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诗词 > 文言文 > 《短歌行》原文翻译及赏析

《短歌行》原文翻译及赏析

李金0 分享 时间:

曹操的《短歌行》原文翻译及赏析

对文言文的积累,也是语文科目的一个考察的重点,而那古诗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而且应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短歌行》原文翻译及赏析的内容,欢迎阅读,内容仅供参考!

《短歌行》原文翻译及赏析

《短歌行》原文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讌,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短歌行》原文翻译

面对美酒应该高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

好比早晨的露水,苦于过去的日子太多了!

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愁长久难以散去。

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喝酒方可解脱。

有才识的人啊,是我深深的牵挂。

只因为你的缘故啊,让我思念到如今。

麋鹿找到了艾蒿,就会相呼相鸣。

我要是有了嘉宾,一定要鼓瑟吹笙。

那皎洁的月亮呦,何时可以摘取呢?

因此而忧心啊,一直不曾断绝。

来吧朋友!越过那田间小道,别管他阡陌纵横。

有劳你枉驾前来,让我们永远相依。

欢饮畅谈,重温那往日的恩情。

月光如此明亮,星光也显得暗淡了,一群乌鸦向南飞去。

绕树飞了三周,却找不到它们的栖身之所.

山不会满足自己的雄伟,海再深也不自满。

若如周公那样礼待贤才,天下人心皆归向于我也。

《短歌行》作品赏析

曹操的《短歌行》,气格高远,感情丰富,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诗人以感人的真诚和慷慨悲凉的情感咏叹了生命的忧患、生命的悲剧,以貌似颓放的意态来表达及时进取的精神,以放纵歌酒的行为来表现对人生哲理的严肃思考,以觥筹交错之景来抒发心忧天下和渴慕人才之情。

全诗第一节抒写诗人人生苦短的忧叹。诗人生逢乱世,目睹百姓颠沛流离,肝肠寸断,渴望建功立业而不得,因而发出人生苦短的忧叹。这一点可从他的《蒿里行》“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得到佐证:第二节抒写诗人对贤才的渴求。第三节抒写诗人对贤才难得的忧思和既得贤才的欣喜。第四节抒写诗人对犹豫不决的贤才的关切和渴望天下贤才尽归自己的抱负。诗人希望他们不再犹豫,赶紧到自己这边来。用《管子?形解》中渴求人才的话和“周公吐哺”的典故点明了全文的主旨。突出地表现了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

全诗以感慨开始,继之以慷慨、沉吟,再继之以忧愁、开朗。一忧一喜,忽徐忽急,以如歌的行板倾诉了作者慷慨激昂的情怀。

总之,这首诗充满了深沉的忧叹,洋溢着积极进取的精神,激荡着慷慨激昂的感情,给人以鼓舞和力量。清人陈沆在《诗比兴笺》中说:“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天下三分,士不北走,则南驰耳。分奔蜀吴,栖皇未定,若非吐哺折节,何以来之?山不厌土,故能成其高;海不厌水,故能成其深;王者不厌士,故天下归心。”“此诗即汉高《大风歌》思猛士之旨也。”三国时代,是人才激烈竞争的时代,得人才者得天下。汉高祖唱《大风歌》也是渴望人才,故说《短歌行》与《大风歌》有相通之处。

钟嵘《诗品》评曰“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敖器之《敖陶孙诗评》云“魏武帝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毛泽东说,曹操的文章诗词极为本色,直抒胸臆,豁达通脱,应当学习。这些评价,值得参考。

