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实用文档 > 心得体会 > 心得体会范文 > 纪念红军长征精神心得体会,长征精神永远是时代进步的精神财

纪念红军长征精神心得体会,长征精神永远是时代进步的精神财

若水1139 分享 时间:

推荐文章

纪念红军长征精神心得体会,长征精神永远是时代进步的精神财

  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证明:坚定的理想必定产生伟大的动力,坚定的信念必然激发不懈的追求和坚强的努力,确立了共产主义信念,就有了坚定的奋斗目标,强大的精神支柱和用之不竭力量源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2019纪念红军长征精神心得体会,长征精神永远是时代进步的精神财富。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征文:长征精神,能为我们带来什么?

  长征已从中国大地上走过了80载。那是一段经典的血火历程,那是一条绵长的矿脉,那是一面鲜红的旗帜。80年来,一次次回望长征,让我们“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就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近读为理想信念不惜牺牲一切、英勇向前的红军战士们述说的一个个惊天地、泣鬼神的感人故事,我仿佛听见红军将士们由远而近的铿锵脚步声……震撼了我的灵魂,给我带来了清醒,带来了勇气,带来了对未来的启迪,让我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

  有人曾问:长征时彰显出的军民鱼水情有多深?

  “于都河畔送红军,长忆军民鱼水情”。1934年9月下旬,蒋介石在庐山召开会议部署“铁桶计划”,确定以瑞金为最终目标,形成以瑞金为中心,半径150公里的包围圈,一举歼灭中央红军。“铁桶计划”很快被党中央获知。1934年10月17日至20日傍晚,中央苏区、中央军委机关及其直属部队和一、三、五、八、九军团共8.6万余人,分别从江西于都梓山乡的山峰坝,县城的东门、南门、西门,罗坳的孟口、鲤鱼、石尾、鱼翁埠等8个渡口渡过于都河,踏上漫漫征程。长征出发时,国民党的军队已逼近于都。当时,于都河上没有桥,而河面最宽的地方达600米,水深1至3米。流速也非常快,成为红军长征跨越的第一道天险。只有3处渡口适合趟水过河。为了保证大部队安全快速渡河,红军决定征调民船作为桥墩,然后在上面铺设木板,在5个渡口搭建浮桥。有位渔工想出一个好办法,让每个民船头上挂上一个马灯,夜里就能排成一行,过河效率大大提高。空中,不时飞过国民党的飞机。为躲避敌机侦察,军民们每天下午架桥,次日凌晨拆除,不留任何痕迹。5个渡口的浮桥反复拆搭有15次之多。架桥过程中,听说红军缺木料,沿岸的许多百姓义无反顾地把自家的床铺、门板和瓜棚拆卸下来,送到架桥现场。有位姓曾的大爷,甚至把百年归老的棺木也捐了出来。当时,于都百姓倾其所有,他们出动了上万劳力和800多条船只。据研究者统计,仅在红军长征出发前的1934年5月至8月,于都人民就献出粮食79390石。在当时,这相当于于都全县30万人3年的口粮。长征前,于都人积极响应党中央“扩大百万铁的红军”的号召,踊跃参军参战。1.6万多名于都儿女参加了长征,为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出发提供了人员保障。据统计,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于都参加红军人数达67709人,占当时全军总人口的1/4强。其中,有姓名可考的烈士多达1.63万人。这些,于都河会刻骨铭心地记住,我们一代代后人也会永远铭刻心间!由此看来,长征时彰显出的军民鱼水情比天高、比地厚、比海深啊!

  有人疑问:漫漫长征路意味着什么?

