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青春励志文章摘抄

若水1147 分享 时间:

  相信自己,坚信自己的目标,去承受常人承受不了的磨难与挫折,不断去努力去奋斗,成功最终就会是你的! 下面由小编与大家分享青春励志文章,希望对你有用!欢迎阅读!

  励志文章1:你是不是很迷茫?

  “迷茫的根源在于你只想不做,想的太多干的太少。”

  上午朋友W打电话说过来坐坐,心情不太好。

  一进门W就愁云不展,眉头紧锁。他说在公司干了快一年了,马上就可以上五险一金。可是业务一直没大的起色,手头的客户也折腾再三迟迟搞不定。干的没劲儿,可又下不了决心辞职,离开这里不知道去哪儿,也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

  想自己创业,可又不知道该干什么,问我你接触这么多客户,赚钱的行业主要集中在哪些领域?

  我说我没刻意研究过,不过好像我的客户干什么的都有,并没有明显的领域分类。W说我手头有点存款,特别想创业自己做事,就是苦于不知道该去做哪行。

  我跟他说,如果你一直在想你该干什么,那你只会更加没有头绪,更加迷茫。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之前看到一则新闻,说是东北有个收垃圾的人致富了,还开了废品回收处理公司。连收垃圾都有发财致富的人,你说还有哪个行业不存在挣钱的人呢?

  每个行业里都有挣的多的人,也有挣的少的人,而且遵循二八法则。挣钱的永远都是少数,不挣钱的永远都是多数。

  我跟W说,你换个角度去思考可能会好点。你想想自己能干得了什么,自身有什么优势和基础,有什么兴趣和爱好。这样,你就会大大的缩小思考的范围,有利于进一步分析。

  不要眼睛总是看着钱,总是关注别人干什么工作的挣钱多。别人能挣了不代表你就能挣了。你身边可能就存在着年薪十几万的人,虽然他们没有多富裕,但在一个四线小城里已经算是奔小康了。而你和他们之间可能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你也知道他们是在做什么工作,你为什么不去做呢,因为你清楚自己没有资格入门或是自己干不了。

  以前一个朋友跟我说过一句话,一直记在心里。他说你总想找一条能看得见未来的路,这不可能。所有人的路都是边走边修正,没人能一眼看得见未来。

  很多大学刚毕业的学生,找工作的时候都很迷茫,其实这是常态,也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没什么好自卑的。他们总是在想我该找一份什么样的工作?我所找的工作有没有前途?我能不能在这个公司挣很多钱,甚至可以干一辈子?

  很多童鞋总喜欢问别人求指点,迫切希望能有一位成功的大师指点迷津,直接告诉他应该去干什么工作,干下去一定能成功!但是,很遗憾,大多人都不会遇到这样的大师。

  人之所以会迷茫,就是因为脑子里想的东西太多。到处羡慕挣钱多的人,一见了收入高的人就想打探人家的收入,问东问西。

  让你去干和他一模一样的工作,你能不能挣到人家的钱呢?记住,永远不要去打探别人的工资和收入,同一个公司里,员工的工资都不一样。因为,这样的打探毫无意义,如果别人挣得比你少,你会心里窃喜,我比他强,但对方会失落。如果挣得比你多,那么失落的就是你。

  如果你迷茫,你一直在纠结自己该干什么工作,创业该做什么行业。那你可以换个角度去思考,先别纠结你该什么,先想想你现在能干得了什么吧。问问自己这个问题,我想你就会有所答案。

  想想自己能干了什么,自己的兴趣爱好是什么。至于能不能赚到钱,未来和前景如何,这不是你现在应该一直纠结的事。除了那些已经死去的行业,剩下的每天正在存在的行业,哪个行业没有挣大钱的人?

