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实用文档 > 心得体会 > 心得体会范文 > 读《给教师的100条建议》心得体会范文5篇

读《给教师的100条建议》心得体会范文5篇

若水1147 分享 时间:

读《给教师的100条建议》心得体会范文5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一般分为学习体会,工作体会,教学体会,读后感,观后感。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读《给教师的100条建议》心得体会范文5篇,欢迎阅读参考!

  读《给教师的100条建议》心得体会

  我从事教育工作九年时间,一直做班主任。虽然积累了个些工作经验,但是在工作中依然有许多困扰。在和同事的接触中,在和同行的交谈中,知道一本书叫《给教师的100条建议》,这本书就像是每一个教师心中的圣经,颇受推崇。今年假期我终于拜读了此书,从中我知道了很多的道理,也学到了很多的知识!在此我就其中一条谈谈我的感受。

  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中谈到如何对待后进生的工作时说道:在我们的创造性的教育工作中,对后进生的工作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这样说恐怕没有哪一位教师是不肯赞同的。有那么一些学生,他们理解和记住教材所花的时间,比大多数的普通学生多2、3倍;主要不是因为他们笨,只是他们把时间多数用在想其他的事情身上。头一天学过的东西,第二天就忘;为了防止遗忘,需要在教过教材后3、4个星期(而一般是3、4个月)就进行巩固性的练习。对比自己的班级工作,一学期以来,我发现后进生的问题确实是让我感到十分头疼的事情,于是我迫切的想从书中得到帮助和启迪。

  首先的一个问题是,究竟后进生是怎么产生的?相信每一个教师一般都会觉得这部分学生永远是一个最为头疼的群体,数量不算多,为害却甚大,投入的精力不可谓少,但得到的结果却总不令人满意,甚至更多的时候往往是徒劳无功的。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一个孩子从迈入小学的第一天开始,他就一定是个后进生吗?我想,这个答案一般都是否定的。那我们想想造成他们现在这种状况到底是什么呢?

  我们知道,知识如果不能转化为能力,还不如不学。古人不是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吗?我们需要学生掌握的很多所谓的知识,除了应付考试,究竟有多少在生活中有用呢?为什么很多后进生过早地进入社会后,往往后面的发展比某些所谓学校里的高才生好得多?我一直在反思,后进生的学习兴趣究竟是如何一点一滴消失的,他们在学校中每天最感兴趣的到底是什么?特别是我们这样的技校学生。我们如何才能真正走近他们的内心,调动他们内心中的那些积极的因素,活跃他们身上积极的那些细胞。而不仅仅把发展的眼光局限在一些可怜的知识上面?我们应该更重视一些他们想要的东西上。

  所以,面对我们今天的教育,如果有识之士和更多的老师们能在更长远的角度考虑问题,考虑现在的学生们全部教育的连贯性和阶段教育目标的一致性,那么,所谓的后进生应该是另有发展能力的一个可塑群体吧。

  苏霍姆林斯基谈到在对后进生的教育工作中,他总是努力达到这一要求,并且也向所有的教师提出这个建议。用惊奇、赞叹可以治疗大脑两半球神经细胞的萎缩、惰性和虚弱,正像用体育锻炼可以治疗肌肉的萎缩一样。小学生伴随的智力、个性、思维、认知、知识结构、价值观等表现出幼稚、多变的特点。当他们面前出现某种使他惊奇和赞叹的东西时,他们的头脑里好像有某种强有力的刺激在发生作用,唤醒着大脑,迫使它加强工作。所以我们就要从他们的心里触发到他们真正的灵魂。

  苏霍姆林斯基谈到一个故事:说有一个叫费佳的学生。教过他5年从三年级到七年级。费佳遇到的最大障碍是算术应用题和乘法表。所以当时会断定,这孩子简直是来不及记住应用题的条件,在他的意识里,来不及形成关于作为条件的依据的那些事物和现象的表象:当他的思想刚刚要转向另一件事物的时候,却又忘记了前一件事物。在其他年级里也有和费佳有某种相似之处的孩子,虽然他们的总数不算多。我给这些孩子编了一本特别的习题集。习题集里约有200道应用题,主要是从民间搜集来的。其中的每一道题就是一个引人入胜的小故事。它们的绝大多数并不需要进行算术运算;解答这种习题首先要求动脑筋思考。

