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实用文档 > 心得体会 > 学习心得 > 孙中山的理想与奋斗图片展心得体会

孙中山的理想与奋斗图片展心得体会

若水1147 分享 时间:

孙中山的理想与奋斗图片展心得体会

  孙中山的理想与奋斗图片展观后感是什么?心得体会是什么?今天观看了孙中山的理想与奋斗图片展,通过这些照片我们可以了解到孙中山先生的立志高远,孙中山先生为了三民奋斗一生,此次展出供展出照片165幅,下面就是为您整理的孙中山的理想与奋斗图片展心得体会。

 孙中山的理想与奋斗图片展心得体会


  孙中山的理想与奋斗图片展心得体会篇一
 
  纪念孙中山诞辰150周年大型图片展《孙中山的理想与奋斗》揭幕,展览共展出165幅照片,主要选自上海市孙中山宋庆龄文物管理委员会所辖单位馆藏原照,其中14幅系首次展出。
 
  《孙中山的理想与奋斗》大型图片展共分五个部分:“立志高远:上匡国家下维黎庶”,“振兴中华:为民族求独立平等”,“主权在民:为国家求民主自由”,“强国富民:为大众求丰足幸福”,“壮志未酬: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此次图片展共计展出165幅照片,有14幅属于首次展出。其中,有孙中山1912年辞去临时大总统职位后在上海居住的宝昌路491号宋宅照片,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第一次会议的会场图,孙中山1912年12月在杭州与中华民国铁道协会浙江分会会员的合影、孙中山1922年1月偕宋庆龄视察中国国民党广西支部时与支部同志合影等。值得一提的是孙中山1924年10月底参观苏联军舰“波罗夫斯基”号的留影,此前颇为少见。1924年10月8日,苏联军舰“波罗夫斯基”号为帮助中国革命运枪械抵达广东黄埔后,孙中山曾专门为该舰题写祝词。11月13日,在该舰护卫下,孙中山乘坐永丰舰离开黄埔北上。
 
  据了解,本次展览展期至少一个月,免费向社会公众开放。上海是孙中山先生从事革命活动四十余年的主要场所,孙中山先生的重大政治活动都和上海紧紧连在一起。他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而孙中山先生为统一祖国、振兴中华而奋斗终生的爱国精神,将永远激励后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孙中山先生第一个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他领导辛亥革命,推翻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开启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新纪元。今天,孙中山先生振兴中华的理想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中山思想对振兴中华的理想与实践,具有历久弥新的价值。本次研讨会就是要对孙中山先生的思想、理论、计划、实践进行深入讨论,以期总结历史经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睿智卓识。期待会议通过自由争鸣的学术研讨,促进海峡两岸学者的学术交流,加强上海与全国各地、与世界各国学术界的交流与互访,把孙中山研究提升到更高的水平。
 
  孙中山的理想与奋斗图片展心得体会篇二
 
  孙中山,辛亥革命的领袖,推翻了中国几千年来的君主专制政体,创立了中国,成就了东亚历史上千古未有的伟业。而在这个伟大的历史运动背后,乃有一个超凡神圣的力量一直支持着他,孙中山先生自己见证道:“革命的成功,在于仰赖神的恩助。”
 
  少年慕道
 
  中山先生自幼即好追求真理,当他入学读书时,就已令私塾的老师对他刮目相看。他常向母亲杨太夫人问及宇宙人生的奥秘,尤其对天地的创造,死后的问题,十分好奇,常使杨太夫人惊异辞穷。十三岁时随母亲前往檀香山,据其自传里说:“始见轮船之奇,沧海之阔,自是有慕西学之心,穷天地之想"。十四岁时,进入当地一间__学校就读,校长韦理思先生(AlfredWillis)对他尤其关爱,中山先生十分勤于参加每日早晚的祈祷会及主日的崇拜,对于__教义的认识逐渐加深。十七岁时,转学圣路易学院,当时他已决志归向基督,且有受洗的意愿,不料长兄得知十分震怒,命令他辍学返国。
 
  胸怀大志
 
  中山先生抵达香港,随即进入拔萃书院就读,课余时前往道济堂,参加聚会,又蒙区凤墀长老的循循教导,在国学与灵性上都得到造就。后由美国宣教士喜嘉理牧师(C.R.Hager)在公理会为中山先生施洗并于教会注册,取名"日新"(与逸仙同音),乃为"得救重生"、成为新人"之意,当时中山先生年十八岁。大哥闻讯,大为不满,竟召其赴檀香山,并收回其分得之家产,中山先生却处之泰然,毫无怨言。又为防止中山先生接近教会,时常加以监视;先生极其苦闷,深恐壮志消磨,委由其老师芙兰谛文,资助他回国。后入广州博济医院专攻医学,目的在借行医掩护革命运动,实现救国救民的大志,当时年仅二十岁。次年转入香港雅丽医院就读,院长康德黎博士,乃一虔诚的基督徒,这与中山先生伦敦蒙难得救有重大的关系。二十七岁时毕业,名列第一,各科都得一百分,而且打破了全校的记录,由此可见他的智能,乃由天而启,非同凡响。
 
  热衷布道
 
  孙中山先生不仅为着革命奔走,又热心传扬福音。据为中山先生施洗的喜嘉理牧师表示:中山先生传道的心志甚是坚定,倘若当时香港或附近地方,设有完善的神学院,又有人给予资助,那幺孙中山先生,必为当代著名的宣教师了!而且以他的热忱与毅力,必定能吸引许多人信靠基督的。另外根据史学家罗香林教授所着"国父与欧美友好"一书,及香港__联会主编的"香港__会史"记述,孙中山先生曾于假期与喜嘉理牧师前往香山县布道,而且一路分售福音书刊,带领友好归依救主。
 
  至死不渝
 
  孙中山先生最令人感动的,是民国十四年三月十一日弥留之时,以坚贞的语气,对当时围绕他病榻的家人挚友,所作的遗言,他说:“我是一个基督徒,受上帝之命,来与罪恶之魔宣战,我死了,也要人知道我是一个基督徒。”在儒释道各教占压倒多数的中国,一般士大夫,大多噤若寒蝉,不敢公开承认基督,中山先生能始终不渝,见证主道,可见其信仰的真诚与热烈。
 
  同道相助
 
  中山先生既自证其革命运动,乃受上帝之命,与恶魔争战,其数十年来的艰苦奋斗,冒险犯难,以及出死入生乃在于有同道的协助,上帝的保护。例如在港粤,则有郑士良、陈少白、随皓东、左斗山、王甫贤、何启等;在星洲,则有林文庆、黄康衢等;在日本,则有赵明乐、赵峰琴、张果等;在美国,则有司徒南达、黄旭升、毛文明、伍盘照、伍于衍、黄佩泉等,均为基督徒,也为他的患难之交。
 
  临终遗命
 
  当辛亥革命成功之时,中山先生在美,卢廉老先生欲为其设宴庆祝,中山先生谦虚恳辞,说:不必盛宴铺张,只须吃一碗面便可,并首先向神感恩。谓革命之成功,乃在于仰赖上帝之恩助,特以圣经腓立比书第四章第六第七节:“应当一无挂虑,只要凡事借着祷告、祈求、和感谢,将你们所要的告诉上帝。上帝所赐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稣里保守你们的心怀意念。”两节经文赠与卢老先生,诚如孙中山先生的哲嗣孙科博士于其家书中说:“父离世前一日,自证我本基督徒,与魔鬼奋斗,四十余年,尔等亦当如是奋斗,更当信仰上帝”
 
  

 

16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