  没有人可以预言未来,你需要做的是,结合自己的条件和能力,兴趣和爱好,找一份自己现在可以胜任的工作,或者创业一项自己能驾驭的项目。至于未来如何,你只能靠自己不断努力的过程去验证。除非你有非一般的眼光和见识,可以知道前景如何。

  如果你没有马爸爸的眼光和见识,就老老实实的从迈开脚步,伸出双手干起来开始,一步一步的向前走。何况马爸爸也曾失败过多次,才有了今天的阿里巴巴。你又凭啥一次都不失败呢、

  多干少想,无论干什么,只要你踏踏实实,迈开双腿一步一步往前走,你都会取得一定的成就。当你积累到一定程度,有了足够的核心竞争力,挣钱只是水到渠成的事。

  不怕你想法多,就怕你光想不干。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想法多可以一个一个来实现,把一件事做好做出成就了再去做其他的。林志颖就是一个典型的成功的斜杠“青年”。连美国总统奥巴马都惊讶于他的经历。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想要改变你现在的困境,唯一的选择就是勇敢的干起来,很多机会都是干着干着才有的,不是躺在床上就能遇到的。

  只管低头努力,剩下的交给时光,时光一定不会辜负一个真正努力的人。

  励志文章2:20多岁做些什么,才能在三四十岁不后悔?

  20多岁,不是成年的过渡期,不是青春的延长期,也不是进入社会的预备期,而是成年发展的关键期。

  前段时间在微博上看到一篇这样的文章《25岁的北漂白领小王觉得自己活得很庸俗》,感触颇深。

  因为这篇文章描述了许多当代年轻人的状态,我也是其中之一:

  刚毕业时总是激情满满,如果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企业的光环更是给了自己无上的自信,于是特别喜欢别人问自己在哪儿工作,觉得自己很牛逼。

  可是,混迹职场若干年之后,主要学会的却只有excel的使用技巧、ppt的制作技巧、超过100种英文缩写……

  过去吃不起的高档餐厅现在还是吃不起,衣柜里的衣服永远是淘宝货居多。

  当然还是可以就这么活下去,过得也不会太差,但已经不想这样了,却又不知道该怎么办。

  你也有这样的困惑吗?如果有,那么这篇文章,值得你好好读一读。

  01

  曾经看到过一个临床心理学家Meg Jay的TED演讲,叫《为什么30岁不是一个新的20岁?》。

  Meg Jay谈到自己年轻时第一次接待来访者的经历。

  那时Jay还是一名临床心理学的博士生,来访者是一名26岁、看上去颇为普通的女士Alex,找她来聊一聊“关于男人的问题。”

  比起其他同学遇到的纵火犯,Jay觉得对于这样一名普通的咨询者,她肯定应付得了。

  因为像这样的年轻人有很多,他们年轻,有活力,有的是时间,只是有一点迷茫。

  当年只有20来岁的Jay认为,这些年轻人的困惑没什么大不了,生活也早晚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步入正轨。

  所以她在那次的咨询中,对于Alex所叙述的故事只是轻松地稍作附和。

  直到有一天,Jay的导师对她说,应该让咨询者Alex认真考虑她的感情生活。

  “如果她现在浑浑噩噩地和一个傻瓜交往,那她迟早会嫁给一个傻瓜。而给她建议最好的时机,是在结婚之前。”

  导师的点拨让Meg Jay一下子明白过来,Alex的20岁不该像这样搁浅下去,那是Jay的从业生涯中重要的一课:

  “30岁不是全新的20岁。”

  因为20多岁是一个可塑性很强的时期。比如,我们20多岁时性格的改变远多于别的时期、女性的生育能力在28岁时到达高峰……

  20多岁时,人的大脑会经历第二次发育,然后趋于稳定;30岁的时候,人们的生活也逐渐稳定下来。

  所以说,20多岁并不是一段可以纵情享受的日子,而是紧锣密鼓的发展期。但是,很多人却在挥霍这段时光。

  如果我们不能早一点明白这个道理,等到了三四十岁,和同龄人之间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

  别人早已月薪过万,你还在苦哈哈地拿着三四千的工资;别人已经白手起家在自己的领域打下了一片天,你还在底层岗位上为老板的梦想打工……

  那么,20多岁要做些什么,等到30岁来临的时候才不至于慌乱不知所措?

