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文学阅读 > 励志文学 > 励志文章 > 励志文章精选,在喜欢的事上做第一名

励志文章精选,在喜欢的事上做第一名

若水1147 分享 时间:

励志文章精选,在喜欢的事上做第一名

  人生犹如过山车,高低转折是永远存在的,凡是平常心来对待,那么成败得失就不会是太可怕的问题了,只要努力付出,便无怨无悔。下面由小编与大家分享励志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欢迎阅读!

  励志文章1:在喜欢的事上做第一名

  一

  楼婷婷是我的邻居,大我一岁。她从小喜欢孩子,比她小的就行。她留过级,插班和我做同学,成绩仍不好。班主任说,她是糨糊脑袋,还当着全班的面,用指尖戳她的眉心:“你以后能干什么啊?”

  那天晚上,我们结伴回家。

  她垂头丧气:“你说,以后,我们能干什么呢?”

  “我想当三毛。”我踢着石子。

  “我呢?”她自嘲道,“拉板车?扫厕所?”不知为何,听来分外忧伤。楼婷婷解压的方式是做手工。她将一块花布裁成几片,分别裹上棉花,缝合、组装后,就是头和四肢。她再用两粒黑扣子做眼睛,将黑毛线搓成头发,或扎,或披;等她给娃娃贴上绒布红嘴唇,就大功告成了。中考结束,楼婷婷送给我一个娃娃。

  二

  楼婷婷读技校的最后一年,在工厂实习,工厂主打产品是洗衣机,她的工作就是搬洗衣机。能找到这样的单位已是楼家父母能力的极限,所以,她胳膊都肿了,也不敢轻言放弃。

  一日,楼婷婷兴奋地跟我说,妇女节有个比赛,她获奖了,参赛作品是布娃娃。她兴奋,显然不止为一张奖状:“幼儿园园长好喜欢我的娃娃,问我有没有时间教他们的老师做。”

  “或许,你从此就能去幼儿园工作呢?”我启发她,“总比在车间搬洗衣机舒服吧?”

  她为此付出诸多努力。

  她做了很多布娃娃,又渐渐从娃娃拓展到各种动物,十二生肖、恐龙,各种指偶。

  她还来找我借高中课本,她打算参加成人高考,因为园长说,需要大专学历。

  “早干吗去了”“当年不好好学习,现在……”楼爸爸总是以吼的方式表达心疼。

  可她跟我谈更大的梦想。她说,最喜欢的事,就是哄一堆孩子开心,她最擅长的也是如此——她从小就享受做孩子王的感觉。

  三

  他终于成了幼儿老师。两年后,幼儿园撤销了。

  于是,她办了“买断”,跳槽去一家民办幼儿园,回娘家时,楼爸爸又用吼的方式表示关爱:“好好的国企、保险怎么办、退休怎么办。”但木已成舟,也只能随她去。直至她回家借钱。

  她说,要办自己的幼儿园。她还向我打听,在当地报纸发招生广告的价格。她把买断的钱全拿来,争取到父母亲友的支援,再抵押了房子,集合过去一起进修、工作的小伙伴,从8个学生开始,“现在,小一、小二、小三,加上托班,几十个孩子吧。”

  前年,她不知用什么能耐,加入了一个国际连锁,去国外培训了几个月,学成归来,常用词已是“自然”“天性”“释放”。

  “我们幼儿园崇尚自然,玩具,我们提倡布艺,都是我们的老师自己手工制作的。我们也提倡孩子们和我们一起做,用手工释放压力。”楼婷婷语速很慢,听起来温和、可靠。

  楼婷婷带我参观她的幼儿园,在室外活动场所,我看到一位老师正弯着腰和一个小姑娘说着什么。

  “我睡觉没有得第一名。”等我们走近,仍听见小姑娘在抽噎。

  楼婷婷喊她的名字,摸她的头:“上午玩具收拾得又快又整齐。第一名当然好,但如果不能样样都好,就喜欢什么,把那一样做好,也不错。”

  这句话听着耳熟,听得我也想去摸摸那小姑娘的头。

  励志文章2:迷茫的时候,要选择难走的那条路

  最近,我的又一个好哥们大军,跟我聊了一些关于“选择”的话题。事情这样的,他所在的银行最近技术岗位有个机会,他想去试试,但是他已经做了两年业务了,一方面技术荒废了不少,另一方面,他又不想把做业务积累的资源就这样白白的抛弃。所以,他感觉很困扰也很迷茫,最近心神不宁的,不知道怎么选才好。

