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文学阅读 > 励志文学 > 励志文章 > 励志文章3000字五篇

励志文章3000字五篇

若水1860 分享 时间:

励志文章3000字五篇

  个没有受到献身的热情所鼓舞的人,永远不会做出什么伟大的事情来。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励志文章3000字,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励志文章3000字<一>

  一个人不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自己梦想作用的直接结果。在公正有序的宇宙中,打破平衡就意味着彻底毁灭,而个人的责任是无法推卸的。一个人的优点和缺点、心灵的纯洁与不纯洁,都是自身梦想使然,而不是别人赋予的;同时也都是自己造成的,而不是别人强加给他的。他的境况也是他自己的,而不是他人创造的,同样,他的苦难与幸福也是自身造成的。要改变这一切只能依靠自己,旁人无能为力。他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可以成为什么样的人;但是他如果继续像以前一样思考,那么他就永远不会改变,他的境遇也不会有任何变化。

  如果弱者不愿意得到别人的帮助,那么强者就无法帮助弱者;即使弱者愿意接受帮助,他也必须通过个人的努力,使自己成为独立的强者。他必须通过自身的奋斗,培养自己敬重的人所具有的优点。因为除了他自己,没有人能够帮他改变自身处境。

  人们普遍认为:“正是因为有了压迫者,才会有人沦为奴隶;让我们憎恨压迫者吧!”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颠倒过来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他们认为:“一个人之所以成为了压迫者,是因为许多人甘愿成为奴隶。让我们唾弃这些奴性十足的家伙吧!”

  事实上,压迫者与被压迫者之间不知不觉地达成了默契,表面看上去他们好像在相互折磨,实际上,却是在折磨他们自身。明智的人会认识到这一法则:梦想的懦弱造就了被压迫者,而压迫者则滥用了自己的力量。无论是压迫者,或是被压迫者,都承受了必须承受的苦楚,即使不去互相谴责,也很难获得真正、完美的爱。一个人只有克服自身的弱点,抛弃所有私心杂念,才能够摆脱压迫者和被压迫者的身份,成为真正自由的人。

  一个人只有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梦想觉悟,才能够克服困难,取得进步。一个人如果只是满足现状,拒绝提高自己的梦想水平,那么他只能继续待在软弱、可怜、凄惨的处境中。

  在取得成就之前,每个人都必须提高自己的梦想水平,使自己摆脱盲从的动物本能。为了获得成功,他不一定要完全放弃内在的所有动物本性以及私欲,但是至少应该放弃其中很大一部分。一个人如果让本能的沉迷放纵占据心灵,那么他就无法理智地思考,也不能条理清楚地采取行动,实现自己的目标。他无法发现,也无法发掘自己的潜在资源,最终将导致一事无成。一个人如果不能以男子汉般的气概控制自己的梦想,就无法控制事态的发展,也无法担负重大的责任。他也不适合独立行动,也无法独当一面。这并不是说他生来就能力低下,而是他所选择的放任自流的梦想束缚了他。

  没有牺牲,就没有进步,也不会有成功。一个人只有能够控制自己的本能,一心一意发展计划,树立坚定的决心,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才有可能获得成功,这是测量成功的一个尺度。一个人的梦想水平越高,就会越勇敢坦荡,就越有可能取得更大的成就,获得更多的幸福,得到别人更持久的祝福和敬重。

  这个世界并不会放纵贪婪、不诚实和邪恶等恶习,尽管从表面上来看具有这些恶劣品质的人没有受到惩罚,他们的行为没有得到有效的控制,但是我们仍然要相信,上天帮助的永远是诚实守信、宽宏大量、品德高尚的人。人类历史的各个时代,都有一些伟大导师们曾以各种各样的形式明确地阐释了这个道理。要想正确地了解它,人们必须坚持不懈地提高自己的梦想水平,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运用智力所取得的成就,是人类一心一意寻求知识,或探求人生与自然美的结果。这些成就有时可能被与自负和野心联系起来,但实际上它们并不是自负和野心的结果,而是纯洁无私的梦想,经过长期艰苦努力而产生的自然产物。

  在精神领域取得成就是一个渴望建功立业的人所能达到的理想境界。一个人如果能够一直拥有崇高的梦想、纯洁的心地,就能够达到人生的极至,成为一个贤明高尚、有影响的人,从而获得真正的幸福。这就如同太阳能够升到最高点,月亮也有满月时一样。

  任何形式的成功都是对艰辛努力的回报,对梦想的奖赏。在正确梦想的指引下,借助于自我克制、意志坚定、纯洁正直的品性,人就能不断地取得进步,而他的前途也是不可限量;相反,如果只是沉迷于兽性、懒惰、不洁、堕落和迷茫的梦想中,那么他肯定只会走向堕落。

