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5篇职场励志优秀文章

若水1147 分享 时间:

  每一个人都拥有生命,但并非每个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珍惜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下面由小编与大家分享5篇职场励志优秀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欢迎阅读!

  励志文章1:下班后的生活决定了你的一生

  01

  北京,繁华又令人迷茫的都市,有多少人真正做的是自己喜欢的工作。

  又有多少人,是先谋生,再谋爱。

  每个人都在曙光出现的时候堵在环路,霓虹灯下挤在接踵的地铁。

  我就是无数勤奋又无名的小蚂蚁的一员。

  几年前,我的同事小方就和我一样,活在这所城市里当英语老师。白天上课晚上备课,生活像上了发条,虽累,但重复着。

  我们都这样,重复了好几年。

  可是,几年后,小方依旧在上课,每天十个小时,从早到晚,上的课一样,依旧重复着。

  而我成功转型成了导演、作家。

  我不是炫耀,只是每次小方跟我见面时,我都会受不了她跟我有以下这段对话,她说:你运气真好啊,赶上了我们国家文化大爆发的时候,才能顺利转型。

  我说,小方,这世界上没有毫无理由的横空出世,我还是很努力的好不好。

  小方说,你哪里努力了,你就是聪明,当年我们每天都被课安排的满满的,回到家不是睡觉就是看看电视就睡了,你竟然能辞职后这么快换了轨道,竟然干的还不错,不是聪明还是什么。

  每次说到这里,我都摇头,因为不知道该如何接,她的话让我觉得“聪明”是贬义词。

  记得那段每天都在上课的日子,我每天几乎都是三点睡觉;最重要的是,直到今天,我家里都没有电视。

  每次下班,人确实很累,可是,同事打开电视,而我打开电脑;他们看节目,我码字;他们喝酒,我喝咖啡;他准备睡,我准备熬。

  那段时间,我每天一部电影,每三天一本书。笔记记在厚厚的本子上,光是本子,就写满了十多个。

  我很感激那个时候的独处与平静的努力,很感激那时每个下班都没有无休止的疯玩,而是用下班的自由时间磨练出了另外的一技之长,才能在机会来了之后,牢牢把握住。

  否则,直到今天,我依旧只能上着循环的课,这样循环的生活不是不好,而是我不太喜欢。

  我讨厌别人说你运气好。运气很重要,但机遇倾向于有准备的人,一个从来没准备的人,就算运气敲门,他也全然不知。

  其实很多人都在忙碌地上班,朝九晚五地筋疲力尽,但毕竟下班后的时间是自己的,这些时间,只要学会积累合理支配,一定够打造出一技之长,打造出专属自己的兴趣,坚持下来就能打造出一个更好的自己。

  我辞职后,还见过几次小方,她蓬头垢面的刚刚从课堂下课,我约她去参加读书会听讲座,她总摇摇头说她今天累了一天要去逛街犒劳自己。

  有几次跟她通电话,没人接。她第二天才回我,说她昨天晚上很早睡着了。

  后来,只要一起吃饭,她都会抱怨这份工作太累,回到家就想到处嗨,说这种重复性毁掉了她,说工作让她越来越不喜欢自己,自己却无能为力。而我只是会当耳边风,任她发完牢骚,跟她说,那我怎么能成功转型呢?

