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教师的核心素养》读书心得

若水1147 分享 时间:

核心素养的学习一直是我心底的期盼,当我捧起《21世纪教师的核心素养》的时候,我多了几分认真,此书使我在武昌成丰回来28个多小时的列车上不再无聊,而平添了一些充实下面就是小编带来的《21世纪教师的核心素养》读书心得,希望能帮助大家!。

《21世纪教师的核心素养》读书心得1

一是通过课程改革落实核心素养。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顶层设计,指导课程改革,把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作为课程设计的依据和出发点,进一步明确各学段、各学科具体的育人目标和任务,加强各学段、各学科课程的纵向衔接与横向配合。

二是通过教学实践落实核心素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明确了“21世纪应该培养学生什么样的品格与能力”,可以通过引领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指导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更好地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改变当前存在的“学科本位”和“知识本位”现象。此外,通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引领,可以帮助学生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激励学生朝着这一目标不断努力。

三是通过教育评价落实核心素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检验和评价教育质量的重要依据。

我清醒地认识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既要求帮助学生形成较为稳定的核心素养,又要求帮助学生完成创新思维品质的提升和探究方式的建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不是静止的而是发展的,学生正是在这样的核心素养引领下,走向世界,走向未来。认识与把握核心素养,不认识和把握“学会改变”这一实质要义是不行的。

《21世纪教师的核心素养》读书心得2

一、对核心素养的实质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研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世界教育改革发展趋势、提升我国教育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尤其是今年三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发布,引发强烈反响。九月十三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在北京师范大学正式发布。该成果明确提出: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18个基本要点。

在这次论坛会上,专家们百家争鸣,畅谈了各自论述,清华大学心理学教授彭凯平提出了“核心素养的本质是积极心理”,论述了“积极教育的启迪与意义”。张志勇副厅长结合“什么是深度学习”具体分析了“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六个层次的教育目标。张卓玉副厅长把核心素养的核心提炼为“融通、应用、内化”,并详细地进行了阐述:知识、能力、价值的融通,学科内的纵向融通,学科间的横向融通;在用中催生素养需求,在用中获得素养,在用中体现和评价素养;内化为思维习惯,行为习惯,内化为举止修养,内化为胜任力。清华附小窦桂梅校长结合百年附小的教育理念“为聪慧与高尚的人生奠基”提出学校应把孩子放在中央,她倡导的“成志教育”和清华附小学生核心素养(身心健康、善于学习、审美情趣、学会改变、天下情怀)在“1+X课程”创新实践中具体体现,落地生根。北京中学“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教与学方式变革”的经验介绍,也充分让核心素养在自身的教育教学中的得以实践。

通过学习,我对“全面发展的人”核心概念更加清晰明了,“立德树人”的目标内涵更加丰富形象,不言而喻,核心素养是人所应具备的品格和能力,离开人,就无所谓有核心素养;离开人,核心素养就失去了存在的主体,也就失去了价值意义。一句话,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归根结底在“人”,教育的任何转向,无论教育体质的改革,还是教学模式的创新等,都要紧紧围绕“人”而为。