  人有可能在世界上获得极大的成功,甚至在精神王国也能攀上顶峰。然而,如果他因此而骄傲、不思进取,那么他很容易再次滑向虚弱和悲惨的境地。

  通过正确的梦想所取得的胜利,只能靠谦虚谨慎来进行维护。很多人获得成功之后就忘乎所以、洋洋自得,因此很快便遭受失败,退回到成功之前的起点。

  一切成就,无论是在商业领域、学术领域还是精神领域,都是依靠正确梦想指导的结果,受相同法则的支配,拥有相同的方法,唯一的区别就在于它们达到的目标不同。

  不想收获的人,不需要做出牺牲;想稍有收获的人,就需要稍微做出点牺牲;想大有作为的人,必须做出巨大的牺牲。

  励志文章3000字<二>

  我有一个朋友,是我大学时代的导生,比我大两届,毕业比我早,现在在一个地方政府里担任村干部的工作。我们已经好长时间没有见面了,记忆的指针还停留在离别时的那个起点。

  在这学生时代最后的日子里,我们通过电脑里的视频见面了。视频中的他,还是曾经在学校里那个对待生活热情奔放的男孩,依然爱说爱笑,喜欢讨论着一些幽默有趣的故事。只是谈吐与举止之间尽显出社会上的世俗与干练,眉宇之间透露着对现实的熟悉,他依然是我认识的那个他,只是从他琐碎的言语中可以听出饱尝了很多艰辛的洗礼。

  我们从曾经一起经历过的大学时代聊到当今社会的繁忙生活,从个人饮食起居聊到彼此人生的走向。面对马上就要步入社会的我,他露出十分关心的神情,问我下一步打算怎么走,我把自己对未来的想法毫无保留的向他诉说。

  他钦佩我文学方面的造诣,给了我莫大的鼓舞与关心,我微笑着向他示意,时光并没有淡化我们之间的感情。当我问到他今后的出路时,他也只是微笑着摇了摇头,上司怎么安排我就怎么办吧!言语中带着些许沧桑,语气中显露出无奈,眼神中渗透着迷茫。

  从前那个意气风发的追梦少年,霎时间从我的眼前消失不见了。遥忆起曾经的他在如何在班级的讲台上侃侃而谈起如何开展他的创业生涯,如何在众人面前胸有成竹的说要打拼混进中国的房地产行业。可是现在呢!他已经完全没有了曾经在学校中桀骜不驯,狂傲不羁的姿态,俨然间已经被现实磨平了棱角,时光的脉络在他的脸庞越发的清晰。

  我没有感到吃惊,对于凡此种.种的事情已经司空见惯,或许这是大部分人都要经过的一个旅程,沿着模糊不清的生活路标,踏上一条被许多人走过的道路,然后像他们一样,慢慢的淡忘自己曾经的誓言和梦想,无奈的依靠回忆度日。

  社会是一场盛大而华丽的戏剧,在这场戏剧中每个人都带着一个自己也说不清楚的假面,后来假面带久了再也脱不下来,甚至忘记了曾经那个素颜的自己。

  面对明天,谁也无法会预知会发生什么,即使知道未来脚下的路不好走,还是要勇敢坚持的走下去。时间会带走青春的容颜,也会带走青春的安逸和美好,因为,这就是生活。

  不管前方的道路是坎坷还是泥泞,我们都希望自己走的平稳一些,都盼望着有一个安稳的归宿来栖息,不再风雨飘摇,颠簸动荡,这是人之常情。

  时光是世界上流动最快的物体,快到你永远发现不了它的走向。当明天变成今天,成为昨天,最后成为我们记忆中不再重要的一天,我们发现自己那段年轻无暇的时光沉淀在和谐的环境中偃旗息鼓,最后飘向了一片没有生气的河流。

  一片没有烽烟的土地,可以创造湖水绿洲。一片绿意茂盛的草原,可以建设琼楼玉宇。任何一个看似平淡无奇的土地都可以诞生崭新的风景,生活从来不会为你的人生限定,为你画上那条限定线的只是你的思想。

  安逸的环境同样是一片舞台,一个没有观众的舞台。即使没有雷动的掌声,我们还是要为自己套上光环,成为青春红地毯上镁光灯照耀下的明星,在这发光的舞台上走过,毕竟我们都还年轻,有的是资本。

  我还有一个朋友,是在网络上认识的,他是一个网络编程师,只有初中学历,可是他却拥有众多的大学生都梦寐以求的高薪待遇。我曾经问过他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他心平气和的回答我:就是一点一滴慢慢积累起来的,这个回答看似平常却蕴涵着许许多多的不平常,可以想象着中间的经历是如何是非曲折。

  据他所言,在他找到第一份月薪只有XX元的工作时候,就曾想过自己是否做一辈子这样的工作,毕竟以他的学历而言这个数字已经很不错了。后来他放弃了,在我问他为何执意向更高的方向发展时,他的语气停顿了片刻,我以为他想说是前方那份很高的薪水在吸引着他,可是事实并非如此。他的回答只有短短的十一个字:为了到老了,没什么遗憾吧。

