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小学生家乡的风俗精彩作文

若水1147 分享 时间:

推荐文章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在地大物博的中国,有着非常多的风俗,这些习俗背后还有很多的传说,你知道你家乡的风俗是什么吗?下面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2021小学生家乡的风俗精彩作文5篇”,欢迎阅读与借鉴!

小学生家乡的风俗作文1

每个人的家乡都有不一样的风俗,家乡的地区环境也各有不同。接下来,我就要介绍我姥姥家的风俗习惯。

在妈妈小时候,每到过清明节时,柳条也都绿了,姥爷就会摘下来一根来去一去家里的晦气、懒气,在用柳条打扫时,还容易让灰飞散在屋子里。

每到清明时,小孩子往往都是最开心的。姥爷就会砍下两块大木桩子,用粗麻绳吊起来,做成一个小孩子们喜欢的秋千;再就是姥姥,会做煮鸡、鸭、鹅蛋,平均分给家里人,因为当时家里穷,只有过年、过节才能吃上。姥姥煮的蛋五颜六色的,吃起来也特别好吃……小孩把蛋壳用针捅一个小眼儿,用一根铁条做成的小扁勺挖着吃,吃完之后的空壳会画成各种各样的图案,还玩碰蛋的游戏,看谁的蛋壳先碎,谁就输了,这个游戏妈妈也不少教我玩。

在柳条这方面,妈妈都会爬到树上,折一枝柳条做好多个叫“柳哨”的东西,每到做完,妈妈都会分给村子里的小朋友,围成一个圈,大家一起吹柳哨比一比,看看谁吹得最响,声音拉的最长,村子里的小朋友都叫妈妈“小猴子”﹗

妈妈还说在清明节的前一天,他们都会过寒食节,在那一天,谁都不能碰火之类的东西,不然就会传来不好的运气;姥爷在寒食节都会用柳条编成几个花环给妈妈、姨妈、舅舅、还有家里的小狗,戴在头上,表示送给别人好的运气,表示幸福、开心的日子要来了,姥姥和姥爷每次到清明节都会带我和妹妹、弟弟来到柳树下给我们也看一看,给我们往头上戴。

当我玩了妈妈童年的游戏时,感受到了当时童年的美好、欢快;感受到了清明节时的快乐,充满了温暖。

小学生家乡的风俗作文2

过年喽!过年喽!每年大年三十的晚上我都会和家人们看着春晚共同来制作我们的佳作——饺子。

每当这一天的下午妈妈都会提前把饺子馅儿准备好,而且饺子的馅儿还有好多种呢:肉馅儿、韭菜鸡蛋馅儿、豆腐馅儿的实在是太丰盛了!每一次我都忍不住要流口水。实在是太香了,整个屋子都被香味弥漫。

马上我们就要开始大展身手了,因为我这是第一次包饺子,都不知道该怎样去包。我便跟着妈妈一起学习,看了半天,可是却一头雾水,怎么都包不好。我失望地说道:"包饺子也太难了吧,根本就学不会啊”!这次妈妈开始手把手地教我,我一步一步跟着妈妈学习,可是最后包出来的饺子的形状实在是太难看了,连我都不忍直视。我觉得我实在是没有包饺子的天分,于是我放弃了学习。

可是一直坐在这里什么也不干也不行吧,我灵机一动:既然不会包,我帮他们夹馅儿得了。我便急急忙忙地开始了我的工作。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了,我们的进展稍微有点慢,我想了想说到:“要不然我们来进行包饺子比赛吧,包的饺子最少的人只能吃别人的一半,当然不包括我在内,因为我根本就不会包饺子。”只见我的一声令下,妈妈、小姨、爸爸立马动起手来包饺子,生怕自己是最后一名。时间马上就要到了,开始倒计时,五、四、三、二、一时间到。我开始数饺子了。最后的成绩是:妈妈二十四个、小姨二十个、爸爸十五个,所以最后爸爸输了,他吃的饺子是最少的。

经过了刚才的比赛,恰好我们的饺子已经包完了。妈妈把饺子下锅,饺子在锅中嬉闹着,但是不管怎么样,它们最终的归宿还是我的肚子,虽然包饺子我不擅长,但是吃饺子我倒是很擅长。这次爸爸实在是太惨了,我都替他感到伤心,谁让他输了比赛呢。哎!吃完饺子之后,我们全家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春晚。度过这美好的新年。

今年我的包饺子任务失败了,但是明年我一定要学会包饺子。包饺子也是过年的习俗呢!