二、落实核心素养,需要我们要学会改变。

核心素养关注的是人,核心素养的提出与明晰促使我们的教育发生重大转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对学生发展提出了“四个学会”即“四根支柱”的要求: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新世纪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提出了第五根支柱,即学会改变。社会在改变,时代在改变,国家也在改变,改变即创新,创新引领改变,改变与创新是时代的主题。学会改变,就是要主动适应社会,并且促进社会的进步,说到底,学会改变就是要改变自己。素质教育大力推进十多年了,而事实上,有些学校,有些教学,仍沿袭传统不放,注重形式,偏重“成绩”,忽略人、忽略学生发展的情况时有发生,有时甚至到了熟视无睹、司空见惯的程度,最为突出的就是,在有的地方和学校,重课程重教材,轻素质轻学生,口头上喊着:以学生为中心的、全面育人,而实际做的仍然是追求分数、片面追求升学率等行为。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出后,作为教育部门或教育者,首先要学会改变,就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进行实践落实。正如清华大学谢维和教授在《核心素养的实践指向》中提到的:教育变革的趋势:人性化,自由化,多样化,个性化,教育变革要人性化--不能让大部分人陪着少部分学习,大部分人成为失败者,不能把所有人都绑架在学术性标准上,应该更注重生存、做人等发展的基本要求。未来的学校要变成“学习中心”,并与大家交流了未来的教师是否还存在,教师应该怎样做的话题。陕西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卓玉在《以用促学,融学于做--探寻核心素养的落实渠道》报告中提出:核心素养的落实要做到教学改革、培训改革、试题改革和督导改革。教育部考试中心副主任于涵立足高考发展与核心素养论述了“变与不变”的话题,提出了“一体四层四翼” 高考评价体系。

《21世纪教师的核心素养》读书心得3

1月份,一年之始,这是我的第一本课外阅读,我带着欢喜心翻开书本。我看到了一个经常看到却没有深入思考的词语——核心素养,以前写文章我会不假思索地把这四个字写进自己的文章,而它具体的含义或者提出核心素养的原因是什么还真的没有找百度或者问前辈。直到2017年一位台湾教授跟我谈起中小学生守则,再谈到核心素养,她高度赞扬核心素养不是泛泛而谈,而是指出明确的行为供孩子思考何种行为是正确的,何种行为需要践行的。比如珍爱生命,理解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具有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掌握适合自身的运动方法和技能,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并且它指出珍爱生命7种良好的行为表现,有性格开朗,见人热情,不胆怯;听家长老师的话,不轻信陌生人;有基本分辨好坏的能力,不主动伤害别的小朋友;知道基本的防灾知识;不做危险的事情,遵守安全规则。因此,那时候我的内心就种下一颗核心素养的种子,而当我翻开这本书,我看到了阳光,也许意味着新的一年,我也要成长了!

21世纪,“知识核心素养时代”将真正走向“核心素养时代”,学校的任务不再是一味地灌输知识,而是给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核心能力。同时,时代的高速发展,知识以几何级速度增长,获取知识的渠道变得广而宽,因此我们的教师不再是“知识霸权”者,教师以学生第一次以相同的学习者出现。我任教低年级,男学生对于恐龙这方面的知识了解非常深入,每一种恐龙的食宿、运动、分支都深入了解,而我只知道恐龙这一个大物种。不过术业有专攻,如此而已。可是作为教师,是对祖国花朵的当下和未来负责,我们培养的学生都是要面向未来的,而未来需要何种人才,他们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这需要我们不断研究和学习的。

我们留给后代怎样的世界,取决于我们留给世界怎样的后代;我们留给世界怎样的后代,取决于我们给后代怎样的教育;我们给后代怎样的教育,取决于我们拥有怎样的教育理念……因此,近年来许多学者非常关注核心素养的研究和培育。而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无法离开教师的核心素养而独立完成。学生核心素养的前提与根本应该是教师的核心素养,离开了教师素养何谈学生素养。教师的核心素养的高低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培育学生核心素养这一理念能否在教育实践中真正落实。

基于前人的研究基础,结合21世纪的时代背景,本书对教师核心素养进行了讨论,梳理出三大类型、八大素养,分别是师德与理念素养包括师德素养、教育理念素养;知识与能力素养包括知识素养、教育教学能力素养;综合素养包括人文素养、信息素养、研究素养、自主发展素养。