  到了五年级,费佳的学业成绩就赶上来了:他能和别的学生一样,解答同样的算术应用题。到六年级,这孩子突然对物理发生了兴趣。费佳成了少年设计家小组的积极成员之一。创造性劳动引起的兴趣越大,他读书就读得越多。他后来在学习上还遇到过困难,特别是历史和文学。但是,每一次困难都是靠阅读来克服的。七年级毕业后,费佳进了中等技术学校,后来成了一名高度熟练的专家机床调整技师。

  这个小故事虽然很短,看似也很平常,但是其中的知识却不是很轻易就会被看透的。我上初中、高中时都有过很多教师给学生补课,那种补课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在正课上没有掌握的教材。但我认为倡导教师在学科教学的过程中以学科教育为主体,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使各学科教师都能够自觉地在课堂上融入意志品质、思维方式、审美情趣、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教育。教学生他们阅读和思考。因为阅读好比是使思维受到一种感应,激发它的觉醒。

  书中给我们的建议是:请记住:学生们学习越困难,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似乎无法克服的障碍越多,他就应当更多地阅读。阅读能教给他思考,而思考会变成一种激发智力的刺激。书籍和由书籍激发起来的活的思想,是防止死记硬背(这是使人智慧迟钝的大敌)的最强有力的手段。学生思考得越多,他在周围世界中看到的不懂的东西越多,他对知识的感受性就越敏锐,而你,当教师的人,工作起来就越容易了。

  对于后进生的教育工作,可能我们有一个误区,就是只是从知识技能方面对学生提出要求,对规章制度方面一样的要求他们如何照着去做,而忽略了学生的情感培养,头疼治头,手疼治手,只是表面的康复。这样做只会让学生甚至是教师越来越疲惫,如果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我想学生在逐步发现自己的价值后,就不再会产生一些影响学习的消极情绪,老师的讲解和督促始终是外部因素,学生主动要求进步,要求提高,这样的形势下,对后进生的转化或许不会成为教师们的大难题了。

  使学生有意识地从平时的学习中积累那种成功、自信的感觉,使他们保持一种渴望、充实的心情接受高技能的挑战。打开孩子的思维空间,拓展孩子的思维视野,让孩子的思维活跃起来,这样,对于知识的渴求,对于新事物的好奇心,这是无论多少次老师面对面的补习也无法比拟的提高成绩的关键策略。这对于我们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启迪。

  我相信,只要我们从内心中唤醒那些所谓的、相对而言的后进生,那么他们将很可快成为人人夸奖的佼佼者!我会继续研读那些给教师的建议!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方法,能成为更多人心目中真正的教书育人者!

  读《给教师的100条建议》心得体会

  我算是个爱读书的人,我读的书很杂,但最爱读历史类的书,也爱读杂文,专业书籍从不敢丢,虽然也有很多是为了读而读,但是常常是一旦拿起,也难以释手,读书改变了我内心的宽度,改变了我对世界认识的深度,它让我变得自信成熟,苏霍姆林斯基的著述非常丰富,我没能够一一拜读,即使是他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我也只是初识皮毛。不过即使如此,该书对我的影响也是震撼的,原来,教师可以这样当的,书,是可以这样教的!

  此书给我的感触确实很多,这里,我仅就他的百条建议中的第一条请记住 ,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谈谈自己的粗浅体会,即使借此机会与大家分享,更是抛砖引玉。希望能从别人那里学到更多精彩的东西。

  以人为本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是百条建议中的第一条,苏霍姆林斯基将它作为100条建议中的第一条,我想是一定有他的深意的,苏霍姆林斯基把对人认同(也就是学生)的关注作为第一条,引导并要求我们应如何去善待每一位学生 。他觉得最为重要的不应该是分数,而是去关注每位学生学习的过程。

  在书中,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教师的时间从读书中来,就像书中那位成功的历史教师说的: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读到这里,我突然之间明白了,为什么有的特级教师能在课堂上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游刃有余,让那个人觉得听课是一种享受,而自己上课时尽管精心准备,教学环节的设计可谓精心,但在课堂上却往往感到语言贫乏,缺乏感染力。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啊,原来,这是因为用一辈子来备课和用课前的几个小时来备课的不用,得出的效果也不一样。