  她说,因为你聪明。

  我无语,然后看到她依旧在下班后逛街、看电视、睡觉。

  忽然明白:一个人下班的时间,决定了他的高度;一个人如何使用空闲时间,决定了他能走多远。

  02

  我想起一个学生,大学期间,被选择了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专业。

  可他却迷恋着摄影。

  这样的人,在大学校园里很多。

  他经常在微博里跟我留言,说自己想成为一个优秀的摄影师,可是已经晚了,自己被分配了这么一个专业。

  我很纳闷,问,哪里晚了,你还这么年轻。

  他把当摄影师这个梦想告诉身边的朋友,所有人都觉得他疯了,有些人最多也是呵呵笑一下,然后让他加油,再继续打着游戏。

  这个世界总是这样,追梦的路上,总有些人不停的笑,放心,他们会一直笑,直到你实现了梦,这些讥笑才能变成苦笑,剩下的,就该你开怀地笑了。

  后面的日子,他依旧和所有人一样,该上课上课,该考试考试,除了他时常带着单反,其余的,和别人没有异同。

  几个月后的某一天,辅导员在会上宣布一件事情,我们班有人获得了国际摄影比赛一等奖,正是他。

  毕业后,他通过自己的作品,考上了北京电影学院的摄影系。他同学说他是个天才,可他只是嗤之以鼻的说:他才是天才,他们全家都是天才。

  他说,我不过是用了别人睡觉、打游戏的空闲时间,专注了一件事情而已。

  后来我才知道,每天他起的很早,去学校趁着露珠还在、晨光初现,按下第一次快门;晚上路灯下,看着灰蒙天空、皎洁月光,按下最后一次快门。

  这短短的几个月,他按下了数十万次快门,记录了无数张照片。每天晚上在自习室,他打开ps修着图,图书馆里,除了他,只有那些考研的孩子们。

  每个忽然转型的人,都有着许多平静努力却无人问津的时光。他用空闲的时间做了喜欢的事情,他不是天才,只是个努力的人。

  的确,人总喜欢把自己不理解的跨界行为分析成天才,却不知道,每个人都能成为天才,只要肯合理地利用空闲时间。

  一个人如何使用空闲时间,决定了他的高度。

  03

  我把上面两个故事讲给一个准备辞职的哥们听,他频繁地点头。

  这一年,他早就受不了公司每天要求早上八点半打卡,也受不了老板变态的脾气和同事打小报告的习惯。

  听完,他告诉我,也是,我现在的主要矛盾不是和这家公司。

  我应该在下班后打造一个更好的自己,然后有能力去一个更喜欢的公司,再递交辞呈,如果赌气就辞职了,自己连基本保证温饱的能力都没有了。

  一气之下辞职看似是霸气外露,其实不过是另一种变相的逃避。

  这些年,我见过许多要辞职的人,他们把所有自己不顺和平庸都归因于所在的这家公司,其实并不是,你可以用下班时间做得更好。

  我也见过许多要退学的人,把所有自己的痛苦和无能归因于学校太差专业不好,其实也不然,你能用空闲时间去旁听课看喜欢专业的书籍。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人总要度过生存期,才能谈梦想》,度过生存期时,确实不好受,或许你做的是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好在,这种不好受并不是一天二十四个小时,你依旧有时间去打造一个更好的自己。

  所以,当你手上拿着一杯水,接下来你要做什么?

  我想你可能会说,倒掉、喝了……

  都不对。

  当你拿着一杯水时,接下来你应该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也许这杯水它占了你一只手,但你总有时间能把它放下来,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这杯水,就是你现在拥有的却不喜欢的工作、专业。

  可放下水时,你拥有的,是整个世界。

  04

  这世界没有那么多一帆风顺,可是,抱怨却不改变,指责却不反击,一段痛苦时间后,人没有学会触底反弹,反而开始苦中作乐,才是最可悲的。

  其实你的抱怨,不过是借口而已,现在的工作真的会占你很多时间吗?那么这些时间背后呢?你做了什么事情去改变现有的生活呢?

  我曾经问过一个朋友,当你做了一份不喜欢的工作,接下来你要干嘛?

  他给出了最好的答案,先干着,然后用空闲时间磨练出一技之长,然后投简历,骑驴找马,等时间成熟了,再凤凰涅盘。

  可大多数人呢?

  他们一边抱怨着自己不喜欢的生活,一边下了班去花天酒地,第二天继续抱怨,无休止的循环了下去。

  所以,别逃避,去提前准备,一边卧薪尝胆、一边做好随时换轨道的准备、一边磨练出一技之长。

  这些空闲时光,才能打造出一个更好的自己。

  励志文章2:你能力出众,却又为何碌碌无为?

