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文学阅读 > 励志文学 > 励志故事 > 中国名人励志故事精选

中国名人励志故事精选

若水1147 分享 时间:

中国名人励志故事精选

  要成功,就要长期等待而不焦躁,态度从容却保持敏锐,不怕挫折且充满希望。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中国名人励志故事,希望你们喜欢,欢迎阅读!

  励志故事1:最出彩的陪衬

  2009年,央视创办《开心辞典》栏目。最初,央视敲定黄安为节目主持人,王小丫为黄安的助理,干一些辅助性质的活计,比如跑跑腿、抱抱奖品之类。已经靠《经济半小时》走红的她,非常谦逊地答应了领导的安排。而有些人却不看好她这种当“陪衬”的做法,对她说:“现在你已很红了,自降身价去给别人当助手很不正常,对自身的发展也不利。”王小丫说,导演没选自己挑大梁,这说明她的能力还达不到,还得跟前辈们好好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王小丫做助理时,非常用功,不但每日详细记笔记,注意关键细节,还把节目录像带回家反复研究,夜深时仍在认真揣摩节目的亮点和不足之处。

  一次,黃安因有别的活动没能参加当日的节目制作,王小丫便作为替补代黄安做了一期节目。结果,这期节目好评如潮,收视率一下狂升。终于,她顶替了黄安的位置。事后,黄安说:“我早就知道我快要干不下去了,因为王小丫从没把自己当助理,她总是能以身作则,尽心尽力地去学,我已被她偷师不少。她够成功,我非常佩服她!”

  此后,王小丫以妙趣横生、机智幽默的主持风格深受无数观众的喜爱,从而奠定了她在《开心辞典》中不可撼动的地位,成为央视金牌节目的金牌主持人。别小看“陪衬”的重要性,它可能就是你人生最出彩的伏笔。

  励志故事2:濮存昕的报恩情怀

  几年前,濮存昕凭着自己在电视连续剧《来来往往》中的出色表演,红透了半边天。各种片约雪片似的飞来,制片商为了拉他加盟,较着劲儿提高片酬。而濮存昕却谢绝片约,一心一意做他的公益事业,令很多人困惑不解。

  在演艺界,濮存昕是个热心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的人,很多重大的公益慈善活动中,都能看到他的身影。其实,做公益慈善事业,对于濮存昕来说,已经是一种日常生活,不管多忙,哪怕推掉报酬丰厚的片约,也要抽身完成自己的公益慈善计划。

  一天,一位制片商朋友带着剧本、合同、片酬定金,特地赶到北京来找濮存昕,想重金请他出演一部完全可能火暴的情感电视连续剧的男一号。而濮存昕却不管朋友怎么恳求,就是一个劲地婉拒:“对不起,不是我不想演这部戏,而是我正在做‘防艾大使’公益活动,有很多事情要忙,确实没有时间演戏,怕耽误你的拍摄,你还是另请演员吧。”

  濮存昕态度坚决,但是,制片商朋友还是不甘心地直言相劝道:“恕我直言,一个人难得几个事业高峰,你目前这么走红,是机会难得啊。就像一锅水烧到了99摄氏度,再添一把火就到100摄氏度了,而我这部戏,很可能就是这一把火,如果冷一下,温度就降下去了。现在影视界是人才济济,各领风骚一两年,你不抓住机遇,也许过不了几年,别人就取代了你,到时后悔就来不及了。”濮存昕听罢,笑着说:“我做公益事业,是自己自觉选择的,就是自己的事业,我不会后悔的。这世界有赚钱的事,有不赚钱的事,来钱的事需要人去做,不赚钱、赔钱的事也要人做,如果大家都去做赚钱的事,不赚钱的事没有人去做了,恐怕世界就没有钱赚了。”朋友见无法说动他,又问道:“你这样做的价值在哪里?你多拍戏,多赚钱,有了钱多向慈善机构捐善款救济穷人,不也一样吗?何必自己亲历亲为,影响了自身事业?”濮存昕固执地摇头答道:“不一样,我们身边不缺有能力做慈善公益的人,而是缺少愿意做慈善公益事业的人,所以我才要亲历亲为,想唤起全社会做公益慈善事业的热情,这比捐多少钱都有意义。”

  制片商朋友只好失望地离开北京,另外去找主角了。电视剧拍摄成功,投放市场,果然火了,在剧中饰演角色的演员们都借此走红,身价倍增。濮存昕很真诚地祝贺朋友成功,没有半点后悔之意。

