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实用文档 > 心得体会 > 心得体会范文 > 精选2019年分享的名著《猫城记》读书心得体会五篇

精选2019年分享的名著《猫城记》读书心得体会五篇

若水1167 分享 时间:

  老舍的政治感悟水平不如他的文学水平,而这次的幽默缺乏,又让我不免遗憾。再读一次,却又让我悟出些许东西来。下面是小编收集推荐的《猫城记》读书心得体会,欢迎阅读参考。

  精选 《猫城记》读书心得体会 (一)

  我感到名词的匮乏,所谓真理和道义正迷乱我的心智。形容词离我而去,不敢堂而皇之的使用所谓的抒情。这与我一向追求的理智颇有冲突之处。

  坚守的被动摇,吸收的不能补足,便感到无边的空虚。我不敢安慰自己说小桶的水倒入大桶,达了一个新的境界,这种空虚自然会有,而且是暂时的。这些关于透支未来的计划,我愈发感觉他的可怕和难以承受。

  读过《猫城记》,总算明白了老舍何许人也,所谓的幽默之风格到底是什么。但是要让我正儿八经的写读后感,我现在断不能也不肯写出,因为疑惑太多,若我不能找出思考的切入点,是没有言语的资格的,只能做“沉默的大多数”了。但是这一切的事情又都过于繁杂,无用的道理只能培养无用的人,这是我所不愿的,而所谓的直面生活,却只能得到更多的迷惑。我已不敢把生活做简单的归类,说这是生机所迫,那是遭遇可怜。总觉得一切的不人道,历史总该负那么点责任。

  我觉得,幽默有趣的确应该追求,而上面所书正与此相反,原因有二,其一,人发牢骚打瞌睡并不能使旁人愉快而只能舒畅自己,所以我方才只对自己保存了那可怜的幽默。其二,人不知道自己所言为甚的时候,不敢随便幽默,不然做出些挨棍子摇尾巴的朋友样,虽然高尚,却不该是人之所为。

  语言的学习就是机械的重复,那重复的东西就该是某种类似语言的东西,而人的思考多数情况下并不能影响语言,所以,在重复机械的思考中,或许,我学会了某种空中楼阁般的语言。

  参考 《猫城记》读书心得体会 (二)

  读了才发现,这并不是什么温情的童话,而是一个十分悲伤的故事:“我”因飞船故障,遗落到了火星上,刚好落在了一群猫人的地盘上。在那里,“我”遇到了大地主--大蝎,成为了守护他的迷叶林的“外国人”。通过大蝎,“我”知道了迷叶为何物,以及猫国种.种“丧失人格”的习惯和思想。最后,“我”目睹了猫国被一群矮人灭国。

  在作家的描述里,我总能感受到强烈的痛心疾首的恨铁不成钢之意。大蝎的儿子小蝎是为数不多在混乱中仍保持判断力的人,但他太悲观了,因为他看得透,他太了解猫人了。不像初来乍到的“我”,在最后仍对猫人抱有希望。“我”认为猫人丧失了作为“人”的尊严,所谓“人格”。如若猫人能找回“人格”,那猫国便能重新振作起来。而沦落至火星上各国都奚落猫国的境地,乃是猫国人民咎由自取。是猫人自己先放低了自身,不把自己当人,沦为了一群为迷叶不知所谓的小丑,挥霍掉了光辉悠久的历史,也挥霍尽了年轻一代的未来。

  而小蝎的朋友大鹰的出场,仅有一章,却将整个故事推向了最高潮。彼时,外国的矮人已举兵侵犯猫国。大鹰赶到小蝎家中,但小蝎外出不在,便与“我”开始攀谈。大鹰是从不食用迷叶之人,也提倡禁止迷叶,却因此遭到了所有猫人的排斥和挤兑,被迫隐居于山林中。他道出了猫人最致命的弱点,即丧失了作为人的尊严。唯一清醒的人,也许就是最痛苦的人。因为无知的人,对于面临的结局以及自身的可悲之处,都是茫然无知的。

  当大鹰与小蝎见面时,他们抱头痛哭,为着渺茫的猫国前景。哭后才分开商量对策,最后商议的唯一办法便是将大鹰杀死,将其头颅悬挂于猫城城门之上,用于威迫小蝎父亲的军队听令小蝎,上阵迎敌。而这一切都是大鹰提出的。与挚友议定后的大鹰,慷慨就死,连自己的儿子都无从考虑。然而,这只是在用生命做一场豪赌:他用自身的性命,渴求换来猫人的觉醒,渴求换来他们的奋起抵抗,换来猫国的兴起。