  记不清在哪里看到过这样一句话:人只有在还有的选的情况下,才会感觉困惑和迷茫,如果只有一个选择,只能硬着头皮去做,反而没那么纠结。

  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曾说过:“有些人在遇到困惑和迷茫的时候,总是认为我要先把迷茫解决、把所有问题想清楚了才能走下一步,这样我很不认可。我认可一点:不要给自己理由!当你觉得兴趣不足、没有坚定信心、家里出了事情、需要克服心理阴影、面对痛苦往前走的时候,不论家庭、个人生活、兴趣爱好等方面出现什么状况,你应该全力以赴,应该处理好自己的生活,往前走。不要给自己理由。因为你一旦掉队了以后,你的心态会改变,很难把心态纠正过来。”

  所以,与其陷入犹豫和徘徊中,还不如果断的做出决定,然后去尝试。于是,我跟大军说,当你迷茫了,不知道该如何选择时,就选择难走的那条路吧。

  我相信,好多人都经历过这种迷茫的时候。我们的迷茫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完全没有方向,是真正的迷失;第二种是站在十字路口,不知道如何选择。

  如果你的迷茫是第一种,那是因为缺乏目标和理想,我在前面几篇文章里已经谈了很多,这里不再赘述。这种迷茫根本还没有涉及到所谓的难和易,在这种情况下,你应该停下来好好思考下自己想要追求什么,找准自己的方向,然后去努力、去实现。

  如果你的迷茫是第二种,那是向左走还是向右走的问题。其实,没有人知道那条路会更容易,或者哪个选择将来会更好。人们总是想做出那些对自己有利、有益的选择,但究竟什么是最好的选择呢?没有人能打包票,只能将来再回头来看。

  但是,人都是有趋利避害的倾向,好多人为了逃避眼前短期的痛苦,而陷入以后的长期的痛苦中,也有的人为了眼前的一点利益而牺牲了长期的利益。就像电影《闻香识女人》里阿尔·帕西诺说的:“我知道什么是正确的,在人生的每一步,我都知道;但每一次我都走向了反面,为什么?因为妈的太苦了。”是的,人生都是苦的,但面对困难和问题时,总是要去解决的,选择无非两个,或者现在就去面对它,或者暂时逃避,但是以后还是要去解决。而敢于选择难的那条路不但是勇气的表现,也是理智的权衡。

  生活都是你自己的选择和你努力的结果,如果你选择了容易的那条路,那么你也只配拥有目前你所拥有的生活和一切,因为你连苦都不想吃,还有什么可以抱怨的呢?

  跟大军聊天的过程中,我也回想起了读书这么多年来,那些我面临选择的时刻。现在回头去看,我都很庆幸每次面对选择的时候,自己没有选择那条容易的路。

  第一次面临选择是高中择校的时候。

  当时好多人都是选择镇上的一所高中,因为离家近的,家长说这样安逸一点,能住家里,即使住校也可以经常回家,这样就可以充分享受来自家庭的照顾。但是,我没有,我选择了市里的一所私立学校,因为我的心渴望着更宽广的天地,我想体验更广阔的舞台。我一直信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大丈夫四海为家,如果一直沉溺于眼前的一点安逸与舒服,你怎么可能走的更远呢?

  第二次面临选择是在高考失利之后。

  第一次高考,我考的并不理想,成绩只够二本,用失误都无法解释,可能是心态的问题。好多人都安慰我说你只是失误,也努力过了,可能是运气不好,或者这就是命吧,认命吧。亲戚和朋友也说,要不就将就吧,读一所普通的二本,到了大学再努力好了。也有一些考的不理想的同学说,高三那么苦,我才不想重新再来一遍,大学多好啊,不用早起不用上晚自习,我们还是早点去享受大学的美好生活吧!

