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学生作文 > 写作指导 > 疫情重症战地日记_疫情期间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素材

疫情重症战地日记_疫情期间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素材

若水1164 分享 时间:

疫情重症战地日记_疫情期间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素材

  疫情如火,责任如山。危急时刻,这些普通的党员干部没有豪言壮语,只有身体力行。他们义无反顾地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以勇气和奉献凝聚起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硬核力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疫情重症战地日记,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疫情重症战地日记_疫情期间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素材

  【战地日记】用忙碌的春节假期帮助同事安心上岗

  除夕前夜,一条来自“办公厅值班室”的信息打破了原本祥和的节日气氛,“紧急通知:请各委属单位到值班室取纸质件(涉密),并于今天20点前报送联系人名单及单位人员情况,次日开始执行日报告制度。”短短几行字,透露出形势严峻的气息。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办公室处长李继美没有多加思考,马上穿好衣服,踏上返回单位的路。春节本是阖家团圆的日子,但新冠疫情爆发,工作职责让她义无反顾。

  手机就是李继美的“主战场”,自疫情爆发以来,来自“政务信息群”“中心工作群”“全国价格监测工作群”“各处室情况群”的信息就没有断过。十天的春节假期,李继美从未踏踏实实休息过一天,每天都安排得满满的:上午9点前汇总各处室人员健康状况,10点前把中心返京人员情况上报“政务信息群”,下午16点前向委值班室上报《疫情防控日报告表》《单位疫情情况》,全面掌握每一名职工的健康、行程情况;每天将汇总信息转发给价格司,当好中心与价格司重要的信息枢纽;初二、初九加班,报送当日36个大中城市猪肉、肉蛋油零售价格情况及疫情相关监测情况等。

  为了让其他同事能安心过节,李继美把所有的工作揽下,多次往返委里,与办公厅、社会司联系购买防护用品。复工后,积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以及发改委有关部署,按照中心《关于印发的通知》要求,承担起“内部防控组”的职责,负责中心日常防控工作,安排专人对办公区域进行两天一次的消毒。由于疫情爆发突然,市场防护用品短缺,李继美在联系了十多家供应商后均碰壁后,终于通过各种渠道购买到了近千只口罩以及额温枪、体温计、洗手液、免洗手凝胶消毒剂、消毒水、消毒喷雾等防护用品,解决了在岗人员的后顾之忧。

  李继美组织带领办公室全体人员对照委内防控工作方案,结合中心实际情况,摸清风险隐患,加强制度机制建立,不留死角和盲区,先后制定了《价格监测中心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应急预案)》《价格监测中心关于疫情防控相关事项的通知》《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价格监测工作的通知》(发改价监中心〔2020〕6号),每天反复提醒职工注意做好个人防控工作,提高职工防控意识。

  【战地日记】人民银行青年党员:哪里需要朝哪去

  今年31岁的李勇,是人民银行总行机关党委借调干部,2018年从人民银行白河县支行借调到总行从事定点扶贫工作。春节期间,本想回家与家人团聚,尽一尽儿子、丈夫和父亲的责任,当疫情到来时,他没有忘记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主动请缨参与社区疫情联防联控,用“小我”之力助力社区防疫。

  陕西省白河县三面环楚,地处由鄂入陕之咽喉,人流、物流深度融合,可谓一脚踏在白河、一脚踏在湖北,疫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自北京返乡后,李勇持续关注着家乡疫情形式变化,得知人口不足20万的县城居住着近2万湖北人口,他更是心急如焚。当社区防疫需要中省驻县单位协助联防联控的消息传来,他第一时间报名参战,成为一名社区防疫工作的志愿者。

  “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作为一名青年党员,要在疫情防控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哪里需要朝哪去。”经过充分沟通,他最终得到了家人的支持,并加入了陕西省白河县河街社区防疫工作志愿服务团队,和身为医务人员的妻子一同抗疫在一线。

  当好疫情防控的“信息员”。“您好,请问您到哪里去?您最近是否有途径湖北?”在巡防途中,每每看到闲逛的居民时,袖子上带着“红袖章”的李勇总是上前询问。在听到有途径湖北信息的字眼时,他总是拿起笔将信息详细记录在疫情防控登记簿中,并将有关人员带回社区进一步核实。

