在新闻信息在网络平台上的实时跟进;眼力需要强调从网上线下构建未来趋势;脑力体现为有思想有积淀的报道从来不会过时;笔力更加强调突出多种报道手段的一体应用。四力既是构成履职本领和业务能力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本领能力的方法路径。

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这是时代向我们提出的使命任务,面对信息发布从唯一到之一到渠道之变,传播对象从纸媒到屏媒的用户之变,媒体形态从单一到融合人的跨界之变,必须要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打造具有强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泥腿子厅官高德荣》、《我将无我不负人民》、《脱贫攻坚看海雀》、《百年辉煌砥砺初心向复兴》、《风雨无阻向前》、《民生直通车》等新闻报道,是中国大大小小媒体人呕心沥血的创作,他们扎根一线,深入基层,在实践中追寻新闻真相。在宣传思想工作中,只有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才能更好地找到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新时代的新闻工作者要围绕党的中心工作服务大局,因此新闻工作者锤炼眼力首先要把握国情、党情和民情,要以中华大地为根基,以世界发展为视域,以科学精神为追求,做到眼中有全局、胸中有情怀、笔下有细节。

目前外宣工作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但是又面临着最大的压力,这正是正确认识对外传播工作的机遇和挑战,准确把握对外传播工作形势和任务的重要遵循。一方面,世界各国都需要更加深度了解中国,“脱贫攻坚、人类命运共同体、疫情防控”等中国智慧、中国方案,能够为其他国家和国际社会推动经济发展,完善全球治理等提供了更多的借鉴,其价值和意义不断凸显。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维护中国形象是必然要求。近年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联合遏制中国,既搞贸易战又搞舆论战,如中美贸易摩擦、华为事件、污蔑新疆棉事件和病毒实验室论。站在历史的起点上,我们需要认清形式,找准切入点,在基础工作上下功夫,在工作质量和水平上下功夫,不断推动对外传播工作高质量发展,全面挺进互联网战场,在创新表达中全力提升融媒报道水平;在传播渠道上,重点加强平台建设;在传播内容上,全力加强可视化传播、互动式传播。

记者行走在中国粮食安全的压舱石上、脱贫攻坚的一线、社会治理的前沿,做出了与时代共振地精品佳作,而在技术赋能地媒体融合时代,记者也要深入互联网舆论场,掌握网络传播规律,做好线上社会调查,加强数字时代无形地脚力,在终端随人生、信息为人转地移动社交媒体语境下,社交媒体平台已经成为人民群众生活地重要场域,新闻工作者更要走入基层、调查研究、转变语态、创新形态,做出人民满意的好作品。

作为新闻学子,要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把握新闻传播规律,胸怀大局,认证学习前辈新闻经验,补齐不足,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2022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观后感范文篇4

新时代新闻人:舍我其谁,敢战必赢

通过“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大会”现场直播中担任总导演的黄虹在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里分享的创作心得。我深深地感受到每一场大型盛典的背后都离不开每一位工作人员夜以继日,呕心沥血的辛勤付出,也体会到了在新时代下每一位新闻人所具有的“舍我其谁,敢战必赢”的气魄和担当。

一、使命担当,高举主旗帜

黄虹导演与1000多名工作人员一起向观众呈现了一场大气磅礴,浓墨重彩,震撼人心的盛世盛典。他们始终高举旗帜,坚把四个意识,两个维护贯彻到工作的各个方面,为了在当天完成好直播任务,凸显国家领导人的风采和中国共产党员的风貌,工作人员担当起作为新闻人的使命,向全世界展现了大国风范,也进一步增强了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二、守正创新,善用新技术

工作人员在直播中大量引入新技术新创新,积极构建“5G+4K/8K+AI”格局。在创作中实现了很多个首次,首次设立系留机位,首次在东西向架设索道,首次在气球车、鸽子笼上安装直播卫星摄像机……在这场呈现给全世界观众的盛典中,新闻人守正创新,善用新技术,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风貌完美呈现。