  几年后,濮存昕去上海参加一个慈善公益活动,又与那位制片商朋友相逢了,两人相约走进咖啡厅聊天。制片商朋友见濮存昕虽然拍戏少了,但是观众并没有忘记他,只要有他的角色,照样火,不由感叹道:“存昕啊,我服你了,好多人削尖脑袋上角色,而你却不断拒绝角色,观众还那么认可你,喜欢你,你真是演艺界的常青树啊!”濮存昕听了,谦虚一笑说:“什么常青树,其实我这些年担任了国家青年话剧院的领导职务,演话剧多,演电视剧少了。可能是我经常在公益活动中露脸,观众忘记了我的角色,记住了我本人这张脸吧。”制片商朋友突然问起了另一个问题:“我见过很多热心公益慈善事业的人,但是像你这样执著,把公益慈善当作自己事业的人还真是不多见。你这样做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濮存昕淡淡一笑说:“报恩。”

  濮存昕见制片商朋友惊讶不已,马上撸起自己的裤管,让他看自己的两条腿,他的两条腿很明显地一粗一细不太对称。接着,他动情地说起了自己的身世:“我儿时得过小儿麻痹症,一条腿险些残疾了,走路很困难,我是凭着不断治疗和锻炼恢复正常的。在我最困难的日子里,不知得到过多少善良人们的无私帮助和鼓励,如果没有他们的帮助鼓励,没有他们的风雨相伴,我一步也走不出。今天我成功了,有了帮助别人的能力,一定要以报恩的姿态,去无私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谜底揭开了,濮存昕不用投桃报李的传统方式报答当初帮助过他的人,而是用执著于社会公益事业来实现报恩目的,他的报恩最终演绎成了人间大爱,显得更加珍贵。作为一个具有感恩品德、善良心地、大爱情怀的演员,没有理由不得到人们的喜爱。

  励志故事3:“喜羊羊之父”的“悬念”人生

  “喜羊羊之父”黄伟明,出生于广州的一个艺术之家。在父亲和哥哥的影响下,黄伟明三岁时就迷恋上了画画。那个时候,他的生活中只有两件事:一是画画,二是看动画片《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天书奇谈》《三个和尚》《没头脑和不高兴》等,黄伟明一直都沉醉其中,不能自拔。

  十岁时,上班会课,班主任让大家畅谈自己的梦想。黄伟明第一个站起来发言:“我要做中国动画第一人。”老师和同学们惊呆了,良久,老师才说:“孩子,你知道吗,梦想的实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你有为之奋斗20年甚至一辈子的毅力吗?”黄伟明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我愿意,因为我爱它,就如同我热爱生命一样。”黄伟明的回答赢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

  1988年,黄伟明在《中学生报》上发表了自己的第一幅漫画,那一年,他才16岁。伴随着儿时的梦想和身体的成长,他愉悦地向自己的目标发起了冲刺。

  黄伟明找到父亲,提出了到外国学习动漫的想法,父亲虽然支持儿子画画,但他认为动画是西方人的专利,也不希望儿子背井离乡地到外国闯荡。黄伟明说:“就让我去试试吧,如果可以,也能给我一次失败的经历。”经过几年的交流,直到1996年,父亲才勉强答应了他出国的事情。

  就这样,黄伟明来到了加拿大,边打工边学习。虽然生活很艰苦,他做过很多粗活,但为了儿时的梦想,黄伟明一直咬牙坚持着。有一次,黄伟明申请到了一个到超市拖地的工作,上班的时候,被几个同学看见了,同学们惊讶地说:“黄伟明,你拖地也用不着跑到加拿大吧。”黄伟明笑了,他说了一句让同学记忆一辈子的话:“我今天的磨炼是为了明天更好的坚持。”

  黄伟明当然知道动画和漫画才是他一辈子要耕耘的工作。学习结束后,他马上回国发展,恰逢国家扶持原创动画政策出台,让黄伟明有了大展拳脚的机会。不久后,他的第一部家庭幽默情景式动画片《宝贝女儿好妈妈》便问世了,受到了众多观众的喜欢。借着这股东风,黄伟明又成功地创造出了《喜羊羊与灰太狼》。2008年年初,《喜羊羊与灰太狼》已制作出约500集,他所在的原创动力公司准备制作到1000集,与此同时,其衍生产品也火遍了大江南北。他也因此赢得了“喜羊羊之父”的美誉。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黄伟明会顺着这样的轨迹一直走下去时,他却突然提出了辞职,之后,办起了自己的公司,准备推出新的动画长篇作品。有人怀疑,有人不解,作为一个创作人,黄伟明显然有自己的长远打算。

