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实用文档 > 心得体会 > 心得体会范文 > 北京大学援鄂抗疫医疗队战疫记观后感心得5篇

北京大学援鄂抗疫医疗队战疫记观后感心得5篇

若水1142 分享 时间:

推荐文章

北京大学援鄂抗疫医疗队战疫记观后感心得5篇

  眼下,我们正在亲历的这场史无前例的战“疫”,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有关北京大学援鄂抗疫医疗队战疫记观后感心得5篇,希望大家喜欢。

北京大学援鄂抗疫医疗队战疫记观后感心得5篇

  北京大学援鄂抗疫医疗队战疫记观后感心得【篇一】

  第二批援鄂医疗队抵达后,此前的国家医疗队分为三支医疗队,集中攻坚重症患者的救治。

  随着工作的开展,重症患者会越来越多,该如何提高效率、保证国家医疗队的水准?

  从抵达武汉的第一天,安友仲就在思考这一问题,专家组成员们讨论最多的就是如何提供给患者最佳的治疗手段与最优化的治疗方案,保证诊疗过程的精细化、标准化、程序化。

  北京大学三家附属医院充分沟通,专家组团队和医疗队员一起,结合指南细化诊疗细节,甚至就抗生素、激素、丙种球蛋白使用指征等常见问题进行讨论,制定统一原则,最终确定了《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入院病人初步处理流程和原则》。

  随着第三批、第四批“大部队”的到来,2月8日晚9点,三家附属医院独立接管的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新病区正式启用。

  新病区开放的第一天,一夜之间有条不紊地收治30多名重症患者,流程规范发挥的作用不可替代。“我们共同制定了疾病标准化处理流程,医疗队中不论是谁参与治疗护理,执行的都是‘国家队标准’。”安友仲说。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医生郭维说,重症病区收治的部分患者需要机械通气,开放气道可能会带来更危险的病毒暴露,这对防护的要求更高了。而且,随着重症患者的集中增加,对经鼻高流量氧疗仪、呼吸机、吸痰器等医疗设备的需求逐渐增大,病区的设备支持仍需加强。

  “医疗队也一直在跟各有关方面沟通设备和耗材保障的问题。”安友仲说,对于重症患者的救治,医疗设备和耗材的支持十分重要,医疗队已通过最大限度挖掘当地医院的库存设备来充实病房。

  医院病房难以满足传染病负压病房的要求,医疗队就在院方协助下,在病房里安装了几台强力排风扇。“把病房里的空气向外引,形成相对负压,希望能够对医务人员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郭维说。

  在重症病区,每一位患者的病情都很严重,每一位患者都渴望尽快得到救治。开医嘱、问病史、查体、抢救……医疗队员们恨不得自己长出三头六臂,不愿意耽误任何一点时间。在隔离病房里,穿着闷热的防护服,需要消耗更多的体力说话、工作,为了节省防护服,他们又都选择尽量减少吃喝。

  医疗队员被防护服包裹得严严实实,谁也不认得谁。为方便工作交流,大家在防护服上写下名字,同时也写下“加油”“棒棒哒”等鼓励的温暖字眼。名字给同事看,“加油”给患者看。

  紧张的工作过后是从未有过的剧烈头痛和虚脱般的精疲力竭,曾经在2017年参加“组团式”援藏在藏区工作一年的李冉笑称:“防护服下的缺氧感,比我在拉萨还严重,让我恍惚间回到援藏的日子。”

  但当交班时看到第一位入院的休克患者血氧饱和度升到90%,循环恢复、呼吸平稳的状态,他感到特别欣慰:“一切都值得!”