  可当他的头颅被悬挂在城门之上时,只引来了一群人看热闹,一群乌鸦来啄食。无数的猫人军队临阵脱逃,而不允许军队撤退的小蝎,则成了众矢之的。“我”带着小蝎和他的情人迷逃亡,这时的小蝎实际上已经跟大鹰一样,成了一个腐烂的头颅,任由悲伤啄食。在“我”昏睡之际,小蝎和迷用“我”的手枪自绝,结束了逃亡。

  我突然觉得好悲伤,我与小说中的“我”一起哭了起来,如同“我”失去挚友那般悲伤。而大鹰赴死时,更是让我狠狠地落了好一会眼泪。这就是文字的魅力,作家的魅力。老舍先生很温暖,文笔也很温暖,始终有一种人文关怀。哪怕失去人格的猫人多么的愚昧和野蛮,他的描述里更多的是透露着怜悯。他通过“我”的观察和阐述,总想着能否将猫国振兴起来。“或许一切还有救”,“我”心里一直这般认为的。可大鹰和小蝎这样的猫人毕竟太少了,猫国终于还是消失了。而大鹰和小蝎,在老舍先生的描述的,却变得格外的生动,我都为着这两个人落了泪,也着实为他们悲伤着。尤其是大鹰,明明关于他的篇幅很少,却最为打动人。所谓“大师”应该就是如此。不费笔墨,却将那人的可敬可怜之处表达的淋漓尽致。

  而读过此书过后,我突然明白,也许真正舍身取义者,大多不在意其他人是否对他有所误解,不在意评判,不在意名声。只在乎能否改变一些根深蒂固的陋习,唤醒那些未完全泯没的人性。哪怕是以生命为代价,哪怕最终事与愿违。这一点无畏,真让我佩服。

  我也总会在比较大鹰和小蝎,也许大鹰还是幸福一点的,他怀抱着希望死去,多少相信着自己的死能带来转变,勇敢地成为了那个被乌鸦啄食的英雄。而小蝎,则成为了一个看着猫国走向灭亡的,被巨大悲哀啄食的英雄。可英雄这一称呼,不过是旁观者的慨叹,悲剧里的英雄者,永远被伤得最深,啄食得体无完肤。

  经典的 《猫城记》读书心得体会 (三)

  1、作者地位

  在豆瓣老舍小组里,经常有人埋怨道跟许多大家相比,老舍全集迟迟未完整发行过的现状。作为文字地方性极强的少数民族作家,我觉得他应该跟如今的香港歌手,talkshow高手林海峰相仿,也许不能得到全国读者的喜欢,但应该在相应语言区域,会得到不少群众的认同啊。可是奥运会闭幕的当天,也竟是老舍先生的忌日,同时网络各处,也没见有多少相关的报道。其实光是看《骆驼祥子》的市民底层奋斗,《四世同堂》的沦陷抗争,都不足以让作者被如此冷待。或者说作者的死是一种忌讳,但巴金也是受过牛棚生涯,改革开放后依旧风光。终于我在这本《猫城记》里找回了答案:“大家夫斯基”“马祖大仙”“哄”……看来只要这些名词还在,老舍全集就很难出得全了。

  2、历史意义

  这是一本1932年的作品,那时候“大家夫斯基”“马祖大仙”正在江西反围剿中,努力生存。老舍以讽刺的笔墨对待这些远离北方的陌生苏俄事物,也算合理,就像祖辈们如今依旧会唱“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一样。传说中诺奖因为书中的这些而给予作者嘉奖,也算符合该奖的特色。讽刺的事物还有很多,如代表鸦片的“迷叶”,代表金钱的“国魂”,只会“抗议”的外交传统。书中还有一处猫人被埋,被誉为神来预言之笔,五年后的大屠杀正好与书中的矮猫埋人对应。这何尝不是跟鲁迅一样的国民性批判呢?至于短浅的教育文化制度,到今天也如此:炒股书,公务员考试书已经占据了书城的最显眼位置了,还有各种快餐文化也充斥货架,各种教育制度越来越不知所以……从吕思勉的分析来看,这都是宋朝以来的民风积累,历史只会在循环中深陷,那么上面的预言更像是循环过程中的历史报道吧。

