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文学阅读 > 励志文学 > 励志文章 > 分享发人深省的励志文章

分享发人深省的励志文章

若水1147 分享 时间:

分享发人深省的励志文章

  人生就像一场篮球赛,总有球星在里面闪烁着光彩,希望你就像赛场上的明星一样,在你的人生中发出耀眼璀璨的光。下面由小编与大家分享分享发人深省的励志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欢迎阅读!

  励志文章1:成功属于不安分的人

  我发现传统意义上成功的人都有一个特质,就是不安分。我们的父辈很多成功者,都是原来放弃了铁饭碗。这绝对不是什么懂得放弃的精神,而是因为他们不安分,不满足于眼前安稳的现状。虽然他们其中也有牺牲者,但他们的生命都在拼搏,都很有价值。

  世上有三种人:

  第一种,他们不能适应社会的准则,被社会无情地打击到社会的最低层,他们的精神生活几乎为零,只能得到维持生命存活的基本物质条件;

  第二种人,他们能够适应社会的准则,但他们必须遵守社会准则,在社会准则面前没有任何的尊严,他们随波逐流,在适应社会准则时,能够得到一丁点儿的好处;

  第三种人,他们不但能够游刃有余的适应社会准则,而且能够在完全了解、理解社会准则后,根据自己的想法改变一部分社会准则,从而实现自身价值,他们不用为所谓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而苦恼,因为他们为世人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中国的孩子,在我看来,大多做不到第三种。

  首先,从小到大,他们已经适应了逆来顺受,已经适应了去适应,而不是去改变。他们适应了随大流不犯大错。而不懂得独立做判断,独立做选择。比如考研,为什么考研,因为这样稳呗!这是什么稳?不是安稳,是这样不会出大问题。大家都这样了,我不这样,就比大家差了,就不稳了。殊不知,这个大家,也是看大家都这样,所以这个大家看大家,是脑残看脑残,谁都不比谁差。

  中国人有种很恶劣的文化心理,就是求同心理,跟大多数人一样,应该是安全的。

  其次,他们大多数已经丧失了创造力,改变是要创造力的,没创造力的人不自信他们可以产生创造力,所以求稳,但求无过。这是弱者的想法。强者,藐视过失,错了怎么样?机会成本而已,睡觉也是机会成本。在这点上我很欣赏韩寒,如果他当初真的接受了某大学的录取,或者继续读书,那么现在的他,至多一介文人。然而,这个退学的“大错”他犯下了,这个天下之大不韪他冒了,所以他现在得以保持这般本色。在韩寒和白烨的博客论战里,我看到的是一个正直的,有楞有角的,独立思考的,成熟的精神强者,虚伪的对手懦弱地弃甲而逃。而24岁的他,17岁已经独立了。当初他若是觉得跟大家一样是安全的,那么现在的他是危险的。

  再次,中国的孩子缺少分辨规则的能力。只要舒则,条件反射是遵守。成功的人和不成功的人,区别在于,成功的人懂得去分辨真规则和假规则。举个简单的例子,对于大学里翘课,多数人是不敢的。因为什么?点到啊,规则摆在这里——没去被点到会扣分,甚至会挂科。其实这是一个假规则,点名,其实是大学体制对付不认真学习混日子那些学生们的一种手段。换言之,有学习目的的学生,不是大学点到体制的目标人群。大学里的真规则是——充分利用大学资源实现自身的价值提升。分辨出真假规则的人,自然懂得怎么去选择自己的行为。

  大学实习的时候,曾经见过一些被生活奴役的人,没有激情,开着冷掉的玩笑,唯唯诺诺,冷幽默,眼镜后面,笑容尴尬。公司老总在说到他的司机的时候这么描述:“他跟着我6年了,6年前是1700的工资,现在还是。我曾给过他提拔的机会,可他并不努力,所以他只能是这个价值,他永远是1700块。”

  这个1700块属于“第二种人,或者说徘徊第二种人和第三种人之间。他们能够适应社会的准则,但他们必须遵守社会准则,在社会准则面前没有任何的尊严,他们随波逐流,在适应社会准则时,能够得到一丁点儿的好处,如小说《项链》中的玛蒂尔德在得到局长邀请参加舞会”。

  精彩的生活有各种各样的精彩,无聊的生活,是一样的无聊。

  年轻时保值,就是贬值,年轻时贬值,那是垃圾,年轻时增值,才是人才。我现在可以是1700块,我明天就是701块,明年就是10000块,而几年只后,是我来衡量别人是1700块还是10000块,这才是人生。