  02

  首先,认识自己,弄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很多人浑浑噩噩度日,忙忙碌碌而又碌碌无为,究其原因就是没有认真思考过,自己真正要的是什么,于是开始随波逐流。

  别人说这部电影好看,你就去看;

  别人说体制内的工作好,你就去考公务员;

  别人说25岁要抓紧时间结婚生子,你就草草找个对象,将就着过日子。

  《成功是道选择题》这本书中提到,追求内心世界的通达是有史以来人类追求的最高目标,佛法称这种目标为“达摩”,也就是正确的生活。

  印度的《薄伽梵歌》就几乎专注于对达摩的追求。在书中,克利斯对学生阿周那说:“自己的达摩再怎么不完美,也比别人的完美达摩更好。”

  如果你无法正视自己内心深处的欲望,就算再成功,也无法体会真正的幸福。

  人生有两条不同的道路,如下图所示。

  如果你走的是道路1,最终可能会升职、成为老板、合伙人,过上别人眼中光鲜亮丽的生活,但你会觉得生活越来越缺乏意义和成就感。

  而如果你走的是道路2,即使一时失败,但工作本身就是一种奖赏,你的生活仍然越过越有意义。

  如果你无法找到内心的达摩,可以问问自己:5年后你是谁?10年后你在哪里?

  演员周迅18岁时一度迷茫,在老师的提点下,她开始从10年后的自己倒推当下要做的事:

  10年后,也就是28岁时,她希望自己成为最好的女演员,并发行一张属于自己的音乐专辑。

  那么,27岁时除了接拍名导演的戏以外,她就必须有一个完整的音乐作品;

  25岁时,她需要在演艺事业上不断学习和思考,同时在音乐方面开始有作品录音;

  23岁就必须接受各种培训和训练,包括音乐和肢体上的;

  20岁的时候就要开始作曲,作词,并在演戏方面接拍大一点的角色。

  10年后,她真的成为一个红遍半边天的女演员,也同时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第一张专辑——《夏天》。

  03

  其次,在自己热爱的领域努力地玩。

  新精英生涯规划师古典说:好的人生,就是在自己热爱的领域努力地玩。

  这是孩子都知道的道理,他们总能找到自己热爱的领域,在其中全力以赴地努力,却又能对结果一笑而过。

  当你找到了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就应该在自己热爱的领域,把工作做到极致。

  在这一点上,我们应该学学日本的匠人精神。

  日本有位殿堂级选手的西点蛋糕师,叫横沟春雄。

  他年轻时的梦想是开一家甜品店,如今,他创立的甜品店每日都保持着超高的客流量,并享誉世界。

  他制作的甜点并没有华丽的外表,却对甜点的用料、口感有着近乎偏执的追求。

  比如,他自创的萨赫蛋糕,对于蛋糕中巧克力的要求就十分苛刻。

  巧克力的黏度及新鲜度,需要不断地专研调配,为了确认巧克力酱的粘稠度,横沟先生甚至用手直接触摸超过100°C的巧克力酱。

  在砧板上反复刮拌冷却巧克力,使其产生小结晶,这是一种扎实而费时的功夫,横沟先生却一直坚持这样做。

  横沟先生的这种匠人精神,是一种深度工作的能力。

  《深度工作》一书中提到:

  深度工作指的是在无干扰的状态下专注进行职业活动,使个人的认知能力达到极限。这种努力能够创造新的价值,提升技能,而且难以复制。

  在热爱的领域努力地玩,其实就是通过不断地学习,在自己感兴趣的岗位上深度工作,把兴趣发挥到极致。

  在20多岁培养深度工作的能力,未来才能让自己变得无可替代。

  04

  第三,走出熟悉的圈子,扩展自己的舒适区。

  我们都喜欢舒服的感觉,所以总是在习惯的位置待着,扮演着习惯的角色,和熟悉的人相处……总之,一切都是我们熟悉的事物。

  但这种“舒适区”一旦建立,就很容易变得依赖,从而把自己局限在这个区域内,停留在某个特定的状态,最后带来思想上的懒惰,行动上的停滞,作风上的懈怠。

  就好比温水煮青蛙,最终的结果就是在不知不觉间被煮死在热水中。

  教育学的“舒适圈理论”里说到:人长久待在舒服的环境下,会因为生活安逸而不想动脑;但若把人带到比较险恶的环境,人经历了挑战和痛苦,反而会变得成熟。

  有一项研究是这样的,研究人员通过向受试者展示图片来测试他们的记忆力,这些图片被分为陌生、熟悉、非常熟悉三个等级。

  结果发现,当研究人员向受试者展示陌生的图片时,他们的测试结果最好;其次才是熟悉的图片。

  也就是说,尽管不断重复有助于记忆,新信息的参与也很重要。

  然而,走出舒适区,不仅能提高记忆力,还能提升个人表现力、激发创造力和增强学习能力。

  因为让自己处于全新的陌生环境中会促使大脑的特定部位释放多巴胺(一种使人兴奋的天然化学物质)。这种“大脑兴奋剂”,只有在我们看见或经历全新的事物时,才会被激活。

  当习惯了不适就会重新舒适,你的舒适区就会越扩越大,你也越变越优秀。

  那么,扩大舒适区,可以从哪些事做起呢?