  我们都曾经在那个无知的年纪里为青春的理想呐喊过,也坚持过。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最好,不能实现也没什么可惜。毕竟你我都曾经在充满着竞争的舞台上光荣的存在过,虽然最后的结果我们都被这个世界完美地驯养,但是在最后的那次妥协之前的每次不妥协,都是最为宝贵的财富,那就是更好的生活下去的资本。

  成长的第一步就是认识到这个世界的多样性,认识到这个世界的不美好,然后还是决定坚持最初的坚持,即使知道有一天知道自己会孤独的跌倒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

  有些人努力是为了成为自己满意的人,有些人努力只是为了给自己一个交代,或许我们自始至终都是一个小人物,但这并不影响我们以什么样的生活继续下去。

  小时候,总是听爸爸妈妈给我们讲英雄的故事。项羽“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自知无颜面对江东父老,最后自刎乌江,他算个英雄。越王勾践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终吞吴,他算个英雄。司马懿面对诸葛亮的冷嘲热讽,像一座泰山一般岿然不动,征战乱世,最后统一三国,他也算个英雄。这么多的英雄从我们小时候就一直陪伴着我们,我们也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

  虽然我们不是英雄,但是却可以永远怀抱着一个想成为英雄的目标高傲的活下去,可能那个目标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无法触及,但是却可以照亮前行的方向。

  励志文章3000字<三>

  20多岁,你迷茫又着急。你想要房子你想要汽车,你想要旅行你想要享受生活。

  你那么年轻却窥觑整个世界,你那么浮躁却想要看透生活。

  你不断催促自己赶快”成长”,却沉不下心来安静的读一篇文章;你一次次吹响前进的号角,却总是倒在离出发不远的地方。

  成长,真有你想象的那样迫切?

  一、别急,千万别急

  上周在南京出差,深夜拖着疲惫去跟朋友见面,畅谈至凌晨两点。回到酒店已近三点,同屋的同事竟还未睡,点根烟,对着65层下的旧都夜景发呆。他非健谈之人,光头,一副艺术家模样,气质有天然的冷漠,之前交往无非公事,更无多话。不知道怎么提到了当今青年人的”心态”和选择,竟就聊起来,再也收不住。

  他18岁出来闯荡,没念过大学,今年38岁,是一本著名杂志的设计总监。如果这是一个老套的”励志”故事,我可能再无兴趣听下去。但他说,我不知道你们这代人是怎么想的,我反感几零后几零后的区分和标签,我跟很多自己的同龄人聊不来。人是靠价值相互认同的,而不是年龄。现在你们这代人看上去都挺急,房子、车子、票子,但就是你们同龄人,也不全是这么想的吧?我点头。他继续道,其实,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苦闷,真的,都是这么过来的。两年前我才有了自己的房子,今年儿子两岁了。我觉得一切挺好。25岁时我在一家体制内单位工作,已有七八年工作经验,呆不下去了,要走。领导请我喝酒。他一口闷了一杯酒,跟我说,你还年轻,别想那么多,别着急,做该做的事。就这一句话,我受用至今。我年轻时爱玩、浮躁,总有各种诱惑扑过来。我就记着老领导这句话,其他都不想,就做自己的事,一晃眼就到现在了。他继续道,你要说”奋斗”什么的,我从来没有,就是一步步来。房子、车子这些东西,说真的,只要你不傻不笨,踏实做该做的事,到”时间”都会有的,不可能没有。别去想它。别去管别人怎么做,相信自己的判断。守得住,慢慢来。

  他说,守得住,慢慢来。

  一个月前,我刚来,抱回家十几本往期杂志。匆匆翻完,绝望的陷进沙发里,给老师发短信:文章何时能写过四大主笔啊?差距不是一丁半点。他回,别急,你年轻。我说,我都24岁了,还看不到一点希望。他回,才24岁。我们最年轻的也30出头了,别急。

  才24岁。他连说两次,别急。

  李笑来在《把时间当作朋友》里写,我们总是对短期收益期望过高,却对长期收益期望过低。

  他指英语,也说”人生”。

  说来说去,还是急。

  二、“出名要趁早”,害了多少人

  有人说,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到那个人身边去。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幸运,但这句话或不只关乎职业生涯,也关乎生活智慧。人们容易放大眼前的痛苦或成就,跟年长却开明的前辈交流,他们一望便知你正经历怎样的阶段,现在绊倒你的,不过是一颗螺丝钉;你愁肠百转看不穿的,或许是他们也曾有过的迷茫。

  在18岁-23岁那段时间,我很没出息的爱翻阅名人履历。每知晓一个佩服、羡慕嫉妒恨的人,便去搜寻他的经历——几岁硕士毕业?何时修完的博士?多大年龄开始在职业领域崭露头角?何时达到今日的成就?

