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学生作文 > 作文题材 > 议论文 > 高中关于良知议论文

高中关于良知议论文

若水0 分享 时间:

高中关于良知议论文5篇

没有放弃自己的舒适和欲望,就觉得自己至少不那么勇猛,至少应该知羞,知道自己仍在枷锁中比很多果敢的人差很远,谈论良知时就不敢那么理直气壮。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高中关于良知议论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关于良知议论文1

教育家陶行知有言:“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即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成为非作恶愈大。”如果道德是做人的根本,那么良知便是道德的根本,每个人都要坚守良知。

苏武牧羊19年,吞毡啮雪、历尽艰辛,拒绝敌人的威逼利诱,终成千古佳话。人民警察任长霞尽忠职守,最终为了自己心中的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但她的名字,将永远牢牢镌刻在人们的心中。尾山宏:一位70岁的日本老人,承受着巨大的压力,用自己大半生的时间对日本政府侵华战争的罪行进行着不懈的追问。在他身上,人们看到了跨越国家和民族的正义力量,这力量启示着人们,在捍卫正义的道路上,人们可以超越一切界限,而惟一不能失去的就是正义响在心中的声音。

是什么让他们顶着如此巨大的压力,也要孤注一掷呢?只因那胸中的一抹良知。因有良知,李白怒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因有良知,于谦呐喊“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因有良知,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随处凡尘,心境却高,操而能守,质朴情真。陶渊明身处东晋乱世之秋,官场腐败,民心不稳,作为读书人的代表陶渊明,却能处乱世而操守情,由于看不惯官场腐败,不为五斗米而折腰,弃官归田,返璞归真,恪守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骨气和气节,实在是难能可贵。

陶渊明能旁无他物,坚守情操,贵在心态平和,能心远地自偏。坚守良知,不为富贵所淫,实在是后世学习之楷模。一生贫穷的陶渊明,不愿同流合污,归隐山田,其精神境界又是何等豁达。目视今日,又有多少人能有如此超凡脱俗,身居庙堂之高而不思百姓之疾苦,读万卷书却不能为百姓而立言者,又是何其之多!

然而,当今社会,良知缺失,道德败坏之事亦是屡见不鲜。“范跑跑”在四川大地震中,不顾学生的生命危险“临阵脱逃”,这种行为不仅有悖于教师的职业道德,更是一种良知的丧失!不良产家见利忘义,制造假货坑害消费者。最有名的当属“三鹿奶粉事件”了,只是因为这些假奶粉,造成了多少人间悲剧!

郭沫若先生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一个人最伤心的事情无过于良心的死灭,一个社会最伤心的现象无过于正义的沦亡”而现在,难道我们已经濒临“沦亡”了吗?不!我们要找回那缺失了的良知。坚守良知,就是坚守希望,让心中常存一分热情,让素养多留一分宽容,让记忆焕发一分快乐,让岁月留驻一些感叹!

高中关于良知议论文2

良知,是道德海洋里停靠的小船,在微漾中前行于人们内心最深处的温暖角落,在迷茫时指引我们朝着未来远航。

良知,期待苏醒。其实每一个或善良或_的人,都是存在良知的。在特定的感情氛围和条件之下,人们被感化,从而唤醒了心中的良知。古代,“梁上君子”被对方宽容而受到良知的谴责,不但放弃了继续偷盗的想法,并且还选择了重新生活。这样在旁人的眼光中_又可憎的窃贼,心里也存在待被唤醒的良知,何况是处在阳光暖照之下的我们呢?那些期待着被唤醒的良知,希望不会再遭遇到冷落。做一个心怀良知的人,是一种美德的体现。

良知,开启人生。有时候,这个世界就是这么出人意料的奇妙。怀有良知的人,不经意之间就开启了一扇希望的窗。《灿烂的遗产》中,主人公在生活艰难的时候,遇到了惨遭失忆的张奶奶。当时,主人公不但生活窘迫艰辛,还要肩负逝去父亲的遗志──寻找智障的亲弟弟。在这样捉襟见肘的艰难之中,主人公在良知的驱使下毅然让张奶奶留了下来。而后来,因为这个收留的决定让主人公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灿烂人生。我想看完这个故事之后,受启发的不会只有我一个。良知,就是那一把打开希望重拾幸福的神奇钥匙。