  《猫城记》无意中说中了朝代的敏感之处,因而至今不得彰显,但正是如此地鞭挞入里,因此才可能被时代列为不朽之作。中学时候看老舍,更多地是喜欢他的幽默文笔,如今看来,作者体现出来的区域性和时代性,更值得人们注意留神。由此看来善写湘西文化的沈从文,善写北京文化的老舍,自是比五四时期的许多革命作家更是隽永一些咯。

  《猫城记》读书心得体会 模板(四)

  提起老舍,大多数人想到的还是《骆驼祥子》和《茶馆》。上两部作品我未曾拜读,但这并不影响我对老舍的印象。

  晚上,老舍等人又被带到市文联大院内,有个女作家落井下石地向女红卫兵揭发说:「老舍在国外拿美金。」老舍说:「那是解放前,我靠稿费过日子。」女红卫兵们听了大怒,说:「在国外拿美金,不是里通外国,也是历史反革命。」她们不由分说,拿起一块写有「反革命」的大牌子,用牌子上吊着的细铁丝往老人的头上套。牌子太大,铁丝勒在耳朵上。老舍使劲挣扎,用双手往上托,连手带牌子碰着了面前女红卫兵的脸。「老舍打红卫兵,他是反革命!」随着这个女孩的一声尖叫,一群女红卫兵围了上来,皮带如雨点般抽打这位 67 岁的老人。老舍被打得缩成一团,蹲在地上。第二天,8 月 24 日深夜,老舍跳太平湖自尽了。

  老实说,如果让我在读这本书前快速回忆老舍是谁,这大概就是我唯一的印象。在中学(还是小学)时代,似乎有过一篇课文节选自《骆驼祥子》,但是那份记忆已被抹去,如《头脑特工队》里的那样,消失在那片荒野中而我甚至未曾发觉。他不像 BingBong 那样在消失的最后关头燃烧自己发出耀眼的光芒,而是默默无闻的躺在那里等着被清除,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老舍」这个名字在我脑海里已经与「」紧紧挂钩,而他的作品却被忽略了。

  这不公平,与老舍的交集不过是一年时间,那他生命中其余的 66 年就活该被忽略吗?

  还是我从来就不曾关心过呢?

  二、

  我是在《文化土豆》播客上听到益康糯米推荐这本书的,而推荐势必要有所剧透。不过最吸引我的不是故事情节,而是这篇小说的篇幅。这是一本不到两百页的中短篇小说,所以我只花了睡觉前的两个多小时就一口气读完了。我还记得上次一口气读完一本书还是东野圭吾的《解忧杂货店》,那时我躺在家里的床上,和现在很类似的是脚的旧伤复发没法出门,碰巧没有想看电影或电视剧的欲望,那何不把书看了呢。

  但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要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专注于一本书远比我想象的难,即便这是一本很有趣的小说。在读书的时候要不断告诫自己慢下来、静下心来,还记得自己读《斗破苍穹》的时候一天几十章的时候吗?但偶尔还是会开下小差,不知不觉地拿起手机对着无趣的时间线机械般地划动手指,等到回过神后又是一番自责。

  仔细想想这还是挺悲哀的一件事,在我更年幼的时候能在楼下书店捧着书轻松的看一下午不感觉累,而如今已到壮年,我对书的注意力却弱到需要强迫自己才可以读上两个小时。我不知道这是不是该完全怪罪到社交网络的碎片化阅读日渐撕裂我对连贯文字的注意力,还是本身年龄渐长的代价就是如此呢?

  无意外的,那书店已经倒闭了,而我也早已忘记那是什么时候的事了。

  三、

  如果我是亚马逊推荐算法的调教师,在训练推荐机制时碰巧选到这本书为样本,那我会毫不犹豫的将其与《动物庄园》绑在一起,所以读了奥威尔的书的人会更加欣赏老舍的这本比《动物庄园》还早出版的书。

  但这并不意味着《猫城记》的目标读者有奥威尔的那么广,村上春树早在《1Q84》中就有提到过这本书,但村上觉得这里面的隐喻太过魔幻了,不相信这是在现实世界中发生过的事。这也充分说明了即便中日间的文化差异相对于东西方的差异不是一个数量级,但仍然不会被理解。当然也可以说村上那一代日本人受到欧美文化的影响很大,但他依然是在日本长大,接收到的东亚文化还是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他。

  但我们对别的文化的了解又何尝不是如村上那般无知,每片土地孕育出来的文化都经历过外人无法理解的血泪史,而反过来这些血泪史又成了各文化的人间维系同胞感情的纽带。提到二战,我们想到的是台儿庄、南京大屠杀、731…… 日本人想到的是冲绳、广岛、长崎…… 欧洲人想到的是敦刻尔克、诺曼底、斯大林格勒…… 文化间差异的沟壑如东非大裂谷那般宽阔深邃,我们又有试过理解别国人吗?甚至,我们有试着理解过我们身边的人吗?还是只是逃避、嘲笑,捂住耳朵保持无知呢?