《21世纪教师的核心素养》读书心得4

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无法离开教室师的核心素养而独立完成。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前提与根本应该是核心素养,离开教师核心素养谈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不现实的,所以研究教师的核心素养迫在眉睫。而《21世纪教师的核心素养》这本书对教师核心素养进行了讨论,梳理出了三大类型八个素养,这也是我一直想学习的内容。 第一篇 师德与理念素养 第一章 师德素养 “德”的本意,就是恪守道德规范的操守、品行。现在经常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思想和行为方式来诠释教师的师德,然而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和教育的不断发展,对教师来说,师德不仅要传承,更要发展;其内涵也不仅仅限于规范和约束,更扩展为保护和引领。师德,是教师必须具备的核心素养之一,也是建构其他核心素养的重要基础。师德,简单来说就是社会发展对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要求及教师职业所遵守的规范和准则。 《论语》有云:"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荀子《劝学篇》中云:“故学知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意思是说,如果做任何事情都能依“礼”而发,就能够到达道德的境界。这与孔子的"不学礼,勿以立"是一脉相承的。 一、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指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是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展现出来的理想追求,是对自己国家高度认同的一种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因此,家国情怀是教师师德素养的重要基础,它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感,体现出教师对祖国的感情,是每位教师应该履行的责任和义务。 我们国家的教育发展史就是一群饱含教育情怀的教师,为国为民的奋斗史。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他从国外留学回国后当上了教授,后来又放弃了优厚的教授生活,谢绝了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武汉大学的前身)和金陵大学校长的盛情邀请,脱去西装,穿上布衣草鞋,告别城市繁荣舒适的生活,开始了乡村教育运动。北京景山学校著名特级教师马淑珍老师是这样说的:"我虽然天天战斗在三尺讲台前,每节课教儿童几个汉字,但这几个汉字却连着祖国。" 一滴水要想永恒,就必须汇入大海。一名教师只有自觉地把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汇入整个国家、民族的发展洪流中,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爱国,是教师精神的支柱、动力的源泉。 二、职业认同 教师职业认同,即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状态。职业认同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也是教师获得职业幸福感的基础。聚焦专业成长,调试工作心态,努力创造职业幸福,进而升华自己的职业情感和信仰。 三、关爱学生 爱是教育的灵魂。热爱学生是教师所持有的一种职业情感,构建其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得以切实开展的基础,更是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因素。热爱学生,是教师所具备的道德品质。 经典教育故事:陶行知四块糖的故事 陶行知先生在做校长时,一天,在校园里看到一名男生正想用泥巴砸另一个同学。陶行知及时制止了他,同时令这个学生放学后去自己的办公室。放学后,他回到办公室,发现那名男生正在等他,便掏出第一颗糖递给他:"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很准时,比我先到了。"接着又掏出二块糖:"这也是奖励你的,我不让你打人,你立刻就住手,说明你很尊重我。"该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陶行知又掏出第三颗糖:"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这时那名男生已经泣不成声了:"校长,我错了。不管怎么说,我用泥巴打人是不对的。"陶校长这时掏出第四颗糖:"你已经认错,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 陶行知出其不意的奖励,圆满地达到了教育的目的。我们为他的不留痕迹的教育智慧叹服。 第二章 教育理念素颜 一、教育观 二、教学观 活、情、实、明、广、文、习、趣、法、创十字概括了有效教学之果。 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研究编者和作者的意图,正确把握文本,认真研究学生,设计最佳的教学方案,教学时加强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利用自己的教育机智,做到开合有方,收放自如。 课堂教学要上出温度上出热度,激发兴趣,点燃热情,教师要学会煽情,通过导语设计,过渡语设计,结束语设计,不断地把情感推向高潮,推动学生真正走进文本,又能从文本中跳出来,不断的地拓展、迁移。 教师要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语言准确,富有激情;板书工整,富友美感;教态自然,开合有方;教法灵活,收放自如。课堂教学要朴实,厚实,不作秀,不粉饰,不掺假,防止浅尝辄止,做表面文章。 教室要做教学的明白人,能理解教育现象背后的东西。教学要有广度,教师要做好课前资料的收集,课后资料的拓展延伸,课中的点燃激发,从而不断地把课堂教学向生活迁移,努力构建开放的、具有活力的教学体系。 课堂文化是师生在课堂教学中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教师要以优秀的课堂文化为基础,形成自己的课堂教学风格,塑造自己的课堂教学品牌。 教育就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好习惯终身受用,坏习惯贻害终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的导入要引趣,情境铺垫要溶趣,抓住闪光点要及时导趣,要用游戏、课件激趣。整个课堂诙谐幽默,情趣融融,学生就会学得既扎实又轻松愉快。 教室理念要创新,教学方法要创新,教学设计要创新,只有创新型的教师才能培养创新型的学生。课堂教学时,教师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点燃创新热情,培养创新意识,教授创新方法,形成创新能力。要知道,教育最珍贵的就是独特和灵性。教师要有睿智的头脑,灵活多变的教育教学方法,博大的爱心,为学生描绘一个五彩的世界。 三、学生观 学生观就是教师对学生的观点和看法,这决定着教师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态度,支配者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是具有个性的人。我们应该找出学生的最佳发展期和最近发展区,有研究学生找到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找到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完成的知识,从而找到教学的起点,学生已经学会的不交,让学生始终处于最佳的发展状态。 霍木林斯基说过:"其实在每一个孩子心灵最隐蔽处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我们要不断地变换角度,调整方向,移动焦距,和学生的心灵产生共振。把学生看成孩子,把学生看成大人;把教师看成大人,把教师当成孩子。教师只有有一颗不眠的童心,才能真正地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乐此行。