三、践行“四力”,锤炼勇铁军

这场盛典的直播总时长为151小时6分25秒,但这是所有工作人员历时100天的创作成果。在这个过程中,“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夜以继日地反复推演,训练,不辞辛劳地协调各方来架设好机位。他们扛着几十斤的设备健步如飞,在北京高温下汗流浃背依旧辛勤工作,不眠不休几十个小时后只在路边小眠。这是一场面对全世界观众的直播,力求做到无任何差池。总台工作人员在6月份就开始一天两遍唱本子,训练切换点位必须做到精准。曲过千遍自然熟,所以我们在直播当天看到的画面是一遍遍训练之后完美、零失误的辛勤成果。这些都是在这100天中所有工作人员的常态,能吃苦不抱怨。正如黄虹导演所说“我们的队伍无愧是一支拉得出,打得赢,敢胜利的新闻铁军”。

四、底线思维,把握主动权

黄虹导演在最后分享了底线思维的创作心得,她指出,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这样才能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工作人员在机位的设置,系统架构,镜头脚本设计当中充分运用了底线思维这种方式准备了多版预案和备案。这种底线思维的方式,不管是正在高校学习的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还是在媒体工作的新闻媒体人,都应该加以学习和运用。

在最后,黄虹导演分享了一位媒体前辈的话“作为媒体人,能亲身参与去见证历史时刻,是职业的荣光”。我想,正是因为这种“职业的荣光”,所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奔赴在新闻现场的第一线、夜以继日地守在指挥台前、不辞辛劳地确认机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新时代下,新闻人更要有“舍我其谁,敢战必赢”的担当和气魄。

2022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观后感范文篇5

笔尖写百味镜头传真情

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媒体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这就需要媒体人恪守本职,永记初心。

突发事件报道是各大媒体的必争之地,更能检验新闻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和职业作风。突发事件短时间蕴含着爆炸性的信息,迅速成为聚焦全国,是一种富含极大信息量的新闻。大时代需要大文章,在面对重大事件时,需要记者扎根一线,在实践中追寻新闻真相。并且强化理论,把准站位凸显思想力量,用自己的学识和创意带给大众优质的内容。在疫情的至暗时刻,记者不去的理由可以有千万条,但去的理由只有一条:忠实履职。多家媒体深入一线,跟进报道。新闻工作者们临危受命,和白衣天使们并肩逆行,深入红线,不断报道,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守护山河无恙。在此期间,媒体人拍下了无数的触目瞬间,还原了最真实的现场感,带来了太多感人的故事。

镜头背后的媒体人,为自己的职业使命而战,以善良为原则传播真实。作为未来的新闻人,我们应该牢记新闻工作者的责任担当,遵守真实原则,还原事实真相,在舆论风波中始终引导正确导向。在坚持正面报道的同时,将回应社会热点作为正确引导舆论的着力点。当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纷杂的信息时,更要保持媒体人的敏感度,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牢记媒体在疫情中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在面对重大事件的报道,抓取典型人物来弘扬主流价值。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典型人物就是时代精神的重要代表,新闻媒体把典型人物报道作为弘扬主流价值的有效手段,以小见大,更能拉近与受众的距离。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各种移动终端的发展,新媒体舆论监督的影响力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媒体人需要放大舆论监督的正面传播价值。在面对不公现象时,新闻人不能失语。舆论监督的选题,要坚持其公共的传播价值,关乎公众的切身利益,结合深度报道,将舆论监督推向新高度。

另外,作为一个媒体人,除了需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支撑,还需要具有人文关怀。媒体作为道德风尚的倡导者、社会舆论的引导者、先进价值观的传播者,应当要认真地承担起人文关怀的重要责任。报道的内容不仅要贴近生活,贴近读者和观众,更要富有人情味,遍洒正能量。尊重困难群体与弱势群体的感情,是媒体人应该具有的温度,要让受众真切感受到媒体报道的温暖和正能量。

在媒体融合发展的新时代,需要媒体人理解国情,理解当前传播业的深刻变化,才能更好地把握成为祖国需要的优秀新闻传播人才。媒体人需要坚持正确新闻取向以及政治方向,才能有效提升引导能力,坚持内容为王,以人民为中心,才能写出新闻精品。

1212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