  1

  跟一个姑娘聊天,姑娘将话题扯到了她的工作上,继而骂起了领导。很多人都会骂自己的领导。但那姑娘却骂的花样翻新,酣畅淋漓。

  天天让我们加班,可又不给加班费,简直就是周扒皮附体了。可人家老周至少表面对自己的“员工”还算客气,他呢,看到我们都不会笑,就好像谁给他戴了绿帽子似的。

  长着一对死鱼眼,没事就偷瞄那些长得好看的女同事。看着一本正经,其实骨子里色着呢。我怀疑他得了性病,走路就就像骑着一条狗,叉着走。

  ……

  姑娘骂痛快了,最后说,你说我都给他卖了两年命了,现在要经验有经验,要业绩有业绩,可他从来就不提拔我,这他妈还算人吗?

  我笑了,我说,是有点气人,你这么讨厌他,背后肯定也没少跟别人骂他吧?

  姑娘也笑了,遇到这样一个有眼无珠的领导,我不骂他骂谁?我回家骂他,去公司还骂他,不过都是跟那些要好的并且同样看不惯他的同事骂,不会让他知道。

  我想我知道姑娘为什么得不到重用了。她想有上升的空间,却只看到了自己的努力跟成绩,却从没意识到自身的小病症。这太要命了。

  骂领导当然不能算病症,大多数人都在骂领导,他惹你不爽了,你下了班,回到家,当着自己亲人的面,想怎么骂怎么骂,怎么痛快怎么来,这没问题。

  可问题是,你不该对着同事骂,那怕同事跟你再要好,并且同样看不惯他。因为人性是不确定的,在利益面前,谁能担保他不会为了邀功,去偷偷出卖你?就算同事不出卖你,可你们骂领导时,就确保不会被其他人听到吗?

  在公司跟同事骂领导是大忌,太有可能传到领导耳朵里了,因此,你于工作中,无论多拼命,无论做出了多少成绩,你的领导只要不是受虐狂,喜欢下属在背后说他是周扒皮,说他是性病患者,他就不会提拔你。

  但事情的严重性更在于,有很多人像那姑娘一样,因为自身的各种小病症,犯了领导的忌讳,却还不自知。工作得不到肯定,便以为是领导有眼无珠,从不肯静下来在自身的其他方面找找原因。

  2

  我跟张天是多年的好友。张天在一家合资企业上班,工作认真刻苦,能力也强,可工作了好几年,始终是部门副手。

  张天跟我抱怨说,那些比他进公司晚,能力也明显不如他的人,反而升的很快,他部门现在的主管还是他带出来的,而他双脚就像牢牢的焊地上了,看领导那意思,似乎不打算让他挪窝了。

  张天愁眉苦脸的说,太他妈郁闷了,你说这怎么回事啊,我又没刨领导他们家祖坟,他为什么就看不上我?

  我也替我的兄弟郁闷。我说,你好好想想,你平时有没有欺负、排挤同事?或者做出过损害公司利益的事?

  还真有。张天想了半天,说两年前的中秋节,公司给员工发福利,领导让他去采办,他小舅子忽然找上门来,说手里正好有一批食用油……

  张天说,说实话,我完全是为了帮小舅子的忙,当时一分钱的回扣都没拿。而且怕公司误会我假公济私,这事一直瞒的很紧,领导应该不知道的。

  如果领导不知道,那他兢兢业业工作这么多年,能力卓绝,业绩出众,为什么最后提升部门一把手的,是他的后辈,而不是他?据张天说,那后辈在公司也并没什么背景。

  他以为领导不知道,其实领导是知道的,他越怕领导误会,而领导偏偏就误会了,所以,又怎么会将过多的权利,交到一个“假公济私”的人的手里?

  张天在领导眼里早成了一个“小人”,却还不自知,因此,他工作即便再刻苦,也难有升职的机会了,除非打破领导对他既有的坏印象,但这很难。

  倒不如另谋出路,重塑形象。

  3

  有时我们就像解放前地主家雇佣的长工,头上戴着一顶破草帽,站在炎炎烈日下,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虽然辛苦,但看着自己动作比别的长工娴熟,锄的面积也大,我们不禁洋洋得意,便想着地主老财这下该赏咱个工头当当了吧。

  不赏工头?赏几块现大洋也行。

  可左等也不见地主老财过来,右等也不见过来,这下我们懵了,怎么?老家伙老眼昏花,看不到爷出色的业绩?