  年龄,年龄,年龄,那是一种对时间的焦虑。张爱玲一句“出名要趁早”,害了不知多少人。我反感”成功”学,因为显而易见,不是每个人努力都能成功,但我确信自己是幸运儿中的一个。我野心勃勃、精力充沛;我狂妄自大,对自己在外形和才华上的优势得意洋洋;我思考一切严肃的话题,阅读跟这个世界奥秘有关的书籍,向着古往今来浩瀚的文明致敬;我期待人们在出版物上阅读我的文字,在媒体上谈论我的名字;我向往声名、金钱、漂亮姑娘的长发,我反复阅读许知远《那些忧伤的年轻人》,为另一个同样骄傲的灵魂而心潮澎湃。

  可我才20岁。

  所有的名人书籍、讲座都告诉我,一个人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才能做成事情。时至今日,无数同龄人的文章、微博里,在大受追捧的出版物里,还充斥着类似观点,甚至已成为带有反成功学意味、带有天然“正确性”的话语,大受“有独立思考能力”的思想青年认同。

  但是,你问一个刚刚告别机械枯燥的高中生活,对世界和生活的认识刚起步的年轻人,他想要什么?他想要优异的成绩、同学间的声望、漂亮的女朋友,他还想要毕业后找到令人称羡的工作,尽快”赚钱”、成名、成功。

  有人会问,这有问题吗?诚然,这也是“我想要什么”,但却只是模式化的流水生产线,试图把所有年轻人都打磨成一样的面孔。“想要什么”不应只关乎俗世的职业、功名,它应该切合更深层次的命题、人本身的挣扎和探索,即——我是谁?

  你是谁?想拿遍大学里所有的奖学金,想过上物质丰裕的生活,想获得一个高薪的职位,想在北京四环内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noooo……你是谁?

  为什么那个愿意在一切可能的物体上涂涂画画的家伙,去做了一名公司职员,只因大家都说,自由画家的生活没有稳定保障?

  为什么那个立志“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姑娘,进入了国企,只因父母苦口婆心的劝,记者收入不如国企高?

  你是谁?我是说,剥离掉一切外界赋予你的定位和枷锁,隔离开所有父母长辈试图左右你、干涉你的声音,忘掉全部大众传媒、明星名流以及出版物曾经输出给你的价值判断,你又是谁?你躯壳之内那个砰砰乱跳、嗡嗡作响的他、她、它,是谁?

  世事多舛,你来何干?

  20岁出头的年纪,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仅不是灾难,反而可能是一件幸事。

  但你一定朦胧知道自己是谁,对什么事感兴趣吧?如果连这都不知道,就真的是灾难了。

  知道对什么事感兴趣,就一点点做起来吧。无论多少声音试图扭转你,说你热爱、着迷的这件事情,没钱途、没前途、没发展、没出息,都请悠悠的对他(她)说:fuckoff,thisismyownlife.

  不为什么,因为热爱。千金难买热爱。

  我曾把几年来写过的一些文章发给丹青老师看。他很高兴,回信说,文辞再沉静一些就更好了,但就这么慢慢写起来吧。他没有说,你要在笔头功夫上多努力,他日成为著名的记者、作家。我懂他的意思:你喜欢这件事,就慢慢做吧。

  去哪里,不重要。

  三、为什么要让人生“画地为牢”

  朋友问我,以后想做一个出色的记者吗?我说,不知道。他诧异,你不是混传媒圈吗?我亦诧异,为什么要在20岁出头的年纪给自己的人生下一个定义呢?定义即枷锁,即画地为牢。难道这个年纪,不应该是尽一切可能伸展自己的触角,去触摸不同的、多元的事物,感知并观察丰富、蕴藏无限可能性的世界么?

  下了定义,即关上了可能性的大门。你怎知日后不会遇到更令自己好奇、亢奋的事情?你才20多岁,20多岁,20多岁。我为什么不能去做职业旅行家?为什么不能去做ngo?为什么不能在码了几年字后,突然迷上了摄影?为什么不?

  阅读名人传记,好处是能藉由他者在人生关键时刻的抉择,参照自己的生活;而负面效果却可能更致命——“从小立志做一名……”。

  若你回头梳理自己的人生履历,花些心思,会看到一条似乎清晰的轨迹和路线,进而“恍然大悟”:我正是循着这样的路一步步走来的,原来我从一开始就是想要成为这样的人啊。如果你写过申请学校的ps,可能有类似体验。但,这或许是欺骗性极强的“假象”——回望过去履历难免会总结、归类,拎出一条主线来并不困难。很可能,你从一开始并不是想成为这样的人,甚至并不知道自己要走怎样的路,只是迷迷糊糊的,循着兴趣走过来了。