小学生家乡的风俗作文3

正月初五拜财神,五月初五包粽子,七月七吃巧云……我觉得,年前祖宗是最重要的年前请祖宗也可以叫作“做羹饭”,是人们对祭祖的称谓。一般都是晚饭。这天,人们总要买来香烛冥纸,摆上酒席,虔诚地祭祀一番,也是为了感恩祖先并祈求来年的平安和财运。

今年,妈妈照常挑了一个风和日丽的好天气,并且我不需要上课的日子来做羹饭。大清早,妈妈就去菜场买了最主要的食材,回来立马准备了起来。下午,我们一家去墓地化纸锭回来后,马上忙活了起来。

第一桌:请六神;妈妈端上整只鸡(旁边还要放一把刀),整条鱼,整刀猪肉,素菜和豆腐,点了红的团子,还有水果和糖。随后,爸爸将六个小杯子整齐地放在桌子的东西两排,再倒上酒,摆上筷子。妈妈又拿出了香炉放在桌子北边,然后打开大门,用方言说了句:“来吃年夜饭咯!”以往,这个时候还会放鞭炮,但现在禁止燃放,我便灵机一动,找来了天猫精灵来放“无烟”鞭炮,楼下的住户听到这声音也开门纳闷。我和姐姐还有妈妈在门口铁桶里化纸锭,妈妈一边化,一边喃喃自语。烧完纸后再回到香炉前轮流磕头。磕完后,爸爸又在他们的酒杯中添了点酒。之后我们开始盛饭了。

吃了一会结束后第二桌就要开始了:请祖宗;这次要准备十二个酒杯和十二个碗,把整个的鸡、鱼、猪肉切块加热端上桌。同时,香炉也要换位置,从北边移到南边,大家就团团圆圆一大桌了,聚聚了。

老祖宗吃的差不多了,要走了,爸爸便把椅子挪了一下就结束了。仪式结束后,爸爸妈妈把酒和饭都倒了,我看着白米饭和酒就这样被倒入了垃圾桶,实在觉得太浪费了,毕竟粒粒皆辛苦。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做羹饭的方式也有了些改变,虽然这些行为看似迷信,愚昧,但实质包含了朴实的人们心中深深的情意。

小学生家乡的风俗作文4

武汉春节的习俗有很多,比如:祭灶、吃灶糖、掸尘土、贴窗花、贴春联、沐浴理发……可是今年春节缺因为新型冠状肺炎的肆略,我们不能出门,因此今年的春节比往年的气氛要平淡一些。但是奶奶还是按武汉的饮食习俗,给我们做了莲藕炖排骨。湖北是千湖之城,水乡泽国,而莲藕排骨汤是武汉的传统名菜。

一大清早,奶奶就戴着口罩去菜场买回新鲜的莲藕和肋排。开始着手准备炖汤了。只见奶奶麻利地洗好并切好肋排,再把肋排放入加了水的砂锅中,只听“扑通扑通”几声,一个个肥嘟嘟的排骨蹦下了水。为了让汤汁更鲜美,奶奶又在砂锅中加了几片生姜。接下来就是大火炖汤了,我也凑在砂锅边听里面的动静。不一会儿,我似乎听见了“咕噜咕噜”的声音。哈!我乐了,那一定是排骨兄弟们受不了热量,试图顶开砂锅冲出来吧!趁着这个时间,奶奶开始洗藕切藕。等到砂锅里的排骨烧开后,奶奶再改用小火煨了半个小时。到将藕入汤的时候了,奶奶揭开锅盖,只见一股热浪直冲上去,一股浓香扑面而来,再看那汤,奶白奶白的,上面还翻滚着大片大片金黄的油花儿呢,真让人垂涎欲滴啊!奶奶将藕倒入砂锅后,开大火烧开,又继续用小火煨半个小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厨房里面的香味越来越浓。我敢断定,纵然鸡汤鲜美无比,也比不过此时的莲藕排骨汤啊!

