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与梦想读书心得

若水1147 分享 时间:

《光荣与梦想》是美国的一部断代史,勾画了从1932年罗斯福总统上台前后,到1972年尼克松总统任期内水的四十年间美国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的全景式画卷。这是一部场景宏大,又描写细腻的历史巨著。下面就是小编带来的光荣与梦想读书心得,希望能帮助大家!

光荣与梦想读书心得1

作为一部经久不衰的经典,《光荣与梦想》以历史的角度对美国从1932罢工潮的“补偿金大军”至1972年水及其余波的这40年的国家、社会乃至个人进行了详尽的描写。从罢工潮到呼拉圈风靡美国、从参与二战到可口可乐在西方世界的兴衰、从冷战到猫王、梦露们的崭露头角,引领风尚,在作者的嬉笑怒骂之间,我们仿佛经历了一次遥远的穿越,在美国探索、改革、前行的路上,感受着星条旗下属于他们的荣光,在与梦想相依相偎。

从1932至1972年,在这短短40年间,我们不得不惊讶,大洋彼岸的那个国度走过了多么传奇性的40年。即便是此时此刻,这40年的喧哗、狂热、幽默、恐惧与彷徨都还余澜未了——即便是此刻,美国依然正准备着水的40周年反思。同样,今朝此刻,当代人同样普遍认为,当下成为了对罢工潮、朝鲜战争等等大事反思的契机。在反思了种.种国家、社会层面的大事之后,纵览这载着光荣与梦想的40年,我们得以略窥那始终高高飘扬着的漫漫美国梦,以及美国人追梦的身影。

20世纪,是人类历史上步伐急剧扩大的时代。而美国梦,也正在此时不断地发芽,生长。正如作者所说,这个时代,“英国人昂首阔步,仿佛他们就是世界的主人;而美国人自由散漫,似乎毫不在乎地球谁属”。然而,在看似潇洒的身影背后,却是凤凰涅盘般的不懈的追寻。而支撑起这高歌猛进的传奇时代的,正是那一如既往的美国梦。

是的,太阳不用证明它明天会升起,可为了表达它对大地的爱,却总在嘴上挂满了星星。怀着这个梦,美国人将对民主、平等、和平、科学乃至光荣与梦想的渴望内化至心底,化作令世人瞠目结舌的一幕幕永恒。从埃莉诺那“总统夫人”光环之下毫不褪色的慈善形象,到默罗站在伦敦电视塔上直面马耳他十字的勇敢背影,再到斯波克即使被侮辱为“流浪汉”也依然坚决反战的执着背影,美国人的特立独行为20世纪的人类历史抹上了亮丽的一道风景线。充满未知的年代里,人们都有出人头地的机会,而且这只与他自己而不是他的先辈的所为有关。只要愿意冒险,愿意创新,愿意思考,自己的价值终有被承认的一刻。而对自由的思考,对真理的渴求,让每个人不惮于口说我心,更无惧于外部世界的种.种困难,无论身处何时何地,都能尽力以自己的方式实现自己的人生。这一切,都是美国梦的见证。

当然,在火与钢碰撞的火花背后,同样也有不可免的黑暗与阴影。正如南北战争的双方信仰着同一个上帝,某些人对“美国梦”的歪曲和误解也有可能导致逆流的出现。就在罢工潮时,面对着“补偿金大军”的麦克阿瑟曾说过:“如果谁说笔杆子比枪杆子更犀利的话,那他肯定没遭遇过自动武器”,小乔治巴顿在这个时候也曾用剑鞘击伤了救命恩人的头部,矛盾剧烈运动时,像麦卡锡那样的政客们无视了常人的悲欢,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顾一切,让人们的心中留下了阴影。更遑论二战后那“猜疑的年代”,冷战时的勾心斗角,不顾常识的力量,执意地阶级斗争,执意地争夺利益,给全人类也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损失。然而,我们应当明白,这并不值得后悔,毕竟这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必然要经历的曲折。关键就在于,我们也要清楚,因为美国梦,因为美国梦所倡导的精神,星条旗下的社会具有了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从大萧条时的《社会保障法》、柏林危机时西柏林上空的雄鹰到后来护卫黑人上学上班的军队,这些不和谐的音符被人们一一关注、消除。于是,岁月流转,时过境迁,美国社会的进步从未停止,美国的国家综合实力也因而从未离开过真正的巅峰。