  是的,是兴趣,而不是规划——“从小立志做一名……”。

  若日后我莫名其妙成了一名电游玩家,我在个人传记里也可以深情回顾“我从小就立志做一名职业电子游戏玩家”,因为我4岁开始玩电子游戏,至今仍不辍,算得上发烧友。

  莫忘了,冯唐年轻时是个诗人、文艺青年,后来修了妇科博士,再后来做了咨询公司,现在又做了实业。

  莫忘了,老罗直到27岁之前,还认为自己终生跟“老师”和“英语”这两个词绝缘。

  我一直对“规划”二字持有戒备,所谓职业规划、人生规划,忽悠者众。

  人生是靠感知的,如何规划呢?职业生涯是靠机遇和摸索的,如何设计呢?而规划如何成功,更是无稽之谈。丹青老师28岁登上去美国的飞机时,如何规划自己此生要成为对公共领域发言的学者名流呢?他只是喜欢画画,就画,一笔笔的画;秦晖老师15岁下乡插队时,认为自己这辈子就待农村了,如何“立志成为中国思想界的标杆”呢?他只是喜欢阅读,就读,一本本的读。

  如果我四五十岁时有机会受邀到年轻人中去开个讲座,一定要叫做“我的人生无规划”;如果我混得灰头土脸,在世俗意义上是个无人问津的卢瑟呢?那我就跟自己的孙子吹吹牛逼讲讲“无规划之人生”中好玩儿的故事呗。

  四、谁也无权告诉你该怎么活

  如果你时常参加中国大陆的思想人文类沙龙,哦不,或就是普遍的名人讲座。在提问环节你几乎很难错过一个问题,“xx老师您好,请问您对当代年轻人有什么看法和建议?”

  据一些讲演者众口一词抱怨,这几乎是最令他们反感、厌倦的问题。或许连提问者自己都很难意识到,这个愚蠢的问题潜藏着一个不易察觉的心理成因:请告诉我们如何才能像您一样成功、出人头地。

  不然呢?如某位学者所言,一个年轻人恳请一个老东西教自己如何面对新鲜世界。荒.唐吗?丹青老师说,爱干嘛就去干嘛,关我什么事?你们好不容易生在一个可以自由选择的时代,却还想让别人指导你该怎么活。

  当真连自己喜欢做什么,该如何活都不知道么?想赢怕输罢了。该做些什么、走什么样的路,难道不是循着内心的声音一步步摸索、试错出来的吗?走岔了,就退回来;走得急,就缓一些。时不时停下来想想,望一望,琢磨琢磨,再继续走。

  正如丹青老师给贾樟柯的书写序,“我们都得一步一步救自己,我靠的是一笔一笔地画画,贾樟柯靠的是一寸一寸的胶片。”

  青年人的选择就如整个国家急功近利的写照,“先污染后治理”,先成功后成长,先找工作再找兴趣,先出人头地再寻找自我。某位职场中的朋友抱怨,自己在工作岗位上迷失了困惑了。不知自己到底适合这份工作吗?

  我问,你到底喜欢做什么?他嚅喏半天,说不上来。

  有的明确表示,我不喜欢自己的工作。那么我该去报个拉丁舞班吗,去报个吉他班吗?

  从事并非自己志趣的职业问题并不大,业余时间发展偏好就是了。但我后来才醒悟,比“不能从事自己喜欢做的事”灾难性一百倍的,是压根“不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

  黄律曾有条状态写道,“现在想想中国父母从小到大灌输的要一直读读读抓紧把书读完最好读到博士然后去工作实在是害死人,这样看起来是沉得下去的表现,其实越到后面就读得越浮躁。

  美国人这儿gap一年那儿gap一年,反倒更容易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生活本来就是个沉淀的过程,急匆匆地往学位阶梯上爬干什么!”

  这让我想起听来的一个故事。一个澳大利亚人,大学毕业后在半岛电视台做了三年记者,游历了欧洲,后跑去念了一个哲学一个经济学的硕士学位,又到非洲做了两年义工,等他跟我一个师姐成为名叫“人权”的硕士项目同学时,已经33岁了。我不解,他读完硕士为什么不继续读博士呢?“他在生活中发现一个新的兴趣点才跑来念一两年书,但这些兴趣的程度都没到博士那么深入,而博士研究的方向很可能是一生的志业”,师姐道。那他毕业后都35岁了,做什么呢?“他似乎还没确定”。

  这似乎是一个不靠谱的反面典型。正如一些老同学对我的印象。他们一边说,羡慕你丰富多彩的生活,听完我近期打算又同情的啧啧叹道,那你留学回来都多大了?27岁.还读phd吗?不知道。那你何时结婚?谁知道呢,30岁?也说不定念书的时候就闪婚了。你也太不靠谱了吧,我都副科了……那你留学回来能找一个多牛逼的工作?我说,出国未必是为了找到更好的工作,目前想从事的职业不出国留学也能做的。啊?那出国意义何在?

  个人阅历、视野和自我完善。看看更大的世界,在自己身上发现更多的可能性。

  这话我终究没说出口。

  五、你要的是快乐还是“成为大人物”

  有没有想过,自己这辈子终究只是个平庸的小人物,所有的”梦想”都没能实现?这是网络流传很广的一篇帖子。

  我在群里问大家。马老师说,不会的,说实话大家都是了不起的人,按照自己节奏一步步来,不会差的。

  亦有友人问我。如果你终究只是个平庸的人,那些牛逼的梦想都没实现,世界也没”改变”丝毫,会快乐吗?