  但是,我当时坚定的选择了复读,一是对自己实力的自信,二是我不愿意将就,更不愿意认命。于是,当身边的好多同学都在享受大学的美好时,我却在朝五晚十二的学习,那一年到底有多辛苦,内心有多孤独,复读过的人应该会懂得。但是我没有抱怨过,也没有后悔过。正是这份坚定,让我考出了比较理想的分数,也是这种不愿意将就,让我来到了NK大学。

  第三次面临选择是大学毕业的时候。

  大三的时候,大家都面临读研、工作、出国、考研等等的选择困扰。对于保研和考研,好多同学都选择了留在本校,因为本校待了四年,生活各方面比较熟悉,而且认识的同学和朋友也多,朋友圈子比较舒适。也有很少的一部分人选择了去工作,当时,有一个找工作的同学跟我说,考研干嘛啊,还不如直接找工作得了,辛辛苦苦准备一年,累死累活的,也有可能考不上,到时候还是要去找工作。但是,这些我没有听,我坚定的选择了考研,因为我知道我的未来不在这里,我的心想要去“草长莺飞、落英缤纷”的江南。

  所以,最开始准备考研的时候,全班几乎只有我一个人,从搜集资料开始,到背书啃题目,夏天汗流浃背,冬天冻的要死,那一年的辛苦和孤独,只有自己知道,但是我坚持了下来。当我研究生来到了ZD,我发现这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我喜欢杭州这个城市,喜欢西湖边的环境,喜欢这个古朴的学校,大学四年,我的心都从来没有那么自由和开心过。后来,我还在ZD遇到了我的女朋友,现在她已经成为了我的妻子,我们的宝宝也已经六个月大了。

  有时候,我也会想,如果我高中选择了家门口的高中,如果高考失利我没有选择复读,如果本科毕业我就选择了工作,那么我现在会在哪里呢?生活充满了偶然和未知,人生也经不起假设。面对任何一个选择的时候,我如果选择了容易的那个,我都不可能成为今天的我,也不可能过着现在的生活。

  我并不是在“炫耀”自己吃过多少苦,也没有说学历多么的重要,但是那些年求学过程的选择,却是让我不断的在提升自己的眼界和能力。当然,我更没有说我现在比很多人活得好,有一些初中就辍学的同学,抓住房地产那一波的机会,如今身家已经千万了,也有一些高中毕业就出来工作的同学,抓住了淘宝和网上购物的发展机会,现在也很有钱,过的比我舒服多了。但我没有不忿,也没有太多的羡慕,因为我知道,生活都是自己选择和创造的,而且我知道自己曾经努力过,所以我的内心是平和的。

  正是不怕吃苦、不服输的性格、不安分的心,支撑我走到了今天,虽然目前的工作和生活状态并不是我理想中的,但是我知道自己一直在努力,一直在路上。

  就像王小波在《青铜时代》说的:“永不妥协就是拒绝命运的安排,直到它回心转意,拿出我能接受的东西来”,就像汪峰在《勇敢的心》里唱的那样,凭借着一颗永不哭泣,勇敢的心。

  所以,每当你面临选择的时候,不要犹豫徘徊,权衡的时候,也不要怕吃苦,选完了之后,更不要去后悔。就像找工作这件事,你可以选择朝九晚五的工作,也可以选择挑战性的工作,只要你喜欢和认可这份工作,并能投入激情和努力,而且内心感到满足,就没有什么不好,最怕的就是,一切都是你自己选择的,最后却还在抱怨。

  王小波还有一句话我非常喜欢,用在这里也非常合适:“人在年轻时,最头疼的一件事就是决定自己这一生要做什么。总而言之,干什么都是好的,但要干出个样子来,这才是人的价值和尊严所在。”

  但是,我还是想说,当你面前有两条路,不知道该如何选择的时候,选难走的那一条。这些年,我也有一些时候选择了容易的那条,虽然不多,但是每一次我都后悔了。

  励志文章3:最重要的是跑完,而不是在一开始就跑得有多快

  到目前为止,你总共在自己本来有兴趣学的事情上对自己说过多少次“唉,我看我没有天分,还是算了吧”的话呢?

  这句话通常被用来当作宣告某一段努力完全失败的休止符,也常被用来把某一扇门关上,继续走原来不必接受太多挫败、但也看不到新风景的旧道路。天分有那么重要吗?你高估天分的影响力了吗?

  我访问过一位四岁就被称为音乐神童,长大之后在音乐方面也有相当成就的大提琴手,他一开始就否认自己是个天才。他说,他在美国接受访问常被问到的问题是:在他的成功中,天分占了多少?“我想,百分之二十不到吧……不过,这百分之二十之中,我那从小就逼我学琴、不让我出去玩的妈妈,大概贡献了百分之十五以上!”