  其实我们的业绩,对方是看得到的,他之所以不过来奖赏,是因为同时也看到了一些我们自己平时不太在意的小病症。

  比如妒忌、排挤同事,比如爱贪占小便宜,更甚至像张天那样,仅仅因为一次的失误,便在领导心里定了型……

  在领导看来,这些都是不堪重用的缺陷。

  这些缺陷我们自己往往没意识到,但他知道。

  4

  有人说,最有智慧才德的领导,能够善用每一种人,他看重的是你能为他创造多少利益,言行处事什么的,一概不计。

  商品社会,利益虽说放在第一位,但有此魄力的领导,毕竟还在少数,因为固有的传统观念,试问,又有几人敢去重用一个德行有问题的人?谁知道到时带来的是利益,还是灾难?

  而你的才华,又足以让对方忽略你身上的瑕疵吗?

  领导还是普通的多,而我们也大都是庸常之辈。因此,身在职场,言行要慎之,别因为一些日常的小“病症”,成了领导眼里难当大任的人。

  话再说回来,如果你兢兢业业,拼死拼活,又具备一定的能力,却还依旧得不到赏识,别急的骂领导瞎了狗眼,不如在自身的其他方面找找原因?

  励志文章3:二十几岁住在哪里对你有多重要?

  很久之前,读过海明威的一句话。

  “如果你足够幸运,年轻时候在巴黎居住过,那么此后无论你到哪里,巴黎都将一直跟着你。”

  后来我有一个朋友真的搬去了巴黎。后来,她的朋友圈里全部都是街拍,巴黎街头的咖啡馆,塞纳河边的画板,打扮精致的老妇人,踩着滑板呼啸而过的年轻人。

  她去巴黎之前有着体面的工作,薪水颇丰,她在CBD上班,住在陆家嘴满是老外,租金不菲的小区里。周末和闺蜜们shopping,买她爱的鞋子包包,然后在周一到来的时候,继续加班赚钱。这是特别上海的风格。日复一日,日子过得有风有雨,但没有巴黎。

  她想起了海明威的这句话。

  她说,如果我年轻的时候住在过巴黎,那么人生到底会有什么不同。

  她就这样去了巴黎,用存款交了学费。租住在市中心的一个小小的阁楼里,每天除了去学校上课,还要去甜品店打工赚一点生活费。晚上打工回来踩着旧式木板爬上阁楼,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和她在上海的生活完全是两个模样。

  我问她,所以,巴黎究竟有什么魔力,能让人此后的一生永远怀念,或者说,能深入骨髓地去影响一个人。

  她说,不是巴黎。是你年轻时候居住过的地方。

  01

  我好像懂了。

  你年轻时候去过的地方,居住过的城市,它们都深深地影响着你。巴黎也好,纽约也好,北京也好,又或者是大理,桂林,和我们居住的三线小城。

  因为每个城市都有它与生俱来的气质,并且这样的气质将在你年轻的时候,悄无声息地浸润你,影响你,改变你。

  这个去了巴黎的姑娘,一改在上海时候快节奏生活,高频率消费的模样,好像住在巴黎,整个人都和这个城市一样闲散慵懒了起来,却又带着一丝不苟的精致。现在,她在塞纳河边跑步,在夕阳西下的时候停下来摸摸路边的小狗。

  她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去甜品店打工,因为以前她看不上这样的工种,以前加班做项目到半夜,她蓬头垢面穿着人字拖在高级写字楼里吹着冰冷的空调。

  现在即使白天上课再疲累,哪怕只是去甜品店打工,她都会打扮精致,她认真地摆弄着蛋糕的纸托,仔细地调烤箱的温度,她对每一个客人发自内心地微笑。并且,直到晚上下班回到小阁楼里,眼线都不会花。

  她变得细腻而美好,变得开阔而笃定。

  她说,这是你二十多岁的时候,一个城市对一个人的改变。

  02

  如果你问我,对于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来说,什么最重要。

  那么一定是,眼界。

  有一个师妹对我说过,这辈子最不后悔的事情,就是去美国读了研,在纽约生活了两年。哪怕是文科硕士读的感觉像是用生命换来了一个学位,但是纽约生活令她终身难忘。这个城市的包容和多样性,让所有的文化和价值观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纽约有纸醉金迷的模特圈娱乐圈,那里流行一句话,“如果你能够让纽约知道你的名字,那么全世界都将知道你,因为这里是纽约。”