  我问,温饱不愁吗?他说,那肯定,没这么惨啦。只是说,蛮普通的,可能只是一枚平平的记者编辑,在单位无甚出彩之处,月薪最高也就一万上下,交房供,养儿育女,开辆普通车。不痛苦,但也没什么光彩,的生活。

  家里空间是否足够让我挂幕布开投影仪踢实况?可以。

  还喜欢足球,喜欢阅读,喜欢年轻时喜欢的一切东西?是的。

  时而三五好友,烤串啤酒,把酒言欢;时而周六周日,球场相见?是的。

  快乐。

  他看着我的眼睛。快乐。我点点头。

  是的,或许你终生都只是一个平庸的人,但态度依然会带来生活质量的云泥之别。你热爱生活和工作,真诚的感知、理解、善待他人,或许未曾给你的生活带来任何有形的回报和改观,却软化了你与内心、世界的边界。你不断接收到来自他者的正面回馈(感谢、笑脸、善意),再不断释放出正面能量,形成良性循环。

  做一件喜欢的事难道不是做这件事最好的回报吗?正如写作是写作的回报,画画是画画的酬劳。

  六、成长一个时辰一个时辰熬出来的

  我曾经很喜欢一个朋友的签名档,“成为更好的人”。

  这句不疾不徐却又溢满坚定的话,曾无数次给我力量。

  如今,我却感觉这句话充斥着“更高、更快、更强”的进步论腔调,在铺天盖地的励志话语中,我偏偏爱上了“毁志”。我更喜欢用“感知”这个词。或许我们并不能创造生活、规划人生,或许,体味、经历、感知、理解,这才是成长的密匙?

  成为更好的人?如果今天陪母亲坐在太阳下聊了一下午天,漫无目的的,童年、成长、家庭琐事,有没有成为更好的人?如果今天没有读维特根斯坦的传记,没有跟近韩寒最新的博客,没有刷新微博,只是给自己做了一顿可口的饭菜,躺在恋人的臂弯里发呆,算不算荒废生命?

  这一代中国年轻人可能面临着某种吊诡的自我矛盾,一方面,我们是前所未有早衰的一代,“十八岁开始苍老”,二十岁开始怀旧,尽管仍在青春,“你爱谈天我爱笑”的时光竟成了一代人的集体乡愁;另一方面,我们拼命的想要向前奔跑,想要稳定、无虑的生活,想要拥抱住某种确定感,焦虑着,想要立即像三四十岁的人那样,车房不缺,事业成功。

  一步步,一寸寸,一点点,一天天,慢慢来。

  所有的成长和伟大,“如同中药和老火汤,都是一个时辰一个时辰熬出来的。”

  人生不怕走得慢,就怕走错路

  刚来美国时,总听到中国人说美国懒散,可以举出很多例子来。美国人每年一定会外出度假,至少也要到海滨,在沙滩上躺躺。

  中国人想干事,干起来确实夜以继日。吃起苦来,也是举世无双,我常听到美国人说,中餐馆的人,工作真辛苦,一周上六天班,开餐馆的人甚至一天上七天班。美国餐馆,把一天的班分成午班与晚班两个班,一般服务员只上五个半天班。

  可是,你真得与那些开餐馆的去聊一聊,他们都会告诉你,钱一但赚够,就再也不开餐馆了。

  因为累,而生厌,生厌的东西,一是不能长久,二是不能有创新,成为一流。所以,中餐在美国是几乎快餐的代名词,而不是高档的标志。

  美国人看来懒散,又会享乐,可是美国还是超强,而中国人劳劳碌碌,可中国还是个发展中国家,奥妙就在与此。

  慢得好处是,有足够时间评估结果,有错误就停下来。中国现在的经济高速增长,举国欢庆,可是,这不是没有隐忧,对环境的破坏也是惊人。环境污染有影响到人的健康,使医疗支出成倍增长,这侵蚀着人们生活品质。

  中国人,盖房子很快,可是,不注重维修保养,一幢房子,住了二十几年就破旧不堪,要推倒重来了。美国人对自己的房子,每年都花精力维修,有些五十年的房子,还象新的一样。

  苦干不如巧干,巧干都有”计划”,都擅长利用现有资源,而不是每次都市简单的另起炉灶。

  贵在持之以恒。中国人知道这个道理,可是,在实践中做不到。

  中国的学生,有些小学开始学中学内容,中学开始学大学内容,有些大学还有少年班,这些人的学习真是够快的。可是,为什么在诺贝尔的排行榜上,他们却迟迟无名?