何为美国人的光荣与梦想?也许,这本书就给了我们最佳的答案:光荣来自于伟大的传统,梦想源于对自由的渴求。怀着美国梦,他们不仅瞻仰着先贤们竭力维护自由民主的身影,也尊重由内心散发出来的不可遏止的良知和灵感。在新时代、新天地之下,美国人日益奋发,在他们的努力之下,可以说:这梦想,不休不止。

纵览全书,我们看见了那坎坷途上的心怀漫漫美国梦人儿,也看见他们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光荣与梦想,为我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以史为鉴,也许我们能在对大洋彼岸国度的反思之中寻找属于自己的光荣之路,书写属于自己的现时梦想与未来荣光。

光荣与梦想读书心得2

全书梗概:描写美国从1932年到1973年四十年间美国社会发展中的百态,可以明显感知的主线是按照美国总统时间顺序展开叙述;其次是按美国大事记时间顺序描写,比如本书一开始的退伍军人补贴金远征军、工会罢工、第二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麦卡锡主义、民权运动、小石城黑人学生入学、公共汽车罢工、水等。

描写手法:从社会事件的一个小角度着手,大量引用报道和人物话语,罗列商界、政界、普通人民、上流社会、不同阶层的态度和行为,如此渲染当时具体环境。最为出色的“美国小人像”的手法,极尽铺垫之能,通过强烈的前后对比,造成深刻印象。

读感:对于中国读者,多如牛毛并且十分难以记忆的外国人名会造成阅读障碍;对美国历史不了解,在阅读历史环境描写时会感觉枯燥难忍;但在某些冲突性描写上可以说让人大呼过瘾,不同于普通历史,威廉曼彻斯特从多个方面展现的历史更为人性化和有贴近感。

光荣与梦想读书心得3

《光荣与梦想》 本书从1932年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上台前后一直写到1972年的“水”,勾画了整整40年间的美国历史。细致入微的描写了这一时期美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巨大变化。作者威廉•曼彻斯特充分运用新闻报导的特写手法,以大量的美国报刊资料和采访材料为依据,创造了一种全景式的还原细节的历史写作手法。

对于建国历史仅二百多年的美国来说,这段历史的特殊意义一定会被永远的铭记。由迷茫徘徊到蓬勃向上,由孤立者到救世主,由世界第一经济强国到世界第一超级大国。国内的繁荣程度领跑世界,战胜国领袖的身份使得国际声望达到顶峰,都使这样一个曾经远离世界政治核心的国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荣光。曾经满足偏安于北美大陆的美国人开始将他的目光投向全球,开始对自己的信仰和制度充满自信,开始梦想着自己将会永远的繁荣下去,并成为这个时代独一无二的领袖……

1、罗斯福再三告诫美国人:“要成大事,就得既有理想,又讲实际,不能走极端。”

2、1963年10月26日,他在阿默斯特发表了被当时的历史学家无比推崇的一次演说。“别的地方也许不是这样。但在民主社会,作家、作曲家、艺术家最神圣的职责就是不论结果如何都应忠实于内心。坚守真理,就是对国家最大的奉献。”

3、美国之所以伟大,“并不是因为政府为人民所做的努力,而是因为人们为他们自己所做的事情。”

4、1969年8月,纽约西北七十英里的贝瑟尔一下子涌进四十万人,所有通向那里的道路都被堵塞了。人是如此之多,以至于音乐节的组织者只能放弃向听众收取门票钱的打算。天气也及其糟糕,大暴雨使牛奶场成为沼泽。青年们蜷缩在湿透的睡袋里,缺乏食物、饮用水和卫生设施。斯托克伍德音乐节本来会成为一场灾难,结果却获得巨大成功。一个“最初的演奏者”的不安地看着广大的人群说,如果我们希望这次演奏会会获得成功,那你们最好都牢牢记住,在你们身边的小伙子是你的兄弟。他们真的这么做了。经管这些束着束发带、裸着上身、拿着念珠、大麻烟卷甚至越共旗子、穿着喇叭裤的青少年们在整个六十年代绝非良好治安的代名词,不过这次,一个警官还是把参加此次音乐会的听众称为“我在二十四年治安工作中接触过的最有礼貌、最能体谅人而且行动最规矩而且行动最规矩的一群小伙子”。