  天分确实因人而异,但我们常高估了它的影响力。回头想想我曾经说过“没天分,还是算了吧”的话,还真不少。老实说,多半因为我懒惰、不想持续,所以常在还没学到足以印证自己有天分的时候,就悄悄打了退堂鼓。

  我曾与一位园艺高手在某个阳光充足的办公室里等候,他指着一株几乎生气全无的盆景对我说:“上一次我来这里,这丛竹子还生气蓬勃,现在竟然变成这个样子。照顾植物跟学习任何事情都是相通的。如果你天天花点时间照料它,它就会长得很好;如果你疏忽了它几天,它就会出现残败之相。越看它,越觉得对不起它,越对不起它,越不想看它。不久,它就一命呜呼了。”

  有多少可能会改变我们人生方向或增添人生乐趣的事,因为这种“越荒废越害怕”的理由一命呜呼了呢?听了他的话,我若有所悟。不只学东西如此,爱情也一样。越疏忽他,越害怕见他;越对不起他,就会“情不自禁”地更对不起他。

  很多人跟我一样都有虎头蛇尾的倾向。不是不想努力,只是没有持续。有时是刚开始过度努力,不久就弹性疲乏。或是刚开始的时候还蛮有兴趣,遇到了一点困难之后,就告诉自己“我没天分,算了吧”,然后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就拿念大学时修日文来说,刚开始我比任何同学都努力,除了上课外,还上补习班,还买了五花八门的各种教材。我的室友每天早上起床念半个小时,我就发誓要比她拼命,比她多念一个半小时,这样总会比她强吧!

  只不过,她那“每天半个小时”持续了四年,直到她考上日本公费留学还未停息;我那每天两个小时的努力,不断被“郊游、烤肉、恋爱和打瞌睡”穿插打扰,没一个月就出师未捷身先死,日文考试都以临时抱佛脚过关。

  日后好几次奋发图强,甚至还天天随身带着日语读本,但也都在只有努力没法“不懈”的情况下随风而逝,然后告诉自己:“算了吧,我看我是没有学日文的天分。”现在,我竟仍停留在大一日文的水准。“算了吧”出现的频率越高,我们一事无成的可能性越大。

  英国心理学教授迈克尔·豪(Michael J.A.Howe)专门研究神童与天才,他得出的结论很有意思:一般人以为天才是自然发生、流畅而不受阻的闪亮才华,其实,天才也需要耗费至少十年光阴来学习他们的特殊技能,绝无例外。要成为专家,需要拥有顽固的个性和坚持的能力。每一行的专业人士,都投注大量心血,培养自己的专业才能。

  一个人再有写作的才华,也要靠训练和经验才能抓住文学技巧的窍门。所有成功的作家一辈子都是读者,而且大多数在年幼时就养成习惯,将思想付诸文字。很多杰出作家早在童年尚未结束之前,就尝试过要写一本书。

  这位心理学家还统计过,以学钢琴为例,如果想要变成还不错的业余钢琴家,至少需要很专注地投入三千个小时的训练;如果想达到专业水准,一万个小时是跑不了的。像西洋棋、各种运动和外语,想要变得专业的时间也差不多。

  从这一点看来,我们学习上的种.种小挫败,并非因为没有天分,而是因为没有“持续贡献”。到目前为止,我投入过一万个小时以上的,大概只有写作吧?

  不只是学习,一般女生最热衷的减肥也是“不需努力,只要不懈”。疯狂减肥的人,总是会失败。据统计,采取速成减肥法或节食减肥,在停止减肥两个月内恢复体重的超过百分之九十,而有副作用的则占百分之七十。

  一位健身教练也对我提出忠告:“运动不需努力,只要持续,你一定可以瘦得下来!我最怕那些刚开始像拼命三郎的家伙,他们的元气总是会在短时间内耗尽!”

  不用太努力,只要持续下去,现在我总是这样告诉自己。想拥有陪着自己一辈子的专长或兴趣,就像在跑一个人的马拉松赛一样,最重要的是跑完,而不是刚开始跑得有多快!

  励志文章4:所有的成长,都因站对了地方

  今天我想通过三个故事,来讲三个经济学基本道理。

  第一个故事,它的主题词叫“消灭选择”

  我出生在北京,幼儿园还没有毕业,就被送到了农村。上小学的第一天,同学们课间把我叫到了操场,我傻呵呵的刚过去,还没站稳呢,有一个同学悄悄地跑到我的身后,把我的裤子一拉,扒下来了。奇耻大辱!怎么办?找班主任。

  我跟班主任告状,班主任讲的是方言我没听太懂,大概的意思是说——你小子真笨,连自个的裤子都保不住。

  然后我就回家了,我心里非常明白,假如我告诉父母的话,我父母一点儿不同情我,一定会教育我说一定是你犯错误了,农民的孩子都很纯朴的,怎么会打你呢?