  我喜欢这样不安分的人。总爱折腾点事出来的人。跃跃欲试的人。蠢蠢欲动的人。也只有这样的人,会不断突破自我,精彩纷呈。

  励志文章2:不奋斗,凭什么过上舒服生活

  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是每个人都非常期盼的。去年年底,一部电影《等风来》又将大家的目光聚焦到这一话题上。影片里,女主角拿着两千元的工资却要指导月薪两万的人该如何生活,男主角背负着“富二代”的包袱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这部电影让不少人产生共鸣。

  追求理想是好事,但理想的实现却是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加上如今社会浮华,物欲横流,不少人在追寻梦想的道路上偏离了航道,被焦急和浮躁带得越来越远。许多职场人总觉得自己的工作特别苦,过的也不是自己想要的日子。随着一些国外思潮的过度宣扬,很多人的内心躁动起来,开始“追逐内心的声音”。他们动不动就招呼着辞职去旅行,不受窝囊气;工作的事能推就推,8小时之外却寻找赚钱快的小门路;下班回家就看电视,不愿好好学点东西……更有甚者,面对周围努力工作着的人,他们还会嗤之以鼻:“心灵导师说了,人不要活得太用力。”然而,越是这么想,就越容易脱离实际,之后就是无尽的抱怨。

  人总以为幸福就是得到自己想要的人和东西,能去想去的地方,可以做想做的事,所以一生都在追求这些所谓想要的,同时想办法对抗和消除不想要的那些。实际上,这些所谓自己想要的生活,大都是想坐享其成、不劳而获。比如幻想遇到一个富二代,给自己一大笔钱去环游世界;但一提到努力工作去赚钱,就觉得这不是自己想要的生活。这种浮躁的心态除了与年轻人刚步入社会、心存迷茫有关外,还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改革开放30多年来,社会快速发展让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加上改革初期,不少人一夜暴富,让后来者总是幻想能有这样的机会。其次,不少媒体对成功人士过分渲染,让很多人对现实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将成功、暴富当作普遍存在的事情。殊不知,成功除了能力和机遇,在一定程度上还要靠运气。最后,学校和家长不停灌输“上了大学就有光明未来”的思想,让孩子把人生路简单化、理想化,上了大学就放慢了奋斗的步伐。

  前段时间,看过一篇文章,里面有句话说得很好:“你的大学志愿是父母选的,你大学里的课程是挑好过的选的,那你凭什么要过上你想要的生活?”这句话告诉我们,不抱怨、不放弃才是每个人追逐理想最根本的精神状态。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将自己的姿态放低点,不要总认为现在的付出和收获不成比例。面对让我们痛苦、不如意的事物,不要对抗,而要与之和平共处。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充实自己,让自己变得更强。总之,如果真想为自己的内心做点事,那就从现在开始奋斗吧!

  励志文章3:还有什么是不能的?

  法国有一名记者叫博迪,年轻时上天赋予他的只是四肢瘫痪,唯一庆幸的是他的左眼还可以动,虽然口不能言,手不能动,但他还是决心要把自己在病前就构思好的作品完成。

  博迪只会眨眼,所以就只有通过自己眨动左眼与助手沟通,逐个字母地向助手“背”出他的腹稿,然后由助手抄录出来,助手每一次都要按顺序把法语的常用字母读出来,让博迪来选择,当她读到的字母正是文中的字母时,博迪就眨一下眼来表示正确。由于博迪是靠记忆来判断词语的,有时不一定正确,他们需要查词典,所以每天只能录一两页,可以想象两个人的工作是多么的艰难!几个月后,他们历经艰辛终于完成了这部着作,为了写这本书,博迪共眨了二十多万次眼,这本不平凡的书共150页,它的名子叫《潜水衣与蝴蝶》。

  史铁生二十岁残疾了双腿,而他却用“笔”走了世界上最远的路;贝多芬双耳失聪,却用心创造了不朽的“命运交响曲”;史蒂芬。霍金患了运动细胞瘤,不能动不能说,却用思维走进了宇宙,去探索星系。黑洞。夸克……奥斯特洛夫斯基全身瘫痪,双目失明,却写出了最伟大的着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激励着中外青年投身到革命中去……

  在这个世界上,有着健全的四肢,聪明头脑的人不在少数,却很少有人有如此成就,而世人缺少的正是他们这种永不服输的精神与坚忍不拔的毅力,世人总是在明日复明日中忙忙碌碌,又总是在等待机会中错失良机,总是在抱怨牢骚中荒费时光,在斤斤计较。患得患失中迷失自己……他们的成功,在于不苛求条件,不是在等待机会,而是在千方百计创造条件,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