良知,改变他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一句话形象贴切地描述了人与人之间相互影响。前不久逝去的流行天王迈克尔·杰克逊,就是一个怀揣着良知的人。看到失学儿童那一双双渴望的眼睛,看到那些灾难过后孩子们不可磨灭的伤害和恐惧,看到被疾病纠缠的那些稚气未脱的苍白无措的脸,杰克逊的心里有一种撕扯的疼痛和怜惜。迈克尔·杰克逊为孩子们所捐助的善款已逾三亿,至今保持着世界吉尼斯纪录。这是大爱,是良知。杰克逊的良知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动了无数喜欢他的歌迷,因此他们也定期自发的做一些慈善公益活动。杰克逊用自己心底深处大写的良知,改变了那些不曾付出实际行动的人们。良知就是有这样的魅力。

良知它无处不在,陶冶着我们的情操,洗涤着那些蒙灰的心。

高中关于良知议论文3

何谓良知?孟子曰:“人之所以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意思是人有不学习就能做的是人的本能,有不经考虑就知道的,人的良知。

为何要提良知呢?明代王守仁文治武功,戎马倥惚,仍不忘讲学,讲的就是良知。有一次一个乡绅请他讲学,问他:“除却良知,还有什么说的?”他用原话回答说:除却良知,还有什么说的!”说的多好啊!良知乃个人行走于世间的道德基础,没有良知,人同物就没有什么差异了;良知乃社会发展的要义,没有良知的社会只有一条出路,即消失,良知乃民族的黏合剂,没有良知的民族必会走向灭亡。

良知是个人行为的道德准绳,2009年5月7日晚25岁浙江大学毕业生谭卓在过斑马线的时候被快速行驶的跑车撞死,肇事的胡斌是杭州某高校的学生,他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时并不讳言常和朋友飙车。时隔不久,在8月4日晚上,杭州莫干山路浙江广电集团门口,一辆保时捷夺走了17岁女孩芳芳的生命,相比胡斌案,肇事者魏志刚同样是开著名贵的汽车在闹市狂飙。

纵观前后两个肇事者,无一例外都是“富二代”。拥有优越经济条件的他们是不是缺少了什么?是良知!试想,如果他们尚有良知,那么会为了寻求生理上的刺激而将他人的生命安全置于不顾吗?如果他们尚有良知,那么会“前赴后继”地“争当”马路杀手吗?祖辈父辈创造的经济条件给他们带来了“衣食无忧”的生活,可与此同时,精神上的教育和引导是不是就匮乏了许多呢?殊不知,优越的生活环境究竟是保证他们前程锦绣,还是让他们连“良知”这样做人的根本都抛在了车轮之下。

与个人相比,良知对于社会更是弥足珍贵。有一句“笑话”如是说道:“外国人喝牛奶,结实;中国人喝牛奶,结石!”而但凡心存良知的人看到这句话想必都笑不出来。近些年来,孔雀绿、苏丹红、落日黄等化工原料频频“走进”食品,而三鹿的“毒奶粉”更是让国人心寒。作为一名消费者,我不禁要问:企业的良知和社会责任哪儿去了?!

再看看那些捡变质菜来卖的小商贩,那些说违心话的记者,那些不以正义而以利益为目的的律师;每个人立足于这个社会,都有其特定的社会责任,而履行这种责任的动力往往就是良知的推动。由此,良知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在这个经济高速发展,物质文明与时俱进的社会,笔者不禁呼吁:归来吧,良知!

高中关于良知议论文4

在物欲横流的生活海洋中,良知是一支指南针,指明正确的前进方向。在精神荒芜的沙漠地带,良知是甘露,无声无息地滋润饱受烈日煎熬的禾苗。在冰天雪地的冬天,良知是一个火把,温暖着人们的心房,当今社会,我们尽管为了生存而追求自身的利益,但是,我们不能为了在大海中乘风破浪而抛弃良知这一极其重要的指南针。因为,它对我们人生的影响实在太大、太大。

凡是功成名就的伟人,他们当中没有人会置良知不顾而去追求自己的目标的。居里夫人,经历了千辛万苦,发明了元素镭。这时,她只要申请专利,就能为自己赚取很多钱财。但是,她没有。“科学属于全人类”,这是居里夫人对社会的良知。著名的生物学家土尔松,也类似地放弃了自己对小儿麻痹症疫苗的发明专利,把生产流程公诸于世。他说:“你能为太阳申请专利吗?”良知在这些伟人的心中找到了一片神圣的天空。

