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鲁迅的演讲稿

若水0 分享 时间:

演讲稿是人们在工作和社会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它可以用来交流思想、感情,表达主张、见解;也可以用来介绍自己的学习、工作情况和经验等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鲁迅的演讲稿,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鲁迅的演讲稿篇1

鲁迅小的时候,爱买书,爱看书,爱抄书,把书看作宝贝一样。

还在进“三味书屋”前,他在自己的启蒙老师——一位远房叔祖父那里看了不带图的书。这位老师曾经告诉他,有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怪物……可惜一时找不到了。这么一部有趣的书,可把鲁迅吸引住了。他念念不忘,梦寐以求,把他的保姆长妈妈也感动了。长妈妈不识字,她探亲回来时,就设法给鲁迅买回了这部书。一见面,长妈妈把一包书递给鲁迅,高兴地说:“哥儿,有画的《山海经》,我给你买来了!”

一听这消息,鲁迅欣喜若狂,赶紧把书接过来,打开纸包看了起来。

这是鲁迅最初得到的心爱的书。后来,识字渐渐多起来了,他就自己攒钱买书。过年,有种习俗,大人往往给孩子一点钱,叫做“压岁钱”。鲁迅得到压岁钱后,总是舍不得花,攒起来买书看。

鲁迅小时候,不仅酷爱读书,而且还喜欢抄书,他抄过很多书。显然,抄书使他得益匪浅。他的记忆力那么好,读过的书经久不忘,这与他抄书的爱好是密切相连的。

鲁迅小时候对书籍特别爱护。他买回书来,一定要仔细检查,发现有污迹,或者装订有问题,一定要到书店去调换。有些线装书,很容易脱线,他就自己动手改换封面,重新装订。

看书的时候,他总是把桌子擦得干干净净,看看手指脏不脏。脏桌子上是不放书的,脏手是不翻书的。他最恨用中指或食指在书页上一刮,使书角翘起来,再捏住它翻页的习惯。他还特意为自己准备了一只箱子,把各种各样的书整整齐齐地放在里面,箱子里还放了樟脑丸,防止虫蛀。

鲁迅小时候养成的爱书如宝的好习惯,贯穿了他的一生。他读过的书浩如烟海。他购置的书,仅据《鲁迅日记》上的“书账统计”,从1912年至1939年,就有九千多册。他收藏的书,总是捆扎得井井有条。鲁迅一生清贫,最大的财产,就是他的这些宝贵的藏书了。

关于鲁迅的演讲稿篇2

有一个人,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短短的头发刷子似的直竖着,浓密的胡子成隶书的“—”字形……他,就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

鲁迅,原名周樟寿,字豫才,故乡在浙江绍兴。1918年,他首次用鲁迅这个笔名发表文章——《狂人日记》,之后,鲁迅又发表了许多文章,代表作:《呐喊》、《彷徨》、《朝花夕拾》、《阿Q正传》、《孔乙己》……他用笔战斗一生,在旧中国,起到了带头作用。

鲁迅小说作品数量不多,意义却十分重大。鲁迅把目光集中到社会最底层,描写这些底层人民的日常生活状况和精神状况。这是和鲁迅的创作目的分不开的。鲁迅说:“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在揭出苦,引起疗救的注意。”这种表现人生、改良人生的创作目的,使他描写的主要是孔乙己、华老栓、单四嫂子、阿Q、陈士成、祥林嫂这样一些最底层普通人的最普通的悲惨命运。这些人生活在社会的最下层,最需要周围人的同情和怜悯、关心和爱护,但在缺乏真诚爱心的当时的中国社会中,人们给予他们的却是侮辱与歧视、冷漠和冷酷。

最令我们痛心的是,他们生活在无爱的人间,深受生活的折磨,但他们彼此之间也缺乏真诚的同情,对自己同类悲剧的命运采取的是一种冷漠旁观甚至是欣赏的态度,并通过欺侮比自己弱小的人来宣泄自己受压迫、受欺侮时郁积的怒愤之气。在《阿Q正传》中,别人欺侮阿Q、阿Q则欺侮比自己弱小的尼姑;在《祝福》中,鲁镇的村民把祥林嫂的悲剧当作有趣的故事来欣赏……所以这一切,让人感到一股寒意。鲁迅对他们的态度是“衣其不幸,怒其不争。”鲁迅爱他们,但希望他们觉悟,希望他们能够自立、自主、自强。

鲁迅一生以笔为武器,描写出了当时底层人民的悲剧生活,被誉为“民族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苦为儒子牛。”是鲁迅一生的写照。

关于鲁迅的演讲稿篇3

每个人都有一个最美好的童年。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随着时光的流逝,却一去不复反了。

自从学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课文,我就深刻了解到鲁迅先生童年时代的美好回忆与畅想。课文主要写了鲁迅先生幼时在百草园中玩耍,随着时光的流逝,到了接受教育的年龄,被家人送进了书塾,在那个新天地中接受教育。再紧急的学习压力下,他却能忙里偷闲,在先生家的小院儿里玩耍。鲁迅新生的童年里虽然没有现在的玩具,却能在百菜园和三味书屋里玩得有声有色。他的童年充满了乐趣,但是我的童年也不赖嘛。