  当好疫情防控“宣传员”。“大爷,出门要戴上口罩”“特殊时期,大家别聚在一起聊天,不要聚集打牌……请您们赶快回家。”这些叮嘱成了他这些天讲得最多的话语。除了上门入户加强防疫宣传外,还通过张贴新冠疫情防控知识、循环播放疫情防控音频、政策解读等措施,劝导群众居民做好不聚集、不串门、不聚餐、勤洗手、戴口罩。

  当好疫情防控“战斗员”。在疫情防控中,他有时走街宣传、入户摸排、坚守汉江渡口,徒步数公里;有时站岗值守,在寒风中毅然站立8小时,饿了吃碗泡面,但他从不喊苦、不喊累,时时处处发挥着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努力为金融支持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着基层央行力量。

  【战地日记】鏖战疫情写担当,“三农人”在行动

  在武汉,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职工尹思佳每天负重30多斤的喷雾器,从一楼爬到十几楼,志愿承担职工住宅区消杀工作;在邯郸,家境并不宽裕的农业农村部办公厅文电处职工赵小平拿出困难党员春节慰问金,购买了240瓶消毒液送往家乡疫情防控一线;在北京,农业农村部的一间会议室里10部热线电话铃声此起彼伏,10位戴着口罩的工作人员正一刻不停地回应着当下农民最关切的问题……

  面对来势凶猛的新冠疫情,无论是身在前线,还是守护家乡,无论是做好疫情防控,还是推进农业农村发展,农业农村部系统广大党员干部奋战的身影无处不在,他们用坚守和奉献践行了“三农人”的使命和担当。

  行动起来——凝聚齐心抗疫的硬核力量

  当新冠疫情成为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时,身处这场疫情风暴中心的武汉农科院油料所职工的安危也牵动着部系统上上下下的心。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农业农村部直属机关党委、农科院党组第一时间向油料所划拨专项党费30万元;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紧急支援200公斤强力消毒灵;农产品加工研究所鼎力驰援300套防护服、护目镜和3000副手套……

  援助信息每天都在更新,让每一位油料所职工的心既踏实又温暖——“我们自己也要行动起来!”

  “彭老师,现在疫情是不是已经不可控了?”“彭老师,我们没有口罩、没有酒精怎么办?”……留汉过年的科技处职工彭睿承担了保障留所研究生人身安全的工作,每天在线上做好学生的情绪安抚和心理疏导,线下还要全副武装给学生们送去各种物资。“我能做的不多,”彭睿说,“就是希望大家都像每天反馈的信息那样,‘平安、无异常’!”

  特殊时期,买菜不再是一件“小事”。面对交通管制、居家隔离、物资紧俏等重重障碍,为保障职工基本生活,创新传播中心的胡志勇带领几名党员紧急成立了一支“买菜小分队”。队员们每天要完成采购、配货、客服、快递等一个电商的全部工作,忙完往往已是深夜。

  1200公里之外的北京,同样有很多人不分昼夜默默奔忙在战疫一线。

  为保障职工生命健康安全,确保机关正常运转,春节还未过完,部直属机关工会的工作人员就进入了“战时状态”,千方百计寻找货源渠道,紧急采购了一批防护口罩。疫情无情人有情,物资保障暖人心。大年初四,在部机关应急值班的职工第一时间收到了这份来自“娘家人”的关怀。2月3日开工的第一天,小小的口罩更是让机关全体工作人员吃下了安心复工的“定心丸”。

  作为医疗部门,机关服务局医疗保健处处于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最前沿。自2月3日开诊设立发热筛查点以来,医务人员每天都置身于体温检测、挂号、接诊、发药、消杀等高风险、高强度的工作中,不到25天的时间里,门诊部已接诊854人次,检测体温近1000人次。“穿上这身白大褂,就要担负起责任。”

  疫情如火,责任如山。危急时刻,这些普通的党员干部没有豪言壮语,只有身体力行。他们义无反顾地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以勇气和奉献凝聚起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硬核力量。

  亮出党徽——“我是党员,我向组织报到!”

