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文学阅读 > 励志文学 > 励志故事 > 2019晨会有哪些励志小故事

2019晨会有哪些励志小故事

若水1147 分享 时间:

  世界上许多困难的事情都是由那些自信心十足的人完成的。如果你有了强大的自信,成功离你就近了。下面由小编与大家分享晨会上的励志故事,希望你们喜欢!欢迎阅读!

  励志故事1:蹦跳的板栗

  在日本一个偏远的山村里,卖板栗是当地村民主要的生活来源。每到深秋时节,漫山遍野的枝头上挂满板栗。颤颤悠悠的板栗,随风抖动,吸引着当地的村民,每到这个季节,他们就开始忙着采摘了。他们把摘下的板栗,运回家里,再倒出来,全家总动员地依照板栗的大小,进行筛选、分级,再运到城里或批发或零售。

  每个村民都知道,板栗想卖个好价钱,最主要的是,把筛选的板栗,先人一步送往城里,很多人家的人手不够,就会到附近的村子里以高薪招人。

  然而,令很多人不解的是,村里有一个年轻人,他家只有一个老母亲,尽管人手有限,却从不见他找帮手。每次他总比其他村民快一步抵达市场,且喜滋滋地开着空车回来,卖个满堂红。

  原来年轻人的秘诀是:每次摘完板栗后,直接装进麻包袋里扛到车上,出发的时候,专找坎坷不平的山路走,一路颠簸,小颗的就蹦跳到袋子的下面,大颗的便留在上面,这样就省去分级、筛选的时间了。有人问年轻人是怎么找到这个方法的。年轻人笑一笑:“只要用心,总能找到适当的方法。这不是偶然而是必然的结果。”

  总有人一听到坏消息就会烦忧或者抱怨,也总有一些人,却能从生活的难题中找出亮点。事实上,凡事动脑、用心,敏锐于环境中的人和事,再把意念化成行动,积极地逐步向前迈进,也能为自己开创一片新天地。

  励志故事2:金字塔尖的算术

  有一个台湾的大学生,毕业后很想创业,但一直举棋不定。转眼间他已经娶妻生子,拥有稳定的职业,和谐的家庭,但创业的梦想仍然时刻萦绕心头。

  他把自己的想法向岳父倾述,岳父不赞成,跟他算了笔账。“以我几十年的经验看来,在你们年轻人中,有90%的人想过创业;在想过创业的人中,有90%的人只是想想而已;在付诸实践的创业者中,有90%的失败了,失败的原因不在于努力不够,而是没有碰到好的项目;在碰到好项目的人中,有90%只是小有成就而已。所以,要想成为大企业家,好比爬上金字塔的顶尖,难上加难呀”。

  这番话,着实让人头脑发昏,目瞪口呆。岳父原本想让他知难而退,没想到他却兴奋地说:“谢谢您的点拨,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不久,他便辞去工作,取出自己所有的积蓄,又向父母借了点钱,果断地踏上创业的征途。他从电视机零件生产起家,挣到了第一桶金,而后又投资建成模具厂。那一年,台湾的房地产市场大火,商人们纷纷转战地产界,而他坚持没有买房置地,而是一心经营自己的模具厂。一年以后,地价整整翻了一番,不少人劝他把模具厂卖了,进军房地产,他固执地拒绝了。几年后,房地产市场逐步萎缩,而他的模具厂无论技术水平还是效益都突飞猛进,成为了同行业中的佼佼者。上世纪90年代初,电脑工业起飞,他以成熟的模具技术进入个人电脑连接器领域,从此他的连接器王国开始建立起来。1999年,他一口气吞下众多中小企业,使得自己的公司从地区性企业摇身一变成为世界级集团,企业员工从最初的10名扩增到遍布全球的5万多人。他便是如今叱咤风云、纵横四海的台湾科技首富——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

  有记者问他:“您在30岁时还名不见经传,后来是如何一步步地走向成功的。”

  他幽默地说:“长辈们曾告诉过我,最后的成功者好比爬上金字塔的顶尖,我的成功正是一步步地‘算’出来的。”

  记者不解,他笑而不答,似乎颇有玄机。

  几年后,在一个企业家论坛上,他发表演讲,这样描绘自己的发展轨迹:“有人说,想创业的人有90%没有付诸实践,我想当那10%,所以30岁时果断创业;有人说,创业的人有90%没有成功,主要是因为项目没选对,我要当那10%,所以当房地产火爆之时,我冷静观察、理性分析,坚持选择了更熟悉、更有兴趣的模具行业;有人说,项目选对的人中90%只是小有成就,我想当那10%,所以放眼全球,进行了一番科学规划,有效地整合资源,大胆地创新,这才有了鸿海集团的今天。”

