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名人励志正能量故事集

若水1147 分享 时间:

  没有谁的心是一片粗粝荒芜,只要眼里充满阳光,生活就充满希望;心底充满温暖,生命就充满力量。走出烦恼,就可获得生命的升华。下面由小编与大家分享名人励志正能量故事,希望你们喜欢!

  励志故事1:最完美的缺点

  他的声音浑圆沉实,磅礴磊落,穿透力强,深受中国内地、台湾地区乃至全球各地亿万观众的喜爱,被誉为“凤凰之声”。他,就是凤凰卫视的首席配音师张妙阳。但让人意外的是,他的巨大成功,竟然是得益于他的一个最大的缺点。

  张妙阳出生于新加坡,祖籍福建龙岩,是第三代新加坡华人移民。由于他父亲很爱听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广播,耳濡目染下,少年的张妙阳深为播音员那标准优雅的普通话所吸引,决定长大后也做一个像广播里那样出色的播音员。从此,他开始向自己的理想迈进,把说标准优雅的普通话当作自己的生命,并且发展到有语言洁癖的地步。而这个洁癖,却给他带来了不少的麻烦。

  那是在张妙阳读小学时,有一天,教英语的女老师在班上给学生点名。在点到张妙阳的名字时,老师这样叫道:“脏谬阳!”这让有语言洁癖的张妙阳很是难受,就死不举手。看到没人举手,老师又叫:“脏谬阳!”张妙阳还是不搭理她。老师生气了,恶狠狠地大声叫道:“脏缪(miù)阳——”这时,张妙阳才轻轻举起小手说:“我是。”“我叫你三次,你为什么不回答我?你说——”“因为,老师你把我的名字念错了。我叫张——妙——阳。张是卷舌音,不是肮脏的脏,妙是妙,不是谬,你只读对了一个字,阳。”

  对此,老师对他是又气又恨,课后自然免不了一顿严厉的批评。但张妙阳依然故我。就是到念初中二年级的时候,有时中文老师读错了一些字音,张妙阳仍然还会毫不客气地站起来纠正。这样导致的严重后果是,他周围的同学、老师,包括长辈、同辈和朋友,都十分排斥他,把他当怪物看而不愿意跟他玩。即使如此,他仍然没有放弃过自己播音员的理想,反而更加努力了。

  那时的新加坡,由于移民来自不同的地方,故人们交流的语言,有福建话、马来话、印度话、潮州话、广东话和客家话等等,语言环境非常混杂,人们普通话的水平,自然也比较低下。这样的一个外部语言环境,对于一心想提高自己普通话水平的张妙阳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大的障碍。因此,为了学好标准的普通话,在16岁念高一的时候,张妙阳竟然在新加坡当地的一家报纸上刊登了一则征聘女朋友的广告,要求如下:一、年龄不限;二、说规范、优雅的普通话,最好来自北京;三、性格开朗。结果,广告登了三天之后,突然接到一个五十几岁的大娘打来的电话:说她姓毛,是正宗的北京人,曾在北京非常著名的中学教过语文,因为看到他的广告后,为他好学上进的精神所感动,故愿意当他的女朋友,并免费每周教他六个小时的标准普通话。在这个毛老师的严格教导下,张妙阳的普通话得到了突飞猛进的提升。

  虽然如此,但由于家里闽南语的那种先入为主的影响,再加上周围的语言环境实在太差,因此,张妙阳的普通话虽然在字音上找不出有什么毛病,但仍然没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播音员那样地字正腔圆。更为糟糕的是,他的声音听上去,既不像大陆的,也不像台湾的、香港的,更不像东南亚的,被人嘲笑为“四不像”。虽然,张妙阳那时已在新加坡当上了一家电台的节目播音员,并小有名气。但对于一心想从事播音事业的张妙阳来说,“四不像”成了他最大的缺点,让他很是苦恼。