  ①每天做点新鲜的事。比如换一条路线上下班,听一些没接触过的音乐等。

  ②学习一种新技能。比如学习一种新语言,学习从未接触过的体育活动等。

  ③一点一点来。拓展舒适区需要勇气和时间,慢慢开始和坚定地去做才是关键。如果你有社交焦虑,就不要逼迫自己立刻向人群提问,只要向他们问好就行了。

  中国人有一句古话是:三十而立。

  这句话每个人都知道,但还有一句话说的是:不破不足以立。

  对于这里的“破”,我的理解是,打破自己原有的边界,找到新的边界。也就是走出舒适区,扩大舒适区的边界。

  如果你现在正好20多岁,或许你该明白,20多岁,不是成年的过渡期,不是青春的延长期,不是进入社会的预备期,而是成年发展的关键期。

  如果你依旧浑浑噩噩,不妨在闲暇时问问自己:

  像现在这样地生活下去,10年后,你会在哪?

  如果答案不是你所期待的,那现在就该做出改变了。

  励志文章3:梦想就是让你在摔倒后有再爬起来的动力和勇气

  范玮琪最火的时候是我上高中的时候,复读班的好朋友知道我喜欢她的一首歌——《最初的梦想》,就在我生日的时候送了她的磁带做为生日礼物。后来复读机也不用了,其他磁带收拾收拾全扔了,那盘磁带至今没舍得丢。

  “如果骄傲没被现实大海冷冷拍下,又怎会懂得要多努力才走得到远方;如果梦想不曾坠落悬崖千钧一发,又怎会晓得执着的人拥有隐形翅膀”

  那些年,支撑我在学业上勇往直前的,是那些最初的梦想——梦想中坚持的力量。

  从小我爸就说我脑子笨反应慢,但是我又很坚持,所以他对我的要求从来没放松过。我想,就是我的成绩让他坚信的评价和我的坚持给他的希望,一直交织着他的失望希望,他的失望和希望又一直影响着我的自信心。

  在看《沟通的艺术》的时候,看到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是全盘接受身边人对他的评价的,因为他没有分辨的能力,这些评价形成了他的自我认知。自我认知决定了他认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内心一旦有了一种评价,就很容易从行为中找理由去验证,验证的结果就是更加强化自我认知。

  我的成长就是这样一个接收信息和验证结论的过程——我很乖,所以我要听大人的话;我不聪明,所以我学东西很慢;我很坚持,所以我不能放弃。可是我不甘心啊,为什么你们认为我学习不行,为什么我一定要按照你们安排的道路走才能成功?

  如果说少年时有什么梦想,我最大的梦想就是证明自己,证明我不是你们以为的那样,证明我学东西也可以学得很好,证明成绩不能代表一切,证明不按照你们要求的路我也可以走得很好取得很好的成就。这些,就是我最初的梦想的根基。

  现在想想其实挺好笑的,一个人所有的追求都是为了得到肯定,必然不可避免的落入悲观和失落,因为你没办法一夜之间改变原先多年形成的固有看法。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追求的过程中,很可能会形成“讨好型人格”,不顾一切地去追求认可,就失去了内心真正的方向。如此一来,我内心的纠结、失落、焦虑、悲观源源不断。

  “把眼泪装在心上,会开出勇敢的花,可以在疲惫的时光,闭上眼睛闻到一种芬芳,就像好好睡了一觉直到天亮,又能边走着边哼着歌,用轻快的步伐”

  那些年悲观失落的时候我都会听这首歌,充满勇气的歌词和昂扬的曲调能让我找到内心坚持的力量。一路陪伴我坚持下来的,是那个最初的梦想,但是是梦想的另一个方面——年少时的兴趣和追求。

  最近看到一篇文章,讲到沃顿商学院的 Richard shell 教授开了一门叫“成功”的课,里面讲到人生目标。他提出,人生目标要从四个纬度去找:1.童年时候的梦想;2.擅长的事情;3.独特的经历;4.个性。