  纽约也有各式各样的NGO,他们为不同的弱势群体代言,如果你看到一个哥大女生放弃华尔街优渥的offer而去了NGO,这一点也不奇怪。

  “纽约聚集了各式各样从五湖四海过来的人,不是聪明人没有资格住在纽约,这里的每个人都有他们的才华和故事。纽约就像装了一个沙漏,过滤掉了无聊的人,剩下的都是漂亮又聪明的人。”

  师妹说,她终于在一个辽阔的世界里,发现人和人之间是如此不同,大家想要的东西也是如此不同。

  03

  如何才能有更宽广的眼界?

  我想,关于到底大城市好还是小城市好,那个永恒的问题终于有了一个很清晰的答案。

  如果有机会的话,千万不要贪恋安逸和温暖,你要在年轻的时候,住在一个大城市。

  它给你多样化的价值观,它告诉你人生不是只有一种活法。

  之前也写到过,知乎上有一个问题,去过100个以上的国家是种什么样的体验。有一个答案令我印象深刻。

  “懂得了这世界上没有所谓天然正确和绝对政治正确,能够接受别人有不同的三观以及其衍生出来的思考方式。”

  在这个充满偏见,不理解,甚至一见不同便恶言相向的时代,能够接受别人有不同的三观,不同的活法,是多么重要的事情。它直接决定了你的气度,你的待人接物,你的胸怀抱负。

  然后,你就不必去理会三线城市七大姑八大姨的催婚,因为她们并不知道30+的姑娘,有事业,有爱情,多姿多彩地生活着,还抱怨时间不够用,还有太多精彩没来得及去体验的大有人在。她们骄傲地活在商业社会以及她们想要的爱情里,和世俗想象的大龄剩女的惨淡现状根本就是两个世界。

  然后,你也不必去理会小学同学对你说,那个小城市里的机关里是多么的其乐融融,他们下午三点,还组织一起打羽毛球呢,因为他们并不知道在大城市努力工作的爽感,那些你的计划书被采纳,那些你做出来的产品居然有几千万用户,那些辛苦工作犒劳自己买买买的时刻,他们不懂。

  你只有早早看见过最好,享受过最好,体验过最好以后,你才有资格说,我选择在大城市生活,还是选择在一个宁静的小城市里生活。你只有见过一切,你才有资格选择。

  认识一对三十多岁的记者夫妇,他们二十几岁的时候,在北京以及欧洲工作,跑会写稿写深度观察,至今你在网上搜索他们的名字,百度出来的稿件有几十页。在三十多岁的时候,他们选择去广西定居。如今,他们在山清水秀的地方,写字画画,教小孩子弹琴,那是一种走过世界的笃定,安然偏居一隅。

  04

  如果你二十多岁的时候,去过最美的地方,看过最美的风景,看到过这个世界是如此的壮丽而辽阔,看到过这个世界上的人是如此不同。

  那么你会安然接受生活给我们带来的欢乐和苦难。因为如果欢乐必不可少,那么我们也应该能够坦然接受暂时的挫折和困难。

  你心里会明白,你见过这个世界上的好,你见过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人在过着你想要的生活,你知道你值得一切更好的东西,所以你会更加笃定,更加心无旁骛的努力。

  如果有一天,我回到圣保罗,看到之前住过的公寓,去过的露天咖啡馆,见到天生乐天派的巴西人,我想我一定会感慨,原来这么多年,它一直都跟着我,整个拉丁美洲都一直跟随着我。它们带给我对生活的启发,带给我的热情和豁达,决定了我一生对待生活的态度。

  因为,你年轻时候居住的地方,影响着你的一生。

  励志文章4:工作了,还努力学习的意义在哪里?

