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2019年分享的易经心得体会五篇

若水1167 分享 时间:

  《易经》是中华文化的大道之源,孕育了中华文化的三大理念,即大道至简、大道相通和阴阳相生。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精选收集的易经心得体会,欢迎阅读。

  易经心得体会(一)

  上火下泽,睽,君子以同而异。”

  睽卦的下卦为兑、为泽、为愉悦、为羊;上卦为离、为火、为光明、为野鸟。

  这是一个卦象:君王之子狩猎而夜宿野外,面对篝火,大家喝酒、品野味。国君之子陷入了沉思:我们快乐如此,天下百姓也一样的快乐吗?

  《序卦传》:“家道穷必乖,故受之以睽。睽者,乖也。”

  《杂卦传》曰:“睽,外也。”

  《系辞下传》 “弦木为弧,剡[yn]木为矢,弧矢之利,以威天下,盖取诸睽。”有了分别,就有了刀箭,有了伤害。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在这芸芸众生的世界,物质的总量是有限的,我拥有了,他就少了;我快乐了,别人就不开心了!如何大家共存共荣呢?

  你看,那阴阳鱼的图案——那两条鱼应该是同色的吧!只是一条游入了阴影,另一条游在阳光普照的世界。有时候,那阴暗的会游到光明里;有时候,那光明的也会游进阴影中。

  我们在欢乐中不要失去觉醒的心,那是白鱼的眼睛;我们在痛苦时不要失去光明的向往,那是黑鱼的白眼睛。

  子曰: “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就是他是恶人,只要他改过了,也可以成为好人——《屠夫记》中的周处就是这样的人。

  呀!这世界有阴阳是多么好——有光明、有阴影才成为生动的世界。

  这世界有欢乐、有痛苦是多么好——使我们感知岁月的流动变迁,让我们知所珍惜。

  这人间有欢乐、有痛苦是多么好——痛苦使我们敏感和细腻,欢乐使我们广大和温柔。

  易经心得体会(二)

  《易经》是儒家经典,为群经之首。最初来自古人的占筮记录,通过对古代事件的记录反思,包含了许多中国人特有的哲学思想和生活经验,成为中国文化的基础,是儒、道、墨、法?、兵、名、阴阳等诸子百家思想的重要来源。

  1、《易经》的结构

  《易经》是由一套象征符号系统六十四卦组成。用阳爻(一)和阴爻(--)来分别象征天、地,男、女,阳、阴,刚、柔,动、静,升、降等,象征着相互对立的一切事物和现象。

  据说伏羲把阳爻、阴爻排列起来,每三爻组成一卦,得出了八种排列方式: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分别象征自然界的八种基本事物:天、地、雷、风、水、火、山、泽。?

  八卦是《易经》假象喻意表现形式的基础。

  据说是周文王把八卦两两重叠,演变成了六十四卦。六十四卦分别象征六十四种事物和现象的特定情态,而卦中六爻的相互关系,又表达事物运行规律。

  六十四卦始于乾、坤,终于既济、未济,相邻两卦则多以卦象互为倒置为次序。其中有卦体倒置而卦形不变者计八个,则以六爻之阴阳互换为次序。总之,从六十四卦相承相受的排序?中反映事物产生、发展的转化程序,这就形成了以阴阳爻为核心、以八卦为基础的符号象征体系。这时,产生了解说六十四卦卦爻辞。解说某一卦含义的话是卦辞。每一卦包含六爻,?六十四卦共有三百八十四爻,解说每一爻含义的是爻辞。

  由于六十四卦的卦爻辞太难懂,孔子又加以必要的注释,这就是《易经》的传文,易传共有《文言》、《彖传》上下、《象传》上下、《系辞传》上下、《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七种,计十篇,称为十翼。

  易经心得体会(三)

  乾卦:三阳并升,犹如天体为阳气积聚而成,所以用来象征天;又由于阳性刚健,而天体也是健于运行的,所以乾的性质为健。

  坤卦:三阴同降,犹如地体凝集阴气而成,所以象征地;又由于阴性柔顺,而地体也是宁静和顺地承接天体的,所以坤的性质为顺。

  震卦:为一阳上升之时,受到二阴下降之阻,两相激荡,如雷震动,所以象征雷;又由于一阳受二阴抑制必动,而雷也能震动万物,所以震的性质为动。

  巽卦:为二阳上升,一阴从中降下,中空而气体流通,所以象征风;而风吹是无孔不入的,所以巽的性质为潜入。另一说,巽的卦形是二阳动于上,如同树身,一阴静于

  下,如同树根,所以此卦又象征木(树);又由于树扎根于地,其根深入,所以巽的性质为潜入。

  坎卦:形为一阳包含在二阴之中,犹如水表阴而里阳(水为阴质,但内含阳性元素),所以象征水;又由于此卦一阳陷入二阴之中,而水所存也总是低陷之地,所以坎的性质为陷,为?险。