  作者论述以后总结说,人生的意义,只能从自己的心里去找,或许就藏在了我们童年时候的梦想里。同时提出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里,顺应时代的浪潮和要求是四个纬度的根基。(原文《一生追求的,或许都藏在了少年时的梦里》,发表于公众号虎皮妈的夜航船)

  看完文章后想了想,我是个比较磨叽的孩子,性格偏内向,做事手脚慢,思考反应也慢,这决定了我的理解力肯定比不过那些反应快的孩子。这个结论是我现在总结出来的,当初学校的评价标准只有一条,我自然哗啦啦的就落后了。这就是大人们评价我脑子笨的主要原因。

  但是我性格温和敏感,情绪的触角比较敏锐,想象力也很丰富,对特别需要安静、专一和发挥想象力的事情很感兴趣,小时候想长大后做演员、作家,或者从事研究动物或修复文物的工作。

  这些梦想都是和自己最根本的兴趣和个性相融合的,可是我从来不敢拿到现实生活中告诉大人,因为知道他们会说太不现实。大人们希望我能像所有普通的孩子一样坚持着读到大学,将来找一份稳定的工作。

  这些年在他们指导的所谓的人生光明大道上走着,我的内心焦灼又痛苦,直到重新拿起书开始读,重新拿起纸笔写文章,我才重新找回了当年的梦想,生活的乌烟瘴气才渐变成风和日丽。

  绕了一个大圈,最终还是在最初的梦想中找到安慰和动力。我很庆幸,因为这些年的贼心不死,让我不至于湮没在世俗的砂砾中望着曾经的梦想黯然神伤。

  小时候的梦想现在是没办法实现的,但是那些梦想里埋藏的内心最热切的力量、最感兴趣的方向是可以拿到生活中作为指导的。在那些最感兴趣的地方发现长大后自己的能力、热情、动力,可能是摆脱内心焦虑和生活空虚最有效的方式。

  “最初的梦想紧握在手上,最想要去的地方,怎么能在半路就返航;最初的梦想绝对会到达,实现了真的渴望,才能够算到过了天堂”

  当初听这首歌的时候觉得,梦想一定不能放弃,一定要实现了人生才有意义,后来发现生活中很多事是可以妥协的。人生不易,生活不易,放弃梦想是很容易的,但是放弃后活生生的现实,又能让人满意吗?放弃后的生活又比追逐梦想更轻松吗?

  最近看到连岳先生的一篇文章《爱必然累》,大意是说爱是辛苦的、累的,选择爱情和婚姻家庭就选择了承担更多的责任。转在朋友圈后左岸老师回复我说,有什么事是不累的吗?

  是啊,我现在知道生活处处艰难,但是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大人们告诉我的都是——你只要好好学习考上大学就万事大吉了,毕业后只要考上公务员就一辈子吃喝不愁了,找个有钱的对象就等着过好日子吧。没结婚说结了婚就好了,结了婚又说生了孩子他们就放心了……

  无穷无尽,小时候这么说我还真的相信,后来越来越觉得不对呀,这些等怎么样就好了的说法全是画饼充饥望梅止渴啊!曾经我为了达到大人所谓的好了的层次,努力去做所有的事,不问兴趣不管自己的能力和天赋,可是真的很累也很辛苦。现在想开了,在生存之余做自己真正想做的、感兴趣的、有点天赋的事,会有意外的收获,内心的充实和满足感幸福感就多很多。可是从小让我怎么怎么的大人,如今还是在不停的追求、抱怨中度过。

  他们也许从来不清楚梦想应该是什么样的,只是用眼睛所见的别人的好来衡量自己的生活,设计今后的道路;他们也想不到梦想应该和什么能力挂钩,只是单纯的以为只要努力就可以得到想要的结果;他们一生所有的追求,都是在拼命的追逐一劳永逸,以为奋斗的结果就是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

  长大的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也看到了更深的层面,我跟他们解释不了人生的道路是曲折的前进的这个哲学观点,就像改变不了他们追求一劳永逸的观念。梦想,在他们眼里不值多少钱,这种虚晃晃的名词哪里比得上人民币让人踏实。

  他们一直在排斥所谓的梦想,教你将梦想架构在厚厚的人民币上,因为他们从来没有机会体验用梦想改善生活的感受,也没办法相信将梦想做到极致带来的巨大物质成就。

  如果和他们说起比尔盖茨、马云、扎克伯格,他们只会认为是成功带给这些人实现梦想的机会,却理解不了是坚持梦想给了他们成功的机会。他们更会把关注点放在这些人每一分钟赚多少钱,却想不到走到今天而付出的所有努力。还是那句话:让他们接受过程很难,接受结果却相对容易。

  他们知道实现梦想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中间要付出的时间、辛苦、金钱是不愿意你去尝试的,他们教给你的是——一成功的人只有那么几个,失败的人千千万万呢,你为什么非要走这一条路!