  关键就是,很多人跑得快,可是,却常常改变方向,没有恒心。很多大学生,一走出校门就不在学习了。而美国提倡的是终身学习。

  所以,我想说,人生,只要方向对头,就不怕走的慢。慢一点,也许成功回来的晚一点,但更能保证成功的品质;慢一点,也许不会那么早到达终点,但亦不会因太累或太急躁而半途而废。你说呢?

  最好的成长,就是过好当下每一刻。

  每一个当下都是独一无二的,它不是过去的延续,也不是一个接着一个线性的未来。时间是由无数个“当下”串联在一起的,每一瞬间、每一个当下都将是永恒。

  所以,当我们吃的时候,要全然地吃,不管在吃什么:当我们玩乐的时候,要全然地玩乐,不管在玩什么;当我们爱上对方的时候,要全然地去爱,不计较过去,不算计未来,全然地投入。

  就像《飘》的女主角郝思嘉一样,在烦恼的时刻总是对自己说,“现在我不要想这些,等明天再说,毕竟,明天又是新的一天。”昨天已过,明天尚未到来,想那么多干嘛,过好此刻才最真实,否则,此刻即将消失的时光,要上哪里找去?

  “所有时间里的事物,过去了就永远不会回来了。就像你的昨天过去,它就永远变成昨天,以后我们也无法再回到昨天弥补什么了;就像爸爸以前也和你一样小,如果在他这么小的童年时不愉快的玩耍,不牢牢打好学习基础,就再也无法回去重新来一回了;就像今天的太阳即将落下去,如果我们错过了今天的太阳,就再也找不回原来的了。”

  每一天、每一小时、每一分钟都是特殊时刻,每一个刹那都是唯一的。因为,过去了就无法再回头。

  人生,当下都是真,缘去即成幻。所以,我愿与所有的读者朋友共勉:眼前的每一刻,都要认真地活;每一件事,都要认真地做;每一个人,都要认真地对待,因为“缘去即成幻”,别让自己徒留“为时已晚”的遗恨。

  逝者不可追,来者犹可待,最珍贵、最需要珍惜的即是当下――生命的意义就是由这每一个唯一的刹那构成。

  励志文章3000字<四>

  高三像一条阴晦的荆棘大道向我们绵绵展开。孩子们,你是否抬起了坚定的步履?敞开你们的喉咙,一路高歌迈过去,迎接你的将是阳光明媚的敞阔坦途……

  高三像一辆亢奋的铁革战车向我们隆隆驶来。孩子们,你是否挺起了坚强的身躯?骑上你们的战马,奋力搏杀冲过去,迎接你的将是金光灿灿的胜利金杯……

  高三像一位和蔼的长髯智者向我们款款走来。孩子们,你是否扬起了自信的双臂?运用你们的睿智,排除万难闯过去,迎接你的将是春意盎然的人间天堂……

  高三像一位冷艳的妙龄少女向我们翩翩飘来。孩子们,你是否展开了洒脱的胸臆?捧出你们的痴心,意气风发迎过去,迎接你的将是温馨热烈的朱唇香吻……

  有人说,没有经历过高三的生命是不完美的生命,没有参加过高考的人生是有缺憾的人生,至少少了一次特殊的生命旅程。高三意味着搏击,意味着铺垫,也意味着重生。

  的确,高三会让我们承载的太多太多,让人窒息,又令人难忘。不过,也许正是因为它的晦涩,等我们从里面走出来看看天的时候,才会更加地感受到世界的七彩美丽!

  所以,经历高三,也是一种幸福。

  做正确的事,把事做正确,才做得成正确的人;做完美的事,把事做完美,才称得起完美的人;做成功的事,把事做成功,才算得上成功的人。学业和爱好,前途命运与一时的感官满足,孰轻孰重?孩子们,你的抉择是否早已成竹在胸?

  稳定的、积极良好的情绪反映,是高三学生提高成绩最重要的因素。所以,从现在起,你一定要摆脱“恐高症”的羁绊,轻松应对。

  不要为知识不牢、方法不对、能力不够而焦虑,要在大压力、快节奏的环境中反复的自我认知反省、从容应对;要在无边的练习、无休止的考试中不断的自我分析、科学加压,让高三这个另人发狂的魔鬼遁出我们的视野,让高三这个文化地狱变成理想的天堂。孩子们,我们在为你们鼓劲!

  强壮的、身心健康的生命体征,是高三学生冲刺高考的最有利的保证。所以,从现在起,你一定要消除“亚健康”的困扰,奋力前行。

  把沉重的心理压力、紧张的焦虑不安带来的极度疲劳困倦,变成拼搏向上的动力;把沉重繁杂的课业带来的压抑消极,变成对学业的主动把握;把考试“考活”,把学习“学活”,找到学习的感觉,增强必胜的信心。

  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孩子们,我们会为你们加油!

  所以,经历高三,真的也是一种幸福。

  有人为高三欢呼,有人为高三感慨,有人为高三叹息,有人为高三哭泣……孩子们,今后,你将怎样回首你的高三?