  这些建议给予了我很大帮助,让我在课堂实际操作中更熟练,我还发现了这本书中讲的最多的不是理论知识,而是真正传授给我们一种正能量,一种动力,而这些正是来源于苏霍姆林斯基给我们举出的真实案例,基本都能让我对号入座,从根本中找出病因。

  我们要用心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而不是读他人的《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读后感。我们可以读得很慢,在细细咀嚼中领悟些什么;也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某条建议与实践结合起来反复读,从实践中发现新的有价值的观点;也可以一边读这部书的同时多读读其他的书,从比较中获得更多与我有意的东西。像李镇西、闫学、郑杰他们不正是在此中阅读中有感而发,向其学习,而有所成就,有所著作的吗!当然别人的思想可以与我们产生共鸣,但却绝对代替不了我们的思想,否则何来百人读《红楼》,就有百个黛玉形象呢?

  愿我们每位教师都能记住:一个月,一本书,让阅读成为我们行走的方式;一辈子,一节课,让课堂成为展示你我生命价值的舞台!

  读《给教师的100条建议》心得体会

  要使自己的思想丰富,要使自己的生命更有价值,首先得学会读书。在伟大的教育家苏霍苏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中,几乎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每一种方法、每一项措施,都要通过到阅读来实现。你听: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扣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

  你再听: 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优秀教师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他们的知识的大海。他的深情的目光首先对准的是一个个人的心灵而不只是具体的教学环节或手段,他一生所关注的始终是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的发展。这就使他的教育境界远远超过了一般侧重于研究教育技术的教育家,而使教育真正进入了人的心灵的宇宙。而且,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100条建议》中表达他那些充满人情味的教育观点时,所用的语言也是既充满坚定信念又亲切温馨甚至不乏诗意的语言:每个儿童就是一个完整的世界。我们的工作对象是正在形成中的个性最细腻的精神生活领域,即智慧、情感、意志、信念、自我意识。这些领域也只能用同样的东西,即智慧、情感、意志、信念、自我意识去施加影响。思想应该像高大的橡树一样坚强,像出弦的箭一样有力,像烈火一样鲜明。真理的坚定性,真相的鲜明性和思想的不可动摇性,是从同一个名叫困难的源泉中涌出的泉水。亲爱的朋友,请记住,学生的自尊心是一种非常脆弱的东西。对待它要极为小心,要小心得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因为在要摘掉这朵花时,不可抖掉那闪耀着小太阳的透明露珠。

  正是苏霍姆林斯基,让我意识到了自己身边的教育弊端:不要让上课、评分成为人的精神生活的唯一的、吞没一切的活动领域。如果一个人只是在分数上表现自己,那么就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等于根本没有表现自己,而我们的教育者,在人的这种片面性表现的情况下,就根本算不得是教育者我们只看到一片花瓣,而没有看到整个花朵。正是苏霍姆林斯基,向我指出了教师本人素质的重要性:能力只能由能力来培养,志向只能由志向来培养,才干也只能由才干来培养。正是苏霍姆林斯基,交给了我一个重要的教育工具,这就是集体:教师的聪明才智在于,使孩子们把教师的意图当作自己的意图提出来并加以实行。一个真正的教育能手永远也不会使孩子感到自己是一个发号施令的人。正是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应该怎样对待学习困难的儿童: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如果教师善于把学生引进一种力所能及的、向他们预示着并且使他们得到成功的脑力劳动中去,就连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也能多么勤奋、专心致志地学习啊!

  一首诗中这样写到:让生命不停增值;在十年以后更显丰盈。教育是一个周期性很长的特殊职业,年轻教师要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即使补丁,也能锈成一朵花。先只管耕耘,不要问收获。教育因我们而精彩,我们因教育而幸福。我们既要为孩子的一生成长奠定基础,也要使自己的生命在教育教学中不断增值。

  读《给教师的100条建议》心得体会体会

  在课余时间拜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一书。书中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一条,带给我深深的触动。文中这样说:有些学生很长时间都没有对任何事情表现出特别的兴趣,如果学校里没有一种各科教师都来争取学生的思想和心灵的气氛,那么许多学生的兴趣就永远得不到开发,学校里这种对学习无动于衷没有为自己找到感兴趣的学生越多,那么,教师们就不可能有自己的学生,那很难把酷爱知识的火花从自己心里移植到学生心里。在学生对待知识的态度上,最令人苦恼和感到担忧的,就是这种无动于衷的精神状态