  没有护工也没有家属陪伴,在重症隔离病房中,患者的日常饮食、大小便以及护理都需要护士亲力亲为。除了负责危重病人的生命体征监测外,重症隔离病房的护士们还成了护工、清洁工、送餐员,给病人抽血、输液、打饭、发药,给卧床病人擦拭大便,每天无数次的近身操作,稍有不慎就有被感染的风险。

  身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平时一个人就能独立完成的护理操作,一下子变得很艰难,有时需要两个甚至更多战友一起协助完成。每一位队员都是衣服湿了干、干了湿,即使这样,团队里没有一位队员掉队。

  “如果此时我们不关爱他们,他们还能靠谁呢?”北大人民医院护士长赵礼婷的一句话,道出了每一位战友的心声。

  北京大学援鄂抗疫医疗队战疫记观后感心得【篇二】

  疫情当前,一大群医护工作者冲在第一线,这种勇敢和牺牲精神让人敬仰。看了习近平主席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90后党员的回信后,我的心里十分感慨。

  就像习近平主席之前所说: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大家“在为人民服务中茁壮成长、在艰苦奋斗中砥砺意志品质、在实践中增长工作本领,继续在救死扶伤的岗位上拼搏奋战”,这给抗疫一线青年医护人员莫大的动力和能量。

  作为青年人,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在抗击疫情的斗争中、在日常的学习科研中,继续发挥好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展现青年人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的蓬勃力量。“那群白衣战士,只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在和死神抢人。”在这次抗击疫情的斗争中,以“90后”为代表的青年一代挺身而出、担当奉献,充分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的精神风貌。我们为他们骄傲。

  北京大学援鄂抗疫医疗队战疫记观后感心得【篇三】

  这个庚子鼠年,注定是一个特别的年份。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遇上中国人最珍视的万家团圆的春节,这个年显得格外凝重。武汉“封城”,“最美逆行者”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山奔赴武汉,无数的医护人员,无数共产党员“请战出征”......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身后的亿万中国人筑起了防护的堡垒,让信仰的光芒熠熠生辉,温暖而有力量。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身患渐冻症的武汉金银谭医院院长张定宇,拖着病重的身体,牵挂着同为医护人员却已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妻子,却一刻不停息奋战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拼了性命与死神争分夺秒抢救病人。“中国儿科医师终身成就奖”的获得者,86岁高龄的董宗祈教授,封城之际开着电动轮椅到门诊部坐诊。他们都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叫“共产党员”,只有心中有信仰,肩上有担当的共产党员,才会在危急关头,扶危渡厄;在紧要关头,挺身而出,舍身忘死,救民于危难,解民于水火,绽放最绚烂的光芒,汇集成抗击疫情“必胜的信念”。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我是支部委员,先安排我!”“我参加过抗击非典,我有经验!”……在增援武汉之际,无数共产党员主动请缨,奔赴防控疫情斗争一线。“时间就是生命。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是干出来的,一定圆满完成建设任务!”在火神山医院项目建设工地上,无数党员不眠不息,与时间赛跑,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用实干与担当,践行着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与使命,凝聚起了抗击疫情坚不可摧的信心和勇气。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99年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了实现中国人民幸福这一庄严而伟大的历史使命,无论是“春和景明,波澜不惊”还是“阴风怒号,浊浪排空”,中国共产党人都始终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了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经受住了一场又一场严峻考验,克服了一重又一重困难,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的胜利。今天,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阻击战,我们也同样深信,压不倒,打不垮的中国共产党人一定会带领我们赢得最后的胜利!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北京大学援鄂抗疫医疗队战疫记观后感心得【篇四】

  疫情就是集结号,防控就是使命担当。当前,湖北省武汉市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疫情防控阻击战是广大党员干部面对急难险重任务的一次大考和初心使命的一次检验。近日,江汉区城 管局涌现出一批勇于冲锋在前的优秀党员干部,他们深入疫情一线,在做好医院卫生防疫、服务外省援汉医疗队、做好社区群众服务工作中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在共同战“疫”的征途中奋力前行。

  人民的呼声就是行动的命令,在疫情防控一线践行党员的使命担当。近日,江汉区辖区内的武汉红十字会医院因接诊病患量较大,每日产生的医用垃圾量激增,医院现有的保洁力量难以满足每日的垃圾清运需求。得知此消息后,江汉区城 管局环卫质量管理中心迅速召开了动员会,江汉路班班长、党员张秀芹带头签下《请战书》,组成了个15人的突击队,全力为医院做好保洁工作。在进行了相关防护知识培训后,在单位的统一安排部署下,他们集中住宿、轮流隔离休息,以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奋斗在抗击疫情工作的一线,为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做出一个城 管人应有的坚守和奉献。