  经过一年多的酝酿,在2010年年初举行的首届中国国际影视动漫版权保护和贸易博览会上,黄伟明正式推出了自己的科幻新作《开心超人》。之所以选择“超人”题材,黄伟明说:“看动画片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没看到中国的超人形象,我希望能创作属于中国的超人。”

  如今的黄伟明,无论在漫画界还是影视界,都有着颇高的人气。当记者问及他的创业经验时,黄伟明说:“我并不希望守着一部成功作品到老,我觉得人活着,是因为激情,激情不够了,要重新找回它。所以,我必须在还没到巅峰的时候就离开,然后朝下一个目标全力奔跑。给自己的人生留点儿悬念,我想,这样的人生,才够充实和完美。”

  励志故事4:做人的“硬度”

  《让子弹飞》在各大影院场场爆满,票房极速飙升,轻松越过6亿大关。气势如虹,后劲凌厉。随着票房热浪的激荡,导演和主演姜文也正在接受一波又一波的造神运动,媒体、影评人甚至文化界名人,集体陷入了《让子弹飞》的亢奋情绪中——将姜文命名为最有“硬度”的年度风云人物。

  电影大卖,票房飘红得一塌糊涂,姜文被媒体猛追,一次记者有幸追到他,直接询问他对于被誉为最有硬度男人的看法,他回答说:“作为男人,就是要有硬度,就是要坚守理想。从上小学起我就开始坚持了,人一辈子都得坚持点什么。记得人艺的老前辈曾经告诉我:‘哪个演员要把自己的脸扔给化妆师,什么都不管,那他就完蛋了!’所以我会坚持自己认为是正确的东西。”

  一直以来,姜文给人的印象就是张扬和霸气,因而对他的评价争议极大,有人喜欢有人反感,有人认为是缺点,有人认为是优点。对此,他付之一笑:“没有缺点的人优点也不多……”

  姜文性格里最大的特点是坚持,他认为正确的东西,一定要坚持到底,旗帜鲜明,决不妥协。他是一个控制型和燃烧型的人,不停地烘烤周围的人,他有一种催人行动的力量。

  姜文非常崇拜毛泽东,他说毛泽东是从他少年时代直到现在的最大偶像。据说,他家所有可以放书的地方,大都放着与毛泽东有关的书:有毛泽东写的,有毛泽东喜欢的,也有研究毛泽东的。姜文崇拜毛泽东这样的伟人,他的心底有着强烈的英雄情结。他导演的电影作品都带有明确的个人风格。他的作品中,都带有明显的“姜文制造”“姜文品牌”的烙印。

  冯小刚在《我把青春献给你》中曾经这样描述姜文:“有一位导演曾对我说这样一番话,让我出了一身冷汗。他说:电影应该是酒,哪怕只有一口,但它得是酒。”作家阿城曾经说姜文:“他成天惦记着怎么给观众酿酒,然而一不小心,把酒酿成了酒精。”是啊,他的浓烈、他的豪放、他的灼热,让人不能忘记。

  作为演员,姜文刚毕业就在《末代皇后》中扮演溥仪,之后在《芙蓉镇》里和刘晓庆搭戏,又在《红高粱》中与巩俐搭档……一个个人物形象棱楞有角,个性分明。

  作为导演,姜文却相当低产:《阳光灿烂的日子》《鬼子来了》《太阳照常升起》和《让子弹飞》,18年总共也就这4部,但部部沉甸甸,有分量。姜文对导电影这件事儿有种近乎偏执的严肃和认真,他将每一部作品均视为他主观意识的表达,于是他的影片都有这些特点:数年磨一剑、发自内心、言之有物、扑面而来。没有姜文,中国电影无疑会缺少一份阳刚和力量。

  《让子弹飞》里有句著名的台词:“我就是要站着把这钱给挣了。”这句话被广泛地认为是姜文霸气的宣言。我们还从没见过中国导演有如此之大的野心,这野心听起来如此狂妄又似乎不可能实现。

