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实用文档 > 心得体会 > 心得体会范文 > 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心得5篇

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心得5篇

若水1147 分享 时间:

推荐文章

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重要讲话心得体会范文5篇

纵观全世界所有文明,唯有中华文明从不灭亡,绵延至今,这是因为我们的文化基因里有一种东西,叫“家国情怀”,用行动书写初心,用担当造就伟大,书写了中华文化的坚韧与不屈。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重要讲话心得体会范文5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心得5篇

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重要讲话心得体会范文一

把握“四个重要”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京主持召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就“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听取意见和建议。他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伟大事业,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向上向善的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休戚与共、血脉相连的重要纽带。文化建设作为全局工作、中心任务的重要内容、重要支点、重要因素、重要力量源泉,把握文化建设“四个重要”,旗帜领航延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构建更加标准化、普惠化、规范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充分发挥中华文化“育人”“化人”“培元”作用,不断激发文化精品创新创造活力,广泛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把“外部造形、内部铸魂”作为根脉赓续的“风向标”,突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统一的重要内容。

“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是中华文化绵延5000多年的独特优势,充分验证了“没有先进文化的旗帜引领,就不能更好认识过去、把握当下、面向未来”的前进方向。要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始终坚守中华文化高质量发展阵地,从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全力推动文化强国各项事业建设,加大媒体融合质变、平台一体化、技术有效整合、文创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既筑牢中华文化宝库的“四梁八柱”,又丰盈文化自信的“血肉联系”,实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整体繁荣、蓬勃发展。要结合区域间、行业内的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夯实革命文化、先进文化、法治文化、网络文化等基础建设,加强文化文艺、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资源整合,打造文化融合发展的创作格局和精神内核,时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把“紧跟时代、奉献时代”作为民生文化的“主旋律”,夯实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循环的重要支点。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在历史沉淀中聆听时代声音、唤醒时代记忆,从伟大创作中回答新时代课题,镌刻出民生文化“为谁创作、为谁立言”的精神谱系。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和运维是一个综合、整体、开放的发展过程,要线上线下同步建设“省、市、区、乡镇、村居”五级联动公共文化设施,结合网络平台、图书、电子阅览室等公共服务资源,畅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循环,重点突出“最后一公里”建设,个性化定制文化培训和系统服务,实现文化业态和文化消费模式更加实用、多元、包容、均衡。要坚持重心下移、关口前移,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发展,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标准化、均等化整合利用民生资源和要素配置,积极应用于基层治理、创业就业、调查研究、宣传教育等方面,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规范运行、畅通高效、简约便民。

把“创新引领、试点先行”作为体制改革的“强引擎”,抓牢以改革促发展的重要因素。

当前,我们已经充分认识到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把深化改革与加快发展统一起来,就必须牢牢把握住创新这个“基本点”。“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就文化体制改革提出的“三个坚持”其中之一,要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强化教育服务、推动引导、实践养成和制度保障,在重点和前沿领域中加速创新转化,在创新驱动中增长本领、启迪心灵,结合实际要求继承创新,发挥文化创新的生产力和战斗力,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要认真总结改革试点经验,坚持统筹兼顾、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建立创新传播矩阵,拓展示范带动,广泛凝聚共识,持续增进深度融合,努力构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最大同心圆。

把“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作为文艺作品的“生命线”,激发扎根人民、书写人民的重要力量源泉。

大师出精品,工匠绘民心。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要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筑牢底线思维,涵养工匠精神和公仆情怀,走出“象牙塔”,作品“接地气”,表达人民心声,滋养民族心灵,发挥社会价值、文明价值、美学价值综合提升引领风尚、教育人民,实现文化便民、文化利民。要培养造就一批政治强、情怀深、思维新、作风正的文化文艺工作者,坚持原创性、真实性、自主性统一,深耕细耕工艺,积累挖掘细节,创作精品力作,在实践中矢志不渝尊重文化、保护文化、弘扬文化,才能不断书写人民、歌唱人民,讲好中国故事,激发精神动力,让文艺作品“飞入寻常百姓家”,滋润万物、千古流芳。