  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中,无影无形的病毒在“尽量不要外出”的焦虑氛围中证明着自己的存在感。2月6日一大早,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党员陈荆河却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出家门,到其居住地所属的荆州市沙市区永红社区报到:“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向社区党组织报到。有工作需要我做的话,请随时通知我。”

  2月7日以来,陈荆河先后参与了永红社区春风小区入户调查、嘉禾小区值守、荆州基地大门值守等工作,对居住人员进行出入登记、体温测量,对进出车辆进行管控。即使气温骤降,天气恶劣,即使出现了低血糖症状,陈荆河依然没有停下按时上班值守的脚步。有人问他:“你不怕被感染吗?”“怕,但坚守岗位是我的职责。”

  “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才是真正的共产党人。”疫情发生以来,地处湖北省的水科院长江所迅速组织安排党员干部下沉到现居住地社区(村)协助疫情防控工作。全所127名在职党员中,除4人因出国、休产假、被隔离等原因不能参加外,其余123名党员全部到现居住地社区(村)报到, 亮身份、领任务。截至2月21日,长江所已有39名党员干部服从社区(村)安排,积极参与到疫情防控一线工作中。

  疫情下的乡村,防控形势同样严峻。返乡青年党员如何发挥作用?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党员李正武交出一份“党建带团建”的优异答卷。

  春节前,回到家乡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官湖垸村,面对2000多名村民仅有3名村干部、1名村医、1支额温枪的窘境,李正武忧心忡忡。然而,看到1月29日部直属机关党委印发的通知,号召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充分发挥作用,李正武终于有了思路。他发挥自身在单位担任党支部宣传委员和所团委书记的工作特长,及时联系村支书,组织20多名返乡大学生成立了一支青年志愿防疫队。青年志愿者们有的张贴防疫宣传标语,有的给村民测量体温、分发口罩,有的劝阻聚集打牌者,有的进行环卫消毒……一抹“志愿红”成为乡村抗疫一线最亮眼的风景。

  “我能做点啥?”春节前,农业农村部办公厅文电处职工赵小平回到邯郸老家过年,却因疫情宅在家中,每日心急如焚。疫情肆虐,情急之下他想到了党组织送来的困难党员节日慰问金,“何不用这笔慰问金购买村里紧缺的防疫物资?”经过四处找厂家,经过数日焦急的等待,240瓶消毒液送到村里那天,赵小平高兴得一夜难眠。“虽然和平时一样依旧吃着粗茶淡饭,但我觉得这是一个最‘得劲’的春节。”

  守土尽责——夺取疫情防控和农业农村发展“双胜利”

  寒意已失,春日渐暖。当前正处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也是春耕备耕的关键时节,农时不等人!如何坚持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两手抓”“两不误”,保障春季农业生产正常有序进行,坚决打好小康之年农业丰收攻坚战,确保农业农村发展重点任务如期完成,是疫情发生以来农业农村部党组多次开会研究部署的重点工作,也成为部系统干部职工面临的一场大考。

  “叮铃铃,叮铃铃……”一个月来,农业农村部应急热线电话一次又一次响起。为有效应对疫情给农业生产经营秩序带来的不利影响,自2月24日起,农业农村部将热线电话号码从2月4日开通的1个扩充到3个号码10个电话机,安排了10人专班接听,集中受理农民群众反映的养殖业、种植业、农产品产销等方面的急难问题。

  在这里,热线就是回应农民关切的前线。“工作强度很大,周末也不休息。要保证电话一直通着,这样基层的农户才能够及时反映问题。有一些农户在问题解决后开心地打来电话表示感谢,我们感到很欣慰,很有成就感。”来自全国水产总站的冯启超说。

  同在农业发展一线的还有农业科研工作者。疫情当前,承担着尽快研制出非洲猪瘟疫苗的国家使命,攻关组科研人员正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恪尽职守、分秒必争。

  除夕夜,万家团圆守岁之时,哈尔滨兽医研究所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依旧满负荷运行。由于一次性防护服紧缺,工作人员尽量减少吃饭和喝水量,甚至穿上了成人纸尿裤,只为每进一次实验室最大限度地延长工作时间。身着防护服,寻常的动作做起来也并不轻松,检修设备、安装风管、消毒检测,几小时下来,常常累到几近虚脱。整个春节假期,他们不分昼夜连轴干,用实际行动坚决保障了非洲猪瘟疫苗研发工作不中断、不停滞。“作为实验室的一员,能为国家贡献一份力量,是我的光荣!”

