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纪念李夏事迹学生心得_最新李夏先进事迹精神感言400字

若水1142 分享 时间:

  天空未必留下痕迹,但鸟儿已经飞过。倒在抗击台风路上的李夏,33岁的生命固然短暂,但因为对初心的坚守和对使命的担当,生命的长度和厚重便无法衡量。李夏对党忠诚、对人民怀有深厚淳朴的感情,主动扎根基层,“把百姓的事当成自家的事”,自觉担当起职责使命,对纪检工作敢于较真,对各项事业都倾注心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有关2019纪念李夏事迹学生心得_最新李夏先进事迹精神感言400字,希望大家喜欢。

  2019纪念李夏事迹学生心得【篇一】

  李夏同志生前是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荆州乡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县监委派出荆州乡监察专员。他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初心使命,主动到皖南山区偏远乡镇工作,十余年来,始终奋战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正风肃纪第一线,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赢得民心,“有事情,找李夏”成为当地群众口头禅。他坚持原则、一身正气,在纪检监察工作岗位上,敢于较真碰硬,铁面执纪执法,突出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这个重点,主办参办问题线索77件,立案审查32件,给予党纪处分31人次,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基层延伸。他不惧艰险、不畏牺牲,遇到困难危险总是冲在前面,2019年8月10日,在抗击第9号超强台风“利奇马”时,临危受命、一线救援,在转移群众过程中突遇山体塌方,以身殉职,年仅33岁。

  近一段时间,李夏的先进事迹被中央媒体集中宣传报道后,在全社会引起热烈反响。干部群众普遍认为,李夏同志扎根基层、为民服务,坚持原则、敢于斗争,是忠诚干净担当的基层党员干部的标兵模范,是新时代青年纪检监察干部的优秀代表。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表示,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锻造“忠诚坚定、担当尽责、遵纪守法、清正廉洁”纪检监察队伍的要求,学习李夏先进事迹和崇高品格,严格监督执纪执法,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基层延伸,切实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政治责任。

  “时代楷模”发布仪式现场宣读了《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追授李夏同志“时代楷模”称号的决定》,播放了反映李夏先进事迹的短片。发布单位有关负责同志,李夏的亲属同事、当地群众及社会各界代表等参加发布仪式。

  2019纪念李夏事迹学生心得【篇二】

  今年8月中旬,第9号台风“利奇马”袭击了安徽宣城绩溪县,在抗击台风中,绩溪县荆州乡纪委书记李夏不幸遇难,生命永远定格在了33岁的夏天。

  8月10日凌晨,受台风“利奇马”影响,李夏所在的荆州乡,短短3小时降雨量接近100毫米。强降雨导致地势低洼的下胡家村受灾严重,山体随时有塌方的危险。情况紧急,李夏和另两个同事立刻赶去现场。

  李夏把查看的情况及时反馈给其他人,提醒大家注意安全,并决定立即返回村里商量对策。就在返回途中,他们遇到了正往家赶的村民胡日红母子,娘俩回家的路要经过塌方地段。李夏不放心,当即和同事们调头,护送娘俩到安全地带后才离开。

  然而此时,泥石流裹挟着塌方的石块从山上猛然冲了下来。

  而李夏也被大水冲走,消失在石门亭的河水中。

  在皖南山区,突发灾害常有。大学学习应急救援专业的李夏,每次都冲在前面。因为表现优秀,组织部门曾三次要选调他,但都被李夏拒绝,他想留在更需要他的基层。

  出生在夏天的李夏,生命最后一刻也留在了夏天,他把人生的“盛夏”奉献在了这里。

  2019纪念李夏事迹学生心得【篇三】

  面对“语言困境”,他听不懂就去学,并不断摸索学习方法;帮扶对象的农作物产量不高,他一次次请来技术员给大家作指导;面对群众来信来访反映的问题,他认真记录、多方取证……基层情况多变、问题复杂,无论是捍卫党纪国法的尊严还是守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李夏都勇挑重担、向险而行,找点子、想办法,彰显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本色。

  初心不因来路迢遥而改变,使命不因风雨坎坷而淡忘。作为一名基层纪检监察干部,李夏对这方山水这方人的感情是质朴而真诚的,仅仅因为“跟群众打交道最舒服、干事有劲”,这个“城里娃”毅然选择扎根偏远山区工作,一干就是8年。捧一颗真心服务基层,洒一腔热血为了群众,在李夏短暂的人生里,显示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肯学习、热爱工作,一切都会搞清楚、有办法的。”这是李夏生前常挂在嘴边的话。看李夏的事迹,感触最深的一点就是他在困难面前永不低头,迎难而上,千方百计想办法解决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脱贫攻坚时,他因户施策、精准制定扶贫方案;作为基层纪检监察干部,面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取证困难,他转变思路与当事人直接沟通……平凡中见不凡,细微中见精神。李夏积极主动作为,讲原则、有方法、有耐心,以自己的真心用心换来百姓的安心舒心。