  所以我想我是没有选择,必须靠自己。怎么靠自己?三件事。

  第一件事,我找到我妈妈,你必须给我一个绳子,把我的裤子扎起来。

  第二件事,我要跑,我打不赢,我要先能学会跑。

  第三件事,我得观察孩子们怎么打架的。

  最后,机会来了,一个月以后,我的班主任要我做值日。这时候这四五个人要打我,我先跟他们转悠,逮着一个机会,朝一个同学撞过去了。他没防备,头撞到了课桌上。

  第二天,我的妈妈买了饼干,带着我到这位同学家去赔礼道歉。那是在一头牛的边上,那个味道一辈子我都没忘记!那是香味,我第一次尝到了胜利的甜头,从此以后,没有人敢随便欺负我了。

  这件事情告诉我什么呢?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人才能够被激发出来。

  看我们年轻人,今天你们的问题,不是没有选择,而是选择太多了。我的很多学生,经常来问我,以后做什么,尤其是博士生。我说你读了博士都还没想清楚未来干什么这个有问题。

  假如马云,考试成绩好一点,能考上一个很好的学校,读了金融,恐怕今天不见得要创业了吧?假如马云长得,像撒贝宁一半那么帅,有可能到个电视台当个主持了,就不创业了?所以我们的马云也好,刘强东也好,他们往往是被动地,消灭很多选择,背水一战。

  第二个故事,它的主题词叫“人力资本”

  1992年,我博士毕业了,在找工作。第一个去面试纽约大学,系主任当时决定要给我工作。一星期以后,密歇根大学经济系也给我打电话,说要请我去经济系工作。

  于是我就碰到了一个选择的问题,纽约大学金融系,金融研究水平非常高,工资整整是密歇根大学的两倍,怎么办?其中纽约大学的系主任,碰巧是我一个同学的父亲,所以跟我讲话很直。“我给你付的工资是别人经济系的两倍,你来我这,你专门给我研究金融问题。甭搞你的中国经济研究!”

  这句话在我脑子里反复回响,我当年选了经济学,想的是中国的事情。如果我去了纽约大学,只让我研究金融的问题,跟中国不直接搭界,我的未来会是怎么样呢?我会高兴吗?想到这儿,义无反顾去经济系。

  为什么?用经济学的道理来讲,我想的是未来,是人力资本。什么叫人力资本?就是你未来的,获得幸福的能力。

  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每一位同学,你们不用买股票,你们已经有了一个大股票,就是你自己呀!你是你这只股票的CEO、董事长,你的导师、你的老师、你的父母、你的同学、都是你的持股者。所以你的主要的任务,今天应该是如何做好你的主营业务,如何让你未来更加快乐。

  关于是否要逃离北京,今天我可能忍受,大城市的痛苦,但是未来我会更幸福。因为我在大城市,我获得了工作的机会、锻炼的机会。我认识了很多,跟我想法相像的年轻人,有很多导师来指导我。

  第三个故事,它的主题词叫“圈子”

  这是我一个非常好的朋友的故事。这位同学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在波士顿上大学。他一早就想清楚了要搞金融,怎么能够进入金融这个圈子呢?每一个周末,他坐着公共汽车去波士顿。

  美国的公共汽车,可不是北京上海的五分钟一班呐,一小时一班呐!他需要背着干粮,带着牛奶,一走走一天。去波士顿的金融街,看大厅里看着那个门板,记下来这些公司的负责人,名字、部门是什么。之后找到公司的总部的这些总机,打电话过去,我要跟史密斯先生谈一谈,他是哪个部门的。总机的接线员一听,这小伙子还挺靠谱,放进去吧。于是他通过这种方式,跟华尔街在波士顿的分公司就接上头了。

