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实用文档 > 心得体会 > 心得体会范文 >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践行“两山”理念心得体会10篇(2)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践行“两山”理念心得体会10篇(2)

若水1147 分享 时间: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践行“两山”理念心得体会10篇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践行“两山”理念心得体会范文五

@党员干部 你还记得十五年前的那个约定吗

十五年前,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浙江安吉余村考察时提出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科学论断。随着“两山”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广大干部群众护美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不断丰富与发展经济和保护生态之间的辩证关系,各地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资源高效利用,实现了环境持续改善,城乡更加均衡发展。虽然越来越多的党员干部始终把“两山”理念贯穿于所有干事创业中,很多地方也通过退耕还林、关停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等方式来践行“两山”理念,但是某些地方某些党员干部依然没有理解“两山”理念的真正含义,甚至出现“口号喊着两山理念,行动却背道而驰”。

从在福建治山治水、推动“绿色浙江”建设一直到现在,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治国理政思想之中。从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美丽中国”,将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到“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走进联合国,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吉林梨树县,要求“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在宁夏贺兰县,称赞稻渔空间乡村生态观光园“水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了,附加值也上来了”;在山西太原,叮嘱坚持治山、治水、治气、治城一体推进,持续用力,再现“锦绣太原城”的盛景……近期,习近平总书记每到一地考察调研,绿色发展都是一项重要内容。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直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坚持绿色发展,并加强城市生态环境治理,甚至将绿色发展作为国家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理念。

党员干部要记住约定的初心使命。新中国成立之初,经济萧条,百废待兴。但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制定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到改革开放后提出的“三步走”发展战略,中国奇迹般地用短短几十年走完了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工业化历程。虽然中国经济有了好的转变,人民生活也有了显著提升,但是经济发展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生态环境逐步恶化,甚至有些地方的生态环境还影响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不过中国共产党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和使命,无数共产党人从未停止实践和理论探索的脚步。无论身处哪个时期,中国共产党将保护资源环境、实现生态文明的思想一直贯穿始终,直到十五年前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才找准了方向。于是党员干部坚持以“两山论”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把理念转化为行动,把人民群众的愿景转变为现实,生态环境逐渐得到改善,往日风声鹤唳、飞鸟成群的景象又开始重现,经济也发展好了,人民生活健康也得到了保障,党员干部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党员干部要记住约定的责任担当。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新时代党员干部要在“两山论”的绿色发展战场中牢记责任与担当。“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从提出到现在已经15年了,而这一历久弥新的理念,随着时代车轮滚滚向前,愈益彰显出强大的生命力。山西右玉林木绿化率从0.26%增至56%,不毛之地变成塞上绿洲,生态牧场、特色旅游鼓起村民“钱袋子”;浙江湖州坚定不移践行“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铁腕治理污染、调整产业结构、擦亮“生态”招牌,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文明建设“湖州模式”……这些成果佳绩的取得,都离不开无数党员干部在推进“两山”论的实践过程中始终牢记自己的责任与担当。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把爱交给绿水青山,建设好美丽中国。虽然在推进“两山”论的实践中,不可能一帆风顺,势必需要披荆斩棘,以更大力气啃下“硬骨头”、拔除“硬钉子”,但是只要勇于扛起绿色发展的责任,以“建功立业舍我其谁”的担当,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为后人栽树成荫,就能让一道道绿色“盆景”变“风景”。

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求生存”到“求生态”,人民群众期盼更优美的环境,人民群众向往的美好生活,还需要广大党员干部牢记十五年前的那个约定,继续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让良好生态环境造福亿万人民,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践行“两山”理念心得体会范文六

“两山”之间“脑袋钱袋口袋”的美丽说

笃信“两山”真理,抓好善谋“脑袋”。“两山”理论包含着“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绝不是对立的”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三个层次,提倡要保护生态,发展生态,既有对人与自然世界观的展示,又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传授,体现出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的生态文明初心。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更应深刻理解和领会“两山”理论的丰富内涵与精髓要义,自觉坚定生态文明理论自信。要积极结合自身实际,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与当前的脱贫攻坚、疫情防控、乡村振兴、基层治理、深化改革等重要工作有机结合,超前思考谋划。同时,要充分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以基层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将“两山”理论的要义讲解好、传达到位,从思想深处激发人民群众生态文明自觉,保证全国上下以“两山”理论自信的姿态占据新时代绿色发展的“制高点”。