  在克服困难中锤炼本领,在解决问题中超越自我。基层干部对百姓的需求最了解,遇到纷繁复杂的问题也最多,这是一种考验,也是一种锻炼。李夏发现村民种植的高山贡菊产量不高时,他就跟着请来的技术员一头扎进农田,半年过后,李夏也成了半个种植贡菊的专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李夏从刚开始“鸭鹅”不分、“五谷不分”,到后来学会了收芋头、把花生从地里完整刨出来。不仅如此,李夏很快成为工作上的行家里手,特别是在担任长安镇纪委副书记、监察室主任期间,主办或参办问题线索75条,立案审查26起,处分26人,到荆州乡任职仅半年多,就办结6起案件。靠着“纪检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的认真精神,他办理的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检验。

  出力气才能长力气,勤学习才能长知识。基层是最广阔的舞台,实践是最生动的课堂,群众是最高明的老师。基层干部要向李夏学习他始终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需要”的事情不抛弃、不放弃、想方设法攻坚克难的韧劲,同时也要倍加珍惜在基层“墩苗”历练的宝贵机会,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勇气和毅力,在一线工作中砥砺拼劲韧劲,在扎根基层中练就一身本领,在服务群众时铭记初心使命。

  2019纪念李夏事迹学生心得【篇四】

  出生在黄山市,后来到北京上大学,毕业后在铜陵市地震局工作,李夏一直都是个“城里娃”。但就是这个“城里娃”,在皖南基层大山里一扎就是8年。他用自己33岁的生命,书写了短暂但绚烂的无悔青春。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是我们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培养干部的肥沃土壤,但基层工作繁、条件差、压力大,也让不少人望而却步。面对人生三次重大选择,李夏都毫不犹豫选择了基层。往山里越扎越深,离群众越来越近,李夏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扎根基层才能更好增进群众感情。在基层,和老百姓的心贴得越近,工作开展起来就越顺畅。李夏每到一地,总会及时入户走访,面对面了解群众想什么、盼什么、缺什么。“不知道群众想的啥,怎么能服务好群众呢?”为了克服和群众直接交流的“语言障碍”,他用最笨的方法学习当地难懂的方言,虽然闹了不少笑话,但却成了群众眼中“说普通话的本地人”。基层干部就应该像李夏那样,身在基层,心也要扎在基层。“脚下有泥土,心中有群众”,才能赢得百姓的好口碑。

  沉在基层才能更好了解一线情况。基层是党的好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更需要能干肯干实干的干部。李夏到基层工作不是抱着“镀金”的目的,他总是有事没事就往老百姓家跑,了解第一手资料、掌握第一手信息。一次找不到群众,他就去两次、三次;群众不在家,他就去田里,卷起裤腿边说事边帮着干农活。在牺牲当天,他还忙着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工作。“小时候穿凉鞋都怕沙子硌脚,现在却能光着脚板走田头”的李夏,用自己的脚步践行着使命担当。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是基层工作的真实写照。基层条件艰苦,但也是提升能力、磨砺心性、施展抱负的大好舞台。青年干部文化水平较高,有干劲、有激情,更需要在基层摔打锤炼。在基层多“墩墩苗”,到服务群众的最前端、脱贫攻坚的第一线夯实为民服务本领,在艰苦环境中磨练意志品质,才能为行稳致远打下坚实基础。

  青年干部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伟大的时代为青年干部实现人生理想提供了机遇和舞台。青年干部要向李夏学习,在为民服务中增进群众感情,在一线工作中提升履职本领,不断汲取基层丰富的养分,扎根基层,服务群众。

  2019纪念李夏事迹学生心得【篇五】

  10月23日20时40分,距离央视《时代楷模发布厅》栏目播出还有20分钟,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荆州乡党委会议室里已亮起了灯光,乡党委、政府全体干部都守在电视机旁,等待见证他们的好战友、好兄弟李夏被追授“时代楷模”称号的庄严一刻。

  “老百姓有什么困难,他都放在心上,全心全意帮老百姓解决。”“现在路修通了,菊花销量好了,人也快活多了,这其中都有李夏的心血。”李夏扎根皖南山区偏远乡镇工作8年,用脚步丈量民情,用实干赢得民心,“有事情,找李夏”成为当地群众口头禅。

  “他是真的喜欢基层,喜欢跟老百姓打交道。”在采访中,不只一位受访者告诉记者,在他们眼中李夏就是一个“讲普通话的本地人”,是自己的亲人。记者采访中了解到的几个细节,也验证了群众的说法。

  “跟群众打交道最舒服,干事有劲。”这是李夏常说的一句话。群众家有困难需要帮助,他冲在前;山里发大水需要派人值守,他也冲在前。

  2018年6月29日凌晨,长安镇大源村发生特大洪水,李夏冒雨前往转移群众。由于村口道路被洪水包围,李夏和同行的镇干部们只能绕道危险的山路。原本10分钟的路程,李夏冒着生命危险走了40分钟。不断滚落的山石,让走惯了山路的其他干部也觉得后怕。