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重要讲话心得体会范文二

“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当以德为基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提到,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发挥教育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德行是人才素质的灵魂,也是衡量人才的一个标准。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重德行的文化传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当以德为本,高尚的人格操守和道德品格应当成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一条教育准绳,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以爱国主义为旗帜,引领大德教育“风向仪”

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爱国主义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教育过程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大德意识,为其铸牢正确的理想信念指引方向,同时也对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振奋民族精神有着特殊的现实意义。在大德核心问题上,务必要让学生认识到国家、集体利益的重要性,从而使其在成长过程中能够逐渐明晰自身肩负的时代使命和责任。爱国主义教育是广大青少年立大德的“核心课程”,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幼儿园至大学教育及育人全过程,将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分解到各式各类相关学科课堂教学中,用党史、国史实行爱党、爱国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觉悟,增强学生的民族责任心,最终引导他们树立起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人生观、价值观,在“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主义情怀中学会大德如何明。

以核心价值观为导向,守住公德教育“总开关”

良好的社会公德是社会文明的标识,教育学生守公德,简而言之就是让其“讲文明懂礼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文明、和谐、友善”等的道德要求。公德教育要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教育中日常化、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使学生能够感知它、领悟它,最终把守公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爱护公共设施、文明出入公共场所、守护公共秩序等大处着手,以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破坏公共卫生等反面细节为典型,教育学生拒绝不文明行为,以个人的“小爱”去维护社会的“大爱”。建立起以遵守公德为荣、破坏公德为耻的核心价值观教育导向,引导学生把“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核心价值观准则作为个人的价值追求,逐步营造起维护和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氛围,让学生在“一言一行显正气、一举一动拂清风”中学会公德如何守。

以家庭美德为核心,把好私德教育“方向盘”

人无德不立,严私德是关键。私德教育通常以家庭美德教育为核心,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修养和行为习惯,在私人生活中做到严格约束自己的操守和行为,慎独慎初慎微慎欲、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好家风孕育好作风、好作风培养好少年,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也是学生私德养成的起点。私德教育中,尊老爱幼、孝敬父母是为首要,孝是中华民族精神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文化传统内核。作为子女,应当懂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父母养育之恩;作为晚辈,应当涵养尊重长辈、孝敬长辈的传统美德,要让学生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淳厚民风中牢固尊老爱幼的责任感。通过家庭美德的养成,不断培养学生修身修心的自律意识,在无人约束、无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能做到正确的自我认识以及自我控制,领悟“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的德行真谛,在潜移默化中学会私德如何严。

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重要讲话心得体会范文三

为“文化自信”里的那份“家国情怀”而自豪

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就“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听取意见和建议。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文化作为精神标识,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根本特征。纵观全世界所有文明,唯有中华文明从不灭亡,绵延至今,我们可以自豪地说在人类文明的浩瀚星空中,中华文化是最有理由充满自信的文化。这是因为我们的文化基因里有一种东西,叫“家国情怀”。

“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家国情怀”深沉持久有力量。“吾辈愿以身死而许以天下国泰民安”,这样铿锵有力的声音总是会在中华民族最黑暗的时候,如惊雷般炸响,惊醒和凝聚起千百万人为自己的家园和家人之安康而战。“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些穿越时空的千古名句在历史长河中历久弥香,折射了中华民族祖祖辈辈拥有的大胸怀、大境界。

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明知身死而无悔,明知苦难而逆袭。鲁迅先生曾说:“我们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丹心从来系家国,幸得有你,山河无恙。“家国情怀”在新时代也升华出了新的内涵。在抗击洪水的战斗中,解放军战士誓守河堤,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在抗震救灾的战斗中,各类“党员突击队”“党员抢险队”“党员服务队”,在危难时刻形成了一个个坚强的战斗堡垒;在抗击疫情的战斗中,白衣天使冲锋陷阵、勇敢前行,与病毒进行殊死搏斗;在脱贫攻坚的战斗中,党员干部履职尽责、示范带头,为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努力奋进……在各条战线,更涌现出了钟南山、袁隆平、于敏、黄大年等先进典型、英雄榜样。危难关头,舍“小我”为“大我”,美丽的逆行者们用行动书写初心,用担当造就伟大,他们就是中华民族不断闪现出来的耀眼群星,证明了中华文化的坚韧与不屈。这份沉甸甸的“家国情怀”,能让人切身感受到中华文化带来的炽热,并奋不顾身地去捍卫这份渗入骨髓的荣耀,只属于中华文明的璀璨。