  不料,他的这个缺点,却引起了另外一个人的注意。他就是现在凤凰卫视的董事局主席、行政总裁刘长乐。那时,刘长乐先生正准备创办凤凰卫视,并打算把它打造成一家无论在节目上,还是在声音上、风格上都有别于大陆、台湾和东南亚的电视台。当他第一次听到张妙阳那“四不像”的声音时,觉得很有特色,而且沉实雄厚,越听越有滋味,觉得这正是他一直苦苦寻找而不得的声音。于是,他就辗转找到了张妙阳,盛情邀请他担任凤凰卫视的台声工作。结果,张妙阳那“四不像”的声音一经凤凰卫视播出后,很快就以其独具一格的味道,赢得了海内外观众的一致好评。如今,张妙阳全面负责凤凰卫视所有频道宣传片的解说旁述,而他那巧妙融合两岸三地语言特色的“四不像”声音,也乘着大气的电波,每天传遍到世界的各个角落里,成为凤凰卫视独树一帜并不可替代的“凤凰之声”。

  正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每个人都会不可避免地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但如果我们能够善于利用好它,并把它放在恰当的位置上,那么,缺点就会变成你成功路上的最有力的独门武器。

  励志故事2:不活在别人的眼光里

  一个人,想要有所作为,永远要记住,不管别人怎么说,勇敢地走自己的路。

  1933年10月2日,他出生于英国的萨里郡韦弗利地区。从小他就对生物学情有独钟。但是,他的生物课成绩却在250个男学生里面排名倒数第一,其他理科成绩也垫底。

  为此,老师加德姆在他的成绩表上写道:“我相信他有成为科学家的志向,但以他现在的表现来看,这真是万分的荒谬可笑”;“继续教他简直是浪费彼此的时间”。

  当时这位男孩把这张成绩表放在他的桌子上方天天看着,“以资鼓励”自己。

  后来他申报牛津大学时,由于成绩不佳,被古典文学研究系录取。但是,他仍然对生物学“耿耿于怀”,甚至在学校养过上千只毛毛虫,看着它们变成飞蛾,这让老师们很讨厌。他后来转入动物学系,正式开始科研生涯。

  1958年,在完成博士学位时,他从蝌蚪细胞中提取出完整细胞核,成功克隆了一只青蛙,一举成名,他被称为“克隆教父”。

  1983年,他到剑桥大学担任细胞生物学教授。1996年的克隆羊诞生后证实他的理论亦适用于哺乳动物(包括人类)。他的这个理论为以后干细胞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他就是约翰·格登。

  1962年9月4日他出生于日本大阪府。他不是一个乖孩子,学习无所用心,却酷爱柔道和棒球,甚至为此骨折了十多次。因此,为了能帮助受伤的运动员们,他从神户大学医学部毕业后进入国立大阪医院的整形外科,成为一名研修医生。

  然而,他第一次做手术——一次良性瘤切除手术,熟练的医生十分钟就可以做完,但他却鼓捣了一个小时也没有完成。他笨拙的手术技术成为同事们耻笑的对象,一些前辈们甚至送他外号——绊脚石。

  由于在接触得不到有效治疗的患者时,他开始感到,为了治愈这些疾患必须做好基础研究。1989年他毅然辞去了收入颇丰的医师职业,学习完成了硕士课程,1993年前往美国格莱斯顿研究所进行胚胎干细胞研究。1999年,回国后他向奈良科学与技术学院申请助教授职位,仍然坚持他的干细胞研究。

  他便是日本的山中伸弥。

  2012年10月8日,山中伸弥和约翰·格登因在细胞核重新编程研究领域的杰出贡献,从而获得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一个是被教师评定的不可调教的“最差学生”,一个是被同事和前辈们耻笑的笨拙的“绊脚石”,却最终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不在乎别人说什么,不活在别人的眼光里,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坚定信念,矢志不渝,愈挫愈勇,就一定能踏平坎坷成通途,跃上辉煌之巅。

  励志故事3:大师和的儿子

  德国青年卜劳恩又一次失业了。

  他满大街地转了一天,依然没有找到工作。情绪极度低落的卜劳恩去酒吧坐了半天,直到将身上最后一点钱换了酒喝下肚后,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里。