  勿容质疑。踏上长征路,就意味着死亡时时相伴。当时,也许谁也没有想到,渡过于都河,一走就是二万五千里的漫漫长路; 也许谁也没有想到,这一路,将要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生离死别!最近,我读了一则关于女红军过草地的故事,令我心生感慨、肃然起敬。这位女红军的名字叫赵瑛,生前曾任吉林省四平联合化工厂党委书记。赵瑛14岁参加红军时,个头儿仅1米多一点,比长枪高不了多少。但她戴上八角帽,穿着宽大过膝的灰军装,背上长枪和2.5公斤炒面,跟上大部队出发了。水草茫茫的松潘草地纵模300公里,一望无际,平坦如砥,没有山丘也没有村庄,甚至连一棵树也没有。这里是危机四伏的沼泽地,草皮下面都是浅水稀泥,一脚踩下去,烂泥中会咕咕响着冒出呛人的臭气。只要在一处稍做停留,身子就会渐渐陷进去直至没顶,而且越挣扎陷得越快。战友们也很难伸手相救,因为上级规定不许救,怕战友们一块陷下去。有一次,一位女兵突然陷进泥沼中,挣扎不出来了。她流着眼泪,在没顶这前把自己的枪和米袋子扔给了身边的战友赵瑛。赵瑛一屁股瘫坐在塔头墩上放声大哭,直至战友没顶,消失在大地中。由于双脚整天在泥里泡着,腿脚全肿了,身上头发长满了虱子。红四方面军过草地的时候,红一方面军已经先行通过,路上的野菜都被先头部队吃光了。赵瑛所在的卫生队就是能挖到一些野菜,也要先给伤病员吃。女兵们个个瘦得皮包骨。不时头上还有国民党的飞机,呼啸着跟着行军队伍,疯狂扫射,只有几杆破枪的红军根本没有还手之力。草地上又无可掩蔽之处,一批批红军战士倒在草地上。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经过四十多天的长途跋涉,赵瑛和战友们终于看到地平线上出现了村庄、牛羊和袅袅炊烟,赵瑛和姐妹们互相拥抱在一起欢呼跳跃,眼里噙满喜悦的泪水,他们终于走出草地了。长征告诉我们,冶炼金属的未必都是炉火,还有苦难和牺牲。红军的苦难,厚过2.5万里。长征途中,武器简陋的红军所面对的往往是装备了飞机大炮且数十倍于己的敌人。年轻的红军官兵能在数天未进一粒米的情况下,不分昼夜地翻山越岭,然后投入激烈而残酷的战斗,他们的英勇顽强、不畏牺牲举世无双!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征文:长征精神永远是时代进步的精神财富

  精神的历练,智慧的成长,品质的养成,没有参照难发现自己还差了什么?

  这次红军长征文物展中109件文物,可谓个个都是无价宝,每一个物件,都是长征历史的最好见证,也是我们每个人精神丰沛的给养。

  红军长征文物展,是一面精神走起的参照。就如文物之一“黄花草”,红军明明知道该植物有毒,红军第二七四团战士刘毅和几个战友还是一起采“黄花草”充饥,并通过自己的身体反复使用,给后面的部队留下减少副总用的方式。可见当时长征条件是多么恶劣,又是多么处处为他人着想。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红军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如果不是靠着坚定的信念和意志,靠着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是很难走出雪山草地的。

  红军长征文物展,还是一次精神全方位的洗礼。红军长征中的类似“黄花草”这样的“有名有姓”的“故事”,展品至少有80件,红军战士熊启文的一封家书、12岁的杨世才参加长征离家时留给母亲的“川陕布币”……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每一件留存下来的文物都是奇迹的见证,这些文物背后的故事,对人的启发教育意义是巨大的。新时代,要走好新长征,不能少了这种精神,只有让更多人重温长征精神,才利于我们走好新长征。

  红军长征文物展,更是战士优秀品质的生动展。其实,每个长征故事,每一个长征文物,不仅是长征历史的再现,更是我们伟大的红军战士精神丰碑的凸显。就如这次文物展中的一口锅,不仅让很多参观者没有想到“厨子竟然还能被饿死。”这口行军锅属于红三军团的一个连队。在长征中,9名炊事员全部因饥饿和劳累牺牲,全连其他战士却无一人因饥饿而倒下。他们的战争虽无硝烟,却同样壮烈恢宏。这种先人后己的精神激励着大众,在平凡的岗位上也要踏实干好工作,奉献他人。

  要传承弘扬好长征精神,这些文物中的人和故事就是最好的教材。展出的长征文物上充满了精神闪光点。汲取他们身上的力量,就会得到奋力前行的最好动力。为我们大力传承弘扬精神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只有将长征精神全面植入教育体系,加大社会宣传教育,才能掀起传承长征精神的自觉。珍视民族记忆,虽然我们不乏许多可以与之媲美的典型先进,但是这种让更多闪耀道德光辉的精神成为民族发展的动力源泉是必不可少的。因此长征精神永远是鼓励、培育时代先进典型,不断丰富和拓展先烈精神,推动民族发展、时代进步的精神财富。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征文:坚定信念 发扬长征精神