  很快就去这家公司做实习生了,再过五六年,他成了一个全球三大之一的投资银行的亚太部的总管,现在已经下海自己创业了。

  那么这个故事在经济学是什么道理呢?经济学我们就叫它外部性、外溢性。

  往往我们年轻人会有一种情结,经过我的奋斗,成功了,为什么这个圈子还有其他的人,这样跟我竞争啊?“瑜亮情结”,既生瑜何生亮。

  这个道理经济学也告诉我们,不应该这么想,因为人才的成长都是集团性的。

  所以最后我想总结告诉大家,不要犹豫,尽早认准大方向。消灭选择,义无反顾,认准长远,认定自己,然后想方设法找到你要奋斗的那个圈子,你会跟着这个圈子不断地往上走。

  所有的成长,都是因为站对了地方。

  励志文章5:既然人生如戏,请给我好一点儿的演技

  在日本坐电车,时间久了发现一个与国内不太相同的风俗,就是不能让座。

  大约是低调习惯了,日本的老年人和孕妇都不大希望自己成为受人瞩目的弱势群体,被照顾和谦让总会感到尴尬。

  有次与朋友一同乘车,过了两站,上来了一位老人。

  这位老人的年纪实在是太大了,拄着拐杖,须发皆白,身体几乎驼成了90度。周围的人都无动于衷,我浑身难受,如坐针毡,只好使劲拉了拉朋友的衣袖,问他怎么办。

  他想了想,说:“我们干脆装要下车,给他让座吧。”

  我觉得这个主意好,于是老人走过来的时候,我们站起身,向他点头致意后走开。

  眼看老人坐在了位置上,我舒了一口气。刚在车门旁站定,朋友便使劲拉我一把,我不明就里,懵懂地被他拽着下了车,“你干吗?怎么真的下车了?”我不解。

  他小声说:“站在车上,老人和其他人总会看到我们的,不如干脆下来。”

  我笑他:“你还真夸张!不过是心知肚明的事情,演戏而已嘛。”

  他认真地摇头:“既然选择不让老人尴尬,就不要留下任何尴尬的可能性。演戏也要好一点儿的演技,才算是真正的成全啊。”

  深冬,去黑龙江朋友的家中过春节。给老人拜年时,朋友“扑通”一声跪倒,把我吓了一跳。然后眼见他虔诚地全身伏倒,向笑得合不拢嘴的老人咣咣磕了几个头,一点儿都不放水,额头都明显红了一块。

  拜完年后我偷偷问他:“干吗那么卖力?”

  他说:“我们这里都要这么磕头拜年,磕得轻了老人会不高兴,别人也会说你没家教。”

  我说:“孝顺不一定要体现在磕头上啊。工作顺利,往家里拿点儿钱,平时多陪陪老人……都能体现心意不是吗,何必非要形式主义?”

  他笑笑,说:“人老了,钱反而没那么重要了,有时候在乎的就是那一点儿仪式感。你表现得重视,他就高兴。”

  他又说:“就算哄,也要哄得像那么回事。老人虽然老了,是不是敷衍还是看得出来的。”

  去听一位演讲大师的授课,他说,讨人喜欢大都体现在说话的细节上。

  比如,不要说“谢谢”,要说“谢谢你”,不要说“抱歉”,要说“真的对不起”。

  想想还真是这样,加了几个字,听起来就更具诚意。

  大学时看《美丽人生》哭得一塌糊涂。那是个幸福又不幸的故事:集中营里,为了保护儿子,父亲导演了一场浪漫而残酷的游戏美梦。他告诉儿子只要遵守规则,攒够1000分就能赢得坦克并回家。最后儿子躲在柜子里,父亲从他的面前带着笑容大步走过。儿子始终记得父亲告诉他的话,不能出去,出去就得不到坦克。

  父亲的表情和语气那么认真,他相信了。电影里的儿子即使长大以后,也会拥有更加健全、乐观和积极的心态。

  为了你在乎的人,彩衣娱亲也是雅事一桩。为了在乎你的人,又何妨当一次高规格的影帝。

  不会有谁关心戏份真假,只关心演得投不投入。

  想要你仔仔细细画一个饼给我,哪怕虚幻如泡沫,也能感到四周洋溢的香甜与充斥的饱腹感。因为你认真了,因为我投入了。因为那是你给我的,而我爱着你。

  人生如戏,请给我好一点儿的演技。


相关文章:

1.经典励志短篇文章精选两篇

2.关于经典的励志文章5篇

3.关于励志文章5篇

4.关于个人励志的文章6篇

5.励志文章分享精选6篇

6.经典励志文章

7.关于坚持的励志文章:持续的力量

67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