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资料库 > 文学阅读 > 励志文学 > 励志故事 > 精选人生励志故事

精选人生励志故事

若水1147 分享 时间:

精选人生励志故事

  一个最困苦、最卑贱、最为命运所屈辱的人,只要还抱有希望,便无所怨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人生励志故事,希望你们喜欢,欢迎阅读!

  励志故事1:华罗庚的“勇敢”

  华罗庚在英国讲学获得巨大成功后,世界各地的大学纷纷向他发出邀请。

  在伯明翰讲学时,他接受了作家梁羽生的访问。当梁羽生请他谈谈以后的讲学打算时,他说:“我已经收到十几个国家的邀请,为此,我准备了十个数学问题。至于到哪个大学讲什么专题,我的打算是,A大学是以函数论著名的,我就到A大学讲函数论;B大学是以偏微分方程著名的,我就在B大学讲偏微分方程……”

  梁羽生称赞他艺高人胆大,华罗庚却说:“这可不是艺高人胆大,这是我求学的一贯主张,弄斧必到班门。这就像武侠小说里找高手过招一样。我讲学主要是以学为主,讲的目的是在高人面前说出自己的观点,接受高人的指点,提高自己的学识。许多人都忌讳班门弄斧,害怕弄巧成拙。我之所以弄斧必到班门,就是想在班门面前检验自己。如果‘鲁班’能够看出我的不足,给我一些指点,那我的进步就会快一些。如果‘鲁班’能点头称赞,那将为我攀登新的高峰增添莫大的信心。”

  在通往成功的路上,我们都不缺少勤奋,缺少的正是华罗庚这种“特殊的勇敢”,弄斧必到班门的积极意义也就在于此。

  励志故事2:他们这样制服愤怒

  李连杰年轻时跟着师傅学习武术。师傅教导他,拳头只可以用来比赛,不可以对准他人,因为人与人之间,很多时候,忍耐比拳头更有力。

  一次,李连杰在列车上和朋友聊天,他不知怎么惹恼了另一个小伙子。列车在一个小站停下时,小伙子用拳头狠狠地顶了他的脖子一下就下车了。车下的小伙子用充满挑衅的眼神看着他,准备和他“决斗”。

  恼怒的李连杰恨不得立刻冲下车去,让他尝尝自己拳头的厉害,但他想到了师傅的话。平静下来之后,他对小伙子友好地一笑。小伙子先是一愣,随后回他一个微笑,走了。李连杰的脖子疼了好几天,但他的心里无比舒服。

  面对他人的挑衅,心里的气愤可想而知。如果“应战”,中了他人的圈套不说,两个人恐怕都要挂彩。李连杰想着师傅的话,放下了气愤的“拳头”,用忍耐报之以友好的微笑,让自己的心胸宽广起来。

  台湾音乐人黄国伦在服兵役时,受到班长的百般欺凌。一次,班长让他趴在一个水沟上做俯卧撑,他做不好就会掉下水沟。班长对他说:“你屈服于我,我就放了你。”年轻气盛的黄国伦怎肯屈服于人?于是班长变本加厉地欺负他,黄国伦对班长恨之入骨。

  终于,机会来了,班长抱着一大摞文件走在楼梯上,一不小心,文件撒了一地。此时黄国伦看到了,楼梯上只有他们两人。黄国伦可以把正弯腰捡文件的班长按在地上痛打一顿,还可以把文件撕碎了扔出去,然后诬陷班长……

  班长也看到了他,内心忐忑。此时的黄国伦想到了妈妈教过他的以德报怨,于是,他俯下身子,帮班长整理文件。班长呆呆地望着他,最后抱上文件小跑着离开。从那以后,班长再也没有欺负他和后来的人。

  黄国伦放下仇恨和报复的“拳头”,对欺凌自己的人报以帮助,这是真正的以德报怨。黄国伦的以德报怨,不但从此改善了自己与班长的关系,也改变了年轻班长为人处世的方式。

  1993年2月,曼德拉领导的南非非洲人国民大会(以下简称非国大)与当时的白人政府谈判达成协议,定于1994年举行首次不分种族的全国大选。可是,就在协议达成后不久,黑人领袖克列斯·哈尼被一名白人刺杀了。全南非的黑人愤怒了,举行大规模游行,纷纷要求非国大清算白人对黑人犯下的罪行。曼德拉十分镇静地对愤怒的人群说:“虽然暗杀哈尼的是白人,但记下凶手车牌号并报警的,也是白人……要说仇恨,你们任何一个人也不会比我更深,但我们应当明白,压迫者和被压迫者一样,必须获得解放。夺走别人自由的人是仇恨的囚徒,他被偏见和短视的铁栏囚禁着。”