  我们也有许多的理想和抱负,目标与追求,可不付注行动,就是无法实现的空想,一切将是枉然。灯下阅读不如电视机前舒适,唐诗宋词不如电子游戏迷人,劳碌奔波不如麻将桌棋牌室安逸,我们常常抱怨命运的不公,条件不如人意,我们却忘记了因内起主导作用,外因只是辅助,没有自身的努力,在好的环境条件也只能是摆设,面对困难我们常常放弃,所以我们会痛失良机,不是我们没有机遇成功而是我们缺少成功必备的毅力,坚持不懈不放弃才会到达目的地。

  也许经过努力我们达不到预期的目地,也许我们最后成不了作家、诗人、商人、老板……,但只要我们经历过就不后悔,困难磨练了我们的意志,失败让我们更加懂得珍惜,坚忍让我们面对一切淡定自如,胜不骄败不馁,而且这一路的风景是安逸时无法享受到的,这一路的快乐是吃喝玩乐所不能体味的。

  一只眼睛能出书,失聪的耳朵能奏乐,没有脚却能走世界上最远的路……,这是何等的奇迹,何等的不凡,而我们,健全的人还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呢?

  朋友,努力坚持吧,相信自己,我能行!

  励志文章4:一个人的奋斗应该是这样的

  你有过拿自己和别人做比较,然后感到慌张、惆怅吗?你有过把自己最宝贵的时间浪费在错误的人身上吗?遇到自己一时半会解决不了的问题,你试图逃避过、抱怨过吗?是不是觉得人活于世有时真的很无奈。倘若你是一个人奋斗,你有过这些感受一点不为过,但是又不能当做借口。奋斗,是自己对自己、对爱的人、对理想履行诺言。一个人的奋斗应该有它该有的模样!

  一、不要常常抱怨

  人生在世,多多少少都会有磕磕碰碰。很多人都会抱怨,无非是不满现实、注目苦境、觉得不公、信从谄言。这样的人不能掌控自己的人生,而是将自己交托给了外界和别人。你埋怨你所不得的,结果都是这样:不得的还是不得,你已有的渐渐失去。心理学研究发现人的主观意念能够影响着事物的发展变化,抱怨只会让本来美好、正常的事物发霉变质!

  我们总是喜欢向别人叙说我们的过去以获得别人的同情,而我们得到的却是要听到别人更加悲伤的过去。抱怨容易让人产生攀比的心理,抱怨是最消耗能量的无益举动。成功只属于那些勇往直前,没有任何借口的人。抱怨只会让我们的思想停留在过去,只会让我们的脚步停滞不前。

  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挫折和困难,当我们面对它们时,我们不要去抱怨,因为抱怨并不能解决我们当前遇到的任何问题和困难,只会让我们的心情变得更加苦闷和烦乱。

  二、不要再拿自己与别人比较

  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不公平的,不要妄想一定要处在一个公平的起点下进行赛跑,因为上帝造人的时候,没有把人放在同一个环境下。不过,也有人说上帝诗平的,因为上帝给予了每个人一个灵魂,不多也不少。但为什么有些人快乐,有些人悲伤,有些人盲从,有些人迷茫?后来,发现人们总是喜欢比较,因为比较才会出现偏差,因为偏差才有不满足,不过只有很少人因为这个不满足而努力奋斗变得满足,大多数人因为不满足出现差异,而心生怨恨和嫉妒。

  没有比较就没有差异,至少你心里不会知道。一个人如果他什么都与别人比较,失落、嫉妒、自卑这些都是在所难免的。而一个人的奋斗不应该总拿自己和别人做比较,比较的目的也仅仅是让自己更加清楚地认识自己,然后制定正确的方法去超越自我,去完善自我。更何况,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你身上有的,别人未必有,何不好好珍惜自己已有的呢?

  三、不要把时间浪费在错误的人身上

  很多人在年轻的时候,对于时间是宝贵的概念没有太大的理解。因为年轻嘛,经得起挥霍那大好的光阴。但从青年走到中年的时候就会蓦然发现,浪费时间真是暴殄天物。把时间玩了也就算了,毕竟我们当时爽了。但是,如果你投入一股,结果你什么都没得到还赔了,你有怎样的感受?

  很多东西看似无形无影,你觉得很多,但都是不可逆的。不要总把时间浪费在错误的人身上,不要跟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因为就算你讲到吐血那个人终究还是明白不了你。同一个道理,不要选错合作伙伴,不要选错情侣,不要找错朋友,因为你的时间耗不起。一个人的奋斗是不能把时间浪费在一切错误的人和事上!