  晚上11点,农业贸易促进中心的四位农业贸易分析与研究人员在家中拿出手机,开起了视频会议。虽然脸上略显疲惫,讨论却异常热烈,他们正在研判此次新冠疫情对我国农产品贸易造成的影响。

  2月9日,元宵节第二天,农民日报社记者李飞瞒着家人来到重庆奉节。在这里,他乘上了一辆满载脐橙的货车,一路逆行前往武汉现场采访。此时,他的背包里还没来得及带上任何换洗衣物,却早早地备好了口罩和护目镜。

  ……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大考中,农业农村部系统广大党员干部把初心落在行动上、把使命担在肩膀上,冲锋在前、顽强拼搏,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努力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贡献了“三农”力量。相信依靠着这股强大的战疫合力,“三农人”一定能向人民、向历史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

  【战地日记·三八节特稿】在党的对外工作战线展现巾帼力量

  中央对外联络部六局综合处共有5名干部职工,其中4名为女同志。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作为奋战在党的对外工作战线上的中联部人,该处按照宋涛部长关于加强疫情防控工作指示和中联部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要求,牢记初心使命、坚定必胜信心,坚守岗位、主动作为,为做好对欧亚国家宣传我国抗击疫情工作、争取国际支持贡献了“半边天”的责任担当。

  立足岗位,及时汇总上报外国政党政要致我慰问情况。六局主管地区共有38位政党政要通过致信、撰文、接受采访及视频等方式就新冠疫情向我致以慰问和支持,高度评价我抗击疫情工作并对我经济长期向好充满信心。综合处积极发挥综合协调作用,及时汇总并集中向中办、国安办等部门报送8条信息。此外,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匈牙利、塞尔维亚等国政党政要向我致以慰问的信息在中央主要媒体及中联部微信公众号充分报道,取得良好的政治和社会效果。

  发挥优势,大力宣传中国共产党抗击疫情工作。在当前疫情形势复杂严峻、地区政党交往工作出现调整和推迟背景下,综合处积极发挥综合协调作用,结合地区政党工作实际情况,本着“真诚友好、及时反馈、平衡对等”原则,对向我慰问的地区政党政要及时致以复谢,巩固扩大党际交往的良好效果,并以此为契机宣介我抗击疫情的“中国行动”、“中国速度”、“中国担当”,传递我经济社会发展将在更加健康和可持续的轨道上阔步前行的积极信息。

  拼搏奉献,积极响应抗击疫情集结号。综合处全体同志克服重重困难,在严格遵守居家观察规定的同时,于2月11日率先实现全员到岗。在局里大多数同志因疫情居家观察、甚至个别处全员缺岗的情况下,综合处积极发挥补位补台作用,确保全局工作不漏项,为局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增能助力。右踝骨折未愈尚在北京家中休假的综合处处长朱晓姝拄着双拐提前到岗,迅速投入繁忙工作中。副处长贾旭阳放弃假期与家人团聚的时间,大年初二即投入工作。在两位处领导身先士卒的感召和带动下,2名出京同志提前返京,居家观察期满立即上班,其中一位同志的母亲因患癌症刚做完首次化疗,仅照顾母亲一天便踏上返京路程。此外,朱晓姝等3位女同志家中均有年幼子女,她们或请年迈老人帮忙照顾,或把孩子单独留在家中,自己坚守岗位,在疫情防控关键时期践行着初心使命、体现了责任担当。

  【战地日记·三八节特稿】新华女性:战“疫”一线的美丽身影

  新冠疫情发生后,及时、准确、权威的新闻信息和防护用品一样,成为至关重要的“刚需”。许多新闻工作者踏上逆行征途,不分昼夜奔波在抗疫第一线,记录下这段特殊的历史。其中,就有新华社多位女性的美丽身影。

  守土,湖北“围城”

  1月初,新华社湖北分社分党组召开会议专门研究疫情报道和防疫工作,决定成立由社长唐卫彬任组长的报道工作领导小组。平日里大家眼中的“美女战士”唐卫彬坚定地说:“在生死考验面前,我们必须选择当战士、勇士!宁可倒下,也绝不当懦夫、逃兵!”她带头退票放弃春节休假,冲锋在报道和防疫工作最前线,积极与省市各方面协调工作,带领融合报道团队采访武汉市市长,向省市有关部门和重点医院负责同志核实关键信息,经常研究审核重点报道到凌晨。