  作为一个毕业几年的人,来分享一下当离开学校之后,努力学习的意义在哪里。

  我之前在几家所谓的大公司担任产品经理。还记得刚毕业的时候,我拿到的 offer 薪酬是7500元,当时特别激动,因为之前上学的时候我家里管的严,一个月生活费只有800块,我那时候还天真的想,是不是每个月能存下6700块了。

  开始上班之后发现,身边的女孩子谈论的都是名牌包包和护肤品,她们会问你用的是什么牌子的眼霜。当我和同事一起去逛街,她买了一条一千多的裙子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我就突然也想要拥有一件那么贵的裙子。为了能融入她们,就要和她们有着一样的消费观。那个时候没有记账的习惯,真的想不起来钱都花哪了,我只知道每个月的工资一分钱都剩不下来,甚至还欠着信用卡。

  当习惯了这种高消费的生活之后,就会依赖这种生活。那个时候我上班是不敢请假的,因为请假要扣考勤费,扣了之后我怕就还不上信用卡了。

  这样的生活过去了一年多,有一天逛豆瓣的时候,看到有人说《富爸爸穷爸爸》这本书特别好,我记得我也读过,但不记得是什么内容了,就去翻一下。结果翻了几页之后,当时有种惊醒的感觉,我发现上面描述的就是我那时的生活,为了钱而工作,得到报酬后,贪婪的买回来一堆没用的东西,形成了一种模式:起床-上班-付账单-再起床-再上班-再付账。书里面说,

  为了跳出这种恶性循环,首先要转换思维方式,不能为了钱工作,而是让钱为你工作。

  但我那时候没有多少资金可以用来理财。书里面又说,

  正因为你没钱,就更要去学习。你所拥有的唯一真正的资产就是你的头脑。

  于是我手机上最经常打开的 app 从「淘宝」变成了「多看」,我觉得很幸运的是那个时候遇到了许多好书,不夸张的说,我的一些最核心的价值观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形成的。

  《国富论》这本书让我对社会分工有了重新认识,影响了我的工作观和金钱观。

  《精益创业》完全的打破了我对工作流程的固有观念,我还在大公司的时候就开始在团队中用这种工作流程制定产品决策。

  《每周工作4小时》让我形成了一种反直觉的工作观和时间观。

  那种形成新观念的感觉很奇妙,看待世界的视角都不一样了。把观点写成文章分享出来时,读者也说对他们很有帮助。那时候我觉得学习真是一件太有意思的事儿了,我甚至想要不要后半生都做和学习与教育有关的事情。于是我跳槽去了一家我认为是教育领域最牛逼的公司,在那里我认识了一个非常有趣的同事,他业余时间在北京的清华附中做翻转课堂的老师,我去参观过一节课,那节课上他让初二的学生动手编程实现自平衡飞行器。让我特别震撼的是,我记得我上中学的时候是没有编程这门课的,但那些初中生基本都会编程,而且遇到问题了就特别熟练的先去百度搜索。看着他们敲完代码,屏幕上开始滚动一串串漂亮的数字。就觉得编程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受到他们的感染,那时候我也想去学编程。我知道你们想听到的故事情节是我顺利的成了编程大牛,但事实不是这样的。我尝试过看很厚的编程语法书、找工程师同事教我树莓派,但最后都失败了。那时候编程给我的感觉就是这件事又麻烦又难懂,还是放弃吧。

  一晃过去了两年,后来有一天侯爵找到我说,他想做给初学者的编程课。他是学设计出身的、自学编程,所以特别能理解初学者的痛苦。我们俩一拍即合。坦白说我现在掌握的编程知识都是侯爵教我的,魔力教程的每一章、还有实战课程的每一课,都是侯爵先给我讲一遍,我作为零基础学习者告诉他哪里不明白,他再改。我觉得很神奇的是,以前看别的教材和课程看不懂,但是看侯爵的就能看懂。

  我还记得有一次,绞尽脑汁在做一道编程题目,当时报了好多错,我一个个排错,最后都独立解决了,程序顺利运行的时候,才意识到时间已经过去了快两个小时。那种专注于沉浸在编程里的感觉真的特别棒,可能是接近于心流的体验吧,没有任何杂念,就想把眼前的这件事做好。

  我觉得,学编程是对我的价值观的又一次升级。以前我有了什么新点子的时候,总是想着找个程序员帮我实现吧。但是现在,我想做个自己的东西的时候,我可以通过自己的分析来判断大致怎么实现了。

  我个人最想做的产品是,一本叫做「什么值得学」的互动式的电子书。很多讲如何学习的书都不能让读者坚持行动,我希望通过技术的方式让读者可以在这本书里面记录下来自己的行动,让他们在看完这本书之后能真正的改变。