  四、不要逃避问题,要想着挺过去

  人生中有很多无奈,我们都无法逆转。创业途中,有可能会遇到资金不足;工作中,有许多纷繁琐碎的难题;情感上,或因争吵而分开,或因孤单一人而寂寞。一大堆问题会接踵而至,小到材米油盐,大到婚丧嫁娶。一件事情的解决或多或少会出现裙带效应,或许这件事情的本身并不会让你头疼,但是裙带效应足以让你不堪重负,而选择逃避解决这件事情。例如,很多人恐婚,不是因为不愿意结婚,自己也知道结婚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但结婚筹备、亲朋应酬、房车婚庆、婚后生活等足以让一个人内心纠结。

  但作为一个奋斗的人,你必须懂得,人总会面临很多自己从未经历的事情,害怕、紧张、不知所措,这些情绪体验都是正常的。但体验归体验,你不可能永远躲在自己安全的角落里。你需要勇敢地去面对,逃避问题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只有面对,正视过,你才有死而复生的感受!咬咬牙,坚持会儿,就会挺过去的!

  没有天旋地动,就不可能有沧海桑田。人生,若没有起伏跌宕,就不可能登峰造极。奋斗,从来都是一个昂扬的词,犹如一个猛士。它是用来诠释一个人生命中所有的快乐和悲伤、心酸与无奈、成功与失败……一个人在世上活着的目的更多的是寻找自己,成为自己该有样子,而一个人奋斗就是在寻找自己,所以,一个人的奋斗也应该有它自己的样子!

  励志文章5:输在起跑线,怕什么?赢在终点就是了

  看起来只有那么一点点,实际上却不是小距离。这点我深有体会。当时我的成绩,再怎么努力都进不了前10,但就算不努力也滑不出前30,所以我那时一直以为,一个人的水平是稳定的,他应该在自己可以达到的范围内,追求最好的结果。但如果超出了这个范围,付出再多努力也是徒劳。

  方同学读了四年高中,大大小小的考试经历过三四十场,只有两次不是第一名。第一次是第一年的高考,他全县第二。第二次是第二年的高考,他全县第三。说来也奇怪,他以平时的成绩,怎么说都能够上清华的分数线,可是一到了高考,就会发挥失常。

  第二年高考后,方同学对着参考答案估分,发现比第一年还差很多。一气之下,没有报志愿就一个人跑回家了,把陪他来填志愿的爸妈扔到学校里。他离开学校之前,托付同桌杨说:“你只准给我报中科大,别管我爸妈怎么说,你不能给我填别的学校!”方同学的父母怕他连中国科技大学也考不上,要再降一降志愿。杨说,除了中科大,别的学校方同学是再也不肯上的,就中科大吧。结果考上了。

  那个暑假,我和杨在一起聊天。聊到方,我们都很感叹。我说,人总有个适合自己的高度,并且最终会到那个高度上。再往上,哪怕只高了一厘米,还是怎么跳都够不着。杨深以为然。

  有意思的是,若干年后,杨被保送到了清华读博士。杨在清华期间,发表了几篇很牛的论文,还因论文获奖上过清华主页,甩出别的清华生一大截。方同学从中科大本科毕业后去美国读博士,临走前从北京坐飞机,特地去清华看杨。当然,看杨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是看清华。他跟着杨一起在清华校园逛,对于这时的方来说,清华已经算不上什么了。虽然如此,想着自己从小梦想的学校却没有读成,反倒被同桌读了,觉得有点滑稽。

  无论是方,还是我,或者是杨,都知道,如果让杨高中就报清华,考上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我虽然比不了他们,但中大的经济学硕士毕业,也还不算次。‘回头来看,我们都很幸运。但再想想,这也不是幸运,而是本该如此。我们只是在人生的某个阶段,到了和自身水平相称的位置上。虽然这过程中有波折。

  我现在的同事、好朋友雷,是凤凰男出身。雷脑子不如我,学东西也比我慢,但我们在同一个单位,他工作各方面都比我出色得多,也很受领导赏识。如果看天分,他无论哪个方面,都非常一般。中学时,都没人相信他能考上大学,他发奋几年,加上运气好,考上了湖南师大。他当时的最大梦想是毕业后能去《湖南日报》做记者。结果又发奋了几年,从湖南师大考上了复旦新闻系。在复旦新闻系他参与到中宣部的项目里,去新华社实习。我问他,你那时候还想去《湖南日报》不?他笑笑摇摇头,说看不上了。

  雷常对我说自己脑子不好使,走到今天这一步纯属幸运。但我明白,这绝对不是幸运。虽然他每一次的身份转换,看起来都很偶然,都很幸运。但所有这些幸运连缀在一起,就不是幸运了,而是实力。他有本事一点点向远大目标迈进,虽然很慢,但非常扎实。他能走到今天,在我看来,完全是应得的。

  一个人层次的提升不是渐变的坡度,而是层级的台阶。如果一次要跳太高,跳不上又落下来,就还等于在原地。可你哪怕一次只上个小台阶,三五个台阶下来,就发现和之前的境界是天渊之别。

77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