  我不是非要走哪一条路,而是我最初的热情、最深的热爱是让我感到最有力量的东西。人生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得,可是没有舍,怎么可能有得。不舍弃那些占据我人生许多空间但却没多少意义的东西,怎么能专注我热爱的事情。

  努力后牢牢抓住手里的所有东西不是都有用的,这些东西也不是能量守恒的,人生要不停的走走停停,不断的失去得到,才能在努力中螺旋着上升。

  现在我终于明白了,梦想的作用,不是昭示给你未来要达到的层次是什么样的,因为可能根本得不到你想要的所有东西。它的作用,是让你在任何时候都葆有希望,都有摔倒了再爬起来的动力和勇气。

  可能走到最后的结果与最初的梦想差别很大,但是在路途中的收获一定比原地踏步要多。我希望自己一直能记得最初的梦想,更希望能在这最初的梦想中找到人生的方向。

  励志文章4:生活不易,你必须非常努力

  我之所以努力,只是为了过一种特别平凡的生活。

  电影《谎言西西里》里有句台词说: " 有时候拼命奔跑,只是为了留在原地。" 而我想说,有时候我们之所以无比努力,只是为了一种看起来特别平凡的生活。

  1

  我知道你这么努力只是想实现自己心中的小小愿望。其实你只是想要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住所,哪怕小一点但至少能让你有归属感;其实你只是想找一个真心相爱的人结婚,哪怕会等得久一点;其实你只是想有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哪怕会累一些。

  但是这些看上去普通的愿望,要实现起来实际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容易。你需要花许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争取,去找到,去获得。

  所有人都想生活得轻松又快乐,但事实是,大多数的我们,不得不拼了命地往前跑,才不至于离想要的生活越来越远。

  成长意味着你离年少时那些无忧无虑的日子越来越远,只能回头眺望,却永远无法回去。现在的你,即使再累再困也还是要掐着时间起床去赶早高峰的地铁,即使受了再多的委屈,心里有一万句想说的话,冷静一会儿也就忘了哭诉。

  你不得不去应对生活的琐碎和工作的困难,你在每个傍晚撑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里,却找不到人可以倾诉和依靠,甚至你发现,你根本没有太多的时间去伤春悲秋,因为你还要抓紧时间休息,然后打起精神面对第二天的生活。

  2

  你清楚地知道,你无法通过躺在床上熬夜玩儿手机挣到理想的薪水,你也无法通过不着边际的空想获得想要的一切。

  生活从来不易,我们都是在不断的跌倒中逐渐站起来的。如今这些韬光养晦的艰难日子,都是在为某一天做铺垫,就像那句话说的:" 总要打败一些你所不喜欢的,才能得到某些你所渴望着的。"

  特别疲倦的时候你也难免心里不舒服,会问一句:为什么有些人看起来那么轻松但还是能拥有理想的生活?

  《看见》里面有句话写道: " 有些笑容背后是紧咬牙关的灵魂。" 你无法对别人的境遇设身处地,也就无法了解那些看起来成功的人跌倒过多少次,那些看起来幸福的情侣又经历过怎样漫长而艰难的磨合。

  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容易,只是有些人擅长表达,有些人擅长掩藏。

  当我们逐渐成熟,我们会学着把自己的悲伤和不得志收起来,在所有人面前表现出一副 " 我很好 " 的样子。我们不再到处倾吐自己的不幸,即使再难过也会尽可能避免去麻烦别人,而我也一直相信,这些改变,正是我们变得坚强的开始。

  3

  德国戏剧家莱辛说过一句话: " 走得最慢的人,只要他不丧失目标,也比漫无目的地徘徊的人走得快。"