  曼德拉不停地奔走,劝说黑人要平和、宽恕,与对手和解。他安抚自人,向他们保证不会有复仇,不会有压迫,法律秩序不会被罔顾或颠倒。一场一触即发的内战危机最终被曼德拉化解,南非难得的和平局面得以巩固。

  曼德拉给全世界上了一课,演绎了什么叫“善克者不怒”,正是这样的克制成就了一代伟人。愤怒容易,仇恨也不难,难得的是,在经历过压迫、不公,甚至伤害之后,还能够让自己放下仇恨,熄灭怒火,不乱方寸。

  励志故事3:三次拒绝

  怎样才能创造人生最大的财富?不同的人会给出不同的答案。但是,现年二十六岁的马克·扎克伯格的选择对于当下的年轻人来说,绝对具有借鉴意义。在他不算丰富的人生经历中,曾先后三次拒绝过唾手可得的巨额财富。

  扎克伯格出生于纽约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他从小对电脑非常痴迷。见他整天坐在电脑前,父母以为他也像同龄孩子那样,对某个游戏乐此不疲。

  一天,父亲发现扎克伯格的电脑屏幕上布满了奇特的数据,便好奇地问他是什么游戏。扎克伯格笑了,告诉父亲他在编程。父亲将信将疑,但更让他感到不可思议的事情还在后面。扎克伯格读高中时,一天家里接到一个陌生电话,打电话的人自称是一家知名网络公司的经理,愿意出百万年薪,邀请扎克伯格到他们那里工作。父亲惊呆了。原来,扎克伯格之前为一款音乐播放器设计了一种可以识别用户听歌习惯的插件,放在网上供人免费下载,很受欢迎,这引起了众多网络公司的興趣。

  面对高薪聘请,扎克伯格却拒绝了,他对父母说:“赚钱不是我的目的,目前以学业为重。”

  高中毕业后,扎克伯格考入哈佛大学。虽然主修心理学,但他一天也没有停止过对电脑编程的钻研。转眼到了大学二年级,他突发奇想,要建立一个网站作为哈佛大学学生交流的平台。于是,他用了整整一星期时间,建立了名为Facebook的互动网站。

  出乎他的意料,网站开通后访问者络绎不绝,几个星期内,哈佛一半以上的学生都登记注册了会员。学生们利用这个免费平台,了解朋友的最新动态,搜寻结识新朋友。不久,该网站的用户群扩展到美国主要的大学校园。

  比尔·盖茨欣赏扎克伯格的才华,开出数百万的高薪邀请他加入微软。扎克伯格再次拒绝了,他说:“微软以Windows发家,而承载我梦想的是互联网。”

  虽然没有成为盖茨麾下的一员,但盖茨的一段话却在年轻的扎克伯格心中点亮了一盏明灯。那年,盖茨来到哈佛演讲,开玩笑地说:“我向来鼓励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干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而且哈佛允许我们休学创业,多好的待遇呀。我当时就是这么想的,如果微软失败,我最多重返哈佛读书罢了。”

  没有过多的犹豫,扎克伯格决定复制盖茨的轨迹,从哈佛休学创业。

  Facebook的飞速发展,再次引起了业内巨头的关注。2006年,雅虎报价十亿美元,向扎克伯格提出收购。面对亿万诱惑,鲜有人会拒绝,但是,扎克伯格做到了。他坚定地说:“我创建网站的目的,就是把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聚在一起,通过协作,为他人提供更好的服务。我们在创造财富,而不是为了赚钱。”

  如今Facebook的市值达一百七十六亿,注册用户超过四亿,2010年美国《福布斯》杂志评选全球十大青年富豪,二十六岁的扎克伯格位居榜首。

  成就大事的人,通常不会把金钱摆在第一位,更不会因为金钱的诱惑而改变对理想的追求,理想不是财富,但追求理想却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生价值。

  励志故事4:卢梭的三次弯腰

  亨利·卢梭小时候生活在法国西北部的拉瓦尔市。父亲是一名铁匠,希望他将来成为接班人。卢梭上学后,接触了更多的知识,他发现自己真正喜欢的是作画,而不是打铁。放学回到家,他满脑子想着绘画。给父亲做帮手时,他想的,是怎样把飞溅的火星画出来;父亲让他去送货时,他想的,是怎样把客户的笑容画出来。

  因此,卢梭耽搁过父亲安排的许多工作。有一次,卢梭因为绘画,忘了给火炉加煤。父亲回来时炉火灭了,他大发雷霆,揍了卢梭一顿后,把卢梭的画笔和画纸扔到门口的玉米地里。卢梭没有哭,没有喊,在完成父亲安排的工作后,悄悄跑到外面,弯腰捡起了画笔和画纸。