在得克萨斯的另一场摇滚音乐节上,同样是这种团结和有序的局面。当地市长告诉记者,唯一的麻烦是一些年纪大点的本地人造成的,他们跑来偷看在水库里游泳的裸体青年。描述到这里,60年代的青春回忆似乎都是玫瑰色的。然而,由于当时流行的对现存秩序的敌视,美国犯罪率普遍上升了百分之十几,怠工罢工层出不穷,袭警事件时有耳闻。并不是所有音乐节都受到欢迎。《滚石》杂志报道说,预告下一年度举办的48个音乐节,只有其中的18个最终举办了。主要的阻力来自地方政府。每当宣布某地即将举办音乐节的第二天,该地的市参议会和警察局就会搞出一个什么紧急法令,使举办大会成为不可能。

5、略微停顿后,他说:“我走在街上,有人问我有什么感受,这使我想起了一位同乡曾讲给我的故事——这个人是亚伯拉罕·林肯。他说过他就像个在黑暗中撞伤了脚趾的小孩子。他说他因为年纪不小,不能哭了,但又因为太痛了,也笑不出来。”

6、在乔·麦卡锡年代最黑暗的时期,西弗吉尼亚州一位大学校长为一个备受困扰的自由派出庭作证。律师问他美国于他而言有何意义,校长答道“有与众不同的权利”。他所谓的不同不仅仅要包括异于常人稀奇古怪的把戏。尽管美国总能包容占星师、飞碟信徒、1948年在华盛顿买下气派宅邸却等着杜威当政时才入住的共和党政客。但自由若要具有实质意义,包容度必须更广,要将千夫所指之人也纳入保护伞下。任何人都能为艾森豪威尔、麦克阿瑟、约翰·格雷和尼尔·阿姆斯特朗欢呼,但要容忍憎恨林登·约翰逊的地下气象员、与约翰·肯尼迪作对的约翰·伯奇协会会员和为难罗斯福的自由联盟成员,可是需要点儿肚量的。

7、有个日本小兵溜过卢沟桥去逛中国窑子,日军司令就硬说中国人把他绑架,发动对北京和天津的进攻。

8、约翰·肯尼思·加尔布雷思认为所为顾客主宰一切的说法成了一派胡说。需求是受人操纵的:社会公论也是由人安排的;人人无不生活在组织的骗局之中。这就是消费者的地位。了解了这一点,才能理解正在发展中的新经济,正如必须了解杜勒斯的地位,才能理解美国的对外政策一样。在市郊成套住宅区,人们把这叫做“好生活”,意思是占有欲得到了满足——住宅是错层式的,双车车房中果然有两辆汽车;此外,海上有游艇,海边有别墅,东西坏了过时了(亏得那些有意使商品过时的设计人的奇才,东西很快过时),就去买新的;而在朦胧的未来,子女能受到大学教育,然后再由他们来重演这一过程。但是,这种繁荣心理并不仅限于近郊居民阶层,却把一天大似一天的中产阶级全都包括在内了。情况也必须如此,因为大规模生产就是以大规模消费为前提的。

9、为了达到这种幸福的境界,各种年龄的女人都毫不吝惜购买服装、化妆品,以及制造商声称能够有人强奸的奇妙香水。

10、战争到处都被认为是人类最大的灾难,即使从未听到枪声的人民也有同感。

11、我是一个政治上的处女,但是我在市政厅的台阶上遭到强奸。

12、无论如何,美国再南越的怨气兵杀死北越人的速度总被他们能补充的速度快。约翰逊问他,如果武元甲要求中国派遣志愿军,情况会怎样。这位将军回答说:“那到时一个大问题”

13、要了解一个集团的趋向,最好的指针是它所获得的同情,而不在于有多少人参加。

14、不能因此就说,在珍珠港事件前夕,美国人一心只想国家大事,甚至不能认为他们经常挂在关心什么是非问题。大多数美国人那时都只沉溺于个人问题、身边琐事之中,或者只谈本行,不管别的。