  “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习近平主席的重要讲话,阐明了怀抱强国梦想与焕发前进力量之间深刻联系,更揭示出实现中国梦的重要路径。今天,全国人民都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要实现中国梦,就必须大力弘扬长征精神,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凝聚中国力量,共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第二十五军先后进行长征。在长征路上,英雄的红军在毛泽东等同志的领导和指挥下,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运用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转战乌蒙山、激战嘉陵江,在川黔滇鄂豫陕广大地区调动敌人,击退了上百万穷凶极恶的追兵阻敌,征服了空气稀薄的冰山雪岭,穿越了渺无人烟的沼泽草地,纵横十余省,长驱二万五千里,取得了长征的胜利。红军长征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弘扬伟大革命精神的胜利。红军长征不仅创造了可歌可泣的战争史诗,而且谱写了豪情万丈的精神史诗,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学习和弘扬长征精神,对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伟大中国梦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弘扬长征精神,坚持共产主义理想和革命必胜的信念,使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中国共产党人无论在发展顺利之时,还是身处逆境之时,始终秉持理想信念的力量,秉持崇高精神的力量,所向披靡,无坚不摧。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是中国梦强大的精神支柱。坚定的理想信念,是长征精神最基本的思想内核,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和坚定的革命信念,始终鼓舞着广大红军将士在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克服种.种艰难险阻。在缺衣少食,弹药匮乏,吃草根,咽树皮,头上敌机轰炸,四周敌军围追堵截等艰苦的条件下,走出了雪山草地,翻越了高山峻岭,实现了三大主力的胜利会师,走上了抗日救国前线。前进的道路被敌人封锁了,就在崇山峻岭或深山峡谷中辟路前进;部队被敌人截断了,就以钢铁般的意志实行突围;子弹打光了,就拼刺刀、抛石块,血战到底,广大红军将士正是靠着坚定的理想和信念的支撑,取得了长征的胜利。一位红军老战士在回答“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你们在那么艰难的条件下也不倒下?”的提问时,毫不犹豫地回答:“是理想!革命理想大于天”。

  红军长征胜利的历史证明:坚定的理想必定产生伟大的动力,坚定的信念必然激发不懈的追求和坚强的努力,确立了共产主义信念,就有了坚定的奋斗目标,强大的精神支柱和用之不竭力量源泉。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必然之路,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正确道路,也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又一次伟大而艰巨的长征。进行新的长征,同样需要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及坚强的革命意志和信心。用长征精神教育广大党员干部,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比较有效的一种途径。在新形势下弘扬长征精神,要不断强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矢志不渝、对党和人民无比忠诚、对革命事业锲而不舍的坚定信念。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理想信念,经受考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二、弘扬长征精神,发扬顾全大局、紧密团结、凝聚合力的精神,形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合力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维护党的集中统一,是取得长征胜利的首要条件,是长征精神的核心内容。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共同为梦想努力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会无比强大。要实现全国13亿人的中国梦,我们每一个人就必须要有大局意识,凝聚一切正能量。大局意识,就是要看的长远,不计眼前得失,从而得到最长远,最广最多的利益。长征中,尽管各路红军出发的时间、地点、路线不同,但都能从革命的根本利益出发,自觉服从大局,勇于牺牲奉献,互相配合支持,使长征形成了一个形散而神不散的整体。长征的胜利是党和人民军队铁的纪律的胜利。长征途中,广大红军指战员从革命利益出发,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严守纪律,只要上级一声令下,坚决完成战斗任务,可谓“军令如山重,纪律似铁坚”,真正做到了个人服从组织,局部服从全局。

  大局意识是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是做好各项工作,尤其是领导工作的重要前提。大局意识首先反映的是政治立场,就是高度自觉地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从群众根本利益出发,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高度来思考处理问题,贯彻落实上级决策指示,做到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我们更应该大力弘扬长征精神,使每一个党员干部都树立大局意识,提高关注大局、理解大局、维护大局的能力。自觉地站在党的事业高度上,自觉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自觉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要识大体、顾大局,