  励志故事3:成功就是不放弃

  她从小就够努力,可命运却总是跟她开玩笑。

  为了能读书,她6岁起就开始帮父母干活。到了卖柑橘的季节,她常常凌晨两三点钟就得起床,走5公里多的山路,帮母亲把柑橘背到街上,然后再赶到学校上学。即使这样,上到初中还是被迫辍学了,因为家里还是供不起她念书。母亲说,我的这个娃儿几乎都是饿大的,不是喂大的,命惨。

  为了改变命运,她做过建筑工人,摆过地摊,卖过小火锅,承包荒山种苦竹,养鸡、养猪……她尝试做过几十个项目,但都以失败告终,连她自己也记不清到底经历过多少次失败。

  “一定不能倒下,一定要站起来。”每次失败,她都这样宽慰自己。

  直到有一天,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吃到了一种口感特别的蔬菜,这让她预感到命运有了转机。

  那是她的家乡四川宜宾极为常见的一种蔬菜,叫大头菜,是芥菜的一种。不过她吃到的是一个叫陈家华的朋友用祖传的手艺腌制的,味道非常独特,兼具麻辣咸香脆的特点,但又不像传统的腌制大头菜那么咸,甚至可以当零食吃。她想,如果能把它开发成产品,一定会有很多人像自己一样喜欢吃。

  她向陈家华提出了合作开发大头菜的想法,没想到对方一点商量的余地都没有,一口就回绝了。原来陈家的手艺是祖传的,陈家祖上有规矩,腌制大头菜的独门绝技都是直线单传,即使没有孩子也不允许外传。

  这样的拒绝,并没有让她灰心丧气,因为她早已历经失败的磨砺,已不会轻易地回头。

  她频繁地去陈家,却没有死缠烂打地天天讲合作的事,而是只帮忙做些家务,扯扯闲天。时间长了,她与陈家人越来越近,终于有一天,陈家人被她的诚意打动,同意合作办一个大头菜加工厂。

  初战告捷,她很兴奋,立刻用东拼西凑的4万元购进了7吨大头菜,就在她的家里开始了把大头菜做成产品的实验。

  传统制作腌菜的方法,是将大头菜一个一个串起来,挂在院子里自然风干。成吨的大头菜都挂起来,显然太耗费人力了,为了省工省力,他们决定改进工艺,全部平摊着晾晒。七八天后,当她兴致勃勃地拿起大头菜查看时,瞬间心里就凉了半截。原来朝下的一面,因为不能跟空气接触,都腐烂变质了。

  7吨大头菜,没等腌制就全部扔掉了。不过原因是明摆着的,她没有气馁,四处筹款,再次购进了5吨大头菜,并研究调整晾晒方法。这次他们专门制作了一个铁炉,希望在大头菜霉变之前就进行烘干。然而,梦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实验还是失败了,大头菜一吨接着一吨地被倒掉,借来的钱也跟着全部打了水漂。

  血本无归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心痛吧,难受得不行,朋友想打退堂鼓了。她也心疼,但她没路可退,虽然没有足够的资本,但她有足够的外债。

  在她的坚持下,实验再次启动,只是回归了最原始的办法——人工串挂晾晒。为了节省人工,她成了主要劳力,为了最后的希望,她几乎拼尽全力。有时干到清晨,大家都受不了,倒下睡了,她非要把手头的菜串完,指头都串破了,她也没哼一声。

  串完的大头菜需要挂在架子上,经过20天的晾晒才可以做腌菜。最原始的方法竟成了唯一的方法,晾好的大头菜,终于做成了产品。当那麻辣鲜香的味道浸满她的口中时,她禁不住热泪盈眶。

  实验成功,她再次举债,一下子就买回了10吨大头菜。一串串大头菜挂满了架子,就好像一道迷人的风景线,她觉得梦想的财富离自己越来越近了,然而命运跟她开的玩笑,还远没有到头。

  2007年3月,持续降雨引发的大水突袭了她的工厂,10吨快要腌制好的大头菜全部被水淹没。几天后,大水退去,留给她的是一片狼藉。所有被水浸泡的大头菜不得不扔掉,成车的菜被拉了出去,她的心也跟着碎了,此时的她已经身无分文,还欠下了一屁股债。回到家,看见年迈的父母,她无言以对。

  她不怕吃苦、执著追求的精神赢得了合作伙伴的信任,陈家华的家人伸出了援手。在历尽艰辛之后,2008年初,承载着财富梦想的大头菜产品终于问世了。短短几年间,她们的销售收入就达到了2500余万元。

  她就是宜宾市华锐食品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施正琴。

  对于那些正在创业的旅途中苦苦思索成功秘诀的人来说,施正琴或许给出一份令人欣慰的答案,她说:“机会对每一个人都是一样的,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倒下去,就不想起来。”