听妈妈讲述,我小时候就是个笨小孩儿。“真是笨的可以啊!”这句话我听过不少于20次了。

小时候,我总是不喜欢去幼儿园,因为在幼儿园里要被凶巴巴的老师管着,在家里自由自在,多么舒服啊!渐渐地,我发现家里有一本很奇怪的书,听大人说叫日历。后来,我又发现,妈妈每天晚上都会撕一张日历下来。后来,我又发现,妈妈撕到红字时,我就不用去上幼儿园了。妈妈说:“红色代表星期天,这一天大家都放假。”

后来,我天天看日历,可是好久才会出现一张红色的。

有一天,我看到墙上的日历,突发奇想,想出了一个好主意。说干就干!我搬来一把小板凳,然后把日历一张张的撕下来,过了好久才出现一张红的,我又惊又喜,急忙把妈妈拉过来,指着墙上的日历说:“妈妈,日历是红的,今天是不是不用去上幼儿园啊?”妈妈看见满地的日历纸,就一下子全明白了。他语重心长的说:“日历只是让人知道今天的日子,但是时间是不会随着日历的变化而变化的。”呜呜——我要红的!我要红的!”我大哭起来,把全家人都逗乐了。

每个人的童年都是最独特的,就是最高级的模仿师也模仿不来的!鲁迅先生的的童年是新奇、有趣的;而我的童年却是幼稚、无知的。

关于鲁迅的演讲稿篇4

提起鲁迅,内心深处便会引出对“背诵全文”和“深刻含义”的恐惧,如那句风靡校园的金句:“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

鲁迅先生的外表就给人一种刻板又顽固感觉,一袭长衫,刷子一样笔直的黑短发,浓密的眉毛,微陷的眼眶,标志性的一撇“一字胡”,和时刻在手里的烟斗,正是“横眉冷对千夫指”形象。他令无数学生闻风丧胆的名声,也不是没有缘由的,譬如那个网上疯传的段子:“晚安”两字有何深刻含义?答案是:“晚”字点明当时的时间,表明当时社会的黑暗,“安”则体现了作者对麻木不仁的人民“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令人摸不清头脑的深刻含义。

高中语文课本上再见鲁迅,带着一丝恐惧和好奇来一探文豪的生平,听了老师的介绍,对这个任性的小老头产生了兴趣。给热血青年写文章,也给敌人投匕刃。除此之外,他还有许多爱好,比如爱吃零食,写文章时也不离口,一边写一边吃,《华盖集续编》中有写:“夜间又将藏着的柿霜糖吃了一大半,因为我忽而又以为嘴角上生疮的时候究竟不是很多,还不如现在趁新鲜吃一点。不料一吃,又吃了一大半。”吃货形象跃然纸上。

更鲜为人知的是,鲁迅年轻时很喜欢给自己设计服装,他自己还是民国顶尖设计大师,现在的那些时髦新潮的混搭,孰不知鲁迅早就开始玩了,有一张他混搭风的照片,渔网毛衣开衫里面搭v领中式立领衬衫,并且,把毛衣塞进裤子提高腰线,可以说是非常前卫了。至于设计方面,北大校徽与中华民国国徽,鲁迅都参与设计,仅两个代表作就能使人震惊。

他不仅喜欢吃,喜欢设计,还喜欢恶搞玩乐,喜欢养花养草养宠物,所以与其说他是文学家,不如说是为生活家,是一个爱玩任性的小老头。

他淋漓尽致地享受着生活,淋漓尽致地享受着生命。

关于鲁迅的演讲稿篇5

何为无常,即勾摄生魂者也。相传无常分为两种,为白无常和黑无常。黑无常是全身通黑,白无常自然是通体煞白。据《玉历纱传》记载,无常惯穿斩衰凶服,腰间束根草绳,脚着草鞋,项上挂着纸锭,手持破芭蕉、铁索以及算盘。无常整日耸着肩膀,披着头发,眉眼的外梢都向下像个“八”字,头上一顶长方帽。如此看来无常长得真不怎么讨人喜欢,大人小孩看到必定是吓得先没了半条命。不过这都是人们口耳相传,迅哥儿可是见过活无常呢。

然而迅哥儿所见的无常与咱们所了解或所幻想的无常可大不一样。在他的心目中,在阴森鬼众中,就是无常有点人情;我们不变鬼则已,如果要变鬼,自然就只有无常可以比较亲近。由此可见,迅哥儿对无常的好感绝非是一星半点。在后来的演剧中的无常更是受到迅哥儿的热爱。虽然外表可怖,但是内心却可爱的无常已在迅哥儿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到最后竟然大呼:要寻真实的朋友,倒还是他妥当。不过这是好的无常,坏无常也未曾绝迹。他们视人命为草芥,生杀不过在一念之间,若是心情好,便让你与家人道个别,可若是心情不好,便就让你连喘息的机会都没有直接带你去了地狱,不让你有一丝的求饶或是辩解。如此蛮狠!如此凶残!