  现在,我更加接近了那个自己想要成为的人。

  我不再为了钱而工作,而是为了创造价值而工作。我们还找到了好几个大公司技术背景、stackoverflow上高声望的优秀人才作为讲师团队与我们一起工作,并为他们提供了高薪酬。

  我不再被8小时工作制和双休制束缚。我在想工作的时候工作,想休息的时候休息。我发现专心工作2小时,然后再休息半小时看看书,这样效率更高。而且,在工作日出去玩,真的很惬意,避开了人流,一点都不挤。

  我的消费观发生了改变。我为节省时间和品质生活付费,比如定期找保洁做家务、约手艺人上门做头发、购买有品质和有设计感的商品。但我不再为了炫耀和谈资而消费。

  我不需要看电视、打游戏、逛淘宝来娱乐自己,学习就是我的娱乐方式。我想学习的事情还有很多,我想学习架子鼓弹奏喜欢的歌、我想学习滑雪直到可以上高级道、我想学习摩托车去环岛骑行、我想考深潜证书然后去水下看珊瑚海……更重要的是,我想不断升级自己的思维模式和观念,成为更好的自己。

  回到学习的意义这个问题上,我觉得很多上班族可能都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我当时的那种恶性循环的状态,而为了跳出那种状态,最重要的就是学习,就是花时间投资自己,这是我的亲身体验。

  也许只有少数人会选择通过学习来进化自己。如果你也做出了这样的选择,那我们是同一类人,你并不孤独。

  励志文章5:我们的距离不在于工资的数字

  之前一篇很火的文章《穷人都是省出来的》被转疯了,我也把文章转到了朋友圈,有时候在朋友圈转发不是为了 mark下来觉得对自己有价值,而是我想让某些特定的人看到却不能光明正大地一对一发给 ta,因为有些道理本身讲出来会显得有点没礼貌,就比如上面这一篇,很容易造成看不起对方的不必要误会。

  前段时间一位好友有点苦恼说他貌似得罪了他的同事,他俩在争论功利主义跟权利主义执是执非的辩题上聊到社会资源分配一说,他随口说了一句 “难道你穷你有理了? ”其实常人一听就知道这个所谓的 “你 ”不具备任何指代性,然而他的同事恰巧是个农村背景的穷小伙,一句话就这么结束了一场本来实力相当的舌战。要说到现在的社会地位,同事之间拿着相当的工资,处在相当的平台,却对言辞痛点的反应悬殊,真是说句话都嫌费劲。

  我工作几年了还是一分钱也没剩下,但我的每一分钟都活得很好,就是那种知道下一秒世界末日也能笑着死去的活法。在公司里我有一个关系较好天天结伴跑厕所的同事,她跟我一样 “出身贫寒 ”,来自湘西的农村,家里现在还是靠烧柴火做饭,回一趟家要在大山里兜转好几个小时。她是个节省到极致的妹子,租住的地方在城中村环境很恶劣,我曾经还看过她连续一周每天只吃自己做好带过来的米饭和白菜,老实说我真的看了很没食欲。不是说自己站着说话不腰疼,当我有次无意中看到公司的工资条列表后发现她工资比我高,我就真的不懂她为什么不尝试更轻松一点的生活方式。别人在外面一顿饭钱,她就能平摊到每天多吃上一个肉菜,真的有必要为这点钱让自己吃苦么?后来我了解了她的经历,因为父亲离世上学常常面临欠学费的困境,很小的时候就要攥着衣角独自战战兢兢站在班主任面前求她再宽限一段时间,偶尔还会有不懂事的同学对她指指点点。这个年纪轻轻的 90后已经有了定期存款的习惯和决心,她的存款对我来说算得上是个小富婆,但她的贫穷是来自内心深处的,那里像有个冰库一直在发冷,告诉她只能靠自己,一定要备足粮食去面对可能突如其来的绝境。

  而我呢,我出生在南中国一个人口不到三万的海边小镇,三面环海一面临山,有点与世隔绝的意味。初中以前我几乎从来没离开过那个 “破地方 ”,在那里你甚至感觉不到阶层的存在,因为那时几乎没有同龄小孩穿着带牌子的衣服,就算有也不会有人知道,因为看不懂。脑子里不存在牌子的概念,我们只知道我穿的是红色的你穿的是白色的他穿的是蓝色的,仅此而已。现在大城市的各校方推说穿校服是为了避免攀比心理,我们估计都省了这事儿了。当然我觉得避免攀比心理纯属扯淡,这种对比是打从心里生出的,是观念指导行为,而不是通过简单的明令禁止就能扭转观念。你外套统一了,难道能剪掉街上那些 “不小心 ”露出的 ck内裤头么?