《21世纪教师的核心素养》读书心得5

核心素养的学习一直是我心底的期盼,当我捧起《21世纪教师的核心素养》的时候,我多了几分认真,此书使我在武昌成丰回来28个多小时的列车上不再无聊,而平添了一些充实。 本书的内容介绍:本书结合21世纪的时代背景,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三个方面,、六大素养、18个基本要点,概括了教师核心素养的基本框架,并将此凝练为三大类型、八大素养,分别是:师德与理念素养,包括师德素养与、教育理念素养;知识与能力素养,包括知识素养、教育教学能力素养;综合素养,包括人文素养、信息素养、研究素养、自主发展素养。 通过度娘我再次梳理了21世纪学生核心素养的三个方面、六大素养、十八个基本要点,下面一一介绍: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三个方面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准绳,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 六大核心素养:1.人文底蕴。2.科学精神。3.学会学习。4.健康生活。5.责任担当。6.实践创新。 十八个基本要点:1.人文情怀。2.审美情趣。3.理性思维。4.批判质疑。5.勇于探究。6.乐学善学。7.勤于反思。8.信息意识。9.珍爱生命。10.健全人格。11.自我管理。12.社会责任。13.国家认同。14.国际理解。15.劳动意识。16.问题解决。17.技术运用。18.人文积淀。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落实途径: 1·是通过课程改革落实核心素养。 2·是通过教育实践落实核心素养。 3·是通过教育评价落实核心素养

通过度娘我再次梳理了21世纪学生核心素养的三个方面、六大素养、十八个基本要点,下面一一介绍: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三个方面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准绳,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

六大核心素养:1.人文底蕴。2.科学精神。3.学会学习。4.健康生活。5.责任担当。6.实践创新。

十八个基本要点:1.人文情怀。2.审美情趣。3.理性思维。4.批判质疑。5.勇于探究。6.乐学善学。7.勤于反思。8.信息意识。9.珍爱生命。10.健全人格。11.自我管理。12.社会责任。13.国家认同。14.国际理解。15.劳动意识。16.问题解决。17.技术运用。18.人文积淀。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落实途径:

1·是通过课程改革落实核心素养。

2·是通过教育实践落实核心素养。

3·是通过教育评价落实核心素养


《21世纪教师的核心素养》读书心得相关文章:

学习全国教育大会讲话心得体会7篇

2020教师研修总结以及反思最新5篇

学校秋季学期防疫工作计划2020

新时代新技术教师研修心得体会5篇

小学数学教研组活动计划

学校生活个人工作总结范文

《从班会课到成长课程》读后感五篇

秋季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主题阅读研讨工作计划5篇

学校集体备课方案五篇

《21世纪教师的核心素养》读书心得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98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