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诚信之星观后感心得体会

若水1147 分享 时间:

“诚信之星”发布特别节目将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财经频道1月31日21时30分首播。观看了这次诚信之星,你有哪些感悟呢?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2021诚信之星观后感心得体会5篇,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诚信之星观后感1

近日,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了2020年“诚信之星”。杭州建德市乾潭镇陵上新村卫生室乡村医生吴光潮成为浙江唯一上榜的个人。

因看病只收1元诊疗费,医术、医德又广受好评,吴光潮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一元村医”。

上世纪60年代,20多岁的吴光潮根据村里安排当了“赤脚医生”。80年代,成为村医的他更辛苦了,随叫随到,收入也不高。吴光潮回忆:“有时饭吃到一半,只要一个电话,就得放下碗赶到卫生室。那时候别说药费了,有些穷苦人家连出诊费都拿不出来。”很多同行中途放弃了,但他一干就是半个多世纪。“乡亲们需要我,我怎么能离开?”他说。

村民们的看病费用1元钱,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末期后,就再没有涨过价。

为何只收1元?吴光潮说:“那时候我靠行医看病挣工分,一是不愿意挣药费上的差价;二是看到有人生活困难,就自掏腰包贴补。”医者仁心,吴光潮说自己选择了这一行,就不会后悔作出这样的决定。

如今,吴光潮已经到了退休年龄,但他仍坚守在卫生室,当好村民“健康守门人”。“我们一家6名党员,我作为老党员,更要做榜样、讲奉献。”他说,“只要村民们需要我、信任我,我这个乡村医生就不退休!”

诚信之星观后感2

谢运良是宜章吉兴纸业和湖南百捷利包装印刷有限公司董事长,宜章县好人协会会长,湖南省第十二、十三届人大代表,曾在2017年入选“中国好人榜”和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2019年荣获“全国助残先进个人”,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

谢运良中学毕业以后,就一直在外打拼,从事很多脏活累活,对缺少文化、没有知识、缺乏技能的农村贫困劳动力感同身受。2001年,他回乡办厂,旗下两家公司累计安置残疾员工1200多人,残疾员工比率始终保持在55%以上。残疾员工与其他员工同工同酬,都有“五险一金”。他投资100万元建设“残疾人之家”,投资400万元建设“残疾人就业培训基地”,给员工们读书娱乐,提升技能。

2015年,谢运良主动请缨,郑重签订《帮扶意向书》,向县委县政府承诺帮助全县贫困残疾人脱贫,当即就确定1382名贫困残疾人为帮扶对象。此后五年多,谢运良投入3000余万元建立两条“残疾人精准扶贫生产专线”,安排残疾人就业,把当中49%的股权都转让给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已经实现分红1200余万元。他两家公司结对帮扶3700余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利益联结11792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2016年,他发起成立宜章好人协会,目前成员达4万多人,累计募集爱心款2000多万元,帮扶救助3.6万人次。

谢运良一直坚持按章纳税,既不拖欠员工工资和福利,也不拖欠客户货款,坚持诚信经营,且一边经营,一边行善。截至目前,他向社会捐赠的各类善款已达1300万元。

诚信之星观后感3

关于吴光潮,很多杭州人并不陌生,去年8月,他获得“诚信杭州人”称号,大家都叫他“一元村医”:因为村里人找他看病,只要付挂号费就行,从最开始的5分、1毛、5毛,再到后来一元钱,不用诊金和药费,已经37年没涨过价。

他的儿子吴国祥说,父亲75岁了,还是每天风雨无阻,早上6点起床到卫生室给人看病,一直忙到晚上。

一元钱就能看病?这是吴光潮定下的规矩,也只有梅塘自然村的500多位村民能享受。

“我就怕他们把医疗费当负担,‘小病拖,大病扛’,把身体拖垮。”这是吴光潮一直挂在嘴边的话。最开始他靠行医看病挣工分,而且不愿意挣药费上的差价,看到乡里乡亲有困难,还自掏腰包贴补,除了挂号费,分文不收。

为了让村民看病少花钱,他还经常上山采草药替代部分西药,把这些草药处理后,免费给家庭困难的村民。

这么多年来,吴光潮的“一元诊所”不仅为村里人看病,隔壁村、附近乡镇许多病人也慕名而来。“这些人来看病是收药费的,但这些钱父亲也没有自己收下,而是补贴到卫生室里。” 吴国祥说。

乾潭镇卫生院曾统计,近3年,梅塘村卫生室每年的就诊人次都突破4000。除了政府补助,吴光潮每年还自己拿出几千元补贴卫生室。

诚信之星观后感4

全村人病历都在吴光潮的脑子里

村医一年365天基本都在卫生室,就算出去培训、家里有急事,忙完了,也要赶回来给大家看病。有时,半夜也会有人请他去看病。

“我印象最深的是我初中的时候,当时甲型肝炎大流行,村里几百号人,有三四十个都得病隔离了。虽然防疫站也派人来指导,但平常的病人护理、隔离、配药、熬药,都是我父亲一个人管。那个时候,他边治边学,掌握了治疗肝炎这一技术。”吴国祥说。