  如果想起来是感动,那是因为经过那样的岁月,你表现的真的很勇敢。虽然那个时候每天都是困顿的、忙碌的,还有迷惘和不确定,但是你义无反顾地坚持着走下来了。

  如果想起来是幸福,那是因为那段时间你有明确的奋斗目标,你没有把快乐高三看作黑色岁月,在困惘中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在痛苦中寻求着属于自己的快乐。

  可能高三的时候,你在极力憧憬着美好的大学生活,可是,一旦你到了大学,你就会发现真正让你想恋并珍惜的却是高三。所以啊,孩子们,高三了,不要急于回忆往昔,也不要急于怀念过去,要多把握现在,要多面向未来。

  想象坐在大学课堂的美好,憧憬身在高等学府的骄傲,孩子们,你是不是已经热血沸腾?到那时,再让那无尽的回忆绵延倾泻,募然回首中,再望一望孤灯下发奋苦读的你,是不是更加百感交集?

  到那时,再怀恋高三那时的生活,高三那时的朋友,高三那时的老师,是不是另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所以,经历高三,也是一种幸福。

  励志文章3000字<五>

  每年当干旱季节来临时,杜兹河流的水都会枯竭,当地的农民便再也无法从河流里取到现成的饮用水了。为了省事,当他们在劳作时口渴了,便会深挖出河床里的淤泥,找出几条深藏在其中的肺鱼,肺鱼体内的肺囊里储存了不少干净的水。

  农民们将挖出来的肺鱼对准自己的嘴巴,然后用力猛地挤上一顿,肺鱼体内的水便会全部流了出来,帮他们方便地解渴。

  然后,农民便会将其随意地一扔,不再顾及它们的死活。

  有一条叫“黑玛”的杜兹肺鱼就不幸遇见了这样的事情:当一个农民挤干了它的水分后,便将它抛弃在河岸上。无遮无挡的黑玛被太阳晒得直冒油,生命垂危。好在它拼命地蹦呀、跳呀,最后终于跳回到了之前的淤泥中,重新捡回了一条命。

  但是,不幸远没有就此打住。很快,又有一个农民要搭建一座泥房子,于是他开始到河床里取出一大堆的淤泥,好用它们做成泥坯子。不巧,黑玛正好就在这堆淤泥中。于是,它又被这个农民毫不知情地打进泥坯里。泥坯晒干后,那个农民便用它们垒墙,黑玛很自然地便成了墙的一部分,完全被埋进墙壁里,没有人知道墙里还有一条鱼。

  此时墙中的黑玛已完全脱离了水,而且没有任何食物,它必须依靠囊中仅有的一些水,迅速进入彻底的休眠状态之中。

  在黑暗中整整等待了半年后,黑玛终于等来了久违的短暂雨季,雨水将包裹黑玛的泥坯轻轻打湿,一些水汽便开始朝泥坯内部渗入。

  湿气很快将黑玛从深度休眠中唤醒了过来,体衰力竭且体内水分已基本耗尽的黑玛,开始拼命地整天整夜地吸呀吸,好将刚进入泥坯里的水汽和养分一点点地全部吸入肺囊中——这是黑玛唯一的自救办法。

  当再无水汽和养分可吸之时,黑玛又开始新一轮的休眠。

  很快,新房盖好后的第一年过去了,包裹着黑玛的泥坯依旧坚如磐石,黑玛如同一块“活化石”被镶嵌在其中,一动也不能动。黑玛深知此时再多的挣扎都是徒劳,唯有静静等待。

  第二年,在自然的变化以及地球重力的作用下,泥坯彼此之间已不如之前密合得那么好,它们开始有了些松动。黑玛觉得机会来了,它不再休眠了,而是开始日夜不停地用全身去磨蹭泥坯,生硬的泥坯刺得黑玛生疼,但它始终没有放弃,在它的坚持下,一些泥坯开始变成粉末状,纷纷下落。

  在黑玛昼夜不断的磨蹭之下,第三年它周围的空间大了许多,甚至可以让它打个滚,翻个身了。但是,此时的黑玛还是无法脱身,泥坯外还有最后一层牢固的阻挡。

  改变命运的转机发生在第四年,一场难得一见的狂风夹带着米粒般大小的暴雨,终于在某个夜里呼啸而至,更可喜的是,由于房子的主人已在一年多前弃家而走了,这座房子已年久失修,在暴雨和狂风的作用下,泥坯开始纷纷松动、滑落,直至最后完全垮塌。此时,黑玛用尽全身最后的一点力气,与暴风雨内应外合,一较劲,破土而出了!

  沿着满路面下泻的流水,重见天日的黑玛很快便游到不远处的一条河流中,那里有它期待了4年的一切食物和营养——肺鱼黑玛终于战胜了死亡,赢得重生!这是杜兹,也是整个撒哈拉沙漠里的生命奇迹。而这个奇迹的名字便叫坚持和忍耐!

44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