15、自从股票市场大崩溃以来,全国倒闭的银行已超过5,500家;……群众的对策是囤积黄金、货币。这时银行黄金库存每天要减少2,000万元,储户搞不到黄金就要纸币。结果是:一方面,作为货币储备的黄金越来越少;另一方面,财政部又不得不增发纸币……全国18,569家银行,库存现金不过60亿元左右,却要应付410亿元的存款。为了准备现金应付提款,银行不得不出售抵押品和证券。

16、有人问她,为不为家务烦心·她说:“我每天用在家务上的时间很少超过15分钟。”她的工夫都花在穷人身上去了。因此,1913年她离家外出之际,她那年轻的丈夫爱上了她聘用的一位每天来帮忙一段时间的社会工作秘书露西·默塞尔。

17、在举行总统就职典礼时,罗斯福特地安排漂亮的露西坐在前排贵宾席上,还让她乘坐专用汽车。罗斯福的就职典礼一结束,埃莉诺就去“补偿金远征军”的第二营地访问。她同那里的退伍军人一道唱歌。事后,这些人议论说:“胡佛派军队来打我们,罗斯福派夫人来看我们。” 比起罗斯福来,她更能打破常规,更同情下层的人,在政治立场上总是更左一些。她曾在海德公园村同丘吉尔辩论:维护战后世界的和平最好的办法是什么。丘吉尔说是英美联盟,埃莉诺说是提高全世界人民的生活水平。

18、这时埃莉诺心里已经明白,她同罗斯福之间非但不可能什么深情,就连比较密切的关系也谈不上。

19、麦克阿瑟是全国唯一的四星将军,下边也没有三星将军。他是参谋长,年俸一万零四百元,在迈尔堡有一座公馆,军队里唯一的一辆高级卧车供他专用。在他的副官看来,参谋长的地位真是高不可攀;那时艾森豪威尔少校的年俸是三千元,由于替参谋长在国会里游说,他经常跑国会山;但他的长官从来不让他借用车子。坐出租汽车的钱也不给,因为当时整个华盛顿官场都还没有零用费这个开支项目呢。艾森豪威尔日后常说当时他要走到门口,填一张申请表,才能领到两张电车代金币,然后站在宾夕法尼亚大道上,等候从普莱森特山开来的电车。

20、这时蒸汽机车的黄金时代己经到了末期。二万辆机车喘着气穿过各地乡间(1970年只剩下二百多辆了),悠长而凄厉的汽笛声把全国的青年人搞得心绪不宁。十五岁的约翰·F.肯尼迪【1961-1963年任总统】在康涅狄格州沃林福德镇的乔特中学里听到了这个声音;教授演讲术的中学老师林登·约翰逊【1963-1969年任总统】在休斯敦市也听到了;在加利福尼亚州的惠蒂尔市,一位名叫理查德·M.尼克松【1969年起任美国总统,1974年因水辞职】的大学生晚上也听到了这个声音,他不禁心里纳闷:东部地平线外的情景如何?华盛顿市又是什么样子的?

21、有一次,为了说明这样做有效果,他在美国烟草公司董事会的光可鉴人的会议桌上吐了一口痰,然后一边用丝手绢把痰抹掉,一边说,这样做叫人恶心,可是正因为它叫人恶心,所以你一辈子也忘不了。希尔的另一个新花样是提出LS/MFT(“幸运”牌香烟呱呱叫)这个口号。广播员三番五次地说:“‘幸运’牌香烟呱呱叫,是的,‘幸运’牌香烟呱呱叫!”弄得听众十分讨厌,简直要发疯。

光荣与梦想读书心得4

这里是我的家乡,一个历史悠久却又无甚名气的城市。如果冬季在这个被绿树环绕的城市漫步,运气好了能看到路边星星点点的梅花正含苞待放。如果你和我回到20年前,随着孩子们欢快的脚步用不了一会就会跑到布满水田和菜地的郊区,那时心中最向往的就是朝着一眼能看到的一座小山包——大蜀山进发,去过一个儿时的愉快周末。后来这个城市扩大了,一座座新楼拔地而起,街边正在施工的工地让本来就拥挤的交通变得更加混乱不堪。而我所生活的老城区中只能在某些角落找回到儿时眼中似曾相似的影子。