  成功是什么?成功就是,失败了,却从不放弃。

  励志故事4:成功没有捷径

  在世界登山运动史上。被称为登山“皇帝”的梅斯纳尔创造了前无古人的壮举。他登临了14座8000米以上的高峰。更值得一提的是,他是唯一真正的单人,不携带氧气设备,在季风后期攀登珠穆朗玛峰的人。

  在外人看来,梅斯纳尔的每一次攀登,都是危机四伏的“死亡之旅”。在海拔8000米的高度上,人类的生理机能将会发生紊乱,如果继续向上攀登,大多数普通的登山者都会因为空气稀薄而死亡。但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梅斯纳尔却不借助任何设备,把那些神秘莫测、险象环生的世界高峰轻松地踩在了脚下。

  在梅斯纳尔之前的那些登临高峰的人们,无一例外都携带着一套又一套繁重的登山绳索和氧气瓶之类的辅助物品。并逐步建立高山营地,借助众多身强力壮的当地向导。但是在梅斯纳尔的登山生涯中,他依靠的仅仅是自己。由此,人们又不无疑问,梅斯纳尔何以能够依靠的仅仅是自己?

  梅斯纳尔和他登山的方式。令登山爱好者们着迷。是不是梅斯纳尔独赋异禀?瑞士医生奥斯瓦尔多•奥尔兹通过测试认为:“与一般登山者相比较,梅斯纳尔的生理机能并没有任何超常之处。”

  无数人从不同的角度探寻着梅斯纳尔成功的秘诀。最终还是梅斯纳尔自己揭开了谜底。梅斯纳尔的秘密就是:从低处开始。一般的登山运动者,目标选定之后,为了保存体力,都会选择乘直升机抵达山前的最后一个小镇,成与败的关键恰恰在此。直接乘直升机抵达大本营对于身体的调节是不利的,这种看似直达目的地的方式,忽略了身体机能与环境磨合的契机。与此相反,梅斯纳尔坚持徒步到大本营,从低处就开始调节身体,调节呼吸的节奏来应对空气密度的改变。选择低处作为出发点,正是梅斯纳尔独特的经验和智慧。

  成功也就在此,是没有捷径可走的,必须自己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去做。任何的偷懒取巧都是不可取的。就如那些自认为乘坐直升机可以更快到达山顶的人一样是不会取得成功的。

  励志故事5:从失败中找答案

  2001年初,苹果公司的CEO史蒂夫•乔布斯费尽心思主推了一款电脑。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这款电脑的销售量差强人意,原本一年能卖80万台的计划,结果只卖出了10万台。

  问题出在哪里呢?乔布斯不甘心,他专门叫秘书搬来一台电脑,看能不能找出问题所在。

  乔布斯主推的这款电脑,主机装在一个小巧的晶莹剔透的机壳当中,CD是从机箱的顶部弹出来。此外,这款电脑还去掉了发出噪音的散热风扇。可以说,这是一款设计巧妙的电脑。看来看去,乔布斯也看不出问题出在哪里。正在这个时候,乔布斯看见秘书做了一件很奇怪的事情:他撤掉了新配置的键盘,换上了原本的旧键盘。乔布斯好奇地问他为什么,秘书说:“新键盘是很新潮,可是很多设计让我觉得用起来很不顺手,因为多个按键位置都改变了。”

  听到这样的话,乔布斯恍然大悟:自己过于注重个性化的设计,而忽略了产品的性能,消费者的需求才是制胜的关键!不过,消费者想要什么我们就生产什么吗?不!乔布斯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观点:我们不要问消费者想要什么,我们要去生产明天大家需要的产品!

  2001年10月,一款拥有5G硬盘、名叫iPod的音乐播放器问世了。引人注目的是,iPod没有任何复杂的操作装置,它的正面只有一个圆形的转盘。与之前几款一页一页翻看歌曲目录操作的播放器相比,iPod的圆形转盘跟鼠标一样,完全可以控制翻页的速度,方便、快捷、酷炫。这款iPod音乐播放器正是乔布斯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特意让苹果公司研发的。无论从包装、外观还是功能上,iPod都让人眼前一亮。所以,iPod一经推出,就迅速席卷全球。仅2001年年底的两个月,iPod就销售出10万台!

  正是从一款失败的产品中,史蒂夫•乔布斯找到了苹果公司发展的新方向。有时候,失败往往会带给我们全新的答案。


相关文章:

1.2019名人励志文章5篇

2.2019经典励志文章

3.2019十大经典励志美文

4.2019团队晨会激励小故事及感悟17个 3分钟晨会互动激励小故事

5.2019晨会搞笑幽默的励志小故事精选 晨会激励小故事带感悟

91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