  入村后,大家抓紧排除险情、核灾救灾,一直忙到中午。脱下沾满泥、灌满水的雨靴,李夏才发现自己的脚都泡肿了。同行的长安镇副镇长汪夏寅抓拍下了这个瞬间,把照片拿给李夏看。李夏却说不要让家里人知道了,免得担心。

  李夏牺牲后,母亲才看到了这张照片。“他从小穿个塑料凉鞋都怕沙子硌脚,没想到现在能光着脚下村。我为儿子感到骄傲!”她摩挲着照片,安慰哭泣的儿媳。

  在发布仪式现场,大屏幕播出的短片公开了多张李夏生前的工作生活照片。其中一张是李夏和同事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帮大婶提着一篮子南瓜。脸上洋溢的灿烂笑容,成为李夏与群众心连心的生动写照。

  电视机前,这张照片的拍摄者、曾任绩溪县长安镇纪委书记的章毓青已经泣不成声,“一闭眼,总感觉李夏还在大家身边,还那么开心地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章毓青回忆,这个城里来的小伙子刚来时,还有人怀疑他是来“镀金”的,没想到他一来就改变了大家的印象。“别人都是等待分配任务,跟着领导下乡,李夏是有事没事就往群众家跑。”

  为了克服“语言困境”,李夏用最笨的方法学习当地难懂的方言,虽然闹了不少笑话,却很快掌握了打开群众心扉的钥匙。为了帮助群众生产生活,这个从前稻麦不分的小伙子,经常挽起裤腿就下了地,最后也成了半个种花生、养菊花的专家。“脚下有泥土,心中有群众”,李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百姓的好口碑。

  李夏牺牲后,家人来收拾遗物,除了很少的几件换洗衣服外,一件迷彩服格外引人注目。这也是李夏最常穿的衣服之一。

  “迷彩服耐脏耐磨,穿着方便,在乡镇工作很需要。”荆州乡党委副书记汪龙山回忆,有些年轻干部觉得迷彩服不怎么好看,不太喜欢穿,李夏却毫不在意,经常穿在身上走访群众。“老百姓看到这件衣服,就觉得亲切。”

  李夏生前为数不多的照片中,很多都是身着同样的迷彩服:刚到乡镇时,和同事一起去参加植树,他穿着迷彩服;参加地质灾害演练,他穿着迷彩服扛着红旗跑在队伍中……

  除了迷彩服外,遗物中还有一大一小两个包裹。平时住在乡镇,周末才有机会回家的李夏,每次回去都提着这两个包裹。

  “每次回家,他总是带两个包,一个背包里装衣服和生活用品,一个公文包里装着工作资料。”李夏妻子宛云萍说,李夏经常利用周末在家的时间加班,如果接到紧急电话,常常拎起包就出发了。

  李夏是个很顾家的人,到乡镇工作8年,每天晚上和妻女视频,都是他雷打不动的习惯。每到周五,女儿习惯把爸爸的拖鞋放在门口,却常常等不到爸爸回家,气得她嘟起小嘴学着奶奶直呼其名,“臭李夏”。

  吃住在镇上,给了李夏拉近与群众距离的机会。无论白天黑夜、分内分外,李夏总是随叫随到、随到随办。“他问我身体好不好,家里还有什么困难,抱起我家小孙女叮嘱她要听奶奶的话。”长安镇高杨村贫困户许冬仙仍然不愿相信李夏牺牲的事实。至今,她家中还贴着带有李夏泛黄照片的帮扶联系卡。

  李夏不是没有机会走出大山。多年来,绩溪县应急办等多个县直部门都想选调他回县城上班,他却都谢绝了。他总是那句话:“我喜欢跟老百姓打交道,能为老百姓做点实实在在的事,看着他们日子一天天好过起来,内心充满成就感。”

  高杨村村民葛洪亮住在村口的位置,她家房前曾是种着蔬菜、花生等各种作物的农田和一条弯弯曲曲的田埂路,再往前就是时常淹没在云雾中的茫茫徽岭。

  李夏常来她家,帮她下地干活,还建议她多种些菊花,说这样效益好。葛洪亮有顾虑,李夏开导她,技术不用愁,他会从家乡黄山市请来技术专家,销路也不用愁,家门口的田埂路马上就可以翻新了。

  “他总是说我们这里山好水好环境好,一来就有家的感觉。”在葛洪亮的记忆中,李夏从来都把他们当作自家人。

  如今,葛洪亮家门口的田埂路已经翻修成了宽阔便利的砂石路,路旁开满的菊花则诉说着对李夏最深沉的思念。


相关文章:

1.2019最新时代楷模李夏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精选5篇

2.2019最新时代楷模李夏事迹心得感悟3篇

3.学习“时代楷模”李夏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5篇范文

4.2019优秀共产党员李夏先进事迹心得体会4篇

5.2019时代楷模李夏学习心得范文

2019纪念李夏事迹学生心得_最新李夏先进事迹精神感言400字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23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