终于等到最后的时刻了,奶奶揭开锅盖,迅速撒下切好的小葱花,小葱花立刻在汤面上欢快起来:有的跳起了华尔兹舞、有的玩倒立、有的乘着“泡泡船”四处乱窜……奶奶盛好一碗给我,我迫不及待尝了一口汤汁,哇!就这么一口,我就飘飘欲仙了,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云端,浑身轻盈。再尝尝莲藕,鲜香软糯,入口即化,满口莲香。而酥软的排骨入口鲜嫩甘甜,如飞龙在天。真是人间美味啊!

汤味浓郁,清淡不油腻、营养又美味,寓意着人们的生活节节高升,越过越美好。喝着莲藕排骨汤,口口都饱含着奶奶对我的关爱之情。

小学生家乡的风俗作文5

谁说春节就只有看春晚、吃团圆饭?在我的老家广东梅州农村,就有一些我从未想到过的奇妙的风俗。

我要介绍的第一个风俗叫“点年光”,从除夕到正月初二连续三天晚上,家里所有房间通宵都不能熄灯,也就是说,这三晚家里都要亮堂堂的。听说“点年光”是为了赶跑一些不好的东西,这样来年就能顺顺利利、平平安安了。我从小回家过年,一到这三天就高兴得很,真正的原因只有我自己知道——因为“点年光”,晚上家里就跟白天一样,再也不用怕黑了。

在过年之前,大人们要准备很多年货,包括杀鸡、杀鸭、捞鱼、做豆腐、酿黄酒,以及准备一些油炸食品等等。这些年货,有些最后成了饭桌上的菜,用来招待客人,而有些则成了过年期间的零食。我曾经很好奇:为什么这些年货不直接买、而要这么麻烦亲手做呢?后来陆陆续续从大人口中得知,以前的农村,并不像现在这样可以很方便买到东西,年货多是从自家养的动物、自家种的庄稼就地取材。久而久之,这种做法就形成了风俗。

祭祀,是过年所有风俗的重头戏。老家的祭祀,包含“敬祖”和“敬神”。“敬祖”就是祭拜自己的祖先,仪式在老家老房子里面的上厅举行;“敬神”则是祭拜“天神”、“地神”等“各路神仙“。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敬神”。

“敬神”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首先,在年三十之前,长辈们要提前查黄历,选定一个年三十当天上午的好时辰;其次,“敬神”需要的用品如香烛、神衣、鞭炮、纸钱要提前买好;另外,供品也要提前准备。

年三十在上,根据预先选好的时辰,在老家房子大门外,摆一张方桌,方桌上从前到后依次摆上香炉、五碗黄酒、九件供品。九件供品包含熟整鸡、熟整鸭、熟整块猪肉,以及其它果品点心等,需要摆成按三排三列。

大人们点燃香烛,意味着”敬神“仪式正式开始,袅袅青烟升起,仿佛是在召唤”各路神仙“到主人家做客。之后全家老小每人手捧几支香,排成一排站在桌子后面,面向香炉方向行鞠躬礼、许愿。行礼许愿完毕之后把香插回香炉,长辈们开始轮流往酒碗添酒,并说一些诸如”保佑风调雨顺“、”贵人想助“、”健康平安“等祈愿的话。大概十分钟之后,估摸着”各路神仙“该”吃饱喝足“了,大人们开始烧神衣、纸钱,这应该是在给”神仙“送”礼物“吧。最后,”敬神“仪式在欢送”各路神仙“的鞭炮声中正式结束。我虽然跟着大人一起”敬神“,但心里在想:食物、黄酒也没少一丁点,哪有什么”神仙“,这不过是善良而朴实的农村人表达美好愿望、向往美好生活的一种形式罢了。

通过体验老家的春节习俗,我发现这些习俗的形成与长久以来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随着科技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一定会有越来越多老旧的习俗慢慢消失,取而代之的将是更加科学、健康、与时俱进的“新风俗“!


2021小学生家乡的风俗精彩作文相关文章:

2021六年级家乡的风俗作文【6篇】

2021家乡过年的习俗三年级作文400字7篇

2021家乡春节的民风民俗优秀作文不少于600字5篇

2021家乡的春节风俗习惯作文600字五篇

2021介绍家乡的春节风俗习惯作文450字7篇

2021家乡的春节小学作文5篇

2021家乡的元宵节习俗优秀作文600字5篇

2021介绍春节习俗小学生作文600字五篇

2021家乡的风俗元宵节作文

2021小学生庆祝春节的作文5篇

2021小学生家乡的风俗精彩作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814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