  可是,家里也不是天堂。他寄予唯一希望的儿子克里斯蒂安并没给他争气,他的成绩居然比上学期还退步了。他狠狠地瞪了克里斯蒂安一眼,再也不想跟他说话,回到自己的房间呼呼大睡了起来。当卜劳恩醒来的时候,已是第二天早上。他习惯地拿起笔写日记:5月6日,星期一,真是个倒霉的日子。工作没找到,钱也花光了,更可气的是儿子又考砸了,这样的日子还有什么盼头?卜劳恩走进克里斯蒂安的房间,准备叫儿子起床时,发现他已经上学去了。同时卜劳恩突然发现,克里斯蒂安的小日记本忘锁进抽屉了。他忍不住好奇便拿过来翻看起来:5月6日,星期一,早上去上学的时候,我帮助一位盲眼老奶奶过了马路,心情很好。只是这次考试不太理想,但当我晚上将这个消息告诉爸爸的时候,他却没有责备我,而是深情地盯着我看了一会儿,使我深受鼓舞。我决定努力学习,争取下次考好,不辜负爸爸的期望。

  怎么会是这样呢?明明自己是恶狠狠地瞪了儿子一眼,怎么就变成深情地盯着他了呢?卜劳恩好奇地翻开了另一页:5月5日,星期天。山姆大叔的小提琴拉得越来越好了,我想,有机会我一定要去请教他,让他教我拉小提琴。

  卜劳恩又是一惊,赶紧去屋里拿来自己的日记本看:5月5日,星期天。这个该死的山姆,又在拉他的破小提琴,好不容易有个休息日,又被他吵得不得安生。如果他再这样下去,我非报警没收了他的小提琴不可。

  拿着两本日记,卜劳恩跌坐在椅子上,半天无语。他不知道自己从什么时候起,竟然变得如此悲观厌世,烦躁不堪,难道自己对生活的承受力还不如一个小孩子吗?

  那天之后,卜劳恩变得积极和开朗了起来,他日记里的内容也渐渐变了:5月7日,星期二。今天又找了一天工作,虽然还是没有哪家单位肯聘用我,但我从应聘的过程中学到了不少东西。我想,只要总结经验,明天一定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5月8日,星期三,我今天终于应聘成功了,虽然是一份钳工的工作,但我觉得我一定能成为世界上最出色的钳工。

  他就是著名的德国漫画家埃·奥·卜劳恩,1903年3月18日生于德国福格兰特山区的翁特盖膝格林村,曾经在工厂当过钳工,后来又给《横断面》《新莱比锡报》《前进》《诙谐报》作过画,还为他的朋友——作家埃里西·卡斯特纳的许多作品画过插图。

  卜劳恩的连环漫画《父与子》所塑造的善良、正直、宽容的艺术形象深深地打动了千百万读者的心,从而使卜劳恩成为海恩里希·霍夫曼和威廉·布施之后的又一漫画巨匠。连环漫画《父与子》的素材,大多来源于他和儿子克里斯蒂安在一起的日子。《父与子》被誉为德国幽默的象征,受到人们一致的高度赞扬,声誉远远地越出了国界。

  卜劳恩的经典名言是:一个人,只要具备善良、正直和宽容的性格,那么,便没有什么困难能够压得倒他。宽容别人,宽容生活,就是宽容自己。后来有人采访卜劳恩时问他,听说是一本日记造就了您今天的大师成就,这是真的吗?卜劳恩说:是的,确实是因为一本日记,但需要申明的是,那个大师不是我,真正的大师是我的儿子——克里斯蒂安。

  励志故事4:领袖人生从差等生开始

  温斯顿·丘吉尔曾说:“我们都是小虫子……但我坚信我是一只萤火虫!”而他这只有着非凡政治历程和军事生涯的“萤火虫”,却是从一个“差等生”开始的。

  在度过自己的第12个生日后。丘吉尔进入了考试这块冷冰冰的“阵地”。对丘吉尔来说,主考官们感到颇为“亲切”的科目,几乎全是他最不感兴趣的。他倒是很想接受历史、诗歌、作文方面的考核。可他们偏偏看重拉丁文和数学;他迫切地希望他们能给自己一个机会,让他来讲一讲自己所喜欢的东西。可他们总是想方设法地问一些他不了解的东西……于是最终的结果是:这个叫温斯顿·丘吉尔的孩子。考试成绩不合格。

  这就是丘吉尔报考哈罗公学的入学考试时的情景。在拉丁文试卷上,丘吉尔一个问题也没有答出来!但哈罗公学的校长韦尔登博士以他“超群”的洞察力认定丘吉尔具备了进入哈罗公学的资格。丘吉尔被编在最差学生的行列。他在低年级待了一年时间。别的学生都在持续不断地学习拉丁文、希腊文这些极为时髦的科目。而丘吉尔却被认为是只能学英语的“差等生”。几年后,当他的伙伴们写了一些优秀的拉丁文诗歌和精粹简练的希腊语短诗而获奖、出名和大展宏图的时候,丘吉尔却不得不凭借普通的英语来谋生。但他并不认为自己处于劣势。