  离卦:形为二阳显于外,一阴含于内,犹如火表阳而里阴,所以象征火;又由于此卦二阳附着于一阴之上,而火的燃烧也必须附着于燃料,所以离的性质为附着。

  易经心得体会(四)

  易经》的表现方法是“假象喻意”的,其哲理是通过象征形式表达的。六十四卦皆由八卦重叠而成,八卦是最基本的象征符号。

  朱熹《周易本义》中有《八卦取象歌》:

  乾三连,坤六断,震仰盂,艮覆碗,离中虚,坎中满,兑上缺,巽下断。

  乾、坤分别由三阳爻、三阴爻组成。

  坎的卦形如同古文字水字,水存于坑坎之中。离的卦形则与之相反,可与坎联系起来记忆。

  兑字上面是两点,兑的卦形上面也是两点。巽字下面是两点,巽的卦形下面恰好也是两点。

  震的卦形取震字中间的四点和一横而成,艮的卦形则与此相反。

  易经心得体会(五)

  六爻的初、二、三、四、五、上,区分出六级高低不同的等次,象征事物发展过程中所处的上下、贵贱、先后的地位、条件、阶段等,这六个等次构成六个不同的爻位。

  从六个爻位所处的地位之性质而言,用古代人的社会地位为喻,初为庶民,二为士人,三为大夫,四为公侯,五为天子,上为太上皇。

  从六个爻位代表的事物的发展阶段而言,初位为发端萌芽阶段,应潜藏勿用;二位为崭露头角阶段,应适当进取;三位为功业小成阶段,应谨慎防凶;四位为新人高层阶段,应警惧审?时;五位为圆满成功阶段,应注意处盛戒盈;上位为发展终极阶段,应注意穷极必反。

  此外,六爻中有为主之爻,称为卦主。卦主多取第五爻(上卦之中位)。

  爻位又有当位、不当位之分。凡阳爻处于阳位(初、三、五为奇数,为阳位),阴爻处于阴位(二、四、上为偶数,为阴位),均称为当位,象征事物的发展变化符合规律(遵循正道?)。

  反之,凡阳爻处于阴位,阴爻处于阳位,均称为不当位,象征事物的发展变化违反规律(背逆正道)。

  当位、不当位又称为得正、失正。

  一般说来,当位为吉,不当位为凶,但也是绝对的,还要看其多种因素,作综合考察。

  同时,当位与不当位也会有发展变化,所以当位者应守正防凶,不当位者应趋正求吉。

  另外,初、上两爻不存在当位、不当位的问题,因为初爻位卑势危,阴阳处之皆当深藏勿进;而上爻位极势危,刚柔居之都应谨防衰危。

  由于第二爻处于下卦的中位,第五爻处于上卦之中位,这两个位置优越,称为居中,象征守持中道,行为不偏。

  阳爻居中位,则有刚中之德;阴爻居中位,则有柔中之德。如果刚好阴爻处于第二位(六二),阳爻处于第五位(九五),那就是既中且正,称为中正,是最好的象征。

  《易经》崇尚居中、中正,符合中庸之道、中和之美。

  在六爻之间,由于各爻的位次、性质、远近距离等因素,常常表现出承、乘、比、应的关系,反映事物在复杂环境中发展变化的有利或不利的外在条件。

相关文章:

1.读周易心得体会

2.学习《易经》能让我们懂得哪些人生哲理,《易经》会给我们什么启发

3.个人易经读书心得:《易经》三原则:变易,简易,不易

4.《黄帝内经》读书心得体会

5.读中国智慧心得体会3篇

6.传统文化学习心得

7.茶道课心得体会的1000字范文

8.学习《道德经》之观心修行感悟心得体会

推荐2019年分享的易经心得体会五篇

《易经》是中华文化的大道之源,孕育了中华文化的三大理念,即大道至简、大道相通和阴阳相生。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精选收集的易经心得体会,欢迎阅读。 易经心得体会(一) 上火下泽,睽,君子以同而异。 睽卦的下卦为兑、为泽、为愉悦、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116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