  虽然我是穷小孩堆里的一员,但我从来没有低人一等的感觉, “自我感觉良好 ”得简直丧心病狂。首先因为小镇这个池塘把我圈养得很好,没有鲸鱼的捕杀,没有色彩斑斓的热带鱼游过来显得我很丑。我的目光所及是县级顶多市级的小世界,因为老家靠海资源丰富还比周围的小镇富余得多,每次说起自己是XX镇的,自豪感炸裂得像是08 年的刘翔。说到这里估计大家都觉得这小孩长大了要往无知跟鼠目寸光的方向发展了,然而并没有,因为我有一对帮我营造健全体魄和乐观心态的父母,就算爸爸拿的是很低的公务员工资,除了确保我日常的衣食住行无忧外,从来没有多余的钱带我去旅行增长见识,也不能让我像其它小孩那样从小就学钢琴舞蹈自我增值。他是个普通知识分子,擅长画画书法,很小的时候我每晚就躺在他的怀里听他讲笑话故事。直到上大学,我才知道原来 lv比 zara贵好多,原来我父亲是个连一件衣服都买不起的穷光蛋。然而我的大学,身边全是于我而言很富有的朋友,她们去大商城买衣服的时候我常常连试都不想试,因为我知道好看也买不起,但是我从来不羡慕不嫉妒,因为父母给我的教育是该有的总会有,我注重当下自己活到了力所能及最好的状态就好。闺密家庭条件优越,有次她爸爸从老家飞来学校看她,他突然问我 “XX,你会自卑吗? ”这句话我一直记得,并没有抱持任何负面的成分,我只是在想,是什么原因让这位我非常尊敬的长辈问出这样的问题,就因为我是穷地方来的,我拿的是很落后的手机,我穿的是路边摊,所以他觉得我应该会自卑,所以我自卑是 “水到渠成 ”的?当时我那句坚定的回答 “不会,从来没有耶 ”在记忆里也还是掷地有声。

  《变形记》大家看得津津有味,把差距造成的戏剧效果当一场戏剧来欣赏。我曾经也作为一个局外人沉溺在这种看似合理甚至必然的剧情当中,直到有次我机缘巧合得到了《变形记》的一期拍摄脚本,而且是对我非常有触动的一期,我发现脚本上面连人物的反应表情都仔细注明了。的确,我们看的真的是戏,但如果说我们能如此入戏,是不是就意味着编剧对这种差距的解读其实符合大众的认知呢,是不是这就是经我们认可了的理所当然的现实?

  “听了一堆大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我讲了这么多,可面对出身阶层和那些我们无能为力的先天困境,还是只能一脸懵逼。有些距离不在于日后你拼命追赶就能超越的工资数字,是那些从你出生就被父母阶层地位定性了的先天 “基因 ”,再加之后来渐渐又被他们的思想素质加深了的后天塑型。我们没有一按就能重启人生模式的魔法按钮,唯一能做的只能是多看看书里现实中接触不到的东西,武装自己的脑袋,起码就算挣不到钱带我们的小孩去环球旅行,也还能有信念和思维的力量,去装饰他们精神的小世界。


相关文章:

1.微信工作励志文章

2.微信公众励志的文章两篇

3.微信公众号每天推送的励志文章

4.3篇超励志的职场文章

5.职场励志优秀文章也许对你有帮助

精选5篇职场励志优秀文章

每一个人都拥有生命,但并非每个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珍惜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下面由小编与大家分享5篇职场励志优秀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欢迎阅读! 励志文章1:下班后的生活决定了你的一生 01 北京,繁华又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6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