  。学生在某一门学科上学业落后,考不及格,这倒并不可怕,而可怕的是他冷淡的态度。每一位老师在工作中都会遇到这样的学生,都会感到都非常头痛。书中提到,对待这样的学生,教师要做到 因材施教。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对这样的孩子进行细致的了解。

  孩子们来自不同家庭,具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智力水平、不同的身体状况、不同的兴趣爱好、学习方式、思维特点等,就拿学习外语来说,有些学生采用听的方式更有效果,有些通过看能过目不忘,甚至能成为同学中的活字典。教师面对不同的孩子,首先要对他们的各个方面有比较全面的了解,这样在课堂上才能使每一个孩子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可仔细想来,在很多时候,我们大多是按照学习目标,对学生提出同一个学习要求、要求他们完成同样的作业,自然也会用同一个标准去衡量他们。

  一些基础差、智力水平又一般的学生,他们很难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久而久之,对学习也就失去了兴趣,不注意听讲、思想开小差的情况不断出现。很多时候我们抱怨这些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爱说话、爱做小动作、无精打采等,其实也应该反思一下自己,面对不同的学生应该设计多种活动,以适合他们不同的学习方式。通过不同的活动,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事可做,让每一个孩子的思维都活动起来,让每一个孩子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让学生热爱你的学科不是件容易的事,它要求教师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在自己的课堂使所有的孩子都能得到发展。让自己为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而努力吧!

  读《给教师的100条建议》心得体会

  进入教师行业8年。说来惭愧,早就知道有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100条建议》的这本书,但从未想过去认真拜读,恰逢张梅娟名师工作室这个读书活动的时机,能真正有幸拜读这本名著。

  教师是真正的灵魂工程师这句话真可以概括这本书。其中的 酸甜苦辣,想必也只有真正把教育当作事业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吧!书中很多的事例和体会,想必作为教师的的我们或多或少都有这些体会,读了这本书更是令我们倍感亲切和深受启发!

  虽然作为体育教师的我们也许不能完全体会到其中的奥义,但很多知识是相通的,加以应用加以改变,相信我们的教育生涯也能够在这一生中留下浓重的一笔。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具备诸多的素质和条件。这些条件如下。

  首先,必须要有一颗热爱学生的心。育人之道,爱心为先。爱是什么?爱是包容!我们面对的几十个长相不同,性格不同,家庭不同的孩子,这些孩子有成绩好的学生,有成绩不好的学生;有运动好的学生,有运动不好的学生;有懂事乖巧的学生,也有调皮捣蛋的学生,他们也许这一刻让你开怀大笑,下一刻就使你怒发冲冠,但他们都是孩子,有些事情只是他们的天性使然。老师,请把美好的笑容带给孩子,把对人与对世界的良好期盼带到孩子的前面,像孩子一样瞪着好奇的眼睛观察他们理解他们。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其次,平等地对待每个孩子,尊重人格,严慈相济。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人,都是具有独特个性的人。不要期待每个孩子成为你眼中的乖孩子,也许他们的闪光点只是你还没用发现。真正的教育应该是保持尊重和赏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体验人生的价值,并提升这种价值。让孩子感受到你是一颗大树,把绿荫播撒在每个人的心中。当然,对孩子也不能放任自由,宽严有度才是爱。

  第三,要有丰富的学识和幽默的态度,还要有强健的体魄。让学生感受到你强大,丰富的学识是必要的条件,人都是有趋向性的,也是有好奇心的,现代的学生不会仅仅满足有限的知识。态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有了兴趣,态度自然而然地就会朝着一个好方向发展。体育老师在严格的同时,不能没有幽默的态度。强健的体魄,是作为一名体育教师的基础,是教学技能得以展示的根本。如果教师能做到精通专业,又通晓八方,让对付学生自然也是信手拈来。

  读书!是人类精神的粮食,教师更要把读书当成生活的一部分,时时勤读之,方能在教育上收到更大的启发!感谢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100条建议》。

37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