  毕业后,为了糊口,卢梭成了一名小提琴手。他的小提琴其实拉得不错,但他更喜欢绘画,只要一有时间,就会拿出画笔和画纸作画。时间一长,他的上级怒了,把他的畫作和画笔一卷,扔进了垃圾箱,还警告他,如果再画画,就解雇他。卢梭没有争辩,在上级离开后,弯腰从垃圾箱把画笔捡了起来。

  几年后,卢梭进入巴黎海关工作,还有了自己的办公室。卢梭把办公室当成画室,忘我地练习作画,可想而知,他的上司知道后有多生气。看到好几次后,上司怒气冲冲地把卢梭的画笔、画纸扔进了垃圾箱,把他解雇了。卢梭似乎习惯了这种遭遇,他没有解释,没有央求,再一次弯腰从垃圾桶捡起自己的画笔,安静地离开了办公室……

  卢梭虽然失去了工作,却有了更加自由的创作空间。几乎连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经过这些年的磨炼,他的绘画技艺已经堪比大师。两年后的1885年,卢梭尝试着办了自己的第一次画展,参观者被他的画作打动了,卢梭的名字也一夜之间街知巷闻。

  经过多年的努力,卢梭成为法国,甚至是世界绘画史上一颗璀璨的明星。“我有过三次弯腰的经历,都是为了捡起被人扔掉的画笔,但我的弯腰不是妥协,不是逆来顺受,而是一种与命运的抗争,一种对梦想的坚守。”1890年,卢梭在完成画作《我本人·肖像·风景》时,在日记本上写下了这样的句子。

  励志故事5:马克·吐温妙语赢尊重

  马克·吐温是19世纪美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他写了许多小说和评论批判当时的富豪权贵,这些著作广为流传。

  其中的小说《哈德森》,更是对缅因州的丑恶权贵哈德森进行了彻底的讽刺和批判,在美国引起轰动。因此,哈德森对马克·吐温痛恨万分,想着要找机会好好整治他一番。

  马克·吐温除了热爱写作,还非常喜欢打猎和捕鱼。有一年,他去了缅因州一个树林里度假,那儿有一个很大的湖。于是,他买来渔网,捕了许多鱼。马克·吐温结束这次度假的时候,把一大包鱼带到了车站。

  哈德森不知从哪儿听说了马克·吐温来到这里的消息,还得知马克·吐温准备带走一些鱼。他想,这真是天赐良机,一定要好好整治马克·吐温一番。

  于是,他特意跑到车站,装扮成一名普通旅客,和马克·吐温聊了起来。

  他们先是聊着天气,接着再聊缅因州。哈德森说:“缅因州的树林里有个湖,你如果没有去过就太可惜了,因为那里有许多鱼。”

  “是的,我去过。”马克·吐温回答,“我刚刚在那里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假期,而且还捕了许多鱼,正放在行李中准备带回家。”

  “可是你知道吗?那个湖其实是我的。”哈德森这时露出了真面目,“现在我要让你尝尝写文章批判我的后果。”

  哈德森谎称那个湖是他的,并把马克·吐温带到了法庭。他对法官说:“法官阁下,我是哈德森,刚才他亲口承认从我的湖里捕走了许多鱼,我提议法官将他收入监牢。”

  马克·吐温这才意识到,这个人就是曾经被自己用来写成小说的丑恶权贵哈德森。他深思了片刻,计上心来。

  他故作惊讶地笑着说:“你就是哈德森?就是我小说中的人物?谁都知道那是一个大坏蛋!”

  一提到小说,哈德森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他忙向大家辩解说:“马克-吐温是美国最大的谎言家,他的话没有一句是可信的。”

  马克·吐温听了这话,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哈哈一笑,说:“既然你说我是美国最大的谎言家,我的话没有一句可信,那么,你还能用我说过的话来告我吗?”

  接着,马克·吐温又意有所指地对大家说:“为人处世,只要你坐得端,行得正,别人根本不会来讽刺或批判你。同样的,如果一个人为人不善,心术不正,那么,哪怕你想誣陷和坑害别人,也注定会以失败告终。”

  听到这一番话,在一边旁听的人都纷纷鼓起了掌,法官也点起了头。其实大家都明白,这是哈德森想坑害马克·吐温。

  哈德森被气得脸一阵红一阵白,他终于明白过来,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掉入了马克·吐温设的陷阱里。他如果改口说马克·吐温的话是可信的,不仅是自己打自己巴掌,而且承认了自己就是他小说里那个可恶的主人公;他如果说马克·吐温的话都是不可信的,那就意味着马克·吐温说的在湖里捕鱼的话不可信,那又如何告他呢?哈德森一阵权衡后,只能无奈地撤回了诉讼。

  马克·吐温凭他的智慧和口才,不仅使自己免受处罚,还维护了自己的尊严,伸张了正义,也获得了更多人的尊重。

55247