《短歌行》的艺术手法

一、设问

设问能够加重语气,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使文章的主题更为鲜明。《短歌行》中有两处设问。第一处:“何以解忧?”作者之所以发此问,是以“人生苦短”为前提的。在宴会上,面对众多宾客,作者忆起种种往事,又考虑到自己岁数大了却功业未就,心中不免生出感慨,忍不住发问:有什么能帮我消解这种忧愁呢?提问之后,作者又给出答案:“唯有杜康。”相传,“杜康”是酒的发明者,后来逐渐成为美酒的代名词。作者认为世间能够消除忧愁烦闷的,只有杯中美酒,若能一醉,便不会再有忧愁了。作者此问既是在问别人,也是在问自己。作者深感人生之无奈,即使自己雄才盖世,也无法阻止岁月的流逝,只能借着杯中美酒暂时忘却心中的忧愁。第二处在作品的结尾:“绕树三匝,何枝可依?”这一问是拟天下英雄之口吻,“乌鹊南飞”是为寻可栖居的树枝,但是它们绕着树飞了三周,也没有敛翅,显然是未找到令自己满意的地方。曹操所处的年代,三国争霸,英雄辈出,英雄遇到了良主,才能彰显自己的才华。曹操的这一问,是在替天下英雄发问,同时也是提醒天下的人才,要看清楚哪棵树才值得自己停靠、依托。在提问之后,曹操同样也给出了答案:“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杀伐征战多年,一直期盼着自己可以一统乾坤,所以,他也一直热切地期盼着天下英杰能够为己所用,助他完成宏图大业。曹操不仅是一位文学家,更是一位政治家,他创作的作品大都是为自己的政治理想服务的,往往有着浓厚的政治色彩。

二、比喻

比喻可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可感,以此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极大地增强作品的表现力。以“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一句为例,作者以“朝露”来形容“人生”,形象地展现了“人生”短暂易逝的特点,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忧愁与焦虑。自己所愁的是人生即将逝去,而功业未就。作者不肯服老,也不愿服老。在这里,曹操似乎是在抒个人之情,感慨时间过得太快,恐怕来不及有所作为;实际上却是在巧妙地暗示广大“贤才”,提醒“贤才”们:人生就像“朝露”那样易于消失,应该赶紧拿定主意,到他这里来施展抱负。又如“月明星稀,乌鹊南飞”一句,作者以乌鹊来比喻天下的英才,以“南飞”来形容英才们纷纷攘攘、各觅其主的样子。一些犹豫不定的人才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一时无所适从。所以曹操以“乌鹊绕树、何枝可依”来启发他们:不要三心二意,要善于择枝而栖,赶紧到自己这一边来。在《短歌行》当中,曹操并未直接表明自己的想法,而是采用比喻的手法,借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使作品的主题更为鲜明。

三、用典

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就是用典。用典不仅可以使作品的语言更加简洁凝练,还能有效增强作品的说服力。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一句原本出自《诗经·郑风·子衿》,这句话原本是描写年轻姑娘苦苦思念自己的爱人,曹操引用这句诗,以少女思念情人之態来形容自己对人才的强烈渴盼。又如“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一句出自《诗经·小雅·鹿鸣》,原句主要描写主人盛情款待嘉宾的情形,而作者引用此句则是在向天下贤才表明自己的态度:只要你们来我这里,我一定会奉你们为上宾,周到款待,不会让你们明珠暗投。在作品的最后,作者还引用“周公吐哺”的典故,再次重申和强调了作品的主题。“周公吐哺”的典故出于《韩诗外传》,说周公为了接待天下之士,洗一次头、吃一顿饭都能中断数次。这个典故突出表现了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曹操在作品当中引用的典故,皆是服务于作品主题的,皆是为了表达自己求取天下贤才的意愿。

总而言之,《短歌行》和曹操的其他诗作一样,政治气息十分浓厚,主要是为曹操的政治理想服务的。曹操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创作特长,采用设问、比喻及用典等多种艺术手法,从而使作品有了寓情于理、以情感人的艺术效果。

《短歌行》中的典故

“周公吐哺”

出于《韩诗外传》,据说周公自言:“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周公为了接待天下之士,有时洗一次头,吃一顿饭,都曾中断数次,这种传说当然是太夸张了。不过这个典故用在这里却是突出地表现了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这二句也是通过比喻极有说服力地表现了人才越多越好,决不会有“人满之患”。所以陈沆说:“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天下三分,士不北走,则南驰耳。分奔蜀吴,栖皇未定,若非吐哺折节,何以来之?山不厌土,故能成其高;海不厌水,故能成其深;王者不厌士,故天下归心。”(亦见《诗比兴笺》)这些话是很有助于说明本诗的背景、主题以及最后各句之意的。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出自《诗经·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原写姑娘思念情人,这里用来比喻渴望得到有才学的人,表达求贤若渴之意.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出自《诗经·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以鹿鸣起兴,体现了殿堂上嘉宾的琴瑟歌咏以及宾主之间的互敬互融之情状。

122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