  可能你的起步算不上高,可能你还不太懂得如何去处理人情世故,甚至在周围人里,你也算不上特别幸运的那种人。但值得高兴的是,哪怕现在还不算特别好,哪怕你走得特别慢,但那又怎样,至少你没有被打倒,没有因为艰难而随波逐流、自甘堕落,这些,就足够算是一种了不起了。

  《杀死一只知更鸟》里有句话说: " 勇敢是,当你还没开始就已知道自己会输,可你依然要去做,而且无论如何都要把它坚持到底。"

  而我想,所谓对于生活的执着,是我不知道明天会怎样,甚至我不知道自己还有多少个明天,我过得很辛苦,但我能看到这些辛苦背后的意义,它让我感到充实,也让我活得越来越有价值。而我也更加相信,我所想的,总有一天,会悉数到来。

  励志文章5:这个时代正悄悄犒赏会学习的人,正在残酷惩罚不改变的人

  在上海的地铁里常能看到这样一则广告:“这个世界正在残酷惩罚不改变的人”。 也就是说这个世界正在惩罚不学习的人,这也恰如其分的揭示了这个时代秘密。

  对于大部分而言,学习才是他们改变命运和阶层的出路。这个时代永远对会学习爱学习的人敞开怀抱。

  在我周围,有些人,大学一毕业找到一份安稳的工作就停止了学习,在他们眼里,看书记笔记似乎只是学生时代的习惯。到了社会,就离这些东西越来越遥远。

  学习和不学习的人一天两天看不出来,一年两年差距就会很明显。

  家里有个朋友,他虽然没有上过大学,出了社会后却依然没有停止学习,伴随着不断的努力,现在开了一个自己工厂,也在行业杀出了一片天地。

  很多人毕业以后,找到了一份与自己专业不对口的职位,但是有些人之所以混的好,是因为他们懂得如何学习,所以才没有被社会淘汰。

  作家龙应台对儿子说:“孩子我要求你用功读书,不是因为要你和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自己选择的权利,选择的意义,有时间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努力读书学习一些技能,并不一定让你成为百万富翁,却至少可以让你能选择一份喜欢的工作,让你更清楚看到前方的路,而不是被迫的让工作来选择你。

  1、我们的思想存在认知误区

  你是否曾经感觉自己怀才不遇、运气不好?总之,就是有一些外部的阻碍,使得自己的人生总没那么如意?

  那么,你认为什么是阻碍自己发展的最大障碍呢?是智商?运气?家庭?还是大学?

  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答案,但我的看法可能和大部分人都不太一样。

  我认为和能力、运气、智商之类的因素相比,我们自身的想法才是阻碍发展的最大障碍。

  我们的过往塑造了现在的自己,我们作出任何判断多半是基于以前的经验认知。但是我们的思想也存在着思维的盲点。

  “我们在学校读书的时候,老师和长辈们便一直在教导我们,要好好读书,将来就能找一份安稳又收入高的好工作。大家都被鼓励去过按部就班,没有风险可也没想象力的生活。时间长了,也就被洗脑了。当你觉得你一辈子就该过这种生活的时候,你大脑也自然会被这种思维所禁锢,也就失去了改变的可能。

  我并不是反对这样的生活。我是想表明,每个人都生活在压力、焦虑和沮丧。我们遵循着也不知道是谁制定的规则,日复一日小心翼翼地活着,就像是一条已经被制定好线路的地铁,丝毫不能越轨,自然谈不上自己的想法或者是目标,又怎能谈的上改变呢。

  在我们脑海中固有的认知事物的方式可能也正是阻碍我们进步的原因。

  2、学习可以修正固有的错误认知

  这个世界复杂多变,人类认知永远存在着限制,所有的人都存在着思想上的盲点。

  笑来老师曾经讲到过这样一件事情“他的一个朋友看他在投资上赚了钱,夸他有先见之名,并后悔自己当初没有想到。”笑来老师只好笑笑,却无法做答,因为这种事情说出来可能会让对方心里不舒服。但事实是,其实之所以有现在不一样,并不是在现在造成的,而是在最起初两个人的想法就不一样,再加上时间的积累,才导致最终结果上的差异。

  有次和朋友在群里聊天,聊到了应该以怎样的心态对待工作。朋友说道,他们公司有个同事对自己作毫无兴趣,对工作报以“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领导对这个员工也很不满。