然而,也有一些人,在功成名就之际,抛弃了良知,背离了自己做人的基本原则,结果给自己美好的人生画卷增添了败笔。氯气的发现是多么艰难啊,充满了多少的危险啊!可是舍勒凭着他那股钻研的热情,把它制造出来。本来这应该是可喜可贺之事,但舍勒为了金钱、权力,不惜把氯气生产应用到军事之中,使多少鲜活的生命死于这黄绿色的迷雾中。这是多么可悲啊!汪精卫,在乱世之际当上了国民党的副总裁,多么不易。可他投敌卖国,建立伪国民政府,被国人视为卖国奸贼,多么不值。可见,良知的缺乏,也能使叱咤风云的人物变得黯淡无光。

人为什么需要良知?很简单,人是社会的人,人不能离开社会而生存。人一出生,就从社会中获取多种资源,自然而然他也应该回馈社会。因而,一个人生存在世上,不仅要实现个人价值,也要实现社会价值。良知,可以巩固社会价值的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我们更需要良知。我们做生意之时,只有讲良知,才能在商海中乘风破浪。做人的时候,只有讲良知,学会回报老师、家长与社会,才能使我们的人生画上完美的句号。

但愿良知的种子在我们每个人的心田发芽、开花。

高中关于良知议论文5

每一个不曾快乐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现代人都在寻找快乐,寻觅幸福,寻求属于自己的一片安静的天地,怎样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幸福呢?我以为能做到仰不愧天,领会不愧地,中不愧已,坦坦荡荡,清清明明,快乐就会如源头活水一样,源源不断,自心里汩汩而出。

天愧天地人,就是拥有了快乐之枕。

康德说,人世间有两样东西让我敬畏,一是头顶无比深邃的星空,一是人间道德法则,心灵上有所敬畏,头上放有三尺神明,为人做事就会有所忌惮,不超越做人的底线,不越过欲望的雷池,不践踏人性的尊严。君子勇于慎独严已,才会获得恒久的大安详,觅得人生的大安静,获得人生的大快乐。

东汉名臣杨震,有人夜半送礼,杨震严词予以拒绝,来人说,这件事没有任何人知道。杨震厉声说,天知地知你知我自己右,何曰不知?

杨震,仰不愧天,领会不愧地,中不愧已,这就是他一生行事的准则,做人的高标,快乐安详的枕头。

抵御诱惑,不趋火热,守住灵魂,确切砺品格,有坚持,有担当,有勇气,以良心为人生之塔,以良心为处世之基,始终坚持人间正气,保持一生清白,恪守心灵的底线,所以在宦官专权吏治混乱的东汉,杨震犹如一脉清流,而他“四知”之金玉良言更是掷地有声,永著史册,警戒后人。

当年路易十五说,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从某种意义上讲,当一个人像路易十五那样思考的时候,他惟一的可能就是成为暴民,现在的人也正如此,他会心安理得地把三聚氰胺混杂在牛奶中卖出,而不屑一顾一个个大头婴儿痛苦的面容,“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彩色馒头,绝育黄瓜,爆炸西瓜。”频频发生,这些人,鼠目寸光,只要眼前,竭泽而渔,忘乎所以!良知泯灭,肆意践踏地正是人性的底线,等待的必将是法律之剑,快乐也自然消遁隐形!

鲁迅说,无穷的远方,无数人们,都和我有关,善待天地,坚守良知,快乐就永远在。如果每个人躬身自问:怎样仰不愧天,领会不愧地,中不愧已?或许那就是我们内心真正要寻找的温柔快乐的人生之枕?

高中关于良知议论文相关文章:

家国情怀优秀议论文2021

2020携手抗疫与爱同行主题征文5篇

以善良为题目的作文700字

《坚守道德底线》的高中作文五篇

做人要学会取舍的议论文

做人要诚实高一作文800字大全

感恩的作文800字高中5篇

惠州市2021届高三第三次调研考试作文5篇

人生价值作文800字高中5篇

以宽容为题的议论文800字

914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