诚然,在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中,在这片土地上也出现了一些叛臣国贼、鸡鸣狗盗、贪官污吏等败类,但都会在中华文化这块烧得通红的炉火面前被淬炼,这些杂质终究会被一一挤出、灰飞烟灭。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机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面对逆境和困难,我们唯有拿出中华文化基因里最强大最柔韧最坚强的精华,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愿从荒漠闯新途”的闯劲、“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勇气以及“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担当,坚守初心和使命,始终怀揣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的“家国情怀”,将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在灿烂的芳华里书写赤诚。

我们为何对中华文化如此自豪?是因为对家国爱得如此深沉、如此笃定、如此专一。

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重要讲话心得体会范文四

为保障人民健康提供有力医学人才支撑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全面优化医学人才培养结构”“全力提升院校医学人才培养质量”“深化住院医师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改革”“完善保障措施”等四个方面17条改革举措。

医学教育是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石。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医学教育蓬勃发展,为卫生健康事业输送了大批高素质医学人才。在新冠疫情防控中,我国医学教育培养的医务工作者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面对疫情提出的新挑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新任务、世界医学发展的新要求,我国医学教育还存在人才培养结构亟需优化、培养质量亟待提高、医药创新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强调指出,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要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为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提供得力医学人才支撑。

优化人才培养结构。结构是重要的宏观质量。保障亿万人民的健康离不开医术精湛、数量充足的医务人员队伍。当前,我国医学人才培养还存在一些结构性问题,主要表现在:医学教育总体招生规模较大,但整体层次偏低,全科医学人才、高层次公共卫生人才短缺明显,高层次复合型医学人才培养亟待加强。优化和改善结构,需要提升医学专业学历教育层次。加强医学学科建设,推进麻醉、感染、重症、儿科等紧缺专业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加大全科医学人才培养力度,逐步扩大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规模,加快培养防治结合全科医学人才,加强面向全体医学生的全科医学教育,加快推进全科医生薪酬制度改革。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人命至重,有贵千金”,质量是医学教育的“生命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一要从源头把关。依托高水平大学建设一批一流医学院,扩大中央部门所属院校本科医学专业招生规模,在“强基计划”中加大对医学教育支持力度,提高入口生源质量。二要从品德上把关。品德是人才的核心素质,要上好思政课,着力培养仁心仁术的医学人才。三要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上把关。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临床医师成长的必由之路,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的治本之策,是将医学生打造成大医、良医的基础,是医学生成就未来事业的奠基石。要围绕保障住院医师合理待遇和全面提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深化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改革。

加强人才培养保障。医学人才培养、医学教育创新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教育、卫生、发改、财政、人社等多部门的协同推进。要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加强医学教育综合管理和统筹,协调解决医学教育创新发展有关问题。要加强对医学教育投入保障,统筹各方资金资源,支持国家及区域院校医学教育发展基地、一流医学院、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医药基础研究创新基地、国家住院医师培训示范基地、继续医学教育信息化等建设,为医学人才培养、医学教育创新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重要讲话心得体会范文五

“行动指南”扬风帆 “发展轴带”促远航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这份高屋建瓴、纲目清晰的《建议》囊括了指导方针、主要目标、发展思路与创新举措,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图鉴指南。