看病的人多了,边治病边学医就成为吴光潮的日常,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他就请教“书本老师”。

他自学、进修,还掌握了几种独门技术。像腮腺炎,农村里叫“猪头疯”,严重时要花上千元的医药费,吴光潮只用火柴靠着穴位烧一下就好了。这些年来,他用中草药治疗黄疸型肝炎、肾炎5000余例。

这么多年下来,全村人的病历都在吴光潮的脑子里。去年获得“诚信杭州人”称号时,吴光潮激动地说:“我最高兴的是村里好多病人都得到了医治,溺水的、中毒的、肝炎的、肾病的,好多人都被救回来。有个溺水的孩子,还认了我当干爹,每年过年过节都来看我的。小毛病我都在村里给他们看,严重的我雇车给他们送到镇上、市里医院去看,有些人家条件不好,车费也不好意思问他们要。”

“一元村医”吴光潮的事迹这几天被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获得网友关注点赞。

“建德骄傲!杭州骄傲!真正的医者仁心!”

“克己奉公;恪尽职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践行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

“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在平凡岗位上的默默奉献,真的不容易,把一辈子都奉献给守护乡村百姓健康的事业,没有先进的医疗设备,没有很高的收入,却守着初衷,不辱使命。衷心感谢您,祝您身体健康,新年快乐!”

“这一元钱,体现的是医德,是亲情。这一元钱就是咱行医者骨子里无私的爱!”……

吴光潮75岁了,家里人劝他好休息休息了,但他仍然上山采药、下村走访,随叫随到,总是充满干劲。他说:“我身体没问题,这辈子就待在梅塘村给大家服务了,村民离不开我,国家需要我在这里,直到干不动为止。”

诚信之星观后感5

1月30日,据新华社消息,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向社会发布了2020年“诚信之星”,包括3个集体和9名个人,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区宗富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裴忠富是四川省入选的唯一个人。

当日下午,记者致电裴忠富的时候,他正在前往内江威远县的路上,去给当地一位个体户指导桃子的冬管技术。谈及获得全国“诚信之星”的感想,裴宗富把荣誉视为责任。“荣誉是责任也是压力,以后还将带领更多农民兄弟种果树增收致富,同时带动身边更多人坚守诚信。”

今年50岁的裴忠富出生于地地道道的农民家庭。小时候,因家境贫寒,初中还没念完他便辍学回家种植水果,自己尝道甜头,就以一句“跟着宗富干,保证有钱赚”的承诺动员乡亲们一起种植水果。30多年来,他先后在四川、贵州、云南等地的60多个市、200多个乡镇推广优质果树,经他手推广种植的水果面积约300万亩,他和团队长期进行技术跟踪服务,成为诸多果农心中的“农民教授”。

经他带路扶助,一批批地道的普通农民成功脱贫致富。眉山市陈沟村、德昌县陈所村等水果种植基地,年人均增收1.2万元以上,成都天府新区的水果种植户们多数年收入10万元以上……由他带动发展的诸多水果种植基地,被列为当地县(区)、市、省级实施精准扶贫开发、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民增收的产业样板示范基地。一批批普通农民因为他成功脱贫致富,他也先后获得 “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敬业奉献类“中国好人榜”“全省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 “四川省劳动模范”、四川省诚实守信道德模范、等国家、省、市及区(县)60多项荣誉。

获得这次全国“诚信之星”荣誉,裴忠富本来要出发去北京领取证书和奖杯的,因为疫情原因而取消。接到取消通知的时候,裴忠富正在双流机场准备出发。当天,裴忠富就马上回到天府新区的基地。“这两天是基地最忙的时候,要嫁接、除草,修枝,还要出新的苗圃。”

就在今天上午,他还在天府新区的基地忙,下午出发内江威远,是裴忠富主动去的。“他没给我打电话,这是他第二年种果树,冬天是管护的关键阶段,我不放心就过去看看。”

50岁的裴忠富一直在路上。一年之中,他有三分之二时间是在外给农户做果树技术巡回指导。为了方便大家求知请教时找到自己,他从买第一部手机开始,手机号码用了20多年从未换过。他的手机24小时开机,经常一天需要接听100多个电话。

除此之外,30年来,他在四川开办培训班多达1500余场次,累计培训18万余人次,向全国20多个省、市回信8000余封,免费提供资料15万余份。裴忠富说,“乡亲发展产业致富,选项目要准确,没有技术也不行,所以一定要提供技术服务。”30多年来,裴忠富给采购果苗的果农们提供不低于3年的技术服务,并且帮助村民协助果品销售。

在这条助农扶贫路上,裴忠富也持正不阿。2014年,在指导资阳市乐至县村民过程中,发现当地采购的果苗质量90%以上不达标,裴忠富实名举报当地扶贫办违规违纪,天价采购假冒伪劣梨苗,套取国家扶贫资金,造成果苗大面积死亡。2天后,相关负责人即被免职。

与土地打了30多年交道,这份甜蜜事业让很多大山里的乡亲们有了新生活的希望。“我就是想要更多的人种植水果,增收致富。”裴忠富说。

2021诚信之星观后感心得体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62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