  “从去年12月30日采写新华社第一条反映新冠疫情的参考稿件到现在,我一直在抗疫一线战斗,每天高强度、忙碌的工作让身体十分疲惫。”分社女记者廖君在凌晨写下这些文字。廖君是两个孩子的妈妈,是一名医生的妻子,却没时间照顾家人,也没时间被家人照顾,因为从疫情第一天开始,他们就各自战斗在防疫第一线。凌晨收工回家对她来说已是家常便饭,就连见面说话都很“偶尔”。

  记者喻珮和饶饶是一对夫妻,他们干脆在分社大院里租了间房子住了下来,孩子另托付家人照顾。“日常生活保障问题是大家非常关心的。请问,实行更严封闭管理后,城乡居民基本生活如何保障?”这是喻珮参加政府新闻发布会视频连线时提出的问题。她说,发布的不仅是信息,更是信心。这几日,可以感觉到新闻发布会展现出更加坦诚和开放的姿态,回应大家从线下到线上的关切。但是由于疫情的影响,媒体同行们也只能通过5G网络,而不能到现场。她许下了一个愿望:“疫情宣告结束之际,我要摘掉口罩,和所有并肩战斗的同行一起,早早到达那块蓝色幕布背景的新闻发布厅,打开电脑,等待发布振奋人心的消息。”

  在采编人员突击前线的时候,保障人员也舍小家顾大家。53岁的龙军,这个刚刚成为一名正式党员的瘦弱女同志,和服务中心同事每天念叨和奔波的中心就是“买买买、抢抢抢、发发发、送送送”——防控装备、预防药品、生活物资、食堂餐饮,样样需要她操心。此外,总社支援、地方捐赠、自行采购……大箱小盒成百上千地收进来,她一个个拆好装好再发放到每位职工手上,有时还要突破交通管制去主城周边的江夏、新洲等地采购紧缺用品。离汉通道暂时关闭以来的每一天,龙军身上的衣服总是湿了又干、干了又湿,半夜回到家里浑身都疼,但她没有一句抱怨。

  难忘,“火线”入党

  新华社音视频部骆慧是一位入党积极分子。1月18日,她从北京回黄冈探亲,疫情爆发后滞留黄冈蕲春县,她主动联系部门领导要求就近去武汉参与报道。她说:“因为我是入党积极分子,我先上!”在蕲春县滞留期间,她主动通联素材发回中英文视频稿件,组建黄冈报道组后又主动请缨参战。

  骆慧采访制作的蕲春县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陈阿香“最美逆行”故事的短视频,短短两天浏览量就过百万。“陈阿香这样的‘逆行者’让我对此次抗击疫情有着充足的信心 

  骆慧在她的前方报道日记中写道:与很多从外地赶到湖北来支援一线报道的记者不同,作为当地一名普普通通的居民,我实实在在地感受着过去这一个月以来身边发生的每一个变化。在这一个月里,我克服了防护装备短缺和因交通停运而出行不便等种.种困难,采访了一线医护人员、在卡口执勤的一线民警、在大山上送包裹的邮递员、在基层工作的党员,还有给武汉捐赠物品的热心人士……尝试了无数个“第一次”:第一次出镜,第一次拍摄视频、第一次在“新华FM”播报音频、第一次以摄影记者身份发表图片新闻、第一次参与“新华视点”和新华社全媒头条文字报道……

  印象最深刻的一次采访就是去大别山区海拔800多米的邮路上跟拍乡村邮递员一天的工作。这位年过半百的邮递员的日常工作就是骑着摩托车翻山越岭跑8个村送报刊包裹,疫情期间还替出行不便的村民免费代买生活用品。骆慧跟着邮递员一起跑了三个小时山路后,因为晕车忍不住下车吐了。然后,强忍着身体的不适,继续跟拍到邮递员傍晚下班。