  但,姜文做到了。我们不得不服气他的超级自信,更服气他超级的艺术魅力和超强的精神力量。

  我们佩服姜文,因为他是一个好演员、好导演,但更主要的,还因为他是一个好男人。他个性耿直,不圆滑、不伪装。为人仗义,对朋友,尤其对落难朋友勇于出手相救,令人感动,让人见到了一个真男儿的侠义心肠,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做人要有“硬度”,这“硬度”包含着正直、善良和力量,还包含着激情、勇气和生命力。

  励志故事5:黄渤将心比心

  2009年12月的一天,黄渤正在剧组拍片,突然接到凤凰卫视某编导的电话,提出了一个令黄渤哭笑不得的请求。

  原来,自从黄渤荣膺金马奖影帝桂冠后,数家媒体对他展开了追逐,争相采访这位新科影帝。凤凰卫视作为业内举足轻重的媒体,自然不甘人后,由许戈辉主持的《名人面对面》栏目也向黄渤发出邀请,黄渤欣然应允。

  采访那天,黄渤的状态颇佳,与许戈辉相谈甚欢,整个采访过程相当顺利。但谁也没想到,第二天意外发生了。在编导准备为当期采访进行后期剪接时,发现昨天拍摄的磁带竟然完全报废了。这种技术故障,在以严谨著称的凤凰卫视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事,但偏偏“中大奖”般地发生在了新科影帝身上,叫人欲哭无泪。唯一补救的办法就是让黄渤重拍,而这又实在太说不过去了。主持人许戈辉陷入了愧疚和焦虑之中,万般无奈,只能决定由节目组向黄渤如实解释一下,试着再邀请他一次。

  这样,就有了前文所说的那个电话。黄渤当时也是一愣,确实挺为难。访谈节目贵在临场的状态和激情,嘉宾按照主持人的提问思路,把自己过往的经历、趣事饶有兴致地讲出来与观众分享,如果重新录制,就如同把出锅的烧饼再回炉,还能又香又脆吗?他踌躇了片刻,对编导说:“我最近档期确实挺满的,要不等等再给你们一个答复吧。”

  在许戈辉忐忑不安的等待中,终于传来了一个令她欣慰的消息:黄渤同意重拍。果然没几天,拖着一身疲惫的黄渤如约而至。许戈辉上来就表达了深深的歉意,黄渤则笑着说:“很高兴再次见到您。”许戈辉真诚地解释道:“我必须强调,这是百年不遇的事,真算是被你赶上了,太奇怪了。”黄渤仍然笑着回答:“黄渤都能获奖了,那为什么机器不能坏一次呀。”几句轻松的玩笑话化解了尴尬后,双方进入正题,重新访谈。就这样,黄渤又录制了一期《名人面对面》,依旧认真投入,毫无敷衍之态,许戈辉颇为感动。事后,她忍不住问黄渤:“当我们邀请你重拍一遍的时候,你真的是就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吗?”黄渤说:“没有,因为我还在剧组里边忙,但是我觉得还是应该来的,将心比心嘛。”接着,黄渤回忆起一件事。

  小时候,黄渤非常喜欢音乐,有一天,他在商店发现一张心仪已久的音乐专辑,于是软磨硬泡地向父母要了几块钱买下。可回家后,那盒磁带却莫名其妙地不见了,他急得满头大汗,忙顺着原路往回找。快到校园门口的时候,天色已晚,突然有个中年妇女叫住了他:“看你东张西望的样子,是不是丢了什么东西?”他连忙说刚买的磁带丢了。“是这个吗?”中年妇女从身后拿出一盘磁带。他感激地接过来,连连道谢。中年妇女又说:“我路过时在地上发现的,估计是哪个学生不小心掉了,在这都等半天了。”“阿姨,您真是个好人。”“别客气,我儿子和你差不多大,也喜欢听这玩意儿,他要是心爱的磁带不见了,那着急上火的劲头我可清楚,将心比心嘛。”这位素不相识的妇女黄渤此后再也没见过,但他深深地领悟到一个道理:将心比心,拿自己的心去衡量别人的心,是一种美德。

  其实,当你在别人遇到困难时推己及人地替别人着想,反过来在你遭遇麻烦时别人也会设身处地地替你着想,如果每个人都能将心比心,那么人与人之间也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宽容和理解,越来越少的计较和猜疑。

55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