在老城区有一个地方叫三孝口,自打有记忆起这里就有一座新华书店——和众多人记忆中相比的各地的新华书店无甚不同:一排排书架,冷光源的灯光,读者在这里来去匆匆,若是这座书店就这样存在了二十多年那未免会有些无聊了。

在几年前,这座书店宛如在时光机里穿梭了一遍:冷光源的日光灯变成了一盏盏暖暖的泛着柔软的而明亮光线的射灯,一排排规整的书架变成了到处看似凌乱的、由书架、摆台、壁架所组成的错落有致的展示区。轻柔的音乐若隐若现,咖啡的香气混着纸质书的柔和气味飘散开来,仿佛把各种电子设备发出的声响都融化了一般。

当然你可以在这里随意看书,甚至可以在这里待个通宵看书——甚至有很多流浪汉在这里看书过夜。回家这些天我几乎天天泡在这里,与书本和流浪汉们为伍——十天以前我领到了一份18本书——至少当时以为是18本书的书单。可是到了看时才发现其实是21本——有一本书其实是一个系列四本,也就是我下面要提到的《光荣与梦想》。

若你只是零散了解过美国的历史,或者只是道听途说过很多零散的故事,那么就如同盲人摸象一般只知道一些“大众常识”或者是“被教育体制所要求知道的”东西,你可能会觉得为什么美国人的思考和行动有些是那么不可理喻。《光荣与梦想》告诉你的是一个更加人性化的美国:从早期的工人运动,到波澜壮阔的种族斗争;从涟漪般起落的保守派、自由派的斗争,到时而捍卫正义时而又不择手段的狡诈总统;从国会与总统的斗争到随着交通和通讯科技发展而逐渐“缩小”的区域整治……这些都打破了印象中那个符号化的美国,让整个美国近代的骨骼、血液、肌肉慢慢得丰满起来,变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社会实体。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原来美国的工人运动是如此得错综复杂,不仅牵扯到工人的福利更是社会变革的缩影;杜鲁门和杜威的选举简直就是川普与希拉里选举的复刻版;早在斯诺登和曼宁之前,埃尔斯伯格已经通过五角大楼文件把美国搅了个天翻地覆;29~33年的大萧条与我们的59~62的三年自然灾害何其相似……社会的发展总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趋势,在某一点我们都能在历史的长河中找到似曾相识的影子——就如同我所在的这座城市一般,虽然飞速发展,新来的人已不知它之前的面目,而我们这群已经逃离的旧人们却能记忆起点点滴滴。

如果你去读这一套四本的《光荣与梦想》,那么应该有点耐心,因为里边不仅是大历史的说教,更有一片片社会全方位的记忆,从这些记忆当中你能拼凑出美国近代社会的完整图像,而不仅仅是一个个大而化之、按照时间编排的历史故事。在这部叙事史诗中你站在了不同的角度,将会看到不同的风景。

光荣与梦想读书心得5

第一,它能够帮助普通人塑造更正确的史学观和新闻观。

这是这套书最重要的价值,即便如 Raymond Wang 所说可能在政治观点上有所倾向。

在我们的历史观念里,已经习惯了被告知宏观的概念,习惯看有标签的故事。进步和愚昧、正确和错误、腐朽和革新,在这些名词之后,才是哪些人发生了哪些事。但事实都是错综复杂的,历史不是一两句话的评书、也不是一两个人的小品。

在我们的新闻观念里,我们也习惯了被煽动。在我们新闻里很难分清哪些是形容和比喻,哪些是臆断和推测,往往是观点失焦、细节失真。在书里对诸多事情的描写同样细腻,但永远是分毫不差,用稳当健朗的笔法、前后妥帖的讲述,让你觉得荒谬不妨碍其真实,而不是像我们的社会新闻里的当事人都全是神经病。