人类社会不也如此?善良人们之外,有诸多内心邪恶之徒。他们光明的衣冠下蓄养着饕餮,以他人血肉为食来满足自己内心欲望。更有甚者,那些掌持生死命运决定之权的人,会因金钱人情而漠然对待他人生命。比如,在手术室这样的生死之地,无良医者会索要财物,未能上供的患者只能自求多福。

如此看来,虚伪光明反而不如真诚的黑暗。人造的强光会伤害善良的眼睛,率直的邪恶好得过面具之下的欺诈。现实生活中某些人的“人格”不如“鬼格”。最恐怖的不是无尽蔓延的黑暗,而是掩藏在光明中的黑暗。想必鲁迅喜欢的是无常的纯粹与真实吧。

我亦如此。我唯一的骄傲,乃我是人类,我愿意秉持内心光明,即使成为无常判官,我也不会追索无罪冤魂。

关于鲁迅的演讲稿篇6

伟大——这就是我对鲁迅先生的第一印象。他“俯首甘为孺子牛”日夜为改变民族的命运而忙碌着。身体瘦弱的他却是文学上的巨人。鲁迅先生幽默,且不乏亲切。他憎恨黑暗如魔鬼,而且处处为他人着想,淡化自己。在我看来,他是平凡而伟大的人!

鲁迅先生逝世的时候,终年才55岁,却写出啦无数经久不衰的书:《阿Q正传》、《狂人日记》、《彷徨》、《坟》等作品广为流传。但被世人所敬仰的鲁迅先生却总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鲁迅先生的房间必定是最“热闹”的时候,他正演奏着“文字交响曲”希望这一首首动听的曲子能唤醒麻木不仁的中国人。

鲁迅先生在日本学医时,意识到中国人“中国人的病不在身体上,而是在心理上。”于是他决定拿起笔,通过自己的文章来呼吁所有的中国人,所以有的人说:“鲁迅先生的笔是同黑暗作斗争最厉害的武器。”

人们把鲁迅先生誉为“民族魂”,原因是鲁迅先生或者是为啦多数人更好地活。他给人民当牛做马,却毫不骄傲,更不曾骑在人民的头上高呼:“啊!我多么的伟大!”所以,群众们把他举得很高,很高。鲁迅先生从不突出自己的地位,卖弄自己的知识。他只是默默地接受人们给他的荣誉和赞赏。

就像鲁迅先生所说的:“有一分热,发一分光。”鲁迅先生,鲁迅先生的文章永远是中国历史上最璀璨耀眼的光芒。

我是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学习鲁迅先生的文章的,从《三味书屋》到《藤野先生》再到现在的《药》,算算大概也有五六个年头啦:以前年纪还太小,不能完全明白文章的韵味,只是人云亦云地跟着老师说,说当时社会的黑暗,说人性的丑恶。可是,现在自己也真的能够明白那是一个多么黑暗的社会,心中有恨,恨民众的麻木,很人性的冷漠,更恨自己没有生在当时,也同样为医国医民奉献热血与青春。

关于鲁迅的演讲稿篇7

我国有这样一位大文豪:他时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短短的头发刷子似的直竖着,浓密的胡须成一个“一”字,瘦得教人担心,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用笔战斗了一生……他,就是鲁迅。

近期,我了解到了鲁迅。他在我的心目中是伟大的,是珍惜时间的;是乐于助人的,是忧国忧民的,是……

我又读到《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了,又读到鲁迅先生帮助车夫了,又思绪万千了。鲁迅是乐于助人的,是一视同仁的,是富有怜悯的。一个车夫,在社会上是最低贱的。可对于鲁迅来说,他们跟自己平等。鲁迅对受伤了的车夫是那么关心,又是包扎,又是给钱,就像对亲人一样的和蔼可亲,看不出对穷人的厌恶。每当我看到鲁迅先生关心女佣阿三,就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耳畔仿佛响起了鲁迅对阿三说的话:“阿三,重活别干了,早点休息吧!”的确,鲁迅先生就是一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

不知不觉,我读到了鲁迅先生写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真想也有他这样的环境。不必说碧绿的菜畦,高大的石井栏,光滑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鸣,肥胖的蜜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小时候,鲁迅在这样的环境里学习成绩优异,但他从不骄傲,只要一有钱,不会买过冬大衣,而是拿钱去买书看。的确,鲁迅先生就是一个学习认真、从不马虎的人。

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我又读到了《一面》。《一面》又是一个趣味不同的文章,鲁迅先生关心青年的过程,鲁迅的外貌在我的心里都有了深刻的印象。的确,鲁迅先生就是一个关心、爱护青年的人。

的确,鲁迅先生就是一个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的人,是一个情愿当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的人,是一个自己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关于鲁迅的演讲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152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