笃行“两山”要求,鼓好富民“钱袋”。把绿色作为底色,发展才更有亮色。阔步新时代,健康永续的发展不是靠山吃山的“竭泽而渔”,也不是困守青山的“缘木求鱼”,必须高度重视、充分发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导作用,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以良好生态环境为优势和特色,构建绿色发展路径。无论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脱贫攻坚战,还是抢抓机遇、跨越发展,都应坚持生态发展战略,立足资源禀赋,探索契合自身实际的生态发展之路。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上,要做到提前规划,尤其对新项目要提前做出预判,既要保证地方的经济发展,又要把环保指标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要敢于下决心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对传统产业进一步改造提升,逐步提高现代特色农业、先进制造、旅游文化、大数据、健康医药、商贸物流等占比,形成绿色低碳循环产业体系,让“两山”理论在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笃实“两山”制度,扎好监管“口袋”。“制度自信是一种刚性力量,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可靠保障;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绿色发展必须靠制度和法治。”绿色发展之路能否越走越宽广,从长远和全局来看,根本取决于制度供给和法治配套程度。各地应根据地方、层级、部门和领域实际,将其“两山”理论分解细化为可行性政策、规范、机制和办法。坚持“严”字当头,从源头上预防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对反绿色发展、非绿色发展的思想和行为要敢于说“不”、勤于亮剑、善于纠偏,重点防止“法不责众”现象发生。同时,在各级环保督察中,应以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重点,突出关注产业结构布局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等政策措施有效落实,倒逼经济高质量发展。

美丽中国,共建共享。只要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始终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发展的战略定力,干在实处,走在前列,驰而不息、久久为功,绿水青山就能源源不断变成金山银山,美丽中国必将铺展更加壮美的图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两山”理论等一系列创新理论,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当前,我国建设美丽中国仍面临诸多挑战,生态文明理念急需加强。如何让“两山”理念真正根植于心、付诸于行,仍需各级党员干部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在深化认识上狠下功夫,切实增强“两山”理论自信,在不断实践中健全完善制度机制,走出一条既能保护好生态环境又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道路。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践行“两山”理念心得体会范文七

绿道建设串联青山绿水 春意盎然打造万里长廊

从南京环紫金山绿道、上海黄浦江滨江绿道到武汉东湖绿道、广东南粤古驿道,在万物复苏的神州大地,一条条新建的绿道将中华大地装点得格外秀丽,绿道建设,将众多发展中城市串联于自然山水之间,让人民群众真切的感受到改革开放40年以来生态文明的建设成果。

一组组有力的数字证明着几年时间里中国绿道建设的成绩斐然:年初,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年底,全国共建设绿道5.6万公里,其中2018年新增绿道1.4万公里。随着绿色旅游深入人心,人们更愿意选择在节假日、双休日选择去风景秀丽的度假区休养。初春阳光明媚,风景正好,绿道建设已成为践行国家绿水青山国策的重要支柱。近日,《全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中已明确,到2020年全国要新增绿道2万公里。

近年来生态环境恶化已成为全体中国人的共识,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都曾语重心长地说:“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可见总书记对整治环境污染、加强环境保护的关心和重视。绿道建设横亘于中华大地,旨在用绿色植被装饰中国的每一条道路,让每一位行驶在公路上的人都能感受到中国壮丽山河的美好景色。前段时间,一则中国创造奇迹、消灭毛乌素沙漠的新闻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与退沙还林、三北防护林建设不同,绿道建设主要针对的就是汽车尾气污染,为有效防治污染尾气排放立下了汗马功劳。久而久之,绿道变成了“健康之路”,人们在路上感受着生机盎然,将人文景观、全民体育、文化旅游、人文历史联系到一起,形成一张包罗历史文化与人文地理的大网,让人们能够感受生活大美好,在这样一个初春的季节,感受万物生机勃发的壮观景象。

绿道建设,更要注重其背后的附加值。通过建设绿道将每一座城市内的人文景点串联起来,使每一位来到这座城市的游客都能沿途欣赏美景,感受不同地域的特色文化,人们的消费意识在近年来普遍觉醒,自驾游、自由行层出不穷,中国人口庞大,非常考验中国道路的运载能力,这些绿道的建设将人们更好地引导到旅行的过程中,让人们身临其境在旅行中感受一路芬芳的美好,这可能也会揭示生命的意义。

绿道建设,一定程度上舒缓了城市热岛效应,改善着城市土壤水分涵养量不佳的状况。绿色,象征着生命与活力,绿道堪比人体周身精密的血管,他们贯穿全身,为身体各部位带去养料,帮助身体运出废料,沟通内外,联结上下。绿道也是一样,他们盘踞在城市周边,为每一座城市带来鲜活的氧气,又送走多余的二氧化碳,绿色植被是人民的卫士,是整治大气环境、打赢绿水蓝天保护战的关键一环,我们应该为中央的规划鼓掌叫好,也应为中国未来的生态环境送去一份期待,相信不久之后一座座森林城市将来到我们眼前!

52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