“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是一个立足国情、面向未来的宏大主题,也是一个承接时代、紧贴民生的系统工程,宏大是落于历史坐标轴上的篇幅,系统是落于空间坐标轴上的架构,各项事业的“千帆竞发”离不开治理体系的完善和政策制度的保障,必须由“行动指南”来提供遵循与指导。《建议》由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领导制定,既有对“十三五”前情的“全景概览”,有对风险挑战的“扫描透视”,有承前启后的“再次提出”,也有顺应时势的“重点强调”,15个部分、60条、约2万字,内容详实、高度概括,具有与时俱进、谋长虑远、深蕴细节的特点,勾画了速度更快、质量更优、动力更强的发展蓝图,为新时期紧抓战略机遇期、迈向崭新征程标明了具体方位。

“全景概览”拉动发展规律轴带,筑实发展道路。“十三五”时期,我们党立足基本国情,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扎实奋斗、开拓创新,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都取得了丰硕成果,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迈出了有力步伐、奠定了坚实基础。《建议》中,“十三五”期间发展成就的“全景概览”有力地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开辟出来的唯一正确道路。面对“十四五”新征程新使命,我们要继续筑实发展道路,聚焦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以及“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坚定前行,胸怀“两个大局”,在理顺发展脉络、认识发展规律、把握发展节奏中铺石筑路、搭梁架桥,朝着共同的目标蹄疾步稳、再创辉煌。

“扫描透视”拉动强基固本轴带,积蓄发展势能。《建议》指出,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的变化。新形势下,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把握机遇的同时也要积极防范风险,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新的奋斗征程中开启御风险和攻难关,战危机和育新机,应变局和开新局的“攻守战”,保持战略定力,继续发展势能。从近景看远景是视角的延伸、从高处看远处是视野的拓展。这份“行动纲领”站在“十三五”的发展台阶上进行远景瞭望,既瞄准问题特征与实践要求,也明晰显著优势与发展短板,对不断提升科学谋划、抵御风险、狠抓落实的能力作出了要求,对持续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提供了指引,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沉着冷静应对各种风险挑战领航导路,是对发展规律的充分认识与把握,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积蓄发展势能。

“再次提出”拉动人民力量轴带,厚植发展优势。无论是在网上征询人民群众对于“十四五”规划编制的意见建议,还是先后召开的企业家座谈会、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科学家座谈会、基层代表座谈会、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等系列座谈会,都体现了建议稿的起草是充分发扬民主、汇聚人民智慧的成果。《建议》广泛吸纳和收集了来自各个领域、不同层面的民众视角,具有全面性、专业性和科学性,是对人民所愿所盼、所呼所求的热切回应。“人民”是《建议》起草过程的“关键词”,也是《建议》内容中的“重点词”,迈步“十四五”,要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群众,凝聚人民群众的创造智慧和向心力量,发挥人民的“首创精神”,充分激发社会活力,集中人民的力量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城市”“人与经济”“人与文化”等关系,办好“自己的事情”,坚决战胜改革创新过程中的各种艰巨挑战和难关险隘,厚植发展的最大优势。

“重点强调”拉动创新创造轴带,释放发展活力。《建议》指出,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优势。回眸“十三五”,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下,我国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级计算、量子通信等重要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果,毋庸置疑,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已经占据核心地位。面向未来,我们要在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和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上持续用力,用好创新创造“第一动力”,让发展焕发出“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勃勃生机,集聚资源、筑造高地、产业升级、引流人才,建强“融通链条”、培育“创新生态”,在“四个面向”中完善国家创新体系,以自主创新点亮科技之光,以创新创造凝聚强国之力。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建议》是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打开图鉴指南,舒展逐梦蓝图,迈步新时代新征程,当聚力一个新奋斗目标,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将三个“新”贯穿发展全过程,立足“四个全面”新布局和六个发展目标拉动“发展轴线”,开好局、起好步,吹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的冲锋号角。


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心得5篇相关文章:

2020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精神学习心得感想5篇

2020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5篇

最新2020灯塔大课堂第十五课心得体会5篇

关于党的第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心得体会最新五篇

2020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心得5篇

深入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有感心得范文五篇

学习宣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个人有感范文最新五篇

关于灯塔大课堂第十五课观后感心得800字5篇

2020十九届五中全会观后感心得体会5篇

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感想与收获1500字3篇

相关热搜

59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