  其实领导之所以不满是因为领导和员工对两个人的事思维方式去完全不同。领导是一种“创业者心态”,而这个员工生活另一种“打工者心态”。此二者区别是: 前者重大局,后者重局部;前者更看重公司的总收益,后者更看重个人的直接收益,相比于公司的突破和发展,每日一次的下午茶或是每月一次的奖金激励更让他快乐。

  生活中其实怀这样心的态的人很多,上班只是日日重复着脑子都不用动的工作。当然我并不是鼓吹什么你要打上满满鸡去上班,一定要如何如何努力的工作。舒适上班,安心工作,挣钱养家,自己开心又快乐这并没有什么不好。

  但如若你对自己现状不满,想要寻求改变,工作或是生活,那你还按照这种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就相当可怕了,因为在舒适区的努力对生活不会有多大改观。

  为什么这么说。其实说白了,我们工作本质上是在出售自己的时间来换取雇佣者金钱来维持生活。

  但现实中每个人的薪水却不相同, 有的人月薪四五万,有的人几千,为什么差距会这么大,其实本质是每个人的能力不同,创造的价值不一样,所以你能创造出的价值决定的你能拿与之相匹配的钱。

  其实提高我们时间价值方法有三种:1.提高时间的单价。2.重复出售自己的时间。3.购买别人的时间。

  我们一旦通过学习,对提高价值本源的根基有所了解,那么我们才可能按照此方式去践行、去改变。

  沃伦巴菲特的黄金搭档查理芒格曾说过这样一句经典的话:“如果你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最可靠的办法就是让自己配的上它”

  这句话仅短短几个,但是却蕴含着深刻道理。“让自己配得上它”多么真实而诚恳的忠告。

  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上亦是如此,如果你想要某样东西,高薪,高职位,好的生活,甚至美好的另一半,告诉自己想办法让自己配得上TA,相信当你能力到达那个程度时,你想要的东西自然会来。这是个不变的法则。

  这其实也是为什么我们要不断学习的原因。

  3、学习目的在于“学以致用”

  学习是一个最重要的事情,而不一定指的就是读书。

  我们往往在学习的过程会陷入一种不自知得盲目状态中,当下知识付费如此火热,各种学习内应有尽有。一味的学习,买了各种书籍,各种课程,把自己时间填的满满,甚至有时会觉得只要自己一刻不学习,就会很难受好似缺点什么似的,但是并没有同大脑深入思考练习起来,只是表面沉侵在哪种学习的氛围中而已。也忘了学习的本源是通过学习把知识变为真知更好地使用。

  我们需要成为一个真正独立思考的人。

  叔本华说:“真正独立思考的人,在精神上是君主。那怕是再大的图书馆,如果它藏书丰富但却杂乱无章,其实际反不如那些规模虽小但条理井然的图书馆。”

  同样如果,一个人拥有大量的知识,却未经过自己头独立脑思考加以吸收,那么这些学时就远不如那些虽所知不多但经过认真思考知识有价值。因为只有一个人把所知结合各方面来考察,把每一认知互相比照之后,他才能真正理解这些知识,并使其为己所用。一个人能对自己知道的事情加以仔细思考,因此他必须学习新东西,但是也只有那些经过深思熟虑的东西,才能成为他的真知。

  生活中我们也会看到,很多如今的上层人士,或许发家的那一辈没多少文化,可都非常重视持续学习,或者说事业都是在最有文化的那一代给发扬光大起来的。与之相反都是,即便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如果下一代教育不行,也会很快败光万贯家财。

  查理芒格说:“我这辈子遇到聪明人没有不每天读书的,——一个都没有。我的孩子都笑话我。他们觉得我是一本长了两条腿的书。通过阅读和“和”已逝的伟人“交朋友着听起来很好玩,但如果你确实在生活中与”已逝的伟人成为朋友,那么我认为你会过上更好的生活,得到更好教育。”

  一个仍旧渴求知识的人,一定是在走上坡路,因为前面还有更高的山峰和更好的风景。

  愿你热爱学习并且变得更为聪慧。


相关文章:

1.关于经典青春励志文章5篇

2.经典青春励志文章大全

3.关于正能量的青春励志文章5篇

4.青春积极向上的励志文章5篇

5.青春励志文章精选800字

6.经典青春励志短文

7.有关青春励志的文章5篇

2019年青春励志文章摘抄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66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