  很可悲的是,老舍通过书中的小蝎说出了自己对那个时代的悲观,有些直到现在也没有过时,即使改革开放取得的成效在我看来是上千年来最大的改革。随意摘抄两端都是社会的缩影:

  「教育?噢,教育,教育,教育!」小蝎似乎有点发疯:「猫国除了学校里『没』教育,其余处处『都是』教育!祖父的骂人,教育;父亲的卖迷叶,教育;公使太太的监管八个活的死母猫,教育;大街上的臭沟,教育;兵丁在人头上打鼓,教育;粉越擦越厚,女子教育;处处是教育,我一听见教育就多吃十片迷叶,不然,便没法不呕吐!」

  优秀的《猫城记》读书心得体会 (五)

  说起《猫城记》100个中国人里面可能有99个没有听过这本小说的,要提起老舍先生,我想恐怕100个中国人里面可能只有一个没有听过他老人家的名字吧!而在国外,老舍的《猫城记》是和《骆驼祥.》并驾齐驱的。并且,老舍先生也是因为《猫城记》几乎拿了诺贝尔文学奖。(我说几乎,是因为他已经拿了第一,但是因为他自杀了。)

  我认为诺贝尔文学奖是一个很不国际化的奖,我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评奖的大师们都是不懂中文的,而中文的小说被翻译到外国而又翻译的很好的少之又少,《猫城记》却是一个例外。《猫城记》被广泛的翻译成各国文字(其中就有瑞典文版),并且在各国都很受欢迎,被认为是讽刺小说中的精品。前苏联的一本颇有影响的杂志《新世纪》发行了老舍的《猫城记》,连载后又出版了单行本,发行了70万册。

  《猫城记》是以一个科幻小说的形式出现,讲我一个中国人坐航天飞机到了火星。于是,我认识了这个星球上最糟糕的一个国家的人猫城人。这个国家的人贪婪、懒惰、古老、腐败、混乱、愚蠢……反正全世界上最恶毒的词语用在这个国家上都不为过。他们不劳动,不讲卫生,怕水不洗澡,最惧怕的就是外国人,他们不吃饭只吃一种叫做“迷叶”。

  这个国家上的人以各种手段想方设法的得到“迷叶”和“国魂”(猫城的钱),为此不惜随意杀人。这个国家的人曾经产生过各种政党哄,但是都以皇帝给“哄”们“迷叶”而不了了之。这个国家的人喜欢看热闹,而且不遵守规矩,有点钱的人就是娶老婆和妾,然后就是“哪什么”。连年轻人也是非常的麻木,学者更是一塌糊涂,古董全部变卖给外国人来换取外国人的东西和“迷叶”。只要与外国人打起仗来就作鸟兽散。

  听到我上面的描述,您想想像不像那个时候的中国?而且,从某种意义上上来说这本小说揭露了中国人许多最根本的劣根性。《猫城记》寓言化地描写了人际关系的复杂,嘲讽了人的劣根性,具有超越国界的世界性。

  当然,老舍先生写这本书的时候对马列主义和红军是有误解的,他把红军的长征描写成是逃跑和向外国人投降,这是不对的。这也是直接导致老舍先生自杀的原因,因为江青看了这本书很不满意。江青看了这本书后,大怒:这简直是在污蔑中国,批判!

  于是,懦弱的老舍先生投河自杀了。这时,老舍先生并不知道诺贝尔文学奖拍板定了他,他选择了与世诀别的道路。诺贝尔文学奖从不给死去的人,无论他多么好的著作,多么名声显著。于是老舍先生当之无愧的第一名被取消,这样,诺贝尔文学奖被授予了第二名,1968年得主是日本的川端康成。

  由于种.种原因,《猫城记》后来没有出过单行本,收在《老舍文集》中。

相关文章:

1.名著读书笔记

12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