  参加战役报道以来,最令骆慧难忘的时刻,就是2月14日在家里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在武汉前方报道指挥部临时党支部、湖北分社以及孝感、黄冈报道组的党员同志的见证下,面向鲜红的党旗庄重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特殊时期,特殊的入党仪式。此次火线入党让她终身难忘,也更加坚定了以共产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的决心。

  逆行,守望相助

  “也许,因为骨子里的新闻理想还在。”1月23日,在去往武汉空荡荡的高铁上,国内部记者胡浩在微信朋友圈中这样解释自己选择“逆行”的原因。胡浩是新华社总社最早一批响应号召上湖北报道前线支援的记者之一。孩子尚年幼,父母已年迈,都没有动摇她的心。

  胡浩到武汉后“四处追着病毒跑”。在火神山医院、同济医院、协和医院、肺科医院等定点医院,在洪山体育馆、国博中心等方舱医院,在武汉疾控中心实验室,在集中隔离点……到处都能看到胡浩拿着纸笔采访的身影。2月15日,武汉大雪,胡浩辗转了两个定点医院、两个方舱医院、一个集中隔离点共五个地方采访。鞋子被雪水打湿了,脚冻的生疼,可她都没回驻点换双鞋,又赶到武汉市防控指挥部参加会议。连日来不停歇的工作,胡浩扁桃体发炎了。“你还是休息下吧,这要引起发烧可不得了。”身边的人劝她,她却只是向同事要了几片消炎药,二话不说,又奔赴新的采访现场。

  新媒体中心叶心可作为驻外人员春节休探亲假回到家乡黄冈,刚一回来就逢疫情爆发。身处疫情中心,她迫切希望能为家乡抗击疫情贡献力量,迅速向所在部门报告了详细情况,并提出在前线参战的申请。叶心可独自深入小区社区,了解居民的衣食住行是否方便,健康状态是否得到管理;对药店、商超实地探访,了解物资供应是否充足、日常消杀和防疫措施是否到位以及新出台政策是否得到落实等。她用手机记录下来这一切,参与撰写了《农村战“疫”如何攻坚 来自湖北农村疫情防控一线的报告》等报道,把非常时期的黄冈真实的展现给全国读者。

  黄冈报道组成立后,叶心可在战“疫”一线紧张工作时向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她说:“在我心中党员形象早已和勇于担当、勇于奉献画上了等号。在此次抗疫报道中,我身边的党员同事们身先士卒、勇挑重担的形象使我深受鼓舞,而各行各业战斗在一线的共产党员们的事迹也深深感染了我,让我从内心产生了成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强烈愿望。”

  常年跑药监局对口的国内部记者赵文君随着中央指导组来到了湖北一线,辗转各地。作为母亲,她错过了女儿的十岁生日;作为记者,她成为为数不多的到曾经举办“万人宴”的武汉百步亭社区和医院重症隔离病房采访的央媒新闻人,并写下了《中央赴湖北指导组:应收尽收,刻不容缓》《方向:武汉!——水陆空“大通道”驰援武汉记》等多篇稿件。她说,“抗击疫情,每一个平凡的人都应该做好自己的份内之事,做一名记者更是如此。坚信疫情终将过去,风雨过后是彩虹。”

  坚持,守护天使

  记者守护大众,传递信息,那谁又来守护记者?来自新华社总社门诊部的女护士关悦,是其中的一员。新婚燕尔,还没有度蜜月,先主动请缨上了前线。从1月29日到武汉就位,至今已连续工作了一个多月。

  这是关悦记录的一笔朴素的工作流水账:1月30日在湖北分社,手写7条(卫生)建议。2月1日以来,在分社大门口测量所有进入人员体温,同时帮采访回来的记者做消毒(衣物,器材等),协助司机师傅车辆内部消毒指导,下午协助大夫做回访,并做记录以便后期跟进或心理疏导。发现有记者穿着隔离服出入酒店,事情相当危险,马上通知办公室主任和酒店负责人,严禁此行为。下班后,帮助分社给在酒店隔离人员送饭。随时和总社门诊部沟通联系,查看药品和防护物品是否短缺。帮记者注射胸腺肽五十次左右。每天利用休息时间了解新冠疫情的专业知识及防护并笔记,以便更科学的指导记者抗疫。

  致敬!每一位奋战在一线,为打败疫情做出贡献的新华女性。

相关热搜

238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