第二,它的文笔太棒了。

虽然这个版本的翻译还是拗口,但多多少少能够分辨出原著的犀利。不仅是用词,用典也是手到拈来、收放自如,信息量大得可怕。

让我想起《万历十五年》这样的书,甚至《管锥编》这样的神作。

第三,它是了解美国政治和文化的宝典。

在一些人心里,美国就是乐土,那里国家富强、人民善良,哪哪都好。但翻开史书,可以知道几十年前他们也有民生凋敝、路有冻死骨的惨况,也有莫名其妙的政治迫害和残酷的社会运动。

让美国之所以成为现在的美国,不是靠着 18 世纪那部宪法,不是靠着健全的制度,也不是靠着人人聪明善良,而是靠着美国人对一些基本信念的理解,和长久以来面对问题时解决它们的智慧。与其说美国像暴发户,倒不如说他是勤恳的创业者。这本书讲的就是他创业以来最艰难的四十年。

下面放一些我觉得特别有意思的几处文摘,寥寥几笔,画面跃然。

1. 描写百姓失业、民生凋敝:

有人在华盛顿州的森林放火,这样他们就可以受雇帮助扑灭大火。

教师建议一个小女孩回家吃点儿东西,孩子回答说:“我不能吃,今天该我妹妹吃。”

一位芝加哥寡妇为了不让自己看到食物上蠕动的蛆虫,总是会先摘掉眼镜。

2. 描写市场波动时大家抢着取钱、取黄金:

布朗克斯区曾出现一个出租婴儿的母亲,她把婴儿租给排队取钱的人,每次25美分,因为抱孩子排队享有优先权。

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如果市民在2月1日后提取过黄金,而下星期一没有按约定将其退回,那么银行行将把他们的名字公之于众。(注:这个方法效果极好,后来黄金几乎都退回来了)

3.描写飓风:

一个长岛人几星期前在纽约的商店买了一个气压表,9月21日清晨被寄到,气压表指针读数显示低于29英寸,刻度盘显示为“飓风和龙卷风”。他无法相信,拿着它摇了摇,最后把它向墙上掷去,指针读数都没有任何改变。他气急败坏把它重新安装好,驱车前往邮局打算把它寄回原店。然而就在他新的那段时间里,他的房子被大风刮走了。

4. 描写杜鲁门春风得意:

他回到白宫时,你能听到两个睾丸碰撞的声音。

5. 描写战后美国人的形象:

英国人在地球上昂首阔步,一副主人的样子;美国人则在地球上昂首阔步,根本不管谁是主人。

6. 描写法国人害怕美国文化的入侵:

虽然法国还没有从空运行动中恢复过来,但巴黎的国民议会还是以366票对202票通过了一条限令:“禁止在法国、阿尔及利亚和法属殖民地进口、生产和销售可口可乐。”

7. 摘取 60、70 年代美国小孩子对黑人同校的看法:

如果上帝想让黑人和白人一起上学,就不会创造出白人和黑人了。

8. 描写一次历史上的意外:

在那一刻,在宇宙中的某一处,某架机器的齿轮转动了一下。

9. 描写一次暴动中的混乱场面:

警察看到黑人记者被攻击时所表现出的软弱,让这些人以为寻衅闹事可以逍遥法外。他们一时找不到新的攻击目标,索性对白人记者也动起手来。

10. 描写某些地区对黑人的歧视:

在特拉华州,一名女服务员要求两名西装革履的黑人离开饭店。此事令国务院十分难堪,因为其中一位是加纳的财政部长。

11. 描写美国卫星发射失败后苏联的得意:

在联合国工作的苏联人咧嘴笑着,建议美国人申请苏联向落后国家提供的技术支持。

12. 描写美国启动登月计划后美国人的心态:

有人问美国人到达月球时,会在上面发现什么,爱德华·泰勒冷酷地答道:“苏联人。”

13. 描写一次针对古巴的秘密行动的混乱:

像那些与此次行动有关的所有人一样,他们也是到后来才看清整个局势的。而身处白宫的艾森豪威尔、哈瓦那的菲德尔·卡斯特罗、弗吉尼亚州的艾伦·杜勒斯、危地马拉的弗兰克·本德、五角大楼参谋长联席会议、迈阿密的“阵线”以及在马德里山下咖啡种植园里受训的勇士们都处于困惑之中,只是程度不同罢了。

光荣与梦想读书心得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749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