  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党旗在疫情防控阵地高高飘扬。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江汉区城 管局迅速组织起优秀的年轻党员干部,成立到汉医疗团队抵离接待志愿者服务队。近几日来,深夜的天河机场迎来了来自全国各地“逆行”而来的白衣“战士”,多名年轻的城 管队员分批次带队往返于城区和机场之间,圆满完成了多家援汉医疗队的接机对接、医疗物资运输及住宿安排等工作。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初心使命不是泛泛而谈就能体现的,它浸润在明责、履责、尽责中,体现在敢不敢深入防控疫情最前线中,彰显在能不能取得防疫成效上。江汉城 管的青年党员坚守岗位、迎难而上,以“防控疫情、党员先行”的担当精神和扎实的工作作风,切实扛起疫情防控的应尽之责。

  坚守一线落实防控巡查,做好社区内服务群众的民生工作。自武汉市进一步实化、细化、强化疫情防控措施,坚决落实“内防扩散、外防输出”两大任务,采取了“分级就医筛查机制”后,城 管队员和广大社区工作者一道走上了抗击疫情的一线,他们走到群众身边发放防疫宣传册,根据社区微邻里群众上报信息,上门为群众测量体温,守护群众健康,也让群众恐慌的心理慢慢得到平复;利用城 管小电瓶车的便利,做些为群众及时送药送菜等便民服务,让群众切切实实感受到温暖,在服务居民生活、抗击疫情蔓延的路上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

  生命重于泰山,防控就是责任。在这个不平凡的鼠年春节,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斗中,共产党员始终冲锋在防控一线,充分发挥着先锋堡垒作用,让党旗在防控战场高高飘扬,汇聚起抗击病魔的强大力量。

  北京大学援鄂抗疫医疗队战疫记观后感心得【篇五】

  在疫情防控关键时刻,如何在基层做好疫情防控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必须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但是在农村一提到疫情老百姓就不够重视,不听劝,出门始终不愿意戴口罩,总觉得“非典”都经历过,还有什么可怕的?一提到返乡人员要进行医学观察,就陷入了恐慌。所以,做好群众的宣传与疏导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怎么办,别着急,办法总比困难多,人民群众的智慧是无穷尽的。

  土味标语时尚化,防疫知识入乡入村入脑入心。1月29日的人民日报微 信公 众 号发表了一篇文章《看看这几条标语横幅,你就明白为什么要依靠人民群众了》,作为基层干部,看了之后深有感触。“省小钱不戴口罩,花大钱卧床治病”“现在请吃的饭都是鸿门宴”,这些“话糙理不糙”的土味标语,显得十分接地气,老百姓听的明白。这样的宣传形式让他们明白了疫情的严重性,主动做到了少出门、不串门,宅在家中就是对国家重大的贡献。

  小喇叭发挥大作用,既保护自己又提高村民知晓率。防控疫情,我们在行动。你瞧,南川区的车载小喇叭发挥大作用啦。“各位村民朋友,在这非常时期,外地回来人员莫乱跑,传染肺炎不得了,人多莫去凑热闹,出门记得戴口罩”,流动车喇叭循环播放,在口罩有限的情况下,既保护了自己,又做到了全方位宣传。在基层一线,众多乡镇还组织村社干部、卫生院工作人员、基层民警利用人力手拉音箱循环往复地向群众宣传防控新型冠状病毒知识,提高了村民的知晓率。他们带头做好疫情防控,在关键时刻为村里的群众扛事”,时刻牢记自己的初心与使命,用接地气的方式打通疫情防控最后一公里。

  微 信群联系你我他,全力构建疫情防控安。在线上,一些不实舆论误导村民,老百姓的鉴别能力有限,于是各个村民小组建立了微 信群,对一些不实消息及时辟谣。同时,他们运用互联网安全高效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消除老百姓的恐慌,让村民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这样的硬核操作,实现了让信息流多跑路,让人员少跑腿,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交叉感染的风险。

  众志成城,齐心协力,依靠人民坚决打好打赢农村疫情防控阻击战!


相关热搜

273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