  三、弘扬长征精神,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

  艰苦奋斗是共产党人的传家之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证。红军长征史,就是人民军队的艰苦奋斗史。万里长征中,红军将士与天斗,与地斗,与敌人斗,斩关夺隘,抢险飞渡,具有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雪山草地是红军长征中最为艰苦的历程,千里沼泽吞噬了多少红军战士的生命。肖华上将后来在《长征组歌》中写道: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这正是当年的真实写照。红军战士在“爬过雪山就是胜利”、“走出草地就有希望”口号的鼓舞下,以惊人的毅力战胜了雪山死神和草地恶魔,表现出了崇高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长征胜利的历史表明,艰苦奋斗的作风是战胜一切困难的重要法宝。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个军队,只要有艰苦奋斗、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就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任何艰难险阻,永远立于不败之地。长征胜利的宝贵历史经验启示我们,艰苦奋斗的作风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弃。

  党员干部的作风体现党的形象,关乎党的生命。我们今天的富裕,离不开昨天的艰苦奋斗,我们明天的更加富裕,需要今天的艰苦奋斗。因此,发扬红军长征胜利的法宝——艰苦奋斗,是我们共产党人实现中国梦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在大步走向富裕的时候,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我们不但不能丢,还应该随着文明程度的提高,使之成为自觉。党员干部有了艰苦奋斗这个“本”,有了这个基本政治素质,就会有进取之气,在思想上、感情上热爱人民,关心群众;在工作上努力拼搏,为民谋利;在作风上,虚心倾听百姓意见,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在生活上,力戒奢惰,克服享乐主义和娇奢之气。

  四、弘扬长征精神,发扬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的精神,使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

  中国力量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就是13亿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汇集起来的力量。要实现伟大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良好的党群关系就是实现中国梦的坚实根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唯一宗旨。长征时期,党始终坚持这一宗旨,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与拥护,为取得长征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长征途中,在物质极其匮乏,甚至基本的生存条件都不具备的情况下,红军战胜了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实现了战略目标的转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忠实践行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本宗旨,始终把人民群众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长征之路,红军所经之地绝大多数是偏辟的山区、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作战环境和生活条件异常艰苦,但红军纪律极为严明,不侵占民宅、不违犯禁令,公平买卖、救死扶伤。并且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赢得了劳苦大众的爱戴。由于红军所到之处真心诚意为群众办好事,打土豪分田地,帮助穷苦人翻身解放,因而广大群众把红军视为自己的子弟兵,为红军长征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证。沿途各族群众帮助红军筹款筹粮、烧水送饭、传递消息、掩护伤员,以各种方式支援红军作战,这一切都有力地支援了长征。

  今天,广大党员干部忠于职守,无私奉献,创造了优秀的工作业绩,形成了基本和谐的党群关系。但是,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在建党__周年之际,曾对党的优良传统的传承流失状况进行了公众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密切联系群众”满意度最低,仅为35.6%,党群关系不容乐观。民心向背直接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如果这种状况不能得到及时改善,党最终就会丧失执政的社会基础。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大力弘扬长征精神,克服官本位思想,端正对群众的态度,增进对群众的感情,秉承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对群众做到思想上尊重、感情上贴近、作风上深入、生活上关心、工作上依靠,与群众同甘共苦,最大限度地凝聚民心、团结群众,切实增强党在各族群众中的感召力、亲和力和影响力,以实际行动为民造福、为国兴利。未来的征程中,只要13亿人团结一心,这种不可战胜的中国力量,必将成为我们在民族复兴之路上的胜利之本、力量之源。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举世无双的壮举,是中国共产党人坚强无畏的历史丰碑,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伟大史诗。只有理解长征,才能理解中国共产党。长征精神是我们党勇往直前的力量源泉,是全国人民发展进步的精神动力。只有理解长征精神,才能理解我党由弱胜强,从胜利不断走向胜利的伟大历程。回顾长征,缅怀先烈,就是要继承红军的光荣传统,弘扬长征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为新的长征胜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造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新的辉煌。

相关热搜

4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