  当丘吉尔的学业明显停滞不前的时候。他竟然因准确无误地背出1200行麦考利的《古罗马的遗迹》,当着全校同学的面领到了奖品。这显然被认为是“撞了大运”。在高年级的最后阶段,丘吉尔又成功地通过了英国陆军学校——桑德赫斯特学院的预考,而很多成绩在他之上的男生们都没有通过考试。

  尽管有太多失败的考试经历,但这次考试激发起了丘吉尔的“特殊”勇气——因为就在两个月前,他收到了父亲的来信。在信中,生性幽默的父亲言语尖刻地表示了自己的不满。并预言儿子“将是一个一事无成的饭桶”!但这一次,丘吉尔又碰上了好运。他事前被告知,在一些试题中,考生们将要根据记忆画一张某个国家的地图。就在考试的头一天,为了进行最后的准备,他将地图册中的所有地图剪下来放在帽子里随时记忆。他先抽出了新西兰,牢牢地记住了那块领土的地理状况,然后是澳大利亚……果然不出所料,试卷中的第一道题就是:“画一张新西兰地图。”

  于是,丘吉尔开始了军旅生涯。丘吉尔的这一选择,是他从小就喜欢收集玩具锡兵的结果。在家里,丘吉尔“统帅”着一个将近1500人、并拥有一个骑兵旅的“步兵师”。父亲问他是否愿意参军,他想。如果能统帅一支真正的军队,那该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就立即表示愿意。结果。他的话立即被当真了。

  丘吉尔一直认为。当初是自己的父亲慧眼识珠,才发现了他具备军事天才的素质。但父亲后来告诉他:“温斯顿,我知道你一直是个‘差等生’。所以我只能得出你没有聪明到能当律师的程度的结论,并一直打算通过我同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关系。替你在商界谋个差事……”

  不管怎么说。“差等生”丘吉尔最终顺利地进入桑德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实现了自己人生的第一目标。

  励志故事5:齐白石晚年的感悟

  齐白石是著名的书画大师。1952年的一天,诗人艾青前来拜访已是88岁高龄的齐白石,艾青还带来了一幅画,请他鉴别真伪,齐白石拿出放大镜,仔细看了看,对艾青说:“我用刚创作好的两幅画跟你换这幅,行吗?”

  艾青听后,赶紧收起这幅画,笑笑应道:“您就是拿20幅,我也不跟你换。”齐白石见换画无望,不禁叹了一口气:“我年轻时画画多认真呀,现在退步了。”原来,艾青所带来的这幅画正是齐白石数十年前的作品。

  艾青走后,齐白石一直愁眉不展,一天夜里,儿子起来上厕所,发现父亲没在房间,正要四处寻找时,却发现书房里的灯是亮着的,走进一看,原来父亲正坐在书桌前,一笔一画地描红。

  儿子不解,便问道:“您都这么大年纪了,早就盛名于世了,怎么会突然想起来要描红,而且还描这般初级的东西?”

  谁知齐白石却摇了摇头,不紧不慢地回答道:“现在我的声望高,很多人说我画得好,觉得我随便抹一笔都是好的,我也被这些赞誉弄得有些飘飘然了,无形之中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直到前几天,我看见年轻时画的一幅画,才猛然惊醒——我不能再被外界的那些不实之词蒙蔽了,所以还要重新认真练习,要自己管住自己。”

  此后,即便是年龄越来越大,齐白石依然坚持每天必画画,从不敢慢怠,甚至有时为了画一幅画,往往要花上好几个月的时间。

  不被赞誉冲昏头脑,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也许正是这位书画大师成功的原因。

2019名人励志正能量故事集

没有谁的心是一片粗粝荒芜,只要眼里充满阳光,生活就充满希望;心底充满温暖,生命就充满力量。走出烦恼,就可获得生命的升华。下面由小编与大家分享名人励志正能量故事,希望你们喜欢! 励志故事1:最完美的缺点 他的声音浑圆沉实,磅礴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6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